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控制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及预防病情加重,患者应该知道的几件事:1、出现眼部症状,应及时就诊,防止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只有在活动期治疗效果最佳!2、定期复诊,非常重要!!!积极调整甲状腺激素水平,把甲状腺功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忌药物突然减量或加量。因为甲状腺功能波动太大严重影响眼病的病情。3、严格戒烟,包括二手烟!大量研究包括指南明确吸烟是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显著加重病情发展。4、不要用眼过度,防止用眼疲劳!严禁长时间注视电视电脑、手机屏幕及长时间阅读。5、避免强光刺激!外出遇强日光照射时应佩戴墨镜,以减轻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6、睡觉时呈头高脚低位!缓解因静脉回流受阻造成的眶内压增高,减轻眼胀眼痛、水肿等眼眶局部症状。7、出现复视症状时,建议最好遮盖一只眼,以缓解头痛不适及行动不便。因为这说明眼外肌已受累,双眼眼轴不一致!8、出现闭目不全时,建议在睡前涂眼膏、用清洁纱布覆盖或带眼罩睡觉,防止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9、 限制食盐及水的摄人!以减轻眼眶局部的水肿,改善眼部症状。10、每天适当做一些眼球运动,锻炼一下眼肌,改善眼肌功能。11、尽量避免向上凝视!以免加剧眼球突出和诱发斜视!12、 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浓茶、咖啡、烟酒.13、 避免情绪过度紧张,保持良好心态。14、 需要提醒的是,眼病的缓解历程一般不会一帆风顺:一般要1-2年,甚至更长时间,会反反复复,时好时坏。千万不可操之过急,一定要沉得住气,到医院正规治疗,做好长期作斗争的思想准备,甚至像抗日战争一样需要好多年的时间,最重要的治疗目标是最后不要遗留严重的后遗症。本文系叶小珍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当泌乳素(PRL)水平远高于检测上限时,PRL免疫测定法存在的缺陷即高剂量钩状效应(HOOK现象)或后带现象,也就是极高PRL浓度可能干扰免疫测定体系,PRL分别与固相抗体及酶标抗体相结合,而不再形成夹心复合物,从而使检测结果低于样品中实际含量,导致假性的低PRL值,从而引起泌乳素瘤的临床误诊。此时通过血清倍比稀释后重新测定血清催乳素水平,可测出泌乳素的具体数值!当泌乳素水平持续大于检查上限时,不一定代表药物不敏感或者治疗效果差,而应根据血清稀释后重新测定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变化情况来判断治疗效果。因为有些患者具体的泌乳素水平可高达几万甚至10几万,经治疗后已经下降了好几千甚至好几万,但还仍高于正常上限,那么血清泌乳素的检测结果亦显示大于正常上限,实际上早已明显下降,治疗效果很好!比如患者的泌乳素水平是10万,经过治疗后,泌乳素水平已下降至8万、1万甚至是5千、4千五,但还是超过正常上限4300,所以普通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还是显示>4300,不能说明具体的泌乳素水平变化情况!所以不代表药物不敏感!!!本文系叶小珍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溴隐亭是多巴胺激动剂,主要用于治疗垂体泌乳素瘤。溴隐亭抵抗主要是指采用最大可耐受药物剂量(一般指溴隐亭20mg/日,治疗3个月)仍不能使血催乳素恢复正常或垂体瘤体积缩小未达到50%。应与溴隐亭不耐受鉴别:后者是指因副作用明显而使溴隐亭不能达到有效剂量。当发生溴隐亭抵抗时,首选换用其他长效的高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如卡麦角林、喹高利特等,可加大剂量至最大可耐受剂量。一般情况下,对溴隐亭耐药的换用卡麦角林后,80%的患者血催乳素恢复正常,50%肿瘤体积缩小大于50%,92%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换用喹高利特,40-50%血催乳素恢复正常,约20% 者肿瘤体积缩小大于50%。另外,亦可选择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
1、妊娠期催乳素可以升高10倍!分娩时更可高达150~300μg/L。而且,雌激素刺激催乳素细胞增生,垂体体积也可增大1倍以上。但并非所有患者的血清催乳素在妊娠期间升高。妊娠过程本身也可以改善高催乳素血症,产后血清催乳素水平可能低于受孕之前。更有部分患者高催乳素血症可以在产后自愈。2、孕期泌乳素水平的升高与垂体瘤的大小不平行,并不能反映肿瘤的生长情况,因此整个孕期均无症状的女性除孕早期外无需测定泌乳素水平。3、孕早期泌乳素水平很关键!!!过高过低均不利于妊娠,可造成不良后果!泌乳素是卵泡发育成熟、黄体发育的必要激素,对子宫内膜具有高亲和力,对胚胎着床的调节机制是使子宫内膜细胞衍化成前蜕膜细胞,协助胚泡与子宫内膜发生粘附并使内膜局部对胚泡产生免疫耐受,使胚胎免收母体排斥,为胚胎着床创造良好的微环境。小量的PRL对卵巢激素与孕激素的合成起允许作用,而大量的PBL则有抑制作用。PRL与黄体生成素的配合,能促进黄体形成并维持分泌孕激素,但大剂量的PRL又能使黄体溶解,所以PRL是孕酮及黄体功能健全的必要物质。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胚胎着床,易出现反复自然流产!正常妊娠期,泌乳素逐渐升高,一般于妊娠第3周即开始上升,孕早期3个月,血PRL<80ng/ml,孕中期3个月,血PRL<160ng/ml,孕后期3个月,血PRL<400ng/ml,亦有研究显示正常早孕妇女在孕10周时泌乳素水平即达峰值(100-250ng/ml)。4、溴隐亭可以通过胎盘。尽管有提示早孕时胎儿暴露于溴隐亭或卡麦角林不会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但催乳素瘤女性患者发现妊娠后应尽快停用多巴胺激动剂。如果孕前泌乳素不是太高(<50ng/ml或1060mIU/L),尤其是经过较长时间比如半年以上口服溴隐亭治疗,泌乳素已降到正常且稳定有一段时间之后怀孕的,一旦确定怀孕,可以立即停用溴隐亭。如果孕前泌乳素虽然不是太高,但是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治疗,或者不能忍受溴隐亭的副作用未规律服药,或者对溴隐亭耐药治疗效果不好,泌乳素在孕前仍较高,因为高泌乳素可导致黄体功能不足,有流产的风险,最好在孕早期3个月继续服用溴隐亭,尤其是对以前有过高泌乳素血症早孕自然流产病史的孕妇,更建议继续口服溴隐亭,以防止流产发生。但在孕期可减少服药剂量,比如减半,保持孕期血泌乳素在孕期相应正常水平或稍高,即最低有效剂量连续服用。直至妊娠后观察到原始胎血管波动后,开始逐渐减量,以7-15天减1/3剂量为宜,孕12周后可停药。5、溴隐亭在妊娠期应用是相对安全的。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药物妊娠分级中溴隐亭是B级,即研究中未见到对胎儿的不良影响,这也为大量临床观察所证实,所以怀孕期间应用溴隐亭对胚胎没有不利影响或不会引起胎儿畸形,对小儿的生长及智商的发于均无影响。但也要注意药物副作用与早孕反应不好区分,如恶心、嗜睡等,反应特别重的也可以先停药观察。6、一般垂体微腺瘤(直径<1cm)在妊娠期不会出现垂体瘤病情加重的情况,微腺瘤仅2.6%的患者出现垂体瘤增大的症状,微腺瘤患者仅需在妊娠期间每3个月作一次体检。7、大腺瘤(直径>1cm)在孕期病情加重的危险很高,妊娠前未做手术或放射治疗的大腺瘤患者,垂体瘤增长而出现症状的风险高达31%。所以大腺瘤的患者孕前应积极治疗明显好转,腺瘤缩小后方可允许妊娠!妊娠前接受过垂体减压手术或垂体放射治疗的患者,妊娠期间出现垂体瘤增长症状的仅占2.8%,与微腺瘤患者的风险无差异。大腺瘤患者在孕期需每个月作一次体检。8、妊娠前未做手术或放射治疗的大腺瘤患者,在妊娠期如果发生头痛或头痛症状加重、视野改变,应立即作正规的视野检查和垂体磁共振(避免用钆同位素),以避免永久性视神经损伤。一旦发现视野缺损或海绵窦综合征,立即加用溴隐亭可望在1周内改善缓解。9、正在使用多巴胺激动剂治疗的大腺瘤患者,之前未做手术或放射治疗,如果发现妊娠,可以在接下来的妊娠期间,仍然谨慎地使用多巴胺激动剂。10、无论是微腺瘤或治疗后的大腺瘤,怀孕后都应自我检测垂体瘤的自觉症状,如头痛、视力变化等神经症状,出现这些症状时,建议检查头颅MRI,明确肿瘤有无增大。即使没有出现症状,在妊娠早中晚三个阶段都要进行视野、视力检查。如出现神经症状,或者发现垂体瘤体积明显增大,或者泌乳素比正常妊娠期迅速升高,应立即开始口服溴隐亭治疗。11、虽然有内分泌专科医师推荐所有催乳素大腺瘤患者在妊娠之前作手术治疗,但手术可能造成垂体功能减退使得受孕困难增加,从而需要接受促性腺激素促排卵等治疗,或终生的激素替代治疗。12、垂体瘤在妊娠期间增长而出现占位症状时,治疗措施包括多巴胺激动剂和垂体瘤手术。指南更推荐多巴胺激动剂治疗是因为妊娠期间手术风险可能高于药物对胎儿的影响。13、如果重新服用多巴胺激动剂仍无法控制垂体瘤增长的症状,则有手术治疗的指征。一般选择妊娠中期手术,如果胎儿已临近足月,应在手术治疗之前考虑引产。14、关于产后哺乳:哺乳可刺激垂体PRL分泌和释放,但尚无证据证明哺乳与泌乳素瘤体积增大相关。因此哺乳并非泌乳素瘤的禁忌。产后患者高泌乳素血症的复发率为17-37%,产后2月或停止哺乳后应复查泌乳素水平,若此时泌乳素水平接近治疗前水平,应立即开始溴隐亭治疗。由于溴隐亭抑制哺乳,计划产后哺乳的女性应在产后4-6周内复查磁共振评估肿瘤情况,以权衡是应哺乳还是开始溴隐亭治疗。另外,服用溴隐亭不影响哺乳,溴隐亭对胎儿都没有不良影响,对婴儿同样是安全的,所以服药的产妇也可以哺乳。
[摘要]糖尿病急性痛性神经病变是一种急性起病的可逆的因既往血糖控制很差而近期血糖快速显著下降所致的神经病变。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快速血糖下降所致相对低血糖引起的代谢异常、神经受损及神经内膜局部缺血缺氧等相关。该病的最佳治疗方案主要是预防。[关键词]糖尿病急性痛性神经病变;快速血糖控制;胰岛素神经炎Acute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 of rapid glycaemic control.YE xiao-zhen,SHAO jia-qing.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Jinling Hospital,Nanjing 210002,Jiangsu,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SHAO jia-qing,E-mail:shaojiaq@hotmail.com.[Abstract]Diabetes acute painful neuropathy is an acute onset and reversible neuropathy which due to glucos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short-term.At present,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is not clear.There are some hypothesises that the disease is related to abnormal metabolic,nerve injury and endoneurial ischemia induced by relative hypoglycemia which resulted from blood glucose which declined rapidly and significantly in the short term.So the best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is prevention.[Key words]Acute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rapid glycaemic;control Insulin neuritis传统认为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欠佳所致的不可逆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但高血糖并不是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的唯一因素,文献显示有些神经病变的发生、恶化与快速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短期内显著下降显著相关[1-3]。最早时称为“胰岛素神经炎”,1933年由Caravati[4]首次报道,其用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使血糖快速下降后第4周,该患者出现疼痛性神经病变,遂用“胰岛素神经炎”来描述该病;然而“神经炎”意味着有一个炎症过程,但是对此并没有任何证据,神经活检亦并未发现炎症细胞浸润,而且此后陆续报道该病,发现口服降糖药物甚至严格控制饮食[1]引起血糖快速下降后亦可引起急性痛性神经病变,遂学者认为应称其为“治疗所致糖尿病急性痛性神经病变”;因此,用“快速血糖控制所致急性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APDNRGC)”来命名能更准确的反应该病的特点且更适合,并其作为一个新的疾病单元已被划归为糖尿病急性医源性并发症[1,5-6]。APDNRGC的发病率很高,在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中占据着一个出乎很多学者的意料之外很大的比例[6],但其往往为临床医生所忽略甚至误诊。因此,为提高内分泌科医师及神经内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减少及预防该病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现对其作一简要综述。APDNRGC是一种急性起病的可逆的以严重远端肢体疼痛、周围神经纤维损害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此之前有血糖下降过快的病史为特征的综合征。其发生风险与HbA1c下降速度和程度相关;神经痛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严重程度及疼痛分布部位与HbA1c变化的程度亦相关。当HbA1c在2月内下降超过2-3%时,超过20%的糖尿病患者发生APDNRGC,当HbA1c在3月内下降超过4%时,超过80%的糖尿病患者发生APDNRGC,且HbA1c下降越多,疼痛的分布部位越广[6]。该病可发于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青年男性多见,儿童患者的报告鲜见。既往有饮食问题如神经性厌食的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率更高。APDNRGC的症状主要包括手足烧灼样疼痛,感觉异常和触痛,足多于手,常伴随痛觉过敏、异常性疼痛;疼痛可限制正常功能,并且常常干扰行走和日常活动;疼痛亦可影响其他部位包括躯干、腹部、会阴和睾丸,或身体各个部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常同时出现或神经痛后不久即发生[1-5,7-8]。神经电生理学的测定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神经传导检查显示主要是细神经纤维发生病变,包括自主神经纤维和躯体感觉神经纤维,极少累及粗大的有髓鞘神经纤维。自主神经功能检测显示轻中度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一部分患者以体位性低血压和晕厥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为突出表现[1,6]。患者的神经传导检查完全正常或只有轻微异常,损伤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增快。一部分患者无感觉缺失且神经电生理检查正常,故有学者认为该病可能不是外周神经起源,而是脊(髓)神经节或后根被异常增强的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影响引起的。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主要认为与血糖快速下降后引起机体一系列的变化有关。主要包括:(1)血糖快速下降后所致代谢紊乱APDNRGC患者既往血糖控制很差,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快速纠正高血糖后,血糖快速下降打破了原本的代谢平衡,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代谢改变。周围神经组织的大部分能量利用主要由神经元的ATP酶(Na-k泵)调节。ATP酶复合物主要调节包括由葡萄糖转化成山梨醇和其它ATP酶调节剂比如肌醇的累积等代谢活动。血糖快速下降可使ATP酶复合物失活,而ATP酶复合物的失活可使轴突内钠离子浓度增加5倍,再加上细胞内葡萄糖转化成山梨醇减少引起山梨醇的累积,均使血渗透压增高,从而引起急性神经损害和神经传导阻滞。APDNRGC患者的快速恢复,症状一般在发生后3月内恢复正常,亦从侧面说明可能是代谢异常引起患者的急性痛性神经病变。(2)血糖快速下降后所致的相对低血糖在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神经毒性作用众所周知,血糖是神经系统最主要的能量供应来源,因此神经系统对低血糖特别敏感。而APDNRGC患者既往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快速血糖下降后引起机体处于相对低血糖的状态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急性痛性神经病变。首先,低血糖可直接引起周围神经主要的神经丛轴索变性,亦可间接地通过兴奋性氨基酸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活化导致神经坏死,且首先损害大的运动神经纤维而不是小的感觉神经纤维。当低血糖程度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时,甚至脊髓前角的神经元和神经节背跟都极少能不被损伤。脊髓前角神经元因继发性变性而显著减少,大量有髓神经纤维丢失,这与长期高血糖所致的慢性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相反,后者主要以感觉神经纤维的轴突萎缩为特征,而无大量神经元的丢失。其次,众多研究均显示神经元死亡是因低血糖所致的坏死引起的,但更多的近期研究发现凋亡是另一个分子机制。低血糖通过HIF-2a调节基因引起神经细胞凋亡和存活,就像p53 and Bcl-2一样。再者,老鼠模型试验显示急性的低血糖可使神经灌注低至对照组的40%,故有学者认为低血糖致神经内膜缺氧是进一步的阐述。因此,Dabby[8]认为HbA1c快速大幅度下降引起的反复相对低血糖事件,造成需要中高度血糖浓度滋养的脊神经后根神经损害,从而引起急性痛性神经病变,而无明显低血糖症状。由此可见,快速血糖下降所致的相对低血糖,即使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均可能触发神经性症状。(3)快速降糖后致神经组织周围神经内膜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有研究发现在APDNRGC患者中,神经外膜的营养血管解剖是异常的,这种情况先前曾被认为是纯粹的新陈代谢缘故。但Tesfaye等[9]认为血液动力学改变是主要原因。Tesfaye曾报道5例应用胰岛素治疗出现胰岛素神经炎的病例,其中一位发展成了严重的自主神经病变。腓肠神经摄影和荧光血管造影术可以看到丰富的神经外膜营养血管,但是这些血管有严重的异常,即在所有病人中出现了小动脉衰减、曲折性和动静脉分流。在3个患者中观察到了增殖的神经新血管,这些血管和在视网膜中发现的有惊人的相似,且比正常的血管更容易漏荧光素;同时也观察到了静脉扩张或曲折,这在合并有严重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中是很显著的。神经内膜动静脉分流的存在和一个好的类似视网膜新生血管的血管网络,可能导致了一个“窃取”效应,从而引起神经内膜的局部缺血。由此可见,APDNRGC患者经过快速降糖治疗后,机体的能量物质快速趋于正常化,引起神经营养血管减少,动静脉的流速增加、动静脉分流、神经营养物质流速减少,从而引起神经内膜缺血缺氧。而神经内膜对缺氧的敏感性又可触发神经纤维变性,同时神经内膜缺氧亦可通过介导缺氧诱导转录因子-1a(HIF-1a)的表达触发神经细胞凋亡。因此,急性神经血管功能不全和代谢功能紊乱在快速血糖控制所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均起重要作用。(4)血糖快速控制致神经纤维再生超兴奋性众所周知,神经纤维的自发性去极化可引起麻木、感觉异常和疼痛。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的急性发作可反应已被损坏神经纤维的修复与再生,同时反应着病情的好转。早有研究显示用各种措施使血糖控制良好后可促进神经轴索的再生,而再生轴索的芽突引发的异位神经冲动是引起疼痛的原因。这种疼痛被描述为“钝性触物痛”,是由细纤维神经元的无髓鞘轴索芽突(再生)的超兴奋性及快速再生能力引发的异位神经冲动引起的。APDNRGC患者的皮肤活检和表皮内的神经纤维密度分析,证明无髓鞘的或轻度有髓鞘的神经纤维损害与快速血糖控制有关。因此,学者认为急性痛性神经病变的发生与随着血糖的快速控制、血糖快速正常化使损伤的神经纤维得到修复与再生有关。治疗上,由于APDNRG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治疗比较困难,且疼痛的缓解仍然比较棘手。充分证据显示临床症状的恢复与糖尿病的持续治疗相关。用于缓解临床疼痛症状的药物有时而不是总是有效,尽管使用多种镇痛药,疼痛仍存在治疗抵抗,且副作用大。三环类抗抑郁药作为一线用药,但常常有患者因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而停用。APDNRGC的发生风险与HbA1c的达标时间成U形曲线关系[10],其治疗重在预防,适当控制血糖或HbA1c的下降速度,APDNRGC是完全可以避免的,HbA1c最适宜的下降速度是3月内下降不超过2%,这可以预防APDNRGC的发生[6]。综上所述,APDNRGC只是折磨糖尿病患者不同种类的外周神经功能紊乱的冰山一角。目前,急性痛性神经病变的病理机制虽暂不明确,但与血糖短期内快速显著下降密切相关,遂该病重在预防。作为临床大夫,在降血糖时,需根据病情,掌握适当的速度降血糖,尽量避免快速血糖控制引发急性痛性神经病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多总结类似的病例,总结规律,研究其病理机制,寻求预防及治疗的有效方法。参考文献[1]Gibbons CH,Freeman R.Treatment-induced diabetic neuropathy:a reversible painful autonomic neuropathy.Ann Neurol.2010;67(4):534-41.[2]Gemignani F.Acute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 induced by strict glycemic control("insulin neuritis"):the old enigma is still unsolved.Biomed Pharmacother,2009,63:249-50.[3]Rothacker KM,Kaye J.Insulin oedema andtreatment-induced neuropathyoccurring in a 20-year-old patient with Type1 diabetes commenced on an insulin pump.Diabet Med,2014,31:e6-10.[4]Caravati CM.Insulin neuritis:a case report.VaMedMon,1933,59:745-6.[5]Song KB,Cho SJ,Minn YK,et al.A case ofinsulin neuritisthat developed in a patient under regular insulin treatment on increasing the insulin dose.Insulin neuritis:is it a misnomer?J Neurol,2009,256:274-5.[6]Gibbons CH,Freeman R.Treatment-induced neuropathy of diabetes:an acute,iatrogenic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Brain.2015;138(Pt 1):43-52[7]Kadekawa K,Sugaya K,Nishijima S.Acute painful neuropathy of the perineum and scrotum following rapid improvement of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 1 diabet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2009,16:922.[8]Dabby R,Sadeh M,Lampl Y,et al.Acute painful neuropathy induced by rapid correction of serum glucose levels in diabetic patients.Biomedicine&Pharmacotherapy,2009,63:707-9.[9]Tesfaye S,Malik R,Harris N,et a1.Arterio-venous shunting and proliferating new vessels in acute painful neuropathy of rapid glycaemic control(insulin neuritis).Diabetologia,1996,39:329-35.[10]Leow M K S,Wyckoff J.Under-recognised paradox of neuropathy from rapid glycaemic control.Postgrad Med J,2005,81:103–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471018);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No.BK2012781);南京军区总医院院管课题(2015037)作者单位:210002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内分泌科通信作者:邵加庆,Email:shaojiaq@hotmail.com叶小珍,邵加庆
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1胺碘酮胺碘酮是抗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尤其适用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房颤动的患者。胺碘酮的使用常常会引起潜在的全身多器官受损,如肺纤维化、胃肠道不适、眼部及皮肤疾病、神经系统紊乱以及甲状腺功能受累。胺碘酮被推出不久,就因其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而受到关注。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往往会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及体征,但最具特点的是其对心脏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虽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引起的全身症状及体征的变化较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明显,但如果两者长期未经正规治疗,均会导致心功能异常。1.1胺碘酮所致甲减(AIH)对于合并有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发生AIH的风险明显上升,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女:男为1.5:1)。有报道指出,有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女性患者发生AIH的风险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男性患者的14倍。在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碘被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摄取再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氧化成活性碘,随后被酪氨酸有机化。胺碘酮导致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碘增加,从而抑制甲状腺的聚碘作用及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释放,即Wollf-Chaikoff效应,一般会持续2~14 d,随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摄取碘的过程恢复正常,即Wollf-Chaikoff效应的逃逸现象。对于具有潜在甲状腺疾病的患者,胺碘酮会干扰wollf-Chaikoff效应逃逸现象,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及释放的减少,TSH水平持续性升高,甲状腺体积发生代偿性增大,最终发展成AIH。同时,碘也可以非特异性损害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导致AIH的加速发生。AIH的临床症状与原发性甲减类似,包括疲乏、精神不振、怕冷等。因为上述临床症状的细微性及非特异性,所以不能仅依据典型的甲减症状作出AIH的诊断。AIH的治疗同典型的甲减相似,但需要从小剂量的左旋-T4(L-T4)起步(25~50μg/d),每6~12周监测TSH水平以调整L-T4剂量,控制TSH在正常范围之内。另外,L-T4替代治疗并不影响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药效。1.2胺碘酮所致甲亢(AIT)AIT的发生率随着人群及基础疾病的变化波动在5%~47%,不同于AIH,AIT相对多发于男性患者(男:女为3:1)。通常AIT更易发生在碘相对缺乏的地区,而AIH往往发生在碘充足的区域。AIT相关症状及体征的出现常提示心脏疾病的复发,如心律失常或心绞痛。AIT-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型AIT与碘诱导的甲亢相似,常发生在已知的或初治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及甲状腺肿的患者中,2型AIT发生在正常的甲状腺或者甲状腺炎破坏甲状腺组织的患者中,二者均由胺碘酮本身的药物作用引起。然而因为许多患者为混合型AIT,所以AIT的分型存在诸多困难。但是由于治疗方式不同,所以临床上仍有必要区分这两种类型的AIT。1型AIT是一种Jod-Basedow效应,即碘所致的甲亢,可以因吞服含碘的造影剂或者口服含碘的药物(胺碘酮)或是保健品引起。Jod-Basedow效应是因为失去了甲状腺功能的正常调节机制从而导致甲状腺自主调节的紊乱,甲状腺产生及释放过量的甲状腺激素(T3、T4)。2型AIT的发病机制和亚急性甲状腺炎相似,甲状腺毒症的发生是由于甲状腺激素通过破损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大量入血造成,有研究显示胺碘酮和去乙胺碘酮都对培养的人甲状腺细胞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和含碘无关)。24 h甲状腺摄碘率的检查有助于区分这两种类型的AIT。由于增加了全身“冷碘(即无放射性碘)”的含量,使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甲状腺摄碘率普遍偏低。在1型AIT巾,超过10%的患者甲状腺摄碘率降低,然而在2型AIT中不超过1%。2型AIT的甲状腺破坏过程与甲状腺滤泡的损害、纤维化、淋巴细胞浸润、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有关。1型AIT患者一般停药6~9个月后依然表现为AIT,而2型患者停药3~5个月后可转为正常。2型AIT患者,病程常呈自限性,只要症状较轻并且心血管状态较好,停药后无需特殊治疗。治疗同Graves病一样,1型AIT患者需要使用硫脲类药物(甲巯咪唑10~30mg/d)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对于硫脲类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选择使用手术或同位素治疗,而对于治疗之后继发性甲减,可以同时启用L-T4替代治疗。然而因为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多和甲状腺破坏共同存在,混合型AIT的诊断及治疗具有巨大的挑战。2阿仑单克隆抗体(单抗)阿仑单抗是一种人源化针对CD52细胞表面抗原的单体。研究者发现在使用阿仑单抗治疗的216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中,有48例患者发生了甲状腺功能异常,15例患者发生自身免疫性甲减。阿仑单抗可导致Graves病,但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大量T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有关。目前也有研究表明Graves病与基因多态性有关,如人白细胞抗原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但尚未被大规模理论研究所证实。3锂锂是治疗双相性精神障碍最有效的药物,能够对抗忧郁和躁狂从而降低自杀风险和短期的死亡率。甲状腺能够浓缩锂,锂能引起甲减和甲状腺肿。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对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抑制碘摄取及酪氨酸的耦合,改变甲状腺球蛋白结构,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虽然锂相关性甲状腺毒症并不常见,但长期使用锂可使其发生风险明显增加。碳酸锂也可诱发亚临床甲减,这主要发生在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患者中。但是锂是否可以诱发甲状腺自身免疫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治疗方面,应及时采用L-T4治疗,虽然锂会对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但是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必要时可以继续锂的治疗。4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06年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异常被首度报道,即舒尼替尼在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胃肠道问质肿瘤患者的过程中诱发甲减。有研究证实,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即索拉菲尼、帕唑帕尼、阿西替尼,均能引起甲状腺功能的异常。5干扰素1985年首次有报告称,在1例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细胞因子引起甲状腺功能紊乱。干扰素仪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时,可引起各种常见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亢、甲减以及双相甲状腺炎,目前作用机制仍未有明确的阐述,但是有报道指出,甲减是由于自身的免疫反应所致,双相甲状腺炎则是由于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另外,在干扰素仅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中,甲亢及甲减的双相甲状腺炎占大多数。在干扰素仪治疗丙型肝炎的过程中密切监测TSH在临界值的女性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从而迅速干预,改善预后。影响甲状腺功能检测的药物研究发现许多药物会影响甲状腺功能检测。已知在血液中T4及T3是由3种载体蛋白转运,以游离或非结合形式存在的T3只有0.3%,而T4只有0.03%,然而正是游离甲状腺激素才具有生物活性。临床上甲状腺功能检测主要是测定血浆总T3和T4、血浆TSH基础浓度以及游离T4的浓度。临床医生必须认识到有些药物会对甲状腺功能检测造成影响,从而避免误诊以及不恰的治疗给患者带来生理上和经济上的负担,目前发现影响甲状腺功能检测的药物有以下几种。1雌激素甲状腺结合球蛋白是由4个亚基构成的酸性糖蛋白,在肝内合成,而雌激素能增加肝脏Tg的合成,同时,雌激素所致的Tg糖基化可使其代谢清除率减慢、半衰期延长。孕妇、口服避孕药和急性肝炎患者血浆甲状腺结合球蛋白水平可增加,从而升高总T4的浓度,并且该作用与雌激素剂量呈正相关。2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活的终产物,受应激作用的强烈影响,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可在下丘脑和垂体水平抑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使TSH分泌减少。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TSH的分泌反应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使暴露于寒冷环境中的机体基础代谢率降低,御寒能力随之下降,但一般不引起中枢性甲减。也有研究报道,糖皮质激素也可使TSH升高。3抗癫痫药物及利福平一些具有肝酶诱导活性的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可诱导肝P450氧化酶而加速甲状腺激素的代谢,从而使甲状腺激素的水平降低。抗结核药物利福平也有类似的作用。卡马西平也可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激素合成,干扰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结合球蛋白的结合,亦或由于葡萄糖醛酸结合增加从而导致甲减的发生。4非甾体抗炎药和呋塞米非甾体抗炎药和大剂量呋塞米(>80 mg)可以抑制T3、T4与甲状腺结合球蛋白的结合,从而导致短暂的血浆T4及矾水平升高,但若长期使用该药物,将导致总T4水平降低。5肝素肝素使血浆中FT4短暂上升,这是由于肝素激活了脂蛋白脂肪酶,后者可抑制甘油三酯转化为游离脂肪酸,最终在体外抑制了T4与甲状腺结合球蛋白的结合。总之,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需要对这些药物给予足够的重视,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监测,以便及时正确诊断以及合理治疗由药物引发的相关甲状腺疾病。同时通过了解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检测的药物,提高临床医生诊断的水平,避免误治的发生。
儿童适用的保肝药分类药品名称儿童用法用量说明肝细胞膜保护剂多烯磷脂酰胆碱囊初始剂量:456mg/次,tid;维持剂量:228mg /次,tid12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日剂量最大不超过6粒基础代谢类药物肌苷片0.1~0.2g/次,tid;解毒保肝药物葡醛内酯片小于5岁的儿童:0.05g/次,tid;大于5岁的儿童:0.1g/次,tid 降酶药物双环醇片25mg/次,tid;12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
溴隐亭使用注意事项1、 从小剂量开始,以逐渐耐受和适应。(最大剂量30mg)2、 饭后服用,如仍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胃肠道反应时,可给与吗丁啉口服,多数患者经这样治疗能够继续治疗。3、 服药期间应注意要缓慢改变体位,不要突然起立、热水淋浴或泡澡,以免跌倒。因可能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表现为从卧位或坐位站起时出现头晕,改变体位后收缩压降低30mmHg或舒张压降低15mmHg以上时,如症状明显,可给与米多君(管通)治疗。4、 故最初服用的1-2个月内应避免开车等危险操作! 因睡眠增多也是较为常见的副作用,一般经过数周和数月可消失。少部分患者可出现短暂的不可控制的睡眠发作。少数患者还可出现精神症状,如幻觉等,通过减少剂量或加用抗精神病药可以缓解。5、 国外已有患者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类药品治疗帕金森病后出现病理性赌博、性欲增高和性欲亢进的病例报告,尤其在高剂量时,在降低治疗剂量或停药后一般可逆转。SFDA2009年修订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制剂说明书增加上述警告。6、 服用该药物的患者(尤其是服药的第一天),应当对血压进行监测,以便检测血压升高的早期体征并终止用药。7、 如果出现高血压、提示性胸痛、重度进行性或不间断的头痛(伴或不伴视觉障碍)或者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的迹象,则应当终止治疗并立即对病人进行评价。8、 不应常规用于抑制泌乳,也不应用于分娩后疼痛和肿胀的症状治疗,这些症状均可采用非药物干预或使用镇痛药治疗得到缓解。9、 溴隐亭还禁止用于有较高严重不良反应风险的女性,包括存在各种血压增高疾病的女性、患有或曾经患有心脏或严重精神疾病的女性。10、对于存在难治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病症(包括子痫、先兆子痫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和产褥期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或其他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史,或严重精神疾病史的患者,禁止使用溴隐亭。
妊娠合并催乳素瘤的处理 建议1:催乳素瘤女性患者发现妊娠后应尽快停用多巴胺激动剂(1|??○○)。 在有些正在使用多巴胺激动剂治疗的大腺瘤患者,之前未做手术或放射治疗,如果发现妊娠,可以在接下来的妊娠期间,仍然谨慎地使用多巴胺激动剂。除非患者的垂体瘤是浸润性或位置靠近视交叉(1|?○○○)。 依据:溴隐亭可以通过胎盘,受孕后最初4周是胎儿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将暴露于药物作用之下。在报道的6 000例妊娠期间服用溴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中,先天性畸形或流产的发生率并未增高。部分长期随访至儿童9岁时,也未发现药物的危害。在卡麦角林治疗高催乳素血症不孕女性的研究中,也提示该药是安全的,但临床报道例数还不多。在一项85例的前瞻性研究,其中80例在仍接受卡麦角林治疗过程中受孕,在妊娠5周时撤药,所有新生儿均健康,而孕妇的垂体瘤也未进展。这些证据提示早孕时胎儿暴露于溴隐亭或卡麦角林不会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喹高利特安全性较差,妊娠中使用的报道较少,因此不建议准备生育的女性患者使用。 利弊权衡:建议妊娠时停用溴隐亭或卡麦角林主要考虑的是外源性药物对胎儿发育可能造成的意外影响。 建议2:对于妊娠的催乳素瘤患者,不建议在妊娠期间测定催乳素(1|????)。 依据:妊娠期间,血清催乳素可以升高10倍,分娩时更可高达150~300μg/L。而且,雌激素刺激催乳素细胞增生,垂体体积也可增大1倍以上。当妊娠开始时停用多巴胺激动剂,血清催乳素升高,但其后催乳素的升高并不能反映垂体瘤的体积和肿瘤生长活力。另外,并非所有催乳素瘤患者的血清催乳素在妊娠期间升高。妊娠过程本身也可以改善高催乳素血症,因为观察发现产后血清催乳素水平可能低于受孕之前。更有部分患者,高催乳素血症可以在产后自愈。 利弊权衡:妊娠过程本身可以使催乳素升高,测定意义不大。 建议3:微腺瘤或垂体内大腺瘤的妊娠患者,不建议在妊娠期间作常规垂体磁共振,除非出现如视野缺损等垂体瘤长大的症状(1|??○○)。 依据:有人担心妊娠期间催乳素大腺瘤会增大,而微腺瘤增大的可能性较小。患者会被告知确诊妊娠后应停用多巴胺激动剂,而前期治疗缩小的垂体瘤也会长大。妊娠期间高浓度雌激素会刺激正常垂体内的催乳素细胞增生,这种生理性的垂体生长会造成垂体瘤向鞍区之外发展。同时,高浓度雌激素环境会直接促进催乳素瘤生长。实际上,在一般情况下,鞍区内的催乳素微腺瘤和大腺瘤不会出现增大的症状。一篇包括457例微腺瘤的妊娠患者的综述指出,仅2.6%的患者出现垂体瘤增大的症状。由于垂体瘤增大而出现症状的风险很低,微腺瘤患者仅需在妊娠期间每3个月作一次体检;而大腺瘤增长出现症状的风险则大得多。妊娠前接受过垂体减压手术或垂体放射治疗的患者,妊娠期间出现垂体瘤增长症状的仅占2.8%,与微腺瘤患者的风险无差异。妊娠前未做手术或放射治疗的大腺瘤患者,垂体瘤增长而出现症状的风险高达31%。如果发生头痛或头痛症状加重、视野改变,应立即作正规的视野检查和垂体磁共振(避免用钆同位素)。 建议4:曾使用多巴胺激动剂治疗而垂体瘤未见缩小的、或不能耐受溴隐亭和卡麦角林的催乳素大腺瘤患者,可以考虑在准备妊娠前行手术治疗(1|??○○)。 依据:虽然有些内分泌学专科医师推荐所有催乳素大腺瘤患者在妊娠之前作手术治疗,但手术可能造成垂体功能减退使得受孕困难增加,从而需要接受诸如促性腺激素促排卵等治疗,或终生的激素替代治疗。 建议5:妊娠催乳素瘤患者如出现严重头痛和(或)视野改变应作正规的视野检查和磁共振(避免用钆同位素,1|??○○)。 依据:大多数妊娠的催乳素瘤患者,如果没有头痛或视野改变症状,不必作磁共振和视野检查。未曾作过手术的大腺瘤患者,推荐增加妊娠期间体检次数和作正规的视野检查。 利弊权衡:本条建议推荐催乳素瘤妊娠患者体检而不是磁共振检查是为了避免影像学检查对胎儿造成的可能影响,其次再考虑对垂体瘤形态学改变的检查。而当出现严重头痛或视野缺损时,则以避免永久性视神经损伤而优先考虑。 建议6:催乳素瘤出现增长症状的妊娠患者,推荐使用溴隐亭治疗(1|??○○)。 依据:如果垂体瘤在妊娠期间增长而出现占位症状时,治疗措施包括多巴胺激动剂和垂体瘤手术。对此问题尚无对照研究报道,也缺少对这些方案潜在危险的研究。妊娠期间继续使用溴隐亭的报道仅100例左右,没有明确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仅见1例隐睾和1例马蹄内翻畸形。推荐分次服用溴隐亭是因为仅此药有相对较多的报道,对于不能耐受溴隐亭的患者则可使用卡麦角林。如果重新服用多巴胺激动剂仍无法控制垂体瘤增长的症状,则有手术治疗的指证。尚无比较多巴胺激动剂和手术治疗在妊娠期间风险的研究,因此部分内分泌学医师更倾向于使用多巴胺激动剂。如果胎儿已临近足月,应在手术治疗之前考虑引产。 利弊权衡:本条建议推荐多巴胺激动剂治疗是因为妊娠期间手术风险可能高于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导致男性乳房发育的药物:一是H2 受体拮抗剂,即西米替丁、雷尼替丁等。 二是胃复安,此药可使雄、雌激素比例失调,还会促进催乳素分泌,从而使男性乳房增大,溢乳。 三是抗精神病药,主要是氯丙嗪,有人统计可使男性乳房增大者达80%,还可引起乳汁分泌。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导致泌乳率为10%~57%。 四是抗癫痫药,苯妥英钠使人体雄激素与雌激素比例失调,雌激素水平相对增高,促使男性乳房发育;卡马西平可使催乳素增加,乳房增大。 五是利血平,该药可通过多巴胺受体,引起催乳素分泌增加,促进男性乳房增大,还可出现阳痿,其作用随用量增加而增大,每日用量大于400毫克,男性乳房增大率几乎达100%,阳痿率达30%。 六是钙通道阻滞剂,这类药物如尼群地平、异搏定等,可通过干扰抑制催乳素释放因子,使催乳素增加,致使男性乳房增大。 七是抗心律失常药,慢心律,乙胺碘呋酮等药物均可引起男性雄激素和雌激素比例失调,导致乳房增大。还有其他药物,利尿剂安体舒通,长期服用可致男性乳房发育,甚至可能引起乳腺癌。巯甲丙脯酸,可乐定,脑益嗪,异烟肼,乙胺丁醇,酮康唑等药,也都可引起男性乳房增大。内分泌疾病:睾丸功能低下(阉割、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睾丸肿瘤(Sertoli细胞瘤、Leydig细胞瘤等)、肾上腺女性化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肿瘤(肢端肥大症、嫌色细胞瘤、颅咽管瘤)、两性畸形、药物引起乳房发育:促性腺激素制剂、雌激素制剂、睾丸酮、去氧皮质酮、洋地黄、异烟肼、α-甲基多巴、安非他明、利血平、氯丙嗪;非内分泌疾病:麻风、白血病、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脊髓空洞症、弗利得利希共济失调)、支气管癌、骨关节病、肝脏病;家族性;特发性。正常情况下男性体内分泌的雌、雄激素量处于一个相对恒定的状态。若雌激素与雄激素的浓度或其在乳腺上的作用不平衡,就可使乳腺受刺激而过度增长;血浆游离睾丸酮水平降低,可能是原发性睾丸疾病或者由于SHBG增加所致。男性新生儿乳腺增生与胎儿时期的高浓度的雌激素未得到及时清除有关。青春期则与体内雌雄激素分泌一时性失衡有关,通常患者血浆雌激素及肇丸酮水平正常,但雌二醇与辜酮的比值可以增高,一般数月内症状自行消失,也可持续1年~2年之久。阉割及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其结果是雄激素的分泌不足,使男性体内的雌激素浓度升高,刺激男性乳腺发育。高促性腺激素血症可能对间质细胞刺激过强,改变了间质细胞内激素生物合成途径,使雌激素及其前身物质的合成和分泌相对多于睾丸酮,引起血浆雄激素/雌激素的比例下降,而造成男性乳腺发育。引起女性化的肾上腺皮质肿瘤及间质细胞癌可以直接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均可造成雄激素/雌激素比值下降而引起男性乳腺发育。口服或外用雌激素,首先出现乳晕色素沉着,继而发生女性型乳房变化。此外,含有雌激素的洗发液和其他用品,也会出现青春期早熟,导致男孩出现女性型乳房。酚噻嗪嗓、甲基多巴及利血平可通过使PRL增多而引起男性乳腺发育。其他药物如安体舒通、洋地黄及Marijuana与乳腺上的雌激素受体相互作用而引起乳腺发育。在一些非内分泌疾病中所引发的男性乳房发育中,可因病变中的某些代谢产物影响了男性体内雌激素在肝内的灭治作用,有些肿瘤病变可因瘤体本身分泌一些雌激素有关。营养不良和慢性病患者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降低,在疾病恢复期促性腺激素水平上升,可使睾丸间质细胞分泌过多的雄激素,雌激素相对多于睾丸酮,引起男性乳腺发育。特发性和家族性男性乳腺发育,可能是由于乳腺管对正常血清雌激素水平过低敏感,或由于雌激素前身物质过多地转变为雌激素所引起的。有些男性肥胖患者的乳腺增大则与肥胖本身有关。按其发病原因,男性乳房肥大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2类。1.原发性男性乳房肥大症 多见于儿童,青春期,常因内分泌的生理性失调,血浆雌二醇含量比睾酮含量高,产生一过性雌/雄激素比例失常,或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增高而引起,又称生理性男性乳房肥大。2.继发性男性乳房肥大症 可见于青年,中年,老年,可由以下原因引起。(1)内分泌疾病:①睾丸疾病:因性腺功能减退,雄激素分泌很低,血中睾酮,雌激素比例发生改变,引起男子乳房肥大。A.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Klinefelter综合征):口腔黏膜性染色质阳性,小睾丸,染色体47XXY,血睾酮低,促性腺激素增高,精液中精子显著减少,精子形态及活动力异常,可出现智力低下,青春期出现乳房肥大及胀痛。B.完全性睾丸女性化:外阴女性,睾丸在大阴唇内或腹腔内,染色体为46XY,因雄激素受体量和质的异常,睾酮不能发挥作用,血中睾酮正常或增高,雌二醇正常高限,促性腺激素增高,可出现青春期乳房发育或肥大,不完全性睾丸女性化外阴可呈男性,或小阴茎或呈假两性畸形,阴毛正常,亦可出现青春期乳房发育或肥大。C.Kallmann 综合征:视丘下及部分垂体功能减退,促性腺激素降低,伴嗅觉减退,睾丸发育差,出现青春期乳房发育。D.睾丸炎症,外伤及肿瘤:睾丸炎,外伤性睾丸萎缩,可引起雄激素分泌过低,反馈性引起促性腺激素过多所致,睾丸的精原细胞瘤,畸胎瘤,绒毛膜瘤,都可产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均可引起男性乳房肥大。E.Reifenstein综合征:胎儿期发育睾丸间质细胞功能不全,出生后可出现乳房发育伴尿道下裂等畸形。②肾上腺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增生,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及功能减退,这种肿瘤可直接分泌雌激素或产生过多的雌激素前体(如雄甾烷酮),在组织中转化为有效的雌激素,血雌二醇升高,引起乳房肥大。③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浆中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浓度增高,结合的雄激素过多,游离的雌二醇(未结合的雌二醇)升高,雌激素/睾酮的比值升高,激素平衡失调,以致刺激乳腺组织增生,导致男性乳房肥大。(2)其他非内分泌疾病:①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伴有肝功能减退时,常引起乳房肥大,乙醇性肝硬化时,体内雌激素更为增多,易引起乳房肥大,其原因是肝硬化时肝功能减退,对雌激素的灭活的能力减弱,雌激素在体内的含量相对增多,血中结合性甾类球蛋白升高,使血中游离睾酮进一步减少,微循环中的雄甾烷二酮和睾酮前体转化,产生大量雌激素,因此血中雌激素浓度增高,作用于乳腺组织,引起乳腺增生,肥大。②慢性营养不良恢复期:营养不良时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当营养不良纠正后,促性腺激素分泌和性腺功能恢复正常,产生一种侧记第二青春期现象,出现乳房肥大,称之为“进食增加性乳房肥大”。③支气管肺癌和肺部慢性疾病:如燕麦状细胞癌,肺结核,脓胸等,常伴有睾丸萎缩,或分泌异位激素,导致乳房肥大。④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尿毒症的病人,经检测发现血中雌激素相对升高,泌乳素浓度亦升高,导致乳房发育,肥大。⑤神经系统疾病:如高位脊髓病变引起的截瘫,脊髓空洞症,遗传性运动失调,可伴发乳腺肥大。⑥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病人长期服用雌激素进行治疗时,常可引起男性乳房肥大。⑦淋巴系统疾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瘤,骨髓瘤及其他网状内皮系统病等,也少见男性乳房发育。⑧药物性乳房肥大:促性腺激素,氯丙嗪,甲氰咪胍(西米替丁),甲基多巴,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甲硝唑(灭滴灵),异烟肼,利舍平(利血平),眠而通,灰黄霉素,美沙酮,丙酮,苯妥英钠,洋地黄类,长春新碱,甲状腺提取物等,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引起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可致男性乳房发育,但停药后增大的乳房多可恢复。⑨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脏病),严重皮肤病(麻风,剥脱性皮炎),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钩端螺旋体病,溃疡性结肠炎等有时也可伴男性乳房发育。一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引起男性乳腺发育,这些药物包括: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或地塞米松,用于治疗溃疡的药物(如西咪替丁),用于治疗癫痫的药物(如苯妥英钠[苯妥英钠] ),洋地黄和其他心脏病的药物,化疗药物,特别是烷基化剂,抗癌药物能干扰DNA ,并抑制癌细胞生长,抗雄激素药物(如氨基化合物,环丙孕酮,安体舒通,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如地西泮[安定]与三环抗抑郁药),含有茶树油或薰衣草油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