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是因各种致病因素(外伤、炎症、肿瘤等)引起的脊髓的横贯性损害,造成损害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运动、感觉、括约肌及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 2[脊髓损伤的病因? 脊髓损伤实际上并不少见,它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外伤性的,各种原因的外伤,只要累及了脊髓,使脊髓受到了震荡,都有可能造成脊髓损伤。最常见的是从高处坠落、摔伤;其次是交通事故、直接撞击;第三种类型是砸伤,例如:由煤矿倒塌、房屋倒塌造成。除了外伤性的脊髓损伤之外,非常大量的是非外伤性的脊髓损伤,并且现在有增多的趋势,例如:脊髓炎、脊髓肿瘤、脊髓血管病、脊髓侧索硬化症等等。脊髓损伤的两种病因中,还是外伤性的发生较多,但二者都有增多的趋势。按照北京最近的一个统计,在80年代,外伤导致脊髓损伤的比率是百万分之六点八,而现在是百万分之六十,增加了很多倍。 3.脊髓损伤时急救现场应如何处理? 若有伤口,应紧急包扎,并不宜轻易翻动伤员,有脑脊液漏要加厚包扎。 对呼吸困难和昏迷者,要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急救搬运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伤员头颈部和躯干的伸直位,决不可使脊柱屈曲和扭转。尤其是颈椎伤,更应小心搬运,并加以固定。不可抬起头部、躯干或坐起。搬运工具最好用平板担架或门板。 有伤口或可能发生感染时,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同时,预防和治疗其他部位伤,防止尿路感染及呼吸道并发症。 高位截瘫者,必要时应早期进行气管切开;途中较长时间搬运,应取出伤员衣袋中硬物等,以防压迫发生褥疮。 紧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4.正常脊髓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脊髓是一个联结大脑和外周神经的连络通道,大脑的命令通过脊髓传到外周神经,从而完成身体的运动、感觉和大小便的控制功能。 5.脊髓损伤后的结果? 脊髓损伤后,其传递大脑控制运动和感觉指令的能力降低甚至丧失,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障碍、反射异常以及大小便失禁或潴留等相应的病理改变,这就是常说的“四肢瘫”(指颈部脊髓损伤)和“截瘫”(指胸、腰段脊髓损伤)。 6.什么是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什么是完全性脊髓损伤? 不完全损伤:如果发现损伤神经平面以下包括最低位的骶段保留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这种损伤为不完全性损害,骶部感觉包括肛门粘膜皮肤联接处和深部肛门的感觉。运动功能检查是用手指进行肛检,确定肛门外括约肌是否有主动收缩。 完全性损伤:指骶段感觉、运动功能完全消失。 7.从发病情况来看,我国脊髓损伤患者的年龄分布是怎样的? 外伤性脊髓损伤大概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最多。多见于两类人群,一是青壮年,从事体育运动比较多,另一组是50-60岁人群,这部分人大多是因为跌倒导致脊髓损伤。因此,脊髓损伤的年龄跨度从青壮年跳跃到老年,中年相对少,儿童比较少。 8.脊髓损伤发病率是怎么样的? 外伤性脊髓损伤的发病率为百万分之六十左右。总的加起来,文献报告是十万分之六到二十。我国每年新发生七、八万左右的脊髓损伤。加上损伤后平均寿命三十年左右,脊髓损伤患者累计起来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9.为什么对于脊髓损伤患者要特别强调进行康复治疗? 因为脊髓损伤之后,带来的早期问题是脊柱不稳定,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手术解决这个问题,一旦脊柱稳定之后,由于我们现在促进脊髓神经再生的机会比较少,会遗留有原发性的功能障碍,例如:瘫痪,和继发性的功能障碍,例如:肾脏系统的结石、压疮、关节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生育问题等。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通过吃药或者手术能够解决的,而必须通过一定的康复训练,通过改善、代偿和替代的途径,让脊髓损伤患者能够尽可能的恢复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这是非常重要的。 10.脊髓损伤的康复目的? 康复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或降低脊髓损伤所引起的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关节僵硬和挛缩、体位性低血压、深静脉血栓、精神抑郁的等。并通过装配和使用辅助设施,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日常生活活动和工作、学习娱乐等能力。 11.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一般从什么时候开始? 康复治疗越早越好,临床情况一旦稳定就可以开始,例如脊柱做完手术,不在抢救的过程中,就可以开始,早期的康复过程不是采取很复杂的措施或剧烈的运动,可以预防一些合并症的发生,所以越早越好。 12.脊髓损伤平面与功能预后的关系? 平面力 活动能力 生活能力 颈椎1-4 依赖膈肌起搏维持呼吸,可用声控方式操纵某些活动 完全依赖 颈椎4 使用电动高靠背轮椅,有时需要辅助呼吸。 高度依赖 颈椎5 手在平坦路面驱动高靠背轮椅,需要上肢辅助具 大部依赖 颈椎6 可用手驱动轮椅,独立穿上衣,可驾驶特殊改装汽车。 中度依赖 颈椎7-8 轮椅实用,可独立完成床-轮椅/厕所/浴室转移。 大部自理 胸椎1-6 轮椅独立,用长腿矫形器扶拐短距离步行。 大部自理 胸椎12 长腿矫形器扶拐步行,长距离行动需要轮椅 基本自理 腰椎4 短腿矫形器扶手杖步行,不需要轮椅 基本自理 13.早期如何进行一些有效的康复训练? 最早的训练,在手术以后或者外伤以后短期内就可以进行。有两件事是最重要的,一是保护各个关节,每一天至少有一、两次做全关节范围的活动,范围要是完整的,每个关节都要动一下,避免关节挛缩,另一个是要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因为长期卧床站起来会头晕,要让患者逐渐抬高床头,从30度、40度、50度、60度,逐渐抬高,当然抬高不能让患者自己坐起,要用摇床,因为脊柱并没有任何的动作,所以抬高床头是早期可以做的。 14.如何进行肌力训练和运动? 急性期的肌力训练是为了预防卧床期间的肌力下降和肌肉萎缩;恢复期的肌力训练是为了有助于获得各种动作和功能,方法有:胸腰髓损伤者用铁哑铃等进行上肢肌力强化训练和下肢主助动训练,颈髓损伤者用重锤、滑轮、橡皮带或徒手阻力法进行训练,更重要的方法有坐位训练及支撑动作。除肌力训练外,还要保持关节活动度,预防挛缩。急性期被动进行为主,恢复期则由患者自己活动。 15.四肢瘫痪患者如何进行翻身训练? (1)不用辅助用具:双上肢伸直,头、躯干协同向两侧摇摆,摆动幅度足够大时,向希望翻转的一侧再用力摆动,即可达到翻身的目的。 (2)借助辅助用具:辅助用具可为床栏扶手等,一侧上肢固定于转向侧,另一上肢向同侧摆,头、躯干协同摆动即可达到目的。双上肢及手功能正常患者亦可用上述方法翻身。 16.四肢瘫痪患者如何从平卧位坐起? (1)利用床尾之绳梯从平卧位坐起。①开始位。②通过拉绳梯和弯曲肘关节抬起上半身。③撑在床上的肘关节逐渐向床尾移动,同时另一手拉绳梯协助抬起上半身。 (2)利用头上方悬吊带从平卧位坐起。①开始位。②一侧上肢穿过吊带。③上半身从床上抬起。④另一侧肘部撑在床上。⑤上肢穿入第2个吊带。⑥上半身抬起,另一手伸直向后。⑦上肢穿入第三吊带。⑧支撑17.如何进行四点步态练习? 用双拐和膝-踝-足支具(长下肢支具)进行四点步态的训练。①平衡站姿。②一侧拐杖向前。③通过提髋提起对侧脚,低头并扭向摆动腿的对侧。④一旦提起腿,即把腿如钟摆一样向前摆动。⑤一条腿向前平衡站姿。重复上述动作即完成步行。 18.什么是摆至步和摆过步 (1)摆至步的练习: ① 平衡站姿。②双拐前置。③通过伸肘、压低和伸展肩胛骨、低头来提起骨盆和双腿。④双腿摆至而不摆过双拐,重新建立平衡站姿。⑤拐杖迅速前置,以获得更大的稳定性。摆至步相对于摆过步来说,消耗能量少,摔倒的危险也小。 (2)摆过步的练习: ①平衡站姿。②双拐前置。③双肘伸展、压低和伸展肩胛骨、低头来提腿和骨盆。④一旦提起,躯干和腿即如钟摆一样向前摆动。⑤足跟着地。⑥通过抬头,收缩肩胛骨和推动骨盆向前,重新取得平衡站姿。 19.使用双拐如何上下楼梯? (1)可使用后退法上下楼梯。 ①离最低一级楼梯几寸远平衡站立。②双拐置于楼梯上。③伸肘、压低肩胛骨,依靠双拐,把双脚提上台阶。④重获平衡站姿。 (2)一手扶栏杆,一手用拐下楼梯,另一拐拿在手里。 20.使用双拐步行时如何上下斜坡? 患者在斜坡上步行,最大的问题是要避免滑倒,当穿着固定踝关节的支具在斜坡上时,患者的髋关节、支具都是向下倾斜的,为提高患者在坡地上的行走能力,患者应尽可能在陡的坡度上练习。 上坡斜:上斜坡时,双拐应置于双脚前方,为增大稳定性,应使身体与斜坡成一定角度,骨盆前倾,用摆至步而不用摆过步。 下斜坡:下坡时斜坡倾向使患者处于稳定位,此时可采用摆过步。 21.使用双拐如何安全的跌倒和重新站起? 当用拐杖步行者摔倒时,有两件事可做,以减少损伤的危险。第一,挪开拐杖以免摔在拐杖上。第二,当患者摔倒时应用手掌着地,上肢收于胸前,用肘和肩缓冲一下,应避摔倒时上肢僵硬,造成摔伤。 重新站起的方法。①开始位,双腿俯卧位,双拐置于合适地方,双掌撑在地上。②身体摆跖行位。③充分提起骨盆。④抓住第一根拐杖。⑤用一根拐杖平衡,同时抓住第二根拐。⑥放好前臂套环。⑦把躯干推直。⑧站直 22.轮椅的选择 绝大多数脊髓损伤患者可能需依靠轮椅来度过今后的岁月。轮椅种类和用途应根据损伤的程度而有所不同。应该在康复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建议下选择适合自身病情的轮椅。需考虑的几个方面有应选择用轻便、可折叠、便于携带的;坐垫应柔软、透气、压力均匀;主要用于室内?还是室外?扶手能否拆卸;根据能力选择驱动装置。脊髓损伤患者的轮椅是终身的代步工具,因此,选择适合的轮椅是很重要的。 首先,对于高位脊髓损伤患者来说,颈5以上患者,由于手不能运动,因而需选择高靠、有胸部固定带的轮椅。这种轮椅将由家属来推动,患者不能自行控制轮椅。因此,轮椅刹车闸一定要可靠、结实,以防止无人在旁滑动、溜坡等而出现危险。另外,扶手要以宽大、柔软、能固定双手为好,配有防压疮垫,双足踏板要足长,防止双足碰伤。颈6~胸1脊髓损伤患者,应在有条件时配质量好、较轻巧的轮椅。双手下垂时,应与大轮轴心在一条垂线上,这样驱动时有摩擦力,并应配一手掌半指手套,防止手磨破并容易驱动轮椅。前轮一定要灵活,同样,足踏板要足够长。另外,足踏板应能向两侧分开,以便用滑板移向床边时,较为方便。如果患者体弱、年迈或体重大,用双手驱动轮椅困难,亦可配备电动轮椅(手动型),每日充电一次,即可驱动十几公里,活动范围可明显加大。当然,价格较也高。对于中低位脊髓损伤患者,或者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如果使用双下肢支具和拐可以站立移动,应多多加强这方面训练,防止下肢骨质疏松,全身情况、体能均会有改善,因而以少坐轮椅为佳。但是,较远的活动,仍需坐轮椅,否则体能消耗太大,是不能持久的。23.如何从轮椅转移到同一平面的其它地方? 在进行这一训练时,应注意把脚放在地板上,让脚与地面垂直,这样在转移中可最大限度地让腿负重。 (1)不用辅助用具的转移。 ①开始位。②头向下、向床的反向摆动,一手撑床、一手撑轮椅(提前刹住),提起臀部向床移动。 (2)应用辅助用具的转移。 ①开始位。②向滑板扭转臀部,并坐出轮椅,向床上移动。 24.如何练习抬起轮椅前轮,用后轮保持平衡? 这是一项基本轮椅技巧,其方法有两种: (1)指导患者用后轮保持平衡。 ①指导者把患者放在平衡位。②向前驱动时,轮椅向后倾。③向后拉轮椅时,轮椅回到直立位。④非接触性保护让患者反复体会,掌握住平衡要领。 (2)用安全装置,患者独自练习用后轮保持平衡。 方法同(1)之②、③、④。 25.乘坐轮椅时如何上下马路镶边石? (1)从静止位上马路镶边石。 ①开始位,前轮离台阶数公分,面对台阶。②前轮抬起置于台阶上。③前轮退到台阶边缘。④双手置于驱动手轮恰当位置。⑤完成上台阶。 (2)向后退下马路镶边石。 ①开始位,轮椅后退到台阶边缘。②控制轮椅下降。③在控封下转动轮椅,把前轮从台阶上放下。 26.如何进行康复护理? 特别是在早期的时候,康复护理是一个最重要的内容。例如患者要选择合适的床和床垫,床板是要硬的,但上面必须要有一个比较软的床垫,它不能弧形下去,必须是平的。加垫是为了预防压疮的发生。定时翻身,至少两小时翻身一次。长期的患者可以逐步延长翻身的时间,但必须注意皮肤不能压出红晕。如果有,必须是短时间可以恢复的。还要有适当的体位,要睡得合适,否则会造成一些肢体的功能障碍或者畸形。另外个人卫生要特别注意,因为会有大小便失禁,会造成局部感染或者压疮的发生,还要保证呼吸,如果是高位损伤的患者,可能会影响生命。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 1、 选择合适的床和床垫 2、 定时翻身 3、 保持适当体位 4、 注意个人卫生 5、 保证呼吸道通畅 27.如何保持肢体的正确位置? 保持瘫痪的手于正确的位置:可用类似于手巾的柔软物放在手掌;双腿伸直,平放,略分开;脚尖向上,脚背向上弯曲与床面成大约90度。用数个不同厚度的枕头垫在身体下面,实现这种体位。 28.脊髓损伤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 脊髓损伤可造成终生残疾,很多人因此而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照料,并且可由此而产生许多合并症。例如长期卧床,局部皮肤受压产生的压疮(俗称褥疮),由于小便失禁造成的泌尿系感染,长期不站立引起的骨质疏松以至骨折,骨关节长期不运动引起的挛缩固定、肌肉萎缩,以及脊髓神经破坏导致的痉挛(俗称“抽筋”)和疼痛、髋关节膝关节周围的异位骨化、下肢静脉血栓、自主神经过反射(血压升高、心慌、面红)等等。另外,由于脊髓损伤的治疗目前医学尚无有效办法,上述严重后果会造成患者极大的心理创伤,导致心理失衡,悲观、失望、焦虑、忧郁均有可能产生。 29.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每日起床后和入睡前自我检查全身的皮肤两次; 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应每隔两小时自己或在他人的帮助下转换体位一次。坐轮椅时要每隔30分钟抬起臀部一次,并最少维持30秒; 保持皮肤干爽润滑,避免尿液粪便的刺激 避免摩擦和按摩受压部位,营养充分合理。 30.小便的护理 脊髓损伤的患者常常会失去自主控制排尿的能力。为了安全、有效、规律地将膀胱内的尿排出体外,患者需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进行膀胱训练。 制定饮水——排尿——导尿时间表,24小时饮水总摄入量不超过2000ml。常用方法: (1)耻骨上区轻叩法:患者用手轻叩下腹部,产生排尿; (2)屏气法:患者身体前倾,快速呼吸3~4次,然后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向下用力作排便动作,直至尿流停止; (3)挤压法:先用指尖对膀胱进行深部按摩,再用手指握成拳状置于脐下3cm处,用力向下腹部加压,直至尿流停止。注意不要由下向上加压,防止尿液逆流到肾脏。 31.大便的护理 脊髓损伤后可能会失去控制大便的能力。经过适当的训练和处理,多数患者的排便功能能够改善。 常用的排便训练方法有: (1)用手指(戴一次性乳胶或塑料手套加上石蜡油)刺激肛门,用两手指向外扩充肛门加强刺激 (2)用药物塞肛 (3)人工排除 通常,排便训练(每天或隔天一次)按患者的不同需要选择上述其中方法的一种。有些患者还需要服药一些通便的药物来协助排便。排便前半小时喝一杯饮品,以刺激肠蠕动。尽可能用坐厕或大便椅,加上由右向左的腹部按摩,以增加腹内压,亦有助于排便。32.脊髓损伤患者的住房应如何改造? 为使截瘫或四肢瘫患者能在家顺利完成日常生活动作,应对其住房进行改造。 (1)厕所安装坐式便池,调整床和便池高度,以适合轮椅高度为佳,以利于患者从床到轮椅、到坐式便池的转移动作。 (2)厕所的门宽应能通过轮椅和双手握转轮圈的宽度,且不能有台阶,一般情况,应在便池30度交角、便池两侧安装扶把手,支撑身体做转移动作,面向门坐在便池上。 (3)除了上述厕所安装扶手以外,在床边、厨房、沙发、餐桌旁均可安装扶手,以利转移动作完成。 (4)厨房的门要加宽,门最好是横拉门,不要台阶,灶具一定要低,坐在轮椅中可炒菜并可看见锅底部,洗手池、洗菜池、台面均要降低,使患者能方便操作。水龙头要以长柄、易开关、容易够到为佳。 (5)进出大门要有坡道,角度不超过15度,否则手推轮椅上坡会出现困难。 (6)家中应给患者有一个洗澡的位置,一般坐在轮椅中洗淋浴较合适。 (7)买各种电器尽量买有遥控装置的,如电视、录象机、空调机、电风扇、电灯。四肢瘫患者可使用专门设计的“环境控制系统”。 33.脊髓损伤的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比重是极端的大的,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患者如果没有战胜自己的残疾、战胜功能障碍的信心,或者不配合的话,所有的治疗就无从谈起。而我们确实有很多的患者就是因为心理障碍没有实现应该实现的功能,放弃了,不再努力了,影响是巨大的。我们要经常跟患者说的话就是:每个人都永远要保持一种希望,希望将来有一天能有什么进步,这个进步未必是原来瘫痪的神经功能的恢复,而是生活中原来不能做的事,现在能做了,这就是进步,应该永远保持这个希望。 34.娱乐活动(业余生活) 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和经过自己的努力,可培养一些生活中的兴趣,如种花、做一些小工艺、读书、听音乐等。还可经过训练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如坐地排球。可训练使用计算机,借以增加就业和工作的机会。还可通过互联网与全世界建立广泛的联系。 35.患者及家属须知 (1)注意患者一般情况,如在急性期,应住医院中(一般1~4周内)。应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注意是否发烧、颤抖、出汗、烦躁不安,大小便是否通畅。如果输液,更应注意尿量是否增加。如有伤口,要注意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渗液,有引流要注意流液情况,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或护士。 (2)每2小时翻身一次,颈部受伤或手术患者要轴向翻动(即头和躯体同时翻动,不能在翻身时造成头部转动)。防止压疮,骨突起部要垫起(头后枕部、肩胛部、骶尾部、双髋部、双内外踝部、足踝部、双膝关节部),但注意不要使用圆形气垫,因为这样垫会引起静脉血流不好。骨突起部要用手轻轻按摩,有颜色改变要让医生看。 (3)患者需移换床、外出坐轮椅,均需3~4个人共同协作平抬患者(站于一侧),完成转移,如果自行转移还不会,需要有2个人抬患者由床边转移至轮椅。在人手不够时也可由一个人按照特殊体位转移患者,即双膝抵住患者双膝,上身移至患者身后,双手拉住患者后侧腰带或裤边,上身向后用力,患者上身靠在助手上身背侧,两点一前一后(左转时,右足在前,右转时,左足在前),缓慢移动,1个人亦可完成转移动作。当然患者不能坐位稳定则不可执行这种转移方式,在患者经过正规康复训练后,如能自行转移,亦在早期应有人保护,防止摔倒外伤。 (4)多吃营养食品和水果,注意大便情况,超过3~7天无大便,要在肛门内快速注入开塞露2支,过于干燥要戴手套(乳胶)挖出,手要轻柔,防止肛裂,同时可口服一些蜂蜜,缓泻药(如番泻叶泡水或中药麻仁润肠丸等)。 (5)活动各个关节,尤其的瘫痪部位以下大小关节均需要活动,要轻柔,每个关节活动为每日2次,每次1~2分钟,要按正常关节活动范围活动。 (6)注意双下肢有无肿胀,如肿胀为深静脉血栓出血,不要在活动,要稍抬高患肢,并请医生检查。 (7)如活动后肢体肿胀,有青紫色,则有可能有肌腱裂伤或骨折出现,要停止活动,并请医生检查。 (8)要安慰患者安心养病,鼓励患者战胜残疾的信心。 (9)盖被时,足下要放一软枕,使得踝关节保持90°,不要用被压足部,防止造成足下垂。 (10)患者的体位一般为侧卧、仰卧位,如果骶尾骨部有压疮,也可俯卧位。当然,患者病情稳定后也可采用坐位。任何体位的变换,必须经医生护士指导过遵照执行。一般说头颈、胸、腰部不应有扭动,各种体位均应有软垫支持,并且保护骨突出部,应使姿势稳定。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每年因为高空坠落、车祸、工伤、运动等造成的脊柱损伤人数在逐年增多。而且,在意外脊髓伤害发生时,人们应该懂得一些急救方法,以免造成它的“二次损伤”。脊髓二次损伤对患者危害严重,其宣传预防工作至关重要。事故现场脊髓二次损伤知晓率较低,有脊髓损伤患者调查分析显示,在事故现场,80% 以上的患者和周围人不了解脊髓二次损伤的知识,实施现场保护的仅占41. 5 % 。数据显示脊髓二次损伤知识在群众中的普及率较低,事故现场自救知识相对缺乏。住院前正确自救是防止脊髓二次损伤的关键。事故发生后,急救人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达现场,现场第一次实施搬运的人员中急救人员仅占28. 1 % ,其余都是非专业人士进行的第一次搬运,因此,在群众中宣传正确的搬运方法提高自救能力至关重要。现场急救时,首先应判断伤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其呼吸道通畅,维持心跳、血压等。其次,根据伤者四肢知觉情况判断伤员脊柱、脊髓有无受伤,再根据损伤部位采取不同的搬运方法。四肢瘫痪疑为颈髓损伤,搬运时需1 人双手保护伤员头颈部,3 人用双手从伤员身体下方平托颈背部、躯干臀部、上下肢,移至硬板担架上。在担架上头颈两侧用衣物或毛巾卷做临时固定,如果有条件最好戴围领制动,防止头颈在运送途中左右摇晃,加重脊髓损伤或出现生命危险。双下肢瘫痪疑为胸腰髓损伤,搬运时应将其平卧,伸直四肢,不扭动脊柱,由3 人用双手将伤员平托放置在硬板担架上。如果没有硬质担架,也不能使用软毛毯、被单等材料,应就地取材,如门板或平板。总之,在搬动和整个运送过程中,要始终注意防止伤员的脊柱发生扭转、弯曲,避免二次损伤。脊髓二次损伤不是仅发生在急救现场 ,患者在入院治疗、康复和护理期间由于措施不当或者患者及家属缺乏相关知识仍有可能发生脊髓二次损伤。要帮助患者增强脊髓二次损伤防范意识,如医生和康复师在为患者实施治疗和康复时,护士在为患者实施翻身、移动或健康教育时,一定要向患者传授正确的方法,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并掌握正确规范的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有效防止脊髓二次损伤。
随着脊髓损伤的不断发生,人们越来越重视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作业治疗,以使患者出院后能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为主要目的,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作业治疗主要是进行日常生活动作,职业性劳动动作,工艺劳动动作,另外,作业治疗室还给患者提供简单的辅助工具或家居坏境改造,以利家庭生活动作的顺利完成。康复是一个终生的过程,需要生活的每个方面都要重新调整。下面将简单介绍脊髓损伤相关作业治疗。作业治疗的目的:预防并发症,训练残存功能,日常生活自理,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治疗阶段:第一阶段:以床边训练为主;以预防关节挛缩、浮肿变形等继发病症为主要内容;该阶段禁止做损伤部位关节的的运动以及受伤部位负重或者需要做抵抗运动的动作。1. 良肢位保持:作业治疗师必要时应选择适当的夹板类型,并准确的组合和使夹板适合患者的功能需求。例如:通过踝足矫形器或穿戴“丁字鞋”让踝关节保持在中立位。2. 关节活动度的维持:四肢各关节活动度的维持。3. 防治手部浮肿:卧床时,用枕头将上肢托起,使其高于肩部,促进静脉及淋巴回流。4. 肌力维持、强化训练:主要是对残存肌力的强化训练;5. 自助具的制作:根据患者的机能水平,制作其可以操控的“呼唤系统”,可及时观察病情,也可对其常用的生活用品的开关、启动进行改造,能够部分生活自理。6. 心理支持:刚开始阶段,患者可能不能接受,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支持,尤其是病友之间的交流和鼓励。第二阶段:获得各种能力为主;这个时候最重要是预防坐骨、股骨粗隆、骶骨、和各骨突起部位的压疮,同时开展相适应的各种机能训练。1. 从卧位到坐位的适应性训练。最初通常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一般表现是面色苍白、出冷汗、眩晕等。可以在电动起立床上进行体位适应性训练,根据情况调节至直立的角度。2. 关节活动度的维持、扩大训练和肌力的强化训练;3. 功能性训练:该训练应尽早开始,训练时从简单到复杂的功能性活动中掌握各种姿势下的运动控制能力。例如:利用滑板作床-轮椅的转移;地-轮椅的转移方法。4. 矫形器的选用:根据损伤阶段的不同,选择不同矫形器。第三阶段:适应家庭,适应社会的训练。1.针对生活环境,需要做以下调整:1)洗手池的下方需要足以容纳坐在轮椅上的双下肢的空间,便于患者的身体更加接近洗手池;2)水龙头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换;3)剪指甲以及梳头等动作,一般需要使用自助具。2.心理、社会支持:除了功能训练外,还应强调患者在心理社会方面的适应,同时对患者的家庭成员也进行适应性调整。一开始就将患者、患者的家属吸收成治疗小组成员,并一起积极参与、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并对结果进行评定。3.职业准备:职业准备不仅限于身体方面的机能,还包括精神持久力、精力集中的程度、时间观念、心理状态、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引起压疮的危险因素(1)局部因素:传统观念认为压疮发生的局部原因主要有患者长期卧床、经久不变换体位;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刺激造成。新的观念认为: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剪切力,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2)全身因素:引起压疮的全身因素包括昏迷、瘫痪、全身营养不良、年老、体弱、长期发热、恶病质、水肿等。近年来大量临床实践不仅证实了上述全身因素在发生压疮中的作用,而且总结一些的量化指标供临床参考。2.压疮的防治及护理(1)正确评估: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有Norton评分法,当患者积分≤14分时,提示易患压疮;Braden评分法,分值越少,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经评估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可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利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关研究表明,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皮肤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min会自动退色,不会形成压疮;如持续发红,则表明软组织损伤,按摩必将加重损伤程度。(2)间歇性解除局部压迫,是预防褥疮的首要措施。30°侧卧更换体位法可有效缓解骨突部位压力,提高预防压疮的效果。半卧位或坐位时间每次缩短至30min内;皮肤因摩擦力造成的损伤可通过使用保护薄膜(透明敷料如3MTegaderm)、保护敷料来减少。(3)做好皮肤护理:主要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床铺应保持平整清洁,干燥,且厚薄适度,对大小便失禁,呕吐及出汗者,应及时擦洗干净,不可使用破损的便盆,使用时不可硬拉硬塞。对干燥皮肤发生压疮要进行滋润,用赛肤润一天2次喷局部皮肤。(4)改善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对长期卧床、恶病质、病重者,应注意加强营养,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必要时给予补液、输血及静脉输注高营养物质,以增强抵抗力及组织修复能力。(5)用于预防压疮的工具:减压设施包括动态减压设施和静态减压设施两种。动态减压设施如气垫床是预防压疮的理想方法,利用电子充气泵定时充气或排气,从而改变身体与床垫的接触部位,减轻局部受压。(6)治疗:压疮的治疗以采取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措施。目前认为在无菌条件下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的愈合,保持压疮创面湿润,有利于肉芽生长和上皮移行而加速愈合。有研究证明,用湿性愈合疗法治疗压疮效果满意,可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治疗时间。根据压疮伤口的不同分期选择合适的新型敷料,康惠尔(comyeel)伤口护理系列中的透明贴,透明骶尾贴,增强型减压贴其成分水胶体,通过皮肤氧分压的改变,改善局部供血,供氧,其表面光滑,摩擦力小,减少受压部位剪切力,同时能吸收皮肤分泌物,保持皮肤正常PH值及适宜温度。能预防和护理Ⅰ期压疮。对于深达骨质、保守治疗不佳的压疮可用外科手术处理加速愈合。(7)心理护理:压疮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的年老或脊髓损伤、肢体瘫痪等生活不能自理者,往往因病程迁延而感到痛苦,易产生焦虑、悲观、绝望等消极自卑心理,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应采取各种沟通技巧和病人进行沟通,耐心安慰积极疏导,促进身体早日康复。(8)开展健康教育,预防压疮的发生通过对家属讲解压疮的发生、发展及预防和护理知识,使他们也学会和掌握预防压疮的技能,积极参与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同时,加强管理提高全体医护人员对压疮的充分认识和重视,着重提高护士的判断力、观察力、理解力及工作技能,熟悉压疮的好发部位,评估高危人群,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