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患者问我,医生,这次住院前我就在吸氧,怎么越吸越难受呢?家用制氧机的使用,可以大大缓解患者气促,胸闷,喘憋等症状。但科技是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规范,可能也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下面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和大家聊聊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使用注意事项: 首先,是在每次使用设备前,检查仪器的外观有无异常,开机观察设备是否正常送气工作。如有异常,则联系售后进行维护。如无异常,则进行下一步工作。 其次,对于制氧机,常规建议在氧气的湿化瓶内加入煮沸后冷却的水,或者可以通过正规途径购买灭菌注射用水,千万不要嫌麻烦哦,很多病原体就是通过气溶胶传播的,用污染的水就相当于慢性自杀,同时不要超过水位刻度最大值。 再次,对于制氧机,连接鼻导管,调节氧流量至合适的流量。常规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慢支等慢性肺病的患者,氧流量不大于2L/min;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氧流量可以适当放宽。然后佩戴吸氧的鼻导管,调节松紧进行吸氧。 最后,所有使用制氧机氧疗的患者,建议在使用开始时佩戴便携式脉搏氧饱和度仪器,观察脉氧情况。一般维持在脉氧88%~94%的水平即可。然后使用时长遵医嘱。 若中间需要间断停止使用制氧机,可以先取下鼻导管,置于清洁处,然后关闭设备,等后续继续使用。 治疗结束时,则关闭相关设备的开关,记录使用的时间,及中间指脉氧和心率的变化,以及此次使用的其他情况。 维护注意事项: 对于制氧机,取下鼻导管,用干净的软布蘸取少许清水把鼻导管擦拭干净,再用干净的布擦拭干,然后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如果导管有明显的打折扭曲或者无法去除的污物,则建议更换。一般超过一定时间(常规为半个月至一个月)也建议更换。然后取下氧气出口处的湿化瓶,倒出内残留的水,用清水冲洗干净,必要时用稀释100倍的84消毒液浸泡半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置于阳光下晾干,然后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对于整机,用干净的布蘸取适量的清水,拧的较干后予以擦拭,尤其是空气滤网处。一般制氧机的空气滤网使用完一定时间后需要定时更换,具体咨询设备售后人员。设备内部的分子筛网,常规使用1-2万小时左右需要更换,具体咨询设备售后人员。 以上是关于家庭制氧机使用的大体流程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合理利用相关设备,给大家带来无负担的呼吸!
怎样让医生快速有效的帮助你?很大一部分因素取决于你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病人。很多人会说,病人合不合格重要吗?医生合格就行了。是这样吗? 在日常的门诊中,经常遇见让我抓狂的病人,并非是我没有耐心,实在是时间有限。我们可以算一下,一般的门诊医生需要以什么速度接诊一个病人。以我们科普通门诊为例,一个医生一个上午,从8:00到12:00,4个小时需要接诊40-80个病人,注意这是平均速度,比如我们门诊的主任,已经被病患训练出了一个上午接诊100多例的超人速度,给我3个脑袋我都转不过来。平均分给每个病人的时间是3-6分钟。大家不要讨论这个就诊时间,因为这是个无解的问题。中国的人口,中国的医患比决定您去三甲医院就诊,尽管您排了一个上午的队,甚至提前1周就开始预约挂号,您只能分配到这3-6分钟。相信我医生比你更希望延长您的就诊时间,因为延长您的就诊时间就可以减少误诊的概率,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患者评价,就可以减少工作量,但绝不影响医生收入。 在这3-6分钟内,医生需要提炼病史,通过多年的专业训练得出诊断,给出治疗方案。大家可能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思维过程。首先医生需要从患者一大堆主观的叙述中挑选出符合此次疾病的特征性的症状描述,去掉干扰症状,去伪存真,得出一个大致的诊断方向,同时还要从患者提供的信息中得出鉴别诊断相关依据。什么是鉴别诊断,举个例子,一个病人主诉胸痛。医生的反应是可以引起胸痛的常见疾病,从五大系统开始排除:1、肺部疾病;2、心脏疾病;3、消化系统疾病;4、纵隔中其它脏器引起;5、其它。这个其它可能跟你就诊的科室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有时却是不能忽视的疾病。每个系统内又有若干疾病,需要医生逐一排除。而排除的依据就是你对症状的描述。而一个有经验的医生从你进入他诊室那一刻,你从上到下所有的细节都在医生的鉴别诊断思维中了。所以在这极短的几分钟内,很有可能你给出信息会误导医生,从而得出错误的诊断或者遗漏重要的征象。 门诊医生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提取到最重要的信息,以获得最有效的问诊,从而给出最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所以作为就诊的病人,你明白怎么做了吗?你可能说我又没接受过医学相关专业的训练,我怎会知道哪些讯息对医生有用,哪些讯息是干扰项。你说的很对,你不需要知道这些,但需要你的积极配合。接下来我给出常见的逼疯医生的几个类型。 1、 絮絮叨叨焦虑型 老年多见,一见到医生恨不得把症状发生当天的吃的早饭一一告诉你,你打断他还不高兴,非要按自己的时间顺序,细述发病至今的每一个细节。这是一部浩浩荡荡的个人传纪纪录片,不允许中场休息,不允许插播广告。还很焦虑,觉得他的每一个症状都必须被重视,每一个疑问都需要解答。其实患者的心情我完全能理解,如果时间允许,我也愿意耐心解答,但是眼看后面的病人已经面露不满,眼看我们的护士即将沦为发泄对象,我必须按暂停键,进入我问你答环节。病人立马觉得自己没被重视。所以我的建议,这样的病人直接挂专家号,一来专家号限号,时间相对充裕,二来,教授们一般自带学生问诊,三来,这样的患者需要更权威人士的心理安慰。 2、 心宽体胖无所谓型 跟第一类型完全相反,往往来看病就一句话,我就是哪不舒服,你给我开点药。你多问一句都怕被嫌弃。这类病人的问题是需要把专业问题交给专业人,一个简单的症状,其实背后有复杂的鉴别,或许你认为只是受凉引起的咳嗽,但既然你来看了医生,就请医生把背后可能有的危险给你排除。 3、 事不关己高冷型 问病史像便秘,最后把医生憋出内伤。所有的症状都要医生问出来,比如对方来了说医生我最近咳嗽厉害。你问他还有其它不舒服或者症状吗?没有,结果问他咳嗽有痰吗?有,什么颜色?鲜红色的,之前没看过吗?看过,有做检查吗?做了胸部CT,什么结果?支气管扩张,片子带了吗?没带。我……。这类病人可能发生的问题是,如果你遇上一个急性子的医生,或者今日的就诊量爆表,医生就不会多问,就针对症状进行治疗,比如这个病人的问诊就在“有无其他不适?没有”之后停止,遗漏了重要的病因。 4、 自作聪明狡诘型 这类病人往往病程较长,兜兜转转很多医院,待你把他的病史捋清楚,告诉他你的诊断时,恭喜你答对了。他立马拿出前几家医院的就诊资料,告诉你他们也是这么诊断的。我……这类病人的问题是,恭喜你,你成功的把医生推到了你的对立面,医生立马对你设防,思考问题的角度从怎样把你从病痛中解救出来变为怎样不被你起诉。 可能,你还是不理解,究竟应该怎么就诊,才能配合医生快速准确的掌握你的病症。 1、 把你目前最困扰的症状告诉医生; 2、 如果已就诊,保管好你的就诊资料,带过来给医生看,这相当重要; 3、 跟着医生的节奏走,不要带跑偏,相信医生的专业技能; 4、 你有权拒绝医生的建议,但你必须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5、 在疾病面前,医生和你是一个战壕的。当你理解医生的时候,你就可以缓解医生一天门诊焦躁的情绪,让医生尽可能的站在你的立场考虑问题,而不是对你产生防备心理。
随着年龄增大,有些人逐渐感觉白天没精神、容易疲倦,这些都只是年龄增长导致精力不足吗?不全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睡眠质量下降相关,其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十分容易被忽略。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停止的睡眠障碍性疾病,睡眠中的暂停往往很难被患者直接发现,十分容易被忽视,一般可以有合并打鼾、睡眠碎片化、白天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表现,部分患者因夜间张口呼吸而出现晨起时口感、咽干、咽痛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在睡眠中被憋醒甚至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若您自我评估存在以上症状中的一项或几项,可继续针对以下危险因素进行对比。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人群具有一定的特征,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 1) 肥胖:一般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5kg/㎡ 、颈围>43cm的人群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其中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为体重(kg)/身高(m)^2,比如一个60公斤、175cm的人,计算出的体重指数为19.6 kg/㎡。 2) 男性:相比于女性,男性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风险更大,女性多在绝经期后发病风险开始出现明显增加。 3) 年龄:人成年后随着年龄的增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风险也逐渐增加,尤其以40岁以后的发生风险升高趋势较为明显,而在70岁以后的发病风险则基本趋于稳定。 4) 饮酒、吸烟:长期吸烟、饮酒患者更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他还有一些精神类药物的使用也可以增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风险。 5) 遗传因素:直系亲属内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人群发生该疾病的风险也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6) 合并有其他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减低、帕金森等疾病患者更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7) 存在结构性解剖学异常:比如鼻息肉、扁桃体肥大等患者更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若您符合以上临床表现并且存在相关危险因素,建议您至呼吸内科等专科进一步就诊。因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因夜间频繁缺氧导致全身多系统受累,常见的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神经衰弱、性功能障碍等发生都可能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对于可疑患者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医务人员的建议下开始使用无创呼吸机。这类设备的使用,可以大大缓解患者气促,胸闷,喘憋等症状。但如果使用不规范,可能也会带来器械相关性感染,甚至是窒息。下面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和大家聊聊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建议先连接管路与面罩,再佩戴无创面罩,调节带子的松紧,以无明显漏气及无明显皮肤压迫感为宜。然后再开机送气,启动呼吸机的湿化加热。一般夏天以较低挡位为主,冬天适当调高挡位,以增加气道的湿化。如果需要无创呼吸机外接氧气,则在无创呼吸机的面罩接头或者管路接头上接上预设流量的氧气。 所有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建议在使用开始时佩戴便携式脉搏氧饱和度仪器,观察脉氧情况。一般维持在脉氧88%~94%的水平即可。然后使用时长遵医嘱。 若中间需要间断停止使用无创呼吸机,可以先取下无创面罩或鼻罩,至于清洁处,然后关闭设备,等后续继续使用。 治疗结束时,则关闭相关设备的开关,记录使用的时间,及中间指脉氧和心率的变化,以及此次使用的其他情况。 如何清洁? 取下面罩后,用干净的软布蘸取适量的清水擦拭无创面罩。再用干净的布擦拭,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对于面罩的带子,同样建议如此处置。建议带子定期用稀释后的中性洗涤剂清洗,再晾干。一般面罩和带子建议使用1至3个月之后联系厂家予以消毒处理。对于主机的外表面和管路,常规建议用干净的软布蘸取适量的清水擦拭,再用干净的布擦拭,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对于湿化罐,建议每次使用完以后,倒干净罐子内的水,再用清水冲刷干净,然后晾干,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一般无创呼吸机使用寿命为5至10年,建议每个季度或每年找厂家的售后评估设备的相关性能,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如更换空气滤网,整机消毒等)。 希望大家合理利用相关设备,给大家带来无负担的呼吸!如果仍有疑问可联系呼吸危重症治疗团队寻求专业帮助。最后提醒,家用呼吸机使用仅限病情稳定状态下,如病情加重或恶化,及早就医。
疫情期间如何自测体温吗? 疫情期间,每天都会被各种“爆头”,不对,是测体温,但是很多朋友在家自测体温时常常遇到一些问题 37.2℃算发烧吗? 早上才36.5℃,下午怎么就37℃了? 为什么在同一环境下,不同家庭成员的体温不一样? …… 我来给大家一一解答。 一、多少算发烧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一般为36~37.2℃。低于36℃为低体温,注意不是低烧哦(经常有病人告诉我他发低烧了,一问35.9℃)。高于37.2℃才算发热。 发热的分度 低热 37.3~38℃ 中等热度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 二、影响体温的因素 1、 情绪 精神过于紧张的时候,会导致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就可能会使心率增快,会使体温偏高一些 2、 运动 人体运动时,总的产热量最多可比安静时高出10~15倍,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由于运动时肌肉的物质代谢急剧增强,产热量大增。 3、 环境 比如室内温度过高,或者穿得过多,就有可能导致体温偏高。 4、 进食 饭后测体温会导致体温升高,这是因为自身胃肠活动增加产热,产热就有可能会导致出现体温的偏高。 5、 年龄 儿童由于代谢率增高,体温可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体温在正常范围的低值;妇女在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稍高于正常。 但是这样的体温偏高并不会超出正常的范围,并不会出现发烧的情况。另外,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 三、发热需要注意的伴随症状 寒战、结膜充血、单纯疱疹、淋巴结肿大、出血、关节疼痛、皮疹、昏迷。这些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