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是什么?☆问:什么是脊柱侧弯?答:不是所有人的脊柱都是笔直的。脊柱侧弯,顾名思义,就是脊柱向侧方弯曲。正常人的脊柱从正面看是直的,因为人是左右对称的,而脊柱侧弯患者的脊柱从正面看是呈字母“C”形或者“S”形的。☆问:脊柱侧弯有什么表现?答:脊柱侧弯分胸椎侧弯和腰椎侧弯。在外观上,胸椎侧弯可以表现为双肩不等高、双侧胸廓不对称、肩胛骨一侧隆起而另一侧凹陷。腰椎侧弯往往表现为腰部肌肉一侧饱满而另一侧空虚,腰椎侧弯严重时也会有双肩不等高。脊柱侧弯通常只影响外观,而并不引起症状。有些患者认为自己的腰痛或背痛是脊柱侧弯引起的,但其实腰痛背痛和侧弯没有太大关系,脊柱不弯曲的人也常有这种症状。腰背疼痛是常见症状,大多由于腰背肌肉劳损,一般通过休息、按摩和外用药就可以缓解。☆问:什么是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弯?答: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弯是指由于神经和肌肉方面的疾病导致的肌肉力量不平衡,特别是脊柱旁肌左右不对称所造成的侧弯,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小儿麻痹后遗症、大脑痉挛性瘫痪、进行性肌肉萎缩等。这类患者由于脊柱旁肌的肌力减弱或消失,患者往往不能自主坐稳,常需要双手支撑于椅子旁才能坐稳。☆问:脊柱侧弯有哪些危害?答:轻度至中度的脊柱侧弯并不影响内脏功能或者其它身体机能。只有严重的脊柱侧弯,一般至少超过60度才会导致胸腔和腹腔的空间明显减小,从而引起心肺和胃肠受压而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心肺功能障碍是指活动耐量降低,比如走不了多远就气喘吁吁心跳加速,或者上两三层楼就走不动要休息一会才能继续爬楼。腹腔空间减少会导致饭量下降,严重时还会影响怀孕。☆问:成年以后脊柱侧弯会发展吗?答:成年以后,超过40度的侧弯也是会缓慢发展的,以平均每年1度的速度发展。而且在两个年龄阶段会显著加重:一是生育后1-2年:脊柱侧弯一般并不影响怀孕和生育,但怀孕和生育会使侧弯加重,因为怀孕期间会出现韧带松弛,另外生育后常抱孩子导致脊柱负荷明显加重,这两个因素都常导致侧弯度数明显进展;二是60岁以后骨质疏松期,骨质疏松可削弱脊柱的强度,在重力的作用下原有的侧弯会越来越弯。因此脊柱侧弯患者在这两个阶段要有意识的采取措施,即生育后尽量少抱孩子,50岁以后开始补钙,60岁以后积极补钙。☆问:脊柱侧弯的度数是怎样量出来的?答:脊柱侧弯的度数是需要拍X光片才能量出。X光片通常需要拍脊柱全长X光片,并且要在站立位拍摄。拍完之后在片子上测量读数。胸椎弯曲和腰椎弯曲的度数要分开测量,最后得出两个度数,一个是胸弯的,另一个是腰弯的,一般取最大的度数代表病情的严重程度。脊柱侧弯致病因素复杂女孩尤其易得☆问:为什么会得脊柱侧弯?答:脊柱侧弯的原因很多,大体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是指出生前在胎儿阶段就出现了脊柱发育异常。胚胎期脊柱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妊娠第5周和第6周,这是脊柱分节的时间。如果胎儿在此时期受到药物、病毒、理化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脊柱发育畸形。而后天性脊柱侧弯往往发生在青少年期,多于10岁以后发病,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总体来说并不会简单的因为坐姿睡姿不正或背书包的方式不对而出现。而是有更加内在的原因,与发育异常、神经肌肉失衡、内分泌紊乱或平衡调节功能受损有关。目前尚无方法预测哪些人会出现青少年脊柱侧弯而哪些不会。☆问:脊柱侧弯遗传吗?答:虽然有些患者有脊柱侧弯的家族史,但绝大多数患者并不会把侧弯遗传给下一代。☆问:脊柱侧弯的发病率高吗?答:脊柱侧弯的发病率其实并不低,发病率约3%,即每一百个人中就有三个人患病。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如果您上街一眼望去看到两百人,那这两百人中就有六个人有脊柱侧弯;又或者是您的孩子所在年级有三百人,如果都去拍片子筛查的话,能找出差不多十个脊柱侧弯的。但为什么我们都觉得很少能看到脊柱弯曲的人呢?这是因为尽管脊柱侧弯的发病率不低,高达3%,但绝大多数都是轻度的。脊柱侧弯一般要超过30度时,才能在穿紧身衣时看出来,而一般要超过四十度才能在穿不太紧身的衣服时看出来。而40度以上的脊柱侧弯的发病率要低很多,约为千分之三。☆问:脊柱侧弯男女发病率有区别吗?答:先天性侧弯男孩比较多见,男女的比例大概是4:1。而后天性侧弯,就是青少年特发性侧弯,女孩明显多于男孩,尤其是弯度超过40度的患者中,女孩占到90%以上。☆问:为什么女孩这么发病率更高呢?答:现在它的原因发病不是特别清楚,到现在大家还在研究这个问题,但是它确确实实是有这么一个现象,女孩发病率高,这说明了基因在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病中还是有一定的作用。脊柱侧弯度数40度以内不考虑手术治疗☆问:发现孩子脊柱不直的话,家长应该怎么办?答: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肩膀或腰背部的不对称就应该警惕脊柱侧弯的可能性。应该带孩子到医院拍脊柱的X线片以明确是否有脊柱侧弯。如果确有侧弯应该请医生测量角度。☆问:如果真是脊柱侧弯,应该怎么治疗?答:通常来讲,20度以内的侧弯只需锻炼和定期拍X线片观察;20-40度的侧弯需要锻炼加支具治疗;而如果超过40度则需要考虑手术矫正。☆问:听说有些医院做按摩牵引等保守治疗,疗效可靠吗?答:脊柱侧弯的矫正不建议尝试瑜伽、按摩、牵引或者中药治疗。这些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远在几千年前的希腊医书上就能看到牵引床矫正床等治疗脊柱侧弯的方法,但历经几千年的验证,这些朴素的治疗理念已经被证实无效而遭淘汰。近几年也已经有大量患者尝试并证明无效,目前国内所有的公立三甲医院都不做这种治疗就是这个原因。只有一些私立的中小型医院还做这些治疗,但往往只是出于商业目的而最终治疗效果非常有限。像北京的有些小医院做脊柱侧弯的保守治疗,事实证明都是骗人的。有的医院宣称有二十多项专利,也都是虚假宣传。甚至在网上展现外国患者前来就诊,其实都是找来几个外国人摆拍的。希望有辨别能力的患者和家长不要再上当了。☆问:20度以内不需要支具治疗吗?答:支具的矫正效果是和脊柱侧弯的度数成正比的,度数越大支具的矫正空间越大。如果度数很小低于20度时,支具的矫正效果有限,反而可能限制孩子的胸廓发育,所以最好还是等度数超过20度再考虑支具治疗。☆问:如果不戴支具只是定期拍片,那隔多久拍一次片子呢?答:如果在孩子发育的高峰期,就是10-13岁,应该每3个月拍一次,13岁以后可以每6个月拍一次。☆问:如果度数在20-40度,支具治疗是怎样的呢?答:支具治疗必须由专业的技师量身定做,不要简单的买个背背佳,背背佳是矫正习惯性驼背的,对真正的脊柱侧弯是毫无用处的。支具每天必须佩带20-22个小时,包括睡觉得时候,只有在洗澡、运动的时候才可以不佩戴。随着孩子身高的增长,支具需要每年更换一次。女孩一般要至少佩戴到月经后2年。☆问:支具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呢?答:支具做好后要拍片看支具矫正的效果,而且要佩戴1个小时后拍片,此时的效果就是支具矫正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感觉支具是否合适,如果觉得不适,可以让技师调整。以前有的患者反映在别的医院做了支具就戴上了,也没有拍片子看疗效。这种情况很不应该,试想万一那个支具矫正效果不好或者根本就没起作用,那戴一年不是白戴了,反而让孩子受了不少罪。如果隔一年拍片复查,需要提前4小时脱掉支具,这样才能真实反映目前的度数。因为脱掉支具后度数会反弹,只不过每个人反弹的度数不同,我们复查拍片需要看的是反弹后真实的度数。☆问:如果度数在20-40度,锻炼疗法包括哪些内容呢?答:锻炼主要包括侧方弯腰、燕子飞和游泳。侧方弯腰,适合于"C"形(单个弯曲)侧弯,如果是"S"形则不建议做("S"形是指同时有胸弯和腰弯两个弯曲)。向脊柱弯曲相反的方向弯腰以对抗侧弯。每天50-100个,分2-3组完成.燕子飞,可锻炼背部肌肉,增加软组织平衡,每天50-100个,分2-3组完成。至于游泳,自由泳和蛙泳均可。每天600-1000米。也有人推荐吊单杠,但比较难坚持,女孩本身就力量小,每天做不了几组,效果很难有保障。矫正手术如何治疗脊柱侧弯?☆问:脊柱侧弯的矫正手术有哪些类型呢?答:我们常说的矫正手术是矫正融合手术,矫正融合手术就是在体内放入金属的钉棒支架,这个金属支架可以将弯曲的脊柱拉直并维持,相当于放在体内的金属支具。单靠支架维持还不够,手术置入支架的同时还进行了植骨术,就是在脊柱背侧放置了颗粒骨,这些颗粒骨愈合后会将脊柱固定住,就像电焊一样把脊柱焊住了。所以,其实术后半年左右金属支架就失去支撑脊柱的作用了,那时脊柱曲度的维持主要靠融合了的颗粒骨。除了矫正融合手术,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脊柱侧弯手术,包括半椎体切除、生长棒及导航微创手术几个类型。☆问:半椎体切除是什么意思?答:半椎体就是半个椎体的意思。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脊柱侧弯。正常椎体是左右对称的,而半椎体则是只有左边或者右边,而另一边是没长出来的。我们的脊柱包含7节颈椎、12节胸椎和5节腰椎,一节落着一节。如果其中某一节左右不对称就会影响整体形态。半椎体切除就是把这个异常的椎体切除,然后用钉棒固定住,2-3年后再把钉棒取出就完成治疗了。☆问:生长棒是什么意思?答:生长棒适用于早发脊柱侧弯,就是10岁以前就出现明显侧弯的。10岁以前的孩子不应该做矫正融合手术,因为一旦做了矫正融合手术,孩子的躯干就长度固定了,而这个年龄的孩子的躯干直到18岁之前都还有生长潜力,过早的融合会损失孩子的身高,而且由于下肢还在生长,成年后躯干和下肢的比例也会失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生们发展了生长棒技术。就是通过手术的方式,通过上中下三个小切口,置入金属支架,这个金属支架可以矫正侧弯,并且允许每年做一个小手术将其延长。这样就能为孩子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在孩子12岁以后再接受最终的矫正融合手术,大大改善了疗效。☆问:导航微创手术呢?答:导航微创是近几年实现的一项突破性进展,它基于最新型的导航设备,结合手术技术上的创新,只需三个5厘米的切口就能完成以前需要40厘米切口才能完成的手术,适用于90度以内的后天性脊柱侧弯。以前认为脊柱侧弯矫形是个创伤大风险高的手术。导航设备的出现使这个状况明显改观。首先说创伤大,传统手术创伤大是因为要把脊柱显露的清清楚楚才能置入螺钉,因为传统手术是依靠解剖标志和医生的经验置入螺钉。而导航手术则不必,导航置入螺钉依靠的是术中CT,不需要直视脊柱的解剖标志,从而大大减小了切口也降低了对背部肌肉的损伤。再说风险,以前认为脊柱手术风险高,就是因为脊柱附近神经血管密集。导航设备的出现大大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因为在导航设备的屏幕上,哪是血管哪是神经都一清二楚,损伤血管神经的几率大大降低。因此导航的应用使得脊柱侧弯手术损伤更小安全性更高。而且导航微创还可以矫正颈椎侧弯,因为导航可以放置颈椎椎弓根钉,这是以前没有导航的时候很难做到的,所以颈椎侧弯也可以矫正了。脊柱侧弯术前患者须知的那些事☆问:脊柱侧弯通过手术能够得到多少矫正呢?答脊柱侧弯的矫正程度主要取决于侧弯本身的柔韧度。柔韧性越好的侧弯,矫正的程度越大。通常年龄越小柔韧性越大,矫正效果也越好,所以脊柱侧弯的最佳手术年龄是13-15岁。这个年龄段脊柱柔韧性好,矫正效果好,而身体也接近发育成熟,综合考虑最适宜这个年龄段矫正。年龄小的轻中度侧弯矫正80-90%都不是问题,严重侧弯、很僵硬侧弯难度就大些,但矫正50%也应该不是问题。☆问:脊柱侧弯手术的最佳年龄是?答:半椎体的最佳年龄是3-5岁,换句话说,如果3岁时侧弯就很明显超过40度了就可以手术了,如果3岁时度数还不算大,比如才10-20度,那就可以再等几年,到5-6岁时再手术。总之3岁以后就可以接受手术了。青少年特发性侧弯的最佳手术年龄是13-16岁,这个年龄段骨骼接近成熟并且还比较柔软,是矫正效果最好的年龄段。☆问:脊柱侧弯手术前需要什么准备吗?答:目前的手术技术并不需要术前做特殊的准备,当然如果手术前一段时间补充营养,进行一段时间的体能锻炼,比如游泳、跑步或者爬楼,这些对术后更快的恢复都是有益处的。重度脊柱侧弯患者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肺活量训练。☆问:什么时候需要手术前牵引?答:一般比较重度的侧弯需要牵引,重度指的是100度以上,并且除了侧弯还有后凸的,而且很僵硬的,医生觉得一次矫正风险大效果难以保证的就可以先牵引。牵引一般是头盆环牵引。牵引的缺点是比较耗时,往往需要牵引几个月,而且患者比较遭罪。但优点是安全性高并且最终效果好。☆问:什么是神经监护?答:神经监护可以实时监测神经信号,如果神经出现受损趋势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可以及早改变手术策略,避免永久性的神经损伤。☆问:矫正融合手术需要输血吗?答目前许多医院都有血液回输技术和团队,除非是上百度的侧弯矫形,否则一般是不需要输别人的血的。☆问:进口脊柱内固定材料和国产材料,哪个更好?这个问题不是太重要,国产的威高是非常适合做侧弯矫形的,工具完善,配件也齐全,相反许多进口品牌螺钉没有这个优势。脊柱侧弯术后患者最关心的细节☆问:手术之后应该怎样来治疗疼痛呢?答现在麻醉科有先进的PCA技术(患者自我控制镇痛),病人可以根据疼痛的情况自己控制止痛药的使用,在这一技术作用下术后患者通常会很快恢复正常,大大减少了侧弯手术后的痛苦感受。☆问:手术后多久可以喝水和进食呢?答脊柱侧弯矫形手术通常对饮食没有影响。一般在麻醉完全清醒后6小时就可以进食。☆问:手术之后多久可以起床,多久可以下地行走呢?答一般术后3~5天即可在支具保护下下地行走,术后7-10天就可以出院,出院的时候生活基本自理,可以自行坐起吃饭和上洗手间。☆问:术后什么时候可以洗澡?答伤口愈合后即可洗澡,通常在术后10天左右。建议选用淋浴的方式,同时要有家人的保护,以免摔倒。☆问:术后多久可以回到上学或者上班?答侧弯矫形术后一个月左右,体力恢复满意后,在支具保护下,即可上班上学。☆问:在脊柱侧弯手术后多久可以剧烈运动?答一般术后半年就可以剧烈运动了。因为这个时候颗粒骨已经愈合,脊柱已经很坚固,剧烈运动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了。☆问:在脊柱侧弯手术后能弯腰吗?答:这要看手术范围,如果手术只涉及胸椎,则对弯腰几乎没有影响。因为正常人胸椎由于肋骨固定也是没有活动度的,侧弯手术后胸椎也是没有活动度,和正常人一样。而如果手术涉及腰椎则会对弯腰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出现弯不下腰的情况。因为人弯腰主要靠髋关节,只少部分依靠腰椎,因此即使所有五节腰椎都固定了,依然是能够弯下腰的。☆问:如果做了脊柱侧弯手术还能怀孕吗?答脊柱矫形手术一般不会影响患者怀孕。相反,侧弯矫形手术还能够改善躯干塌陷,增加盆腔容积,对怀孕是有益的,所以最好先做侧弯手术再怀孕。☆问:何时伤口拆线?答:目前许多医院都采用可吸收皮内缝合,伤口表面是看不到缝线的,也不需要拆线。☆问:支具需要佩戴多久?术后一般佩戴支具3月后复诊如无异常就可以不戴了。☆问:手术置入的金属支架以后需要取出吗?答:由于这种支架是钛合金的,与自身组织无相互作用,所以在体内并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可以终身不取出。即使由于某些原因而取出支架,已经矫正的脊柱也不会因为支架的取出而再弯曲,因为融合了的颗粒骨维持脊柱的形态。☆问:术后多久回院复诊?答:一般术后3个月、1年、2年时各拍一次片子让医生看看。如是外省患者不方便,可在当地拍摄后将片子寄过来,或者用微信或QQ发来也行。
在我国,脊柱感染性疾病一直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新一代抗生素的应用,其发病率有所下降。尽管如此,脊柱感染性疾病的处理还存在着许多缺陷。早期诊断、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及时正确的手术仍然是治疗的关键。 脊柱骨髓炎约占所有骨髓炎的2%~7%〔1〕。其易感因素包括:糖尿病、营养不良、药物滥用、HIV感染、恶性肿瘤、长期使用类固醇类药物、肾衰竭和败血症等〔2〕。蛋白质缺乏导致血液循环内T细胞减少,从而影响细胞因子的产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3〕。HIV感染病人由于中性白细胞损害而易于感染真菌和结核,导致其细胞计数减少,细胞功能不全〔4〕。另外HIV感染和感染结核菌有着密切的联系,约有1/3的结核感染要归因于HIV感染。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00万人感染了脊柱结核,其发病率仍在不断增加。硬膜外脓肿是脊柱感染的重要类型,其感染途径包括邻近感染组织的直接播散和医源性播种,后者可能发生在有创诊断或治疗的过程中,占硬膜外脓肿发病率的14%~26%。由于其症状和体征不明显,特别是老人和儿童,经常延误诊断和治疗,增加了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椎体骨髓炎、间盘炎、硬膜外脓肿在感染者表现为无痛的、连续的过程。治疗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1 感染类型及感染病原体根据感染的机理,脊柱感染可分为外源性或血源性两类。外源性感染是由创伤、手术或邻近组织的感染引起的;而血源性感染是由已知或未知的菌血症所引起。血源性感染通常源于皮肤、呼吸道、生殖泌尿系统、胃肠道或口腔的感染,主要经静脉或动脉循环传播。颈椎丰富的颈前咽后静脉是细菌扩散的重要通道。 成人和儿童脊柱感染的病理机理是不同的。儿童发病时,细菌先是在椎间盘间隙内传播,椎间盘可能是在菌血症形成后才被感染。而成人椎间盘内属于无血管组织,病原体直接侵入邻近椎间盘干骺端的动脉内,从终板直接扩散到椎间盘。另外病原体也可以从椎体传播到韧带下、椎体前等位置。由于椎间盘破坏,影响了脊柱稳定性,脊柱后柱的一些组织结构就有可能压迫脊髓和神经,引起一系列其他症状。 脊柱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静脉吸毒者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比较多见。结核分支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虽然不常见,但是多发于疾病免疫缺陷性患者。低毒性的病原体,例如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可能导致无痛性感染。沙门菌所致的骨髓炎则最可能出现于免疫缺陷者和镰状细胞贫血的儿童〔3〕。此外约1/3的患者无法辨别其感染病原体。致病菌中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链球菌等〔3〕。 2 诊断 早期诊断对预后特别重要,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避免脓肿的形成,防止脊柱不稳的发生和保护神经免受损伤。 2.1 临床特点 约1/3脊柱感染患者有神经损伤症状,这种损伤与硬膜外脓肿密切相关〔5〕。血流系统阻塞、静脉回流系统血栓形成、血管炎等因素则会造成脊髓局部缺血。然而神经损伤的首要原因仍然是机械性压迫,血管原因是次要的。超过80%的脊柱感染患者都有持续的腰背痛,而且休息不能缓解。疼痛可能还会伴随其他一些症状,例如体重减轻和食欲差等。如果出现恶病质,应该高度怀疑HIV感染。脊柱感染患者基本都有发热症状,其中60%到70%是开放性或经皮手术侵犯椎间盘导致的椎间盘炎引起的〔2、6〕。据文献报道,医源性椎间盘炎的发病率为1%~11%〔7〕,在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发病率会更高。由于椎旁肌肉痉挛,体检时会发现有触痛,脊柱活动受限。在脊柱感染活动期,特别是结核感染,患者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体征:痛性驼背或腰大肌脓肿。儿童脊柱炎和间盘炎症状表现不明显,所以往往延误诊断。儿童如果出现跛行症状,应高度怀疑脊柱感染。脊柱感染患者拒绝负重,脊柱弯曲,儿童患者还可能有腹痛表现,特别是在胸腰椎受累时。颈椎脊柱炎症可能向周围组织扩散,导致周围组织脓肿,从而引起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或纵隔炎。 血常规对脊柱感染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约有17%~46%的病人化验结果为阳性,特别是在疾病的急性期。血细胞计数并不可靠,但是血培养却是非常重要的观察指标,2/3的脊柱感染患者早期就可以通过血培养分离到病原体。红细胞沉降率值处于43~87 mm/h之间,对疾病的诊断有意义,并且可以作为判断治疗是否有效的一项指标。另外,寻找细菌感染的潜在原因也是很重要的,静脉吸毒者应行心脏超声扫描以排除心内膜炎。 2.3 影像学检查普通X线片的灵敏性和特异性都很低,尤其是在疾病的早期。脊柱感染在发生2~3周后,才能看到椎间隙变窄。有时在平片上可以发现椎旁肌影增大增浓,提示有腰大肌脓肿形成。4~6周后,终板变得模糊不清,最终导致终板侵蚀破坏。化脓性感染中,椎弓根、椎板和棘突受累是比较罕见的,一旦发现,应高度怀疑结核感染。结核侵犯脊柱常见于间盘周围、椎体中央和椎体前方。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间盘周围型,它邻近椎体终板,会随着脊柱的运动扩散,也会沿前纵韧带传播。中央型椎体结核极易误诊为肿瘤。椎体前方感染则会使椎体呈扇型破坏。MRI是目前最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脊柱感染早期诊断比其他任何影像学检查更为敏感,其灵敏性为96%,特异性为92%,总准确率为94%〔8〕。X线摄片无异常或CT扫描不能分辨的早期病变,MRI即可清楚显示受累脊椎及椎旁软组织的信号改变,MRI的影像意义最大〔13、14〕,不仅可以显示受累椎体的个数及病变的范围,而且可显示脊柱感染的病理改变。尽管MRI是诊断脊柱感染最好的工具,但不可过分依赖,必须综合各方面资料才能做出诊断。X线片检查可以看到感染引起的终板侵蚀,MRI则能够在早期确诊和定位,同时发现合并的咽后壁、腰大肌和硬膜外的脓肿〔15〕。 2.4 经皮穿刺活检技术 对于无神经损伤的脊椎炎的病人,做椎体针刺活检的准确率为70%。如果结果为阴性,其原因可能为所取组织量不足或取组织之前使用了抗生素。当经皮针刺活检不能到达感染灶,并且有神经损伤和进行性畸形出现时,就要考虑开放活检。活检样本需要革兰氏染色,需氧菌、厌氧菌、结核杆菌和真菌培养。 3 治疗 脊柱感染的基本治疗措施包括制动、应用抗菌药物和必要时手术干预。椎旁、腰大肌及硬脊膜外的脓肿一般需要引流。 3.1 抗生素 在抗生素使用之前,椎体骨髓炎的死亡率大约为25%,应用抗生素后,结合手术清创和外固定,死亡率已降低至15%以下〔9〕。抗生素在治疗儿童脊柱感染中的作用还不是太肯定,但是外固定支架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在手术减压之前,必须给予广谱抗生素,最好是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果是化脓性感染或有硬膜外脓肿,应该持续静脉滴注抗生素4~6周,然后再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感染的恢复状况决定口服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抗结核治疗推荐持续服药12个月,但是要防止产生耐药性,免疫缺陷病人更要注意。联合应用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可用于治疗真菌感染。抗真菌治疗的持续时间取决于药物的副作用、临床表现和疾病的严重程度。胸椎感染伴有硬膜外脓肿的患者约有60%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颈椎为33.3%,腰椎为6.7%〔13〕。硬膜外脓肿首要的治疗措施就是引流。但是最近有学者建议不进行外科处理,仅用抗生素治疗〔10〕。目前还没有针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前瞻性研究。 3.2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可能对一些病人有效,例如不能手术却并发内科疾病的患者和完全瘫痪48~72 h的患者。骨髓炎伴发前路硬膜外脓肿的病人也建议保守治疗。没有神经损伤的腰骶椎病变,保守治疗是最佳选择。保守治疗过程中需要精心监护,因为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可逆的神经损伤。临床上,血液学参数如红细胞沉降率和磁共振扫描对监护是非常重要的。感染性椎间盘炎有自愈倾向。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有些病人,保守治疗有可能使疼痛变的更为严重。 3.3 手术治疗 对病情严重的病人,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整个手术过程中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避免医源性感染。术前充分补充营养,治疗相关并发症。在椎体骨髓炎早期,为了控制感染,加速愈合,避免驼背畸形和不稳定,需要行椎间盘切除术。通过这种治疗,24 h内疼痛就会减轻,对神经恢复也很有好处。由于大多数硬膜外脓肿都位于后路,所以椎板切除术是常用的手术方法。如果硬膜外脓肿出现在椎体前,则行前路减压。近年来,治疗硬膜外脓肿的方法有很大发展,包括经皮椎管引流。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与那些免疫缺陷和不适合开放减压的病人。内窥镜治疗是一项新技术,可以在直视下施行脓肿清创术。如果后路结构受到感染侵犯,出现脊柱畸形,可以考虑后路融合术。由于脊柱感染病人免疫力低下,所以禁止使用皮质类固醇,但是对有进行性神经损伤、准备进行手术减压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前路直视下清创,能够彻底清除炎性坏死组织,脓腔内放置引流条,尽量减少细菌负荷,Przybylski等在前路清创的同时一期进行植骨内固定,取得了很好的疗效〔17〕。Fayazi等前路清创的同时一期植入钛网,不用取髂骨植骨,二期再进行后路内固定,未见需要再次清创引流的严重复发感染〔18〕。Dimar等建议一期前路植骨但不内固定,因为植骨已经能够支撑前柱,三面皮质的髂骨是最好的植骨材料,而内固定可能成为持续感染的温床,应该在炎症控制后二期经后路植入〔16〕。作者的体会是有明确脓肿的病灶应该先行清创引流,不作内固定,可行颅骨牵引或卧石膏床制动,二期酌情内固定,而以炎性肉芽增生为主的病灶在彻底清创后可以同时一期内固定,疗效最为显著。 4 预后Reihsaus等〔11〕广泛查阅了关于脊柱硬膜外脓肿的文献,近年来其死亡率约为10%。由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办法的进步,使本病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其神经后遗症仍然无法改善。宿主的免疫力对其预后有着重要影响。使用了类固醇药物和HIV感染的人对治疗的反应比较差。神经系统疾患的预后依赖于脓肿的位置。据报道,颈胸椎脊椎炎和硬膜外脓肿患者的预后比发生在腰椎者预后要差的多。另外,神经系统预后还要看神经损伤的程度。Sampath和Rigamonti〔12〕研究表明伴有严重神经损伤的病人预后较差。在他们研究的29个神经损伤的病人中,6个死亡,10个未恢复行走能力。任何诊断和治疗上的延误都对临床预后有不良影响。许多研究都证明,手术前截瘫超过12 h的病人预后都很差。老年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由于其免疫反应迟钝、临床表现不明显,往往会延误诊断。如果儿童和患者有持续根性疼痛表现,应高度怀疑脊柱感染。血培养、适当的影像学检查和活检对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足够的术前营养支持和对症处理对保证治疗成功也非常重要。【参考文献】 〔1〕 Dagirmanjian A,Schils J,McHenry M.MR imaging of spinal infections[J].Magn Reson Imaging Clin N Am,1999,7(3):525. 〔2〕 Soeble M,Wallenfang T.Spinal epidural abscesses:clinical manifestations,prognostic factors and outcomes[J].Neurosurgery,2002,51(1):79. 〔3〕 Broner FA,Garland DE,Zigler JE.Spinal infections in the immunocompromised host[J].Orthop Clin North Am,1996,27(1):37. 〔4〕 Delafuente JC.Nutrients and immune response[J].Rheum Dis Clin North Am,1991,17(2):203. 〔5〕 Still JM,Abranson R,Law EJ.Development of an epidural abscess following staphylococcal septicaemia in an acutely burned patient:case report[J].J Trauma,1995,38(6):158. 〔6〕 Lu CH,Chang WN,Lui CC,et al.Adult spinal epidural abscess:clin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tic factors[J].Clin Neurol Neurosurg,2002,104(4):306. 〔7〕 Rohde V,Meyer B,SchaIler C,et al.Spondylodiscitis after lumbar discectomy:incidence and aproposal for prophylaxis[J].Spine,1998,23(5):615. 〔8〕 赵建华,金大地,李明,等.脊柱外科实用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9. 〔9〕 Sharif HS.Role of MRI in the management of spinal infections[J].A JR,1992,158(6):1333. 〔10〕 Govender S,Kumar KP.Aspergillus spondylitis in immunocompetent patients[J].Int Orthop,2001,25(2):74. 〔11〕 Reihsaus E,Waldbaur H,Seeling W.Spinal epidural abscess:a metaanalysis of 915 patients[J].Neurosurg Rev,2000,23(4):175. 〔12〕 Sampath P,Rigamonti D.Spinal epidural abscess:a review of epidemiology,diagnosis and treatment[J].J Spinal Disord,1999,12(2):89. 〔13〕 Hadjipaviou AG,Mader JT,Necessary JT,et al.Hematogenous pyogenle spinal infections and their surgical management[J].Spine,2000,25(13):16681679. 〔14〕 Tall ET.Spinal infecrions[J].Eur J Radiol,2004,50(2):120133. 〔15〕 MulToletto AJ,Ketonen LM,Mader JT,et al.Hematogenous pyogenic facet joint infection[J].Spine,2001,26(14):15701576. 〔16〕 Dimar JR.Carreon LY,Glassman SD,et al.Treatment of pyogenic vertebral osteomyelitis with anterior debridement and fusion followed by delayed posterior spinal fusion[J].Spine,2004,29(3):326332. 〔17〕 Przdbylski GJ,Sharan AD.Singlestage autogenous bone grafting and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yogenic discitis and vertebral osteomyelitis[J].J Neurosurg,2001,94(1 Suppl):17. 〔18〕 Fayazi AH,Ludwig SC,Dabbah M,et al.Preliminary results of staged anterior debridement and reconstruction using titanium mesh c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osteomyelitis[J].Spine J,2004,4(4):388395.
腰背肌是维持腰椎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加强项腰背部肌肉的锻炼,有助于维持及增强腰椎的稳定性,从而延缓腰椎劳损退变的进程,可以有效地预防急慢性腰部损伤和腰痛的发生。这对于曾经有过急慢性腰肌损伤、腰肌筋膜炎、腰肌劳损或者腰椎间盘突出症,而目前处于缓解期的病人,防止病情的复发尤其重要。由于腰腿痛而卧床休息或者佩带腰围治疗的人,腰部不活动,不受力,长此以往可以引起腰肌的废用性萎缩和无力,因此,应当更加加强腰背肌的锻炼。腰背肌锻炼的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大家每天都可自我完成。基本没有其它各种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简单易学,应用广泛的有:“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四点支撑法”“飞腾式”(燕飞法)。“五点支撑法”:是让病人仰卧于床上,双肘和双膝屈曲,以双肘关节、双足部及头后枕部五个点支撑,使肩、背、腰、臀部和下肢抬离床面,成为拱形,然后放下,这样重复操作。每次锻炼的次数需按病人年龄、伤情、体质等情况循序渐进。在“五点支撑法”(图1)锻炼一段时间后,可以转为“三点支撑法”(图2)或“四点支撑法”(图3),即将双肘部支撑点去除,只靠双足部及头后枕部三个或四个点支撑锻炼。病人还可根据病情采用“燕飞”锻炼法(图4):①病人俯卧于床上,双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手掌朝上,同时抬头、挺胸、上肢后伸;②双下肢伸直并尽量使其向上抬起,也可同时抬起;③头颈、胸部及双下肢同时离开床面,仅腹部和床面接触,身体呈燕飞姿势,形状似燕飞。这些简易的锻炼方法,对腰背肌的功能恢复十分有效,是腰椎手术术后恢复治疗中的重要一环。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一般3个月以上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治疗过程中需要医生的指导。腰背肌锻炼有什么需要注意的?1、对于腰肌力量较弱或者肥胖的人士来说,“小燕飞”可能比较费力,可以采用“五点支撑”的方法锻炼。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锻炼。如果患者腰部力量不是很好,可采用医生在门诊教予的:脚和背部支撑床面,腰部抬高,数到30秒的方法!2、腰背肌锻炼的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每天可练十余次至百余次,分3~5组完成。应当循序渐进,每天可逐渐增加锻炼量。3、锻炼时也不要突然用力过猛,以防因锻炼腰肌而扭了腰。4、如锻炼后次日感到腰部酸痛、不适、发僵等,应适当地减少锻炼的强度和频度,或停止锻炼,以免加重症状;。5、如果已经有腰部酸痛、发僵、不适等症状时,应当停止锻炼或在医生指导下行腰背肌锻炼;在腰腿痛急性发作时应当及时休息,停止练习,否则,可能使原有症状加重
肩袖损伤可以通过休息自然修复,也可以手术治疗。手术包括开放手术,小切口手术以及关节镜手术。但核心的目的是肩袖的愈合、功能恢复和无痛。大约50%的人通过非手术治疗可以减轻疼痛,恢复功能。医生多数建议长期受疼痛困扰的人手术,其次是有无力症状的患者。不通过手术治疗,无力症状不会明显改善。非手术治疗可能会造成不良结果的情况存在:1.症状持续时间长(6-12月)2.大的撕裂(大于3cm)。而非手术治疗的优点在于:1.避免手术后粘连的风险;2.避免感染的风险3.避免关节僵硬的风险4.麻醉并发症;其缺点在于:1.力量不能改善2.撕裂范围会继续增大3.病人需要不断降低运动强度和调整运动方式。康复原则:一、可以分为两大类:术前/保守康复和手术后的康复。二、术前康复的目标在于:提高关节活动度,防止粘连性关节囊炎,加强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以备可能的术后康复;尽可能的降低应激反应。三、一旦炎症反应降低,康复的核心是提高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1.主动关节活动2.关节囊收缩3.关节活动/肌筋膜放松4.渐进性肌肉力量训练5.所有肌肉力量训练均需无痛四、肩袖修复手术后必须保证四周内无关节主动活动,肩关节必须以支具固定。1.康复必须从术后第一周开始2.康复师必须帮助ROM(被动活动),尤其是屈曲和外旋。3.主动活动(AAROM)根据应激期的长短,从第一周到第四周开始。4.一旦主动活动的限制解除,就应该立刻开始肌肉静力性训练。五、根据应激期的长短,肩胛骨的活动可以早期开始,其好处在于:1.改善肩胛骨和肱骨运动的同步性和节律性。2.降低上部斜方肌的张力以利用于肌肉平衡。肩袖损伤一般来讲固定4-6周,不能进行主动运动。理疗师必须注意防止主动活动和抬高前臂以减低再撕裂的可能。要告知患者再撕裂的可能。1.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粘连性关节囊炎的可能性很大,早期的PROM(被动活动)是受鼓励的。2.早期被动活动主要是屈曲抬高和外旋,而后伸,内旋和手置于背后的动作会使肩袖产生很大的张力,应在早期避免。3.关节被动活动应将肱骨头定位于后方,这时其处于肩盂窝的中心,这种位置可以提高肩关节动力学特征。改善活动度和降低应激反应。4.肩关节前方的肌肉等软组织按摩可以降低肩关节前方的张力。5.上部斜方肌按摩可以减轻疼痛,从而保护关节形成良好的关节动力学特征。
颈椎病是生活中的常见疾病,佩戴颈托使许多颈椎病患者缓解症状的首选。在日前的《颈椎病患者佩戴颈托有何作用?》中曾经讲过,佩戴颈托对于颈椎病患者的意义主要有维持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减小颈椎不稳定的可能、减轻颈部压力、牵引颈椎、减轻炎症。那么,颈椎病患者佩戴颈托需要注意哪些呢?首先,颈椎病患者必须明白:并不是所有的颈椎病患者都可以佩戴颈托的。由于神经根或者脊髓受到压迫和刺激导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佩戴颈托可以起到限制活动和牵引的作用,减轻局部的疼痛和神经根受刺激的状况由于颈椎的异常活动所引起的交感神经受刺激,也就是颈椎不稳引起症状的交感型颈椎病,用颈托也可以起到限制活动的作用。其次,持续佩戴。对于医生嘱咐需要佩戴颈托的颈椎病患者而言,必须严格佩戴颈托,不要怕难看,不要怕麻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起不到治疗作用的。再者,颈托需择合适的种类和尺寸。对于患者而言,颈托的种类和尺寸对于患者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选择颈托时需要咨询专科医生。还有,注意佩戴的时间。颈托不能久带,否则会产生依赖,且容易造成颈部肌肉废用性力弱和萎缩。总之,颈托的合理应用可有效治疗颈椎病,是颈椎病保守治疗的一把利器!
佩戴腰围应注意什么?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佩戴腰围时注意以下几点:①腰围的规格要与自身腰的长度、周径相适应,其上缘须达肋下缘,下缘至臀裂。腰围后侧不宜过分前凸,以平坦或略向前凸为好。不要使用过窄的腰围,以免腰椎过度前凸,也不要使用过短的腰围,以免腹部过紧。一般可先试戴半小时,以不产生不适感为宜。② 佩戴腰围可根据病情掌握时间,在腰部症状较重时,应经常戴用,不要随时取下,病情轻的患者,可在出外时,特别是要较长时间站立或一个姿势坐着时戴上腰围,在睡眠及休息时再取下。在症状逐渐消退、体征逐渐变为阴性以后,应去掉腰围,开始逐渐恢复腰的正常活动,一般整个使用时间以4~6周为宜。③佩戴腰围以后应注意腰部活动,由于腰围仅限制了屈曲等方面的活动,而不能减少重力,所以戴上腰围仍要注意避免腰部过度活动,一般以完成日常生活、工作为度。对于手术后、严重腰椎骨折、脱位等患者,腰部活动要按医嘱进行,解除腰围也应经医生同意。④在使用腰围期间,还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增加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和减轻腰肌的萎缩。腰围能长时间佩戴吗?正常人体支撑腰椎的力量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腰、腹部肌肉,而不是外界所给予的支架。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其他腰病患者在得病初期,疼痛较重,需卧床时间较长,情绪不佳,行走困难,这时佩戴腰围不仅能支撑患者腰部,也可以“支撑”患者情绪,减轻其精神压力。但如果因此而产生依赖思想,则会很麻烦,因为长期使用腰围,可使肌肉和关节活动降低,继发肌肉的废用性萎缩,腰椎各关节不同程度的强直,导致活动度降低。其结果是患者不能离开腰围,否则疼痛加重,或是解除腰围后,萎缩的肌肉力量较弱,不能适应无腰围保护下的活动,并有可能造成新的损伤和劳损。所以,佩戴腰围一般为4~6周,最长不应超过3个月。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低头族越来越多,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说已经超过糖尿病,成为困扰大众健康的常见疾病。有些人颈椎病并不严重,但却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些人颈椎病很严重却浑然不知。所以,脖子疼就是严重的颈椎病吗?什么情况需要到医院来看病?什么情况需要尽快确诊?在这里笔者做了一个简单的评级,可以方便大家对照自己的情况做一个评价,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但至少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一级:脖子酸痛、僵硬(这是颈椎病的最常见症状,也是预警信号)二级:肩膀、后背(尤其是肩胛骨内侧区域)酸痛,僵硬三级:睡觉经常落枕(落枕是一种早期颈椎病)四级:胳膊出现疼痛,麻木,严重的时候出现过电样的感觉(从这一级开始最好去医院)五级:手变笨,不灵活(从这级开始需要尽快确诊)六级:写字开始变化,吃饭开始用勺,不敢用筷子七级:走路出现不稳,发飘,跑偏,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脚深一脚浅的感觉。八级:四肢出现无力感,走路出现跛行(从这级开始需要尽快手术)九级:小便、大便、性功能出现难言之隐十级:出现瘫痪,下不了床。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用电脑、玩手机的低头族越来越多,颈椎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有研究表明颈椎病的发病率甚至超过了糖尿病,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也正是如此,很多单位体检都增加了颈椎X光的检查,然而结果都是“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很多人因此而非常紧张,经常会收到这样的咨询“医生,这个是不是说我的颈椎问题很大?”,“医生,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能治吗?”,“医生,这是颈椎病吗?还有救吗?”。对于这样的咨询,我们一般都会往重里说,“这就是颈椎病,如果你不注意,以后麻烦可大了”,因为这样才能提起对方的重视程度。因为从专业的角度来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是颈椎常见的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早期表现和预警信号,往往是功能性的颈椎曲度不良,它有两种发展结果:如果重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加强颈部锻炼,就可能使颈椎恢复正常;而如果放任不管,就有可能变为结构性的改变,也就是会伴发骨质增生、骨刺等骨性改变,到这个程度基本不能通过运动锻炼恢复正常,有些会表现出脊髓、神经压迫等严重颈椎病的表现。那么,对于颈椎生理曲度功能性变直及颈椎病患者该如何运动锻炼呢?这也是我们在门诊以及网络咨询中总回答的问题,从医生的角度来说,运动对于颈椎病是把双刃剑,合理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可以改善颈椎病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而不合适的运动或过度锻炼,有时会引起颈椎病的症状加重甚至是二次损伤。所以,颈椎病患者的运动锻炼最关键的三要素:你的颈椎病是什么类型和什么程度,你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尽量避免运动锻炼的误区。1.什么情况下,颈椎病患者可以运动?首先,颈椎病主要分为比较轻型也比较常见的颈型颈椎病;程度严重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以及不典型表现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首先需要明确颈椎病类型后再判断是否能够进行运动锻炼。一般来说,只有单纯的颈肩部酸痛的颈型颈椎病患者是可以进行运动锻炼的,但是在下列情况下是绝对禁止进行运动的:a. 明确有病理改变(如颈椎间盘突出);b.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如感觉胳膊疼痛、麻木,腿部无力);c.颈椎病急性发作期;d.运动后症状加重或第二天起床后出现新发症状。有上述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2.颈椎病患者推荐何种运动方式?推荐运动1:游泳(尤其推荐蛙泳)推荐指数:★★★★★推荐原因:游泳时,人体颈椎受力较直立时减小,抬头换气的动作与平时的低头动作相对抗,有助于锻炼颈部肌肉,同时游泳也有利于全身脊柱负担。小贴士:游泳前要做好热身运动,避免颈肩部受凉。推荐运动2:颈椎操推荐指数:★★★★推荐原因:颈椎操可以通过拉伸颈肩部的肌肉来对抗不良姿势,起到放松颈部肌肉,恢复颈椎曲线的作用,没有场地和天气等客观原因的限制,比较容易坚持。小贴士:做颈椎操的时候一定要放松,动作要缓慢,要持之以恒。而且最好设定每天的最低锻炼量,循序渐进。1.后仰运动(胸部挺直,头朝前方,双肩放松,双手自然下垂,缓慢上仰至看见天花板,维持3-4秒,后仰过程中嘴巴不要张开),主要是拉伸颈阔肌和胸锁乳突肌,放松颈部后方肌肉;2.侧向运动(胸部挺直,双肩放松,双手自然下垂,眼睛保持注视前方,头转向一侧,转90°,停3-4秒,回到中立位,再转向另一侧,侧向运动过程中需要保持颈部挺直,下巴不要下垂)主要是拉伸胸锁乳突肌;3.耸肩运动(胸部挺直,耸肩,可分为直立耸肩和旋转耸肩,5-10秒左右)主要是拉伸颈后斜方肌和肩胛提肌;4.侧屈运动(胸部挺直,双肩放松,双手置于背后,眼睛保持注视前方,耳朵向肩膀靠,到最大角度时停3-4秒,侧屈运动时双手要一直放在后背,不要耸肩),主要是拉伸提肩胛肌、斜方肌及从另一个角度拉伸胸锁乳突肌;5.低头运动(胸部挺直,双肩放松,双手自然下垂,下巴往胸骨靠,最低位置停3-4秒,低头运动过程中不要过度伸展)主要是拉伸颈部后方肌群;6.颈后按摩(胸部挺直,双肩放松,用双手指腹按摩上图所示区域)主要是按摩该区域有助于缓解颈后部肌肉酸痛。以上每个动作以5-10次为一组,总时间以5-10分钟为宜。推荐运动3:放风筝推荐指数:★★★推荐原因:放风筝时,抬头动作主要是拉伸颈阔肌和胸锁乳突肌,放松颈部后方肌肉,能缓解平时低头动作引起的肌肉酸痛,但是由于场地的限制和需要风的条件,所以推荐指数有所下降。小贴士:放风筝时应注意周围情况,做好热身准备,并注意颈肩部的保暖。推荐运动4:小燕飞推荐指数:★★推荐原因:标准的小燕飞动作可以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同时也可以加强腰背部肌肉的锻炼。小贴士:但小燕飞只能锻炼颈部后仰的姿势,而且一般人很难标准完成,只能作为颈椎病的辅助锻炼方法。推荐运动5:瑜伽推荐指数:★推荐原因: 合理的瑜伽姿势可以有效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减缓关节压力,缓解颈部疲劳。但由于瑜伽的学习和锻炼需要专业指导,不正确的姿势容易适得其反。小贴士:联系瑜伽最好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而不是看着视频自己练,如果锻炼过程中出现症状加重,需要马上停止,咨询专业医生。3.颈椎病患者运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1)跑步运动是否适合颈椎病?很多患者问我“孙医生,跑步对颈椎病是否有效?”我个人的经验是跑步对颈椎病的预防和改善作用不大,而且由于很多颈椎病患者都会有头晕的症状,在症状发作期最好避免跑步的锻炼,避免跌倒等二次损伤。很多患者问我,“孙大夫,我这颈椎病跑步有没有好处?”(2)脖子总响,还能不能运动?很多时候,不仅仅是颈椎病患者,正常的普通人,运动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脖子“咔咔”响的情况,那这样是正常的吗?一般来说,脖子出现“咔咔”响的大部分情况是颈椎生理弹响,声响一般就清亮,并且没有临床症状出现,出现这个弹响的原因,主要是a.颈椎小关节活动,b.肌肉和韧带的弹响,这种弹响不需要特殊处理,而且也往往队运动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如果响时出现疼痛或者出现一侧麻木等感觉,或者弹响不清脆就应该及时就医。(3)运动时会觉得一根筋拉着后脑勺疼?很多颈椎病患者运动时,会感觉扭动脖子时,有一根筋拉着后脑,感觉特别疼,其实所谓的“筋”指的就是胸锁乳突肌,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多数是因为胸锁乳突肌的僵硬或者损伤导致的,患者在运动的时候要注意动作缓慢、放松,切记操之过急。(4)颈椎病患者做运动时有什么注意事项吗?颈椎病患者运动量不宜过大,做颈椎操的时候需要缓慢、放松,切记操之过急,要劳逸结合,在工作1-2小时之后应主动做一套颈椎操,颈椎病患者康复运动锻炼贵在坚持,并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莫急于求成,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损伤。运动对颈椎病患者来说,是可以缓解症状,并且长期坚持的话,还能改变功能性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而且颈椎操对于所有人都适用,大家平时可以多锻炼锻炼,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当然,仅仅通过运动就想缓解颈椎病是不够的,平时还应该通过调整正确的工作姿势,选用适合的枕头,避免颈肩部受凉等等生活方式的整体调理。保护颈椎,从科学运动和合理生活做起!
膝关节后外侧角(Posterolateral Coner,PLC)或称后外侧复合体(Posterolateral Complex,PLC)是维持膝关节后外侧稳定的重要结构,它是由外侧副韧带、腘肌腱复合体、腘腓韧带、弓状韧带和后外侧关节囊组成的复合体,大体可分为三层结构: 第一层主要有股二头肌腱和髂胫束, 第二层主要有外侧副韧带、腘肌腱和腘腓韧带, 第三层为关节囊、腓肠肌外侧头。 通常将股二头肌腱、外侧副韧带、腘肌腱复合体、腘腓韧带看作是膝关节后外侧的主要结构,对膝关节后外侧发挥稳定、保护的作用,其中外侧副韧带、腘肌腱复合体和腘腓韧带结构最重要,这三个结构在膝关节后外侧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有限制膝关节内翻和胫骨相对于股骨后移外旋的作用。 其中各部分解剖走行(见下图)及功能如下:外侧副韧带起于股骨外侧髁外侧粗隆,止于腓骨头外侧方、腓骨茎突前远侧头;主要限制膝关节内翻,同时也限制胫骨外旋和后移。 腘肌起于胫骨近端后内侧,逐渐延伸并于外侧形成肌腱,止于股骨外髁外侧副韧带附着点前下方,它是膝关节外侧结构中重要的动力性结构;腘肌腱主要限制胫骨外旋,对限制胫骨后移和膝关节内翻也有辅助作用。 腘腓韧带起于腘肌与腱连接处附近,向远端和外侧走行,附着于腓骨茎突内侧面;在防止胫骨后移和膝关节内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限制胫骨外旋也有辅助作用。 膝关节PLC损伤占所有膝关节急性韧带损伤的2%。膝关节PLC损伤后,表现为明显的膝内翻不稳和胫骨上端后外侧旋转移位的显著增加,主要症状为膝后外侧疼痛,过伸不稳定,行走时膝关节内甩等。忽视PLC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慢性膝关节后外侧不稳,严重者导致交叉韧带重建失败,最终导致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 因此熟悉PLC的解剖特点非常重要,有助于对PLC的损伤作出正确诊断、避免漏诊,从而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估膝关节损伤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