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更新全球引起人类死亡的10大原因,缺血性心脏病(心梗、心衰)和脑卒中(中风)继续位列第一和第二。2、脑卒中后的伤残和长期卧床问题日益受到社会重视。3、许多危险因素可以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其中,可控因素中,高血压位列榜首。4、近几十年来无数项大型研究表明:控制高血压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复发(再次发病)。5、我国民众高血压控制情况很糟糕,近1半人发病(得心梗或中风)前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知道有高血压但控制良好的不足10%。6、如何控制高血压: ①不要放着高血压不管,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等严重时就后悔莫及,人不会无缘无故就得心梗和中风的,今日果即为昨日因。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建议30岁以后就应该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早发现、早处理才能有好的结果。 ②不要把期望一味寄托于药物上。控制高血压的关键在于饮食和生活习惯。低盐高钾的饮食被认为有利于控制高血压。短时间改变饮食习惯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但可以制定计划,循序渐进。不良的生活习惯应该戒除,尤其是吸烟,一支烟可能会抵消掉绝大部分的药物疗效。好的生活习惯要建议,比如定期减压、规律作息、规律的锻炼。 ③规律监测血压。饮食和生活习惯改善后,血压仍然控制不满意,需要考虑加用药物,需要规律监测血压。光吃药不测血压,跟没吃药其实区别不大。 ④血压控制不好,有时不单单是降压药的问题。除了饮食和生活习惯,合并症的控制也很重要。比如肥胖,比如糖尿病,要齐头并进,多靶点全面改进,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⑤一些打着“中医中药”旗号的保健品不要去盲信。商人只为逐利,缺少专业的管控。病人耗时耗钱去寻求电视上或身边不专业的亲戚朋友吹嘘的所谓“安全、疗效好”,结果耽误了病情,也伤害了祖国医学的声誉。7、关于高血压药物的一些常见疑问与解答 Q:血压高一定要吃降压药么? A: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长期的血压高,也就是不同时间多次测血压都高(收缩压(高压)≥140mmHg或舒张压(低压)≥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病,需要控制血压,正如之前说的,首先应进行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然后再加用降压药;第二种,一过性的血压高,这类情况,除非血压特别高(>180/120mmHg或者有明显的身体不适,此时应去急诊就诊),通常暂时不需要特殊处理,接下来几天在安静的情况多复测几次,判断是否为长期的高血压。 Q:吃降压药血压老降不下来怎么办? A:几种可能性:①服药不规律,很多人吃药非常随意,想起来吃一片,隔天来一片,血压高了多吃一片...这样血压是很难控制好的,绝大多数高血压药物是需要每天服用的,要坚持、规律、按时服用。②药物尚未充分起效,目前用于常规控制血压的药物都是属于长效药物,也就是需要连续服用一段时间(1~3周)才能充分起效,刚服用药物期间血压会有波动,有时候高一些属于正常现象,除非特别高,通常暂时不需要调整,要坚持服用,才能看到疗效。③其他容易加重高血压的原因没有去除,比如抽烟、肥胖、持续高血糖、高盐饮食(吃得非常咸...),要先控制好这些血压才会容易降下来,有时候甚至都不需要用药,血压都可以下来。④药物效能不足,这时候应该去拜访医生,考虑是否药物加量或联用其他药物。 Q:降压药副作用是不是很大,有人说伤肝伤肾,是不是不该长期服用,是不是应该去用中药来降压? A:许多人有西药恐惧症,其实大可不必。一个基本原则,对于应该用、必须用的药,不要去太过关注那奇长无比的不良反应表,那是医生的工作,只需要保持适当的警惕心就行了,对于不该或不是很需要用的药,我们要增加对不良反应的关心,因为本来获益不多,就不能冒太大风险。对于绝大部分患者来说,降压药基本属于必用药,应取前者。多数降压药物被认证是十分安全的,个别人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但多数都不太严重,而且停药或换药后都可以逆转,尤其是一类药物如果服用数月后并未有异常出现,那么基本可以被认定为安全,长期服用并不会导致蓄积中毒!相反,中药也并不是所说的安全无害,一些药物中也可能潜藏着严重的致毒成分,不恰当的服用可能有害。从临床实践中来看,应用西药进行血压控制是目前的推荐。 Q:血压忽高忽低怎么办? A:人的血压不会一直恒定,一定范围的血压波动属于正常现象。在高血压病人中,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血管硬化,血压的波动会变得更加的明显,有人会形容血压像坐过山车一样,波动得非常的厉害。这属于高血压后期的表现,目前并没有非常有效的手段去逆转。但针对这一类现象,有几点建议:①减少引起血压波动的一些非血管性因素,比如控制焦虑,维持平和的心境,避免过度剧烈的活动。另外一点就是可能有病人会夜间打鼾,造成缺氧会引起夜间和清晨血压高而白天血压低这类特殊的血压波动,积极的呼吸科门诊就诊可能会有所帮助。②降压药物的服用时间可以稍做调整,尽管我们说常规的降压药都是属于长效缓释的药物,但服药后仍会有一个小的药物浓度峰可能有助于改善固定时间点的血压上升。③这类病人的血压控制目标可以适当调高,还是那句话,除非血压特别高,短期都风险不大,但严重的低血压则可能致命。 Q:我的血压压差特别大是什么情况? A:这一类病人通常患高血压的时间都比较长,或者是老年人,出现了动脉的硬化,血管弹性发生改变,由柔韧富有弹性的软管变成了僵直的甚至可能有些生锈的钢管,故而当心脏收缩泵血是血压一下升得很高,心脏舒张的时候则又降得很低。这种由于长期病变导致的血管硬化目前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跟血压波动性一样,适当的提高血压控制目标可能会减少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当然,如果能在早期就能很好的控制高血压,血管就不会那么快硬化,也就没这麻烦了。 Q:降压药可以停药么? A:很多时候降压药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用,但在一些情况下也是可以停药的。例如:本身肥胖、吸烟,饮食作息也不规律,发现高血压后吃药,然后在医生的帮助下逐步成功的戒烟、控制住体重,改善了饮食和作息,试验性停药一段时间后血压并未再有升高,这时候就可以停药。又如:一些老年人,高血压晚期,心脏功能退化,泵血功能减退导致高血压消失,甚至由于血管硬化还多次出现了直立性低血压,那么这时候就应该停药。但重要的是,停药一定是要经过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高血压最大的忌讳就是私自增加或停用药物及加减药量。最后,愿所有朋友都能有一个终生正常的血压。
互联网络的发展为医疗服务提供了广大的平台,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选择就医前在网上进行咨询,然后在进行有目的性的就医,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然而,尽管网络咨询的人群越来越多,由于医学的专业性,很少有患者了解应该如何与医生做到真正有效地交流,使得咨询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在此,笔者希望能从一名医生的角度,谈谈如何去进行有效的网络咨询,希望能给患者朋友们带来一些帮助。 首先说一些最基本的事情。当一名病人就诊,医生如何去诊断,然后决定治疗?答案很明显,获得病人信息,包括病情描述(病史)、体格检查(查体)和辅助检查结果。只有获得了这些信息,医生才能通过他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进一步作出有效的病情判断与治疗决策。故而,有效的咨询也应该是这样。常常见到有患者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胃溃疡该怎么治?”“我姥爷昨天脑溢血了,大夫教我怎么办”“肺癌有什么更好的治疗方法”之类。这样的问题,脱离了病人信息、查体情况、检查结果,医生很难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只能从教科书摘出一段回复,毫无意义。个人观点,这些提问的人更应去参看一些科普材料或专业文献,而不应该来问医生。 接下来是重点:如何告诉医生病人的信息? 1、提供病人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必要时候职业、身高、体重)。这一点很重要!一定不要忘! 2、发病的情况:什么时间,有什么诱因,主要的不适,与不适相关的描述(越具体越好),同时伴随的其他不适,症状有无缓解,(如有)具体的缓解方法,(如无)有无加重以及发病后病情的发展情况。 3、已经经过了就诊与治疗的话:做过哪些检查?有过哪些治疗?效果如何? 4、以前被诊断过得疾病?(包括得病的时间、病名、目前的治疗和效果)(尽可能全,不要觉得无关紧要就不写) 5、一些特别的咨询,如遗传方面应包括家人、亲属患病情况,妇科疾病应包括月经和婚育情况,中毒性疾病包括所在的工作、生活环境情况等。医生也会根据情况做出一些补充询问。 6、手中有的各种检查结果的图像。 7、现在正在服用的药物或进行的治疗。 可能有患者会认为上面这些内容实在是太过麻烦,而且不见得都能提供。但请相信,尽可能的在询问中包含这些内容,对您问题能否得到很好解答的影响将是非常明显的。 然后到了关键点:如何提问?在此有几点建议。 1、不要提宽而泛的问题。宽而泛的问题得到的也将是宽而泛的回答。问具体的,你最关心的那个点,比如可能的诊断、用药方案的调整、就医的推荐、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或者下一步该进行的检查之类。如何判断自己的问题是否宽而泛,很简单,你换个角度,如果你是医生,尽管你不懂专业知识,面对这个问题,你可以如何回复,如果完全没有头绪,那么,请换一种提问的方式。 2、一次尽可能只提一个问题。身为医生,很能理解病人或者家属在求医时的那种急切和无助的心理,希望一下子把所有知道的东西,存在的疑虑都说出来,希望能够得到迅速的解决。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一个过程,咨询也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的问题。一次提很多个问题会使得问题重点不集中,成为前面提到的宽而泛的问题,医生可能会只选择其中个别的问题做出回复,而让您真正关心的问题没能得到解答,白白浪费了一次咨询。其次,绝大多数的医生临床事务繁忙,一次性过多的提问会让他因时间不足而无法做出相应的回答。 3、不要在提出的问题上寄予过大的期望值。医学是复杂的,医生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很多疾病至今也很难有明确的诊断,也有很多的疾病目前根本没有治疗,或者仅有对症的处理,或适当的病情控制。医生做的工作很多时候只能是尽可能的去帮助病人,而不能根本上的解决病人提出的问题。故而,如果感觉到这个问题所背负的期望值过大,很多的医生可能会拒绝回答。 最后是一些在与医生交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尊重和信任您咨询的医生。你会在获得他不遗余力帮助的同时也得到他对您的尊重。 2、对于您信任的医生保持长期的联系。每一个医生都愿意对自己的老病人给出特别的优待,同时,给出的指导也更为个体化。 3、不要轻信一些过分夸大疗效的回复。我们并不否认自己群体中存在个别的败类。如果一些回复中有很明显的广告倾向,请务必小心。 4、再次提醒,咨询只是疾病诊治中的一部分,不能取代就诊。如前所述,通过咨询,医生获得的只有病情上大概的描述和部分检查的结果,缺少面对面的问诊、查体和有目的性的检查,得到的结论可能并不完全正确,因而只能仅供参考。 最后,祝愿广大患者朋友们都能在医疗咨询的过程中获得满意的答复。
很多患者都会来咨询医生自己转头的时候出现头晕是不是与自己的颈椎病相关。事实上,对于颈椎病相关的眩晕或者说颈性眩晕的这个定义目前在学术界都存在很大的争议。现提供个人的观点如下:1、颈性眩晕应该是存在的,但几率非常非常的小。部分颈椎病十分严重的病人间盘突出,压迫横突孔内的椎动脉,引起缺血反应。或者另一部分人颈椎畸形,转动头位引起椎动脉扭转(正常人不会)造成缺血。但请相信,这些情况出现的几率应该小到足以让98%以上的头晕患者除外自己是这种可能。验证的方法:这一类病变引起的缺血多数为眩晕(伴有旋转感),多会伴有黑矇、无力 等不适,恢复头位后症状很快消失。2、针对这类与转头相关的头晕,多数应该是与前庭功能障碍相关。耳内前庭里存在有半规管,处理来自头部位置相关的信息,当一侧发生病变,转头时两侧前庭提供的信号不一致,发生冲突,故而头晕出现。这类头晕的特点是在恢复头位后头晕会仍旧持续一段时间才能逐步好转。这一类头晕患者应该去寻求是耳鼻喉科医生的帮助而非骨科医生。
脑卒中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作为一名脑血管病专业的神经内科医生,这是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经常会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长期以来全世界许多的医生和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的问题之一。 由于脑卒中的患者常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长期以来,低盐、低脂及糖尿病饮食等饮食概念一直被医生用于向病人们宣教,旨在通过控制住危险因素而减少相关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但是否这些就是对于脑卒中预防的最佳饮食选择,事实却也未必。一项流行病学研究调查了欧洲的心脑血管事件致死率,如下图所示【1】: 上图和下图分别为欧洲每10万人中男性和女性因心脑血管疾病而致死的人数,从中不难发现存在一个明显的低疾病致死区,即环地中海沿岸,研究者们认为这可能与这一片区域多数人采用的地中海饮食相关。进而,一项比较地中海饮食模式与低脂饮食对心脑血管事件预防作用的研究被设计和完成【2】。结果发现,相较于低脂饮食,增加了额外初生橄榄油或坚果摄入的地中海饮食模式降低了30%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相关事件发生,其中,对于脑卒中的影响更为明显(约为40%)。这一结果被发表在了国际权威的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并在2014年发布的美国最新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中受到推荐【3】。 那么,究竟什么是地中海饮食呢? 根据对不同种类食物摄入量的不同,地中海饮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高摄入量食物:橄榄油、水果、坚果、蔬菜、谷物 中等摄入量食物:鱼及禽肉类、少量白酒 低摄入量食物:红色肉类(如牛羊肉)、加工肉类、甜品 下图为研究中的推荐,在此仅供参考。 总的说来,针对脑卒中预防的饮食方面,目前的学术观点认为低盐、高钾饮食和多蔬菜、水果的饮食有益于减少卒中的发生,一些其他研究也证实了橄榄油和坚果对卒中的预防作用,正如在指南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此,提出地中海饮食的概念也并非指望大家去纷纷效仿或者一味照抄这种饮食模式,毕竟东西方的饮食文化差异性还是很大。但还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大家在今后的日常饮食中稍加留意,减少食盐摄入、增加谷物、蔬菜和水果在每天饮食中的比例,并适当摄入一些坚果或者橄榄油,这样对于预防脑卒中想必也能起到一些作用。参考文献:1、Müller-Nordhorn J, Binting S, Roll S, Willich SN. An update on regional variation in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within Europe. Eur Heart J. 2008;29:1316-26.2、Estruch R, Ros E, Salas-Salvado J,et; PREDIMED Study Investigators.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ith a Mediterranean diet. N Engl J Med. 2013;368:1279–1290.3、Meschia JF, Bushnell C, Boden-Albala B,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 2014; 45(12): 375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