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2评分---神经内科临床评分量表 发表于 2013-04-26已阅读4964次 ABCD2 评分是用于判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常用的评分量表,采用如下评分标准: A - 年龄(≥60 岁)(1 分) B - 首次就诊时的血压(收缩压 ≥140 mm Hg 或者舒张压 ≥90 mm Hg)(1 分) C - 临床表现 单侧无力(2 分) 言语障碍,不伴肢体无力(1 分) 无言语障碍或者肢体无力(0 分) D - 症状持续时间 ≥60 分钟(2 分) 10-59 分钟(1 分)
NIHSS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 中文名 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外文名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用途 神经功能检查量表 优点 简洁、可靠 缺点 敏感度低 NIHSS概述 1989年,Thmos等为了急性脑卒中的治疗研究,设计了一个15个项目的神经功能检查量表。它是从三个量表(Toronto Stroke Scale,Oxbury Initial Severity Scale,Cincinnati Stroke Scale)中选取有意义的项目组成一个量表,它包含每个主要脑动脉病变可能出现的神经系统检查项目(如视野评测大脑后动脉梗死),增加了从Edin-burg-2昏迷量表中选取的两个项目来补充精神状态检查。经过与NINDS(the National l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and Stroke)的研究人员讨论,增加了感觉机能、瞳孔反应和足底反射项目。该表使用简便,能被护士和医生很快掌握,几乎不引起疲劳,可在一天内多次检查。神经科医师、研究人员、护士之间的重测信度没有显著差别。内容一致性好。经过与CT结果和3个月结局的相关性研究,此表有很好的效度。 NIHSS解释 按表评分,记录结果。不要更改记分,记分所反映的是病人实际情况,而不是医生认为病人应该是什么情况。快速检查同时记录结果。除非必要的指点,不要训练病人(如反复要求病人做某种努力)。如部分项目未评定,应在表格中详细说明。未评定的项目应通过监视录像回顾研究,并与检查者共同探讨。 评分时间2分钟。 优点:简洁、可靠,可由非神经科医生评定。 缺点:敏感度低。 1a 意识水平: 即使不能全面评价(如气管插管、语言障碍、气管创伤、绷带包扎等),检查者也必须选择1个反应。只在病人对有害刺激无反应时(不是反射),方记录3分。 0=清醒,反应敏锐 1=嗜睡,最小刺激能唤醒病人完成指令、回答问题或有反应 2=昏睡或反应迟钝,需要强烈反复刺激或疼痛刺激才能有非固定模式的反应 3=仅有反射活动或自发反应,或完全没反应、软瘫、无反应 1b 意识水平提问:(仅对最初回答评分,检查者不要提示) 询问月份,年龄。回答必须正确,不能大致正常。失语和昏迷者不能理解问题记2分,病人因气管插管、气管创伤、严重构音障碍、语言障碍或其他任何原因不能说话者(非失语所致)记1分。 0=都正确 1=正确回答一个 2=两个都不正确或不能说 1c 意识水平指令: 要求睁眼、闭眼:非瘫痪手握拳、张手。若双手不能检查,用另一个指令(伸舌)。仅对最初的反应评分,有明确努力但未完成也给评分。若对指令无反应,用动作示意,然后记录评分。对创伤、截肢或其他生理缺陷者,应给予一个适宜的指令。 0=都正确 1=正确完成一个 2=都不正确 2 凝视: 只测试水平眼球运动。对自主或反射性(眼头)眼球运动记分。若眼球侧视能被自主或反射性活动纠正,记录1分。若为孤立性外周神经麻痹(Ⅲ、Ⅳ、Ⅴ),记1分。在失语病人中,凝视是可测试的。对眼球创伤、绷带包扎、盲人或有视觉或视野疾病的患者,由检查者选择一种反射性运动来测试。建立与眼球的联系,然后从一侧向另一侧运动,偶尔能发现凝视麻痹。 0=正常 1=部分凝视麻痹(单眼或双眼凝视异常,但无被动凝视或完全凝视麻痹) 2= 被动凝视或完全凝视麻痹(不能被眼头动作克服) 3 视野: 用手指数或视威胁方法检测上、下象限视野。如果病人能看到侧面的手指,记录正常。如果单眼盲或眼球摘除,检查另一只眼。明确的非对称盲(包括象限盲),记1分。病人全盲(任何原因)记3分,同时刺激双眼。若病人濒临死亡记1分,结果用于回答问题11。 0=无视野缺失 1=部分偏盲 2=完全偏盲 3=双侧偏盲(全盲,包括皮质盲) 4 面瘫: 言语指令或动作示意,要求病人示齿、扬眉和闭眼。对反应差或不能理解的病人,根据有害刺激时表情的对称情况评分。有面部创伤/绷带、经口气管插管、胶布或其他物理障碍影响面部检查时,应尽可能移至可评估的状态。 0=正常 1=最小(鼻唇沟变平、微笑时不对称) 2=部分(下面部完全或几乎完全瘫痪,中枢性瘫) 3=完全(单或双侧瘫痪,上下面部缺乏运动,周围性瘫) 5 上肢运动 上肢伸展:坐位90,卧位45。要求坚持10秒;对失语的病人用语言或动作鼓励,不用有害刺激。评定者可以抬起病人的上肢到要求的位置,鼓励病人坚持。仅评定患侧。 0=上肢于要求位置坚持10秒,无下落 1 =上肢能抬起,但不能维持10秒,下落时不撞击床或其他支持物 2=能对抗一些重力,但上肢不能达到或维持坐位 90或卧位45,较快下落到床 3=不能抗重力,上肢快速下落 4=无运动 9=截肢或关节融合,解释: 5a 左上肢 5b 右上肢 6 下肢运动 下肢卧位抬高30海?岢?秒;对失语的病人用语言或动作鼓励,不用有害刺激。评定者可以抬起病人的上肢到要求的位置,鼓励病人坚持。仅评定患侧。 0=于要求位置坚持5秒,不下落 1=在5秒末下落,不撞击床 2=5秒内较快下落到床上,但可抗重力 3=快速落下,不能抗重力 4=无运动 9=截肢或关节融合,解释: 6a 左下肢 6b 右下肢 7 共济失调: 目的是发现双侧小脑病变的迹象。实验时双眼睁开,若有视觉缺损,应确保实验在无缺损视野内进行。双侧指鼻、跟膝胫试验,共济失调与无力明显不呈比例时记分。如病人不能理解或肢体瘫痪不记分。盲人用伸展的上肢摸鼻。若为截肢或关节融合,记录9分,并解释清楚。 0=没有共济失调 1=一侧肢体有 2=两侧肢体均有 如有共济失调: 左上肢 1=是 2=否 9=截肢或关节融合,解释: 右上肢 1=是 2=否 9=截肢或关节融合,解释: 左下肢 1=是 2=否 9=截肢或关节融合,解释: 右下肢 1=是 2=否 9=截肢或关节融合,解释: 8 感觉: 用针检查。测试时,用针尖刺激和撤除刺激观察昏迷或失语病人的感觉和表情。只对与卒中有关的感觉缺失评分。偏身感觉丧失者需要精确检查,应测试身体多处部位:上肢(不包括手)、下肢、躯干、面部。严重或完全的感觉缺失,记2分。昏迷或失语者可记1或0分。脑干卒中双侧感觉缺失记2分。无反应及四肢瘫痪者记2分。昏迷病人(1a=3)记2分。 0=正常,没有感觉缺失 1=轻到中度,患侧针刺感不明显或为钝性或仅有触觉 2=严重到完全感觉缺失,面、上肢、下肢无触觉 9 语言 命名、阅读测试。要求病人叫出物品名称、读所列的句子。从病人的反应以及一般神经系统检查中对指令的反应判断理解能力。若视觉缺损干扰测试,可让病人识别放在手上的物品,重复和发音。气管插管者手写回答。昏迷病人(1a=3),3分,给恍惚或不合作者选择一个记分,但3分仅给哑人或一点都不执行指令的人。 0=正常,无失语 1=轻到中度:流利程度和理解能力有一些缺损,但表达无明显受限。 2=严重失语,交流是通过病人破碎的语言表达,听者须推理、询问、猜测,能交换的信息范围有限,检查者感交流困难。 3=哑或完全失语,不能讲或不能理解 10 构音障碍: 不要告诉病人为什么做测试。 读或重复附表上的单词。若病人有严重的失语,评估自发语言时发音的清晰度。若病人气管插管或其他物理障碍不能讲话,记9分。同时注明原因。 0=正常 1=轻到中度,至少有一些发音不清,虽有困难,但能被理解 2=言语不清,不能被理解 9=气管插管或其他物理障碍,解释: 11 忽视症: 若病人严重视觉缺失影响双侧视觉的同时检查,皮肤刺激正常,则记分为正常。若病人失语,但确实表现为关注双侧,记分正常。 通过检验病人对左右侧同时发生的皮肤感觉和视觉刺激的识别能力来判断病人是否有忽视。把标准图显示给病人,要求他来描述。医生鼓励病人仔细看图,识别图中左右侧的特征。如果病人不能识别一侧图的部分内容,则定为异常。然后,医生请病人闭眼,分别测上或下肢针刺觉来检查双侧皮肤感觉。若病人有一侧感觉忽略则为异常。 0=没有忽视症 1=视、触、听、空间觉或个人的忽视;或对任何一种感觉的双侧同时刺激消失 2=严重的偏身忽视;超过一种形式的偏身忽视;不认识自己的手,只对一侧空间定位 附加项目,非NIHSS项目 12 说明 A. 远端运动功能: 检查者握住病人手的前部,并嘱其尽可能的伸展手指。若病人不能或不伸展手指,则检查者将其手指完全伸展开,观察任何屈曲运动5秒钟。仅对第一次尝试评分,禁止重复指导和试验。 评分标准 0=正常(5秒后无屈曲) 1=5秒后至少有一些伸展,但未完全伸展,手指的任何运动不给评分(未给指令) 2=5秒后无主动的伸展,其它时间的手指运动不评分 左上肢 右上肢
未收录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转载) 发表于 2010-06-12已阅读10002次 非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的预测模型——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 作者:王伊龙 【摘要】 卒中复发风险预测评分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根脑血管事件复发的风险将患者分层,从而指导预防性治疗措施。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sen Stroke Risk Score,ESRS)是一个简便、易于临床操作的9分量表,已在大量卒中人群中证实ESRS对于卒中再发和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有效、可行的预测价值。因此,ESRS可以预测卒中患者的卒中或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复发风险;评估患者危险分层并指导用药。 【关键词】 卒中;复发;预测 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第一年累计卒中事件复发率约为4%~12%[1-2],尽管第2年以后复发率逐年下降5%,但心血管事件和血管性死亡的比例却逐年增高[3]。 目前,有许多对卒中二级预防有效的治疗药物或策略,将缺血性卒中根据不同的复发风险分层,对高危患者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相对昂贵的治疗成为国际上卒中二级预防决策的主要研究热点[4]。 对于曾患卒中或TIA的患者,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卒中事件复发的相对风险达13%,这相当于每年的绝对风险降低1.5%[5]。虽然也有其他更有效的预防方法,但是绝对风险降低的幅度较小,可能无法抵消其他风险的升高或附加的费用。因此,找出高危患者是住院和门诊患者治疗的一个关键,以确保在日益紧缩的医疗预算压力下能保证最优的风险-成本-效益关系。风险预测评分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根据未来的(脑)血管事件风险把患者分层,并选择有效的预防性治疗措施[6]。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sen Stroke Risk Score,ESRS)是目前少数基于缺血性卒中人群判断卒中复发风险的预测工具之一,是一个简便易于临床操作的9分量表(表1)[1-3]。该量表根据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相比用于缺血事件高危患者试验(Clopidogrel versus Aspirin in Patientsat Risk of Ischaemic Events,CAPRIE)的卒中患者的数据开发[7-8]。迄今,已经在欧美卒中人群中进行过效度研究,显示ESRS可以很好的合理预测卒中和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不论是相对稳定的门诊就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还是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均证实其有效、可行的预测价值,且简单易行,可用于研究人群和个体患者的风险分层。研究显示ESRS 3~6分者为高度风险,年卒中复发风险为7%~9%左右,6分以上者为极高度风险,年卒中复发风险达11%[9]。德国一项前瞻性观察队列研究-缺血性卒中的系统性风险评分评价(systemic risk score evaluation inischemic stroke patients,SCALA研究)对85家卒中单元的85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TIA入院患者进行了ESRS评估,平均随访17.5个月后,结果发现那些ESRS≥3分的患者再发卒中或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显著高于ESRS<3分的患者[9.7%:5.1%,比值比(Odds ratio,OR):2.00,95%置信区间(Con fidenc e i nter val,CI):1.08~3.70],并且事件发生率逐月升高,提示对于ESRS≥3分的高危患者应该给予更强化的二级预防治疗策略[10]。 新近发表的一项国际性、前瞻性、观察性登记研究-减少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维护健康登记(the reduction of atherothrombosis forcontinued health,REACH)入组15605例病情稳定的曾患卒中或TIA的门诊患者(排除心房颤动的患者),临床随访1年。按照ESRS计算每名患者的卒中再发风险,给患者进行分层,再观察每层的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卒中的1年累积发生率,及复合严重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的1年累积发生率。研究显示患者1年的卒中或复合心血管事件复发率随着ESRS评分的增加显著升高,其中70%为ESRS评分≥3分的高危患者(图1)[6]。 图1 REACH研究卒中患者的致命性或非致命性卒中(白色柱)和复合严重 心血管事件(阴影柱)的一年累积发生率及95%CI 析因分析(Post-hoc analysis)提示,氯吡格雷单药治疗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随着ESRS判断复发风险评分的增加,显示出获益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图2)[8]。因此,根据卒中复发风险把患者分层,可能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并调整卒中的风险因素。但目前尚无针对卒中高危人群的前瞻性的对照试验证实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疗效。因此,ESRS可以预测稳定期患者或急性期入院患者的卒中或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复发风险;ESRS是评估患者危险分层并指导用药的理想工具。ESRS评分≥3分的患者再发卒中或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显著高于ESRS<3分的患者,应该给予氯吡格雷强化二级预防抗血小板治疗策略。 图2 CAPRIE研究缺血性卒中人群的ESRS分析:评分≥3的高危患者 应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基于CAPRIE亚组6431例卒中患者,ESRS分值>6的卒中患者比例较低(仅96例患者,占1.4%),未纳入 总之,缺血性卒中/TIA患者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不同的危险因素及患者的依从性等诸多的因素决定了患者卒中再发的风险有所差别。因而,从二级预防的角度看,参考合理的分层工具,结合循证医学的证据和具体的临床情况,对卒中患者进行科学的危险分层并给予针对性的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及合适的治疗强度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卒中复发的风险。 (附:ESRS评分参考病例) 患者,男,76岁,因“头晕伴言语不清、饮水呛咳1 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不规律服用降压药物。10余年前有心肌梗死病史。否认糖尿病史。有40年吸烟史。既往不规则服用阿司匹林。查体:血压170/100 mm Hg,神清,构音障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无眼震,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咽反射减退,四肢肌力Ⅴ级,双侧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示左侧延髓处可疑低密度影。临床诊断:缺血性卒中。 ESRS评分:5分(根据表1,>75岁2分,高血压1分,既往心肌梗死1分,吸烟1分) 注意事项:ESRS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对应分值,>75岁应该占2分,65~75岁是1分;其次心血管危险因素也需要留意,如果患者除了心肌梗死还同时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如不稳定性心绞痛,则应该计2分而不是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