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 万波 主任医师 南医三院 产科
二胎开放后,许多准妈妈好不容易怀孕后又出现胚胎停止发育,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呢?首先我们看看妊娠的诊断标准妊娠试验:B超:妊娠囊(gestational sac,GS)妊娠最早标志,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TVB最早在孕4-5周可测到。空孕囊和胚胎停育---相关定义空孕囊受精卵着床后发育异常,尚未形成胚胎就停止发育B超:宫腔内只有孕囊而无胎芽组织的异常妊娠,孕囊直径>20毫米,而囊内仍未见到胚芽,提示空囊自然流产的一种形式胚胎停育妊娠早期胚胎因某种原因停止发育B超:妊娠囊内胎芽或胎儿形态不整,无胎心搏动或表现为枯萎囊等临床表现:一般有停经史,无腹痛,有或没有阴道流血自然流产的一种形式空孕囊和胚胎停育---超声诊断经阴道超声(1) 胚胎长度≤5 毫米,无心管搏动,7-10日后复查仍无心管搏动(2) 胚胎长度>5 毫米,无心管搏动或妊娠囊平均内径>20毫米,无卵黄囊及胚胎(3) 妊娠囊平均内径≤20毫米,无卵黄囊及胚胎,1-2周后复查仍无卵黄囊及胚胎经腹部超声(1) 胚胎长度≤9 毫米,无心管搏动,7-10日后复查仍无心管搏动(2) 胚胎长度>9毫米,无心管搏动或妊娠囊平均内径>25毫米,无卵黄囊及胚胎(3) 妊娠囊平均径线≤25毫米,无卵黄囊及胚胎,1-2周后复查仍无卵黄囊及胚胎空孕囊和胚胎停育---自然流产自然流产:妊娠过程失败、胚胎死亡和胚胎及附属物排出,胚胎及附属物<1000克,孕周<28周复发性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 abortion,RSA):连续发生2次自然流产习惯性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自然流产空孕囊和胚胎停育---原因遗传因素1、夫妻双方染色体异常(3%-8%),普通人群约0.2%,RSA夫妇中高达4%,最常见为染色体平衡易位和倒位2、单基因疾病解剖结构异常(10%-15%)1、先天性苗勒氏管发育异常:单角子宫、双角子宫、子宫纵隔、双子宫2、获得性解剖结构异常:宫腔粘连、宫腔息肉、黏膜下肌瘤3、宫颈机能不全感染因素1、TORCH: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支原体、解脲支原体2、沙眼衣原体3、其他:细菌性阴道病、微小病毒B19、李斯特菌、肺炎克氏杆菌等感染内分泌异常1、黄体功能不全2、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影响卵子、胚胎质量,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3、甲状腺功能异常4、未控制的糖尿病5、高催乳素血症:直接抑制黄体颗粒细胞增生及功能免疫性因素---自身免疫型1、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直接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血栓形成,抑制滋养细胞功能2、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干燥综合征4、其他相关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甲状腺抗体、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等免疫性因素---同种免疫型1、母胎之间免疫调节失衡2、HLA相容性过大,封闭抗体缺乏3、排除其他因素4、正常妊娠:父源性HLA抗原刺激母体,产生封闭抗体;母-胎耐受,妊娠成功5、自然流产:夫妇HLA-DQA相容性过大,封闭抗体不产生免疫攻击,自然流产血栓前状态---易栓症由于抗凝蛋白、纤溶蛋白等的遗传性缺陷或因存在获得性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而易发生血栓栓塞的一类疾病。其他1、环境因素2、精神心理因素3、胎盘结构异常4、男性因素5、不良生活习惯
一个宝宝的诞生,就代表一个家庭有了新的希望,就像“天使降临”。但事物总有两面性,“天使”总与“魔鬼”相对,就像“健康”总与“疾病”相伴,就像“唐氏儿的出生”总可能成为某个不幸家庭的灾难,在此给各位准爸爸妈妈们科普一下唐氏筛查知识,以便提高公众对唐氏综合征的认识。 什么是唐氏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又叫21-三体综合征,是人类足月新生儿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占染色体疾病的90%以上。据报道发病率在1/700-1/800。唐氏儿在子宫比正常孩子发育缓慢,出生体重轻,并伴有严重的多发畸形,生长发育也很迟缓。而令人无奈的是,此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病因为染色体异常 从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后,生命就开始按照某种既定的「程序」进行分裂分化,但是 bug 永远是存在的,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或受精卵的分裂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使得胚胎的第 21 号染色体并非正常的 2 条染色体,而是「三人行」——存在 3 条染色体。 临床表现 本病主要特征为智能落后、特殊面容和生长发育迟缓,并可伴有多种畸形。 智能落后:绝大部分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发育障碍,随年龄的增长日益明显。嵌合体型患儿若正常细胞比例较大则智能障碍较轻。 生长发育迟缓:患儿出生的身长和体重均较正常儿低,生后体格发育、动作发育均迟缓,身材矮小,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出牙迟且顺序异常;四肢短,韧带松弛,关节可过度弯曲;肌张力低下,腹膨隆,可伴有脐疝;手指粗短,小指尤短,中间指骨短宽,且向内弯曲。 特殊面容:出生时即有明显的特殊面容,表情呆滞。眼裂小,眼距宽,双眼外眦上斜,可有内眦赘皮;鼻梁低平,外耳小;硬腭窄小,常张口伸舌,流涎多;头小而圆,前囟大且关闭延迟;颈短而宽。 皮纹特点:可有通贯手,手掌三叉点t移向掌心,atd角增大,第5指有的只有一条指褶纹。 伴发畸形:约50%患儿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其次是消化道畸形。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感染性疾病;外生殖器发育一般正常,但男孩可有隐睾、小阴茎,无生殖能力,女孩性发育延迟,少数可有生育。 目前唐氏综合征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所以呼吁广大群众重视产前唐氏筛查,重视产前诊断,降低唐氏儿出生率! 唐筛检查,是唐氏综合症产前筛选检查的简称。目的是通过化验孕妇的血液,结合其他临床信息,来综合判断胎儿患有唐氏症的危险程度,如果唐筛检查结果显示胎儿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危险性比较高,就应进一步进行确诊性的检查--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个别需要行胎儿脐带血穿刺抽取胎儿血液进行染色体的检测,如果不能接受有创的产前诊断,抽取母亲血分离出来胎儿细胞进行无创DNA分子检测也是一种高级的产前筛查,其准确率达到90%以上。经过产前诊断确诊为唐氏儿的可选择终止妊娠,杜绝唐氏儿的出生,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好多准妈妈都在问什么是NT ?NT检查有什么意义?在这里花少量时间给大家一个科普宣教:NT是指胎儿颈项背部皮肤层与筋膜层之间的软组织的最大厚度,一般在11-13+6周时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查测定。 1、形成机制:正常胚胎淋巴系统健全之前,少部分淋巴液聚集在颈部淋巴囊或淋巴管内,形成颈项透明层,14周后淋巴系统发育完善,积聚的淋巴液迅速引流至颈内静脉,颈项透明层随之迅速消失。无论是由于遗传、解剖结构还是感染的原因导致淋巴管与颈静脉的相通延迟,都可能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导致过多的淋巴液积聚在颈项部,从而出现透明层增厚,甚至到孕中期发展成囊状淋巴管瘤(淋巴水囊瘤)。 2、NT判断标准:妊娠11~13+6周时,NT≥2.5mm视为异常;14~24周时,NT(NF)≥6mm视为异常。NT异常的判断不但要结合孕周,还要考虑孕妇的年龄,若为高龄孕妇,年龄在35岁以上,异常值范围应该放宽。 3、预测意义:NT厚度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密切,NT异常者有10%合并染色体异常,主要为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包括2l-三体、18-三体和x单体(45,X0),另外还有13-三体、15-三体、三倍体等。NT的增加还与非染色体异常的严重畸形及罕见综合征有关,例如露脑畸形或无脑儿、脑膨出、全前脑、脊柱裂、严重心脏畸形、某些膈疝、脐膨出(妊娠12周后)、腹裂、多囊泡肾、胎儿型多囊肾、肾缺如、巨膀胱、体蒂异常、致死性骨骼畸形以及部分骨骼肌肉异常等等.但应该注意的是,约80%~90%的NT异常胎儿是一过性病变,最后结果正常。建议各位准妈妈在早孕期及中孕初期常规检查胎儿颈项部透明层厚度,结合NT进行早期的唐氏筛查,此二项联合筛查不仅可筛选染色体异常,也可筛选心血管畸形等。发现透明层增厚,NT值超过NT≥2.5mm除了建议检查胎儿染色体核型外,对染色体核型正常者,还需密切追踪观察,在20-24周行三维超声大排畸检查排除胎儿严重畸形。本文系 万波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X光片、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准父母们担心,这些检查的“辐射”会伤害胎儿,部分孕妇知道自己被“照过”后,为了生一个健康的宝宝,一咬牙就去堕胎了。加上一些医生也错误的建议,导致这些女性一咬牙也只好选择堕胎了。也有点怀上孩子了,有可能因为某些疾病或者意外需要使用X线检查做出正确诊断,许多孕妇恐慌对胎儿照成不利影响而放弃做X线的检查。孕期接触放射线到底对胎儿有无影响?我们来看看数据,看看诊断性的检查会不会造成胎儿损伤,甚至畸胎。 X射线对胚胎或胎儿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1.流产 妊娠33天内(从孕妇末次月经开始时计算)是外界危险因素影响胚胎或胎儿的“全或无”反应期:在这段时间内,胚胎接受过量的X射线可发生流产,但这类极早期流产可能没有明显的表现,又称“生化妊娠”,女性可能只是感觉月经推迟了几天,细心的女性如果验尿就会发现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阳性;如果没有流产,胎儿发生其他问题的风险就不会明显增加,即通常没有问题。 2.致畸 妊娠33天以后到3个月末是致畸的敏感期,其间胎儿大量器官集中发育,但也有部分器官的致畸敏感期会持续到孕晚期。日本的研究发现,在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受到辐射的孕妇容易生下小头畸形、智力发育障碍或者其他系统发育迟缓的婴儿。妊娠4~22周之间的胎儿最容易受到电离辐射影响而发生畸形。理论上讲,孕妇接受5~15rad的放射剂量就可能产生胎儿畸形。常见X射线检查的放射剂量为: X光胸片单次为0.00007rad,要照71429次才能超过5rad的最低标准。 X光胸透的放射剂量约为胸片的5~10倍,以最多的10倍计算也要照7000多次才超标。 牙科X光检查单次为0.0001rad,要照5万次才超标。 钡灌肠X光检查单次为3.986rad,照两次就超标。 腹部CT单次为2.6rad,照两次就超标。 3.致癌 X射线可增加胎儿出生后容易罹患恶性肿瘤(如儿童白血病)的风险。据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与未接触辐射者相比,在怀孕早期、中期、晚期暴露在辐射中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为3.19倍、1.29倍、1.30倍。注意,这是“相对风险”,而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通常很低,例如十万分之一,3倍的相对风险也只是发病率升高到十万分之三,实际上还是很低的。 决策:孕妇了解X射线风险后需自行选择 对于X射线的风险,孕妇很希望医生能回答“能不能照”或者“要不要胎”。对此,医生只能评估风险,一般不可能回答会不会有事,因为风险都是理论上的计算,而对于个体而言,只存在是与否两种可能。医生永远无法承诺胎儿绝对不会有问题,选择最终还是由患方做。理由有以下3点: 1.即使孕妇没有吃药、接受放射线等危险因素,也存在“背景风险”。例如,普通人群发生自然流产、胎儿畸形、胎儿发育异常、儿童罹患恶性肿瘤等的总体危险达到千分之286,而其中多数是极早期的自然流产,常表现为“月经推迟”或“月经不规律”,多见于年纪大的女性。如果孕妇接受了放射线等危险因素,那么胎儿出现异常的总体风险等于放射线产生的额外风险加上“背景风险”的总和。因此,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客观分析,不能将胎儿出现问题的原因笼统地归罪于接受了放射线。 2.X射线没有普通人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有研究显示,接触了0.5rad的照射量后,发生不良影响的机会仅在原有的风险基础上增加千分之0.17,即大约每6000个接受该剂量X射线辐射的胎儿才有1个会因此出现不良的结局。 3.要不要终止妊娠的问题。如果胎儿接受的辐射剂量严重超标,医生可能建议终止妊娠,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美国妇产科协会的相关指南称,孕期X射线暴露不是治疗性流产的指征。换言之,医生不会因为孕妇曾经做过X光检查而建议做治疗性流产、引产。 B超和核磁:没有电离辐射的危险 B超是产科常做的检查。大量研究证实,孕期B超检查是安全的,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长时间、大剂量、高频的超声波照射可引起孕囊空化的现象,但这种情况一般只出现在动物模型实验中,临床上所用的超声检查并非如此,不必担心。 MRI(核磁共振)与B超一样,都不属于放射性的检查,不会产生电离辐射。少数动物胎儿研究发现孕早期暴露在MRI检查的磁场中可能致畸,但也有的动物实验未发现有影响,而目前还没有人类实验的资料。1991年版的英国“放射防护指南”认为孕早期不适宜做MRI,但2007年版的美国“放射安全指南”认为,只要患者能接受MRI的风险利弊,可以在孕期的任何阶段做,而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的最新指南则要求MRI仪器应标明胎儿检查“尚未建立安全性评估”的字样。邓敏端说,在临床实践中,做MRI检查的大多数情况是孕妇有其他病,需要进一步查明病情和治疗,而B超等常规检查又未能确诊,“目前一般认为孕晚期进行MRI检查是相对安全的,评估各种利弊后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应尽可能避免在孕早期做MRI。”
在产科门诊咨询工作中,发现了很多准妈们做超声会被提示有心脏点状强回声,很多孕妈把检查报告给医生看过后就要求过一段时间来复查超声,如果好了就认为没事了,但心室内点状强回声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对胎儿异常有无提示呢?笔者认为在超声检查设备越来越好的背景下,目前常常在超声影像下看到胎儿心室内有一颗颗的亮点,最开始,大家都怀疑是不是胎儿心脏病,甚至有人说是肿瘤、炎症等等,研究发现,当有点状强回声后,宝宝出生后被发现有染色体异常的概率比没有点状强回声的宝宝要大5-10倍左右。简单的说,点状强回声不是胎儿心脏病的表现,而是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一种潜在体现,也被称为超声软指标(不是器质的异常,仅仅是染色体异常的一种体现,其他的软指标还有NT增宽、肾盂分离、侧脑室增宽、肠道强回声、四肢长骨短、鼻骨短小等)。 出现软指标究竟怎么办呢?是不是该复查呢?举一个例子,您到一个房间,发现里面有脚印,代表这个房间除了您还有人来过。然后您去上了一个厕所,转头回来了,发现房间里没有脚印了,能证明这个房间的安全吗?不能,心脏出现钙化点也一样,既然他不是心脏病,复查意义也就不大了,因为是怀疑染色体的问题,在这里简单的描述检查流程:1.发现点状强回声(同时适用于其他超声软指标)---2.和医生分析您的染色体的风险(包括年龄、血清学筛查、NT、早期的风险暴露、药物使用等等)--3.两种选择,要么完全相信宝宝,不做检查;要么做进一步检查,主要是染色体检查(以前只能抽羊水、脐带血,目前可以考虑使用准确率约98-100%的无创DNA检测) 。 总结:1.心室点状强回声不是心脏病;2.心室点状强回声发现率很高,近50%的人有;3.心室点状强回声是超声软指标,目前的研究证明其可能是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一种表现;4.希望通过复查超声看点状强回声消失与否来得到心理安慰的方法是不实际的;5.唐氏筛查低风险并不代表胎儿染色体无异常6.目前的现实可行的处理办法是进行羊水穿刺检查或胎儿脐带血检查胎儿染色体,推一步也可以行无创DNA检查;如果无创正常了,那点状强回声等基本不用担心了。
万波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主任 自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到妇产科门诊咨询再生育的女性也一下子多起来。这些来做咨询的人中,两种情况最多,那就是高龄女性(>35岁)和有过剖宫产的女性。 一、高龄的问题 在医学上,超过35岁的孕妇,被称为高龄孕妇。 1、不孕 据统计,35岁女性的生育能力只有25岁女性的一半,而40岁时又只有35岁时的一半。因此,可以想见,当高龄女性准备怀孕时,她们最先遇到的可能就是不孕的问题,可能光怀上孩子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畸形 35岁之后怀孕,胎儿发生最常见的几种染色体畸形风险会升高。据统计,仅仅21三体综合征这一种畸形,45岁女性怀孕的发病率就达到5%。 3、孕期并发症 过了35岁,女性发生各种孕产期常见并发症的风险也在升高,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产后出血,这些情况的发病风险,在35岁以后都达到最高值。 4、早产 除了畸形,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风险也增高。 所以,高龄准妈妈要注意一下几点: 1、需要保证营养的全面与均衡,注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鸡蛋、牛奶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并从怀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服用叶酸可以避免神经系统发育疾病。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不熬夜,有规律地作息,注意劳逸结合。 3、避免久坐,长时间坐着不动对骨盆内的血液循环是非常不利的,建议在工作中可以经常站起来走走或者保持适当的锻炼。 4、电脑、手机、微波炉、电视、冰箱等电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辐射,如果女性怀孕,应避免长时间呆在这些电器前。同时,还建议如果有要小孩的计划,最好不要同时装修。 5、保持平和的心境,舒畅的情绪,避免精神过于紧张和压力过大,凡是平常心看待。 二、剖腹产带来的问题 1、子宫疤痕处妊娠 就是受精卵在上次剖宫产的切口处着床了,这算是宫外孕的一种特殊类型,就是受精卵虽然在子宫里面着床了,没有跑到外面,但危险程度却更大。 由于剖腹产切口一般在子宫下段,这个地方很薄,又是疤痕,就好像贫瘠的土地一样,很难长出好的庄稼,胚胎在这里很难健康发育。万一胚胎落在了这里,为了获取足够的养料,需要不断的向更深的地方扎根,所以胚胎很容易就会突破宫壁,造成严重的大出血。 注意:有过剖宫产的女性,再次怀孕时,在早孕期最好进行一次B超检查,以排除疤痕处妊娠情况。如果一旦发现,最好立刻住院治疗。 2、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 剖宫产是发生前置胎盘的一个重要的高危因素,而且剖宫产做的次数越多,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就越大,更容易发生植入,甚至可以穿透子宫植入到膀胱。前置胎盘就是胎盘的位置挡在宝宝的前面了,随着子宫在增大的过程中,下段也就是胎盘的位置被拉长,胎盘和子宫壁之间会发生错位,出现阴道流血。 注意:对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女性,不要觉得第一胎怀孕过程中很顺利,第二胎就掉以轻心,孕中晚期的B超也不能少;而且还要更加留意,如果有孕晚期的阴道流血,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 3 子宫破裂 大龄女性再生育面临什么风险? 2016-02-22 万波 南医三院妇产科 自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到妇产科门诊咨询再生育的女性也一下子多起来。这些来做咨询的人中,两种情况最多,那就是高龄女性(>35岁)和有过剖宫产的女性。 高龄的问题 在医学上,超过35岁的孕妇,被称为高龄孕妇。 1 不孕 据统计,35岁女性的生育能力只有25岁女性的一半,而40岁时又只有35岁时的一半。因此,可以想见,当高龄女性准备怀孕时,她们最先遇到的可能就是不孕的问题,可能光怀上孩子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 畸形 35岁之后怀孕,胎儿发生最常见的几种染色体畸形风险会升高。据统计,仅仅21三体综合征这一种畸形,45岁女性怀孕的发病率就达到5%。 3 孕期并发症 过了35岁,女性发生各种孕产期常见并发症的风险也在升高,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产后出血,这些情况的发病风险,在35岁以后都达到最高值。 4 早产 除了畸形,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风险也增高。 高龄准妈妈要注意的 1、需要保证营养的全面与均衡,注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鸡蛋、牛奶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并从怀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服用叶酸可以避免神经系统发育疾病。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不熬夜,有规律地作息,注意劳逸结合。 3、避免久坐,长时间坐着不动对骨盆内的血液循环是非常不利的,建议在工作中可以经常站起来走走或者保持适当的锻炼。 4、电脑、手机、微波炉、电视、冰箱等电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辐射,如果女性怀孕,应避免长时间呆在这些电器前。同时,还建议如果有要小孩的计划,最好不要同时装修。 5、保持平和的心境,舒畅的情绪,避免精神过于紧张和压力过大,凡是平常心看待。 剖腹产带来的问题 1 子宫疤痕处妊娠 就是受精卵在上次剖宫产的切口处着床了,这算是宫外孕的一种特殊类型,就是受精卵虽然在子宫里面着床了,没有跑到外面,但危险程度却更大。 由于剖腹产切口一般在子宫下段,这个地方很薄,又是疤痕,就好像贫瘠的土地一样,很难长出好的庄稼,胚胎在这里很难健康发育。万一胚胎落在了这里,为了获取足够的养料,需要不断的向更深的地方扎根,所以胚胎很容易就会突破宫壁,造成严重的大出血。 注意:有过剖宫产的女性,再次怀孕时,在早孕期最好进行一次B超检查,以排除疤痕处妊娠情况。如果一旦发现,最好立刻住院治疗。 2 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 剖宫产是发生前置胎盘的一个重要的高危因素,而且剖宫产做的次数越多,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就越大,更容易发生植入,甚至可以穿透子宫植入到膀胱。前置胎盘就是胎盘的位置挡在宝宝的前面了,随着子宫在增大的过程中,下段也就是胎盘的位置被拉长,胎盘和子宫壁之间会发生错位,出现阴道流血。 注意:对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女性,不要觉得第一胎怀孕过程中很顺利,第二胎就掉以轻心,孕中晚期的B超也不能少;而且还要更加留意,如果有孕晚期的阴道流血,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 3、子宫破裂 可以说子宫破裂是疤痕子宫女性怀二胎时最担心的问题了。第一胎剖宫产时留下的疤,在二胎的时候可能会限制子宫下段的伸长 ,被越拉越薄,从而可能导致子宫破裂。据统计,子宫破裂的患者,围产儿死亡率超过50%,母体死亡率10%~40%。 注意:随着医学资料的不断积累,医生们发现,即使前次做了剖宫产,再次怀孕也不一定就会发生子宫破裂,甚至不少人还成功的阴道分娩。疤痕子宫再次怀孕,如果做好孕期的监护,遵医嘱定期检查,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子宫破裂的风险可以控制在1%。说子宫破裂是疤痕子宫女性怀二胎时最担心的问题了。第一胎剖宫产时留下的疤,在二胎的时候可能会限制子宫下段的伸长 ,被越拉越薄,从而可能导致子宫破裂。据统计,子宫破裂的患者,围产儿死亡率超过50%,母体死亡率10%~40%。 提醒各位注意:随着医学资料的不断积累,医生们发现,即使前次做了剖宫产,再次怀孕也不一定就会发生子宫破裂,甚至不少人还成功的阴道分娩。疤痕子宫再次怀孕,如果做好孕期的监护,遵医嘱定期检查,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子宫破裂的风险可以控制在1%。
口服避孕药并不会造成宝宝出生缺陷的增加 作者:逐梦孩子 2016-02-14 口服避孕药目前在绝大多数地区都是最受欢迎的避孕方式。尽管理论上如果正确使用,口服避孕药的避孕效果可以达到 99%,然而由于服用剂量错误、药物相互反应或者某些疾病影响,有大约 9% 的口服避孕药使用者会在使用的第一年怀孕,还有一些女性会在停用避孕药之后很快怀孕。这都会导致她们的胎儿暴露在外源性性激素(比如孕酮)的环境中。 迄今为止,只有一些关于口服避孕药安全性的研究,而并没有关于在怀孕前或者怀孕中服用了避孕药与新生儿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些母亲体内循环的外源性性激素是否会对胎儿产生有害影响、这些循环的外源性性激素的作用多久才会被消除,这些问题目前都尚不清楚。 以前有文献报道,外源性性激素能增加血浆维生素 A 浓度,而维生素 A 则能够致畸。还有文献称口服避孕药能够降低血清叶酸浓度,这也可能导致许多出生缺陷。 为了研究妊娠早期使用口服避孕药究竟是否能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风险,丹麦流行病研究中心的 Ditte M?lgaard-Nielsen 教授统计了从 1997 年 1 月到 2011 年 3 月在丹麦注册出生的 880694 名符合条件的新生儿并设计了一项队列研究,相关结果发表在近期的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上。 丹麦国家处方登记中心有每个公民从 1995 年开始的处方记录,由于避孕药的使用实在是太过于广泛,研究人员将人群分成了远期避孕药组(怀孕前超过 3 个月未服用过避孕药,此为对照组)、近期使用组(怀孕前 3 个月内服用过避孕药)和怀孕后使用组三个组。 研究人员发现,与对照组(即怀孕前超过 3 个月未服用过避孕药组)相比,剩下的两个组的女性普遍更年轻、未婚先孕的比例更大、受教育水平更低、收入更低,并且大多为初产妇、怀孕时抽烟的概率也更大。 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人员发现以上三组人群中重大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为 25/1000、24.9/1000 和 24.8/1000。也就是说母亲在妊娠早期使用口服避孕药并不能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风险。 研究人员进一步对各个系统的出生缺陷进行了分项统计,尤其针对曾有文献报道过的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腹裂、肢体缺陷和尿路异常进行了统计,然后发现口服避孕药并不能增加任何一个系统的出生缺陷风险。 总之,研究人员认为母亲在怀孕前数月或者怀孕后口服避孕药并不能明确增加重大出生缺陷的风险。对于那些在口服避孕药时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的母亲,大可不必担心自己体内外源的性激素会增加自己宝宝出生缺陷的几率。
许多准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大脑发育最好,最聪明,在孕期不断补充维生素、牛奶、钙片、DHA等,到底如何处理才能让宝宝大脑发育最佳呢?我们想要挖掘宝宝的潜能和聪明才智,首先要了解其大脑发育的过程。而大脑发育的第一阶段,就是从胎儿到出生。据数据统计,当宝宝出生时,大脑已经有大约100~180亿个脑细胞了,接近成人。所以,怀胎十月这段时间,训练和刺激胎宝宝的脑部发育非常重要。 胎宝宝脑部发育的三个“高峰期” 3个月时,脑细胞发育进入第一个高峰时期; 4-5个月时,脑细胞仍处于高峰时期,并偶尔出现记忆痕迹; 6个月时,大脑表面出现沟回,大脑皮层的层次结构也基本定型。脑细胞140亿个,具备了一生的脑细胞数量。 现在可以为准妈妈出招了: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策略” 1. 孕3个月前,摄取均衡营养,为胎儿提供良好的孕育环境。 研究显示,最初的原生神经组织,约是在卵子受精后第18天,从中胚层与外胚层的交互作用中所产生。也就是说,神经胚形成约是在卵子受精后的第19天,这时通常也是妈妈发现受孕成功的阶段,在确定自己即将成为妈妈时,胎宝宝的脑部组织也就开始形成了。 准妈咪想要胎宝宝大脑发育得好,在孕期一定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孕育环境。而充分的休息、少吃多餐、摄取均衡的营养等等,都对胎宝宝的发育有所帮助。另外,如果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在孕期一定要戒掉。抽烟、喝酒等容易使胎儿畸形,导致出现兔唇、智商低下等情况。 2. 孕4-5个月时,及时进行胎教。 大约在孕4月左右,胎宝宝的听觉、视觉等神经系统陆续发展,准妈妈也会开始感觉到胎动。20周后,脑细胞的发育会变得愈来愈复杂,这个阶段正是妈妈与胎儿互动最有效的时间,最适合给予胎宝宝良好的刺激,让他形成良好的神经回路,协助脑细胞逐渐朝向良性发展。 在孕4-5个月,准妈咪最好每天为宝宝进行胎教。早期可以从抚摸胎教和声音胎教开始,先给宝宝起一个可爱的乳名,进行简单的对话和抚摸,让宝宝熟悉爸爸妈妈的声音,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另外,音乐胎教、艺术胎教、联想胎教等也是提升宝宝艺术感和智力的很好的胎教方法,准妈咪都可以尝试。 3. 孕6个月时,适当刺激宝宝的神经。 准妈咪在孕6个月后,肚子日益变大,可能会使行动不便,但这时,适当的运动还是很有必要的。在这段时间坚持散步、走路、做孕妇操或瑜伽等,可以适度刺激胎宝宝的前庭觉,促进发育。如果前庭刺激不足,日后宝宝出生,动作协调度会有所影响。 另外,在24周以后,他的大脑得到进一步的发育,已经可以听懂外界的声音了。准妈咪可以多到大自然去走走,让宝宝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妙;也可以参加一些胎教音乐会、逛逛艺术展和图书馆,让宝宝接受文化的熏陶。孕28周后注意胎儿宫内发育状况,积极预防各种妊娠并发症,做好这三个重要时期,宝宝的大脑发育就不会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了,当然分娩过程也是对胎儿大脑的一个考验!
几乎所有的产科医生都会有一个问题:瘢痕子宫患者阴道试产是否安全? 几乎所有的第一胎剖腹产的准妈妈也都是担心一个问题:疤痕子宫能阴道分娩第二胎吗? 目前,国内二胎政策的逐渐开放,而相关指南文献的缺失,更是加重了大部分人心中的疑惑。 事实上,无论是择期再次剖宫产还是瘢痕子宫阴道试产(VBAV)都有危险。 阴道试产失败可能与母亲严重并发症相关,子宫破裂、子宫切除、手术损伤、母亲感染和输血的几率都有所增加。 子宫破裂一旦发生对母儿的生命安全将会是巨大的威胁。 除此之外新生儿并发症率也相应升高。 但是,多次剖宫产对母亲也有危险,包括胎盘前置和胎盘植入的发病率都会升高。 既然「剖」和「顺」都有风险,那么该如何选择呢? 什么情况下可以经阴分娩? 根据美国 ACOG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指南,瘢痕子宫的患者经阴道分娩的适应证如下: 1. 前次剖宫产术式为子宫下段横切口。术中无切口撕裂,术后切口愈合佳,无感染。 2. 本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 2 年或 2 年以上。 3. 超声提示子宫下段前壁瘢痕厚度达 2~4 mm 以上,无薄弱区。 4. 无子宫肌瘤剔除、宫腔镜下电切等子宫瘢痕或子宫破裂史。 5. 阴道试产前行彩超检查评估胎儿大小,胎儿体重小于 4000 g。 6. 前次剖宫产指征不复存在,又未出现新的剖宫产指征。 7. 无严重的妊娠并发症,无其他不适于阴道分娩的内外科合并症。 8. 试产过程中产程进展顺利;此次妊娠具备阴道分娩条件,分娩三要素不存在异常情况;骨盆内测量检查正常。 9. 胎死宫内或胎儿有严重畸形者。 10. 有较好的医疗监护设备,医师可随时到场监护分娩,能立即麻醉,急诊剖宫产手术人员可随时到场,具备随时手术、输血和抢救的条件。
二胎时代,生育高峰来临,女性“一生的生育期”实际上是指女性卵巢能够产生具有受精形成胚胎的卵子的时段。女性的“生育光阴“从有月经来潮至性成熟到更年期、绝经即卵巢功能衰竭,似乎算起来有20余年至30余年,但实际上多数人在35岁左右卵巢功能开始下降、绝经前10年左右生育能力已经明显下降。中国大陆 法定的女性结婚年龄是20岁,中国女性平均绝经年龄48-49岁,据此计算中国女性婚后的“生育光阴”约为18-20年左右,生育能力的最佳时段约15年。现代社会给女性前所未有的宽广舞台,女性有了更多的追求和机会。正值生育能力最旺盛最 顶峰的“生育佳期“的女性大多在读大学读研究生或在社会上“拼搏”,当事业有成,仍有可能面临”升职“还是”生子“的诱惑与两难选择,更有甚者生育一胎后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约束,避孕失败而以多次的人流告终。二胎开放,可以生育了,发现由于先前的多次人流导致“输卵管阻塞输卵管积水”、“宫腔黏连”等问题而不孕。许多70后80后开始情愿千金撒尽抢回“生育光阴”,为了不耽误各位备孕的时间准备,争取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成功妊娠,有几个耽误就诊的误区需要提醒:最常见的误区一:我还有规律月经,B超监测卵巢上还有卵子,为什么就不能怀孕了呢?正如前述道理,绝经前10年左右卵子的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生育力已经很低,因此月经不是生育力的准确标杆,需要进行内分泌激素的检查和卵泡功能的检测。误区二:先 用各种方法(比如营养品、中药、各种补品等)”调理“一段时间提高生育力再尝试怀孕,仍然不孕才寻求辅助生育。要知道”生育光阴“的流逝是无法逆转的,卵 巢每天都在老化是不争的事实,到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时候是需要”分秒必争“了,其他的调理方法只是可以促进或改善辅助生育的结局但不能使卵巢老化逆 转。误区三:做促排卵是否会加速仅存的卵子排掉耗竭呢?卵泡的生长是一批批地从“库存”的静止状态开始发育的,促排卵药物只能作用于已经进入发育状态的卵泡,对“库存”里的静止卵泡是没有作用的,所以,促排卵不会影响卵子的“库存”。生育光阴已近尾声的女性在做辅助生育时常常遇到的问题是由于“卵巢储备低下“(即卵子数量少质量差)、“卵巢反应不良”(即用了促排卵药物后生长的卵泡少,获卵数少)。这种情况的对策在各国的诊治指南和共识都体现一个理念就是”争取或争抢“生育机会。这种”卵巢储备低下“(常常是35-37岁以上)的女性如同居 未避孕未孕达三个月以上建议按照”不育症“予以系统治疗。关键性的操作就是”抢收“卵巢上日益减少的卵子,实在不行,一些获卵失败的”高龄“女性医师会采用一些非常规的促排卵方法,比如”黄体期促排卵“,同时辅于备孕,同时使用一些 有益于改善卵子质量的方法包括中医中药、生长激素、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等,为了帮助高龄复产妇女(二胎妇女)获得一个健康的宝宝,抓住生育光阴的尾巴,各大生殖中心还将采用”积累胚胎“(即将多次取卵所获胚胎冷冻存储)的办法增加一次胚胎移植的胚胎数以提高妊娠率,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使这类人群获得将近30%的活产率,请位准备怀孕的女性请抓紧最后的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