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矫治Standfort A型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大动脉调转术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主动脉弓离断合并室缺、导管、肺高压一期全部矫治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SANO手术可调控分流窗全腔肺动脉连接术风湿性心脏病多瓣膜置换同期心房纤颤射频改良迷宫术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行改良扩大marrow手术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一期杂交+二期1个半心室矫治术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左室流出道狭窄行双根部调转术各种类型的右室双出口不同手术方式矫治术新生儿肺动脉闭锁根治术多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河南省首例双动脉根部调转手术成功在正常人的心脏部位,两大血管主动脉与肺动脉分别与左心室与右心室相连,将血液引流至全身。如果两大血管与心脏错误连接,即主动脉与右心室相连,肺动脉与左心室相连,则构成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即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将会引起患者全身缺氧,进而导致各脏器衰竭死亡。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这样的婴儿诞生,很多儿童无治身亡。截止目前,累积生存的患儿仅有10万人左右。其中部分患者合并肺动脉瓣狭窄,造成左心室内血液流入肺动脉时受阻,加重全身缺氧,病情更重。该病变之前在河南省内无一种根治的办法,常规治疗方法是通过心内改道心外架桥的办法,校正大动脉转位,但由于人工管道不具有生长能力,很多患者需要进行二次手术,不仅费用较大,而且死亡率高。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外三病区杨斌主任认真研究了这类患者的解剖,在他多年心脏外科基础上,结合国际先进经验,提出了应用大动脉根部调转术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合并肺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并成功实施了手术。该手术方法为将错误连接的两大血管连同其根部完全切下后移植于正常的心室上,即将主动脉根部移植于左心室上,而将肺动脉移植于右心室上,调转了错误连接的两大血管根部,同时移植冠状动脉,从而彻底根治该病,手术非常复杂,技术要求很高,但近远期疗效良好。可以说它代表了现今天心脏外科的最高水平。 患儿黄某某,女,1岁7月,出生后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平素易患感冒、肺炎,多次住院治疗,药物疗效差,预后不良。在无望之际,其父母携患儿就诊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外三病区杨斌主任,杨斌主任认真研究患儿资料后,认为该患者正是上述手术治疗的适应征,应患者要求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共进行7小时,术后心率血压正常,病人一般状况好,现已出院,逐渐恢复正常生活。 该项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河南省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水平,到达了国际先进水平,有利于省内复杂先心病手术的进一步开展。大动脉转位合并肺动脉瓣狭窄,是世界性的治疗难题,以往外科手术以姑息手术或外管道治疗为主,患儿术后可能面临着多次手术,远期生活质量差,且面临多次手术风险,并发症及死亡率高。2004年北京阜外医院在国际上创新性的提出“双动脉根部调转手术” (DRT)治疗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的大动脉转位,该术式有效解除了左室流出道梗阻,最大程度上保护了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的功能,减轻瓣膜反流,且自体肺动脉瓣的潜在生长性又满足了患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二次手术。该技术已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并已推广应用,是心外科领域第一个中国人自己创建并自行命名的创新术式。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外三病区杨斌主任将该项先进手术技术引入河南,为整个中部地区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带来了福音。
昨天完成了一台针对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左室流出道狭窄的双根部调转手术,为2013年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给2014年带来一个完美的开端
心外三完成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及冠心病高难度手术一、大动脉调转手术:年龄跨度新生儿至10岁,无死亡病例,省内成功率最高,包含疾病有大动脉转位,大动脉转位型右室双出口,非相关性右室双出口。二、肺动脉闭锁单源化手术:为填补省内空白手术,国内只有北京一家心脏中心在做,适用于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合并大的主肺动脉侧枝血管病人。三、左室流出道疏通(marrow)手术:填补省内空白,无死亡病例,术后左室流出道狭窄均完全恢复正常,适用于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病人。四、主动脉弓离断或缩窄病人:成功率100%,省内最高,一期根治手术填补省内空白。五、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无死亡病例,梗阻性非梗阻性均术后恢复顺利。六、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成功率100%,年龄跨度1个月到6岁,术前准确评估肺动脉阻力,术后均恢复良好。七、共同动脉干矫治:无死亡病例,一、二、三型共干均术后恢复良好。八、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新生儿期完成了杂交手术,球囊肺动脉瓣成形,婴幼儿期完成右室流出道疏通术、双向腔肺分流术。九、功能性单心室病人的单心室矫治术:行双向腔肺分流、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成功率100%,术后均恢复顺利,适用于三尖瓣闭锁、单心室、复杂先心合并肺动脉狭窄、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完整病人等。十、法洛四联症矫治手术:无死亡病人,根治手术大约98%,姑息手术约2%,省内甚至国内成功率最高。十一、 开展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以来,成功率100%,术后心绞痛、胸闷症状缓解率100%。以上手术均由杨斌主任独立完成
一箭双雕--心外三病区成功为冠脉弥漫病变患者实施非停跳冠脉搭桥术近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外三病区成功为一例前降支弥漫病变冠心病患者行冠脉搭桥术,术后在心外三医护人员的密切治疗护理下,目前患者顺利出院。患者,伍大爷,反复心前区疼痛已有两年,活动后症状加重。曾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近日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行冠脉造影显示“冠脉左主干加三支血管病变”,其中前降支为中远段弥漫性狭窄,其余两根血管100%闭塞,冠脉病变极其严重,随时有可能发生心梗而危及生命。日前,市七院心外科三病区主任杨斌,经认真分析讨论后,决定为张大爷实施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术中搭桥四根,左乳内动脉搭于前降支,一根大隐静脉序贯搭于回旋支、左室后支搭及右冠中段。鉴于患者前降支为中远段弥漫性狭窄,经杨斌主任再三考虑后,前降支与左乳内动脉采用两个吻合口一个侧侧吻合,一个端侧吻合,其中端侧吻合口为2.5cm超长吻合口,成功跨越前降支斑块,一箭双雕,为前降支近远端同时恢复血供。手术历时3个小时后顺利结束。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杨斌主任介绍,由于患者前降支中远段存在狭窄,而狭窄近端存在重要血管,常规吻合口难以同时恢复近远端血供,而采用一支血管多吻合口和超长吻合口巧妙的解决了这一难题。此外,我们现在冠状动脉搭桥的静脉桥基本上都是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先吻合近端,然后在吻合远端,这样就保证了每完成一个吻合口就立即给心脏增加一个供血途径,保证病人术中安全。
近日我科完成两例1个月左右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一例为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一例为法洛四联症,内膜垫缺损患儿出现心衰、肺炎,给予手术治疗;法洛四联症患儿出现缺氧发作给予手术治疗,术后两例患儿均恢复顺利,痊愈出院。
年仅24岁的莉莉,近1年来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心慌等症状,逐来我院就诊。行彩超检查后发现,莉莉患有一种严重的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心脏内部的室间隔增厚,压迫了心腔,导致心脏不能正常射血,出现了体循环供血不足的症状。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30%~55%的病例有家族史。我国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约有100万,其患病率为180/10万,接近世界人群患病率200/10万,而实际患病率可能更高。该疾病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猝死,尤其在剧烈运动过程中,心脏强烈收缩导致流出道严重狭窄。肥厚性心肌病的最棘手问题是大多数患者早期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略,延误了治疗时机。对一小部分患者,尤其是年轻人,在无心脏结构发生异常前引发了猝死。该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切除肥厚的心肌,疏通左室流出道,但手术难度很大,因为左室流出道结构复杂,存在如传导组织、瓣膜、腱索等重要结构,切除心肌时要避免损失其结构。同时,心肌切除厚度难以掌控,切除过多回导致室间隔穿孔,切除过少术后效果不好。心外三科杨斌主任毅然决定行于2013年2月23日上午九点开始,经过238分钟的紧张手术,成功为患者施行了“左室流出道疏通术”,也称为改良morrow手术,术中经升主动脉切口、主动脉瓣途径将肥厚室间隔切出一个4cm长1.5cm宽1.5cm深的沟槽,术中食道超声结果显示左室流出道流速1.8m/s,疏通效果良好,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安返ICU,术后一周痊愈出院。
3月01日,心外三一名5月19天的低龄右室双出口患儿在手术室、麻醉科的共同配合下,顺利完成了大动脉调转+动脉导管结扎+肺动脉瓣环及瓣窦成形+室间隔缺损修补同时矫治三尖瓣腱索骑跨手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后转回普通病房,经过医生护士的细心照料,现已基本痊愈,择日出院。患儿念念5月19天大,体重7kg,SpO2:52%,为求救治,入住与我院心外三病区。正常人的右心室通过肺动脉供应肺部血流,而左心室通过主动脉向全身组织器官供应血流。而念念的主动脉与心室连接错误,本应连接左心室,却错误的链接到了右心室,使得右心室负担着向全身和肺动脉同时供血,室缺在肺动脉瓣下,从而导致肺部由于灌注压力过高,出现充血和反复发生肺炎,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扩张,肺动脉瓣反流;而供应全身其他组织器官的血流相对不足,患这种疾病的孩子很少能够活过1岁。念念的父母和奶奶怀着沉重的心情四处求医,最终决定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外三病区孤注一掷。我科室专家团队综合孩子的既往病史,通过心脏超声和CT胸部大血管成像及主动脉造影检查后进一步明确了病情。据心外三病区杨斌主任介绍,这是一台异常复杂的手术,其治疗难度极大且风险极高。手术中探查:卵圆孔未必,左右心室厚,膜周部室缺1.5cm,,位于肺动脉瓣下,三尖瓣隔瓣乳头肌起源于室间隔缺损左室侧,主动脉及肺动脉均起自右心室,主动脉位于右前,肺动脉位于左后,主动脉直径:肺动脉直径=1.0cm:2.2cm,肺动脉瓣环扩张明显,瓣膜明显关闭不全,动脉导管直径0.3cm。杨斌主任凭借精湛的技术以及对病理解剖结构的准确理解完美的矫正了这种解剖畸形。术中连续缝合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将骑跨的三尖瓣腱索隔在右室侧,横断两大动脉,将冠状动脉移植于肺动脉窦部,环缩肺动脉瓣三个交界缩小肺动脉瓣环,部分切除缝合肺动脉瓣后窦缩小肺动脉窦部,与升主动脉端端吻合形成新生主动脉根部,戊二醛处理自体心包修剪后裤型,连续缝合于主动脉窦部,形成新生的肺动脉窦部,与主肺动脉端端吻合,术后患儿恢复非常顺利。术后患儿经过监护室的精心照料,通过10来天的强心、利尿、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年年已经痊愈,可择日出院
73岁的刘老太太,是河南商丘人,6年前体力劳动时出现胸部压迫窒息感、闷胀、剧烈疼痛,左侧肢体也感觉沉疼,大汗淋漓,疼痛持续了5分钟左右,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以后长期服药治疗,这种疼痛症状仍然间断出现,十分痛苦,限制了老太太的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老太太同时还有糖尿病、胃溃疡,更加令老太太痛不欲生,1个多月前老太太夜间睡眠时突然出现胸前剧烈疼痛,向左肩、左臂放射,且疼痛持续半小时以上,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呼吸短促、头晕、恶心、多汗,皮肤湿冷,紧急到当地医院诊治,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冠脉造影检查发现心脏冠状动脉左主干70%狭窄,左前降支完全闭塞,回旋支中段99%狭窄,右冠主干弥漫性狭窄85%以上,远端血管较细小,当地医院建议转入条件更好的医院治疗,老太太家属心急如焚,多方打听来到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找到心外三主任杨斌。由于患者病情严重,且合并糖尿病及上消化道溃疡,杨斌主任立即召集全科人员讨论患者病情,最好制定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血液供应,维持患者呼吸循环稳定;2、控制血糖,治疗消化道溃疡;3、病情控制平稳后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冠脉搭桥)术。治疗按既定方案进行非常顺利,10天前由杨斌主任主刀,在科室其他医生及麻醉科精密配合下,为老太太做了非体外循环下搭桥手术,术中搭了四根桥,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所有症状全部消失,已痊愈出院,出院时患者家属握着杨主任的手激动的留下了感激的泪水。据杨斌主任介绍,冠状动脉搭桥常规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为手术提供一个安静无血的环境,随着心脏手术技术的提高,不需要心脏完全停止跳动即可做手术。用特殊的装置把需要吻合的地方固定起来,使吻合口处在相对静止状态进行吻合,这就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风险相对较低,可减少由于体外循环引起的许多并发症。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取得常规冠脉旁路移植术相同的疗效,术后病人恢复快,少数病人可在手术室拔管,ICU停留时间短,住院时间缩短,出血输血少,医疗费用低。目前我科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死亡率为0%。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心绞痛症状缓解率90%以上。
近日,我科成功完成河南省首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完整患儿的心脏杂交手术。患儿李**,2个月19天,在出生时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多次出现缺氧发作,家人几经奔波,慕名来到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外科三病区就诊。入院后,医生为该患儿作了详细的诊断,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闭锁、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右心室发育不良。患儿病情十分严重,随时有生命危险,需要尽早手术。患儿病情重、年龄小、手术风险极大。但是,看着患儿家长期盼的眼神,杨斌主任决定要竭尽全力挽回李**的生命。术前杨斌主任组织全科医务人员、医务科、重症监护科、手术麻醉科共同参与的术前讨论,决定实施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动脉导管结扎术。这种手术方法又叫做心脏杂交手术,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省内至今未开展过此项手术。2012年11月10日,在手术麻醉科和重症医学科的共同协作下,对该患儿成功实施了“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动脉导管结扎术”。术前血氧饱和度为68%,右心室表面荷包缝合,套管针穿刺右室、肺动脉瓣,肝素化后置入导丝,置换鞘管及球囊,第一次置入6mm球囊,扩张,血氧饱和度升至89%,再次用7mm、9mm球囊分别扩张肺动脉瓣,血氧饱和度升至98%,游离出动脉导管,阻断,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结扎动脉导管。术后复查心脏彩超,肺动脉前向流速235cm/s,压差22mmHg,手术效果理想。现患儿已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