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2009年,美国妇科肿瘤学组(GOG)公布了一项名为LAP2的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应用于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具有更少的术后不良事件、更短的住院时间、更快恢复等优点,且3年总生存率腹腔镜组为89.8%,而开腹手术组为89.9%,结果无差异。不少学者认为,腹腔镜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应该为标准治疗方法之一。腹腔镜可以达到开腹手术同样的手术范围,但却对患者更损伤更小和恢复更快。 但是国外也有腹腔镜术后阴道残端肿瘤复发、腹腔镜操作增加细胞学检查阳性及腔镜穿刺口肿瘤种植的报道。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必须按照严格的无瘤原则手术,减少穿刺口处的操作,用标本袋隔离标本,术毕以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总之,由于子宫内膜癌大多数患者为早期,在无瘤原则下,推荐行腹腔镜手术。对于一些晚期或巨大子宫、瘤灶巨大等因素的患者,建议选择开腹手术。手术方式的选择还受很多因素影响,个体化的手术方式需要和医师充分沟通。
2016年肿瘤防治宣传周”将于我院4月15-23日开展系列肿瘤防治宣传活动,怎样向大家宣传科学的癌症防治知识,消除癌症的误解和恐惧,确立战胜癌症的信心呢?作为一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妇科大夫,积累历练多年的诊疗知识和临床经验想统统拿出来和您分享,但又不知从何谈起,不知如何浅谈易懂。些许似“有米之炊”,不知该做什么饭的尴尬。带着困扰,我走进了网络XX论坛> XX医院 > 肿瘤科,看到那么多患者和家属急切询问的话题,看到那么多众志成城的抗癌暖心帖,看到每个人自我经验的分享,也看到了一些误导言论的充斥。这些帖子的话题,不正是我们临床最常面临的宣教内容吗?不正是亟待科普的一个个知识点吗?茅塞顿开之后,我想作为一名专业妇科肿瘤医师,加入那张张余温绕屏的抗癌暖心帖。采用回帖成文的方式,也许能更直观的与大众交流。本文选取了XX论坛上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热点帖(内容见下),进行回复。 —————————————————————————— XX论坛 > XX医院 > 肿瘤科 [我要发帖] 有没有卵巢癌治好没有复发的?我们交流交流 楼主:XXX 点击:60738 回复:533 我妈妈卵巢癌IIIC,做了手术,进行了第一次化疗,马上要进行第二次。这个病还是很凶险的的。虽然初期的缓解率很高,但70%以上都要复发,越是晚期的病人,复发率越高。如果还是按照医院现在所谓的标准治疗方法,肯定也逃不脱概率的约束。也就是有70%以上的几率要复发。最终病人死于复发综合症。所以我想和其他有这个病的病友或者家属一起来讨论一下,除了医院的标准治疗方案,我们是不是还可以采取一些别的办法。也希望有此经验的人可以提供一下经验。有很多广告,什么生物疗法、细胞疗法等等。其实我已经很清楚到底这些疗法的疗效如何了。希望你们不要来骚扰。尊重生命,尊重自己。 ————————————————————————————— XXX楼主,您好,首先感谢您的具有代表性的发帖,浓浓的子女孝心和锲而不舍的抗癌决心呼出了每一个患者家属的心声。相关医学知识的缺乏和肿瘤的零接触又让您如此困顿。从帖中内容的一些观点来看,您和母亲的主治医师已经充分沟通过了,而且也网络恶补了一些卵巢上皮癌的西医诊治规程。可是面对凶险的卵巢上皮癌,我想补充一些你帖中的内容,供广大网友交流。 首先卵巢癌是一个泛称,临床医师多指卵巢上皮癌,你母亲的情况属于此类。而卵巢恶性肿瘤包括卵巢上皮癌、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和胃肠道卵巢转移肿瘤。上述四种卵巢恶性肿瘤诊治方式和治疗结局均不相同,看帖网友请对号入座。据美国2015年统计显示。卵巢癌目前位列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第四(次于肺癌、乳腺癌、肠道肿瘤和胰腺癌),是全球妇科肿瘤医师和各研究机构全力应对的重点疾患之一,每年针对该病的相关研究论文发表达9万多篇,目前将这些浩如烟海的研究筛选和提炼,依据循证医学的方式来指导临床诊治,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个人的主观经验误导,而手握“大数据”为基础专业知识的医师有您最值得信赖的指导,而癌友的个人经验分享帖,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要盲目跟从。目前卵巢癌的研究热点关注于卵巢癌的早期发现和卵巢癌生存率的提高,后者正和楼主的诉求一致. 卵巢癌的高发年龄为50岁以后,多集中于63岁左右。流行病学显示易患卵巢癌的高风险因素包括:未育和头胎妊娠年龄大于35岁的女性、激素治疗和盆腔感染性疾病都可增加患病风险。而首次妊娠小于25岁、口服避孕药和母乳喂养可降低30-60%的患病风险。人工试管婴儿助孕女性增加了患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的风险。肥胖并没有显示和大多数侵袭性卵巢恶性肿瘤相关。而大家关心的环境因素、饮食因素是否诱发卵巢癌,目前尚需大量研究去证实。其中也包括楼主后续帖中提出牛奶和诱发卵巢癌的问题,在没有明确结论前,偏听偏信并不可取。目前较明确的结论显示15%的卵巢癌患者与遗传基因相关,这些患者往往一级亲属中有2人以上罹患卵巢癌,包括BRCA1和BRCA2基因相关的遗传性乳腺和卵巢癌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结直肠癌综合征。上述高危人群行预防性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可降低罹患卵巢癌的风险,需要强调的是有遗传家族史的高危女性,虽然患病风险高于普通人群,但是在肿瘤专科医师的指导下,积极健康查体,并不需要过分焦虑。 目前临床卵巢癌治疗理念日益更新,其中包括了一些手术方式和化疗方案,靶向治疗和其他综合治疗的改进,直接提高了晚期卵巢癌患者目前的5年生存率。2015美国的癌症报告中指出,目前卵巢癌的5年总生存率已从70年代的36%提高至45%,疗效的提高正是归因于楼主帖中“所谓的标准治疗方法”,其是卵巢癌缓解和治疗的最重要方式。那什么是卵巢癌目前的标准治疗方式呢?他包括手术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早期卵巢癌患者多以分期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根据病理情况,决定是否补充化疗、采用何种化疗方案和化疗疗程。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减瘤术结合化疗的方式,主要有化疗+手术+化疗和手术+化疗的次序模式,不同的次序模式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上,并无差异。选择何种模式治疗,在考虑多种因素后医生会给出专业建议。化疗方案目前最有效的是紫杉醇联合铂类,输注方式为静脉化疗为主,适时辅助腹腔化疗。化疗目前多采用间隔3周方案或每周化疗方案。化疗的一个基本遵从足程、足量、按时,以期在降低化疗毒副作用的同时,疗效最大化,降低耐药出现。楼主后续贴卵巢癌术后延长化疗间隔的理论,属于摸索试验,网友切忌跟从。 卵巢癌标准治疗结束后,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其复发呢?对待楼主这一主要问题,我想谈谈以下几方面:①目前卵巢癌的医学治疗,是针对肿瘤病灶的祛除治疗。近年来随着对卵巢癌病因认识加深,随着精准医疗的进展,一些针对卵巢癌病因的靶向药物治疗进入临床研究,生物免疫治疗和或其他精准治疗越来越多。大多都处于实验阶段。如果在传统祛除瘤灶的卵巢癌标准治疗后,能在明确肿瘤病因的基础上,针对卵巢癌病因进行精准医疗,那将会是防止卵巢癌复发的最美好前景。任重而道远,我院作为国家癌症中心,有很多这方面的工作在进行,并积累了一定的数据结论,欢迎大家在专业肿瘤医师的指导下来我院或正规医院咨询。切忌乱投医!②在目前的医学治疗水平阶段,卵巢癌患者标准治疗结束后,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定期严密返院检查尤为重要。如果将“复发”当成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应对,即使身体能远离肿瘤,精神上也仍饱受“病患”。③卵巢癌患者标准治疗结束后,行不定期间隔的预防性化疗,目前有很大争议。楼主后续帖采用该方式,我建议其他网友不可盲目模仿,一定要听听肿瘤专业医生的意见。 当你为肿瘤复发忧虑时,你也许没看到那许多抗癌明星浴火重生后的笑脸,你也许体会不到千千万万白衣天使殚精竭虑和你一起并肩,让我们挽手筑起爱的彩虹,一起去看看那身后风雨,又有什么困难不能跨越呢? 本文系雷呈志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