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中肾脏产生尿液,通过肾脏内的管道收集后,经过输尿管排到膀胱内存储,达到一定量后,经尿道排出体外。排尿管道虽然本身没有什么功能,但管道异常造成尿液排泄不畅,对肾功能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者会
近两年,门诊碰到不少输尿管狭窄的患者前来就诊或者咨询,这其中,部分患者的输尿管狭窄达到最严重的程度,管腔彻底不通了,也就是说完全堵塞,医学上称为输尿管闭锁。这些患者既往曾患输尿管结石,多数人曾经行结石手术治疗,少数患者既往有过外伤或者尿路感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许清泉肾脏的排尿管道完全堵塞,后果比较严重,主要是损害肾功能,长时间不通会彻底破坏肾功能,无法修复。因此,及早发现并进行处置非常重要。首先,输尿管结石患者在术后1个月左右建议做门诊复查,如果有输尿管支架管,在拔除支架管2周建议做门诊复查,而拔除支架管后出现腰疼或者发热的患者则需要及时就诊。对怀疑输尿管狭窄或者不通的患者可通过相应的检查来确诊。一旦确定输尿管不通了,及早采取措施来修复管道很重要。通常处理起来比较复杂,需要找有经验的医生来评估处理。输尿管狭窄或者不通和马路上堵车有点类似,如果是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的,可以通过及时清理事故车,修复路面,重新疏通路段。早期发现的小段输尿管不通也可以尝试通过微创手术方法来清理病变段输尿管,恢复管腔通畅。如果只是一小段路堵车,也可以通过拓宽这个路段,比如说2车道改成3车道。有时候,堵车路段比较长,无法通过拓宽路段来解决问题,或者道路年久失修只能废弃,这时候可以考虑另外修建一条平行路段来恢复道路通畅。对早期微创处理失败或者输尿管不通距离比较长的患者,处理方法更加复杂,需要找有经验的医生来进行个体化设计,力求达到较好的效果,但不少情况下要达到长期满意的效果比较难。
门诊经常会碰到患者或者家属前来咨询,老人因为前列腺大无法排尿,药物治疗效果差,由于年龄大或身体状况较差而无法手术,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长期带尿管或膀胱造瘘管。长期带尿管或膀胱造瘘管会给患者造成不适,尿路感染,部分患者还可能引起血尿及膀胱结石,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 目前有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通过介入方法找到前列腺动脉并栓塞,可以显著缩小前列腺,改善排尿状况,住院时间短,副作用小。为年龄大或身体状况差而无法手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选择。
门诊经常会碰到患者前来咨询肾积水的问题,那么肾积水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一般人对肾积水的认识普遍存在误解,肾积水实际上指“肾积尿”,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排尿管道不通畅,导致尿液无法顺利从肾脏排泄而郁积,表现为肾内外排尿管道增宽扩大。这种现象与地震等地质灾害造成的“堰塞湖”有点相似。因此说,肾积水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它是多种疾病的一种表现而已。持续的肾积水可能会造成肾功能损害。出现肾积水,需要进一步排查原因并评估肾功能。造成肾积水的原因比较复杂,大致可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有排尿管道狭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及膀胱输尿管反流等,此类患者通常发现较早,甚至在孕期就能诊断。后天因素包括:尿路结石,输尿管良性和恶性肿瘤,尿路狭窄,老年人前列腺肥大慢性尿潴留及腹盆腔手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直肠癌手术,子宫手术等妇科手术放化疗后)等,此外,邻近输尿管的疾病,比如肿瘤压迫输尿管也可能导致肾积水。前面提到“肾积水”本身不是病,那么肾积水究竟要不要紧呢?这要看导致肾积水的原因及肾积水的严重程度。轻度肾积水有时找不到确切的原因,对肾功能没有损害,这种情况通常不要紧,仅需要定期检查看看肾积水有没有变化。显著的肾积水通常都能找到明确的原因,同时会伴有肾功能损害,因此要重视。置之不理可能会延误原发病的治疗并使患肾失去功能,导致严重后果。
怀孕后体表和体内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多数孕妇会出现肾积水,常见于怀孕中晚期。其中大多数人肾积水对身体并没有损害,称为生理性肾积水。这种肾积水和怀孕后体内的激素水平改变以及增大的胎儿压迫排尿管道有关。少数人因为尿路结石、肿瘤或血块堵塞排尿管道、排尿管道外病变压迫等原因也可能导致肾积水。生理性肾积水孕妇多没有不适,因此常采用观察,由于肾积水多发生于右侧,可以尝试左侧卧来减轻增大子宫对输尿管的压迫,来缓解肾积水。少数人可能有腰痛,或者因肾积水继发感染出现发热等状况,剧烈疼痛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导致早产和流产,因此,需要积极处理。合并感染以及重度肾积水也需要积极治疗。首先采用保守治疗,用药物止痛、控制尿路感染。如保守治疗不管用,可以考虑临时放置支架管或肾造瘘等来引流肾积水,控制感染,保护肾功能,待产后再进一步评估治疗。
尿液分析,包括尿十项检查,一般都包含尿潜血分析,结果显示为:阴性,+,++,+++,++++。结果有加号究竟要不要紧呢?这个要具体分析。尿潜血有加号和血尿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尿潜血检查是通过试纸或自动分析仪检测一种化学反应结果。阳性结果根据化学反应的程度用不同加号表示,提示尿中可能存在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红细胞。尿液检测前放置时间过长、碱性尿或存在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均可表现为尿潜血阳性,并不代表存在严重疾患。而血尿指尿液中红细胞数目超过正常范围,通常将尿液离心后取沉渣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标示为红细胞的数目。如果红细胞数目超过正常范围,而肉眼观察尿液颜色正常,称为镜下血尿;肉眼观察呈红色,称为肉眼血尿。如肉眼观察尿液呈粉红色或洗肉水样,但不含有血块,提示失血并不多,不用过分担心。但不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均提示有器质性疾病存在,需要积极的检查。因此,尿潜血有加号,通常需要进一步评估,特别是确定有没有血尿存在。
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法,其切除范围包括患侧肾脏、输尿管全长及输尿管开口周围部分膀胱。我们通过回顾近10余年的输尿管癌病例资料发现,肿瘤分期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输尿管癌预后的关键因素,而标准切除与保留肾脏仅行输尿管部分切除的患者术后膀胱癌和对侧输尿管癌得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别。因此,对某些患者,特别分期较早的是下段输尿管癌患者可考虑行保留肾脏的输尿管部分切除手术。 详见:中华外科杂志,2014年第52卷第7期。
男性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比较棘手的疾病之一,多与外伤有关,此外尿路感染及器械操作也可导致尿道狭窄。尿道狭窄的传统治疗方法可采用尿道扩张及冷刀切开治疗,但部分复杂的狭窄多需要手术切除病变段后重新吻合或行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近期又成功完成一例肾盂肿瘤保肾手术。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数年前因病切除一侧肾脏,此次因尿血发现肾盂肿瘤,患者拒绝切除仅有的肾脏,要求行保肾手术。在黄晓波主任指导下,许清泉教授采用经皮肾镜技术成功将肿瘤切除,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肾盂肿瘤多位恶性,即肾盂癌。治疗一般需要采取根治性切除方法,切除范围包括肾脏、输尿管全长及一部分膀胱。但在有些情况下,比如说,患者仅有一个肾脏,或2个肾脏中有一个既往因疾病已经切除,或者对侧肾脏功能很差。此时,如果切除仅有的肾脏,患者会因无法通过尿液排毒而出现尿毒症,需要终身透析,给患者的生活及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这些患者提供了保留肾脏的选择。如果肾盂肿瘤不太大,而患者希望保留肾脏,经综合评估后可以考虑行保留肾脏的肿瘤切除术,术后辅助相应治疗并密切观察。
输尿管癌属于排尿管道肿瘤,制定输尿管癌治疗方案需要结合患者肿瘤范围、恶性程度、患者的身体状况、医院的设备及主治医生擅长。没有转移的局限性肿瘤首先考虑手术切除肿瘤,标准的切除范围包括肿瘤这一侧的肾脏,属于大手术。肿瘤较小、恶性程度低及位于远端的输尿管癌也可以选择局部切除肿瘤。方法多采用微创手术,常用的有腹腔镜,还可以选择输尿管镜行腔内切除肿瘤,有些情况下,也可以选择传统的开刀手术。如肿瘤已全身转移,通常选择化疗,可以结合免疫治疗,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还可以选择抗体偶联药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