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门诊碰到一位年轻女性来复诊,普通的胃炎,HP阳性,其他医生开了很多药给她吃,有用但不标准,关于开药的处方咱不做特别评论,热心讲解后让她咨询专家解除心中疑惑,后来还是证实自己的正确?在患者真诚感谢中,让我体会到医生被患者无限信任的温暖!主席说的真对,不忘初心,方的始终!加油
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域的腹外疝,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手术修补是唯一的治愈手段。目前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已在国内迅速推广运用,以其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术后康复快、疝复发率低、患者能早日活动等优点,逐渐被大多数外科医生和患者所接受,疗效较以往未使用修补材料已有质的飞跃,但手术部位感染(SSI)仍然常见。手术部位感染分为浅表感染和深部感染,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术后早期伤口感染和迟发性伤口感染。术后早期伤口感染是指术后1周内发生的感染,多伴有局部的红肿热痛等表现。迟发性伤口感染是指术后1个月以上或更长的时间(手术切口已经愈合)出现的感染,表现为伤口再次出现渗液、渗脓等,还可有补片侵蚀周围脏器,如膀胱、小肠。早期伤口感染的处理。腹股沟疝患者术后1周左右出现的手术切口皮肤红肿、渗液,一旦明确伤口感染,应及时拆开部分缝线,充分引流,使用一代或二代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药敏实验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密切观察伤口变化,术区定期换药,一期缝合病人术后切口明显渗液者应予拆线、敞开引流。术后一期敞开引流者,待创面渗出少,肉芽组织新鲜,再行二期缝合。延迟感染伤口的处理。对于迟发伤口感染的处理,应予术后定期换药,密切观察伤口变化,常规行床旁B超检查。如发生切口下积液或引流不畅,可给予局部穿刺抽吸或更换引流管处理,并根据伤口的变化情况复查B超。留置的闭式引流管待引流液少于5ml/d后予以拔除。切口常规于术后2周拆线,拆线后伤口存在浅部感染的病例可继续行局部换药治疗。腹股沟疝修补术为I类切口手术,目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发生伤口感染,可采用清除感染补片及坏死感染灶的方法,在彻底换药清创后再应用局部分离技术减少组织肌肉间张力,可用耐受感染能力较强的Prolene缝线进行创面组织的全层缝合,同时放置伤口引流管,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且不建议再次内置补片,也不会导致补片去除后的疝复发。此种治疗方法的伤口愈合时间短,患者的再次手术伤口可获得I期愈合。术前应用敏感的抗生素是疝补片抗感染治疗的必要环节,术前应根据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查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这样可局限感染灶的累及范围,从而减少了清创术所需切除组织的范围,减轻了手术创伤。总之,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普外科的常规手术。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伤口感染并发症发生,但可通过注意无菌操作、术中彻底止血、清除积液、控制术前并发症等相关因素,可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转载丁香园!仅供学习!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疾病,但也是会经常出现问题的疾病!要不要开:最直接目的就是判断病人有没有手术指征。①3天以上的阑尾要不要开?「阑尾炎发病超过3天不能开」这是以前带教老师常说的一句话。《2020年世界急诊外科学会(WSES)指南》(下简称「2020WSES」)指出,阑尾炎发病第3天进行手术较第1、2天手术, 30天死亡率(0.6%vs0.1%、0.1%)和所有主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vs3.4%、3.6%)均明显增加,因此对症状接近72小时的患者优先进行手术治疗是合理的。所以阑尾炎最佳手术时间确实是3天内,但临床上却经常碰见发病3天以上的,而且抗感染、镇痛等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甚至继续加重。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体会是,要结合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如果腹部查体未及包裹、腹部CT未提示阑尾脓肿,仍应尽早开,而不是一味的恐惧和推却。这种阑尾炎主要问题在于粘连,只要耐着性子、仔细分,一般都能做下来。局部肠管浆膜撕裂的地方,可以镜下缝合。另外尽早腹腔探查,还能避免漏诊阑尾肿瘤。②阑尾脓肿要不要开?阑尾脓肿的治疗仍存争议。根据2020WSES,部分主张延迟手术,部分主张立即手术,但如果手术,推荐腹腔镜手术。个人体会是,若临床查体及影像检查已提示阑尾脓肿形成,但内科治疗效果不佳,仍需尽早腹腔镜探查(术前需告知腹腔镜也是一种检查手段,明确诊断的同时,可以评估能否手术切除),一般都能做下来。若实在找不到阑尾,放根引流管也比单纯抗菌药效果好的多。③妊娠期阑尾炎要不要开?孕妇阑尾炎处理相对棘手些。根据2020WSES:对于可疑的阑尾炎孕妇,短时间住院观察和反复经腹超声检查是合理的,并不增加孕产妇和胎儿不良结局的风险;延迟手术并不影响母亲或胎儿的安全;延迟手术的病人阑尾穿孔率没有增加;可疑阑尾炎孕妇的阑尾切除术阴性率为17.7%。MRI可推荐为孕妇阑尾炎明确诊断的检查手段。中国的文献多数主张早期手术,但需注意,无论观察治疗还是手术,均需告知流产可能!
身在武汉参与非典型肺炎的治疗,在这里简单给大家做个宣传! 第一,重在预防,勤洗手,勤通风,减少外出,少去人多的地方,尽量在家!出门时候务必戴口罩!做好了这些,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第二,不要恐慌,心态平和,规律作息,清淡饮食!心态好了,一切都会好的! 请广大人民务必相信和配合国家和政府,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http://mp.weixin.qq.com/s/3nGeVue6hR6pBTnszDyeZw
https://view.inews.qq.com/a/20170624V02RZQ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