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7-02-02 FooTek 足踝矫形专家 如果足部有疼痛感,尤其在脚跟位置,这很有可能是足底筋膜炎的症状。这种情况影响足底筋膜(从脚跟到五个脚趾的组织的韧带)。 足底筋膜的功能是帮助支撑我们的足弓,提供了类似弹簧一样的功效,在我们走的每一步的过程中。 足底筋膜炎的疼痛症状出现时,我们会感到疼痛在脚跟或脚弓位置,这种疼痛会影响我们最基本的活动,比如步行和跑步等。 但是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可以从物理治疗中受益,减少疼痛,并提高整体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专业的物理治疗师可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从而制定最佳的行动方案,帮助解决可能导致疼痛的生物力学缺陷。 1、休息 足底筋膜炎的症状出现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休息,让双脚保持轻松,通过这种方法减轻足底筋膜的压力和紧张感。 参看图一 RICE原则,是经常性使用的治疗急性肌肉骨骼损伤的方法。这是休息(Rest),冰(Ice),压缩(Compression)和抬高(Elevation)的首字母缩略词。 但在最近一些年来,治疗急性足底筋膜炎方法做了一些改进,除RICE原则外还做了一些补充,于是首字母的缩略词添加成了P.O.L.I.C.E方法:P(Protection)保护和O(Optimal loading)最佳负载。 愈合初期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意味着在开始任何锻炼之前都应该使双脚得到休息,这个阶段管理通常需要持续3至5天,物理治疗师会评估决定什么时间开始最佳负荷,这涉及轻度的拉伸和加强脚踝的支持肌肉的能力锻炼。 2、伸展运动 你可以很容易地拉伸你的足底筋膜,轻轻地将脚趾放在墙上,以舒展足底筋膜。当患有足底筋膜炎时,轻轻拉伸足底筋膜和脚踝相关的肌肉,有助于提高踝足的活动能力,并帮助促进足底筋膜炎的最佳愈合。 参看图二 足底筋膜的拉伸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使足底筋膜得到有效锻炼。使用毛巾拉伸小腿肌肉也可以帮助改善脚和踝关节周围肌肉的灵活性和活动能力。 3、加强足部肌肉的功能锻炼 有时,因为支撑脚和踝关节的肌肉功能不足,会提高罹患足底筋膜炎的发生概率。加强小腿肌肉能力,对于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很好的效果。 脚趾抓毛巾是一种简单的方式锻炼脚部的肌肉,以帮助提高足弓的功能。这包括使用脚趾拿起纸巾或小毛巾等。可以请专业的康复医师设计活动锻炼方案,了解哪些强化的锻炼方式是最适合的。 4、冰瓶按摩法 使用冰瓶来治疗足底筋膜炎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轻轻地在脚底滚动冰水瓶以达到治疗足底筋膜炎的效果。 在治疗足底筋膜炎的急性和早期阶段,可以通过使用冰来帮助控制与足底筋膜炎相关的炎症和疼痛。 5、使用矫正鞋或矫正鞋垫支撑足弓 足弓的非正常变化可能会增加足底筋膜炎相关的足跟疼痛症状,物理治疗师可以帮助评估足弓是否有扁平足或高弓足的异常情况。可以借助鞋垫或矫正鞋帮助支撑足弓的功能,均匀分散足部称重,提高行走过程中的足部舒适度。 参看图四 通过学习简单的自我康复策略,可能能够成功地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症状,并快速、安全、有效地回到以前的功能和活动性水平。
什么原因导致的痛风? 痛风是一种关节炎,通常发生于单一的关节,最常见于大脚趾——突然的关节疼痛、红肿和肿胀,严重时会痛得死去活来、瘫倒在床。痛风患者十有八九为40岁以上的男性,但是也有一些年轻人罹患痛风的病例。 相信我们的患者对导致痛风的原因都很了解:痛风是由于尿酸在关节滑液中积累导致,它在关节处析出尿酸盐结晶,相当于在关节部位塞了一撮“盐”。 那痛风的罪魁祸首就是尿酸吗?我们还可以继续往源头追究。尿酸是食物中嘌呤的代谢产物,海鲜、肉类和内脏都是高嘌呤食物。嘌呤在我们体内代谢产生身体所需的能量,同时也产生了尿酸并通过肾脏(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但是,当人体出现嘌呤代谢紊乱,或是尿酸的运输途径受损,就可能导致尿酸积聚在血液中,进而引发痛风;其他症状还包括肾结石、肾功能衰竭等。因此,痛风最好先在内分泌科就诊;有痛风性关节炎则要在风湿免疫科就诊;而痛风性肾病还要在肾内科就诊。 什么人容易患痛风? 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尿酸高就容易患痛风,但其实医学界尚未明确血液中尿酸水平与痛风的关系:有的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也有些人血尿酸水平非常高,但是并没有痛风症状。但是我们可以明确的是,痛风与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高度相关。 痛风很早就被发现有家族遗传倾向,现代的医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所以,和我们之前科普的糖尿病一样,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罹患痛风,那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具有相同遗传因素的其他家庭成员都应该警惕:我是不是更容易患痛风? 同时,痛风也被称作“富贵病”——吃得太好了,鸡鸭鱼肉全不忌,甚至是暴饮暴食,长期摄入过量的嘌呤,尿出来的都是“油”,让身体的循环系统都不堪重负。这种类型的痛风患者通常也会并发糖尿病、高脂血、高血压、肥胖症和肾病等。对于这种“吃出来”的痛风患者,我的问诊过程就是健康教育课,必须先狠狠地教训一通。 另外,过量饮酒、肾功能异常、体重突然增加和某些类型的癌症也会增加罹患痛风的风险。所以说,痛风这个病,看天也看人,遗传因素我们还控制不了,但至少在生活方式上我们可以“管住嘴”。 痛风怎么诊断? 在痛风患者的诊断过程中,我们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包括家族遗传史等,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确判断到底是哪种危险因素导致的痛风,以及痛风的病情发展阶段,并为痛风患者制定针对性的精准治疗方案。 痛风的辅助检查手段很多,血尿酸测定、尿尿酸测定、影像学检查都可能用到。血液检查可用于检查血尿酸水平,同时痛风患者通常还需进行肾功能检查,以防存在肾功能问题。 临床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痛风关节部位穿刺,抽取关节滑液检查。通过显微镜可以看到,受损关节处的关节滑液里充满了微小的尿酸盐结晶,看起来就像一堆散乱的小针头。 痛风有哪些治疗方法? 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医生一般都会给患者开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这也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类药物。我们常见的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都属于此类。在此要特别强调,痛风患者尤其是有肾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慎重地服药,同时要遵照医嘱定期监测血尿酸和肾功能情况。 不能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也可以选择类固醇类药物,在医生的用药指导下注射或口服均可。还有一种药物叫秋水仙碱,可用于痛风的紧急治疗,但是这种药物容易引起恶心和胃部不适,许多患者不能耐受。 在痛风的慢性期或发作间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别嘌醇以控制尿酸的生成。需要注意的是,服用别嘌醇期间需要适当多饮水,以便于排出血尿酸,更好地控制痛风症状。另外一种较新的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非布司他,适用于具有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目前也较常用。 但是痛风最有效地治疗不是服药,更不是手术,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自主的健康管理。同时,专业的内分泌科医生也可以协助痛风患者进行有效的慢病管理。
这是我科康复室李淑媛博士写的踝关节扭伤的治疗,希望有踝关节扭伤的患者可以参考。踝关节扭伤是日常生活及体育活动中较常发生的意外损伤,常发生于下台阶或行走于不平整路面时踏空、摔倒、运动中冲撞等情况下。踝关节扭伤是在足部用力扭转动作期间,在韧带拉伸或者撕裂时发生,内翻位损伤占85%。容易出现距腓前韧带损伤和跟腓韧带损伤。高危人群:运动员、体育爱好者、舞蹈专业人员、重体力活动者、习惯性踝关节扭伤者症状:肿胀、疼痛、皮肤青紫机制:关节周围软组织(韧带、关节囊)撕裂、严重者可造成关节脱位及骨折急性期(1周内)处理措施:P-R-I-C-EP——protection,保护支持:根据扭伤程度不同选择不同的辅具(支持带、护踝、石膏、支具等),避免活动时进一步加重损伤。I——ice,冷敷:以装有碎冰的塑料袋包裹患处,20分钟/次,前3天每天3-5次,两次冷敷之间至少间隔半小时。冷敷直至肿痛消失,患处皮肤纹理与对侧相近。C——compression,加压包扎:使用弹力绷带自脚趾至小腿中段加压包扎,遵循下紧上松的原则。加压包扎直至肿胀减轻。加压包扎不宜过紧否则影响血运。 E——elevation,抬高患肢: 将下肢抬高至心脏水平面以上康复方案(第2周肿痛消失后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做踝关节背伸、跖屈、内翻、外翻、环绕运动(缓慢、用力、最大限度),每动作10下/次,3-4次/天,直至患侧踝关节活动度与对侧相同或以患足书写字母A-Z踝关节、小腿肌群柔韧性练习有助于恢复踝关节背伸的能力,从而能够做到早日行走以毛巾辅助踝关节背伸至最大限度(感觉微痛为止),维持10-15秒,逐渐延长至30秒。2-3次/组,2-3组/天。腓肠肌牵伸练习:健足在前、患足在后,双足尖向前,健腿膝关节屈曲,患腿膝关节伸直,缓慢下蹲至感觉到患腿小腿后侧肌群有牵张感比目鱼肌牵伸练习:健足在前、患足在后,双足尖向前,双腿膝关节屈曲,缓慢下蹲至感觉到患腿小腿后侧肌群有牵张感力量练习:加强小腿及踝关节周围肌群力量增加踝关节稳定性橡皮筋辅助踝关节跖屈、背伸、内翻、外翻平衡能力锻炼(3周后能完全负重时):平衡力差者发生踝关节扭伤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3倍扶物单足站:患足在外,由全脚掌着地过渡到足尖着地A:慢慢伸出另一只手,平举前伸,缓慢弯曲患侧膝关节,10次/组,连续2组B:慢慢将另一只手伸向扶物支撑手的一侧,伸展越远难度越大跳绳:双足跳绳5分钟,后患侧单足跳绳5分钟。单足站立练习:患足单足无痛站立——维持30秒——在枕头上站立30秒——在两个枕头上站立30秒注意:所有练习均遵循“缓慢、有力、最大限度”、“微痛”的原则踝关节扭伤1周内不做热敷!!!÷有文献报道:尽管70%的患者在扭伤后的3--9个月之内完全恢复功能,但是其他患者如果在初次扭伤后未接受正确的治疗,可能会在持续几年的时间里受到遗留症状的困扰(比如疼痛、不稳定)。另外山东省立医院胡勇大夫观点:足踝部扭伤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会有肿胀、疼痛不适等症状,需要耐心等待恢复,这期间可以护踝、局部用止痛药膏和做理疗,还可以到医院找专业医生就诊。
麻醉对孩子有没有影响?这是很多需做外科手术孩子家长的顾虑。我觉得,简单地回答“有”或是“没有”,都是不够确切的。在这里,我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简单介绍一下小儿麻醉的相关知识,供家长们参考。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这是咱们儿科医生入学学习的第一句话。 0-12岁的小儿,在生理、解剖等方面与成人的差别很大,尤其对药物的反应和代谢与成人不同。而且,婴儿、幼儿、年长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小儿麻醉学早已作为专门的学科来发展,只有经过专业培训、获得小儿麻醉资质的小儿麻醉医生才能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心理、生理、药理特点以及所需手术的部位及手术持续时间,选用最佳的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小儿麻醉的第一步就是催眠,即基础麻醉!因为小儿对手术是不可能配合的,脱离亲人会让小儿哭闹不安,即使手术部位局部麻醉很好,没有疼痛感小儿还是会哭闹挣扎。基础麻醉就是当孩子进入手术室,首先就通过已经建立的静脉通道给药让孩子安睡。理想的基础麻醉应使小儿处于睡眠状态,但呼吸和心跳都正常。因为基础麻醉也是通过静脉到全身的用药,有的麻醉师也称之为一种“全麻”,广义的“全麻”。在有些成人医院,由于麻醉师没有掌握小儿基础麻醉的技术,或者由于家长对小儿麻醉的错误认识,会把孩子捆绑住打局麻下做手术,且不说在孩子声嘶力竭的哭声中、在孩子痛苦挣扎下做的手术效果能有多好,这样极度恐惧的经历难说不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并且,剧烈的哭闹还会使患儿肺内压力猛增,肺血减少,可能导致缺氧发作。临床上就有在“按麻+局麻”下做小手术时孩子突然发生晕厥的报道。因此,对小儿任何大小的手术,基础麻醉是必须的。但单有基础麻醉还不能耐受手术的疼痛,因为,基础麻醉药主要是镇静药,没有或仅有很轻的镇痛效果,相当于我们服用了安眠药睡得较沉,拿针扎就会醒一样。因此,小儿麻醉的第二步还必须镇痛!目前,常用的镇痛方式有全身麻醉、区域神经阻滞麻醉两种方式。全身麻醉又可分为吸入麻醉(我们常说的气管插管全麻,患者的呼吸由呼吸机控制)、静脉复合麻醉(静脉给镇痛药,给药适量的话,能短时间的镇痛,呼吸仅仅减弱不会停止,通过面罩给氧气可以维持血氧饱和度)以及二者的结合静脉+吸入复合麻醉3种方式。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如果供氧得到保证,一切生命指标如血压、心跳、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不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不会引起脑缺氧。区域神经阻滞麻醉就是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使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麻醉。方式很多,像我科常做的多指、并指等手及上肢部位的手术就是打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让做手术的上肢及手在数小时内没有感觉也不能活动。而做脚和下肢的手术,就是打骶管麻醉,仅仅麻醉下肢。在成人,很多肢体手术只需要区域神经阻滞,患者是清醒的。但在小儿,都不可能只有区域神经阻滞,必须是在基础麻醉的基础上。如小儿多指、并指的麻醉就是基础+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述麻醉方式的作用都是一过性的,当药物在身体内逐渐代谢浓度降低时,作用就消失了。而吸入性麻醉药只要停止供给,药物就会很快从呼出的气体中排出,患儿则会随着麻醉变浅而清醒。小儿在麻醉苏醒过程中,可能出现精神恍惚、烦躁哭闹以及嗜睡等现象是正常的,家长不必过于紧张,麻药完全代谢后孩子就会就会恢复正常。而有的家长认为全麻后小儿会“变笨”,因而对外科手术需要全身麻醉顾虑重重,这需要科学地看待。应该说,任何麻醉,不管是全麻还是基础麻醉+局部神经阻滞,如果手术经过顺利,术中没有缺氧,尤其血氧饱和度始终在100%的麻醉,单纯一次手术,时间不长,对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育都没有明显的影响。当然,小年龄反复多次长时间全麻是有可能对孩子将来的学习能力产生影响的。在手术或麻醉过程中,如果因各种原因导致了脑细胞缺氧,并长达5~8分钟以上就会损害脑细胞,有可能引智力下降。严重的脑缺氧甚至会导致脑死亡(植物人)甚至死亡,这些都是麻醉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小儿机体发育不完善,对麻药的耐受力较成人差,所以,发生麻醉意外的几率比成人大许多。而麻药对脑细胞的影响,确有研究报道全麻术后的动物会出现短期的记忆力下降,但只是暂时的,能够回复。小儿的基础麻醉需要专科的知识,尤其重要的是临床经验。同样年龄、同样体重的小儿,给同样的药量,反应却可以不同。有的刚好平稳地睡着了,有的孩子还睁着眼睛,有的则可能已经入睡过深,出现呼吸抑制需要人工辅助呼吸了。小儿的区域神经阻滞也同样不易掌握,小儿的解剖和成人有很大的差异,加之,婴幼儿多肥胖,皮下脂肪厚,要准确地把麻药打到隔皮肤很深的神经干周围并不容易。当然,对于儿童专科医院的麻醉师来说,天天打,经验丰富就不是难事。但对于综合医院的麻醉师来说,偶尔打一个神经阻滞就很难打准,打不准手术中就麻不到,即使用了基础麻醉孩子还是会乱动甚至醒过来哭闹,最后不得不改为全麻。随着小儿麻醉学的迅速发展,麻醉药品越来越安全有效,麻醉器械和监测仪器的不断更新,在儿童专科医院,小儿麻醉的意外事故发生率已经很低。但从全国所有医院总体来看,小儿的麻醉事故仍每年都有发生。如果麻醉药物选用不当或超剂量使用,不仅可能造成术中呼吸抑制缺氧,还可能对儿童肌体造成其他的损害,个别肝、肾功能不良或特异性体质的儿童对麻醉药不能耐受,也可出现麻醉意外。要保证小儿麻醉的安全,需要的不仅是先进的麻醉设备和监护设施,更重要的是麻醉师丰富的临床经验,有的东西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因此,建议家长在选择就诊医院时,最好到儿童专科医院,这对保证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十分必要。即使是在专门的儿童医院,安全的麻醉还需要家长的配合,术前需完善各项检查,确定没有异常才能手术,术前麻醉医生还要询问患儿以前有无麻醉史、有无药物及其他过敏史,近日有无上感等不适,以评估和预测孩子麻醉的安全性。家长还需配合术前术后的处理,为避免麻醉过程中由于刺激使患儿呕吐,造成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术前6小时内需禁食,4小时内禁水。术后6小时内,麻醉药还没完全代谢,为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孩子不能睡枕头,需禁食禁水。看完这篇文章,家长们可能有些清楚了,安全的麻醉对孩子没有影响,为了孩子的安全,请到专门的儿童医院就医。
跟腱末端病(对奥运冠军刘翔)。好多久治不愈的跟腱末端病,往往伴有跟骨的Haglund畸形,容易引起大夫的忽视。什么是Haglund畸形呢?Haglund畸形最早由瑞典骨科医生PatrickHaglund于1928年提出,认为异常的跟骨后上突与跟腱下滑囊和跟腱组织机械性撞击引起的后足疼痛。该畸形常会伴有跟腱下滑囊炎、跟腱浅层滑囊炎、跟腱炎和跟腱腱围炎等跟腱末端病的病理变化。主要症状是足跟部的疼痛,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查体时会发现跟腱两侧压痛和肿胀,跟腱止点处深压痛,足背屈时出现疼痛。拍摄X片可以发现正常的跟骨后隐窝透亮区消失,能够看到隆起的后上跟骨图。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更换舒适的鞋袜,抬高患肢,注意休息,理疗和按摩,使用支具,外用敷药和使用非甾类药物抗炎镇痛,局部封闭治疗有导致跟腱断裂风险。对于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则可以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清理术。手术仅需跟腱旁2个7mm的切口就可以完成,术中用刨削刀清除跟骨后滑囊和炎性组织,用磨钻切除跟骨后上方骨赘。术后患者佩戴3-4周支具,按照康复计划训练10周左右就可以恢复。本文系李正勋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从事骨科、手外科二十年,遇到很多创伤或者手术后手足功能障碍、肌腱粘连、关节强直,尽管医师和患者想了很多办法,很多患者功能仍然无法根本改善。最近一段时间,我致力于肌腱粘连、关节强直方面的临床研究工作,通过一些方法的改进,可以使不少功能障碍的患者重获满意的功能。通过众多病例总结,常见肌腱粘连、肌腱损伤、肌腱缺损、手功能差的原因和克星有如下几种:骨关节、软组织和神经血管损伤严重,肌肉动力没有或者力量差,主动活动肌力差骨关节活动、肌腱滑动、软组织挛缩方面的原因导致肢体或手指关节被动差疼痛原因导致不能早期锻炼活动石膏、支具制动或者缺乏正确的康复指导导致关节僵硬和肌腱粘连肌腱、神经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床不健康,血运不良发现手足功能障碍、肌腱粘连、关节强直等问题要分析具体原因,对症施治!简单分析一下我处理肌腱粘连、肌腱损伤、肌腱缺损方面的一些措施:重视一期手术处理,尽量复位和重建正常的骨关节,重视软组织床和肌腱的修复,积极预防感染术后无痛化管理,尽量让病人在无痛状态下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康复锻炼早期介入,专职医护人员指导康复锻炼十分重视肌腱的牢固修复和修复质量,尽量术后即可开始锻炼择期手术必须确保肌肉收缩功能足够强大肌腱行走区域确保软组织床光滑、血运良好,肌腱力线、张力良好,必要的滑车重建,这块手术有很多细节可以改良。患者配合度高本文系谢松林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嵌甲是非常常见的疾病,虽然是个小问题,但是它依然对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困扰。 嵌甲性甲沟炎尤其多发于青少年人群,因为长期的疼痛和感染造成的渗液对患者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影响。并且,因为处理不当或其他各种原因,导致了感染反复发作,令人不堪其扰。 那么,嵌甲究竟该如何治疗呢?许多人会要求拔甲,而事实上拔甲是我最不推荐的方式。原因有三点,一是拔甲治标不治本,等趾甲生长后会再次发生。二是反复拔甲导致甲床萎缩变小,嵌甲更易发生。三是拔甲有损伤甲根的可能,导致趾甲生长障碍或严重畸形。每年我在门诊看到因为拔甲而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情况都有七八十例。所以这是我不推荐拔甲的主要原因。 一般我用三种方法处理嵌甲性甲沟炎,首先是保守治疗,在早期刚发生炎症的时候,及时用0.5%的碘伏清洗嵌甲部位,同时使用棉签将嵌甲侧甲沟皮肤和软组织轻轻推开,促进甲板生长但又减少甲板对甲沟软组织的刺激,等趾甲生长超过了甲沟远端,嵌甲解决了,炎症也就随之消退。第二种方法仍然为保守治疗方法,对于第一种方法无法解决的嵌甲,我们采用独特的复合导板技术,有效引导趾甲生长,并避免新生趾甲对周边软组织的刺激。此方法造成的疼痛及不适很小,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穿鞋、洗澡等日常生活都不受影响。因此尤其适合没有时间接受手术或者由于各类原因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工作繁忙、学习紧张、年长、害怕疼痛、糖尿病或其他基础疾病等)。 第三种方法就是手术,通过甲沟成形,将增生、感染的部分甲沟组织与趾甲、甲床、甲根一起切除。然后一次性完成甲沟成形。一般经过上述治疗后复发极少。 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嵌甲的发生多与过度修剪趾甲有关。平时要注意避免频繁修剪趾甲,不要将趾甲修剪的太短,如有嵌甲前兆,及时更换宽松的鞋子,避免嵌甲发生。 本文系陈江海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除了拔甲以外的多种方法!更多信息和病例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手足健康工作室” 或者添加我的微信号和我联系
孩子有手足畸形怎么办? 2016-04-17 韩冬 韩教授手足四肢整复 孩子有手足畸形怎么办? 每个做父母的,当宝贝儿女出生后,发现有手足畸形,十分痛苦,因为觉得自己的孩子已经不再完美,甚至愿意将自己的手足移植过去,其实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医生也为人父母,感同身受。 父母毕竟是成人,孩子身体不管是否完美,她们(他们)都是小天使,没有任何人再应该责怪她们。首先,父母要先过这个心理关,客观冷静的看待这件事情,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疏导好自己孩子的心理,携手共度难关,让小天使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做了多年的整形手外科医生,深深认识到心理的健康是最为重要的,他强过百倍身体上的瑕疵。 在门诊,几乎所有家长都关心如下几个问题,我一一列举,解释,但愿会有所帮助。 第一,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一个十分复杂和难以精确回答的问题,即便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通常来讲,在母亲怀孕2-3个月的时候,是手足等肢体形成时期,如果在这个时候,胎儿的发育被干扰了,很可能形成手足畸形,并有可能伴随心脏等内脏器官的发育异常。是什么干扰正常发育呢?这可能是遗传性的,基因编码出了问题,也可能是病毒感染,服用了敏感药物或者其他致畸的药物或其他因子,难以言明。所以孕早期的优育工作十分重要。 第二,父母再生小孩,还会是这个样子吗? 我的理解是,如果不是遗传性的,即不是父母基因异常遗传下来的,而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即前面所说的环境因素引起的,通常不会。 第三,什么时候手术合适? 这个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搞一刀切,当然还是有个大致的规律在里面。如拇指的畸形,国际的主流观点是放在一周岁前后,这个时候是孩子用手来探索和认识世界的阶段,手的功能在飞速发育,太晚手术可能会影响手功能的建立,太早又增加很多难度。如并指,如果不影响手指的发育,可放在一岁半以后考虑外科治疗,如果影响手指发育,在一岁前即需要治疗。至于环状束带综合症等,如果影响肢体发育,那就尽早解除挛缩因素。但无论如何,按照我们的经验及国际观点,都应该在学龄前完成所有的外科治疗。青春期是孩子最为敏感的时期,那个时候开刀存在很多困难,孩子的抗拒和心理的敏感等问题都需要面对和解决。 第四,究竟应该怎么治疗? 相对于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医疗技术本身尤其是外科技术的发展并没有那么快,当我从美国学习回来,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有那么几个难题是人力所不及,虽然我们每天都在为此而努力。对于一些相对容易解决的问题,方法众多,各有优劣,当大家看重一种方法的长处时,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它的短处,这里有个平衡点,过分追求往往欲速而不达。所以,当过分渲染一种方法如何美丽的时候,本身就是不够理性和客观的,因为世界上本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存在。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陆续写一些帖子具体到每个畸形,站在国际大师们经验基础上,分析常见方法的优劣,让自己所学能学以致用,给需要的家庭送去一丝温暖,并让大家少走弯路。 了解更多: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打开个人主页:http://www.drhandong.com 提前预约挂号:请登录http://www.guahao.com/搜索“韩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