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是常见的脑内原发肿瘤,根据WHO病理分级标准可以分为四级,虽然一级的胶质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达到治愈,但是二三四级的胶质瘤单纯手术切除后容易复发,特别是高级别的胶质母细胞瘤,即使手术后辅助放化疗以及电场治疗,复发几乎不可避免。而胶质瘤的复发往往意味着肿瘤的进展,低级别的二级胶质瘤大约5-15年进展,而最高级别的胶质母细胞瘤中位生存期大约只有15个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柯超虽然有传统的放疗、化疗以及较新的肿瘤电场治疗、免疫治疗、小分子靶向治疗等技术和药物应用于胶质瘤的治疗,但是胶质瘤最好的治疗方法还是需要先尽可能的切除肿瘤。对于低级别的二级胶质瘤,肿瘤切除程度越彻底越能够延缓肿瘤恶性进展及转化的几率,从而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对于多数在磁共振上增强比较明显的高级别胶质瘤,切除98%以上的强化范围,可以显著延长生存期。所以对于胶质瘤而言,在保证病人安全以及功能的前提下,肿瘤切除越彻底,越能够延缓肿瘤的复发,治疗效果越理想。胶质瘤的复发有胶质瘤细胞沿着神经纤维远处浸润、胶质瘤细胞克隆进化、胶质瘤干细胞等因素,胶质瘤细胞沿着神经纤维浸润指肿瘤细胞在脑组织中就像树根一样可以延伸到很远的地方。所以在胶质瘤瘤体的周边还可以存在肿瘤细胞,最远的时候甚至可以在对侧脑组织内找到胶质瘤肿瘤细胞。这提示仅仅完全切除高级别胶质瘤中强化的主体部分或者低级别胶质瘤磁共振上显示的信号异常的主体部分,还有可能有肿瘤残留,造成胶质瘤的复发与进展,因此提出了胶质瘤的扩大切除理念,希望能够在原来基础上更加“彻底”的切除胶质瘤。在二级的低级别胶质瘤中,扩大切除范围或肿瘤主体切除完全与肿瘤主体没有切除完全相比,前者能够延缓复发时间,降低肿瘤恶性转换率,还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放疗。而对于三四级的高级别胶质瘤而言,扩大切除肿瘤的强化主体以及周围水肿组织,能够延长部分胶质瘤病人的生存时间。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柯超教授团队对于这一例右颞叶的高级别胶质瘤就是采用扩大切除范围,切除了包括肿瘤在内整个右侧颞叶的前部,达到了肿瘤最彻底的切除,手术后的病理证实是最高级别的胶质母细胞瘤。但是肿瘤周边是脑组织,这些结构和组织不能无限制的扩大切除范围,因为这样势必会影响到脑组织的重要功能,甚至有致命的危险。所以胶质瘤的扩大切除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扩大切除,以前的胶质瘤扩大切除指从强化部分到磁共振上的FLAIR部分以内,后面扩大到包括整个FLAIR部分,现在则指超过FLAIR部分,直至接近脑功能区。虽然胶质瘤扩大范围切除对于部分胶质瘤病人显示出能够延缓肿瘤复发,延长生存时间的作用,但胶质瘤的扩大切除并非对所有胶质瘤病人都是有作用的,比如对于高级别的三四级胶质瘤而言,扩大切除范围虽然对于IDH突变的肿瘤能延长生存时间,却并不能延长IDH野生型胶质瘤的生存时间。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柯超教授切除的另外一例左侧额叶的胶质瘤母细胞瘤,术后证实正是IDH野生型,采用的就是肿瘤切除,而没有大范围的扩大切除,因为肿瘤紧邻运动区和语言区,大范围扩大切除必然导致失语与右侧手脚的偏瘫。通过沿着肿瘤相对边界进行强化部分的切除,既能够延长生存时间,又能保证重要的功能。所以对于每一个胶质瘤的个体,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会根据肿瘤的位置、级别,病人的身体情况,综合考虑并权衡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功能,与肿瘤最大范围切除之间的利害关系,采用最佳的手术切除方案。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这扇窗户蒙上了灰尘,就无法好好的感受这个精彩的世界了。视力下降后看东西就模糊了,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自己眼睛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的确,眼睛的各种疾病是导致视力的下降最常见原因。但是,从视觉的解剖通路来看,眼睛只是这个通路的一个部分,只要个通路中的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视力下降从而看东西模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柯超视觉传导通路简单的说是光线到达眼睛视网膜后,其引起的神经冲动经经过眼部视神经盘,视神经经过视神经管进入颅内,在鞍区经过视交叉延续为视束,绕过大脑脚到达外侧膝状体,然后组成视辐射,经过基底节的内囊后肢,形成视放射到达枕叶的视觉中枢。在这个通过过程中,从视神经进入颅内到枕叶的视觉中枢这一段出现病变,都可能引起视力下降。脑肿瘤最常见的是鞍区肿瘤压迫视神经或者视交叉引起,这个部位常见的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胶质瘤等都会压迫这些结构引起类似的视力下降症状,而且除了视力下降外,还会引起视野缺损,也就是眼睛看东西的范围变小了。视辐射和枕叶视觉中枢也会因为肿瘤侵犯导致视力下降,但是一般引起视野缺损更常见,两侧同时受到影响才容易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肿瘤外科柯超教授团队近期治疗的郎小姐今年23岁,这几个月视力明显下降,特别是左眼几乎失明,右眼视力也仅仅只有0.3,在眼科经过检查没有查出问题。幸运的是郎小姐遇到了一位有经验的眼科医生,建议她做一个脑部的磁共振,这一下就发现了脑部的垂体瘤。柯超教授团队采用内镜经过鼻腔一个看不见的切口,顺利的切除了垂体瘤,手术刚一结束,小郎就觉得看东西一下子明亮了。除了视觉传导通路附近的脑肿瘤容易引起视力下降外,其实脑内任何一个部位的肿瘤只要体积足够大引起了颅内压增高,这种压力传到并影响视神经都会引起视力下降。而且,脑肿瘤除了影响视觉通路外,还可能通过影响眼球活动导致看东西模糊。眼球的活动需要眼外肌协调运动,支配眼外肌活动的神经如滑车神经、动眼神经、外展神经等如果受到肿瘤的影响,眼球活动就不协调,看东西出现重影从而导致模糊不清。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肿瘤外科柯超教授提醒,出现视力下降不要仅仅想到是眼睛的病变,还需要警惕是否脑肿瘤导致。
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原发肿瘤,多数是良性肿瘤,对于周围脑组织一般是推挤和压迫,手术效果相对比较好。多数脑膜瘤位于相对脑表面,肿瘤也存在相对完整的包膜,所以手术切除相对比较简单,手术风险也比较小,手术后病人恢复也比较快。但是,如果认为脑膜瘤手术就是一个简单的脑外科手术,那就大错特错了。脑膜瘤手术的风险与肿瘤生长的部位,大小,质地,血供,与周围神经血管及重要结构的关系等密切相关。总体来说,肿瘤位于颅底部位或位置比较深部位,周围被脑组织和骨性结构阻挡,手术到达肿瘤位置比较困难,则手术难度和风险比较大。肿瘤体积太大,则与肿瘤密切相关的重要结构,神经,血管等比较多,手术风险和创伤相对比较大。肿瘤质地比较硬,则手术中难以分块将肿瘤切除,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肿瘤血供比较丰富时,手术中出血较多,影响手术操作的视野,同时也增加手术中失血休克风险。肿瘤如果是包裹或者与粘连于重要的结构,神经,血管等,则手术切除肿瘤时,这些结构受损的可能性增大,手术风险增高。而最复杂的情况在于,脑膜瘤同时具有以上几种高风险的因素,则手术难度和风险更大,而这类病人也容易因为手术导致神经功能损伤,甚至昏迷死亡。神经外科的岩斜脑膜瘤切除就是一类对神经外科医生具有高度挑战性的手术,因为这个部位脑膜瘤位于颅底深部位置,周围有脑干、多条脑神经等肿瘤结构,肿瘤往往血供比较丰富,而且与这些结构和神经粘连紧密伸着完全包裹这些神经,是神经外科难啃的几块硬骨头之一。廖女士这半年的头痛症状没有在意,后来逐渐加重,并且出现右侧听力下降,面部麻木,吞咽困难,特别是手术前几乎已经无法正常吞咽进食了,头部磁共振显示岩斜区一个巨大的脑膜瘤。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柯超医生团队在手术中发现病人之所以出现这些症状是因为三叉神经完全被肿瘤包裹,面神经和后组颅神经也部分包裹,只能分离肿瘤与神经粘连,在神经的微小间隙之间切除肿瘤,肿瘤血供也非常丰富,手术从早上一直进行到晚上,单是肿瘤切除就花了五六个小时,前后一共花了八九个小时。好在手术后这些神经和重要结构都保留完好,她的吞咽功能也恢复了。黄女士也是这样一个类似的岩斜脑膜瘤,她是一个刚生完小孩3个月的年轻妈妈,在哺乳期头晕越来越严重,而且出现左侧听力下降,走路不稳,在手术前已经难以下床活动了。脑部磁共振显示左侧岩斜的脑膜瘤,脑干压迫明显。虽然手术风险很大,但她还是决定停止哺乳,接受手术。在手术前给她剃头的时候,她老公也一起剃了光头来鼓励她。手术过程虽然也很艰难,但是手术后恢复很好,能够下床活动,几乎没有神经功能损伤。幸运的是大部分脑膜瘤手术还是属于神经外科常规手术,像这样复杂的脑膜瘤手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虽然这些脑膜瘤手术的过程比较困难,但是好在肿瘤质地相对不算太硬,她们在手术后的恢复都不错。对于一部分复杂的脑膜瘤手术,需要神经外科医生花费巨大的体力、耐力与长期的训练才能完成预定目标,而且这类手术后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甚至昏迷死亡的情况并不少见。
近日在门诊接诊了一位来自青海的藏族病友,是一位听神经瘤患者,需要手术切除。但是这类肿瘤周围都是重要的结构和神经,手术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容易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典型的表现就是周围性面瘫,眼睑无法闭合容易继发暴露性角膜炎,一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而没有表情,口角歪斜并闭合不全。 目前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手术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能够提前发现显微镜下难以识别的受压面神经,从而有效的保护面神经的结构以及功能。这一例听神经瘤虽然不是特别大的那种,但是与脑干及神经粘连特别紧密,手术中一度还有刺激性血压升高。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完全切除了肿瘤,手术后面神经功能完好,一周左右顺利出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公众号以“因为精诚,不远千里赴中肿求医的藏族之花再次露出久违的笑容”为题进行了报道https://mp.weixin.qq.com/s/NifqF_hxU0npuFC1QxUHvQ 病人在复苏室等待的时候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复苏室护士会在病人麻醉刚醒的时候让病人睁开眼睛来确认病人是否真正清醒,能否配合医生的检查。但是这个病人完全不懂汉语,只能听得懂藏语,巧在有位复苏室护士恰好有藏族同学,通过微信语音发送诸如"请睁开眼"等藏语在病人耳边播放,通过二次传话完成了和病人的沟通。所以手术的顺利完成,不是我一个人主刀就可以完成,而是整个团队默契配合的结果。
大约20-40% 的恶性肿瘤晚期会转移到脑部,其中8-10%有明显的脑部症状,约半数有脑部症状的患者将在诊断后 3-27 个月内死亡。随着新的靶向药物出现以及免疫治疗的兴起,脑转移瘤的治疗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个性化,不同脑转移瘤患者生存时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患者临床状态、脑部转移瘤临床特征和原发性疾病控制情况的不同,以及采取的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法的不同,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也完全不同。手术切除转移性病灶在体积较大的、单发的、症状性脑转移瘤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Patchell及其同事的脑转移瘤研究中发现,手术切除单发脑转移瘤并放疗与单纯放疗比较,生存时间延长且不容易局部复发。但是并非所有脑转移瘤的病人都适合手术治疗,手术后脑转移瘤病人生存时间的长短也还受多个因素的作用,目前有多个量表帮助预测患者的生存时间以及帮助临床医生确认脑转移瘤的患者是否适合手术治疗。 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是评价患者全身功能状态的,低于70分预示着治疗效果不佳,不适合手术治疗。RPA(Recursive Partitioning Analysis)预后分级系统综合了患者KPS 评分、患者年龄和颅外疾病状态几个因素,RPA I级患者预后最好,也最适合手术切除,而 RPA III 级患者的预期结局最差,不适合手术切除,中位生存期只有2.1个月。SIR(Score index for radiosurgery)预后评分系统综合了年龄、KPS评分,颅外肿瘤控制、脑转移灶数目、最大脑转灶体积等几个指标的总分评估预后,得分越高预后越好,SIR8-10分中位生存期为31.38个月。此外,还有脑转移瘤基础评分(Basic score for brain metastases),GPA指数等其他也能帮助判断是否适合手术治疗以及预测生存时间。 总体而言,肿瘤发生脑转移后,需要综合评估患者是否适合以及需要手术,如果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一般病人状态比较好,生存时间也比其他脑转移瘤患者长。
今年9月21日到25日是博鳌外科直播周,多家肿瘤医院的外科专家通过线上直播展示了自己精湛的手术技巧。本周五我主刀演示的手术是一个右侧颞叶高级别胶质瘤,手术前的磁共振显示肿瘤位于右侧颞叶,肿瘤直径大约六、七公分,强化明显,肿瘤周围血管流空影比较多,说明肿瘤的血供非常丰富;同时肿瘤在外侧裂旁边,需要保护外侧裂内的大脑中动脉及外侧裂浅静脉,手术的关键在于彻底切除肿瘤同时保护好血管及深部重要的脑组织结构。由于手术是直播,作为神经外科医生,虽然主刀做了很多手术,但是以直播的形式在神经外科同行以及病友面前展示自己的手术还是第一次,这不仅是对手术技巧的检验,更是对心理素质的考验。手术刚开始,发现肿瘤确实如同手术前估计一样,血供非常丰富,是块硬骨头,只能仔细的分离边界,细致的止血,手术推进的速度不算快。这种类似的手术是日常常规手术,所以整个手术过程比较顺利,最后肿瘤顺利完全切除,术中冰冻报告为:高级别胶质瘤,与手术前的判断一致。我对这个病人采用的手术方式是右侧颞叶切除术,将肿瘤以及周围肿瘤侵犯脑组织一并切除,这是最彻底切除的一种手术方式了,希望能够最大限度的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最后手术结束后大约1小时,病人清醒,语言及肢体活动正常,复查的头部CT显示肿瘤切除范围满意。
脑肿瘤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但癫痫是其常见的症状之一,有些脑肿瘤的病人最开始就是表现为癫痫的症状,还有的脑肿瘤病人癫痫是其唯一的症状,这些称为脑肿瘤相关性癫痫。脑肿瘤中常见的各种类型胶质瘤、脑膜瘤、脑转移瘤等都容易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发生癫痫。脑肿瘤相关性癫痫的发作的形式也多样,既可能是部分性发作如肢体的抽搐,也可能是全身性发作表现,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亢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脑肿瘤相关性癫痫的患者,他在半年前就开始有轻度的头痛,但是没有引起重视,半个月前突然晕倒在地,口吐白沫,两眼上翻,肢体抽搐。这是一个典型的癫痫大发作表现,俗称“羊角风”。很快磁共振就发现了他在左侧额叶有一个最长径7cm肿瘤,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柯超医生团队为其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后的病理诊断证实是一个WHO III级的间变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型,属于胶质瘤的一种类型。脑肿瘤病程过程中多种原因可能引起癫痫,但是可以大致分为脑肿瘤本身的因素和治疗相关性因素。从脑肿瘤本身来说,肿瘤在生长的过程中,肿瘤本身或者继发的出血、水肿等对周围脑组织的刺激、压迫和破坏,或者脑肿瘤中本身就有神经元或者胶质细胞成分,从而引起脑肿瘤周围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引发癫痫。所以脑肿瘤位于幕上接近大脑皮层区域容易引起癫痫,而肿瘤位于幕下小脑组织区域则很少发生癫痫。从治疗的角度来说,脑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治疗手段都可能引起癫痫。部分脑肿瘤在肿瘤手术切除后癫痫能得到比较好的控制,但是也可能进一步加重,甚至以前没有癫痫的脑肿瘤病人在手术后出现癫痫,因为肿瘤切除后的疤痕等也可能引起癫痫。肿瘤在手术后的放疗可能导致水肿等继发改变引起癫痫,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各种药物包括化疗药物都有引起癫痫的可能。癫痫是脑肿瘤常见的一个症状,在脑肿瘤的整个治疗过程中,除了要控制肿瘤的生长外,还需要注意控制癫痫的发作,才能提高生活质量。
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已经一年多了,中国大陆地区在这场抗疫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已经没有新冠病毒感染者。但是,近期新冠病毒在国外部分国家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身处地球这个大环境中也难以独善其身。新冠病毒一日不止,民众一日不可放松警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是保护免受或少受新冠病毒影响的简单有效方法,目前我国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有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和重组亚单位疫苗(CHO细胞)三种,其中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接种1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2剂,重组亚单位疫苗(CHO)接种3剂。脑肿瘤病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没有什么特殊的禁忌呢,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中可以看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确有一些禁忌,也就是说不论是否脑肿瘤病人,如果对新冠病毒疫苗中的成分过敏,或者以前接种疫苗有严重过敏反应,以及妊娠妇女,存在未控制的癫痫或者其他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或者发热以及控制效果不好的慢性病等,都不适合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脑肿瘤病人可能处于脑肿瘤治疗的不同阶段,对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也需要区别对待。有的脑肿瘤还没有做手术,这类病人很多是属于观察和定期复查的良性肿瘤,病人情况很稳定,是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的。有的脑肿瘤是刚手术完,如果情况稳定也不需要后续的治疗是可以接种的。但如果还有发热、频繁癫痫发作等情况,是不适合马上接种新冠疫苗的。如果脑部是恶性肿瘤,手术后还需要放化疗,对于病人免疫系统都存在一定的影响,而且恶性肿瘤也处于继续治疗控制阶段,疫苗接种可考虑暂缓。新冠疫苗接种还有一些相对特殊的情况,比如不推荐18岁以下人群接种,60岁以上人群在身体许可情况下也建议接种。而对于能否同时接种其他的疫苗,建议是应该间隔14天,但是如果接种新冠疫苗后因为特殊原因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等,即使在14天内也需要尽快接种,因为如果感染这些疾病,致死率可能更高。对于脑肿瘤是否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柯超教授提醒除了考虑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一般禁忌和注意事项外,还需要特别注意评估脑肿瘤所处的阶段和控制情况,病人的身体状态与后续的治疗等多个因素。当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禁忌和注意事项也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全民应打尽打接种工作的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禁忌和注意事项也可能有变化,脑肿瘤病人如果对于是否适合打新冠病毒疫苗还有疑虑,可在接种前咨询疫苗接种点医生。
高级别胶质瘤所在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其中健忘就是其中一种,额叶、颞叶、胼胝体等部位受到高级别胶质瘤的直接侵犯或者压迫,最容易出现健忘的表现。但是健忘的原因很多,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即使被家人发现记忆力下降了,也不一定引起重视,很容易当成是衰老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现象。今年67岁的吴老伯的女儿发现其越来越健忘了,很多事情刚过没多久就忘了,以为是年龄大了的原因也没有特别在意。但是逐渐出现的左边手脚没有力气,走路也慢慢走不稳了,才让家人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当地检查了头部CT怀疑是脑肿瘤,就急忙赶到了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此时吴老伯的左边手脚力气越来越差了,几乎已经抬不起来了。通过磁共振发现右侧额叶深部有个鸡蛋大小的高级别胶质瘤,正是这个肿瘤的原因导致了吴老伯健忘以及手脚没有力气的症状。吴老伯的女儿选择了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肿瘤外科柯超教授团队为其父亲进行脑肿瘤的显微切除,手术中采用了黄荧光辅助在显微镜下辨认肿瘤,同时采用电生理监测重要的脑运动区功能,手术过程很顺利,手术后吴老伯也一天天恢复,慢慢手脚的力气等也恢复出院了。但不幸的是,吴老伯的高级别胶质瘤是其中一种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很容易复发,手术后还需要进一步的放化疗来提高治疗效果,延缓肿瘤复发的时间。大脑不同的脑叶功能有严格的分工,额叶与记忆功能、计划功能、抽象思维、注意力等高级神经功能相关,颞叶与言语理解,记忆功能,精神活动等重要的功能相关,而胼胝体则是两侧大脑半球神经纤维的联系结构,高级别胶质瘤可以侵犯并压迫这些重要结构,导致记忆力下降。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肿瘤外科柯超教授介绍,因为高级别胶质瘤影响的脑叶不同,不仅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还会出现这个脑叶对应的其他功能的影响。所以出现明显的健忘不要总认为是衰老导致的记忆力下降,还需要警惕高级别胶质瘤,必要时进行磁共振检查。
五一小长假将至,各大医院门诊会暂时停诊,交给你一份实用方法愉快的与自己的主刀教授保持有效联系。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例,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防治中心神经肿瘤外科是国内大型的神经外科医疗中心,每年收治各类脑肿瘤手术病人大约一千例,而每个主诊教授医疗组的手术大约是两百多例。不同的脑肿瘤病人后续处理的方法大相径庭,有的是需要定期复查,有的后续还需要放疗或者化疗。病人出院后几乎都会遇到各种小问题,比如切口拆线,比如饮食等等,虽然在出院小结和出院记录中有交代,但是很多病人或者家属还是不是很清楚,希望能和最了解情况的给自己主刀的主诊教授及时联系和咨询,哪些方法可以有效的和医生保持联系呢?现场面对对面咨询如果是广州或者附近的病人,这个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可以通过“中肿掌上就医”APP上挂神经肿瘤外科柯超教授周五上午的门诊,面对面的一次性把所有的疑问都解决,还可以预约检查,查看复诊检查结果。具体的流程为:通过“中肿掌上就医”APP中“预约挂号-越秀院区-神经肿瘤-神经肿瘤外科治疗”,就可以挂到教授的号了。如果当天预约已满,可以现场通过加号系统来加号,完成现场诊治。这种方法虽然直接有效,但是在教授非门诊时间或者假期就不适用了。远程网上咨询由于大部分病人并不是广州本地人,多数来自外地,现场就诊往往不方便,而且有时就是一些很小的问题,专程来一趟广州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好在现在网络的发达,有了远程网上咨询这一快捷途径。关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公众号或下载了“中肿掌上就医”APP的脑肿瘤病友,可以通过“中肿掌上就医”APP中的“云诊室”来挂柯超教授的号,系统会自动提醒柯超教授有人已经在网上挂了号。这样,就可以通过网络与柯教授及时交流。而且,“中肿掌上就医”APP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在复诊时,柯教授可以直接通过这个APP给脑肿瘤术后病友开MRI或者抽血等检查,病友通过手机就可以完成缴费和预约适合自己的检查时间,解决了专程来广州复诊但是当天却无法安排检查的尴尬,节省了一次专程来广州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中肿掌上就医”APP只适用于已经在中肿诊治过的病友。第三方网站线上咨询现在第三方的医疗咨询网站很多,很多医生也有入驻,这种方法既适用于已经在面诊过的病友,也适用于从未面诊过的病友咨询。柯超教授在好大夫网站上的“网上诊室”( 电脑端:https://kechaodr.haodf.com)也可以为出院病友提供咨询。具体方法为手机上通过本公众号右下角“联系医生-联系方法”找到网上诊室的二维码(下图),识别后填写病情等相关信息,就可以通过这个“网上诊室”就可以和柯教授保持沟通了。网站还有一个特别好处就是,即使身边的朋友有脑肿瘤相关的问题或者疑问,也可以通过二维码找到柯超教授,进行咨询,柯教授在手术和工作空闲时间会尽快回复。有了这么多方法可以在出院后与医生保持联系,相信总有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出院后再也不用担心脑肿瘤手术后注意事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