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控制饮食?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若糖尿病人不控制饮食,而像正常人一样进食,饭后血糖就会升的很高,不仅加重胰岛B细胞的负担,而且长期持续高血糖促使糖尿病多种并发症发生和发展,最终使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每个糖尿病患者,不管病情轻重,不管选择是口服降糖药还是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都要长期坚持合理的饮食治疗。糖尿病饮食控制的总原则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物质摄入均衡。制定饮食计划,称重饮食,定时定量进餐。糖尿病总热量计算三步法每天需要的热量=理想体重×热量级别计算自己的理想体重=身高(cm)-105根据自己的活动量选择适合自己的热量级别看看您应该选那个级别?食物应该怎么吃?三大营养物质比例烹饪方法清淡化老张,男,46岁身高175cm,体重75kg职业:出租车司机患糖尿病1年,无并发症老张的理想体重=175-105=70公斤老张体型正常,属轻体力活动,选择每公斤体重25~30千卡每天总热量=70×(25~30)=1750~2100千卡适合每日需要2000-2100千卡热量者一天饮食选择,全天用烹调油35g,盐6g。老张可以选择一下早餐、中餐、晚餐吃。早餐三选一:1.牛奶(鲜牛奶250g)+咸面包(面粉75g)+拌柿子椒豆腐干(柿子椒75g,豆腐干25g)2.豆浆(鲜豆浆250g)+葱花卷(标准粉75g)+拌海带黄瓜丝(黄瓜75g,海带25g)+煮鸡蛋(鸡蛋50g)3.牛奶(鲜牛奶250g)+馒头(标准粉75g)+炝黄瓜条(黄瓜75g)+煮鸡蛋(鸡蛋50g)午餐三选一:1.大米小米饭(大米75g,小米50g)+溜肉片黄瓜(瘦猪肉50g,黄瓜100g)+拌莴笋丝(莴笋100g)+丝瓜鸡蛋汤(丝瓜50g,鸡蛋25g)2.绿豆大米饭(大米100g,绿豆25g)+清蒸鸭条(鸭100g)+素炒小白菜(小白菜200g)+紫菜虾皮汤(紫菜2g,虾皮10g)3.大米饭(大米125g)+清炖活鱼豆腐(草鱼50g,豆腐50g)+素炒芥菜(芥菜200g)晚餐三选一1.馒头(标准粉125g)+清炖鸡蘑菇(家养鸡100g,蘑菇50g)+素炒空心菜(空心菜200g)2.烙发面饼(标准粉125g)+猪肉丸子冬瓜(瘦猪肉50g,冬瓜150g)+炒茄子(茄子150g)3.葱花饼(标准粉125g)+红烧牛肉白萝卜(牛肉100g,白萝卜150g)+炒圆白菜(圆白菜150g)
1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代谢紊乱,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最终可造成多脏器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即多饮水、多尿、多食、体质量减轻。除代谢障碍外,如果糖尿病得不到满意的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还可并发心脑血管、肾脏、眼部及神经病变,这些并发症比糖尿病本身的直接危害大的多,严重病例可发生酮症酸中毒等,以致威生命。如果糖尿病能及时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患者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从事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糖尿病应该做到早预防早治疗,现代糖尿病治疗的措施包括五驾马车: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其中,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合理的饮食结构能使血糖迅速达标,可以说它的作用立竿见影。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是如何做到合理饮食。2合理饮食的原则通俗的说法叫四项基本原则,包括一个平衡、三个兼顾:平衡膳食,摄入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兼顾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体质量等;兼顾预防治疗并发症;兼顾个人的饮食爱好和习惯。3合理的饮食结构碳水化合物占供应人体能量的50%~60%。包括谷薯类、水果蔬菜类。这些是人类获取能量最经济,最主要的来源。对脑组织、骨骼肌和心肌活动提供能量。每克可以产生4千卡的热量。蛋白质占供应能量的15%~20%,含量丰富的有鱼、肉、蛋、奶、豆类,是生命和机体的物质基础。当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时,蛋白质不用于产热。蛋白质对人体生长发育和组织的修复、细胞的更新起主要作用。每克可以产生4千卡的热量。脂肪占供应能量的25%~30%,包括植物油、动物脂肪、干果类。最容易被忽视而且超量食用。每克可以产生9千卡的热量。矿物质又称微量元素,占体质量的0.1%左右。例如锌、镁、钙、磷,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锌来源于动物性食物以及谷类的麸糠中。镁来源于花生、肉、蛋类,钙在牛奶和蛋类当中含量较高。维生素其中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对神经系统有重要营养作用,在水果蔬菜中含量高。膳食纤维又称多渣饮食,具有降糖、降脂、润肠、解毒作用。人体每天需要摄入纤维素27-40g,主要从粗粮、蔬菜及菌藻类当中摄取。4饮食处方主食半斤、油20-30g、蔬菜一斤、肉鱼虾2-3两、豆腐2两、鸡蛋一个、牛奶半斤、盐5g,忌食干果。加餐:水果200-300g或西红柿、黄瓜、萝卜等,提倡少食多餐,加餐定时、定量、定质:定时:加餐的时间在两餐中间;定量:指加餐的热量;定质:加餐的种类。5影响血糖的食物5.1影响血糖升高的食物凡是、软的、烂的、粘的、易吸收的食物,例如:粥类:大小米粥、玉米、八宝粥;面食类:面条、面汤、混沌、包子饺子、方便面等;油炸食品:油条、油饼、麻花、点心等;汤类:鸡汤、排骨汤、馒汤;蔬菜类:豆荚菜、毛豆、豌豆、蚕豆等;含糖高的蔬菜:胡萝卜、洋葱、南瓜;含淀粉多的蔬菜:土豆、山药、藕、地瓜;水果:香蕉、荔枝、桂圆、大枣、葡萄、哈密瓜、柿子等。5.2影响血糖升高少的食物凡是干的、硬的、含热量低、不易被吸收的食物。主食:米饭、馒头、大饼、窝头、干面包。蔬菜类:带叶子的青菜。水果类:苹果、桃子、橘子、西瓜、梨、草莓等。6简单的饮食交换法一两米饭=一碗稀饭=一碗面条=一碗米粉=两片面包=6片苏打饼干。植物油(一茶匙)10g=花生18粒=瓜子50粒=杏仁5粒=开心果10粒=核桃两个。瘦肉一两=鸡蛋一个=鱼虾一两半。豆腐100g=两片五香豆腐干=豆浆240ml=牛奶250ml=酸奶125g。水果类:苹果、梨、桃子、桔子200g=500g西瓜。7酒精对糖尿病的影响啤酒、白酒是高热量饮料,对糖代谢有不利影响:营养好时饮酒可使血糖升高;营养不好或饥饿时可使血糖降低;可使胰腺充血、水肿,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大量饮酒,可加重肝脏解毒负担,损害肝功;最重要的是饮酒可以减弱降糖药的疗效;饮酒可抑制尿酸的排泄,使血中尿酸升高,诱发痛风。8吸烟对糖尿病的影响升高血糖、血压,使糖尿病病情加重;促发冠心病,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促发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促使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加重对机体组织的损害。9糖尿病生病期间的饮食如感冒、发烧、消化不良等,应该遵循以下方法:少食多餐;适当吃一些软食,如粥类、面汤类;清淡、量少,适当吃一些青菜;多喝白开水;注意休息,暂停运动。10糖尿病痛风的饮食血中尿酸升高称高尿酸血症,可诱发痛风。卧床休息,大量饮水,每天饮水量大于2000ml。限制嘌呤含量高的事物,每天少于250g。如动物内脏、海鲜类(贝类、沙丁鱼、鳗鱼);干果类(花生、腰果);蛋白质类(豆类、酸奶、牛肉、鳖);菌类(木耳、蘑菇)、蔬菜类(扁豆、麻花、菠菜)。忌酒:酒精能抑制尿酸的排泄,使尿酸升高。1l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的饮食尿病脂代谢异常的饮食:面汤类、瓜、便面等。饮食调节和运动是治疗脂代谢异常的基础。饮食调节:控制总热量,减少脂肪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每Et摄入20~35g;控制胆固醇的摄入,每日<200g;控制酒精和食盐的摄入。12糖尿病肾病的饮食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质量0.6-0.8g,每日<4g,其中优质蛋白>20%。以牛奶、鸡蛋、鱼、瘦猪肉、牛羊肉为主。限制盐的摄入,每日少于2g。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用淀粉代替部分面粉和大米,加餐可用山药、土豆、芋头等。13糖尿病饮食生活常识如果按时进餐仍感到饥饿难忍怎么办?很多患者经常因为进食后,感到饥饿难忍,无法忍受而放弃饮食治疗。首先应清楚的认识到:饥饿感原本就是糖尿病的一种症状,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了,饥饿感也随之减轻;刚开始饮食治疗,食量比原来明显减少,胃肠道可能不适应,但是适应几天后饥饿感就会慢慢减轻;如果仍感到饥饿,采取以下措施会对大家有所帮助:A.多吃低热量、高容积的食品,如各种蔬菜,西红柿、黄瓜、大白菜等;B.少食多餐(分餐):将正餐的主食匀出一小部分,作为加餐用,加餐时可选用低热能蔬菜、半两主食或一个鸡蛋、一杯牛奶(150m1)等;C.选用粗杂粮代替细粮,可产生更强的饱腹感;D将口味变清淡,吃饭速度放慢,真正做到细嚼慢咽,也可抑制过于旺盛的食欲。总之,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是量需而入,量体择食,就是能承受多少,需要多少,就吃多少,如摄入热量过多而血糖血脂不高,说明能消化,吸收再利用,转化成能量而消化掉,否则应该减少摄入,从而达到出入平衡。这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是总体达标的基础。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血糖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控制高血糖的治疗强度也应随之加强,常需要多种手段的联合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如果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开始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首选是二甲双胍。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不适合二甲双胍治疗者可选择α-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促泌剂。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而血糖仍未达标,则可进行二联治疗,加用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剂、TZDs、SGLT2抑制剂、胰岛素或GLP-1受体激动剂。三联治疗:上述不同机制的降糖药物可以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如三联治疗控制血糖仍不达标,则应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多次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多次预混胰岛素)。采用多次胰岛素治疗时应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1型糖尿病患者需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并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虽不需要胰岛素来维持生命,但当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或存在口服药使用禁忌时,仍需使用胰岛素,以控制高血糖,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危险。在某些时候,尤其是病程较长时,胰岛素治疗可能是最主要的、甚至是必需的控制血糖措施。什么是胰岛素?胰岛素就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一种可以降低体内血糖水平的激素。正常人因进餐等原因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时,胰腺就会恰当的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促使细胞有效利用葡萄糖,从而降低体内的血糖水平,是体内血糖浓度处于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胰岛素与葡萄糖的关系请大家看这张图。图中的小房子就像胰腺,胰岛素就好比从小房子里不断生产出来的钥匙,图中由一圈圈墙围起来的树苗就是细胞,图上方一车车拉来的白色方块就是我们吃饭摄入的葡萄糖。胰岛素就是打开那堵墙的钥匙。请看图左上方的树苗,在正常情况下,由胰腺产生胰岛素,胰岛素像钥匙那样打开墙上的门,葡萄糖进入细胞内供给细胞能量和营养,细胞才能像这颗树一样茁壮生长,结出果实(也就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而如果这把钥匙的生产量减少,如图下方的生产线,钥匙少了,能开的门也少了,树苗得到的营养相应减少,就会导致树苗枯萎(即细胞功能衰退甚至死亡)。如果钥匙产量没有减少,而钥匙和门的锁对不上,打不开门或只能打开一两扇门,同样也会使树苗枯萎,就如同图右发生的情况一样。以上这两种情况就是糖尿病发生的两种机制,1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减少也就是钥匙生产减少,2型糖尿病开始则是胰岛素的作用不足,也就是钥匙打不开锁。这两种机制都会使无法被利用的葡萄糖积存在了我们的血液当中,从而造成体内血糖升高,对人体各个器官造成伤害,最终进入肾脏(也就是图中的垃圾箱),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肾脏并发症及全身各器官的损害。胰岛素分类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的不同,胰岛素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根据作用特点的差异,胰岛素又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常规(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NPH)、长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类似物与人胰岛素相比控制血糖的效能相似,但在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方面胰岛素类似物优于人胰岛素。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且需终身胰岛素替代治疗。新发病2型糖尿病患者如有明显的高血糖症状、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可首选胰岛素治疗。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和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后再根据病情确定后续的治疗方案。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分型困难,与1型糖尿病难以鉴别时,可首选胰岛素治疗。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症状得到显著缓解、确定分型后再根据分型和具体病情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基础上,若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降糖药和起始胰岛素的联合治疗。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显著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用基础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起始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方案的选择基础胰岛素的使用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效人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列如目前我们临床使用的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适合空腹血糖难以控制,或需要简化使用胰岛素及配合口服药物控制血糖患者。常规剂量使用方法:起始剂量为0.1-0.3U/kg/d。根据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通常每3~5天调整1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1~4U直至空腹血糖达标。如3个月后空腹血糖控制理想但HbA1c不达标,应考虑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预混胰岛素的使用预混胰岛素包括预混人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列如目前我们常使用的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诺和灵50R、优泌林70/30、甘舒霖30R等;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比如诺和锐30、优泌乐25、优泌乐50等。一般使用每日2次注射方案,即早餐前、晚餐前皮下注射,预混人胰岛素需要提前15分钟至30分钟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可以提前皮下注射或餐时即时皮下注射。适合用口服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剂量使用方法: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起始的胰岛素剂量一般为0.2~0.4U/kg/d,按1∶1的比例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根据空腹血糖和晚餐前血糖分别调整早餐前和晚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每3~5天调整1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为1~4U,直到血糖达标。胰岛素的多次治疗在胰岛素起始治疗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剂量调整,如患者的血糖水平仍未达标或出现反复的低血糖,需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可以采用餐时+基础胰岛素(4次/d)或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餐时+基础胰岛素:根据睡前和餐前血糖的水平分别调整睡前和餐前胰岛素用量,每3~5天调整1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为1~4U,直至血糖达标。开始使用餐时+基础胰岛素方案时,可在基础胰岛素的基础上采用仅在一餐前(如主餐)加用餐时胰岛素的方案。之后根据血糖的控制情况决定是否在其他餐前加用餐时胰岛素。预混胰岛素(预混人胰岛素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2~3次):根据睡前和三餐前血糖水平进行胰岛素剂量调整,每3~5天调整1次,直到血糖达标。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CSII是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一种形式,需要使用胰岛素泵来实施治疗。经CSII输入的胰岛素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更接近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法相比,CSII治疗与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减少相关。在胰岛素泵中只能使用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CSII的主要适用人群有:1型糖尿病患者、计划受孕和已孕的糖尿病妇女或需要胰岛素治疗的GDM患者、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误区一、胰岛素会上瘾?胰岛素是人自身分泌的一种生理性激素,没有胰岛素机体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人就不能生存,所以胰岛素根本没有成瘾性。已经开始使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的患者,是否继续使用、能否撤掉胰岛素,关键取决于病情,有些患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是因为其自身分泌的胰岛素远远不够机体利用,外源性注射胰岛素是维持机体血糖正常的需要,而不是胰岛素本身的“上瘾”状况。胰岛素治疗误区二、使用胰岛素是不是说明病情更严重了?有些患者认为,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最后手段,一旦使用胰岛素也就意味着糖尿病变重了。从某些角度来说,胰岛素的使用确实说明我们的胰岛功能已经比较差了。但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各种并发症,而治疗的最终目的是维持血糖达标,减少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所以,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才是最重要的,而胰岛功能较差的患者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是最好的降糖手段。胰岛素治疗误区三、胰岛素可以口服吗?的确,对于患者来说,每天都要注射胰岛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其在口腔黏膜吸收极少,在消化道内又很容易被消化酶破坏,难以起效,目前尚未开发出可以口服的胰岛素,所以我们只能选择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血糖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控制高血糖的治疗强度也应随之加强,常需要多种手段的联合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如果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开始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首选是二甲双胍。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不适合二甲双胍治疗者可选择α-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促泌剂。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而血糖仍未达标,则可进行二联治疗,加用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剂、TZDs、SGLT2抑制剂、胰岛素或GLP-1受体激动剂。三联治疗:上述不同机制的降糖药物可以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如三联治疗控制血糖仍不达标,则应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多次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多次预混胰岛素)。采用多次胰岛素治疗时应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口服降糖药适用人群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者。口服降糖药种类1.双胍类:减少肝糖输出,促进葡萄糖利用(代表药物二甲双胍)2.磺脲类、格列奈类:促进胰岛素分泌(代表药物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瑞格列奈)3.α-糖苷酶抑制剂: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代表药物阿卡波糖)4.噻唑烷二酮类: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代表药物吡格列酮、罗格列酮)5.DPP-4抑制剂: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的灭活,提高内源性GLP-1和GIP的水平(代表药物维格列汀、沙格列汀等)6.SGLT2抑制剂: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降低血糖(代表药物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SGLT2抑制剂降糖药SGLT-2抑制剂,中文名为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抑制剂。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肾脏肾小管中负责从尿液中重吸收葡萄糖的SGLT2降低肾糖阈,促进尿葡萄糖排泄,从而达到降低血液循环中葡萄糖水平的作用。这是一类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目前在我国被批准临床使用的 SGLT2抑制剂为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和卡格列净。SGLT2抑制剂类降糖药物有哪些特点?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肾脏肾小管中负责从尿液中重吸收葡萄糖的SGLT2降低肾糖阈,促进尿葡萄糖排泄,从而达到降低血糖。降低HbA1c达0.5-1.0%。SGLT2抑制剂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比较,其降糖疗效与二甲双胍相当。SGLT2抑制剂单独使用时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联合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SGLT2抑制具有减重及降压作用。SGLT2抑制剂可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肾脏事件复合终点发生发展的风险显著下降,心衰住院率显著下降。SGLT2抑制剂类降糖药物适用患者: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适用在有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高血压患者。代表药物达格列净用法和用量推荐起始剂量是5mg每天1次,早晨服用,不受进食限制。需要附加血糖控制患者中剂量可增加至10 mg每天1次。SGLT2抑制剂类降糖药物常见不良反应SGLT2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为生殖泌尿道感染。罕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酮症酸中毒(主要发生在 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急性肾损伤(罕见)、骨折风险(罕见)和足趾截肢(见于卡格列净)。哪些人不适合用SGLT2抑制剂类降糖药物?对此类药物过敏反应史;有反复尿路感染病史;严重肾受损,肾病终末期,或透析。儿童孕妇不宜使用。服用SGLT2抑制剂类降糖药物须注意事项2015年12月4日,FDA安全检查结果再次对2型糖尿病降糖药——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SGLT2)抑制剂类进行了安全警告,提示该药物会引起严重酮症酸中毒和尿路感染,两种风险均会导致入院治疗。有糖尿病酮症症酸中毒和尿路感染倾向患者慎用。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春晓医生了解更多医学科普知识欢迎转发朋友圈!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血糖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控制高血糖的治疗强度也应随之加强,常需要多种手段的联合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如果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开始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首选是二甲双胍。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不适合二甲双胍治疗者可选择α-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促泌剂。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而血糖仍未达标,则可进行二联治疗,加用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剂、TZDs、SGLT2抑制剂、胰岛素或GLP-1受体激动剂。三联治疗:上述不同机制的降糖药物可以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如三联治疗控制血糖仍不达标,则应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多次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多次预混胰岛素)。采用多次胰岛素治疗时应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口服降糖药适用人群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者。口服降糖药种类1.双胍类:减少肝糖输出,促进葡萄糖利用(代表药物二甲双胍)2.磺脲类、格列奈类:促进胰岛素分泌(代表药物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瑞格列奈)3.α-糖苷酶抑制剂: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代表药物阿卡波糖)4.噻唑烷二酮类: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代表药物吡格列酮、罗格列酮)5.DPP-4抑制剂: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的灭活,提高内源性GLP-1和GIP的水平(代表药物维格列汀、沙格列汀等)6.SGLT2抑制剂: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降低血糖(代表药物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DPP-4抑制剂类降糖药 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使内源性GLP-1的水平升高。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目前在国内上市的DPP-4抑制剂为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DPP-4抑制剂类药物有哪些特点?在餐后生成,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不易诱发低血糖。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延迟胃排空从而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降低食欲,减少食物的摄入。抑制肠道分泌脂蛋白并可能降低作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餐后高血脂,从而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在体外可调节胰岛β细胞再生、增殖和存活。可降低 HbA1c0.4%-0.9%。单独使用DPP-4抑制剂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DPP-4抑制剂对体重的作用为中性或轻度增加。DPP-4抑制剂类药物适用患者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代表药物维格列汀用法和用量常规50mg每日2次口服。当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合用时,维格列汀的每日推荐给药剂量为100mg,早晚各给药一次,每次50mg。不推荐使用100 mg以上的剂量。本品可以餐时服用,也可以非餐时服用。DPP-4抑制剂类降糖药常见不良反应PP-4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有咽炎、头痛、上呼吸道感染等,但是其低血糖的发生率比磺脲类低。少见不良反应包括:超敏反应、血管神经水肿、肝酶升高、腹泻咳嗽等。服用DPP-4抑制剂类药物须注意事项沙格列汀的治疗与因心力衰竭而住院的风险增加相关,有心血管风险患者慎用沙格列汀。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西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和维格列汀时,应注意按照药物说明书来减少药物剂量。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利格列汀时不需要调整剂量。欢迎转发朋友圈!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血糖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控制高血糖的治疗强度也应随之加强,常需要多种手段的联合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如果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开始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首选是二甲双胍。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不适合二甲双胍治疗者可选择α-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促泌剂。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而血糖仍未达标,则可进行二联治疗,加用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剂、TZDs、SGLT2抑制剂、胰岛素或GLP-1受体激动剂。三联治疗:上述不同机制的降糖药物可以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如三联治疗控制血糖仍不达标,则应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多次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多次预混胰岛素)。采用多次胰岛素治疗时应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口服降糖药适用人群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者。口服降糖药种类1.双胍类:减少肝糖输出,促进葡萄糖利用(代表药物二甲双胍)2.磺脲类、格列奈类:促进胰岛素分泌(代表药物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瑞格列奈)3.α-糖苷酶抑制剂: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代表药物阿卡波糖)4.噻唑烷二酮类: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代表药物吡格列酮、罗格列酮)5.DPP-4抑制剂: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的灭活,提高内源性GLP-1和GIP的水平(代表药物维格列汀、沙格列汀等)6.SGLT2抑制剂: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降低血糖(代表药物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噻唑烷二酮(TZDs)类降糖药TZDs主要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目前在我国上市的TZDs主要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TZDs类药物有哪些特点?TZDs主要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降低HbA1c达0.7-1.0%。可与磺脲类药联用以增强降糖效应。可与胰岛素联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TZDs单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与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TZDs适用患者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患者。单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患者。单用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患者。代表药物盐酸吡格列酮用法和用量口服,一日一次。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起始推荐剂量为一日一次15mg或30mg。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为I级和II级)的起始推荐剂量为一日一次15mg。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血糖的变化,患者一日服用剂量可从1次15mg逐步增加至最大剂量一次45mg。TZDs类降糖药常见不良反应体重增加和水肿是 TZDs的常见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在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时表现更加明显。TZDs 的使用与骨折和心力衰竭风险增加相关。哪些人不能用TZDs类降糖药?服用TZDs须注意事项有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 2.5倍及严重骨质疏松和有骨折病史的患者应禁用本类药物。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春晓医生了解更多医学科普知识欢迎转发朋友圈!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血糖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控制高血糖的治疗强度也应随之加强,常需要多种手段的联合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如果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开始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首选是二甲双胍。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不适合二甲双胍治疗者可选择α-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促泌剂。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而血糖仍未达标,则可进行二联治疗,加用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剂、TZDs、SGLT2抑制剂、胰岛素或GLP-1受体激动剂。三联治疗:上述不同机制的降糖药物可以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如三联治疗控制血糖仍不达标,则应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多次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多次预混胰岛素)。采用多次胰岛素治疗时应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口服降糖药适用人群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者。口服降糖药种类1.双胍类:减少肝糖输出,促进葡萄糖利用(代表药物二甲双胍)2.磺脲类、格列奈类:促进胰岛素分泌(代表药物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瑞格列奈)3.α-糖苷酶抑制剂: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代表药物阿卡波糖)4.噻唑烷二酮类: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代表药物吡格列酮、罗格列酮)5.DPP-4抑制剂: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的灭活,提高内源性GLP-1和GIP的水平(代表药物维格列汀、沙格列汀等)6.SGLT2抑制剂: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降低血糖(代表药物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α-糖苷酶抑制剂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国内上市的 α-糖苷酶抑制剂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α-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有哪些特点?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降低HbA1c达0.5-0.8%。单独服用本类药物通常不会发生低血糖。用α-糖苷酶抑制剂的患者如果出现低血糖,治疗时需使用葡萄糖或蜂蜜,而食用蔗糖或淀粉类食物纠正低血糖的效果差。α-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适用患者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餐后血糖均升高的患者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合用。代表药物阿卡波糖用法和用量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剂量需个体化。一般推荐剂量为:起始剂量为一次50mg(一次1片),一日3次。以后逐渐增加至一次0.1g(一次2片),一日3次。个别情况下,可增加至一次0.2g(一次4片),一日3次。由于个体差血糖异、剂型及规格不同,用法用量请遵医嘱。α-糖苷酶抑制剂类降糖药常见不良反应α-糖苷酶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等。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可减少不良反应。哪些人不能用α-糖苷酶抑制剂类降糖药?对阿卡波糖和/或非活性成分过敏者禁用。有明显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禁用。患有由于肠胀气而可能恶化的疾患(如Roemheld综合症、严重的疝、肠梗阻和肠溃疡)的病人禁用。严重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25ml/分)的患者禁用。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类降糖药须注意事项定期检查肝功能,并避免大剂量用药。如出现低血糖反应,应使用葡萄糖,本品抑制二糖水解,饮糖水和进食效果差。欢迎转发朋友圈!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血糖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控制高血糖的治疗强度也应随之加强,常需要多种手段的联合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如果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开始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首选是二甲双胍。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不适合二甲双胍治疗者可选择α-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促泌剂。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而血糖仍未达标,则可进行二联治疗,加用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剂、TZDs、SGLT2抑制剂、胰岛素或GLP-1受体激动剂。三联治疗:上述不同机制的降糖药物可以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如三联治疗控制血糖仍不达标,则应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多次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多次预混胰岛素)。采用多次胰岛素治疗时应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口服降糖药适用人群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者。口服降糖药种类1.双胍类:减少肝糖输出,促进葡萄糖利用(代表药物二甲双胍)2.磺脲类、格列奈类:促进胰岛素分泌(代表药物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瑞格列奈)3.α-糖苷酶抑制剂: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代表药物阿卡波糖)4.噻唑烷二酮类: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代表药物吡格列酮、罗格列酮)5.DPP-4抑制剂: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的灭活,提高内源性GLP-1和GIP的水平(代表药物维格列汀、沙格列汀等)6.SGLT2抑制剂: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降低血糖(代表药物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促进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临床使用数十年,种类较多,目前在我国上市的磺脲类药物主要为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约1.0-1.5%。格列奈类非磺脲类促泌剂,如瑞格列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约1.0-1.5%。降低餐后血糖。磺脲类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属于胰岛素促泌剂,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刺激胰岛 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磺脲类药物有哪些特点?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刺激胰岛 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降低HbA1c达1.0-1.5%。磺脲类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磺脲类药物还可导致体重增加。磺脲类药物适用患者:老年患者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宜选用短效类,如格列吡嗪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选用格列喹酮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的患者:可选用中-长效类药物(如优降糖、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代表药物格列美脲用法和用量格列美脲是第三代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具有抑制肝葡萄糖合成、促进肌肉组织对外周葡萄糖的摄取及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本品适用于单纯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及减轻体重均不能充分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中毒和糖尿病前驱昏迷或昏迷治疗。初始剂量及剂量调整 :初始剂量为1mg,一天一次。若需要,可以增加每天的剂量。建议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逐渐增加剂量,如:每1-2个星期按以下步骤增加剂量:1mg-2mg-3mg-4mg-6mg,仅个别病人需用至8mg。糖尿病得到良好控制的病人,一般每天剂量为1-4mg,仅少数病人每天剂量大于6mg。服药时间 :根据病人的生活方式确定其服药时间。一般一天一次顿服即可,建议于早餐之前服用,若不吃早餐,则于第一次正餐之前服用。尤其注意,服药后不要忘记进餐。后续剂量调整 :随着糖尿病症状的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增加,本药的需要量也应逐渐减少,为避免低血糖发生,应及时减少药量,甚至停用。本药的治疗一般需长期进行。由于个体差血糖异、剂型及规格不同,用法用量请遵医嘱。哪些人不能用磺脲类降糖药?服用磺脲类降糖药须注意事项适合胰岛尚存在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患者;对该磺脲类药物过敏者禁用;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综合征患者禁用;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和透析患者禁用;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用;治疗最初几周内,出现低血糖的危险性可能增大,需仔细观察,定期监测血糖及尿糖;妊娠期病人应换成使用胰岛素;对计划怀孕的病人,建议换用胰岛素治疗。此类药物使用,有低血糖风险治疗方案的起始和调整必须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初次治疗方案切忌自己买药治疗,切忌按朋友推荐或病友推荐买药治疗。格列奈类降糖药物 格列奈类药物是一种新的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磺酰脲受体结合,刺激胰腺在进餐后更快、更多地分泌胰岛素,从而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格列奈类药物有哪些特点?格列奈类药物为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我国上市的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可将HbA1c降低0.5%-1.5%。此类药物需在餐前即刻服用。格列奈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但低血糖的风险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格列奈类药物可以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格列奈类药物适用患者: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2型糖尿病。代表药物瑞格列奈用法和用量本品通常在餐前15分钟内服用,剂量应依个人血糖情况而定,推荐起始剂量为0.5mg,最大的推荐单次剂量为4mg,进餐时服用。但最大日剂量不应超过16mg。服用格列奈类药物降糖药须注意事项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春晓医生了解更多医学科普知识欢迎转发朋友圈!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血糖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控制高血糖的治疗强度也应随之加强,常需要多种手段的联合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如果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开始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首选是二甲双胍。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不适合二甲双胍治疗者可选择α-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促泌剂。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而血糖仍未达标,则可进行二联治疗,加用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剂、TZDs、SGLT2抑制剂、胰岛素或GLP-1受体激动剂。三联治疗:上述不同机制的降糖药物可以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如三联治疗控制血糖仍不达标,则应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多次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多次预混胰岛素)。采用多次胰岛素治疗时应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口服降糖药适用人群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者。口服降糖药种类1.双胍类:减少肝糖输出,促进葡萄糖利用(代表药物二甲双胍)2.磺脲类、格列奈类:促进胰岛素分泌(代表药物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瑞格列奈)3.α-糖苷酶抑制剂: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代表药物阿卡波糖)4.噻唑烷二酮类: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代表药物吡格列酮、罗格列酮)5.DPP-4抑制剂: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的灭活,提高内源性GLP-1和GIP的水平(代表药物维格列汀、沙格列汀等)6.SGLT2抑制剂: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降低血糖(代表药物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二甲双胍双胍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治指南中均推荐二甲双胍作为 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药物联合中的基本用药。双胍类药物有哪些特点?抑制肝生成葡萄糖,增加肌肉、脂肪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食欲、减少饮食量。降低HbA1c达1-2%。肥胖者首选。可与磺脲类药联用以增强降糖效应。可与胰岛素联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UKPDS结果证明,二甲双胍还可减少肥胖的 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二甲双胍适用患者:二甲双胍首选用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及其它口服降糖药物合用,具协同作用。二甲双胍与胰岛素合用,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二甲双胍用法和用量在 500~2000mg/d剂量范围之间,二甲双胍疗效呈现剂量依赖效应。一般剂量在1000mg至1500mg左右,餐前口服,有胃肠道反应可以餐后半小时后再口服;由于个体差血糖异、剂型及规格不同,用法用量请遵医嘱。哪些人不能用双胍类降糖药?服用二甲双胍须注意事项1.本品与磺酰脲类药物、胰岛素合用时,可引起低血糖。2.服用本品时应尽量避免饮酒。3.既往有乳酸酸中毒史者及老年患者慎用,由于本品累积可能发生乳酸酸中毒,一旦发生,会导致生命危险,因此应监测肾功能和给予最低有效量,降低乳酸酸中毒的发生风险。4.发热、昏迷、感染等应激状态,外科手术和使用含碘造影剂做检查时,应暂时停止服用本品,因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恶化。5.本品可干扰维生素B12吸收,建议监测血象。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春晓医生了解更多医学科普知识欢迎转发朋友圈!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糖尿病科(内分泌科)是医院中一个专门治疗内分泌科疾病的科室,主要负责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痛风、脂质代谢紊乱以及甲状腺、垂体、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等疾病的临床诊治。NO.1那些症状应该去内分泌科就诊?体重改变:体重减轻或增加,如消瘦,肥胖。体格发育障碍:生长发育障碍,如过度矮小或巨大。精神症状:精神兴奋、烦躁易怒、抑郁、少言寡语。骨骼系统改变:不明原因的骨痛、腰腿痛、骨质疏松、易骨折。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亢进、腹胀、大便次数增多。尿量改变:口渴、多饮、多尿、夜尿增多。浮肿:尤其是伴有皮肤干燥、唇厚舌大者。症状性高血压:尤其伴有多血质外貌、痤疮、周期性下肢肌无力或阵发性高血压。皮肤或毛发改变:皮肤色素沉着、紫纹、毛发改变、内分泌性痤疮;生殖及性功能改变:女性月经失调、乳腺增生、性早熟、不孕不育、男性阳痿。其他常见症状:怕热、畏寒、心慌、胸闷、头痛、视力减退、软弱无力等。NO.2内分泌科疾病包括以下疾病血糖异常疾病:空腹及餐后血糖升高(糖尿病前期)、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合并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足、视物模糊、糖尿病肾病、呼吸道感染、心脑血管病变、尿路感染、胃肠道疾病。血脂异常: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脂肪肝。尿酸异常:高尿酸血症、痛风、痛风性关节炎。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桥本、亚甲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腺瘤及不明原因的甲状腺肿大)代谢性疾病:肥胖、不明原因消瘦。水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原醛、骨质疏松、高泌乳素血症、垂体功能减退症、性早熟、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高血压及其他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治疗。NO.3糖尿病科(内分泌科)专家简介马宇鹏主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代谢综合征、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亚急性甲状腺炎、痛风、骨质疏松、肥胖症、高脂血症、失眠、更年期综合征、月经失调、痤疮、抑郁焦虑、胃肠功能紊乱及心脑血管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尤其擅长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调理及四高的调理(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日全天;出诊地点: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门诊4楼内科一诊区糖尿病科(内分泌科)8号诊室。节假日可能有变动。鲍玉晓主治医师:擅长于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亢、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癌术后、月经失调、多囊巢综合征、肥胖、痛风、垂体瘤、黄褐斑、痤疮、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高脂血症、脂肪肝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及疑难杂症,亚健康中医调理等。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全天;出诊地点: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门诊4楼内科一诊区糖尿病科(内分泌科)9号诊室。节假日可能有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