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可不可怕?关键的问题是你了解动脉粥样硬化吗?如果你了解了动脉粥样硬化,知道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一回事,你会觉得动脉粥样硬化并不那么可怕,只不过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退化现象而已。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上出现条索样或斑块样的疤痕,好似热粥滴在血管壁上形成的痕迹,所以称为动脉“粥样”硬化。一般情况下,成人大约在45岁左右就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大约要经过40-50年的发展的过程,逐渐加重,并随着生命的结束而停止发展。实际上,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正常的生理退化过程,其发展经过与人类目前所期望生命的时限相吻合,是客观存在的,动态发展的,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的,有人企图用各种方法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是不现实的,就好比,人不可能越活越年轻,动脉粥样硬化也不可能越来越减轻。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硬化症并不是一回事,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类炎症性病变,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小,分为小动脉硬化、动脉中层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三类:一、小动脉硬化是指小动脉弥漫性增生,开始为小动脉内膜下弹力纤维增生,管壁增厚,呈均匀的玻璃样变,随着病程的进展,中层、外膜也发生玻璃样变,管腔狭窄,血管变硬,弹性减低,血流阻力增加。人体内大大小小血管的总长度加起来大约有96000千米,其中小动脉、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所占的比重最大。小动脉发生硬化可大大增加循环系统的阻力,为了保证血液供应,就要通过增高血压来增加血流量,血压增高实际上是对供血不足的有益反应,也是高血压发生的生理和病理基础。随小动脉管腔狭窄的加重,即使增高了血压仍不能满足重要器官的供血,最终引发这些器官的功能障碍,心、脑、肾所受影响最大。 在临床上,对小动脉硬化程度的评估,除根据脏器受损功能指标判断外,最简便的方法便是做眼底检查,通过观察视网膜上的小血管纤细、僵直、狭窄、压迹、渗出的严重程度,就可对小动脉硬化的轻重作出客观评判。 二、动脉中层硬化动脉中层硬化的发生率比较少,病变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的肌层,病因至今未明,多在中年发病,随年龄增长加重。病理改变为动脉中层肌纤维断裂、坏死、弹力纤维消失而代之以钙化,致使血管变硬,曲屈延长。单纯的动脉中层硬化不引起管腔严重狭窄或破裂,故而很少引起症状。体检中可见颞动脉或四肢动脉变硬、扭曲,少数主动脉受累的患者在其胸部X射线检查时可见主动脉扭曲延长。三、动脉粥样硬化是由脂质代谢紊乱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病变,多累及大、中动脉,特别是主动脉、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和冠状动脉,是发生脑血管病、冠脉综合症、夹层动脉瘤的主要原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多数伴有血脂增高,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低密度脂蛋白经过氧化修饰后,理化特性改变,产生了抗原性和细胞毒性,并在多种内皮因子的作用下聚集到血管的内皮下,引发持续的自身免疫反应,产生大量的“泡沫细胞”,逐渐形成“脂质池”,随着脂质池的增大,突出血管腔内,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斑。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原理、发生年龄、发展过程来看,你认为它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呢?从目前的情况看,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看法有三种:一种认为是生理性的,一种认为是病理性的,一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有两面性,一些时候是生理性的,一些时候是病理性的。本人趋向于第三种看法,理由是动脉粥样硬化每个人会发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一般情况下没有不适症状,没有根治的办法。如果把它作为一种疾病,其不是每个人都是病人,而且是持续几十年都处在疾病中,这样做有意义吗?从现实情况看,目前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脑中风和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通过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可降低脑中风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又说明动脉粥样硬化是病理性的。总结: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两面性,有生理性的一面,也有病理性的一面,并在两者之间相互转化。处于生理状态时,对机体不造成损害,也无症状,不需治疗;处于病理状态时,会对机体造成伤害,出现症状,需要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从生理性转化为病理性的原因十分复杂,至今也没完全弄清楚,只是有一些经验和看法。可大致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内因方面是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降低,内环境改变;外因方面有受寒、受凉、晾汗、过度劳累、外伤、情绪郁闷、焦虑、睡眠少、气候骤变等。动脉粥样硬化是多态性的,长寿老人,一生都没有患过脑中风和冠心病,说明这些长寿老人的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一直处于生理性状态,不发病。而有的人,刚进入中年就发生了脑中风和冠心病,而且反复发作,进展迅速,这是否说明这些人的动脉粥样硬化一直处于病理性状态。动脉粥样硬化需不需要治疗?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没症状无需治疗,只有在出现症状时才需要治疗。另一种意见是动脉粥样硬化长期存在,而且进行性加重,是发生脑中风和冠心病的主要原因,需终生治疗。对于这两种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比较合适呢?在你理解上述的问题后自己拿主意吧!也可找个这方面的专家帮你拿主意也行。
最近,报刊、网络媒体、甚至官方报刊不断刊登”小病不需治疗“的科普文章,被列出的这类疾病好多。这种把小病简单化,概念化、无需治疗的提法有些不妥,起码是不全面、不确切,容易引起人们对疾病判断失误,延误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产生不良后果。小病需不需要治疗,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常情况下,好多大病都是小病发展起来的,就如失火,大火都是从小火开始烧起来的,难道说小火不要救,等待火烧大了再救吗?现在是小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病就一定还是小病吗?也有发展为大病的可能。诚然,不是所有小火都能烧大,有的甚至自生自灭。小病也是如此,有些小病不治疗也能自愈。但我们总不能抱着侥幸的态度对待疾病吧,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和治疗还是必要的。对待不同的“小病”应持三种态度:第一种是积极治疗,第二种是无需治疗,第三种是动态观察。究竟采取何种态度,还是要看医生,由医生作出判断。如果对医生的判断有怀疑或不满意,可看这方面的专家。 先说第一种要积极治疗的小病。这种情况多见于“来者不善”的小病,有发展加重的趋势,有转变为大病的可能。这种小病就要积极治疗,把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花费少。如脑中风,在发病前多有思睡、懒动、情绪急躁的表现;发病早期有言语不流利、肢体轻微麻木,无力,拿筷子不稳等表现。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小病,但如不早期治疗,数小时后症状就可能加重。如能在发病后的3小时内溶栓治疗,用药一两个小时症状就可减轻至消失;如果在发病超过6小时再治疗,几乎没有完全恢复的可能,多多少少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第二种情况是无需治疗的小病。这种小病多这长期存在,无发展、无不适、不影响生活,动态复查无明显改变,不对身体造成伤害。这种疾病的典型代表是骨质增生,如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炎等。有人说,每次发病的时候检查都有骨质增生,并逐渐加重,不治能行吗?我说,你在不发病的时候检查,骨质增生也是存在的,发病、不发病检查无改变,那发病与骨质增生还有关系吗?而实际发病的原因不在于骨质增生,而是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发炎引起的,与骨质增生无关。所谓的治疗骨质增生的药物,实际上是治疗了软组织炎症。软组织炎症消退了,症状就没了,于是便产生了治好了骨质增生的错觉。第三种是不需治疗的小病,但要动态观察。这种小病,虽然现在看起来无明显异常,但不能预测以后起不起变化,处理的办法就是动态观察其变化,以便作出处理决定。这情况最常见的是甲状腺结节和肺结节,这两种小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大部分是在体检或做其它疾病检查时发现的,直径仅仅几个毫米、形态结构无异常,可以判断99%是良性病变,为什么不说100%呢?因为所谓的100%是不存在的。现在正常不等于以后就正常,就不发生变化,甚至癌变。这种情况,动态观察是最常用、最简便、最准确的方法。一般说来,结节有三种变化:一种是结节自然消失,这种情况多为炎性或非特异性炎症,炎症消退,结节也就消失了。第二种是结节持续存在,即不增长也不消失,这种情况多为增生和疤痕所致。第三种是持续增长,且一次比一次大,或者同时出现形态异常,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也不正常,,这种情况多为恶性肿瘤的表现,要进一步检查确诊,尽早手术治疗。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机体的免疫系统、自稳系统和修复系统的能力逐渐增强,大部分疾病通过上述功能都可以得以恢复,医疗措施仅仅起辅助作用。所以,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需要治疗。不需要治疗的疾病大致分为四大类,现分述如下:一、自愈性疾病:这类疾病可通过自身的抗病能力自愈,大多数不需治疗,也称为自限性疾病。所谓自限性疾病是指疾病发展到一定时间后便停止发展,自我痊愈,只有少数病例由于自身的抗病能力减弱时,才需要医疗措施帮助。这类疾病并不少见,多为病毒感染,如伤风、感冒、水痘、手足口病、玫瑰糠疹、轮状病毒肠炎、疱疹性咽峡炎。对这类病毒,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在机体免疫系统正常的状况下,这类病毒都会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消灭,无需用药,只有少数病情严重者或出现并发症者才需要对症治疗。自限性免疫性疾病的典型例子是格林-巴利综合症,这种疾病多在发病后的2-3周停止发展,以后逐渐好转至痊愈,半年内完全恢复。二、正常老化引起的疾病人从出生到死亡是一个发育、成熟、功能下降,逐渐老化的过程,到了功能下降期,难免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从表面上症状与疾病无异,而实际上是机体正常老化的表现,一般无需治疗。比如,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一般情况下,人在45岁左右开始出现动脉粥样硬化,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老化会缓慢、平稳地进行性发展,大约需50年左右发展到严重阶段。照这样理解,动脉粥样硬化是不需要治疗的。但是,如果动脉粥样硬化在某些特别原因的作用下发展速度加快,出现了症状,这个时候就需要治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不需要治疗,但动脉粥样硬化症需要治疗。二者看起来仅一字之差,但性质却完全不同。三、对身体没有伤害的疾病这类疾病对机体没有伤害,或者说基本上没有伤害,也不需治疗。这类疾病很多,如骨质增生、慢性浅表性胃炎、甲状腺结节、肺结节、心脏早搏、肝囊肿、肾囊肿、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要说明的是,以上这些疾病通常是没有症状的,或者症状轻微,即使治疗也没有什么效果。如果有明显症状,则说明以上疾病可能发生了变化,需查明原因再作处理。四、治疗无效的疾病这类疾病也不少见,大家熟知的某些恶性肿瘤、脑变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疾病。这类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进行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过度治疗反而有害。如运动神经元病、老年痴呆症、多系统萎缩症、遗传性共济失调、马查多-约瑟夫病、线粒体脑病,皮克氏病就是这类疾病的代表。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疾病需不需要治疗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时而异。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原来认为的不治之症可以转变为可治之症。如以前认为不能治疗的某些癌症,现在有了治疗新药,疗效显著,有的甚至可治愈。反之,以前治疗有效的疾病,随着致病菌的演化,对以前治疗有效的药物产生了耐药,反而无效。结核病就是这样的例子,结核病有数千的历史,一直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直到20世纪40年代发现了链霉素、50年代合成了异烟肼才有了有效的治疗药物,但时至今日,某些类型的结核杆菌对结核的药物均产生了耐药性,从能治的疾病又转变成了不治之症。
病人与医生的医学知识存在着绝对的不对称,因此,对疾病的认识存在差异就在所难免了,误解也就发生了,甚至还会出现医疗纠纷,对布公堂,普及这方面的知识有助化解医患分歧。医患对疾病的不同看法很多,现总结常见的八点如下。一、病人:小毛病,没什么大问题 医生:诊断清楚才能肯定生病了,大多数病人认为是小毛病,没有大问题,还会寻找一些理由来自我解释,常认为与劳累、心情不好有关,休息几天就好了,而医生则不能完全同意病人的观点。通常情况下,任何疾病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开始症状往往较轻,如不能早期诊断,延误治疗将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医生对每一个病人都不能掉以轻心,要严格按照医疗常规进行问诊、体检、辅助检查,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得出初步诊断。问诊,就是向病人或了解病情的人全面询问发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及过去的病史、家族史。体检,就是医生借助简单的器械如听诊器、大头针、棉莶等对病人进行望、触、叩、听的全面体检。辅助检查,是指对病人进行抽化验、影像学、超声波、电生理等方面的检查。当然,由于每个病人的病情不同,以上检查有繁有简,有多有少,不能一概而论。医生在诊断疾病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首先要排除严重疾病,才能再考虑普通疾病,其目的是避免漏诊和误诊。举个老年人便血的例子,医生首先要考虑有无直肠癌的可能,通过检查,在排除直肠癌后才能考虑是其它疾病;对反复发作性胸痛的病人,医生首先要考虑是心绞痛;对中老年出现咳嗽,痰带血絲,医生要首先考虑有肺癌的可能。二、病人:病很简单,无需检查。医生:检查是医生的建议,决定权在病人。站在病人的立场考虑,不同意检查的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对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二是经济能力所限,三是怕麻烦。医生做出检查的决定是根据病情的需要,更怕误诊后招病人抱怨,甚至发生医疗纠纷。对这种情况,病人与医生就要明白,医生只有建议权,决定权在病人。当然,病人拒绝检查,对由此造成不良后果担责。三、病人:住院已几天了,做了这么多检查、用了这么多药,花了这么多钱,到现在什么病都没搞清楚。医生:疑难病明确诊断有一定困难,并需要一定时间。通常情况下,90%的疾病都是常见病、多发病,诊断上没有什么困难。但对一些疑难病、少见病、罕见病诊断就有难多了,特别是基层医院,很少诊治过疑难病、少见病、罕见病,对发病率在几十万分之一,甚至上百万分之一的疾病,不是一般医生能胜任的。这种情况,医生最好建议将病人转至有条件的医院,病人及家人也可要求转院。还有一种情况是诊断疾病需要一个过程,复杂疾病更是如此,不能操之过急。就是国内顶级医院也不是对所有疑难病都能明确诊断,甚至出院时也没有确切的诊断,只能在出院诊断书上打个问号。四、病人:住院已几天了,做了这么多检查、用了这么多药,花了这么多钱,病情不但不减轻,还在加重? 医生:病情好转需要时间,而且不是医生能决定的。病人认为花了钱就要求医生把病治好,就如花钱买东西一样。实际上治病与买东西决非一回事。没有不想把病治好的医生,只有治不好的病,医生的差别在于技术水平和服务技巧,天下没有包治的医院,如许诺包治十有八九是骗子。原因很简单,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医生不起决定作用,只起帮助作用。黄帝内经上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思是说自己的抗病力强,是不会染病的,如果你有病了,说明你的抗病力弱了。古希腊的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说:人的本能是自己的医生,而医生是帮助本能的。所说的意思与黄帝内经上说是一样。病人本人是内因,医生是外因,内因才是决定因素,外因是辅助因素,医生只能起帮助的作用,不能起决定作用。至于用药后病情的变化向哪个方向发展,这与自身的抗病能力、致病因素、治疗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另外,医生根据病情制定的治疗方案,药物发挥作用还需一定时间,在药物达到稳定的血浓度后才能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再者,治疗方案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病情变化而变化,并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病人与家人对治疗效果不满意可向医生咨询,及时沟通,做到胸中有数,并积极配合医生,促进病情的好转而不总是抱怨。五、病人:用药多,病好得的快医生:根据病情需要用药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而实际上是,是药就是毒,无毒不是药。用药一定要谨慎,万不可随意用药,随意加量,否则,轻则带来痛苦和伤害,重则危及生命。据统计,在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因用药不当而住院治疗,19万人因此死亡。所以用药要遵循准确、少量、有效的原则。六、病人:住院时间长,病好得快,能治彻底。医生:疾病的病程有一定的规律,按规律办事。 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是有规律的,治疗方案也是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决定的。一般来说,早期诊断不清,病情在发展期才需住院治疗,一旦住院查明原因,病情稳定就可以回家服药治疗,慢慢恢复,并非住院时间长就好得快,而且住院时间长费用多,增加陪护负担,影响病人情绪,不利病情恢复。七、病人:没有治不好的病医生:有的病能治,有的病不能治 不少人认为,如今科技如此发达,卫星都上天了,还有治不好的病吗?实际上治不好的病并非少见,并且与时俱进,最近几年发生的新冠肺炎、埃博拉病、艾滋病就是这样的例子。这就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先有病,后有医,医总落后于病。一些病被攻克了,一些新的病又出现了,所以,总会有治不好的病就不奇怪了。 简单的说,可把疾病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能治愈,不复发。这类病尽管可以很危重,但一旦治疗恢复,永不复发。如伤寒、麻疹、流行性出血热就是这一类。第二类:能治愈,常复发。这类疾病如感冒、腹泻、关节痛、支气管炎等。 第三类:治疗有效,反复发作。治疗症状减轻,但很少能完全消失,容易复发,像风湿类疾病,脑梗塞、多发性硬化。 第四类:慢性进行性进展。如老年性痴呆、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八、病人:病情加重是医生治疗错误引起的 医生:是不是医生治疗错误引起的由专家鉴定决定 病情的变化是复杂的,病情加重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致病因素有增无减,二是抗病能力降低仍无恢复,三是治疗措施不到位。病人住院后病情仍然继续加重,病人或家人肯定着急,实际上医生也是着急的,医生能做就是寻找加重原因,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科内讨论、院内会诊、外院会诊,集思广益。判断病因就如公安判案一样,先是全面了解病情,进行分析判断,进一步检查证实、形成证据链。在找到发病原因后,寻找破解的方法还有很难的,在制定治疗方案后还要观察有无有治疗效果和副作用,要反复比较,权衡利弊,做出取舍,就如同与疾病打了一场战争,异常艰难,且胜负难料。 至于医生的治疗有没有不当和错误,不是病人或家人和医生本人说了算的,病人与家人如有疑问可请求市级医疗鉴定委员会鉴定,医疗鉴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科专家、法医专家进行评定做出鉴定结果,医患双方按鉴定结果执行就可以了。如果医患双方中任何一方对市级鉴定结论不服,可向省级医疗鉴定委员会审请鉴定,也可向人民法诉讼,人民法院也要请医疗鉴定委员会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做出判决。
一、动脉粥样硬化是怎样形成的,有以下七种学说:1、脂代谢异常诱发的自身免疫反应:脂质代谢紊乱后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造成动脉损害。2.致突变学说:基因突变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3.损伤应答学说:认为血管受损伤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4.脂源性学说:认为脂质代谢异常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5、细胞因子学说:内皮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6.病毒学说:内皮细胞感染病毒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7.癌基因学说: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因癌变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目前比较肯定和令人信服的是脂代谢异常诱发的自身免疫反应的学说。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动脉粥样硬形成的是一个漫长、缓慢、间歇、逐渐发展的过程。一般来说,正常人大约在45岁开始出现动脉粥样硬化,逐年发展,至85岁(发展过程大约40年)时发展至严重程度,引发各种血管性的疾病,这与人类目前的期望的寿命是一致的。如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粘度高、运动量小就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因是脂类代谢异常。脂的种类很多,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在众多的脂蛋白中,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糖化修饰(Gly-LDL)、免疫修饰LDL(LDL-IC)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脂类。因为通过修饰后的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具有了抗原性和细胞毒性,抗原性可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统,引发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血管壁,形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细胞毒性可直接对巨噬细胞造成伤害。特别是氧化修饰了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时起主要作用,由于其可自由通过血管内皮间的裂隙进入内皮下,这样就使得血流中的OX-LDL大量的聚集在内皮下,因其具有抗原性和细胞毒性,刺激内皮细胞分泌大量的粘附因子,在粘附因子的作用下,使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被粘附在内皮细胞上,并转入内皮下,并逐步转化为吞噬能力更强的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大量吞噬OX-LDL,由于没有能力分解消化这些OX-LDL,逐渐转变为代谢功能下降的泡沫细胞,最终死亡。死亡后的泡沫细胞释放大量的OX-LDL,又会吸引更多的巨噬细胞来吞噬这些OX-LDL,形成大量的泡沫细胞,如此重复进行,脂质越积越多,最终形成“脂质池”,这就是动脉硬化斑的主要成分和最能代表性的病理特征。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需几十年的的缓慢过程,并且逐渐加重,我们将其分为脂质条纹期、纤维斑块期、粥样斑块期、复合病变期四个发展阶段,以反应病变发展的程度。图1、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是个缓慢进行性的过程图2:单核细胞粘附-进入内膜下-转变为吞噬细胞同是平滑肌细胞转变为吞噬细胞-吞噬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转变泡沫细胞-泡沫细胞破裂释放大量脂类-形成脂质池。
测测你健康吗?一、什么是健康?有些人认为:我身体棒、没毛病不就是健康吗?严格地说,身体棒只能说身体强壮,没毛病只说没有疾病,但不一定是健康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是这样描述的: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才符合健康的标准。二、健康是一个动态过程人有时生病,有时正常,有时心理状态好,有时心理状态差,这说明健康是动态变化的。这种变化本人可察觉到,也可察觉不到,有时是缓慢的,有时是爆发的。因此,动态观察、定期做体检是发现早期发现不健康的基本方法。只有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才能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三、健康需要储存健康是一个累积的过程,积分数越多,健康的状态就越好,抗病能力就越强。一个人的健康也可比作银行,正常的生活就等于每天往银行里存钱,如营养不良、生病、心理障碍就等于从银行里取钱,存少取多,健康水平就会下降,久而久之,待到存款为零时,生命就结束了。反之,多存少取,存款越来越多,资本越来越雄厚,抗风险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就一定能够长寿。老年人常说,自己这一身的病都年轻时受累、受寒、受伤引起的,这话不无道理,不过到年老了才认识有点晚了。一个人,如每天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营养饮食、作息正常、活动适度,所处环境良好就能为健康积分。反之,每天心情郁闷、烦躁不安、暴饮暴食,通宵熬夜,久坐少动,环境污染,这种情况不但不能为健康积分,反而会从过去的健康积分中减分,常此以往,健康积分会越来越少,抗病能力会越来越低,身体就会越来越虚弱,甚至生病。四、评价健康的指标1、群体健康的评价标准:主要是看四项指标:即平均寿命、患病率、就诊率及死亡率。2、个体健康的评价标准。主要是看个人各系统和器官功能是否正常、有无疾病、体质状况和体力水平等。评价个体健康的指标多种多样,如抽血化验、影像学检查、电生理检查等都能对健康进行评价,除了需在医院做的检查外,还有一些健康指标可以进行自我评价,而且简单、准确,有参考价值。(1)单足站立闭目试验-评价平衡系统自测者双手下垂紧贴身体两侧,闭上眼睛,用一只脚站立,然后根据"不倒时间"来判断自己的平衡能力。判断标准:男性30-39岁,9秒为正常;男性40-49岁,8秒为正常;男性50-59岁,7秒为正常;男性60-69岁,5秒为正常。女性较男性推迟10年计算,即40-49岁,9秒,50-59岁,8秒,60-69岁,7秒。未达到标准者,说明老化程度偏快,超过正常标准说明老化减缓。(2)屏气时间-评价肺部功能方法:先做数次深呼吸,然后深吸一口气,最大限度屏气,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时间越长越好,记录吸气末到呼气开始的时间。一般以屏气时间在30秒以上为正常,少于20秒可认为呼吸功能不全。(3)运动能力测定-判断心功能1级:体力活动不受限。2级:体力活动心悸、气促。3级:轻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如刷牙、洗脸心悸、气促。4级:体力活动完全丧失,休息时仍有心悸、气促。(4)仰卧起坐--检验腹肌力健康人在1分钟内,仰卧起坐的正常值为成绩25-50次,60岁为15-20次。(4)爬楼梯--检验腿力一步迈两级台阶,能快速登上5层楼,说明健康状况良好;一级一级登上5层楼,没有明显的气喘现象,健康状况不错;如果气喘吁吁,呼吸急促,为较差型;登上3楼就又累又喘,意味着身体虚弱,应到医院进一步查明原因。四、怎样做才能保持健康关于这方面的文章繁多,观点不同,说法不一,化繁为简,把握要点,可概括为以下六点:一是保持良好心态,二是营养饮食,三是适量运动,四是作息正常,五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六是早防早治。在这六条中,第一条最为重要,一生保持良好心态才是保持健康的基础,幸福不幸福、快乐不快乐不是由物质条件决定的,而是由对幸福和快乐的理解决定的,俗话说的生在福中不知福,苦中作乐就是这个道理,知足、感恩是快乐的源泉。第二条营养饮食,所谓营养饮食就是“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是该吃什么就吃什么”,以营养为主而不是以口味为主。第三条是适当运动,不是说运动多了就健康,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生理条件,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如果自己吃不准,可请医生帮忙。第四点是作息有常,是说作息要有规律,按时睡,按时起,保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第五条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烟不酒,讲究卫生,自律自治。第六条是没病要预防,有病要早治。
每逢看到生活不能自理的脑中风后遗症的病人,心中就在想,如果能在发病早期及时、正确治疗还会这样吗?命运会好些吗?如果在发病前,本人或者家人知道脑中风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还会这样吗?事已如此,一切都晚了。可以这样说,明白一句话,救了一个人、成全了一个家人。如果大家都知道了,将改变全国脑中风的现状,由此说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脑中风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者多为中老年,不过近十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向,青壮年发病者逐年增多,三四十岁发病者并非罕见。脑中风的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给家人带来人力和经济上的沉重负担,同时也给社会带来重大损失,应该说是十分可怕的。 在四十年前刚参加工作时,脑中风还称为脑血管意外,意思是说,脑中风发病无原因,病前无先兆,突然发生,认为是意想不到的事,是不可预测的,所以称为脑血管意外,随着医学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对脑中风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基本上都搞清楚了,过去所谓的意外也不意外了,现在再没有人把脑中风称为脑血管意外了,治疗效果也发生了根本改变。但在基层医院,由于对治疗脑中风的新理论、新疗法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在广大农村地区脑中风发病率高、致残率、致死率高的三高现象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现代研究认为,脑中风的直接原因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基础上,激和了凝血系统,形成血栓,阻塞血管,或者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坏了血管壁的结构,引发血管破裂。脑动脉内形成血栓,阻塞脑血管,称为缺血性脑中风,占脑中风的70-80%。脑动脉破裂出血,称为出血性脑中风,占脑中风的20-30%。不论缺血性脑中风,还是出血性脑中风,整个发病过程都是漫长的,逐渐加重,大约四十年,早期不为人发觉,即使有了症状也不被重视,直至出现了言语不清和肢体瘫痪才看医生,这时动脉粥样硬化已发展到了晚期。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原因是脂代谢紊乱诱发的自身免疫反应,从病理上看可依次分为内膜下脂点期、脂质条纹期、斑块前期、斑块期、纤维斑块期、复合病变期六期。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千变万化,但发生机理概括起来有五类:一是动脉痉挛、二是动脉阻塞、三是动脉狭窄、四是栓塞、五是动脉破裂。讲了这么多,是想让大家理解脑中风发生的机理,更好的明白症状的发生原因。脑中风的干预措施有三步:第一步是预防、第二步治疗、第三是康复。预防的作用勿容质疑,治疗就更重要了,康复是在预防和治疗后仍存在着功能障碍,为使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所进行一系统治疗措施。将这三者比较起来,治疗是最重要的一坏。如果能在中风发病早期送到有抗栓治疗条件的医院,医生能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说95%的病人可恢复到病前状态。这里一贵在“早”字上,一般要求在发病后的1-2小时内送医,越早越好,二是贵在“准”字上,也就是看医生技术水平,医生如能根据病情需要准确进行溶栓、取栓、降纤、抗凝、抗血小板、活血化瘀治疗,效果一定好。出血性中风的病人发病率虽然较缺血性中风低,但发病较缺血性中风更严重,发病更急,从数秒到半小时可达病情高峰,症状有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需要紧急抢救或手术治疗,一般来说,预后较差。前面已讲过,脑中风是一种慢性病程,早期可没有症状,但脑中风发病前数天、数月、甚至数年就可能会出现脑缺血的症状,症状呈间歇性,持续时间不一,数分钟到几天,反复发生,症状不是很严重,不治疗就能恢复,失去了警觉,认为没什么大问题,直到出现半身不遂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为时已晚。总结以往的经验,大多数患者在发生脑中风的前几天常有三种表现:一是困,特点是睡了还困。二是懒,不愿活动。三是烦,急躁、烦闷。建议,只要有上述三种表现中的一种就要看神经内科专家,明确诊断,进行治疗。如能在这个阶段进行早期治疗是最化算的,一是效果好,二是花钱少,三是恢复快。曾治疗一例八十多岁的老人,反复发生脑中风十一次,由于家人送医早,及时抗栓治疗,疗效好,至今还能正常活动,生活自理。
医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治疗的一门学科,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尝试、总结发展起来的。中医学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并尝试草药。在公元前3000多年,轩辕黄帝写下了人类第一部医学著作--《祝由科》,后世人在这部医药著作的基础上不断增补删改,逐渐形成了后来的《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两部巨著,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在这个时段也是古典希腊文明的开创时期,西方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的《希波克拉底全集》代表着西方医学的开端。医学模式又叫医学观,是人们研究医学问题时所遵循的总的原则,包括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等,影响着某一时期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从而使医学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习惯化了的风格和特征。从古至今医学模式经历了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五个阶段。一、神灵医学模式:远古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对医学知识认识和实践能力有限,不可能对人体的生命和疾病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于是,就根据直观的医疗经验和想象,把疾病看成是鬼神作祟、天谴神罚,对疾病的治疗则是用有限的所谓药物与祈祷神灵保佑,这个阶段的医学模式称为神灵医学模式。神灵医学模式虽然原始、粗糙、荒谬,但它毕竟是早期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对医学发展有积极意义。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自然哲学,其基本的医学思想是朴素唯物主义,是应用自然现象的客观存在和发展规律来认识疾病与健康问题的思维方式,具有朴素的辩证的整体医学观,与神灵医学模式比较进步不少。三、机械论医学模式:认为“生物体只不过是精密的机器零件”,代表作有《动物是机器》和《人是机器》,认为人体“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是机器某部分故障失灵,需修补完善”,以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否定唯心主义的生命观和医学观,把医学引向实验医学时代,对医学进步发挥重要作用。四、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这一时期的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将人视为高级智能生物,全力以赴从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才是解开生命之谜,征服一切疾病。广泛采用分析为主的方法,强调分科研究,从横向来看分科越来越细,从纵向来看分化日益深入,分支学科越来越多。这使近代医学在人体细节至细胞层次上的认识日益精确,但对人体内在的有机联系和系统整体上的生命机制有所忽视,使近代医学彻底拜托了“神创论”等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桎梏,对近代西方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由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首先提出,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他指出:“要理解疾病和合理治疗疾病必须考虑病人生活的环境以及社会对疾病的影响。这就是说,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了解不仅仅包括对疾病的生理(生物医学)解释,还包括了解病人的心理因素、病人所处的社会因素和帮助治疗疾病的医疗保健体系。医学模式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历史过程,不仅与医学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还与社会、政治、经济、科学、科技、文化密切相关,它是由各个时期医学发展水平、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思维方式决定的,与各个时期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哲学思想紧密联系。它形成以后,又反过来对各个时期的医学研究、医疗卫生工作、临床诊治及医学教育产生强大的能动作用,成为其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的理论基础。
上古时,即无医也无药,那人类是怎样战胜疾病的呢?人类战胜疾病的主要法宝是靠自身的防御系统,而防御系统是随着生存环境的的变化而变化的,与时俱进,其抗病的能力日益强大,功能也越来越完善。人体的防御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皮肤把整个身体包裹起来,粘膜把口腔、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道全面包裹起来,阻断与外界的接触,防止致病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侵入机体内部,称其为第一道防线。皮肤包在身体表面,面积约有1.5到2平方米,广泛分布着汗腺、皮脂腺,24小时不间断的分泌汗液和皮脂,不仅能润滑皮肤、防止干燥、散热和排泄功能,而且还有杀灭细菌的作用。粘膜分布在口腔、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的表面,除了具有防止病原体入侵外,根据所在的器官不同,还担负着不同的重要功能。如胃粘膜分泌的粘液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分泌胃酸有杀灭细菌和助消化的作用,分泌的胃蛋白酶有分解蛋白的作用。呼吸道粘膜分泌的IgE抗体有杀菌作用,分泌的粘液有吸附吸入呼吸道的有形物质,并有湿化、加温空气的作用,粘膜表面的纤毛有节律地向口腔方向摆动,把吸入到呼吸道内被粘液粘住的有形物质运动到气管和咽喉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所谓的“痰”。鼻孔前端的鼻毛也有阻挡有形物质吸入肺部的作用,也可认为是防御系统的一部分。皮肤与粘膜的防御作用可概括为三类:1、物理屏障:由致密上皮细胞组成的皮肤和黏膜组织具有机械屏障作用,可阻挡病原侵入。2、化学屏障:皮肤黏膜分泌物中含有多种杀菌、抑菌物质,如皮脂、胃酸、唾液等,是抵御病原体的化学屏障。3、微生物屏障:寄居在皮肤黏膜和肠道的正常菌群,可通过与病原体竞争或通过分泌某些杀菌物质对病原体产生抑制作用,以保证正常菌群的平衡。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组成。所谓吞噬细胞是具有吞噬功能一类细胞的总称,它包括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对体内衰老死亡细胞和外来异物有强大的吞噬和消化能力。中性粒细胞占外周血白总细胞数的50-70%,细胞内含有多种溶菌酶,表面有抗体和补体受体,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与生俱来,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多数情况下,这两道防线可以有效阻挡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但对特殊的病原体还需要免疫系统共同参与才能将其歼灭,这个免疫系统称为第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组成。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在接触到侵入体内的特定的病原体后,经过一番斗争逐渐建立起来的,称为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功能和清除功能。识别功能就是能发现外来入侵者和自身衰老、病变死亡的细胞。清除功能就是在识别后立即将其杀灭、分解代谢,排除到体外,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生理平衡的功能。人体的防御系统是一个结构缜密、功能复杂的工程,各个子系统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对机体进行多层保护,从而保持机体功能正常运转。防御系统就好比一个庞大的作战系统,有指挥官、侦察兵、传令兵、作战部队,特种部队构成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第一道防线是防御,第二道防线是野战部队,野战部队只要发现有越过第一屏障的敌人就立即加以消灭。如果入侵者不是普通的敌人,有独门绝技,野战部队就对付不了,但会把敌人的信息通过传令兵传给指挥系统,这时指挥系统就调动特种部队,也就是免疫细胞系统,免疫系统的各种免疫细胞就会投入战斗。免疫系统的特点是每次只针对一种病原体,从功能启动到达到最大战斗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时间约需2-4周,这也就是有些疾病从发生到好转的时间需要2周以上,好转的时间与机体免疫力达最强的时间有关。病原体被消灭后,人体就获得了对这种病原体的永久的免疫力。所谓永久免疫力,就是如果再次感染这种病原体,机体就能很快杀灭这种病原体,从而把疾病抑制在萌芽状态。其原理是在第一次感染时,具有记忆功能的免疫细胞会记录下病原体的特殊信号,当再次感染这种病原体时,记忆免疫细胞会立即将病原体的信息通知到免疫系统,于是,整个免疫系统会立即行动起来,速度投入战斗,加上有信息精准,在病原体还没有对机体造成损害的前提下就将其消灭了。大家所熟知的麻疹、伤寒、小儿麻痹症、乙型脑炎都是终生免疫性疾病,不会复发,道理就在于此。举个当病原体穿透皮肤或粘膜到达体内组织后,吞噬细胞首先从毛细血管中逸出,聚集到病原体所在部位。多数情况下,病原体被吞噬杀灭。若未被杀死,则经淋巴管到附近淋巴结,在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进一步把它们消灭。淋巴结作为一个兵站是杀灭病原体的堡垒,在人体免疫防御能力上占有重要地位,病原体一旦通过淋巴结,就可以长趋直入进入到血液中,轻则是菌血症,重则是败血症,甚至是脓毒败血症。消灭病原体分为吞噬、杀死和分解三个步骤。吞噬细胞首先把病原体吞噬至细胞内,细胞内的溶酶体与病原体溶合,溶合体内的溶菌酶数分钟可杀死病原体,而蛋白酶、多糖酶、核酸酶、脂酶则可在30-60分钟内将菌体分解。如果入侵的病原体被完全消灭,轻者可无任何不适,中者有不适、低热,数天可完全恢复,严重者可有高热、严重不适、恢复时间长。入侵体内的病原体与机体的防御反应就好比是一场战争,可以打胜,也可以打败;可以速战速决,也可以是持久战;可以是小打小闹,也可以是轰轰烈烈。总之战事的结局由敌我双方的力量所决定的。如果把自身的防御能力强弱分为三个等级,自身防御能力强的人,即使感染了病原体,可迅速将病原体杀死,不会发病;自身的抗病能力中等的人,感染了同样的病原体,由于杀灭病原体需一定时间,就会发病,但不严重;自身的防御能力低的人感染同样的病原体,由于防御能力弱,很难战胜病原体,或者防御系统崩溃,不仅会发病,而且病情严重,甚至致命。患病的结局是由自身的抗病能力决定的,是内因,而治疗是非决定因素,是外因,仅起辅助作用。发热是由致热原引起的,病原体的分泌物,被杀死的病原体、死亡的吞噬细胞和被破坏的机体组织都是致热原,如致热原不能去除,机体就会发热,退热药只能短暂降温,体温还会升上去的,适度的发热可提高抗病的能力,促进病情的恢复,一味退热会加重病情并延长恢复时间。抗病能力的强弱与什么有关呢?一是先天性因素,二是环境因素。有些人很少得病,有些经常发病。反复感冒的人并不是因为病毒只针对他,而是因为其自身免疫力低下,感冒病毒更容易侵袭而已,这才是他频繁感冒的真正原因。先天因素无法改变,环境因素是可以改变的。一个人如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合理饮食、作息合理、适量运动、去掉各种不良习惯就可提高抗病能力。希望通过营养补品、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都是不现实的。
人生最大的追求不是名利而是快乐,快乐是从哪里来的呢?快乐的来源太多了,儿时家长给买个玩具、上学考个好成绩、工作后长工资、晋升、恋爱时交个好朋友都可得到一时的快乐,但这些快乐都是短暂的。与快乐相比,烦恼远多于快乐。俗话:人生顺心一二,不顺心八九。所以,要求一生都快乐是不现实的,究其原因,就在于人无止境的欲望,欲望越多,烦恼就越多,欲望越大,烦恼就越大。人生要获得一时的快乐很容易,但要获得持久的快乐,甚至一生的快乐就难了。怎样才能获得一生的快乐,简单地说,快乐与否取决于心态,快乐不快乐都是由心产生的。对一般人来说,心态是随环境变化的,而环境又是时时刻刻在变,所以心态也就会变化,快乐也就会变化。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实际是苦海是无边的,回头是上不了岸的,只有心态转变了才能“上岸”,才能脱离苦海,只回头是没有用的。生活中的快乐与否是由心态决定的,与名利、职位、地位、豪宅、名车无关。天天山珍海味是一个味,天天粗茶淡饭也是一个味,只有比较才能感觉到两者的不同。天天山珍海味与天天粗茶淡饭是没有区别的,也没有不同。只有吃过苦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甜,只有挨过冻的人才懂得什么是温暖,只有受过劳累的人才能感觉到什么轻闲。良好的心态是快乐的源泉,精神境界的高低决定着快乐的程度。做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是向上的动力和源泉。只追求感官的刺激,与没有精神的低等动物没有区别。为信仰、为理想而奋斗,为民族、为国家、鞠躬尽瘁,会永远快乐!人生有三种命:一生仅满足于食、色、性的活着叫性命;一生满足于琴棋书画的活着叫生命;一生为国为民的活着叫使命,精神追求越崇高就越快乐。有精神的人才能保持乐观的情绪,才能不畏困苦,斗志顽强,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乐于奉献,善于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即便是做家务也能获得快乐,就是做饭也能获得快乐。反之,对家务仅仅计较谁干的多,谁干的少,总认为自己付出的多,别人付出的少,把家务当做负担,带着这种情绪做家务,就得不到快乐。工作也是如此,带着乐观的情绪去工作,才能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在工作中有创造,有革新、有发明,实现人生价值,获得快乐。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没有正确认识,就会影响情绪。如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宽容、包容、理解,妥协就能化解矛盾,增进友谊。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或困惑,向智者请教,常常会有茅塞顿开,醍醐灌顶,有“与君一席活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受益非浅。转移疗法就是通过做其它喜欢做的事把烦恼淡化,在烦恼时去购物、美食、旅游、跑步、看电影等,这样就可把大脑中烦恼的兴奋点弱化,由喜欢做的事的大脑兴奋点强化,随着大脑从烦恼的兴奋点转移到高兴的兴奋点,烦恼的事就会慢慢忘却,心情就会慢慢好转。经常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其作用不仅使被帮助的人感受到温暖,同时自己也会感到助人后的快乐。经常帮助别人,就会使自己处在一种良好心境中。善待别人,胸怀大度,以谅解、宽容、信任、友爱的积极态度与人相处,就会增加自身的安全感、归属感,就会得到快乐的体验。在被人误解的时候,如能亮出高姿态,不针锋相对,不仅能使自己安静,避免矛盾激化,同时也会让对方反醒,待晓知真相后,会增加对你的好感和敬佩。广泛的爱好,比如读书学习、写文章、收藏、体育、旅游、音乐、种花、养鸟、做义工,做公益,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就能享受其中的快乐。有爱好还能增长知识,广交朋友,乐在其中。反之,对做任何事没有兴趣,无所事事,家里蹲,吃饭、睡觉、等死,这样不仅泛味,还会让多种疾病找上门,加快衰老。总之,知足、感恩、奉献是快乐的源泉,快乐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快乐不快乐自己作主,烦恼也是自己的事,烦恼是自寻的,缺少快乐是修行不够造成的,修行到家,快乐无穷。愿烦恼的人慢慢修行吧,快乐会越来越多,烦恼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