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脑外肿瘤,病理上分15个亚型,主要有脑膜内皮型、纤维型、过度型、沙粒体型、血管瘤型、微囊型等,临床上以前4种类型比较多见,血管瘤型及微囊型比较少见,本病例术后病理诊断为纤维型合并微囊型,伴局灶凝固性坏死,临床上比较罕见,也给手术前的诊断带来一些困难。 微囊型脑膜瘤的MRI特征: T1呈低信号;T2呈明显高信号;DWI实质部分呈高信号;病灶增强后呈细网状强化,其周围水肿带较轻;灶内可见多发的、大小不一的微小囊变,并伴分隔影。 纤维型脑膜瘤多表现为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 呈等信号或略高信号。包膜完整, 瘤周水肿少见且局限。纤维型脑膜瘤是良性脑膜瘤,坏死、囊变或出血的情况较少出现。在DWI 上大多表现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但不能单纯依据DWI信号特点对脑膜瘤作出分型及分级的诊断, 但当肿瘤DWI 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ADC 图呈类似于脑白质的等或稍高信号时,同时结合常规MRI 平扫及增强的肿瘤表现特点,可考虑纤维型脑膜瘤的诊断。 本病例系43岁女性患者,头痛1月,突发意识不清1天 来院,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表现,头颅MRI片如下: 该病例影像表现具有微囊型脑膜瘤特征,但肿瘤环型强化,瘤周水肿明显等并非微囊型脑膜瘤特征,因此术前分型困难。 术中所见:显微镜下切开额部脑膜见肿瘤表面呈冻胶样,并附着于脑膜,冰冻病理报告脑膜瘤。瘤内血供不丰富,部分小结节状并少量纤维组织;清除冻胶样肿瘤成份后瘤床为一层皮囊样组织,质地韧,与脑皮质及脑沟间粘附密切,边界不清,沿肿瘤边界逐步分离,最后完整切除肿瘤,皮囊样组织冰冻病理提示纤维组织。 微囊型脑膜瘤病理特性:镜下病理(HE*200)示肿瘤细胞由脑膜皮样瘤细胞和梭形瘤细胞组成,排列疏松,呈旋涡状,相互交织构成大量细胞外腔隙,其内富含空泡状结构,细胞间有较多毛细血管网,中间有不等的薄壁血管腔;肿瘤细胞EMA、vimentin和PR呈弥漫强阳性表现,S100、CK、GFAP和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一般为阴性; 该病例术后核磁共振检查肿瘤完整切除 单纯微囊型或纤维型脑膜瘤均为良性肿瘤,肿瘤完整切除后一般不会复发,该病例病理提示微囊型合并纤维型脑膜瘤,并伴有局灶凝固坏死,完整切除术后会不会复发有待观察。
任何一个人得了脑胶质瘤,尤其是 高级别胶质瘤都是非常不幸的,作为医生的我,面对这样的患者往往难以直言患者和家属,我们常说医生治病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对高级别脑胶质瘤来说只能是帮忙和安慰了。力尽所能,做到最大的帮助,也算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希望这位不幸的患者术后再在放疗化疗的共同作用下能够获得更久的生存期,祝早日康复!(左侧手术前,右侧手术后)
鞍旁脑膜瘤,因肿瘤可以波及海绵窦、眼眶内、鞍区、岩尖等部位,同时影响颅内主要的大血管、颅神经等,肿瘤波及范围广、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能做到肿瘤全切的并不容易,本病例不但做到肿瘤全切,且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反应轻微,不愧为成功的手术病例,在此和大家分享。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设备的普及,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临床上发现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比例也越来越高。那么当发现未破裂动脉瘤时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呢?前些时侯听到某一医院医师说他们医院只要发现颅内动脉瘤,就要报危急值!也就是说,这个病人是高风险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必须马上治疗!事实果真如此吗? 本人观点是要示具体情况而定: 1、有临床表现的未破裂动脉瘤,比如:头痛明显的,有眼睑下垂的,有肢体功能障碍的等等,这往往是动脉瘤比较大了,压迫周边神经或重要脑结构了,这样的未破裂动脉瘤可能随时有破裂出血的风险,就应当列入高风险人群,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2、根据国际通用观点,前循环直径大于7毫米,后循环直径大于5毫米的未破裂动脉瘤,或者直径小于这个数值,在动态随访过程中有增大的未破裂动脉瘤,因其破裂风险较高,是需要考虑治疗的,但也不至于立刻列入危急人群之中。只要知道这个病是要积极治疗的,否则有破裂出血危及生命的可能就可以了。 3、前循环直径小于7毫米,后循环直径小于5毫米的未破裂动脉瘤,国内有的观点把这个标准分别降到5毫米和3毫米,假如这个未破裂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尤其有小尖角样突起的,出血风险也会提高,因此也是主张治疗的。 因此,如果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颅内有一个或多个未破裂动脉瘤,是不是需要治疗或马上治疗,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尤其是前循环直径小于5毫米,后循环直径小于3毫米的未破裂动脉瘤,特别是海绵窦段动脉瘤,一般不主张马上治疗,建议首次发现半年后行头部血管核磁共振复查,往后每年复查一次,示动脉瘤有没有增大再决定需要不需要治疗。 至于未破裂动脉瘤如何治疗问题通常不外于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及经皮股动脉穿刺介入栓塞术两种方案,具体怎么选择要看动脉瘤大小、形态、部位、患者情况、医院条件以及手术操作医师经验等综合因素来决定。总体来说前循环动脉瘤,尤其是大脑中动脉动脉瘤,首选开颅手术夹闭,后循环尤其是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优先考虑介入栓塞治疗。
7、蝶骨嵴脑膜瘤:通常又分为内侧型和外侧型,内侧型在下一节介绍,外侧型肿瘤早期都没什么症状,通常是体检时发现,手术相对简单,与凸面脑膜瘤手术没多大差别,肿瘤增大后会出现头痛、一侧肢体肌力减退、癫痫、说话口齿不清等症状。手术难点是大的肿瘤往往会包裹大动脉,手术中损伤会引起血管闭塞,导致手术后偏瘫、失语及昏迷不醒等,这样的情况发生率其实是很低的,最难以把控的是肿瘤对静脉的影响,很多时候手术中已经看不到这一部位脑的回流静脉,手术做得很好,手术后前几天病人恢复得也很好,但因静脉回流不好,脑水肿会越来越明显,部分还会脑出血,病情也会变得越来越重,不过大多时候通过药物治疗水肿慢慢又会退去,病情也会好起来,持续时间一般需要2到3周,少数病人可能不得不需要再次手术去掉颅骨减压才能保除生命。总的来说脑膜瘤手术不管长在什么部位,早诊断早治疗,手术风险会低很多,效果也会更好。
5、桥脑小脑角脑膜瘤:位于后颅窝侧前方部位,颅内12对颅神经大多由此经过穿出颅外,血管丰富,内侧又是脑干和小脑,手术风险不言而喻。手术要点除了一般脑膜切除基本要求外,重点是对颅神经及脑干的保护,保护得好手术后可以没有任何 并发症,如果肿瘤大,周边粘连明显,手术后出现面瘫、听力障碍、脸部麻木、视物重影、饮水呛咳等都是可能的,严重的甚至于偏瘫、昏迷不醒或直接死亡也并不少见。好在此部位脑膜瘤大多边界比较清,全切除机会还是比较大的,只要手术医师经验足够丰富,并发症发生率也不会很高。
患者,女,56岁,因视物重影,伴右眼斜视、头痛头晕,胃纳差1个月就诊,查体:右眼视力0.05,上睑下垂,眼球外展受限;瞳孔圆,直径4mm,对光反射迟钝;左眼视力0.5,无其他阳性体症。头颅增强MRI提示鞍区及鞍旁软组织占位,病灶T1WI呈均匀等或稍低信号,增强后均匀明显强化。MRA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状段小动脉瘤。性激素检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偏低。诊断:鞍区占位病变,垂体瘤考虑,排除禁忌后于2024-03-13全麻下行“经鼻蝶鞍区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瘤组织质地韧,呈灰白色,血供不丰富,肿瘤中心部位局部质地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予抗炎、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视物重影及视力均较术前改善。病理诊断:鞍区:垂体腺瘤。免疫组化:Ki-67约10%+、INSM+、Syn+、CgA+、S-100个别+、EMA弱+术后2周患者出现无力、恶心、呕吐等症状,;2024-04-03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8AM)<1.00ng/L↓-(ACTH4PM)<1.00ng/Li-(ACTHO时)<1.00ng/L+;皮质醇测定:(上午8时):5.6nmo1/L1-(下午4时):5.6nmo1/L↓-(晚上12时):7.3nmo1/L。考虑激素水平偏低,对症治疗后缓解,术后一个月再次出现右侧睁眼困难、右眼视力下降,仅光感,伴右侧额部麻木感,言语含糊,咀嚼乏力。查体:右眼球突出,右眼睑下垂,右侧瞳孔扩大,直径5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眼球外展障碍。左侧眼睑眼球活动好,口角左歪,伸舌稍偏右。每天使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后病情稍缓解。垂体MRI示:垂体腺瘤术后,术区少许积液,垂体柄稍左偏,两侧海绵窦病灶较术前及术后明显增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包埋,增强扫描示中等程度强化,DWI序列未见弥散受限征象,排除了感染。结合临床,不符合垂体瘤的病程进展常规,经过MDT讨论,对所有病理标本进行切片及免疫组化检验,最终病理结果:鞍区:垂体组织增生,并见少量巢团状的大细胞,结合免疫组化,符合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Non-GCB起源。组化判读:Ki-67部分区域高约80%、INSM+、Syn+、CgA+、S-100个别+、EMA弱+。免疫组化:B(24-02434-B):ACTH(部分+),Pit1(部分+),Tpit(-),SF1(-),GH(大部分+),Prolactin(弥漫+),FSH(散在+),TSH(-),LH(散在+),GATA3(-),CAM5.2(弥漫+),ERalpha(部分+),AMA(弥漫弱+),Ki-67(局灶),p53(野生型表达),SSTR2(少量+),Synaptophysin(弥漫+)。加做组化:CD45(LCA)(弥漫+),CD3(-),CD20(弥漫+),CD79a(弥漫+),Bcl-2(弥漫+),Bcl-6(约80%+),CD10(-),MUM1(约80%+),CD19(弥漫+),CD30(-),c-MYC(约50%+),CyclinD1(-)。Ki-67约80%+。(骨髓活检)骨髓增生活跃,红黄髓比例为4:1,造血细胞分布大致正常,未见淋巴瘤累及。全身PET/CT显像示:1.临床提示鞍区淋巴瘤术后:术区骨质部分缺失,术区不规则稍高密度影,糖代谢异常增高,累及双侧海绵窦、斜坡骨质及部分枕骨、右侧桥小脑区,考虑淋巴瘤活性病灶;右眼肌糖代谢不高,考虑麻痹可能,请结合临床;排除禁忌后于2024-05-22开始行R-MTX方案化疗,具体方案为:利妥昔单抗0.6g+甲氨蝶呤5.6g,辅以地塞米松抗炎对症治疗,目前患者眼球突出、视物重影、眼睑下垂、视力减退等症状均恢复好转,核磁共振片示鞍区及海绵窦内病灶也全都消失,已经达到临床治愈。2.讨论鞍区淋巴瘤非常罕见,其诊断比较困难,容易误诊,这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鞍内和鞍旁病变通常导致垂体功能低下和视觉障碍,海绵窦受累可能导致脑神经麻痹,进一步进展到海绵窦和眶尖会导致眼球突出和球后疼痛。在原发性垂体淋巴瘤病人中,69.7%病人会出现垂体前叶功能低下,36%出现尿崩症。鞍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信号均匀或不均匀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多较轻,增强扫描后明显均一强化,仅根据影像学表现易误诊为垂体瘤或脑膜瘤。原发性鞍区淋巴瘤的具体发病机制仍然存在争论,可能来源于肿瘤正常淋巴细胞转化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过程,或正常淋巴组织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转化。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文献中,已经报道几个危险因素包括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垂体腺瘤和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人生存期较短。在激素功能障碍和对一线药物治疗缺乏反应的情况下,外科活组织检查可帮助确诊,指导进一步辅助治疗,还能解除局部压迫、缓解症状,再辅以放、化疗及免疫调节治疗,部分病人还是可以治愈的。本例患者手术后多次病理诊断都只诊断为垂体瘤而没有报告淋巴瘤的诊断实属罕见,通过多学科讨论分析,手术留取标本第一次切片不管从标本染色阅片还是常规免疫组化结果,都符合垂体腺瘤的诊断标准,但在免疫组化:Ki-67约10%+这个判断过程中值得进一步分析,因为10%只是均数,局部表达可达80%,在病情快速进展,病理诊断与临床症状不相符时,再次对手术留存标本重新切片检查才明确垂体淋巴瘤这一诊断,不得不说诊断的难易程度非常之大。鞍区作为一个孤立实体,其涉及的解剖区域包括垂体前叶、后叶、海绵窦和脑神经。这些结构的胚胎起源与脑实质不同,来自于血-脑屏障之外。因此,作者认为鞍区淋巴瘤应该是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不一样的实体,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需要特定群体的研究来帮助明确该类病人的预后,并且构建此类病人的标准化治疗流程。
垂体瘤手术病例分享——浙大二院临海分院“扎堆儿”不如“就近”|无需脑洞大开,经鼻巧切垂体瘤,还患者清晰世界 近日,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浙大二院陈高教授领衔的神经外科团队指导下又成功开展了一例“巨大垂体肿瘤微创全切除手术”。病情回顾 郑先生今年70多岁了,近来时常感到眼花、头昏、头痛等,开始以为是自己年龄大了,没休息好,近一周视物不清至眼科就诊,眼科检查发现不但视力很差,视野缺损非常明显,告之不是眼睛的问题,可能是脑子问题。于是到当地某三甲医院就诊,检查发现颅内很大肿瘤,并建议上级医院进一步手术治疗。 在家人和朋友的多方打听下,了解到浙大二院专家团队每周都有专家在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坐诊,对颅内肿瘤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不额外收取专家费,郑先生和家人听到这个消息很激动,第二天便慕名前来求医问诊。 浙二专家王俊兴主任详细了解病情并仔细阅片后告知患者颅底眉心深处长了一个很大的肿瘤,医学上称之为垂体腺瘤。由于这个肿瘤很大并往上挤压视神经才导致眼睛看不清楚,不手术的话两眼很快就会瞎掉,但只要及时手术是能够治愈并能很快恢复视力。 郑先生听到医生对其病情讲解后,毫不犹豫决定入院手术治疗。入院后完成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于入院第四天顺利进行经鼻蝶垂体肿瘤切除手术。术后当天郑先生表示视力恢复正常,并于10天后康复出院。讨论 垂体瘤(pituitary tumor)是一组来源于腺垂体、神经垂体和胚胎期颅咽管囊残余鳞状上皮的肿瘤。临床上有明显症状的垂体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尸检发现的无症状性垂体瘤或微腺瘤更多。因此垂体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其中来自腺垂体瘤占大多数。部分来源于腺垂体肿瘤具有分泌功能,可引起激素分泌异常症候群,不具有分泌功能肿瘤多无症状,但是大腺瘤可具有侵袭性,引起头痛、视力减退等颅内组织压迫症状。垂体瘤大多为良性肿瘤,可通过手术、药物等治疗控制病情。 本例患者因“头痛头昏,伴右眼视物模糊一周”入院。垂体磁共振示鞍区及鞍上区见—4.3✖2.2✖2.2cm肿物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病灶向鞍上生长,视神经明显受压抬高,三室脑下壁受压,鞍底局部下陷;增强病灶实质成分不均匀强化,囊性成分强化不明显。考虑垂体大腺瘤伴囊变。 查体:右眼视力:0.15,左眼视力0.5,双侧视野缺损(双眼颞侧偏盲),符合常规垂体大腺瘤临床表现。由于该患者肿瘤较大,且大部分位于鞍上,右眼视力接近失明,经过术前多学科讨论认为:手术指征明确。如果采用开颅手术方式肿瘤容易切除,但创伤大,病人往往难以接受;采用经蝶内镜下手术可能增加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的风险,该患者MRI示T2WI高信号,同时伴有小许囊性变,术前预计肿瘤质地较软,显微镜下经鼻蝶手术能达到肿瘤全切目标。同时也考虑肿瘤切除后残腔内积血积液,仍会压迫视神经导致失明可能。大家根据多年手术经验,觉得切除肿瘤后采用微电流逐步电凝鞍隔,使其缓慢收缩,可达到既能预防脑脊液鼻漏又可防止鞍隔上抬压迫视神经引起失明的风险。在制定好手术方案,明确手术目标后,手术取得了完美的成功。术后垂体磁共振复查可见垂体肿瘤全切,鞍隔无上抬,视神经视交叉无受压,无脑脊液鼻漏,眼科检查视力基本正常,视野无缺损,达到预期效果。图AB为患者术前增强垂体MRI影像图CD为患者术后增强垂体MRI影像 近年来,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作为与浙大二院神经外科紧密协作科室,紧跟国内新技术发展步伐,完善医疗设备,提升救治能力,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在脑肿瘤、脑血管病的微创技术及颅脑创伤急救治疗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科室将继续秉持着医者仁心,精研医术,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在守护健康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向阳而行。
治疗前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病例1例——(罕见病例)07-1762阅读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包括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和全身淋巴瘤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的继发性淋巴瘤。该病发病率低,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3%。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约占8%,约50%的颅内淋巴瘤病例伴有全身淋巴瘤。而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BCL)是一种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全部淋巴瘤的1%不到,肿瘤细胞在中、小血管内生长,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器官,恶性度极高,患者预后极差。发生在脑部的IVLBCL更是罕见,短期内即可造成患者死亡。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大B淋巴细胞瘤临床表现没有特征性,通常有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并伴有因涉及脑部不同部位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如癫痫、肢体无力、麻木,意识障碍等。病因1.病毒感染:目前认为是引起淋巴瘤的重要原因,认为病毒可能引起淋巴组织发生变化,使患者易感或因免疫功能暂时低下引起肿瘤。2.理化因素:某些物理、化学损伤是淋巴瘤诱发因素。某些化学药物,如免疫抑制剂、抗癫痫药、皮质激素等长期应用,均可导致淋巴网状组织增生,最终出现淋巴瘤。3.免疫缺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艾滋病,先天性免疫缺陷。4.染色体异常:淋巴瘤患者可见到t(8;14)易位。诊断由于IVLBCL一般不形成实体肿块,脑部影像学检查通常无特征性表现,术前诊断困难,实验室检查,约80%的IVLBCL患者出现血沉快、乳酸脱氢酶高,对诊断具有提示性。IVLBCL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组织学表现具有特征性,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确诊。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以获取标本明确病理诊断,降低颅内压或去颅骨减压等姑息性治疗为目的,手术切除脑部病灶无效。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后短期内死亡,只有少数患者可获得化疗治疗的机会。预防在生活中,只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可以减少恶性淋巴瘤的发生。不管大人小孩少接触容易导致形成肿瘤的诱发因素,包括放射线,包括辐射,包括有机化合物。典型病例患者,女,58岁,于2024.03.16入院。主诉:突发言语不清、头痛8天,加重伴意识下降1天。现病史:患者8天前情绪激动时突发言语不清、流涎、伴有头晕头痛,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头颅CT提示:右侧颞叶、放射冠区、半卵圆中心多发脑出血灶,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考虑。予以护脑、控制血压、脱水降低颅内压等对症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并出现意识障碍,复查头颅CT提示上述脑出血灶周围脑水肿加重,遂来我院急诊就诊,拟“脑出血”收住入院。查体:血压:141/70mmHg,意识模糊,GCS评分8分,Kernig征阳性,四肢肌力查体不配合。入院后予以脱水、护脑等对症治疗,病情越来越重,入院第3天行手术病灶部分切除并去颅骨大骨瓣减压缓解病情,手术后继续脱水并大剂量激素治疗,病情短期有所好转,术后第5天病情再度恶化,并出现脑疝,没有继续获得放化疗治疗的机会。影像片子如下:治疗中手术前患者因神志不清,影像学提示脑疝,就做了去骨瓣减压手术,术中冰冻病理报告为淋巴瘤,肿瘤只做了部分切除。治疗后治疗后5天手术后虽经激素冲击、脱水等治疗,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于术后第5再次出现脑疝,最终没能进入到放化疗时期。
脑膜瘤的相关情况前面已经介绍不少了,最近有人咨询脑室内脑膜瘤要不要手术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补充介绍一下。脑室内脑膜瘤(intraventricularmeningioma)发生于脑室脉络丛的蛛网膜细胞,较少见,约占颅内脑膜瘤的2%,其中以侧脑室脑膜瘤常见,多位于三角区。偶尔也见第三或第四脑室脑膜瘤。临床症状有阵发性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对侧肢体偏瘫、感觉性或运动性失语等。侧脑室三角区的脑膜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由于别的原因行头部CT或MRI检查时偶然发现,大部分人发现这个情况都会很紧张,心里压力很大,不知所措。的确脑室内脑膜瘤相对于其他部位脑膜瘤要复杂一些,由于肿瘤位置深,对药物治疗不敏感,虽然也可以选择伽马刀等治疗,但疗效没有手术治疗好,因此首选还是手术治疗,但手术又有一定的难度,有的甚至于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所以大部分人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很纠结。下面是结合本人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及一些典型的侧脑室内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结果谈谈如何选择治疗方法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三、四脑室内脑膜瘤情况更复杂些,建议到医院面诊)一般来讲首次发现,肿瘤最大直径小于2厘米,且没有症状的侧脑室内脑膜瘤,建议随访观察,不用考虑手术治疗,间隔一年左右时间复查,如果肿瘤不增大,尤其是肿瘤钙化比较明显的,生长速度很慢,可以长期随访观察。假如随访过程中肿瘤明显增大,或者首次发现肿瘤直径在2cm以上的,建议还是手术治疗,因为等到肿瘤达到或超过3cm以上,手术风险就会提高很多。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传统的手术方式是显微镜下肿瘤切除,随着医学的发展和高科技医疗设备的应用,这种部位深,瘤体不大,手术中必须分开脑组织才能到达肿瘤部位的,使用术中导航技术,精准定位手术方向并找到肿瘤,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侧脑室内脑膜瘤看起来肿瘤不大,手术很容易,其实隐藏着很大的风险,选择去神经外科实力强大的医院手术治疗是必须的。肿瘤直径大于3cm的侧脑室内脑膜瘤,由于侧脑室三角区空间也是有限的,肿瘤体积大了,必然会挤压到周围组织,如丘脑、大脑大静脉、大脑内静脉等,从而表现为头痛、呕吐、偏瘫等症状,同时也增加了手术难度,尤其是富血供的肿瘤,供血动脉往往位于肿瘤深部,难以第一时间阻断血供,增加术中出血风险,影响手术质量,手术前行脑血管造影,介入栓塞脑膜瘤主要供血动脉,或术中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均可以早期阻断血供,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手术质量。至于年龄大、身体原因等不能承受手术治疗的侧脑室脑膜瘤患者,可采用放射治疗,国内外对放疗效果持肯定态度,如60钴直线加速器、X线与伽玛刀,组织内放疗等。侧脑室内脑膜瘤与其他性质的脑室内肿瘤一样,有几种独特的手术并发症这里再说明一下。一是发热,比其他部位肿瘤手术后发生率要高,有的还是高热,一般1到2周后能恢复正常,无需特别处理。二是颞角孤立性囊肿,由于侧脑室颞角的脑脊液需要通过三角区回流,肿瘤越大,手术时对三角区脑室壁的损伤也会越明显,因此手术后出现颞角孤立性囊肿时有发生,囊肿比较大时会出现颅内高压,甚至脑疝危及生命,在使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再次手术,可以采用囊腔内植入储液囊,间隔抽出囊液,待侧脑室三角区脑水肿消退后,孤立性囊肿也会好转。三是静脉回流受阻,如果术中大静脉有损伤,或局部水肿压迫大静脉,手术后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脑水肿、脑出血,这往往是致命的,有的虽然经过二次手术减压挽回了生命,也往往会留下一些比较重的后遗症。总之,侧脑室内脑膜瘤对于年龄大肿瘤小的,能不手术尽量不要急于手术。年纪轻,肿瘤直径超过2cm以上的要及时手术,而且要选择设备好,技术高,临床经验丰富的大医院大咖来手术,相信一定会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下面介绍几例手术病例)病例一、男性,64年出生,左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直径大于2cm,手术顺利,术后恢复正常。病例二、男性,47年出生,左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直径大于2cm,手术顺利,恢复正常。病例三、女性,63年出生,右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直径接近2cm,导航引导下精准定位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正常。病例四、男性,66年出生,右侧脑室三角区不规则肿瘤,直径大于3cm,边界不清,术前颅内高压症状明显,左侧肢体无力,手术顺利,术后出现颞角孤立性囊肿,行储液囊植入,先脑脊液外引流,后间隔从储液囊内抽出脑脊液,脑水肿消退后恢复正常,随访两年后仍然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