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婴儿期抽动那些事 病例2 清醒期婴儿抖动 家属咨询:我女儿现在6月25天大,下面长了两颗牙,最近上面两颗牙也开始在出牙了,最近一个星期开始不定时的出现全身抽搐,使狠劲咬牙,拳头攥的很紧,抖动,每次大概持续两到三秒就停止,过程中意识清醒,眼神活动灵活。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缺钙还是癫痫还是其他什么啊?好担心!现在在湖北,也去不了医院。 正确解析:这是另一个比较常见的咨询,主要是婴儿期(1月至1岁儿童)出现的清醒期的抖动症状,有些家长可能担心是不是癫痫或者其他低钙性抽搐的可能。 但类似的病例有以下特点:1、动作过程中意识清醒,能有正常的眼神交流;2、动作通常非常快速,数秒钟内即缓解;3、正在进行着的动作不受影响,还能继续完成;4、通过外界刺激,有时能打断发作;5、和睡眠肌阵挛一样,小孩的运动、认知发育均在正常范围。 那么,这又是什么问题呢? 这一类问题可以归类于婴儿早期良性肌阵挛,又称良性非癫痫性婴儿痉挛,是发生在健康婴儿的一种特殊运动表现。出现年龄在1- 12个月,90%在3-9个月。可有各种表现,如反复点头;头部、双上肢及肩部快速抖动或强直样收缩,类似战栗运动;偶有点头伴上肢对称或不对称的屈曲或伸展样运动。发作时可伴有眨眼。每次发作持续2-4s,可为单发,亦可连续成串出现,一日发作数次,但一般无睡眠中发作。发作时小儿意识无损伤,反应正常。有时可由喂食、排尿、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有些小儿可经逗引而主动模仿发作。神经系统检查和各种实验室检查正常,发作间期(清醒和睡眠期)和发作期脑电图正常,精神运动发育正常。 症状一般在12-18个月后消失,远期预后良好,不需特殊治疗。 又是一个经常困扰家属的问题。和睡眠肌阵挛不同,这个症状仅出现于清醒期,但同样属于良性的表现。如果小孩出现了清醒期的抖动,症状符合以上特点,家属可以不用过度担心,这一症状不需要特殊治疗,多数能够自愈,一般不会造成发育性的影响。如果出现比较频繁,或者不能直接区别时,可以通过脑电图检查进一步鉴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国内外新冠疫情仍未完全控制,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3-12岁儿童的新冠疫苗接种已全面展开,且多数地区的儿童已经完成了第二针的接种。神经系统疾病儿童是否能够正常接种新冠疫苗呢?很多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家长仍存在很多疑问,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简单分析及接种建议,让各位家长有所了解。1、癫痫儿童的接种建议:适宜接种:癫痫完全控制、已经停药,或正在服药但6个月内无癫痫再发的情况下。暂缓接种:近6个月内仍有癫痫发作的儿童、既往在疫苗接种后出现过严重异常反应的儿童;部分和发热相关的已经确诊的癫痫儿童,可能因为疫苗接种出现发热症状而诱发癫痫发作,可考虑暂缓接种;部分癫痫合并明显发育迟缓的患儿,症状可能存在进展性的变化,不排除某些癫痫综合征的情况下,可由神经内科医生分析判断,必要时暂缓接种。总体来说,癫痫患儿不是新冠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人群,目前未发现癫痫患者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其他合并症的风险高于正常人群,也未发现新冠疫苗接种后会直接增加癫痫再发或者复发的几率。但癫痫儿童接种前,最好在正在随诊的专科医生处进行咨询,包括告知有无既往疫苗接种的严重不良反应,近期癫痫症状的控制情况及用药情况。接种疫苗前后需继续按照原剂量原时间服用抗癫痫药物,如同时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激素等联合治疗时,需延迟接种。接种新冠疫苗第一针出现癫痫再发,或出现严重过敏时,第二针需考虑暂缓接种,需对症状重新评估。2、各种原因造成的全面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儿童的接种建议:适宜接种:存在发育迟缓但未合并癫痫或其他急性神经系统症状时,无显著的脑电图异常时;暂缓接种:已经确诊的遗传代谢性疾病造成的发育迟缓儿童;对于病因不明,有发育倒退,不排除遗传代谢性疾病造成发育迟缓的儿童,可考虑暂缓接种。发育迟缓或者发育倒退可能与癫痫相关的儿童,需考虑延缓接种。笔者认为,有明确病因的智力发育异常的儿童,未合并癫痫症状,脑电图无显著放电的情况下,是没有明确的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的。但部分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如Rett综合征、天使综合征等,合并癫痫的风险非常高,如果脑电图异常的程度较为明显,即使未出现癫痫症状,是否接种也需要谨慎考虑,可延迟接种。如果已经合并了癫痫发作的病例,建议按照癫痫儿童的接种原则进行选择。3、其他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接种建议:适宜接种:注意力缺陷多动性障碍(ADHD)、抽动障碍无明确的接种禁忌;单纯性热性惊厥(单次热程仅抽搐1次的情况)也不属于疫苗接种的禁忌症,但接种疫苗后可能引起的发热反应,有可能诱发热惊症状的出现,家属需要注意。暂缓接种:急性脑炎(包括感染性及免疫性脑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脑损伤、脑出血、脑梗塞等急性期阶段,部分可能和免疫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视神经炎及视神经脊髓炎等;少数复杂型热惊可能是热相关性癫痫的早期表现,需要适当谨慎的评估具体特点,再考虑接种的事宜;无论何种神经系统疾病,存在或合并急性感染症状时,均需延缓接种。总结:一般处于急性期的神经系统疾病需要延迟接种,少数慢性神经疾病也需要延迟接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种类较多,疾病的不同时期疫苗接种原则不同,因此患有患有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儿童在接种前,可以咨询随访的神经专科医生的意见,明确有无禁忌的情况。参考文献:1.《广东省3-17岁儿童和青少年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建议》-《广东医学》2021年10月第42卷第10期;2.《癫痫患者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中国专家建议》-《癫痫杂志》2021年7月第7卷第4期;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直播时间:2021年06月06日19:26主讲人:裴铮主治医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康复医学科(小儿神经内科)
关于婴儿期抽动那些事 病例3 幼儿清醒期出现的的特殊症状咨询: 医生您好!我女儿3岁2月。平时偶发性趴着。屁股会规律的锁紧,头部出汗,不肯移动,持续几分钟时间。自己说是右肩胛处疼痛。趴的时间长短不等。动作没有诱因,没有规律。发生动作的时候宝宝是清醒的,头部出汗,可以马上回答我的问话,可以马上和我牵手手,就是不肯起来,如果强行抱起来会哭。自己说想要趴趴。2岁就已经可以背好几首古诗了,数字和英文也都会一些,运动也没有问题,跑跑跳跳很活泼。日常比小区同龄孩子,语言和运动能力都更好一些。请问是什么病症?是否需要去做特殊检查? 解析:小孩的表现考虑为擦腿综合症的可能性更大。表现可以为睡眠中双腿夹紧被子、枕头、玩具等伴有两泛红、紧张、两眼凝视、轻微出汗、气喘等情况,制止后不满、反抗、哭闹;年长儿可抚摸生殖器或喜欢骑坐于硬物摩擦生殖器。这些表现医学上叫习惯性交叉擦腿,也叫情感交叉综合征。 是小儿通过摩擦外阴引起兴奋的一种习惯动作。多见于2-6岁儿童,也可见于周岁婴幼儿。女孩子多于男孩子。 家长要冷静对待,不可责骂孩子,可以通过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方法让孩子停止这种行为。做好卫生,每天用清水洗外阴。平时不要穿过紧的内裤。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困了再上床,醒后不懒床。经过这样处理,大部分孩子症状可自行消失。
关于婴儿期抽动那些事 病例1 小婴儿常见的睡眠期抖动家属咨询: 我家宝宝4月20天大,月子里就有过一两次睡着之后手臂一抽一抽的,之后三四个月开始有时候快睡着的时候身体会像抽筋了一下一样哭醒,但是睡着后就不会,手臂抽动,没有全身。一向都挺健康的,吃得下睡得着。抬头翻身也很早就会了。就是偶尔会出现这个情况。 解析:类似的咨询很多,其中一部份家属忧心忡忡,担心小孩会否患有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等可能性。但如果仔细总结,能够发现以下特点: 1、小孩的动作发生几乎均出现于浅睡状态,清醒时及深睡眠时从未发生过类似症状;2、动作快速,可为双侧、局部或多灶性,多数部位不固定,有节律或无节律;3、小孩的饮食、睡眠、精神反应及运动认知的发育情况和同龄儿童没有明显的区别。 那么这一症状的真面目是什么呢? 答:其实这个症状的表现不是癫痫或者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它的学名叫做“睡眠肌阵挛”,是一种生理性的睡眠期运动,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的人。 新生儿期的睡眠肌阵挛有些特点容易被误认为癫痫发作。良性新生儿睡眠肌阵挛出现在生后1个月内,多数出现在非快速动眼睡眠期,有时可由声音或晃动婴儿等外界刺激诱发。肌阵挛主要累及前臂和手,也可累及足、面部、躯干或腹部肌肉。可成串出现,持续20-30min,甚至长达90min,容易被误认为惊厥持续状态。但清醒期从不出现抽动症状。通过安抚抽动的肢体或重新摆放体位可终止抽动。神经系统检查及EEG正常。偶有家族史。症状在出生2个月之后减轻,6个月之内消失。长期预后良好,不需治疗。 所以,婴幼儿仅于浅睡期出现的间中小范围的肢体抖动症状,不用过于担心,如果符合上述症状特点,小孩的一般情况如常,很大的可能是睡眠肌阵挛的问题,多数在发育过程中自行缓解消失,对小孩的体格、运动、认知发育均不产生影响。
儿童在出生至2岁前后可出现某些一过性的可疑的异常动作,部分与神经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善有关,也有些属于病理性的异常运动。有些情况下,容易将将婴幼儿非疾病性阵发事件误诊为癫痫或其他病理性问题。 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中时有发生,由此引起患儿家属过度的担心,进行不必要的检查和过度治疗将带来不良后果。 了解新生儿和婴幼儿期各种癫痫性、非癫痫性发作,病理性和非病理性特征, 详细询问患儿发作期的表现是正确诊断的基础。家属自行录像拍摄到的发作表现有时也能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很大的帮助。 本系列论述后面罗列出一些临床容易误诊为可疑异常的新生儿及婴幼儿期发作性症状作逐一简介,希望能够减少家属对孩子在发育过程中的担忧与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