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等待,还是尽早保胆治疗? 无症状不治疗,这是过去医学延续至今最大的错误,完全与预防医学和精准医学相违背。任何疾病都是从无到有,从无症状到有症状,从单纯症状到出现并发症,然后无法彻底治逾留下后遗症。胆囊结石亦如此,从无到有,从无症状到胆绞痛,然后发生胆囊化脓、坏死、穿孔或肠瘘,发生胆总管结石(引起黄疸和化脓性胆管炎)或胆源性胰腺炎,甚至导致死亡。一旦发生并发症,即便不致命获救,往往会留下后遗症:消化不良、腹胀隐痛、腹泻、打嗝等。 在B超及现代影像技术出现之前,在术后生命支持体系还不健全和微创保胆手术诞生之前,加上人们天生就对剖腹手术的恐惧,谁愿意一发现结石而且没有太大不适的情况下去冒险切除胆囊呢呢?而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影像技术、手术安全相关技术的进步以及微创保胆手术的出现,特别是对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及与之相应的精准医学与预防医学理念的兴起和普及,特别是保组织保器官远期效果不断为实践所证明的当代,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等待疾病发展折磨你甚至引起并发症的时侯才被迫去治疗。 治疗前移,不仅是为了不发生痛苦和避免后遗症,更重要的是在器官或组织功能良好的状态下保留它,何况我们现在己经有能力达到这一目的。然道治疗疾病的同时保住有功能器官或组织不好吗?然道非要等到演变成致命打击导致器官或组织失活再治疗吗?请问,胆囊割了还能装回去吗?难道胆囊是可有可无以致于一犯病就得判"死刑"多余人体部件吗?然道医学发展的方向永远是"要么观望,要么切除"的单行道吗? 事实证明,保胆治疗效果很好,而且己从常规微创发展到超级微创保胆手术,10年以上随访结石复发率≤5%,极低的手术并发症(≤0.2%),无手术死亡率。只要病情处于早期,胆囊功能评估良好,了解易得结石的原因,则首选保胆,至于是口服溶石、中药排石,还是微创保胆取石,则需从病史、生活及饮食习惯、胆囊解剖结构及功能状态、病理发展阶段、结石数量及成份及结构等,综合加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