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起搏器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排尿障碍治疗方法。它是骶神经电刺激疗法的俗称,类似于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置入体内长期使用的电调节治疗,通过弱电脉冲影响骶神经,调控膀胱、括约肌和盆底神经反射,进而对膀胱、尿道/肛门括约肌、盆底等骶神经支配的靶器官进行调控。从而治疗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综合征、特发性尿潴留、排便功能障碍、盆腔疼痛、部分神经源性膀胱等多种疾病。简而言之,就是能让主管膀胱和排尿的神经准确向大脑送达“开”、“关”信号。 ? ? ?骶神经调控疗法起源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泌尿外科。Schmidt与Tanagho教授通过狗的解剖学研究证实该疗法手术操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接着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临床研究,发现:1.电刺激引起的尿道括约肌收缩可以抵消逼尿肌收缩;2.阴部神经通过初级排尿反射在膀胱控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3.SNM疗法可能是通过改变传入神经通路影响储尿和排尿反射。这些都为SNM疗法的发展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1994年,SNM疗法通过欧洲CE认证并应用于临床;1997年,美国FDA批准SNM疗法用于治疗急迫性尿失禁;1999年,美国FDA批准SNM疗法用于治疗尿频-尿急综合征和尿潴留;2011年,美国FDA批准SNM疗法用于治疗排便功能障碍。 适合使用膀胱起搏器的盆底疾患包括: 1、膀胱过度活动症(顽固性尿频、急迫性尿失禁):伴随着突发的、强烈的尿意,出现不能自主的尿液漏出。 2、非梗阻性慢性尿潴留:排除因尿路梗阻而导致的尿潴留,致使膀胱无法排空,形成慢性尿潴留。 3、神经源性膀胱: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损伤,致使控尿障碍,可表现为遗尿、非梗阻性尿潴留等。 4、间质性膀胱炎:尿急、尿频,储尿期膀胱区疼痛,排尿后缓解。 5、盆腔疼痛综合征:反复、持续的盆腔内疼痛,抗感染治疗无效。 6、慢性便秘:长期的排便功能障碍,大便解出困难,甚至长达数天无明显便意等。 膀胱起搏器(骶神经调控术)需分两步走: 1、一期体验阶段(测试):经皮穿刺植入电极— 皮下隧道固定— 体外临时刺激器连接 2、二期长期治疗(刺激器植入):皮下植入刺激器—通过体外程控控制排尿 甘肃省人民医院院泌尿外科黄贤德主任尿控盆底团队自2015年12月起在甘青宁新四省最先开开展这一术式并处于领先地位,已为多位排尿、排便异常及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带来福音,取得良好疗效。 ? ? 膀胱起搏器明显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在临床研究和个人跟踪随访中,病人记录了去厕所的次数减少,尿液漏出事件减少或消失,导尿次数减少或不再需要导尿。病人能够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如:散步、整夜安睡、外出用餐、旅行、参加社会活动等。 ????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梗阻性疾病,是小儿和青少年肾积水最常见的原因。见于各年龄组,但儿童及男性发病更多,多见于左侧。双侧病变者达40%。 先天性盂管连接部梗阻的解剖缺陷表现为肾盂与近端输尿管连接部的结构紊乱。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其改变为①盂管连接部管壁肌肉发育异常,如肌纤维束走行紊乱、增生肥厚、肌束层次改变;②连接处壁间原发与继发纤维化;③粘膜发育不良,如粘膜上皮皱裙;④原发纤维化病变使局部缺血,继发炎症,加重梗阻。这些解剖或功能缺陷,在有明显的高位输尿管插入时,其内在或外在梗阻带或异常的血管(迷走血管)存在时,可以成为诱发因素。后者可作为一种固定的索带,逐渐扩张的肾盂可形成皱槽,从而加重原始的内在梗阻。 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是目前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标准术式。目前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的适应证主要针对小儿先天性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治疗,具体包括:①超声检查提示肾盂前后径大于30 mm;②肾盂前后径大于20 mm伴有肾盏扩张;③肾积水致分肾功能< 40%;④随访过程中肾功能进行性下降(下降值大于10%);⑤随访过程中肾积水进行性增大(增大值大于10 mm);⑥有症状性肾积水(反复泌尿系感染、发热、腰痛、血尿等);⑦利尿性肾核素扫描提示梗阻存在且t1/2> 20 min。对于成人患者,尤其是对于医源性因素导致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既往经内腔镜、开放或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后仍存在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亦为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的适应证,在目前的指南中被列为“可作为临床探索性手术适应证”。 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按照腹腔镜技术发展分类,可分为经典的腹腔镜肾盂成形术,使用3~4个Trocar,按照三角形或梯分布;经脐单孔/三孔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手术操作要求高,技术难度大,在小儿外科领域有一定的应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目前国内拥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单位尚不超过百家,故国内尚未广泛开展。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按照手术入路分类,可分为经腹腔途径和经后腹腔途径,经腹腔途径中又可分为经结肠旁途径和经肠系膜途径。常用的肾盂成形术的术式至少有Anderson-Hyenes 肾盂离断成形术、Y-V Foley成形术、Fenger 成形术和悬吊异位血管的 Hellstr?m技术(HT)等四种腔镜经腹肾盂成形术途径一般采用游离结肠后暴露肾盂输尿管,但对左侧UPJO患者可采用直接分离降结肠系膜暴露肾盂输尿管。研究发现年轻患者肠系膜脂肪含量少,透过肠系膜鉴定扩张肾盂相对容易,故经降结肠肠系膜方式特别适用于小儿及年轻患者。 近几年甘肃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黄贤德副主任医师团队完成的儿童腹腔镜经腹肾盂成形术中年龄最小仅3月,左侧UPJO中采用分离经肠系膜方式,由于可避免游离降结肠,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且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盆腔器官脱垂作为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中最为常见多发的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盆腔器官脱垂为主要诉求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越来越多,在众多种脱垂中,11%的患者保守治疗无效, 需进行手术纠正盆底功能障碍问题, 其中29% 的患者可能需要二次手术纠正脱垂的复发问题。全面系统地评估患者的脱垂种类、功能障碍类型,从而准确地选择出有效的术式,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中十分重要。 1?诊断模式 随着盆底学科的不断发展,重建材料不断涌现,手术的术式多种多样,如何在众多术式中选择合适的术式,首先需要做到术前全面细致的系统评估,主要包括患者主观症状、临床体征、盆底功能的评估等方面。 1.1??主观症状评估系统??包括前盆腔(下尿路及阴道前壁脱垂症状)、中盆腔(子宫及穹窿脱垂症状)、后盆腔(直肠及阴道后壁脱垂症状)、盆腔疼痛、性功能障碍等。 1.1.1??前盆腔(膀胱)症状??主要指排尿功能异常,包括排尿困难、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1)排尿困难: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可出现排尿相关的症状,如排尿困难,排尿时间延长,尿不净感,需分次排尿,需徒手还纳脱出物或改变体位排尿等等,这与阴道前壁及顶端脱垂相关。前盆腔重建使膀胱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对排尿困难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2)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加腹压时尿液不自主漏出。如发现压力性尿失禁存在,可于盆底重建术中同时进行尿道中段悬吊手术,使压力性尿失禁得以同时治疗。在重度膀胱膨出患者中,膀胱膨出导致尿路机械性梗阻,使其压力性尿失禁症状被掩盖,称为隐匿性压力性尿失禁。因此在评估前盆腔症状时,将脱出之膀胱还纳后再次评估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是十分重要的。(3)急迫性尿失禁(urgent urinary incontinence,UUI):重度前盆腔脱垂者,由于排尿困难的存在,导致膀胱排空不全,反复发生的尿路感染,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急迫性尿失禁症状。 1.1.2??中盆腔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自觉有阴道异物感,往往出现在子宫脱垂达到III度以上或出现宫颈延长,在妇科检查时应注意区分。 1.1.3??后盆腔症状排便功能障碍??阴道穹窿及阴道后壁膨出者,常伴随有排便困难症状,包括排便困难,排便不净、排便疼痛、排便无力及人工压迫直肠辅助排便等。严重的肛提肌损伤、会阴体缺陷,患者可能出现排便控制功能障碍,出现粪失禁等方面症状。 1.1.4??盆腔疼痛??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有的伴有下腹坠胀和腰骶部疼痛。多数是由于骶韧带、直肠阴道筋膜受损,沿骶韧带分布的无髓神经末梢缺乏足够的结缔组织支撑,激活痛觉感受器,引起疼痛。这类患者往往在性生活过程中,因神经受压引起疼痛。 1.1.5??性功能障碍??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常出现性功能障碍,这与器官脱垂的症状相关,如重度的膀胱、子宫、直肠膨出堵塞阴道妨碍性生活,压力性尿失禁及便失禁等症状,使患者产生心理障碍。盆底肌肉的损伤也会造成性高潮障碍。在评估过程中,可以利用生活质量及性功能问卷来评估性功能情况。? 1.2??临床体征评估??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体格检查的重点是盆腔器官检查,包括常规妇科查体和盆底专科检查。常规妇科检查排除炎症、感染、器官有无畸形、溃疡或糜烂,如溃疡可疑癌变应行活检。 盆底专科检查主要包括POP-Q评分、盆底肌力检查、脱垂器官复位后尿失禁相关的特殊检查等。 1.2.1??POP-Q 评分??盆腔器官脱垂情况依据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POP-Q 评分(pelvic?prolapse quantitation),可对患者阴道前壁、后壁和子宫脱垂程度进行量化评估,并测量阴裂及会阴体长度,同时还应注意有无宫颈的延长。 1.2.2??盆底肌力、张力检查??根据妇科内诊可初步检查盆底肌张力,感知收缩强度、持续时间及对称性,进行盆底肌力分度。还可行三合诊评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肌张力。 1.2.3??压力试验和指压试验??无论患者是否有压力性尿失禁主诉,查体时均应常规行诱发试验和膀胱颈抬举试验,以除外压力性尿失禁存在,对于重度膀胱膨出患者,还应将脱出物还纳后行指压试验,再结合尿动力学检查,以除外隐匿性压力性尿失禁。 在进行盆腔检查时,还应该详细评估前、中、后盆腔缺陷情况。前盆腔检查主要针对尿道、膀胱支撑结构,单纯中央缺陷(膀胱膨出),阴道壁是光滑的,皱壁消失。单纯阴道旁缺陷,阴道壁仍有皱褶。多数重度膀胱膨出患者阴道中中央缺陷同时伴有旁缺陷,同时还应区分是前膀胱膨出还是后膀胱膨出。前膀胱膨出是尿道周围支持组织损伤,常伴膀胱颈后旋下降,应检查并记录腹部压力增加时有无尿失禁发生。后膀胱膨出是真性膀胱膨出,查体表现为近穹窿处的阴道前壁全部或部分脱出阴道口,往往伴有膀胱排空障碍,故检查时要注意测量残余尿情况及尿常规结果,以除外是否存在膀胱尿潴留及是否存在尿潴留继发的泌尿系感染。中盆腔检查要注意有无穹窿疝及肠疝的存在,子宫颈环缺陷时,在宫颈或阴道断端前方出现膨出的阴道壁呈气球样,并沿主韧带向侧方延伸。后盆腔检查主要检查后穹窿、阴道后壁和直肠。阴道后壁下1/2筋膜受损往往出现直肠与肛管角度变化,直肠出口障碍。阴道顶部轻度膨出常需要患者加腹压才能发现,同时在直肠阴道隔触碰到肠容物,这对诊断小肠脱垂有帮助,提示我们术中需注意对小肠疝的修补。后盆腔检查还应注意有无会阴体的陈旧裂伤,以便在手术过程中同时给予会阴体的重建。 1.3??辅助检查评估??盆腔器官功能检查(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仪)、膀胱功能检查(尿动力学检查)、直肠功能检查(肛门直肠压力测定),通过客观指标,量化评估盆底肌肉、膀胱、直肠功能。 1.3.1??盆腔器官功能检查??应用盆底神经肌肉治疗仪可以直观的测量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疲劳度,以及阴道动态、静态压力,从而评估盆底肌肉损伤程度。行阴道张力测定,还能评估有无结缔组织损伤及神经反射是否正常,判断有无肌源性和神经源性病变,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帮助。同时还可以行性生物场景反射,评估患者有无性高潮障碍、性唤起障碍、性亢进、性欲低下等性功能障碍情况。 1.3.2???膀胱功能检查??初步膀胱功能评估包括尿常规检查、残余尿量测定、泌尿系统超声等。同时需要行尿流动力学测定,尤其是有复杂排尿障碍的患者,通过测量尿流率、排尿时间、残余尿量、膀胱压力容积及尿流率曲线等,评估膀胱及尿道功能。 1.3.3??直肠功能检查??仅凭患者主诉和医生直肠指诊检查是粗略评估肛门直肠功能的方法,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可以很好的反映出肛门内外括约肌及盆底肌的收缩力及功能,有无肠道输送功障碍或出口梗阻。 1.4??全身评估 1.4.1??患者一般状态评估??通过系统的全身检查,合并有哪些内科疾病,从而评估患者一般状态,能否耐受手术,如患者高龄,合并症较多,无法耐受长时间手术,则适合选择如阴道封闭术这类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的手术。 1.4.2??精神、心理评估??精神心理评估是盆底手术术前评估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盆底疾病并不同于那些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它是器官功能退化性病变,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对患者来说,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我们术前一定要注意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拥有正常的精神心理,我们才能准确评估患者盆底组织缺损部位及功能障碍类型,制定适合患者的方案,而在术后,也能得到患者正常的反馈,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1.4.3??个体化要求??手术方式选择前必须讨论患者及其性伴侣对性生活的期望值,即使对于高龄或严重合并症患者,如有性生活要求,也应注意对患者性功能的保留。对于有生育要求及保留子宫要求患者,应根据患者脱垂的具体部位,选择曼氏手术、子宫骶骨固定术、骶棘韧带固定术、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等保留子宫的术式。 2 手术术式选择 盆底手术术式的选择,一定要做到诊断准切,确定筋膜缺损的部位,是中央型缺损,还是顶端、旁侧的周围型缺损,准确的定位和诊断,是制定手术方案的关键。 2.1??前盆腔脱垂的手术术式??前盆腔脱垂的手术包括前盆腔重建、阴道前壁修补、阴道旁修补术等。前盆腔重建:利用网片行前盆腔重建手术,是目前国际临床常用的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方式。它不仅适用于Ⅲ度以上膀胱膨出的解剖复位,同时网片的支撑作用也可以恢复膀胱排尿功能,缓解排尿困难症状,临床效果较好。阴道前壁修补术:因具有一定的复发率,适用于轻度膀胱膨出,症状较轻患者。同时适用于全身合并症多,无法耐受盆底重建手术患者。阴道旁修补术:阴道旁侧缺陷时,盆筋膜腱弓与侧盆壁及耻骨宫颈筋膜分离,导致阴道前壁膨出,可通过开腹、腹腔镜或经阴道途径完成。其客观治愈率在98%,而中央缺陷的膀胱膨出手术成功率仅78%。 2.2??中盆腔脱垂的手术术式??中盆腔脱垂以子宫、阴道穹窿膨出为特点,根据患者适应证的不同,可选择的手术术式有曼式手术、阴道封闭手术、骶骨阴道固定术、骶棘韧带固定术、高位子宫骶韧带悬吊术、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全盆底重建术。 利用网片的全盆底重建手术对于中盆腔修复的意义在于能够保留子宫颈环完整结构, 对维持盆底结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适用于多腔隙重度脱垂,伴有膀胱、直肠症状,同时适用于其他方法手术术后复发者。手术复发率低,对症状改善及功能恢复效果好。??曼氏手术适用于Ⅰ度、Ⅱ度轻度盆腔器官脱垂,伴有宫颈延长,希望保留子宫者,但因截除宫颈后,导致宫颈机能不全,故该手术适用于没有生育要求、宫颈延长且子宫骶骨韧带未损伤的患者。对于未生育或有生育要求患者建议不使用该术式。 阴道封闭术是将阴道前后壁的黏膜部分切除并缝合阴道前后壁,使阴道闭合,故又称阴道纵膈形成术。因该手术简单, 手术时间较短, 适合于高龄患者,并发症较多, 无法耐受较长时间手术,器官重度脱垂,无性生活要求患者。术后有复发可能,文献报道复发率在1%~10%。 骶棘韧带固定术是将阴道顶端缝合固定在骶棘韧带上。它适用于子宫切除术后的阴道穹窿脱垂、子宫、阴道壁中~重度脱垂(POP分度为Ⅲ~Ⅳ度)主骶韧带明显松弛、薄弱者、年轻的子宫脱垂,要求保留子宫患者。该手术不进入腹膜,损伤小,且对阴道内的肠膨出、直肠膨出、膀胱膨出可以同时进行修补。成功率为80%~90%,但阴道前壁复发较为常见。 高位子宫骶韧带悬吊可通过开腹、腹腔镜或阴道途径完成。手术于坐骨棘水平缝合缩短骶韧带,关闭子宫直肠窝,它将穹窿悬吊于更高的位置,充分保留了阴道的长度。适用于子宫或阴道穹窿Ⅲ~Ⅳ度脱垂、子宫直肠窝疝、子宫切除术后病例。 应用Y型网片将子宫或阴道顶端与骶前纵韧带固定在一起,是治疗中盆腔缺损的手术方式,是公认治疗顶端脱垂的金标准术式。适用于POP-Q ≥ Ⅲ度,特别适用于年龄较轻、性活跃患者,对于有症状的阴道穹窿脱垂(≥POP-Q Ⅱ度),POP术后阴道顶端复发(有症状且≥POP-Q Ⅱ度)也具有较好的效果。 2.3?后盆腔脱垂的手术选择?后盆底脱垂主要为直肠膨出,阴道顶端筋膜受损也可以导致小肠疝的发生。后盆底脱垂手术主要是修复后盆底解剖缺陷,改善排便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术式有阴道后壁修补、会阴体重建、特殊部位修补、后盆腔重建。?利用网片行后盆腔重建手术不仅适用于Ⅲ度以上直肠膨出病例,还适用于直肠症状较重,改善排便无力感,缓解排困难症状,临床效果较好。 阴道后壁修补术适用于轻度直肠膨出,全身合并症多,无法耐受盆底重建手术患者。因阴道后壁修补仅对阴道后壁多余黏膜的切除缝合,复发率较高,对排便功能改善效果不佳。 特殊部位修补是通过直肠指诊,辨认直肠阴道筋膜薄弱缺陷部位,并逐一缝合修复筋膜缺陷的手术。对于性功能改善及排便困难改善有一定效果,但复发率较高。 会阴体重建由于分娩的损伤或长期的腹压及过度拉伸的作用,很多后盆腔缺陷的患者常常并发会阴体薄弱甚至断裂,故在行后盆腔手术修复时,需要同时进行会阴体重建,间断缝合会阴体的皮下组织及会阴体皮肤,会阴体重建对直肠排便功能的恢复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对提高性生活满意度也有很大的帮助,但同时也要避免局部张力过大导致术后疼痛及性交困难的发生。 手术治疗是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首选治疗方法。在POP治疗中,明确脱垂部位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于提高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术前评估不仅仅是为制定手术方案,更主要的是对疾病的进行全面的诊断,既避免漏诊,还要解决患者最重要的主诉症状,也能减少一些并发症,避免一些纠纷。同时也要综合考虑年龄、一般状态,精神心理状态,保留子宫及性生活的诉求,作出全面细致的评估。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目的不是修复松弛的组织,而是解决盆底结构问题,并改善器官功能,尽管通过详细的术前评估能确定缺损部位,但仍需要术者在术中进行进一步评估以决定最终的手术方式。 总之,全面准确的术前评估,同时根据每个患者的症状体征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并根据术中情况再次判断,从而选择出最有利于患者症状改善及解剖恢复的术式,是我们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成败的关键。 (摘自 赵颖,刘丹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7-12-01 10:48)
摘引自逸仙泌尿公众号?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按世界卫生组织(WHO)2018年GLOBOCAN统计,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2位。 据美国的一项电话调查显示:在1991-2001年这10年间,因为PSA开始广泛应用,前列腺癌的死亡率降低了27%。那么,什么是PSA? 第一话:你了解PSA么? ?前列腺癌患者在治疗或随访中均会接触到一个抽血项目——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有些前列腺癌患者会问:为什么医生总要验个PSA检查呢?那什么是PSA?PSA升高就是前列腺癌么?影响PSA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1、什么是PSA? 二十世纪70年代,科学家Hara等在人类精浆中发现一种蛋白质,将它命名为r精浆蛋白。1979年,科学家Wang等从前列腺上皮细胞中分离和提纯出与此完全相同的物质,这种蛋白只有前列腺才能产生。因此,人们把这种白蛋白命名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简称为“PSA”。 这种蛋白的含量越高,发生前列腺癌的概率就越大,PSA是一种含有237个氨基酸的单链多肽,属于具有组织特异性的有糜蛋白酶样作用的丝氨酸蛋白酶族,可以分解精液中的主要胶状蛋白,有稀释精液的作用。 一般来说,大部分PSA都存在于前列腺组织中,只有少部分存在于血清中。当前列腺发生癌变时,正常组织被破坏,大量PSA就会进入血液循环使血清中PSA升高。 2、PSA升高代表什么? PSA升高就一定意味着是前列腺癌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血清中的PSA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PSA升高不一定意味着前列腺癌。 3、那影响PSA值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正常的前列腺细胞、增生的前列腺细胞、癌变的前列腺细胞均能分泌PSA。比如:前列腺发生炎症时(前列腺炎),也会破坏屏障,引起PSA升高;膀胱镜检查与直肠指诊也会轻微破坏屏障,引起PSA升高。因此,当没有肿瘤时,PSA也有可能升高。 所以,当患者到医院检查PSA后,发现PSA值比上次升高,就担心不行,其实会有很多因素引起的,所以在做检查时一定要注意! 当发生前列腺癌时,大量PSA就会进入血液循环使血清中PSA升高。所以,PSA越高,发现前列腺癌的概率就越大。这就是抽血检查PSA为什么是对前列腺癌进行预警的原理所在。 有些患者可能会问:以上讲解了解了哪些因素会引起PSA升高,那如何根据PSA值来判断患前列腺癌的可能呢? 第二话:PSA对于前列腺癌有什么作用? 上一话我们了解了有哪些因素会影响PSA值的升高,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了解需何时检查PSA等。 1、如何根据PSA判断患前列腺癌可能? PSA作为一个连续性参数,PSA数值越高,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越大。 PSA<4ng/ml时,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不足2%; PSA介于4~10ng/ml时,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大约为25%; PSA>10ng/ml时,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大约为67%。 (注意:以上是针对正常人的PSA结果判定,如果患者已经接受过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等就不能按照上面的结果判定) 虽然一般将TPSA(血清总PSA)<4ng/ml视为正常,但正常的并不能排除前列腺癌风险。前列腺癌引起的PSA升高时,还需要了解F(游离PSA)/T(总PSA)值的大小,如果F/T值<0.16,则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较大;如果F/T值≥0.16,则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较小。 2、那何时进行PSA检查? 由于前列腺癌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50以上其发病率呈指数增加,70岁以上其发病率已超过膀胱肿瘤位居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第1位。 3、因此PSA筛查的重点对象包括: ①年龄>50岁。50岁以上的男性即便其没有临床症状,也应该在体检中加入PSA检查,进而对前列腺癌进行初步筛查,排除其潜在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②年龄>45岁且家族中有前列腺癌患者的男性。 ③年龄>40岁且基线PSA>1ng/ml的男性患者。 ④当DRE(直肠指检)异常、影像学异常(B超、MR检查异常)或有临床征象(如骨痛、骨折等)等情况的男性时,也应进行PSA检查。 4、PSA多久检查一次? ①风险低或不适合积极治疗的患者,可采取主动检测:第1年每3个月1次,此后每6个月1次。 ②RARP(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术后3个月内每月查1次,如果PSA降至0.1ng/ml以下,1年内每3个月1次,如无进展1年后每6个月一次。 ③根治性放疗的患者:一般在治疗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2年后每6个月随访1次;5年后每年随访1次。 总结 ? ?筛查和早期诊断前列腺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PSA作为前列腺癌进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临床指标,从预防-诊断-治疗-疗效观察-预后,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癌症在早期和晚期的生存率差别极大,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癌症治疗和预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早期除了积极进行一个检查外,确诊前列腺癌患者还应在疾病治疗期间做好PSA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前列腺癌筛查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1,31(05):435-440. [2]孙根喜,徐浩,李曾.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受体及血清PSA、FPSAR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J].热带医学杂志,2021,21(08):1048-1051+1092. [3]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9版/黄健主编)-科学出版社,2020.10 [4]前列腺癌患者教育手册(2017年版/徐涛主编)-大学医学出版社,2017 [5]北大专家画说泌尿疾病(宋刚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7 [6]前列腺癌筛查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1,31(05):435-440. [7]前列腺关爱家园网站 [8]其他泌尿外科相关网站
血尿指尿液含有一定量红细胞。1000ml尿液所含血量超过1ml,尿液外观呈红色的称为肉眼血尿。尿液外观无异常,新鲜尿离心沉渣检查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称为镜下血尿原因众多,小至轻微的偶发血尿,大到泌尿系肿瘤。 尿色发红可能的原因,1、药物或者食物染色所致,如使用了含有红色素的食品或者口服了利福平胶囊、氨基比林片等,都可能出现尿色红染的现象。此时进行尿常规检查其内部含有红细胞,停止相关的食物药物以后尿色可恢复至正常。2、泌尿系统存在有结石,可以造成局部黏膜破坏,造成黏膜出血,可引起小便颜色发红。同时可伴有结石所在部位的疼痛感,如腰痛或者腹痛的症状,进行泌尿系统B超检查可以排除有无结石存在。3、泌尿道存在有急性的感染,可以造成黏膜急性充血、水肿伴有糜烂等,这时可以出现尿色发红,一般都伴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尿路刺激症状。4、泌尿道存在有肿瘤,如肾脏或者膀胱等部位的肿瘤都可以导致尿色发红,需要进行泌尿系统CT检查进一步确诊。 那么通常医生是怎么认识血尿并做诊断和进一步检查的? 尿中带血提示需要彻底的检查。血尿可以源自泌尿道的任何部位。肉眼血尿或出现血块需要引起患者的重视,无痛性肉眼血尿需要完整的泌尿系检查,包括尿常规检查、尿培养、尿细胞学检查和上尿路影像学检查,以及膀胱镜检查。 据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在肉眼血尿患者的发生率是镜下血尿患者的5倍。镜下血尿的诊断价值争议较大,有3.4%~56%镜下血尿患者可查出相关疾病,约0~26%为恶性疾病。范围较大与患者人群的性别和年龄有关。血尿是严重疾病的潜在信号,值得进一步检查。 A.完整的病史和体检是诊断血尿的第一步。此外,还应检测血清肌酐。 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分泌物、耻骨上或会阴部疼痛提示炎症性或感染性疾病。应该仔细询问有无结石、肾脏疾病或镰刀状贫血的病史,还应询问最近有无外伤、剧烈运动、性生活、月经史,这些情况可以引起良性血尿,。 肾小球肾炎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其表现为恶性高血压、水肿。很多药物可以引起化学性膀胱炎肾乳头坏死、过敏性肾炎及血尿。 主诉疼痛部位有助于发现出血部位,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必须排除肿瘤的可能;初始血尿常常提示出血来自于前列腺、精囊或尿道;终末血尿提示血尿来源于膀胱三角区膀胱颈或后尿道;全程血尿提示出血来源于膀胱、肾脏、输尿管。 有重要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当仔细鉴别,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化学染料接触史(苯芳香胺)肉眼血尿史、年龄大于40岁、既往泌尿疾病病史、排尿刺激症状史、尿路感染史滥用镇痛药史盆腔放疗史环磷酰胺治疗史。 B. 怀疑血尿时应当行尿检(清洁中段尿标本)患者在留标本前48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尿道侵入性操作。 此外,外伤、性行为月经、病毒性疾病可导致假阳性。为避免污染,女性留标本时应当将阴唇分开,男性应当将包皮翻开留取如果有污染应当重新留取标本或行导尿留取标本。 隐血阳性时应当进一步镜检查找红细胞。综合各方报道,健康人群血尿发生率为13%~21%1926年, Addis报健康的医学生在60个过夜尿标本中发现的红细胞有40个。健康人群尿液红细胞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根据是否同时具有尿失禁症状,分为感性与湿性,常见的同时合并有急迫性尿失禁。OAB诊断步骤-排除性诊断如果有尿急、尿频、夜尿多、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就应进行筛选性检查(病史,体检,实验室,泌尿外科特殊检查),确定是否膀胱过度活动症;结合筛选性检查(病原菌,细胞学,影像学,内腔镜,尿动力学);如果未发现明确病因,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可能性较大,此外神经病变、逼尿肌收缩受损、压力性尿失禁等其他疾病也可能继发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症状。膀胱过度活动症记录排尿日记非常重要记录患者自我管理,记录排尿行为和模式;医师可以将它作为诊断参考;对于InterStim患者筛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方法。SNM治疗OAB的临床地位《2018EAU急迫性尿失禁指南》:SNM是难治性OAB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难治性急迫性尿失禁,2018版EAU指南对SNM作出强级别推荐(STRONG)。SNM治疗OAB的优势和特点:持久良好的疗效,可持续发挥作用超过20年;无需重复注射,无需学习CIC(对比与BTX-A注射);通过大脑和脊髓功能发挥作用;不会让患者症状恶化;对阴道、肠道、性功能有整体效应。SNM疗法OAB患者选择建议选择行为治疗失败,单用或联用过至少2种M受体拮抗剂/β3受体激动剂6-12周后疗效未达预期或无法耐受副作用的OAB患者接受SNM治疗SNM治疗OAB:调节异常感觉传入信号电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改变了膀胱的异常感觉传入信号;传出通路没有被抑制,所以排尿反射就没有被抑制;和其他以膀胱为靶器官的治疗方法不一样,骶神经调节并没有直接影响膀胱和括约肌。
尿失禁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及性别,尤其是女性及老年人。尿失禁除了令人身体不适,更重要的是,它会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健康,被称为“不致命的社交癌”。 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于2001年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异体筋膜吊带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我科已逐渐建立起了包括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训练、尿道旁填充剂注射、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及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等多种治疗手段,分别适用于不同性别、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为患者提供多种治疗方案选择的基础上,形成了专科特色,治疗有效率亦达到国际同等水平。现将我科开展的尿失禁特色治疗介绍如下: 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训练:单纯盆底肌训练常由于患者不能掌握正确的方法,而难于坚持,影响了该方法的疗效。我科2008年购入的MMS尿动力检查治疗仪,通过生物反馈技术使盆底肌训练更加直观和易于掌握,提高了训练的效果,并可维持相对长的有效持续时间。 尿道旁填充剂注射:该方法通过内镜直视下,将填充剂注射于尿道内口黏膜下,使尿道腔变窄、拉长以提高尿道阻力,延长功能性尿道长度,增加尿道内口的闭合,达到控尿目的。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压力性尿失禁,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尤其适用于伴严重合并症不能耐受麻醉和开放手术者,短期有效率可达80%,但远期疗效略差,为加强疗效需重复注射。 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该术式是治疗女性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的首选术式,具有疗效稳定、损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优势。根据吊带植入方式和位置的不同,该术式分为TVT,TVT-O,TVT-S三种。我们依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TVT,TVT-O,TVT-S中的一种术式,使治疗有效率达到90%以上。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该术式目前已成为治疗因尿道括约肌缺失造成尿失禁的金标准。手术将人工尿道括约肌的袖带置于近端尿道,从而产生对尿道的环行压迫。术后患者可以人工自主控制排尿。适用于于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低张的神经源性膀胱尿失禁,外伤导致的括约肌受损等。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应用较少,主要用于Ⅲ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我科应用的AMS 800人工尿道括约肌系统,由储水囊、袖套、控制泵和连接三部分的管道组成,将增压系统和减压系统巧妙地组合成控制泵,简化了植入手术,并提高了稳定性。该手术帮助患者摆脱了长期带尿垫的痛苦,可以自主排尿,使患者重拾信心,重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