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患者在做完手术后,身体会有一个虚弱过渡期,在这个期间患者家属和患者自身都要严格注意,作为一名管床大夫,我将胆结石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与我的病人分享一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注意事项:1、手术当天术后禁饮食;2、术后第一日早饭进稀米汤,午饭可食清淡面条,少量多餐为原则;3、术后一周忌油腻、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纯牛奶、油腻蛋糕类食物、鸡蛋等,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可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养成规律进食的习惯,并且要做到少量多餐,以适应胆囊切除术后的生理改变。4、术后1~2周,可酌情逐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轻体力劳动,忌长时间坐卧、活动过少。5、定期复查,遵医嘱服用一些利胆及助消化药物,并定期到医院复诊,遇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现代化,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使女性生活及工作上的压力日渐增大,这一方面对其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另一方面也使其对自己的健康状况逐渐忽视。由于来自生活、工作及环境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乳腺疾病已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乳腺癌在我国有些城市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幸运的是,乳腺癌是少数几个经研究和实践证明能够通过筛查降低死亡率的恶性肿瘤。筛查发现的早期乳腺癌,治疗效果好,预后好,患者生活质量也大为提高。筛查发现的早期乳腺癌,部分病人可免于放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而且早期乳腺癌可以进行保乳手术,患者心理将得到极大的安慰,生活质量高。 一般建议普通女性从40岁开始进行乳腺癌的筛查,但对于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人则建议可提前到20岁开始进行筛查。什么是乳腺癌高危人群?我想很多女性都想弄明白,根据多方资料,建议具有以下情况的人群需要引起对自己乳腺健康的高度重视。1、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的人,比如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BRCA基因突变检测阳性)、具有明显的乳腺癌家族病史等,举个例子大家可能会好理解,听说过好莱坞知名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吧,她就是BRCA基因突变检测阳性患者;2、既往有乳腺导管或乳腺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3、既往因为其他癌症而做过胸部放疗的患者等等;4、月经初潮过早(<12岁)或绝经年龄过晚(>52岁);行经年龄超过35年者;月经周期过短(<21天)经量很少或经期过长不规则者;更年期过长的女性。< span="">5、未哺乳,未生育或生育过晚(>35岁)的女性,有资料显示,未哺乳的女性比已哺乳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高1.5倍,未生育比已生育的女性危险性高30%,35岁以上生育第一胎的患癌危险性是30岁以下生育的女性的3-4倍,反复人流的女性危险性升高;6、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患乳腺癌危险性升高2-3倍,若直系姐妹中有病例则危险性升高到20倍;一侧患乳腺癌,其对侧患乳腺癌的风险是常人的7倍;7、雌激素水平高的女性,如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类药物,经常服用雌激素含量高的保健品、食物及饮料等,经常使用雌激素含量高的护肤、美容和丰乳产品等,易导致乳腺疾病及乳腺癌;8、高脂、高热量饮食引起肥胖者,绝经后体重明显增加的女性;9、吸烟、饮酒、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心情长期抑郁及反复接触各种放射线的女性;10、乳腺良性疾病史过长,尤其是乳腺囊性增生病史的女性,未得到合理治疗者。 鉴于以上诸多因素,我们提醒广大女性朋友,如果您符合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则务需定期对自己的乳房进行自我检查,必要时到医院就诊检查,争取早发现异常,早期得到诊治。敬请关注下期医学科普--《乳腺癌高危人群最佳筛查攻略》
2015-04-30 来源:丁香园 隆乳手术作为最常见的美容整形手术,术后患者满意度较高,却仍受假体所致问题的困扰。寻求隆乳手术的患者常常身材偏瘦,胸骨柄和胸骨旁皮下软组织相对缺乏,使术后假体的内侧缘明显,双乳呈分离状态,影响美观。 而早先备受争议的脂肪移植,因其安全有效,如今已然成为改善乳房重建和美容手术效果的重要手段,既是理想情况下的假体替代品,又可以纠正假体植入后的外形缺陷。 最近出现了一种新的思路是把自体脂肪移植和假体植入同时结合用于隆胸手术,即复合隆胸术。为了验证选择性胸骨旁脂肪移植复合隆胸术对提升乳房外形的美学价值及其安全性。来自西班牙Brovo博士进行了实验并将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上。 共59例身体状况相近的患者参与了这项研究,其中38例仅接受假体植入手术,其余21例向胸肌筋膜皮下软组织中注射自体离心脂肪颗粒60至140ml(图1),同时植入假体。每个病例所用脂肪体积由该病例术前皮下软组织紧张度、厚度、假体尺寸及供区可用脂肪量综合评估决定。两组手术所用假体尺寸无明显差距。图1假体植入前施行胸骨旁脂肪移植前(上)后(下)调查问卷显示,人们认为乳房内侧缘间距离越小则乳房越美观,故将该间距作为评估乳房外观的指标。术前记录各病例数值,术后一年随访,分别将手术前后数据进行对比。施行复合隆乳术的一组病例间距显著降低,而在施行单纯假体植入的病例,其数值则明显升高。(图2、图3)手术未出现明显血肿、感染、伤口裂开等并发症。图2单纯假体植入前(左)及术后一年(右)对比显示乳房内侧缘间距增宽图3复合隆乳术前(左)及术后一年(右)对比显示乳房内侧缘间距缩窄 该研究证实,在假体植入隆胸术同时进行胸骨旁脂肪移植手术安全有效,且可以大大提升术后乳房外观。通过填充脂肪,避免假体边缘的显露,使乳腺内侧与胸骨区之间过渡自然,双乳亦不会因间距过远而呈分离状态,手术效果更加自然,一次性手术又避免了假体植入后再进行脂肪移植所导致假体损坏的可能。 由于病人偏瘦易导致单纯假体植入后假体内侧边缘明显,因此是复合隆乳术的指征,该法尤其适用于二期手术。
2015年05月08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王翔教授提出“我们的外科医生如果可能,就尽量把手术做小一点。”,当前在乳腺癌的治疗中要尽可能提高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根治术比较残酷,还停留在切除全部乳腺及淋巴结上,有时还要连同胸大小肌也一并切掉;甚至还有一部分患者做了扩大切除,清扫胸内淋巴结,这都属于非常大的手术。”王翔告诉记者,采用“保乳”手术,能给乳腺癌患者更多幸福。“乳腺癌已经不再是不治之症,甚至很多早期乳腺癌患者在接受积极的治疗后,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8日,王翔代表“TOP100中国乳腺名医堂”专家组来到成都蜀都乳腺医院会诊。王翔认为,随着乳腺癌临床研究和技术的进展,乳腺癌的外科手术越做越小,近些年一些早期患者的开放性手术切口甚至可以媲美微创手术。 保乳手术是将肿瘤及其周边的一些正常组织切除,到底切多少合适?“目前认为距肿瘤边缘一公分就可以了,但我们还是以切缘做病理切片没有癌细胞为主,就是切缘是阴性的。”王翔称,做完保乳手术以后,还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化疗、放疗以及内分泌治疗等。“如果治疗方法合适,并不会增加转移和复发的风险。” 但并不是所有病人都适合做保乳手术。王翔表示:“目前医学界基本已经达成了一些共识,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肿瘤的大小通常小于3公分。第二,肿瘤要位于乳房的外周,不是在中心区,当然近些年对于肿瘤位于中心区的也可以进行保乳。第三,在临床上我们通过体检或者超声检查,不考虑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第四,就是乳房要有足够大的体积,也就是说肿块同乳房的体积比起来,这个比例要比较合适,如果乳房太小,肿块比较大,进行保乳就难以得到一个比较好的乳房外形,这种保乳的意义就不大了。” 然而,当前早期发现的乳癌在国内做乳房保乳手术的比例很低,很多基层医院都不具备做这种手术的能力,一些综合性的医院也没有单独的乳腺外科。“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保乳率在50%-70%,在韩国台湾香港地区,也在50%左右,在中国大陆,有条件的大中级医院可达30%左右,而中西部中小医院只占在10%,甚至有的地方不足1%。” 王翔认为,这主要是医生对新理念的接受不够,担心肿瘤复发以后会产生纠纷。而病人也会担心保乳以后肿瘤复发,存活时间短。此外,很多医院缺乏放疗设备和有经验的病理科医生,还有在中国,乳腺癌的筛查不太普及,因为发现晚,很多也保不了。 “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乳腺癌是一个五年、十年存活率很高的。五年后很多女士就会在意外观,有试验证明,尽管保乳有一点风险,局部复发是要高一点,但是长期治愈率和生存率是一样的。”王翔称,事实上,即便乳腺全切,在原来的位置上一样会有复发的几率。“但中国病人没有外国病人与医生之间的依从性和信任度那么高。” “试想一下,很多乳腺癌病人在乳房全切以后,对自己的乳房形状不满意,五年、十年以后要做乳房再造的话,费用会更高,几万到几时万不等。而这个项目并未纳入国内医保范围。”王翔坦言,保乳费用虽然会适当的增加费用,但是这个费用在医保范围内,而更重要的是对女人一辈子增加了生活的信心。(完)
大事记:乳腺癌治疗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医脉通2015-02-09近期Breast J 发表的一篇文章回顾了乳腺癌的现代治疗历程,盘点了乳腺癌治疗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文中指出,乳腺癌的现代治疗始于19世纪80年代Halsted的乳房切除术,但在接下来的近100年几乎没有重大的革新。在沉寂了近百年后,爆炸性的变革开始了。文献全文:Zurrida S,Veronesi U,Breast J 2014 Dec 15;作者写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乳腺癌的治疗手段经历了根本性的变化。”“变革的速度没有表现出减弱的迹象。“很多重要的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包括化疗及放疗的应用(手术的辅助治疗)。然而,只有到了19世纪80年代这些策略才广泛传播起来。总体来讲,治疗手段的改变是有效的。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已经在下降,比如美国。然而,作者对于医疗的普遍情况感到担忧。作者表示,虽然乳房切除术进行的更少了,但现有的治疗队列和随访监测使乳腺癌患者对治疗的需求更大了。这些治疗手段也变得更加昂贵,特别是药物及强调适形放疗(IMRT)。作者回顾了乳腺癌治疗中的这些变化,并例举了7个最主要的历史性进展。●保乳术的早期形式——象限切除(加放疗),第一次在随机试验中显示出与乳房切除术获得同等生存。●尽管化疗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于早期乳腺癌,但是它起初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用于转移性疾病。●1983年他莫昔芬首次表现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的改善。●1993年首次发现前哨淋巴结活检(SNB)能可靠的预测腋窝状态。 其它重要的治疗进展年份事件1971他莫昔芬的首次临床研究显示,他莫昔芬对于晚期乳腺癌可以产生暂时缓解。1985一项随机试验对比了乳房肿瘤切除术与乳房切除术,结果表明乳房肿瘤切除术在无病生存和总生存方面不劣于乳房切除术。1990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去除放疗后,复发增加但生存没有差异。1998荟萃分析显示,他莫昔芬可以显著减少雌性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前及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复发及死亡率。且治疗时间越长(上至5年),效果越好。确定了HER2/neu致癌基因可作为预后因子,预测因子及治疗靶点。2001随机试验首次表明全乳放疗后对肿瘤床的加量放疗(RT boost)表现出了复发方面的收益。2003首个随机临床试验对比了乳腺癌SNB与腋窝清扫,结果显示在复发,远端转移及生存方面没有显著差异。2005HERA试验表明应用1年的曲妥珠单抗应当作为HER2阳性疾病的标准治疗。2008低分割的放疗(3周以上时间40 Gy)表现出与传统分割相同的复发率及后期毒性。2011大型荟萃分析显示放疗减少乳腺癌死亡。ACSOG Z011试验表明对于绝经后乳腺癌妇女可以去除腋窝清扫,即使有1或2个前哨淋巴结阳性(试验中的大多数患者接受系统性治疗及全乳放疗)2012随机对照试验ATLAS显示,他莫昔芬10年辅助治疗比5年标准治疗,表现出在减少乳腺癌复发及疾病相关死亡方面的显著优势。IMRT与标准2维放疗相比,减少急性毒性的首个证据发表。2013乳腺癌的5大亚型——luminalA, luminalB, luminalB样,HER2阳性,及三阴性乳腺癌建立。2014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的的辅助治疗方法建立,SOFT and TEXT试验表明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加卵巢功能抑制,与他莫昔芬联合卵巢功能抑制5年相比,复发率显著降低。在CLEOPATRA临床试验中,向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中加入帕妥珠单抗可以将中位总生存提高15.7个月。 医脉通编译自:Breast Cancer Timeline: Quiet 100 Years and Then Boom,Medscape,January 29, 2015
妮妮(化名)是一个青春美丽的大四学生,在月经前一天,突然感到双侧腋下些微胀痛,用手一摸,啊呀!怎么每侧长出了一个鸡蛋大的肿块。妮妮不由得心生惧怕,该不会是得了肿瘤了吧?她越想越害怕,急忙在好友的陪同下来到了忻州市人民医院普外三科。检查后,我们告诉妮妮不必惊慌,她双侧腋窝下的肿块是“副乳”,是她从胎里带来的胚胎残余,疼痛是增生所致。妮妮松了一口气,但还是对这俩不招人待见的“小丘”充满好奇和担忧-----副乳究竟是怎么回事?会不会影响健康呢?一、什么是副乳?副乳,顾名思义就是多出来的乳房。女性在正常情况下只长有一对乳房,但也有的女性除胸部的一对乳房外,其他部位也长出乳房和乳头,这就是副乳。胚胎学告诉我们,副乳是从胎里带来的。在人胚胎第六周时,其躯干的腹面两侧,外胚层细胞增厚形成脊状,相当于腋下到腹股沟的弧形连线,这两条脊状突起叫生乳线,线上有6-8对乳腺始基。正常情况下,除了胸部一对乳房始基的表皮继续增厚形成日后的乳房外,其余的均在胚胎第9周时退化消失,没有退化的就是副乳。二、副乳长在哪里?副乳的发生率不算很低,1%-5%,而且男女皆可发生,男女之比为1:5,常有家族遗传史。最常见的部位是腋下,亦可见于胸壁、腹壁等,偶尔也可见于耳、面、颈、上臂、背部、肩胛区、腹股沟、大腿背侧、臀部、外阴等处,但极少见。三、副乳分几类?副乳分为完全发育型和不完全发育型两种。完全发育型副乳,既有乳头又有乳腺组织,不完全发育型副乳仅有乳晕或乳头,也可能仅有发育不完全的乳腺组织,无乳头、乳晕、导管系统。四、副乳怎么诊断?副乳的诊断并不困难。完全发育型副乳一般为直径1~6厘米大小的隆起或包块,质地柔软,中央可见乳头、乳晕。月经期或哺乳期体积可增大,伴胀痛感,或乳汁泌出。而不完全发育型副乳一般无明显不适,常被忽视,体检可见皮下包块或乳头、乳晕等。副乳有时会被误认为腋窝脂肪瘤或腋窝肿大淋巴结或正常乳腺尾部增生等。五、副乳如何治疗?副乳的治疗原则同正常乳房一样,没有疾病不需治疗,尤其是无症状、无腺体结构仅有乳头、乳晕的副乳可不治疗。不过,因为副乳的乳腺组织结构与正常乳房的乳腺组织是一样的,因此副乳也可患正常乳房所能发生的各种疾病,如增生、炎症、癌变等。听到此,妮妮打断了我的话,说出了她的顾虑:“听您这样说,那岂不以后的每个月经期,我都可能会感觉胀痛不舒服?”“以后我结婚了,生孩子哺乳时,我双侧腋窝里的“小馒头”有可能还会长大,可能还会分泌乳汁,可能比现在还要疼?”“也担心这里会发生癌变。既然副乳与真正的乳房无论起源,还是结构都差不多,那么也可发生与正常部位乳房所发生的任何疾病。”“况且还很影响美观,特别是在夏天。”妮妮是个考虑周详的姑娘,一下子说出了要求去除副乳的常见原因。“手术怎么治?”我听你的,我只要我的健康美丽!脂肪抽吸去除副乳术:这种手术方法相对简单。如果能在B超的引导下,更是有的放矢。但,越是简单的手术,越需要注意治疗细节,这些细节包括:手术区域形态是否美观,手术后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出现等。脂肪抽吸+小切口副乳切除手术:因为这类病人都会有少量的腺体组织,特别是部分副乳的腺体组织还会与腋窝的皮肤连接在一起,所以为了确保腺体能被完整地摘除,手术切口是必须的。但我们会把手术切口隐藏在腋窝里,而且是皮肤皱褶线里面,最后愈合后的伤口会与正常的腋窝皮肤纹理真假难辨。脂肪抽吸+腋窝切口副乳切除及松弛皮肤切除手术:对于发生在年纪较大(40-50岁年龄阶段)、或(和)体型较胖的患者身上的中、重度副乳。我们除了要去除副乳,还要考虑手术后局部较大面积凹陷,以及腋区软组织松弛、下垂等形态美观问题。以往,人们只要一想到做手术,就会想到这个词“疤!”,疤就是“丑陋、难看”的代名词。岂会想到如今追逐美的“年轻化手术”。又有,以往人们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眼睛、面部皮肤、腹部等明显部位的年轻化手术,其实,“败笔”恰恰就出在那不显山露水之处,松垮的上臂、腋窝更是衰老的重要表现。所以在去除副乳的同时施行“腋区年轻化”,岂不“一举两得”。这个“腋区年轻化”简单说就是完全去除副乳后的一些“额外”操作。包括:收紧、去除因为衰老等原因造成的皮肤松弛、下垂;通过外科缝线像“量体裁衣”一样,沿着女性自然的曲线恢复腋区年轻、紧致的外形;最后,用“Z”改型将所有的皮肤切口也像前面一样统统隐藏在腋窝里面。像妮妮一样,千千万万的患者从未停止对美丽和健康的追求,如同,许许多多的乳腺外科医生亦将“精致以形,卓越于心”作为她(他)们毕生的座右铭。
乳腺纤维瘤因其常见、多发,对女性来说,并不陌生。虽然其发病原因目前并不是十分清楚,但是普遍认为与活跃的激素水平有关。简单地理解,就是在较高雌激素水平作用下乳腺局部组织的结构紊乱、过度生长而形成的肿瘤。因此,乳腺纤维腺瘤可见于初潮后、绝经前的各年龄段,但是最常见的是青春期和年轻妇女的育龄期,因为这个时期的激素变化较为剧烈。有关乳腺纤维腺瘤的发病原因、机制、临床症状及检查手段在此不多赘述,主要关注一下其手术治疗。不过在此前要多说一句,乳腺纤维瘤并不是只要发现就需要手术,其手术时机可以比较灵活地掌握。定期随访指针的掌握:如果影像学检查提示BI-RADS 3级、肿块直径小于2cm,可以暂不手术,定期随诊观察即可。如果随访过程中肿块的大小无明显变化、性质稳定,就可以继续观察,不做手术。如果肿块较大,或者生长较为迅速,或者持续增大,就建议手术切除。“昔”----良性肿瘤传统手术切口的选择这种切口的特点是:肿物在哪儿,切口就选择在哪;肿物有几个,切口就有几个。其缺点是:不隐蔽无美感,在当今社会,对于年轻爱美的女性来说难以接受。那么,对于乳腺科医生来说,如何做到既切除了肿块,又能兼顾美观呢?“今”----良性肿瘤隐蔽性手术切口的选择现今,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切口可以根据肿块的位置、大小、数量等来决定,兼顾美观,常用的有沿乳晕边缘弧形切口、乳房下缘弧形切口等。其优势是:可在局麻下完成,切口隐蔽、美观,费用小。图一:沿乳晕缘切口潜行切除肿块 图二:沿乳晕缘切口潜行切除肿块 图三:沿乳晕缘切口潜行切除肿块 图四:沿乳房下缘隐蔽性切口 其次,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麦默通)也是十分有效的切除方法,切口很小,一般不用缝针,可以做到兼顾美观,但费用相对高,目前在大多数城市还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畴。
哺乳期常见乳腺病之一--积乳囊肿积乳囊肿(cyst of galactostasia),亦称乳汁潴留囊肿,或乳汁郁积症。是妊娠期、哺乳妇女的良性疾病。过去认为此病较为少见,近年来国内时有报道。此病是哺乳期乳房的某一小叶或导管因故发生堵塞,导致乳汁排出不畅,潴留于导管内,使之扩张形成囊肿。表现为乳房内肿块,常被误认为乳腺良性肿瘤(纤维腺瘤),偶尔也可被误诊为乳腺恶性肿瘤,故应当引起注意。病因发病原因引起积乳囊肿的原因很多,乳汁积聚不能排除是其最主要的原因。发病机制哺乳期如曾患乳腺增生症,炎症或肿瘤压迫造成乳腺的一个腺叶或小叶导管堵塞,使乳汁积聚在导管内;也可因哺乳习惯不良(未定时哺乳,乳汁未排空),乳汁淤滞于导管内,致使导管扩张形成囊肿。由于囊内潴留的乳汁含有大量的糖分、脂肪和蛋白质,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如有细菌侵入,便有可能引起继发感染,从而导致急性乳腺炎或乳腺脓肿。如无细菌侵入感染,,囊肿可长久地存在于乳腺中。症状临床症状1、一般症状:发病时间常在哺乳期或妊娠期,尤其是哺乳期断奶后。可有急慢性炎症、外伤或手术史,发病部位多在曾发生过乳腺炎症、外伤以及手术处。2、特殊症状:囊肿的相关部位(1)疼痛:多数病人有轻微胀痛,如伴继发感染局部皮肤发红、有压痛。同侧腋窝淋巴结常增大并有触痛。(2)肿块:乳内肿块呈圆形,表面光滑可活动,有囊性感,边界清无压痛,直径多在2~5cm。停止哺乳后自行缩小,或因按摩后缩小。大的肿块触之有囊性感,似有弹性。小于2cm的肿块囊性感不明显。当囊内容物变浓稠时,弹性感消失,硬度增加而变得较坚实,易误诊为乳癌。相关检查可做穿刺液检查,发现囊内液体为可抽出乳汁或乳酪样物。X线表现为轮廓清晰的囊肿阴影。诊断可根据病史及体征,结合相关检查结果,诊断本病症并不困难。检查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一、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1)具体操作:早期可抽出大量奶样液体。穿刺吸出乳汁后肿块常可缩小,但不能完全消失。若不易吸出囊中内容物,则有可能是因为囊内容物水分被吸收而浓稠,此时可变换粗针头抽吸,常可获得奶酪样物,即可确定诊断。(2)检查结果:左乳X线检查下的积乳囊肿抽出物涂片检查,可见大小不等的脂肪滴,大量肿胀变性的泡沫细胞、导管上皮细胞,少数分散的腺上皮细胞。若见退变的中性白细胞,常提示可能继发感染。二、钼靶X线摄片:囊肿大多呈圆形、椭圆形透亮区,多位于乳晕区以外,靠近乳腺的边缘部位。三、B型超声检查:在乳腺的反射波内,相当于囊肿的部位,出现典型的、边界清楚的液性平段或液性暗区,液平前后有明显的进出囊壁反射。通过囊肿中心的纵切和横切声像图,可测定囊肿的3个径线,了解囊肿的大小和范围。两囊壁反射间的距离,即代表囊肿的前后径。四、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白细胞浸润。鉴别应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乳腺纤维腺瘤1、临床表现:乳腺纤维腺瘤发病年龄较积乳囊肿为轻,常在青春期或婚前期发病。2、相关检查:乳腺纤维腺瘤瘤体较积乳囊肿的硬度、活动度大,触诊时常易滑脱。3、鉴别要点:积乳囊肿常在哺乳后发病。肿块常有囊性、弹性感。诊断穿刺时,如抽出乳样液体,则可排除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病1、临床表现:乳腺囊性增生病也常形成囊肿,但其囊肿常为多发性,除一个较大的囊肿外,乳内常有许多细小的如绿豆大小的囊肿,且病变常不限于一侧乳房。2、相关检查:可通过触诊发现囊肿。3、鉴别要点:尽管其囊肿与积乳囊肿在形态大小、活动度及囊性感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其囊内容物常为浆液性,很少为乳汁性。乳腺囊性增生病常随月经周期变化有较明显的乳房胀痛或刺痛,积乳囊肿却无此症状。乳腺癌1、临床表现:乳腺癌的早期仅表现为乳腺内肿块,而无周围软组织浸润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时,有时与积乳囊肿不易区别。2、相关检查:乳腺癌肿块触诊时形态不规则,表面高低不平,边界不清,质地坚硬。乳腺X线导管造影,在乳腺癌时见导管有增生及破坏,管壁有中断,失去连续性。行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常可找到癌细胞。3、鉴别要点:乳腺X线导管造影可见积乳囊肿肿块影则周边较整齐,钙斑密度则周边较中心为高。针吸细胞学检查时,乳腺癌常可找到癌细胞,而积乳囊肿则常抽出乳样液体,一针即能定性。乳腺结核性脓肿1、临床表现:乳腺结核的寒性脓肿有胸壁或乳腺结核病史,其脓肿周围可有浸润及粘连。2、相关检查:可行穿刺检查,检查脓肿内容物性质。3、鉴别要点:穿刺检查抽出物是脓液而不是乳汁。脓液涂片作抗酸染色可查到抗酸杆菌是区别的佐证。治疗积乳囊肿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药内服外敷,配合针灸治疗对积乳囊肿有一定的作用。一、肝郁气结型:1、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散结为主。2、药方:胡、白芍、白术(各)15g,当归、天葵子(各)12g,茯苓、冰球子(各)15g,生山楂、石见穿(各)30g。二、气滞血瘀型:1、治疗原则:理气活血化瘀为主。2、药方:柴胡、赤芍、川芎、泽兰(各)9g,当归、桃仁(各)12g,茯苓、莪术(各)15g,红花6g。积乳囊肿西医治疗方法常用的乳腺囊肿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西药治疗、手术治疗等。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积乳囊肿治疗以手术为主。对不再生育的妇女可行穿刺抽液,免除手术切除。一、非手术治疗:1、穿刺抽液:行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时,若吸出乳样液体,应将囊内乳汁一次性吸尽。当乳汁吸出后,囊肿即见缩小,残留囊腔再加压包扎,少数情况下,一次吸尽即能治愈。如囊肿反复发作,多次穿刺无效可考虑手术。多数情况不用手术。二、手术治疗:囊肿单纯摘除术 若囊肿反复炎症感染或不断增大者,可在局麻下行囊肿单纯摘除术。本病为良性病变,仅行单纯囊肿摘出即可,不必将乳腺切除。如伴有急性炎症时,先行抗炎治疗后再行手术。若为哺乳期待回乳后再手术。并发症可并发乳房疼痛。1、临床表现:整个乳房胀满、发硬、压痛,乳房内可摸到边界不清、大小不等、质地硬韧、活动度好的肿块,有的肿块表面呈颗粒状。2、治疗:乳房疼痛严重时,应请医生体检,排除癌肿,定期随访。对轻度疼痛不用处理,疼痛剧烈者可根据医嘱用药。预防1、养成规律性哺乳习惯,避免因乳汁未排空而使乳汁滞留在乳腺内。2、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注意哺乳期卫生与姿势,避免因乳管排乳不畅而导致乳汁滞留,合并感染。3、定期体检,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做好随访:防止病情恶化。4、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合,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本资料来源于海南省人民医院乳腺科董华英大夫文章)
受访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乳腺科主任 廖宁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发病人数高峰期出现在40-50岁。癌症专家称,虽然癌症的诱因十分复杂,但是只要改变生活方式,比如饮食和营养结构,这比控制其他引发乳腺癌的因素更为简单。然而,在民间有很多饮食和生活方式依旧存在模糊不清的认识,在此专家将一一解答。喝酒 哪怕是少量饮酒都会有风险很多人以为女人喝点红酒对身体有好处,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2012年意大利米兰大学最新发表的研究显示,无论红酒还是烈酒,哪怕是啤酒,只要每天喝到3杯(1杯约等于250毫升)以上,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都会增加30%!可以说,爱喝酒的女人更容易患乳腺癌。研究还显示,与不饮酒的女性相比,饮酒者哪怕只少量饮酒,其乳腺癌风险也显著增加。廖宁说,如果大量喝酒,即便是红酒,也会增加雌激素的水平。雌激素可降低肝脏对酒精的代谢,同时增加对酒精代谢物的敏感性,影响全身免疫力。乳腺是雌激素存在的旺盛部位,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乳腺格外敏感,有可能使乳腺增生或突变。因此,廖宁建议女性不可任意饮酒,在交际场所,即使不能完全拒绝,也只能点到为止。喝咖啡 每天超过4杯的女性要小心很多女性喜欢喝咖啡,然而哈佛大学22年随访发现,绝经后的女性喝咖啡(主要是咖啡因)将会面临乳腺癌的风险。哈佛大学22年的随访发现,绝经后的女性,每天喝咖啡超过4杯以上,会增加罹患乳腺癌6%的风险。这是因为大量饮用咖啡会增加了CYP1A2基因表达,而它的基因突变正是乳腺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还有一项研究发现,在良性乳腺疾病的妇女中,服用咖啡因的量与激素受体阴性(ER-/PR-)的疾病以及直径大于2厘米乳腺肿瘤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言下之意是,纤维囊性乳腺病的妇女应避免喝咖啡。有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妇女,过量饮用咖啡(超过6杯),患乳癌风险将达到69%,此时应该限制饮用咖啡。廖宁表示,绝经后的女性更是要减少摄入咖啡,每天一小杯也许可以满足口腹之欲又不带来患癌风险。吃海带 每天2克干品可预防乳腺癌《英国营养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显示,362名30-65岁的乳腺癌病人,每天吃海带(鲜品36克或干品2克),可以降低其52%再复发的风险。女性的乳房是碘存储的主要地点。保持足够的碘水平是必要的,以确保充分发挥职能甲状腺和正常乳腺结构。此外,海藻类食物还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作用,这与中医理论中防治乳腺癌的观点相一致。研究还发现,海带还具有缓解乳腺增生的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碘,可以促使卵巢滤泡黄体化,从而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使内分泌失调得到调整,最终消除乳腺增生的隐患。喝豆浆 抗肿瘤的好饮料曾有观点说“女性长期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因为豆制品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而雌激素偏高是乳腺癌的高风险因素之一”。这让很多女性心生疑惑:“这豆浆是喝还是不喝?”其实,多个研究显示,喝豆浆不仅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还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豆浆实实在在是一种抗肿瘤的好饮料。在2008年6月发表于国际著名医学期刊《营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亚洲妇女通过喝豆浆可以降低乳腺癌1/3的发病率。2012年,美国和中国的专家联合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称,他们调查了9154例乳腺癌病人,平均随访时间为7.4年,得出的结论是每天喝豆浆大于10毫克的这一组与不喝豆浆的那一组在乳腺癌的死亡率上没有区别,但每天喝豆浆大于10毫克的那一组乳腺癌的复发率明显降低。可见,喝豆浆不但不会导致乳腺癌,反而可以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是乳腺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维生素A 每天服用有助于减少风险维生素A与乳腺癌有关系吗?这是肯定有关系的。如果女性能每天坚持摄入适量的维生素A,则其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会降低40%。这是因为维生素A可以保护眼睛和全身上皮组织间接抵抗各种疾病的感染。当我们缺乏维生素A时会造成夜盲、干眼症、角膜软化甚至穿孔、失明以及免疫力低下。一般来说,女性可以每天摄入3000-10000万单位的维生素A,在平时我们吃的食物中,如西红柿、胡萝卜、菠菜、芹菜、南瓜、土豆等,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多吃这些食物都可以帮助女性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在上海新华进修的日子里,常跟老师一起出乳腺专家门诊。面对每一位患者,虽前来就诊的病因、目的各不相同,但过程是一致的,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患者,如何能更好的把握有限的就诊时间,提出自己亟待解决的问题,最终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方案。 读读本文的几点建议,相信下一次的乳腺专科门诊,你会“不虚此行”。 一点建议:做到“有备而来” 不管你的主诉是什么,乳房检查最初的重要步骤是获得详细的病史。有些患者针对医生的提问能做出快速详尽的回答,有些患者却支支吾吾、回答的“支离破碎”。你想效果能一样吗? 乳房疾病的医学病史内容 所以女性 初潮年龄 怀孕次数 生产次数 初产年龄 乳腺癌家族史,包括有病史的亲属 乳腺活检史(有用的组织学诊断) 绝经前女性 上次月经时间 周期时间和规律 口服避孕药的应用 绝经后女性 绝经时间 激素替代治疗的应用 在下一次预约门诊前,阅读并准备好以上信息,相信会为你的医生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又能节省宝贵的时间! 二点建议:“犹抱琵琶半遮面”要不得! 有些患者在行乳房检查时遮遮掩掩,衣服撩一小缝,胸罩不解,有的干脆说你就隔着内衣检查吧,如此的“注重隐私”,真让人有点哭笑不得。其实规范的乳房检查是:患者必须脱下腰部以上衣服彻底检查乳房,视诊是重要的检查部分,通过双侧乳房外观对照,可以察觉微小的异常,以期早期发现。 乳房手诊检查绝对有必要,且不能替代 医生的手诊除了乳房,还包括对腋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的触诊。 很多人认为,反正还要做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因此手诊不重要,其实不管辅助检查进步到什么程度,手诊都是不能替代的。例如手诊时肿块的手感和活动度,对它的良恶性的定性很强。如果是肿块局部红肿,摸上去有波动感,可能是囊肿;如果摸起来像摸鼻尖的感觉,有点韧,有点弹性,可能是纤维瘤;如果摸起来就像摸自己的额头,下面是骨头那种硬硬的感觉,就有可能是恶性的。另外,手诊时可以看到乳房有橘皮征或酒窝征,这也是恶性肿瘤的一种迹象。 三点建议:“以一概全”可行吗? 有些患者认为乳房检查做超声或X线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做磁共振,或者三个同时做,这不是“过度检查”吗?其实不然! 1.B超 建议35岁以下的女性做 B超是乳腺癌筛查中最基本的两项检查之一,通过超声波可以明确肿块的位置、大小、范围,根据肿块回声的形态,对于乳腺的囊肿和结节、肿块的恶性良性都能发现。超声检查能看到0.5cm左右的肿块,对于一些早期的乳管扩张、还没有形成结节的,超声波也能发现,对于判断肿块性质和位置的能力也比钼靶检查强。 B超检查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适合于高密度型乳腺。中国的女性大部分是高密度型乳腺,等到年龄大了体形变胖了,乳房中脂肪增加,乳腺密度降低,做钼靶检查效果才比较好。一般建议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做B超,更容易发现早期小的病变。 2.钼靶 建议40岁以上再做 钼靶X光片在看钙化点方面很有优势,有些乳管内发生的、还没有形成结节的早期癌症,有可能在钼靶照相时显示成簇的钙化点,如果在1毫米的范围内有10个钙化点,对医生确诊很有指导意义。 建议年轻的女性不要做,“一般建议35岁以下的不要做,广东省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廖宁教授就建议50岁以上再做钼靶X线检测,不差钱的可以做MRI。”当然,中老年女性做钼靶检查如果控制在一年一次还是安全的。 3.MRI 敏感又准确,不差钱最好每年做 MRI是比较先进的乳腺癌诊断方法,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B超和钼靶检查。MRI对于判断肿块的形态、跟周围组织关系、血流供应效果比较好,一般用于B超和钼靶检查阳性但不能定性的升级版检查。 研究提示,MRI在检测乳腺癌的能力上优于乳房X线照片,但乳房X线照片能发现一些不能被MRI检测到的乳腺癌,特别是伴有微钙化的导管原位癌。因此,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钼靶X线和MRI检查,基本上能早期发现95%的乳腺癌。 乳房超声、钼靶X线及磁共振等检查在早期发现、疾病定性、手术定位及随访复查中各有各的优势,不能以一概全!在此与你的医生纠结实在没必要! 四点建议:与其“逼”她(他)要一个肯定的答案,不如多花点心思听听她(他)的建议! 医学科学发展到今天,多数疾病的病因并不清楚,病因不清楚也就意味着无法做到确切的预防;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影像学都只能反映一定的侧面,都有假阴性和假阳性,也就是会有过度诊断和漏诊,目前肿瘤的诊断金标准还是切片病理学诊断,术前要求确诊是超现实的。正确的做法是听取医生的建议,是手术还是随访观察及用心了解随访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而不是苦苦追寻那80%还是99%的“确诊”!五点建议:不要打断医生的话,做一个很好的聆听者!抛开相互尊重之类的话不说,反复打断一个人的话,也打断了她(他)的诊断思路和心情,得不偿失!六点建议:不要把宝贵的就诊时间浪费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有些患者常常会拿一些小事来占有宝贵的就诊时间,例如:1、怎么挂号?2、做个超声多少钱?3、大病医保怎么报销?4、做个检查需要等多少天? 这些问题往往就成了医生的“烦心事”,因为医生也不是“百事通”呀,这些小事会搞得你的医生“心烦意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