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出现脑转移灶常发生于晚期患者,转移瘤可形成颅内压增高与脑疝形成,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肺癌脑转移的治疗,目前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切除转移癌灶,降低颅内高压,防止脑疝形成,并为术后放疗或化疗或自体免疫细胞治疗等综合治疗创造有利条件,由于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选择手术治疗时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目前认为,以下几类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1、脑转移癌为单发或相邻两个孤立性病灶的患者;2、原发肺癌癌灶已切除而无复发征象的患者;3、无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4、一般情况良好,无全身广泛转移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肺癌的手术治疗并不能完全根治转移瘤,即便是针对单一病灶局部切除,术后也可能出现复发,因此常需辅以相应的辅助治疗。
脑膜瘤常发生于大脑凸面,大多为单发的良性肿瘤。除偶然发现的高龄无症状的小脑膜瘤患者可定期行MRI随访外,完全切除肿瘤后大部分患者可获治愈。随着显微外科、微侵袭外科的发展,尽管有多发脑膜瘤,可一次性手术切除多个脑膜瘤,不会明显增加创伤、手术并发症等,并且恢复快。
65岁的张老伯在4月份体检时被查出自己的右肾长了一个肿瘤,随即来到中肿泌尿外科寻求治疗,经细致检查,CT结果显示:右肾肿瘤大小4.7cm×3.2cm,侵犯肾盏、肾窦脂肪、肾周脂肪、肾后筋膜,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看到检查结果,张老伯的心情顿时跌入冰冷的谷底,“是不是只能任由肿瘤恶化?我该怎么办?”在详细询问病史后,董培副主任医师对张老伯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张老伯是局部进展性肾癌,双肾功能均有受损,且健侧更加严重。此时,两难的境地出现了,如果直接行根治性切除,虽然手术简单,根治效果好,但术后可能较快出现肾功能不全,如果直接行肾部分切除,虽然能保留肾组织,但手术难度大,可能无法完整切除,导致术后复发。张老伯听了董培的分析后,再次陷入焦灼。有没有办法去瘤保肾,让手术两全齐美?董培深思熟虑后果断地给出了建议:先行新辅助治疗,再行肾部分切除术。经过与张老伯坦诚交流征得同意后,董培真诚地为张老伯规划了新的治疗方案,先行新辅助治疗,再施行手术。张老伯听后,信心倍增,他相信中肿能帮他跨过这道坎。小can说cancer何为新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主要是指在术前所进行的一系列综合治疗,可降低肿瘤分期和手术难度,提高肿瘤切除率,增加保肾成功率。针对张老伯这样的局部晚期肾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的优越性不言而喻:肿瘤退缩降级,手术有望为患者保留更多肾单位;肿瘤缩小,边界清晰,减少术中周围血管损伤;保留更多肾单位,维持术后肾功能的稳定,降低术后肾功能衰竭概率;减少远期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局部复发率,减少潜在远处转移风险。“仅仅三个月,改变肉眼可见”随后的日子,张老伯积极配合治疗建议,进行了穿刺病理活检,确认了病理亚型是肾透明细胞癌。接着,张老伯开始了三个月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相联合的新辅助治疗。在此期间,张老伯偶尔也会有所忧虑,担心药物治疗不能改善自己的病情,董培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张老伯介绍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解答张老伯治疗过程中的困惑,很快便打消了张老伯的疑虑,他坚信出现转折的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7月中旬,经过了三个月的新辅助治疗,张老伯怀着忐忑的心情回到中肿复查CT,结果显示,右肾病灶从4.53cm缩小至3.87cm、下腔静脉旁肿大淋巴结从2.65cm缩小至1.92cm,治疗效果显著! “是时候了!”董培副主任医师微笑着信心满满地说道。张老伯闻言仿佛看到了曙光,双眼中有泪光盈动,又充满了希望的光芒。随着最佳手术时机的到来,董培医疗团队迅速为张老伯完善术前相关检查,依此制定了精密的手术计划。妙手回春,保肾切瘤7月28日,由董培副主任医师操刀,为张老伯行经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右肾部分切除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中完整切除了腹膜后肿大的淋巴结和肾肿瘤,并保留了90%的正常肾组织,动脉阻断仅16分钟,出血仅20ml,手术十分顺利,术后张老伯安返病房。术后第二天,张老伯就能开始下床活动,他热情地与病友及医护人员寒暄。张老伯的身体一天天康复,久违的笑容再次出现在张老伯的脸上,笼罩在心里的阴霾一扫而空。张老伯术后肾功能良好,完全恢复到术前水平,术后三天即顺利康复出院。更值得惊喜的是,术后病理肿瘤、淋巴结显示中肿物全坏死,未见癌活性组织残留,这提示新辅助治疗后张老伯达到了完全缓解(CR)的标准。术后一个月,张老伯按照约定回到中肿复查,面色红润、中气十足的他完全看不到大病初愈的迹象。复查结果令人十分满意,肾功能肌酐已经完全恢复到术前正常水平,CT显示无瘤状态。“确诊肾癌的时候感觉万念俱灰,我的肾又不好,没想到经过新辅助治疗后,不仅切除了肿瘤,还保住了我的肾,这让我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信心。”张老伯激动地说。“希望能让患者与疾病抗争中多一份底气”“肿瘤的治疗不能仅靠单方面的努力,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董培常常如此说道。在不少患者的眼中,董培是能把他们从“鬼门关”前拉回来的人。他是肾癌全程管理专家,擅长微创保肾治疗复杂性肾肿瘤、高危肾癌的手术等复杂性肾癌手术及术后辅助治疗。他希望通过不断钻研医术,丰富临床经验,帮助患者少走一些弯路,在与疾病抗争中多一份底气和力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肾癌MDT团队是在周芳坚教授指导下多年来致力于采用个体化多学科全程管理模式治疗高危及转移性肾癌的团队。团队成员包括放疗科、微创介入治疗科、内科、生物治疗中心、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专业的专家,采用系统药物联合转移瘤局部治疗(手术、SBRT放疗、消融治疗),将晚期转移性肾癌的五年生存率从20%提升到58%,目前团队正在开展一系列前瞻性临床研究,期望能进一步提升中国肾癌人群整体疗效。“倾尽全力努力为患者做到更好,是我们一直坚守的原则。只要有一点点机会,都不要让患者留下遗憾。”这是中肿人对所有患者的期愿,也是作为医者救死扶伤的初心。做有温度的医生,与生命相托的患者同心,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无常,在平凡的人世间寻觅治疗路上的最优解。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肾癌MDT团队在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官方杂志《临床肿瘤杂志》(ClinicalCancerResearch)发表了题为“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免疫治疗后的基因组特征和单细胞谱”的文章(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探索了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肾细胞癌(FHRCC)的基因组特征和免疫治疗后的肿瘤微环境特征。该研究首次在单细胞水平上揭示了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肾细胞癌患者对免疫治疗产生异质性反应的原因,为患者个性化治疗的方案选择带来新的依据。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肾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肾细胞癌,发病率仅为1.25/10万。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肾细胞癌最早是通过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为人们所熟知。目前通过基因检测发现,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肾细胞癌可由胚系和体系FH基因突变引起。该类型的肾细胞癌发病年龄早,预后差,未治疗患者生存时间不足13个月。目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中位进展时间仅5-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仅10-24个月,且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差异较大。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肾细胞癌预后不佳,迫切需要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方案。在免疫治疗时代,抗PD-1/PD-L1抗体治疗改变了肾细胞癌的治疗格局,但其疗效在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肾细胞癌中却很少被研究。最新的研究表明,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肾细胞癌是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高,免疫治疗前景可期。然而,无论是在既往研究中,还是临床观察中,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肾细胞癌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都呈现出明显差异,给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肾细胞癌的治疗选择带来极大困惑和挑战。中肿团队全面分析了接受免疫治疗的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肾细胞癌患者的基因组特征和免疫微环境,并在单细胞水平的角度上阐明了为何不同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后产生疗效差异的原因,以期为患者个性化治疗的方案选择带来新的依据。该研究对30名晚期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肾细胞癌患者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分析。对4名患者进行了免疫治疗后的单细胞RNA测序,并分析了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随访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肾细胞癌肿瘤突变负荷低,肿瘤免疫微环境中表现为广泛的CD8+T细胞浸润。与单纯靶向治疗相比,以免疫为基础的联合用药能改善患者的总反应率和疾病控制率。在胚系突变的患者中,免疫为基础的治疗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DCR更高。单细胞测序显示,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肾细胞癌的肿瘤微环境中富含T细胞,耗竭T细胞仅存在于免疫无效的患者,且免疫治疗无法逆转CD8+T细胞的耗竭状态。免疫无效的患者免疫抑制信号增强,而T细胞抑制因子的参与可能与免疫无效相关。从预后来看,采用以免疫治疗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后进展减慢,胚系突变的患者生存期较体系突变长。 本研究表明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肾细胞癌具有丰富的CD8+T细胞浸润,基于抗PD-1/PD-L1抗体的治疗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案,其治疗反应取决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功能状态。耗竭T细胞与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肾细胞癌患者免疫疗效不佳相关,当前抗PD-1/PD-L1抗体并不能逆转此类患者CD8+T细胞的耗竭,这启示临床工作者需要寻找额外的治疗策略。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何立儒教授、放疗科刘洋主治医师、泌尿外科周芳坚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泌尿外科董培副主任医师为论文第一作者。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肾癌MDT团队是致力于采用个体化多学科全程管理模式治疗高危及转移性肾癌的团队。团队成员包括泌尿外科、放疗科、微创介入治疗科、内科、生物治疗中心、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专业的专家,采用系统药物联合转移瘤局部治疗(手术、立体定向放疗(SBRT)、消融治疗),将晚期转移性肾癌的五年生存率从20%提升到57%。目前,团队正在采用开展系列多学科联合前瞻性临床研究,针对寡转移患者,采用靶向药物联合全转移病灶的SBRT治疗将有效率从25%提升至66%。针对一线药物治疗进展患者,在二线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进展病灶的SBRT治疗,延长了整体治疗疗效。对于局部复发,没有远处转移的患者,采用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治疗及局部复发病灶的SBRT治疗,2年局控率高达90%以上。对于非透明细胞癌患者药物疗效不佳,在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优势病灶的SBRT治疗,不仅能够提升整体药物疗效,同时加强了局部病灶控制,进而提高整体治疗疗效。目前研究都在开放入组期间,所有非医保报销的药物(医保外的靶向药物,免疫药物PD-1)均免费赠药,为晚期肾癌患者提供优化治疗选择,期望能进一步提高中国转移性肾癌人群整体临床预后。 董培 副主任医师 周一下午、周五上午越秀院区1号楼362诊室
IB期肺癌手术后到底要不要化疗?这是困扰肺癌学术界的难题。在相关研究数据缺乏的情况下,国际肺癌临床指南专家委员会暂时推荐对那些细胞分化差、胸膜侵犯、脉管侵犯、肿瘤大于4cm等所谓“高危人群”进行术后辅助化疗,但同时承认证据不足。我们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证明:只有肿瘤大于4cm且EGFR基因野生型的IB期肺癌能够从术后辅助化疗中获益,而其它所谓高危因素不能作为术后化疗的单一依据!相关研究结果正式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也是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的官方杂志——ESMOOpen。在前期研究中,我们牵头的中美合作研究项目已经揭示了胸膜侵犯之不同程度对肺癌预后的影响,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CHEST后引发媒体的广泛报道。今天发表的论文是我们课题组在该领域的又一次突破,奠定了我们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什么都能吃!不需要忌口!先说答案,再慢慢分析 临床上患者和家属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需要什么忌口,常常是这样的情况,病人问:牛肉能否吃?答:可以吃。再问:那鸡蛋呢?答:也能吃,什么都可以吃。又问:那海鲜呢,这些是不是“发物”?…关于饮食问题太普遍了,而好像医生好像又没交代清楚,肿瘤的患者到底需要吃什么,需要忌口什么? 事实上,肿瘤是否生长、是否复发转移,取决于肿瘤本身的生物学行为,包括一些指标,比如肿瘤的病理分期、病理类型等,与病人吃的食物是没有相关性的。因此,是没有忌口的。现代医学上,更没有“发物”这一概念的。还有人说,吃多了是否把营养供应给了肿瘤细胞,它们生长更快了?这显然是否定的。病人营养不良,肿瘤细胞生长更疯狂,因为免疫细胞功能低下,无法抑制肿瘤生长。 在临床上,我总是鼓励我的患者要多吃肉,补充优质蛋白质,包括牛肉、鸡蛋、海鲜等,身体强壮才能更好接受治疗,才能增强免疫力靠免疫细胞去杀伤肿瘤细胞。当然,有些病人刚经历消化道的大手术还未出院,饮食就需要严格按照医嘱了。医生也会告知大家,有部分是食物,长期大量吃,确实有潜在致癌作用,比如发霉的食物、烟熏肉、腌制菜等等,因为含有黄曲霉素、亚硝酸盐等致癌物。当然,不经常吃,也没问题。 很多患者会说,那是西医才没忌口,中医有讲究的,我还是害怕,那还是忌口吧。其实稍微想一想,中医也就中国有,其他欧美国家都没有,他们的患者就比我们更容易复发转移了吗?显然不是。美国目前仍是世界上医学最发达的国家,他们的病人也在享受着最优质的医疗条件,同等病情下美国患者的治疗效果最好。 原来什么都能吃啊,没错,就是什么都能吃,所以也能解释为什么自己主观医生都没说需要忌口,因为医生都完全没这个概念。 最后,希望大家治疗肿瘤,更应该站在科学的角度去思考,相信现代医学。
乙肝两对半是检测乙肝的关键检查,但我们常常会见到一些比较少见的阳性组合,比如1245阳性。为什么会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会同时出现阳性?其实,这个状态往往是小三阳(1,4,5阳性)转变过来的。第2项表面抗体的出现代表机体的免疫功能正在清除乙肝病毒,很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乙肝两对半会变成只有二、四、五阳性。如果只剩下二、四、五阳性,就意味着乙肝已经痊愈。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目前学界普遍的共识是“是否治疗主要要看肝功能”,如果有明显的肝损害,也要进行保肝降酶治疗。如果没有明显的肝损害,黄疸,可以继续观察。什么时候需要抗病毒治疗?是否抗病毒治疗目前主要取决于转氨酶和乙肝病毒DNA的复制情况。大三阳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达到正常值上限的两倍以上,病毒定量大于10的6次方;小三阳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达到正常值上限的两倍以上,病毒量大于10的5次方以上;肝硬化患者:无论肝功能情况都需要抗病毒治疗;乙肝伴肝癌患者:无论肝功能情况都需要抗病毒治疗。
晚期肝癌的转化治疗是当前热点,到底什么时机切入转化手术,观点不一。我们的这项研究初步探索了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转化治疗后手术timing的把握问题。结论:1.初始不可切除的中晚期患者,Haic转化后切除,疗效与那些直接就可以手术的患者没有差别;2.以纯HAIC作为转化的方式,3-5次之后手术是optimaltiming,既不会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也是获得pathologicalcompleteremission(pCR)的适合窗口。
良医汇患者小助手良医汇患者指南2022-09-1220:04发表于上海01晴天霹雳2020年12月,父亲和往常一样上完班回家吃饭,饭后不久开始出现便血,原以为和身边朋友一样都是得了痔疮,心想“十男九痔,没什么事”,便没有给予重视。几天后开始出腹痛,而且腹痛越来月严重。此时的父亲还没意识到自己可能患了癌症,为了让全家过好一点的生活,不想因为这些“小问题”影响上班。但奈何不了母亲的反复劝导,这才前往当地医院寻求治疗。前往当地医院挂了肛肠外科医生的号,大夫为我爸进行指检后便让我父亲暂时回避一下,我母亲隐约意识到可能是“那个病”,直到大夫说出自己的判断,母亲才相信。那么一瞬间母亲头脑空白,身体瞬间瘫软了。随后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我们开始入院治疗。医生为我们开了一系列的检查,MRI、PETCT、结直肠镜等等等等。到12月12日左右,各种检查结果也出来了,医院MRI和PETCT显示已是晚期直肠癌,肿块巨大距离肛缘仅5公分,并存在周围多发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及尾骨转移瘤。同时病理结果也显示了高分化腺癌,相对来说恶性程度或许没那么高。鉴于父亲当时存在肠梗阻的情况,医生为我父亲做了横结肠造瘘。随后当地大夫建议我们先进行新辅助治疗后再进行评估看是否有手术机会。随后我们开始了漫长的治疗之路。从12月22日至2021年7月底进行化疗及靶向治疗,期间2次FOLFOX方案加上5次FOLFOX+贝伐,期间每日口服卡陪他滨。并于2021年1月1日开始放疗,腰椎放疗25次。幸运的是肿瘤一直在缩小,尾骨转移瘤在影像上已经看不见了。但仍然没有达到当地医生手术标准。在问到我父亲的后续治疗情况时,大夫觉得这个情况或许不应该再继续治疗了,让我们等到有进展时再来考虑下一步治疗方案。因为在他们的经验中,这种患者或许只有几个月的生命,即使再如何积极的治疗,最后的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于是劝我们不要再劳民伤财,不要再想着有手术机会。此时我们都陷入了一个误区,觉得只有手术了才能为父亲赢得更长的生命及更好的生活质量。02赴京求医经过多方打听,在“熊猫群”中了解到北京某医院G教授对于骶尾骨转移的患者治疗的经验丰富。于是我们在2021年10月国庆节后进入该医院寻求手术治疗。手术前组化结果显示我父亲是dMMR,可以进行免疫治疗。听到这个消息后,一直积压在我们家的负面的情绪瞬间一扫而空,感觉治疗又有希望了。与此同时“熊猫群”韩凯大哥也为我们联系了北京肿瘤医院的大夫,让我们直接出院不要手术。于是我母亲多次咨询管床医生:“这个情况是否先进行免疫治疗会更好?如果现在手术能不能切除干净?”因为约的是G大夫进行手术,管床医生很有信心的说:“不管去哪里治病,都得按照指南上的规定来,你老公的情况能够手术切除,按照指南上来,现在手术是最好的选择。选择免疫治疗后,后期还是需要手术的。”最终我们没有听取韩凯大哥的建议,还是选择了手术治疗。手术的过程很顺利,术后标本也很漂亮,并且期间父亲身体恢复的还不错,10月底我们便返回老家。2021年11月20日我父亲的基因检测报告出来了,确定是dMMR/MSI-H。因为当时疫情管控比较严格。我们拿着这份报告以及治疗经历咨询了很多内科医生,给我们的建议基本上都是:继续观察,万一真的没切干净,确定有残留复发到时候在做免疫也不迟。11月底,我父亲因术后一个月,一直存在里急后重,前往当地医院进行检查,检查显示我父亲的盆腔存在肿块。多方面咨询后,大部分大夫觉得可能是术后的一个变化,复发或许没那么快,建议我们进行复查观察。随后的2个月内父亲身体逐渐恢复,我们也没有把这个结果放在心上了,父亲回归了正常的生活,再次投入工作。03好景不长好景不长,父亲开始出现大小便增多,肛门疼痛,体重减轻,力不从心。于2月25日我们再次前往当地医院检查,这次检查显示父亲盆腔肿瘤复发,并且侵犯了膀胱和输尿管,出现了双肾积水。住院期间父亲积水愈发严重,低烧不退,全身乏力,我们的心再次跌入谷底。我们又开始打听后期治疗的去向,在“熊猫群”的建议下,最后我们决定前往中山肿瘤医院治疗。于是我拜托我的姑姑,挂上了“丁培荣教授”的号,丁教授强烈建议我们:“dMMR/MSI-H患者即使很晚期也可能有机会,马上来中山肿瘤医院进行置管手术,并会帮我们把一切安排妥当。”但事情的发展总是不尽人意,我父亲的身体状况持续恶化,应付不了舟车劳顿,于是前往中山肿瘤医院的进程耽搁了下来。3月5日在当地大夫的安排下,邀请了泌尿外科大夫为我爸做了双侧输尿管置管术。术中大夫和我们说盆腔肿物很多,需要马上处理肿瘤。听了这个消息我们的心再次绷紧了。因为没有赶上丁教授的安排,我们找到了W教授,希望早点用上PD1免疫治疗。在双侧输尿管置管术后父亲出现了不完全肠梗阻,经过短暂的内科治疗,肠梗阻得到改善,并且身体基本状况明显得到改善。04雪上加霜在肠梗阻恢复后,3月8日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进入中山肿瘤医院W教授组进行了第一次免疫治疗。结束第一次免疫治疗后,原以为父亲会逐渐康复,但意外再次发生了。父亲反复出现肠梗阻,并且逐渐恶化,腹部和肛门处疼痛加剧难以忍受,并且肛门处偶尔还会拉出带血的脓液。3月15日我们终于约到了丁教授的门诊。丁教授看着我父亲的情况,神情凝重。为我父亲做了指检后,检查到了巨大的肿块。于是便让我父亲暂时回避,丁教授遗憾地和我母亲说:“你老公小肠掉盆腔里,被肿瘤侵犯,才会出现反反复复的肠梗阻,你们得先解决肠梗阻的情况,免疫疗效才能得到保证。你们的情况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想要有一个好的治疗效果可能特别难,你们要做好心里准备,治疗结果我没有办法给你们做出保证,如果你们抱有很大的希望的话,我就把刚才的话收回去,我真的没有太大把握能够解决这个情况,但我会竭尽全力为你们争取一线生机!”在丁教授的安排下我们先放置了小肠导管,减轻肠道压力。随后进行了小肠造瘘术,手术非常顺利,父亲终于能从造瘘口顺利排便也能恢复进食了。但父亲肛门疼痛愈发严重,肛门经常流脓,每天需要服用止痛药才能缓解。这些症状也严重影响父亲的进食和睡眠,人瘦的皮包骨。不幸的是因为营养太差,出院后伤口愈合不良,出现了切口疝,于是再次进行了“疝气修补手术”。这次手术过后,父亲没有像往常一样能够很快的恢复过来,父亲出现了谵妄并很快进入了昏睡状态。05惊天逆转、绝处逢生在父亲出现谵妄昏迷之后,我父亲也从普通病房转入了ICU,我们之前看到的一线生机也随着病危通知书的到来而宣告破灭。我母亲每天在病房以泪洗面,期间病情加重我们几近放弃。但是,丁教授每次来到病房查房,都会耐心安慰我母亲,并给我母亲信心。丁教授帮我们请来了泌尿外科专家、中山一院的神外专家和ICU的专家等等一众大咖,全面分析我父亲的病情。最后考虑是由于盆腔肿瘤快速进展压迫双侧输尿管和双侧输尿管置管,导致急性肾衰竭,引起的一系列的并发症。丁教授决定帮我爸进行双侧肾造瘘,希望能打破恶性循环。由于基础条件太差,凝血功能障碍,丁教授帮我们联系了很多肾造瘘的大夫,最后才找到了超声科林僖主任愿意冒风险为我父亲进行双侧肾造瘘手术。术后父亲还是继续住在ICU,状态逐渐改善,在ICU的时候虽然父亲一直处于不清醒的状态,但时常会呼唤着母亲的名字,ICU的护士也被父亲和母亲真挚的情感打动,破例让母亲可以下来照顾一下父亲,让他们可以得到一丝慰藉。慢慢的,父亲头脑意识逐渐清醒,返回了普通病房。丁教授考虑到肿瘤进展的如此迅速,决定让我们试一试双免治疗,看能不能控制住肿瘤。于是我们在丁教授的安排下进入了生物治疗科张晓实教授团队接受治疗。5月9日我们进行了第一次K+Y治疗。这时父亲的癌胚抗原等指标已经明显异常了,血象各方面都差,贫血严重。第一次双免治疗后,父亲返回老家,在老家修养的这段时间里,父亲的疼痛较前稍微减轻,精神状态较前明显改善,但仍需止痛药维持。在5月11日第二次双免时,我们的癌胚抗原等指标明显下降,血象也逐渐好转,父亲的疼痛较前明显减轻,精神状态也改善了很多。6月21日进行了第三次双免时,生物治疗科的大夫觉我父亲恢复的很好,父亲的身体从最开始的疼痛难忍,说话都费力,到现在能够独自前往河边钓鱼。短短2个月不到的治疗时间,便有了如此疗效。随后大夫让我父亲逐渐断掉止痛药。06守得云开见月明7月11日,由于前几天父亲的肾造瘘管堵塞,我们带着沉重的心情再次进入丁教授门诊,不过这次门诊似乎和往常不太一样,到我们看诊时丁教授却跳过我们了,还连跳了几个,一向牛脾气的父亲,怒气冲冲的走进丁教授办公室讨要说法,丁教授一口叫出我父亲的名字:“王诚胜,你急什么,你再等我一下,我等下要好好帮你看看。”在现在的医疗环境中,很少看见医生能够这样和患者交流,丁教授确实医者仁心。在看完今天除了父亲以外的最后一个病人,我父亲也进入了门诊室,和平常一样,丁教授还是会为父亲进行指检。指检后,丁教授露出了极具治愈性的笑容:“肠腔很通畅,刚刚没有摸到明显肿块,这周我找医生帮你们把肾造瘘管拔了,再过一段时间帮你把造瘘口都回纳,真心的祝福你们!”我难以用言语描述当时全家人的兴奋……。虽然治疗仍在继续,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07一点感悟接下来我来谈谈我对整个治疗经过的感悟以及启示。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和千千万万的病友们一样害怕失去自己珍视的亲人,害怕回家一家人坐在桌子上吃饭的时候少了父亲,害怕再也听不见父亲的谆谆教诲。每天都在痛苦的泥潭中挣扎,竭尽所能想要抓住任何一个能够拯救父亲生命的稻草。我们不曾放弃,最终命运也不曾放弃我们。上天的眷顾让我们碰到了丁培荣教授,让我们获得了生的希望。这让我想起了熊猫群群主韩凯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有希望。”我还想以另外一个身份来分享我的想法,在高中毕业后我遵从了父母的意见,填报了临床医学这个专业,成为了一名医学生,在这段经历之前,我对枯燥乏味的医学并无太大兴趣,更多的是想着以后去养家糊口,活脱脱一个“拜物主义者”。在父亲伤痛的日子里,我真正地理解了医学生誓言,感受到了生命之重。这也让我强烈的想成为像丁培荣教授一样的肿瘤科大夫,不局限于自己的一方小世界里,应该更加主动的去提高见识,学习前沿的治疗知识,并正确的应用到临床上,在肿瘤治疗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真正的出路,为肿瘤患者减轻病痛,维护每一位患者生命的尊严,带给患者生的希望。为肿瘤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我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帮助到那些和我们一样因癌症而痛苦的人们,给他们带去生的希望。最后在此真心感谢“熊猫群”里病友们的帮助,衷心感谢丁培荣教授、张晓实教授团队力挽狂澜的医术、舍我其谁的担当、迎难而上的勇气。感谢所有帮助我们的医务人员和病友们!丁培荣教授团队简介: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遗传性肠癌及年轻肠癌MTB(MolecularTumorBoard)团队是一个由结直肠外科、肿瘤内科、病理、分子病理、内镜、肿瘤分子遗传和生物信息等专家组成的高度专注的多学科团队。该团队聚焦于MSI-H/dMMR肠癌、家族遗传性肠癌、年轻肠癌等患者群体,从风险评估、分子检测、遗传咨询到临床诊治和预防干预,提供精准医疗和全程管理。您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联系咨询:遗传咨询门诊:周一中午(365诊室)&周四下午联系人:丁培荣、姜武、吴晓丹
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在治疗中一般使用手术切除,药物治疗以及放射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彻底治疗垂体瘤。在手术中使用内镜辅助下单鼻孔经蝶入路治疗,安全性较高,并且手术操作简单,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使用内镜辅助下单鼻孔经蝶入路治疗后手术时间,血糖水平,手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身体恢复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