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科医生在网上解答患者咨询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看片子(包括X片、CT片及MR片),很多病人以为把检查报告发上来就行了。其实不同医生看同一张片子,会因为水平、经验不同,得出的结果不完全一样。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医生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因此,在网络上咨询,一定要上传影像学原片。但是,很多患者是从来没有尝试过翻拍片子,即使拍下来了,实际上很多因拍照不清楚,导致医生不能做出很好的判断。那么,我们该如何翻拍出较好的效果来呢?今天就让我来说一说应用手机较好的拍出较好质量的照片的方法。因为不是专业人士,只能做一个参考。1、片子的正确姿势:没有经验的患者可能分不清片子的上下左右,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正规医院的片子都有个小豁口,保持小豁口在右上方,就是正确的姿势了(一般是CT、MR片,部分X片方向是横向的)。如果没有小豁口的话,可以通过片子上的文字来判断其正反、上下。2、光源的选择:医院有专业的灯箱,但一般家庭是不具备的,那么我们可以选择电视、电脑或是借助阳光。3、环境选择:应挑选光线较暗的房间,保证你所选择的光源是唯一的。4、步骤1:打开电脑,建立一个空白的Power Point文件,点击放映,调节显示屏的亮度(最亮!)。也可以通过数据线将电脑(笔记本)与家里的电视机联接(屏幕更大)。没有电脑?那就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找一间有阳光照进来的房间,关掉所有的灯,保证阳光是屋里唯一的光源。5、步骤2:手持片子放好,不要手抖,也可以将影像片子用透明胶带固定在电脑或电视上。没有电子设备的,用透明胶带把要拍摄的片子固定在窗户玻璃上,用准备好的手机从正面直接拍摄(注意背景不要太花眼)。6、步骤3:一张片子要分几部分拍?一般建议4-6个格一张,最好1格一张(这可要拼手机了)。7、步骤4:如果拍得不好或者歪斜了怎么办?可以利用手机软件的扫描功能,将“梯形”的图变成正常图片,并保存下来。每款手机软件的操作不完全相同,可以自行下载,操作流程都比较简单。手机扫描软件也可以直接扫描片子保存。以上是我的一些经验,看看对您有没有帮助吧。本文系邓伟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这是我科对痛风病人的饮食建议,供大家参考。一般人日常膳食摄入嘌呤为600~1000mg,在急性期,嘌呤摄入量应控制在150mg/d,对于尽快终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加强药物治疗均是有利的。在急性发作期应选择第一类含嘌呤较少的食物。以牛奶及其制品,蛋类、蔬菜、水果、细粮为主,在缓解期,可适当选择含嘌呤中等的第二类食物,如肉类食用量每日不超过120g,尤其不要集中一餐进食过多。不论在急性或缓解期,均应避免含嘌呤高的第三类食物,如动物的内脏、沙丁鱼等。按嘌呤含量将食物分成三类:第一类:含嘌呤较少的,每100g含量<50mg。1.谷薯类:大米、米粉、糯米、大麦、小麦、荞麦、富强粉、面粉、通心粉、挂面、面条、面包、馒头、麦片、白薯、马铃薯、芋头。2.蔬菜类:白菜、卷心菜、芥菜、芹菜、青叶菜、空心菜、芥蓝菜、茼篙菜、韭菜、黄瓜、苦瓜、冬瓜、南瓜、丝瓜、西葫芦、菜花、茄子、豆芽菜、青椒、萝卜、胡萝卜、洋葱、番茄、莴苣、泡菜、咸菜、葱、姜、蒜头、鲜蘑菇、四季豆、菠菜3.水果类:橙、橘、苹果、梨子、桃、西瓜、哈密瓜、香蕉、苹果汁、果冻、果干、糖、糖浆、果酱。4.乳类:鸡蛋、鸭蛋、皮蛋、牛奶、奶粉、起司、酸奶、炼乳。5.坚果及其他:猪血、猪皮、海参、海蜇皮、海藻、红枣、葡萄干、木耳、蜂蜜、瓜子、杏仁、栗子、莲子、花生、核桃仁、花生酱、枸杞、茶、咖啡、碳酸氢钠、巧克力、可可。第二类:含嘌呤较高的食物。每100g含50~150mg。1.米糠、麦麸、粗粮(玉米、小米、高粱、黑米、荞麦)、绿豆、红豆、花豆、豌豆、菜豆、豆腐干、豆腐、青豆、黑豆2.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兔肉、鸭、鹅、鸽、火鸡、火腿、牛舌3.鳝鱼、鳗鱼、鲤鱼、草鱼、鳕鱼、鲑鱼、黑鲳鱼、大比目鱼、鱼丸、虾、龙虾、乌贼、螃蟹、昆布第三类:含嘌呤高的食物。每100g含150~1000mg。 酒、猪肝、牛肝、牛肾、猪小肠、猪脑、猪胰脏、白带鱼、沙丁鱼、凤尾鱼、鲢鱼、鲱鱼、鲭鱼、小鱼干、牡蛎、蛤蛎、浓肉汁、浓鸡汤及肉汤、火锅汤、酵母粉。以上资料及分类,摘自多种来源,由于食物的品种、分析的方法有别,所得的结果不尽相同,而且烹饪方法对食物亦有影响,如肉类煮沸后,熟肉会丢失部分嘌呤到汤液中,目前主张避免嘌呤过高的食物,在药物控制下,可不必计较其绝对嘌呤含量。
1、选择高蛋白、低盐饮食 有肾脏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有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会引起低蛋白血症,因此必须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可多饮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蛋,瘦肉,鱼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应用激素或有肾脏损害的患者还易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故要选择低盐饮食。 2、选择低糖低脂饮食 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易引起类固醇性糖尿病及柯兴综合征,故要适当控制饮食,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由于疾病原因造成活动量减少,消化功能不良,因此,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宜食用含脂肪较多的油腻、煎炸类食物。此外,还应补充钙质,防止糖皮质激素造成的骨质疏松;多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等。 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什么要“补钾”? 钾是细胞内液的主要离子,对维持人体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由于疾病、药物、饮食等多方面影响,易出现低血钾的症状,如乏力、腹胀、失眠、肌肉麻痹、心跳不规则等,因此,需要“补钾”。食物中含钾丰富的有:绿叶蔬菜、香蕉、橘子、杏仁、马铃薯、黄豆、核果类等。 4、饮食上有何忌口? 1)少吃羊肉、狗肉、马肉、驴肉、鹿肉等。 2)菠菜能加重狼疮性肾炎的蛋白尿和管型,并易引起尿结石。 3)菜花可能加重脱发。 4)香菇、芹菜、草头(南苜蓿、紫云英)能增加光敏感。 5)辣椒、青椒、大蒜、大葱等辛热食物不宜多食。 6)高脂血症者应少食猪肉、猪油、内脏、鸡油、肥鸭、肥鹅、肥牛、羊肉、带鱼等,含糖量高的食品也需避免。 7)海虾、海蟹等海产品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应慎食。 8)不宜饮酒(包括药酒、补酒),不宜吸烟。 5、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激素后出现食欲旺盛、食量增加时怎么办? 糖皮质激素在服用较大剂量激素一段时间后,有些患者会出现食欲旺盛,食量增加,继之体重增加,身体发胖而影响形象,这使许多患者特别是年轻患者在使用激素之前有所顾忌。应对的方法有: 1)饮食上应注意选择富含维生素和优质蛋白的平衡饮食,如多食蔬菜、水果、瘦肉、鸡蛋等, 2)避免刺激性食物,不食辛辣食物。以免使本来已旺盛的食欲再次增加。 3)食欲旺盛时不能随心所欲的进食,合理安排好每日三餐,荤素搭配,每餐进食量与未患病时的进食量持平为宜。以防止体重在短期内增长过快, 4)饥饿时以蔬菜、含糖量较低的水果补充。 5)饮食应有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一般分为急性发作期、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期。从事风湿免疫科工作多年,常常会碰见门诊的痛风病人在抱怨:我已经在吃药了,怎么关节肿痛还会发作?大家都知道,痛风多数不是天天都会关节肿痛的,而是发作期剧烈疼痛,间歇期则可以没有症状(长了痛风石就除外)。于是在间歇期时,很多患者以为病好了,就不闻不问了。抱着侥幸心理,停药、乱吃东西、喝酒……,想怎样就怎样。其实不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发作会越来越频繁,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发作的间隔也越来越短,到了出现痛风石或肾功能不全时,可能就变成持续性,痛苦不堪。另外需指出的是,痛风即使不发作,如果血尿酸持续升高,也是有害的。根据研究和统计,高尿酸血症可以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所以,痛风不痛了也要服药降低血尿酸,除了可减少痛风发作的机会外,也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但是,痛风急性发作,一般不建议服用降尿酸药(如果发作前和发作时已经服用降尿酸药了,则可以继续服用),得等到急性炎症过后,再逐渐加用降尿酸药(具体用哪一种要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有时在使用消炎镇痛药前提下,也可以使用降尿酸药,具体如何使用是要咨询风湿免疫科医生。服用药物时还会关节痛发作的原因可能有:1、饮食未节制:酒照喝,海鲜照吃……怎会不发作呢?2、因各种原因擅自停药、减药:如侥幸心理、害怕药物副作用、认知不足等等……;3、肾脏功能不全:如有肾结石、泌尿系感染、药物导致等等;4、没有监测,血尿酸水平不达标(降到300umol/L以下)。想要让痛风不反复发作,需要注意上面几点,制定好治疗方案,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才能高枕无忧。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多累及年轻人,尤其是青年男性。因病程缠绵,且易造成残疾,故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AS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会应用到抑制免疫的药物,例如: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沙利度胺、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等。其中,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GC)(简称激素)是许多患者既陌生又害怕的药物之一,因为应用激素可能引起许多的毒副作用,因此“臭名远播”。那么,AS患者究竟要不要应用激素?能不能应用激素?如果用了又该如何防止它的副作用发生?其实,搞懂下面几个关键,大家就不用再焦虑了!01什么是激素?首先,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激素。人们谈论的激素其实是指“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临床作用非常广泛。在人体发生严重的炎症、中毒、创伤、应激反应等等时,应用激素治疗往往会收到良好的作用,帮病人渡过难关,甚至起死回生。所以,不必谈“素”色变。02AS患者什么情况下要应用激素?AS病人一般不需要应用激素,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时就要考虑了。1病情进展快,全身症状明显者如出现发热、全身酸痛、乏力等,应用非甾体类药物及慢作用抗风湿药等治疗后仍无效时,可口服小剂量激素(如强的松、甲泼尼龙等),病情严重者则需大量激素了。2外周关节受累严重者AS非甾类抗炎药无效的难治性关节炎,为尽快缓解局部炎症,减轻局部疼痛,可关节腔内注射激素,必要时联合全身性用药。3合并关节外并发症者大约有四分之一的AS患者在病程中可发生虹膜睫状体炎。一旦经过眼科医师检查明确虹膜睫状体炎诊断,就应该开始应用激素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用激素类眼液点眼。病情严重的需要口服甚至静脉注射激素进行全身性治疗。但需指出的是,这些治疗都应在眼科医师指导下进行。03如何减轻激素带来的副作用?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重要临床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让人爱恨交加。想要“扬长避短”,必须做到有的放矢,逐一击破。1治疗AS不能单纯依靠激素,需要与慢作用抗风湿药一起联用,控制住急性发作后也不能立即停药,必须逐步慢慢的减量,否则病情容易反复。2服药时间应在早晨8时(因人体内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是有昼夜节律的,其血浓度在6点至8点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一次顿服也方便患者,增加依从性。3从一开始应用激素就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多晒太阳,防止钙的流失,以防出现骨质疏松。4使用激素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有否出现感染、代谢紊乱(水电解质、血糖、血脂)、消化道出血、血压升高、股骨头坏死等不良反应。对于小儿还应监测生长和发育情况。5长时间应用激素的患者如需接受手术,需在术前和术后给予足量的激素替代治疗,以防止可能发生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如果是较大手术,可考虑术前给予氢化可的松或甲泼尼龙等静脉滴注,术后的激素剂量逐渐减量至术前水平。6孕期应用小剂量激素治疗对母婴的不良反应较小,但仍应在风湿科、产科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密切观察。小结:AS病人可以应用激素,但治疗应该规范化,临床医生应在考虑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两种因素的前提下尽量为患者选择可能“最佳”的剂量和用法,最终让广大患者最大程度的获益,避免发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本文系邓伟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是由于体内自身免疫异常引起的一组肝胆损伤性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以及其中两种同时存在的重叠综合征。此外,系统性IgG4相关疾病的一种——IgG4相关性胆管炎也属于自身免疫性肝病。不同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率和好发人群有所差异,AIH多见于30-50岁的女性,男女比例为1:4;PBC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大多于40-60岁起病,男女比例为1:9;PSC多于中青年起病,男女比例为2:1,约50-70%的患者伴发溃疡性结肠炎;IgG4相关肝胆疾病多见于老年男性,男女比例约(2-4):1。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多数患者起病隐匿,早期通常因无症状而不易被发现,病情进展后可出现乏力、嗜睡、皮肤瘙痒、食欲减退、黄疸(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腹水等症状体征。怀疑自身免疫性肝病应该做哪些检查?1、肝脏生化检查:AIH患者常有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的轻度到中度升高。PBC和PSC患者常有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进展期可胆红素升高。2、免疫学检查:AIH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自身抗体,包括抗核抗体(ANA)和抗平滑肌抗体(ASMA)等,IgG水平升高;90-95%PBC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抗线粒体抗体(AMA),IgM水平升高。PSC患者尚无特异性自身抗体。而IgG4相关肝胆疾病患者的血清IgG4水平升高。3、影像学检查:超声、CT、磁共振成像检查(MRI)、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可用于排除肝胆系统的肿瘤和结石等胆道疾病。此外,ERCP为诊断PSC的“金标准”,而MRCP由于无创性,是诊断PSC的首选。4、肝组织学活检:通过肝脏穿刺获取少量的肝脏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变的类型和程度,可用于鉴别诊断肝损伤的病因,评估组织损伤程度。简要诊断标准:1.自身免疫性肝炎: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IAIHG)1999年修订诊断标准和诊断积分系统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碱性磷酸酶大于正常值两倍;抗线粒体抗体2型阳性;病理提示胆管呈肉芽肿改变。以上3条符合2条。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影像学提示胆管明显狭窄或阻塞。
高尿酸血症逐渐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四高”之一,检查发现尿酸升高怎么办?首先是在饮食上注意,其实是多饮水,还有结合其他检查(如肾脏有无结石、有无糖尿病、高血压,有无服用影响尿酸的药物等等)综合治疗。以下是我科的饮食建议,供大家参考。按嘌呤含量将食物分成三类:第一类:含嘌呤较少的,每100g含量<50mg。1.谷薯类:大米、米粉、糯米、大麦、小麦、荞麦、富强粉、面粉、通心粉、挂面、面条、面包、馒头、麦片、白薯、马铃薯、芋头。2.蔬菜类:白菜、卷心菜、芥菜、芹菜、青叶菜、空心菜、芥蓝菜、茼篙菜、韭菜、黄瓜、苦瓜、冬瓜、南瓜、丝瓜、西葫芦、菜花、茄子、豆芽菜、青椒、萝卜、胡萝卜、洋葱、番茄、莴苣、泡菜、咸菜、葱、姜、蒜头、鲜蘑菇、四季豆、菠菜3.水果类:橙、橘、苹果、梨子、桃、西瓜、哈密瓜、香蕉、苹果汁、果冻、果干、糖、糖浆、果酱。4.乳类:鸡蛋、鸭蛋、皮蛋、牛奶、奶粉、起司、酸奶、炼乳。5.坚果及其他:猪血、猪皮、海参、海蜇皮、海藻、红枣、葡萄干、木耳、蜂蜜、瓜子、杏仁、栗子、莲子、花生、核桃仁、花生酱、枸杞、茶、咖啡、碳酸氢钠、巧克力、可可。第二类:含嘌呤较高的食物。每100g含50~150mg。1.米糠、麦麸、粗粮(玉米、小米、高粱、黑米、荞麦)、绿豆、红豆、花豆、豌豆、菜豆、豆腐干、豆腐、青豆、黑豆2.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兔肉、鸭、鹅、鸽、火鸡、火腿、牛舌3.鳝鱼、鳗鱼、鲤鱼、草鱼、鳕鱼、鲑鱼、黑鲳鱼、大比目鱼、鱼丸、虾、龙虾、乌贼、螃蟹、昆布第三类:含嘌呤高的食物。每100g含150~1000mg。酒、猪肝、牛肝、牛肾、猪小肠、猪脑、猪胰脏、白带鱼、沙丁鱼、凤尾鱼、鲢鱼、鲱鱼、鲭鱼、小鱼干、牡蛎、蛤蛎、浓肉汁、浓鸡汤及肉汤、火锅汤、酵母粉。以上资料及分类,摘自多种来源,由于食物的品种、分析的方法有别,所得的结果不尽相同,而且烹饪方法对食物亦有影响,如肉类煮沸后,熟肉会丢失部分嘌呤到汤液中。
白塞病(Behcet’sDisease,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以“口-眼-生殖器”三联征为典型特征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炎性疾病,好发于16~40岁,男性多于女性。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器官。一旦确诊白塞病,患者饮食需要适当的注意,原则上以清淡为宜,建议少量多餐,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在口腔溃疡期间给予流质饮食,如牛奶、肉汤等,避免过硬、过热以及刺激性的食物,以免损伤或加重口腔溃疡而引起疼痛。应鼓励患者少量慢食,增加营养、增强体质、促进恢复。在中医病因机制上主要是脏腑积热蕴毒、脾胃湿热、日久蕴毒所致,因此饮食方面应选择清淡、利湿化湿制品,如赤小豆、绿豆、西瓜、冬瓜、薏米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多有帮助,并注意少食狗肉、牛肉、羊肉以及油炸肥厚、辛辣刺激性等的食物。又因烟酒能助湿,并易酿生湿热,所以应严禁烟酒。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MCTD)并不常见,因此很多人没听说过,甚至许多临床医生也是对它一知半解。MCT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通常具有类似于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相混合的某些临床表现,但是又不能够满足其中任何一个诊断,血液中含有高效价的斑点型荧光抗核抗体和u1RNP抗体。可以认为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也有人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种亚型。其发病早期临床症状通常不典型,实验室辅助检查很难获得足够的证据来确诊疾病,因此很容易造成误诊。在治疗上,以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为主。对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患者,应该密切关注病情的进展,需要定期随访。有一部分病人,可发展成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并且病人有可能会出现肺动脉高压,心脏、肾脏等多器官的损害。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的炎症为主要症状表现的慢性疾病。近年来,生物制剂的应用大大地改善了AS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是治疗AS的一大利器。现在我简单说一说不同机制的生物制剂有哪些,让大家有所了解。1.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TNF-α参与了强直性脊柱炎病理免疫信号的整个过程,TNF-α抑制剂往往作为治疗AS的首选药物,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优点。目前TNF-α抑制剂主要有融合蛋白和单克隆抗体两类,融合蛋白类有依那西普(商品名:恩利)、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安百诺、益赛普、强克等);单克隆抗体类的有阿达木单抗(商品名:修美乐、安健宁、格乐力、君迈康等)、戈利木单抗(商品名:欣普尼)、英夫利昔单抗(商品名:类克)以及培塞利珠单抗(商品名:希敏佳(注:妊娠期间可用))。2.白介素17(IL-17)抑制剂。IL-17是参与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核心致病因子。多项临床研究证明,IL-17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能有效减少患者椎体边缘的炎症损伤和脂肪沉积,抑制新生骨赘的形成并延缓影像学进展。目前,IL-17抑制剂主要有司库奇尤单抗(商品名:可善挺)、依奇珠单抗(商品名:拓咨)和比美吉珠单抗三种。IL-17抑制剂对人体正常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因此结核感染和乙肝病毒再激活风险低。3.JAK抑制剂。JAK激酶是一个细胞内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其抑制剂主要是竞争激酶与ADP的结合,进一步通过下调STA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目前JAK抑制剂主要有枸橼酸托法替布(商品名:尚杰、捷维等)和巴瑞替尼(商品名:艾乐明)两种。根据研究显示,和脊柱关节炎发病相关的多种主要细胞因子通路信号能够被JAK抑制剂直接阻断,而其他重要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和白介素17,尽管是独立于JAK信号之外,但其表达受JAK依赖性细胞因子调节,因此可被JAK抑制剂间接阻断。 虽然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选择生物制剂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但还需结合患者自身情况由专业医师进行判断,选择最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