暑假来临,越来越多的家长带孩子来医院检查眼睛。经过诊断后,医生会建议部分孩子配戴眼镜进行矫正,但是有许多家长对配戴眼镜一事有许多疑虑,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谈谈配镜的那点事。 为什么验光要“散瞳”? 在谈配戴眼镜之前,我们首先要说说睫状肌麻痹验光,即很多家长所说的“散瞳”验光。为什么要“散瞳”验光呢?这是因为小孩有很强的调节能力,如果不采用“散瞳验光”会造成远视度数低于真实度数或近视度数高于真实度数。目前常用的“散瞳”药物有两种,一种是复方托品卡胺眼液,点药后约30分钟进行验光,即所谓的“快散”;一种是阿托品眼膏,涂用三天眼膏后再进行验光,即所谓的“慢散”。一般来说小孩年龄小于3岁、初次验光、怀疑有中高度远视、内斜视的患儿,我们要采用“慢散”,而其他年龄稍大的患者“慢散”和“快散”得到的屈光结果差别较小,所以,采用“快散”就可以了。 “散瞳”对眼睛有什么危害? 很多家长有疑问:“散瞳”对孩子眼睛有危害么?会加深孩子的近视度数么?答案是:没有!也不会加深近视。散瞳后暂时会出现畏光、看近模糊、口干、面部潮红等副作用,但“快散”后约4小时即可恢复正常,“慢散”后约1周即可恢复看近。所以各位家长可以放心在医生指导下对孩子进行“散瞳”验光。 什么情况下应该配镜? 说完“散瞳”验光,那么我们再粗略对验光的结果进行分析。如果您的孩子经过“散瞳”验光,近视在75度以上,那么医生会建议您的孩子配戴眼镜。近视这种屈光状态,是指我们看远时,光线经过我们眼球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准确清晰的成像于视网膜上,而是成像于视网膜之前。产生近视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变长了。因此,我们会采用凹透镜将光线发散以求能精确的成像于视网膜上。 近视可以治疗吗? 家长们经常问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是:我的孩子近视了,能有什么方法让近视逆转回去,变得不近视?用一句通俗的话讲,近视是张单程车票,一旦近视,那么便不可逆转,而且随着身体发育,眼球增长,近视度数还会逐步加深。因此,为了减缓近视的增长速度,家长还需要定期携带孩子来医院复查。目前常用的三种控制近视增长的方法是:0.01%阿托品(目前国内还未上市)、角膜塑形镜(即俗称的OK镜)、增加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特别实在阳光明媚的天气)。 什么是“假性近视”? 时常也会有家长会问到:我的孩子是假性近视么? 如果“散瞳”验光结果表现为近视,那就是真性近视。而假性近视是出现在“散瞳”验光表现出低度远视的部分患者中,这部分患者由于低度远视而采用了过度的调节,他们不需要配戴眼镜,只需要放松调节即可,即让眼睛休息一段时间,必要时使用睫状肌麻痹药物就可恢复。 远视是看远清楚、看近不清楚吗? 远视是一种和近视相反的屈光状态,来自远处的光线经过眼球屈光系统后,成像到了视网膜之后,因此我们需要采用凸透镜将光线汇聚,以求聚焦在视网膜上。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远视就是看远清楚看近不清楚”,这种说法是大错而特错的,如果远视看远都不清楚,那么看近就更不清楚了。所谓的“看远清楚看近不清楚”的状态,是指老花眼,这是年老之后调节能力丧失所导致的,老花绝对不等于远视!每个小孩都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即将成像在视网膜之后的像“拉动”到视网膜上来的一种能力,所以如果您的孩子验光后显示为低度数远视,只要在生理度数范围之内且双眼屈光度相差不大,是不需要配戴眼镜的。 哪部分远视患者需要配镜矫正呢? 如果远视度数过高或者双眼度数相差在100度以上,那么孩子是需要配戴眼镜的。因为小孩子视觉发育还未完善,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内,如果缺乏清晰的视觉目标来刺激视觉系统发育,会形成弱视。弱视患者若未及时诊治,长大后即使佩戴眼镜,视力也无法达到正常。另外,一部分中度远视的孩子,为了看清物体会使用过强的调节,从而引起调节性内斜视,因此这部分患者是需要佩戴眼镜的。更有部分远视度数过高的患者在配戴眼镜之后还需要进行弱视训练。 那么有些家长又会问:远视戴镜会好转么?答案是:会!从出生起大部分孩子都是远视,但随着年龄增长,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到6-8岁左右,眼球基本达到正视水平,这个过程称之为眼球正视化。但如果远视度数过高,发育期后仍残留一定的远视度数,是需要终生配戴眼镜的。 什么是散光? 除了以上两种状况,有可能部分孩子还有散光。散光是什么呢?说形象点就是眼球作为一个屈光系统,不能聚焦成一个焦点,而是一个弥散圆,散光需要采用柱镜进行矫正。一般来说散光≥75度以上是需要配镜矫正的,特别是双眼散光度数差别较大时。另外,散光一般比较稳定,变化幅度不大,但随着年龄增长,角膜生物力学或眼睑改变等因素,散光会有比较缓慢的变化,但远远不如近视、远视变化的幅度大。 看到这里,您知道您的孩子需要配戴眼镜了吗 本文系杨国渊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散瞳验光对儿童眼部有损害吗? 规范的说法不叫散瞳验光,叫睫状肌麻痹验光,这样做的目的是:儿童调节能力很强,在睫状肌没有麻痹的状况下验光检查,会得出远视度数较真实度数小的结果。麻痹睫状肌后,会抑制儿童眼部的调节,得出更为真实可靠的结果。点用睫状肌麻痹药物后,瞳孔会散大,出现畏光等现象,但目前常用短效睫状肌麻痹药物,在点用药物4-6小时后瞳孔大小即可恢复正常,畏光等现象消失,对眼部没有损害。 2、我3岁的女儿验光双眼有+2.50DC的散光,我不想给她戴眼镜,可以吗? 不可以。3岁的娃娃正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内,由于双眼有两百五十度的散光,物象不能清晰地成像于双眼视网膜上,会影响娃娃双眼视觉的发育,可能会形成弱视。 3、我4岁的女儿双眼视力均只有0.6,她是弱视吗? 不是。儿童的视力发育标准不同于成年人,不必要求双眼视力均为1.0,就像我们不会说一个4岁的儿童身高没有1.6米就是侏儒症一样。儿童视力发育的标准是:3-5岁儿童正常视力值下限是0.5,6岁及以上儿童正常视力值下限是0.7。对于这类儿童,双眼视力对称,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后,我们需进一步查找有没有引起弱视的相关危险因素,若没有,可观察随访。 4、我儿子的弱视眼上个月视力已经达到1.0,是否已经治愈了,不需要随访了? 错误。弱视治愈的标准是:弱视眼视力达到正常,患者拥有良好的双眼视功能,并且稳定3年以上。在这期间内,患者仍然需要3-6个月随访一次,避免弱视的复发。 5、成年人的弱视是否没有办法治疗? 成年人弱视可以治疗,但治疗效果不如儿童患者,也更费时。但这并不是说成人弱视没有办法治疗,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成人弱视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弱视眼视力恢复到正常。因此,我们建议,尽早对儿童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及时诊治。 6、孩子不认识视力表,可以进行眼部检查么? 可以。幼儿不认识视力表,但眼部检查是客观的,我们通过检查可以发现儿童是否有眼部器质性病变,是否有屈光异常、斜视等。同时我们有专门评估婴幼儿视力的方法与仪器,如:视动性眼震仪、选择观看法等,可以对婴幼儿的视力作出评估,尽早发现异常。 7、不想给孩子戴眼镜,度数越戴越深,戴上就取不下来。 答:一般来说,近视度数会随着身体发育而逐渐增加。但远视不同于近视,婴儿出生时是远视状态,以后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逐渐变为正视,这个过程称为眼球的正式化过程。因此孩子的远视度数是会逐渐下降的,但是如果远视度数过高,孩子通过调节还不能看清楚,那么就有可能形成弱视。 8、我可以自行对弱视的孩子进行遮盖治疗而不去就诊吗? 不行,缺乏医师的监督进行遮盖治疗,形成斜视的风险会加大。 9、弱视和斜视有关系吗? 弱视患者,尤其是单眼弱视患者可以引起斜视。而斜视患者,若不能交替注视,长期用一直眼睛注视,非注视眼可以形成弱视。 10、斜视是美容手术,我可以等孩子长大后再手术吗? 不可以。很多家长认为,斜视等孩子长大会好转或仅仅影响外观,长大以后再治疗。其实这是错误的,长大以后再治疗,尽管外观可以改善,但立体视却可能永远丧失。早期的斜视治疗除了可改善外观和外观所带来的一系列危害以外,还可建立立体视。 本文系杨国渊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早期对婴儿进行眼部检查和验光,排除器质性病变并了解屈光状态;对屈光状态明显异常的孩子及时进行屈光矫正,预防弱视; 2、家长要有意识的评估孩子的视力,在孩子学会认视力表之前,可自行粗略评估孩子双眼视力是否对等,如:分别遮盖一只眼睛后,看孩子的反应,若孩子双眼视力相差太大,遮盖视力较好的一眼后,孩子会出现明显的反抗哭闹,而遮盖视力较差眼后,孩子比较安静,无反应。 总之,对于孩子,要在平时生活中多观察其视物反应,儿保发现屈光异常后,及时找到专业的小儿眼科医师就诊。 本文系杨国渊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