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髋关节置换手术,膝关节置换术后同样需要懂得正确去使用自己体内全新组装的膝关节,才能获得最佳的手术疗效,以下是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对患者朋友有所帮助。一、术后睡觉姿势:1、如果侧躺着睡觉,应在两腿间夹1-2个枕头,减轻关节负担;;2、如果平躺睡觉,则不要在膝盖下方垫任何东西,应尽量让您的膝关节和髋关节保持伸直状态。二、术后切口护理:如果出院时没有拆线,需要注意保持术口敷料清洁,渗湿或者被污染,需要及时返回医院进行换药,一般来说,术口切口在3-4周内出现术后切口有紧张感,麻木是正常表现,无需过度担心,这种症状将随时间推移逐渐减退三、如何促进患肢消肿:膝关节术后患肢常常出现出现轻度肿胀,可以通过抬高患肢可以促进肿胀消退:平躺,用枕头将患肢垫高超过心脏水平,保证髋部至足跟都有足够的支撑,不留空隙,然后放松整个下肢,不需要刻意用力保持患肢抬高。以上练习每天进行2次,每次持续30分钟。四、如何开始活动1、早期活动有助于避免关节僵硬和疼痛2、一般建议拔出引流管后即可开始坐起到床边尝试站立3、一般情况,您需要借助助行器行走约6-8周4、术后早期活动可能会出现髋部及手术切口的疼痛,但不要过度担心,在医生指导下可以大胆进行康复锻炼,这样才会获得满意的术后效果五、术后活动注意事项:1、不要让您的膝关节保持同一个姿势的时间过长,那会导致膝关节的僵硬;2、避免膝关节过度的屈曲和伸直的动作例如盘腿、跪地或坐在矮的凳子或沙发上;3、避免过多的上下楼梯,尽量使用电梯4、避免搬提重物,或者推拉重物,以免关节承受过大负荷5、减少膝关节的旋转活动,在日常活动中,步幅不宜太大,转身时先通过脚步移动转身六、如何使用坐厕术后建议使用坐便椅及坐厕首先向后靠近坐厕,大腿后方感觉坐厕的位置,伸直患侧腿,健侧腿弯曲坐下,厕纸应在容易获得范围内七、如何穿衣服术后穿内衣,袜子和鞋子会相对困难,因为需要避免过度屈曲手术的髋关节,这时可借助穿衣裤辅助器完成穿裤子时患侧的腿先穿,脱裤子则健侧的腿先脱八、如何上下床使用助行器靠近床边,向后倾斜坐在床上,保持伸直,先放患肢上床,再移动健侧腿,下床时,健侧腿先离床,再保持患肢伸直离床九、如何做到椅子上后退靠近椅子,伸直患肢,弯曲健侧肢体,坐下来十、如何上下楼梯上楼梯时,扶稳扶手,健侧腿向上,患侧腿后上,下楼梯时,患侧腿先下,健侧腿后下十一、如何开车开始驾驶前请与手术医生沟通确保您的关节力量和活动度以及恢复至可以驾驶的程度,一般术后至少6周才能开始尝试开车;十二、如何上下车1、尽量乘坐座椅较高的车辆,通常座椅需高于膝盖,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2、上车时健侧腿先上,患肢伸直,臀部先坐到车上3、将座椅调到最靠后的位置,健侧肢体先做上座椅,尽可能保持患肢肢体伸直坐上车辆4、下车时健侧腿先下地踩稳,扶好车辆门框而不是扶住车门,患侧腿伸直挪出车外十三、出院后什么情况下需要联系医生1.突然出现的胸部疼痛伴有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2.程持续加重的患肢疼痛,伴有肢体肿胀;3.手术切口发红,发热伴有肿胀疼痛,或出现伤切口渗液;4.其他一些感染,如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需及时寻求专科医生就诊十四、一些日常生活事项:1、洗澡:膝关节置换术后需要时间恢复,建议3个月内不要在浴缸内洗澡,浴室需安装扶手及做好防滑措施2、性生活: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术后3个月便可开始尝试开始性生活,但要避免可能导致关节过度屈曲的体位3、安保检查:通过机场安检时,体内的膝关节假体会引起安全警报,,一般情况向安检人员说明情况即可,必要时可出具医生的相关诊断证明。十五、需长期注意的问题1、预防感染:身体出现以下感染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应及时就诊,以免感染扩散至髋关节,在进行一些牙科的诊疗操作时,需告知牙科医生,已进行必要的预防感染措施2、防治假体松动:避免不良的姿势和过度的负重活动可延长假体寿命,避免假体松动3、一些推荐的体育锻炼:游泳、高尔夫、轻柔的舞蹈4、避免摔倒:1)避免在不好的天气外出,避免湿滑的路面2)家里的过道保持整齐,避免过道上障碍物3)床边安装电灯开关,夜间起床需保证照明4)穿带有齿的鞋子,卫生间铺防滑垫
第一阶段(0-6周)康复目标:1.被动完全伸直,可完成直腿抬高45°2.膝关节活动度:4周内膝关节活动范围限制0-60°;4周-6周膝关节活动范围限制0-90°3.渐进性负重:4周内患肢部分负重(拄拐杖足趾负重);4周-6周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4.膝关节消肿注意事项:1.避免主动屈膝2.行走时支具锁定在0°3.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康复项目:a.直腿抬高练习b.伸膝锻炼第二阶段(6-12周)康复目标:1.恢复全范围膝关节活动度2.恢复正常步态3.无痛上下20cm台阶注意事项:1.避免频繁下楼梯,避免深蹲2.训练和功能活动过程避免过度疼痛3.避免跑步及体育运动康复项目:a.屈曲功能锻炼b.抗阻静蹲练习(0-60°)c.平衡及本体感觉功能锻炼第三阶段(3个月-6个月)康复目标:1.能够无痛跑步2.最大限度提高肌力及关节柔韧性注意事项:1.避免进行对抗性激烈体育活动2.训练及功能锻炼时避免疼痛
什么是肩关节钙化性肌腱炎?钙化性肌腱炎是肩关节的肩袖肌腱沉积钙化成份物质造成关节炎症反应及疼痛的疾患。 肩关节钙化性肌腱炎有哪些表现?1.肩关节突发疼痛,呈持续性疼痛,休息无法缓解,夜间可出现疼痛影响睡眠;2.肩关节活动受限伴有卡住的感觉。肩关节钙化性肌腱炎怎么治疗?1.专业的运动医学或肩关节外科医生明确诊断;2.发病初期采用保守治疗如:口服消炎止痛药物、冲击波治疗;3.疼痛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可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关节镜下可见肩袖表面钙化物质沉积
什么是肩关节前上方内侧撞击综合征?肩关节由于前上方不稳定,在关节活动时,肩胛下肌上缘与肱二头肌腱、冈上肌前方互相撞击,造成组织炎症,甚至慢性撕裂引起的肩关节疼痛综合征。肩关节前上方内侧撞击综合征有哪些表现?1.肩关节前方或前上方压痛;2.手臂过头向前伸过程疼痛加剧;3.活动肩关节肩内部有卡压感。肩关节前上方内侧撞击综合征怎么治疗?1.专业的运动医学或肩关节外科医生处明确诊断;2.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先给予抗炎止痛药、局部封闭、康复训练等保守治疗;3. 保守治疗无效,症状持续加重,可考虑行前上方关节囊折叠及盂唇修复术。关节镜下折叠修复前方关节囊及盂唇
什么是肩关节后上方内侧撞击综合征?肩关节后上方内侧撞击综合征至肩关节反复做最大外转运动,引起后方盂唇和肩袖的关节侧撞击,关节侧的肩袖撕裂和后上方的盂唇撕裂,引起疼痛的疾患。 后上方撕裂肩袖 后上方撕裂盂唇肩关节后上方内侧撞击综合征有哪些表现?1.做投掷运动时,肩关节后上方疼痛;2.做手向头抬的动作时,肩膀后上方疼痛;3.肩关节后方压痛明显 压痛位置肩关节后上方内侧撞击综合征怎么治疗?1.专业的运动医学或肩关节外科医生处明确诊断;2.症状明显者,可以先给予抗炎止痛药、局部封闭、康复训练等保守治疗;3.保守治疗无效,症状持续加重,可考虑手术治疗,常用术式包括:1)前方关节囊折叠术;2)关节盂唇修补术;3)后下方关节囊折叠术。关节镜下折叠缝合前方关节囊
髋关节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髋部创伤,包括股骨颈骨折及股骨粗隆间,多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跌倒后发生。临床表现:跌倒后无法站立及活动臀部或腹股沟疼痛剧烈髋关节周围出现瘀伤、肿胀等下肢出现内、外旋及短缩畸形髋部骨折危险因素性别:70%髋部骨折发生于女性,老年女性绝经后体内激素改变可明显引起骨质下降;慢性疾病:如甲亢可导致骨质强度下降,慢性肾功能不全可导致机体吸收维生素D及钙,进而导致骨质强度变差;服用激素:长期服用激素可引起骨质的改变,增加骨折风险;营养因素:钙与维生素D摄入不足可导致机体骨重建修复功能障碍。髋部骨折并发症髋部骨折可使患者丧失活动能力,甚至危及生命,约一半患者发生髋部骨折永远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旦无法活动,长期卧床,极有可能发生以下并发症:1、深静脉血栓2、褥疮3、泌尿系感染髋部骨折治疗:老年髋部骨折保守治疗可引起多种卧床并发症,因此,积极处理基础疾病,完善术前准备,进行手术为理想治疗方案:1、骨折内固定术:包括螺钉内固定、DSH、PFNA等2、股骨头置换术3、全髋关节置换术
足球踝常由于踝关节前方关节囊附着处骨质增生而引起。它发生于踝关节长期反复过度拉伸或扭转运动。增生的骨质沉着物可在关节囊和肌腱处引起炎症。临床症状:1. 手指按压踝关节前方有压痛2. 踝关节跖屈和背伸时疼痛3. 踢球时踝关节前方疼痛4. 踝前方可触及一骨性肿块治疗方法:1.初期或轻度损伤,通过康复缓解,包括:伸展活动以及肌力锻炼;2.休息及配戴支具;3.局部封闭治疗;4.严重时手术治疗,清除增生的骨赘,关节镜微创外科是有效手段
距后三角骨是由于距骨后方骨化中心在生长过程中没有与距骨的其他部分融合而形成的一块附属骨。当距后三角骨在后踝有限的空间内引起撞击,反复刺激从而产生损伤,诱发炎症,导致疼痛,影响运动。病程较长者还可导致拇长屈肌腱损伤。临床表现:通常有反复做踝关节跖屈动作或踝关节扭伤的病史,出现踝关节后方疼痛,后内侧明显,跖屈、行走及运动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治疗方法:1.制动、休息2.冰敷、理疗3.口服NSAID药物或局封治疗4.保守治疗无效考虑手术治疗。目前采用关节镜下距后三角骨切除,同时清理局部炎症及损伤的拇长屈肌腱,病变治疗彻底、手术效果好、并发症低、创伤性、恢复快,已成为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足底的疼痛性炎症,位于足底足跟处。医学上又称为“跖筋膜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足痛症。俗称“跟痛症”。发病因素:1、穿着高跟鞋2、体重增加3、走路及爬楼梯的次数增加,以及长时间站立临床表现:1.行走时足跟底疼痛;足底有明显压痛点。严重患者站立甚至休息时也会有疼痛感2.睡着时,一般不会感到足底不适。而醒来后,通常多行走几步,活动开后疼痛会有所好转3.在足底近足跟处,通常可以按压到明显痛点如何预防:1.避免足跟做反复辗踩动作;2.避免长时间在不平路面上行走;3.保持正常体重;4.定期地做足部及腿部的伸展训练;5.进行足底按摩。治疗方法:1.使你的患脚充分得到休息。发作严重时,需要尽可能地减少足部活动,包括走路、爬楼等;2.口服消炎药物,诸如阿斯匹林、布洛芬等。这些药服可帮助减轻疼痛和炎症;3.把足底垫软。可以在工作活动时,尽量穿着运动鞋。同时可以使用足跟垫保护足跟;4、对于特殊足弓的患者,建议使用足部支具或矫形鞋,需要定制或根据尺寸选配。5.睡觉时,建议配戴踝背伸支具固定患足,使小腿肌肉和足底筋膜轻度伸展,不让足底放松过度,造成足底筋膜挛缩,以减轻晨起疼痛症状。
跗骨是连接于前足与踝关节之间的骨性结构,在内踝下方形成一管道结构,称为踝管,表面有屈肌支持带覆盖,其中有自前向后有胫骨后肌、趾长伸肌、胫后动脉、胫后神经以及拇长屈肌通过。踝管综合症是指胫后神经或其分支,经过踝管时受压而引起的肿痛伴活动受限的症候群。临床表现:1.疼痛(通常为烧灼痛),可向足部、足后跟或足趾放射;偶尔可向小腿放射,但一般不超过膝关节;2.足底发麻,感觉减退或消失;3.跑步时疼痛;4.长时间站立时疼痛;5.休息后疼痛可缓解;6.夜间疼痛可加重;7.叩击内踝下后方踝管处可诱发疼痛,即Tinel’s征,严重时足外翻或背屈,甚至直腿抬高时,足底可能能出现疼痛及麻木感;8.踝管处压痛,局部可触及肿块或结节。治疗:1.急性期(疼痛和炎症期)冰敷;2.休息,避免剧烈运动;3.口服NSAIDS药物;4.待急性期过后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度和肌力;5.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