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 现在称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既往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常发生于25-35岁之间,分为三级,CIN1,CIN2,CIN3,细胞学分为两类,(即LSIL相当于CIN1和HSIL相当于大部分CIN2及CIN3),大部分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可自然消退,可以个体化治疗。但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具有癌变潜能,可发展为侵润癌,需要治疗,治疗的方法有子宫环型电切术(LEEP)消融,激光,冷冻和冷刀锥切术,经子宫颈锥切确诊、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合并有妇科良性疾病手术指征的HSIL也可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流产的发生率在10-15%,这不是个小概率事件,有先兆流产症状和有过流产史再怀孕的人数不少,这些人就构成了庞大的“保胎”人群。在中国,保胎已经成了一个产业,有形形色色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的上下游保胎产品和服务,有专门的保胎医生,专门的保胎病房,还有专门的保胎食物,还有各种三姑六婆的保胎经验,有些产品和服务连我这个做了几十年妇产科的老医生都没有听说过,好神奇啊。在保胎方面,有太多的荒诞离奇的说法和没有任何循证医学证据的做法,被问得多了,决定梳理一下共性的问题,为大家解读一下保胎常见的各种误区。1.卧床休息卧床休息是三姑六婆甚至是一些医生首先推荐的保胎做法,最过分的是规定连吃饭、大小便都必须在床上。我曾经有个病人被自己的亲妈逼着在床上躺着保胎大半年,等她来见我的时候小腿的肌肉已经萎缩了,真够狠的。其实,早就有临床研究证实卧床保胎是没有任何益处的,不要说卧床休息了,就是你把她每天倒挂起来,该流产的还是会流产。虽然没有任何的证据,但是依然还是有很多人要求孕妇卧床休息保胎,包括一些医生也会和孕妇这么说,这些人应该要额外交税,交智商税,麻烦税务局的同志来收一收。2.反复抽血查hCG和孕酮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有些医生和患者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一怀孕就开始抽血查hCG和孕酮,而且是反复的抽血检查。其实,对于正常的妊娠来讲,根本没有必要去抽血查hCG和孕酮。即使是对于保胎病人,也没有必要频繁检查hCG,虽然检查hCG可以帮助判断胚胎的发育情况,但是最终判断胚胎是好是坏,是宫内还是宫外的金标准还是超声检查,做再多的hCG检查也没有用。孕10周前孕酮以卵巢黄体产生为主,孕7周前完全依赖黄体分泌孕酮,10周后主要以胎盘分泌为主,12周黄体退化,完全由胎盘取代。孕早期孕酮的分泌呈脉冲性,水平波动很大,有时低至5ng/ml。孕酮在孕6-10周的范围中基本处于一个平台期,在孕7-9周时还会出现生理性下降,然后再回升。所以即使测到孕酮值低,也并不说明胚胎发育异常。因此,根据孕酮的水平根本无法判断胚胎的发育情况和预后,“孕酮低”是个伪命题,很多人是白白的抽了很多血,被扣上了沉重的“孕酮低”的帽子,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卧床休息和口服黄体酮,阴道塞黄体酮,屁股上打黄体酮的保胎之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专家共识是不推荐检查孕酮水平判断胚胎的发育情况的。让你抽血检查孕酮水平,说你“孕酮低”,让你用黄体酮保胎是一道可以用来测试妇产科医生水平的考试题,凡是振振有辞让你这么做的医生基本上是不太靠谱的医生,是平时不太读书学习的医生。3.动辄就打保胎针吃保胎药对于很多的保胎患者来讲,好像不吃药不打针就不算是保胎,医生也只好顺水推舟开肌肉注射的黄体酮,口服的黄体酮,阴道塞的黄体酮。其实,真正有指征用黄体酮的患者并不多,对于那些本身就有问题的胚胎来讲,不管你用不用黄体酮,用哪种黄体酮,用多少剂量的黄体酮,都是没用的,就算你天天敷“黄体酮面膜”(好像现在市场上还没有黄体酮面膜哎,可能我这篇文章出来以后就会有人受启发其开发生产了),天天泡在黄体酮里面也没有用。具体哪些患者需要用黄体酮保胎,请参阅2016年7月发表于中华妇产科杂志的“孕激素维持早期妊娠及防治流产的中国专家共识”,我就不再赘述了。4.不停地做超声检查判断胚胎发育情况最可靠的手段是B超,可以清楚地看到孕囊的大小,胚芽的大小和心跳,以及卵黄囊的情况。但是,由于胚胎的生长发育需要时间,在短期内复查B超除了要增加麻烦,增加费用,增加担心以外,是没有任何临床意义的。特别是在孕早期的时候,根本没有必要反复检查,原则上是有必要的话1-2周复查一次B超。5.宁愿相信江湖郎中,不愿相信医生在保胎方面,很多人是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尽管正规大医院的医生很明确地说了该如何做,她还是要不停地找各种人各种医生去咨询,甚至找一些根本没有行医资格的江湖郎中,去吃各种偏方验方的保胎药。这种做法背后的普遍心理是:我知道可能不一定有用,但是万一有用呢?反正花不了多少钱,反正也没有多大的坏处。因为正规的医生往往会对各种不靠谱的说法和做法说NO的,你不给她吃些什么药,打些什么针,她总是觉得不放心。吃了药,打了针,再不行的话,她自己也好给自己一个交代了,给老公一个交代了,给婆婆一个交代了。所以,保胎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也是婆婆妈妈的事情,也是七大姑八大姨的事情,是整个家族的事情。保胎实在承载了它不应该承载的很多事情,承载了很多医疗以外的事情。6.一出血就住院保胎阴道少许出血是孕早期常见的症状,也是先兆流产的症状之一,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有些孕妇和医生就会很担心,要求住院保胎。住院以后就是卧床休息,吃黄体酮,塞黄体酮,打黄体酮,抽血检查,做B超检查。反正床位空着也是空着,你要求保胎就住进来吧。医院的床位使用率也会上升,也有钱赚,患者也满意,保住了你来送锦旗和表扬信,保不住我们也尽力了,好吧,皆大欢喜。但是,早就有临床研究指出,先兆流产住院保胎,先兆早产住院保胎和门诊随访治疗是没有差别的,在家和住院治疗以及随访的原则是相同的。7.中医保胎误区我是西医,对中医保胎不熟悉,不想对中医保胎做任何的评价。但是我想告诉大家,和西医一样,中医在保胎方面也有一些过头的地方。西医保胎还有统一的标准,中医讲究的是辩证,是个体化的治疗,所以无法像西医一样做随机对照研究,也就无法评价其保胎的效果。保胎保住的就记住了,没保住的就忘记了,这样就慢慢成就了一些著名的保胎专家和保胎方。有些中医“保胎砖家”很厉害,就靠搭脉开药方,B超也不看(可能也看不懂)。这很危险,单靠搭脉无法判断是宫内妊娠还是宫外孕,也无法判断胚胎是好还是坏,盲目吃中药保胎是有可能闹出人命的,请各位千万要当心,已经有很多血的教训了。就是你非常喜欢和相信中医也没有问题,但是你至少在吃中药保胎之前明确诊断吧,你至少要做过B超吧,现在宫外孕在不到100个怀孕的人当中就会有1例,盲目保胎是会要闯大祸的。8.保胎要多吃有营养的食物你去网上查查看,会有很多所谓保胎不能吃的食物,和所谓的推荐的10大保胎食物或中药和食物混在一起的配方。这些都是没有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很多都是瞎扯,我都懒得去一个一个的找证据反驳了。保胎时吃的食物很平时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适量、均衡、多样化就可以了。
乳腺纤维瘤因其常见、多发,对女性来说,并不陌生。虽然其发病原因目前并不是十分清楚,但是普遍认为与活跃的激素水平有关。简单地理解,就是在较高雌激素水平作用下乳腺局部组织的结构紊乱、过度生长而形成的肿瘤。因此,乳腺纤维腺瘤可见于初潮后、绝经前的各年龄段,但是最常见的是青春期和年轻妇女的育龄期,因为这个时期的激素变化较为剧烈。有关乳腺纤维腺瘤的发病原因、机制、临床症状及检查手段在此不多赘述,主要关注一下其手术治疗。不过在此前要多说一句,乳腺纤维瘤并不是只要发现就需要手术,其手术时机可以比较灵活地掌握。定期随访指针的掌握:如果影像学检查提示BI-RADS 3级、肿块直径小于2cm,可以暂不手术,定期随诊观察即可。如果随访过程中肿块的大小无明显变化、性质稳定,就可以继续观察,不做手术。如果肿块较大,或者生长较为迅速,或者持续增大,就建议手术切除。“昔”----良性肿瘤传统手术切口的选择这种切口的特点是:肿物在哪儿,切口就选择在哪;肿物有几个,切口就有几个。其缺点是:不隐蔽无美感,在当今社会,对于年轻爱美的女性来说难以接受。那么,对于乳腺科医生来说,如何做到既切除了肿块,又能兼顾美观呢?“今”----良性肿瘤隐蔽性手术切口的选择现今,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切口可以根据肿块的位置、大小、数量等来决定,兼顾美观,常用的有沿乳晕边缘弧形切口、乳房下缘弧形切口等。其优势是:可在局麻下完成,切口隐蔽、美观,费用小。图一:沿乳晕缘切口潜行切除肿块 图二:沿乳晕缘切口潜行切除肿块 图三:沿乳晕缘切口潜行切除肿块 图四:沿乳房下缘隐蔽性切口 其次,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麦默通)也是十分有效的切除方法,切口很小,一般不用缝针,可以做到兼顾美观,但费用相对高,目前在大多数城市还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畴。
哺乳期常见乳腺病之一--积乳囊肿积乳囊肿(cyst of galactostasia),亦称乳汁潴留囊肿,或乳汁郁积症。是妊娠期、哺乳妇女的良性疾病。过去认为此病较为少见,近年来国内时有报道。此病是哺乳期乳房的某一小叶或导管因故发生堵塞,导致乳汁排出不畅,潴留于导管内,使之扩张形成囊肿。表现为乳房内肿块,常被误认为乳腺良性肿瘤(纤维腺瘤),偶尔也可被误诊为乳腺恶性肿瘤,故应当引起注意。病因发病原因引起积乳囊肿的原因很多,乳汁积聚不能排除是其最主要的原因。发病机制哺乳期如曾患乳腺增生症,炎症或肿瘤压迫造成乳腺的一个腺叶或小叶导管堵塞,使乳汁积聚在导管内;也可因哺乳习惯不良(未定时哺乳,乳汁未排空),乳汁淤滞于导管内,致使导管扩张形成囊肿。由于囊内潴留的乳汁含有大量的糖分、脂肪和蛋白质,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如有细菌侵入,便有可能引起继发感染,从而导致急性乳腺炎或乳腺脓肿。如无细菌侵入感染,,囊肿可长久地存在于乳腺中。症状临床症状1、一般症状:发病时间常在哺乳期或妊娠期,尤其是哺乳期断奶后。可有急慢性炎症、外伤或手术史,发病部位多在曾发生过乳腺炎症、外伤以及手术处。2、特殊症状:囊肿的相关部位(1)疼痛:多数病人有轻微胀痛,如伴继发感染局部皮肤发红、有压痛。同侧腋窝淋巴结常增大并有触痛。(2)肿块:乳内肿块呈圆形,表面光滑可活动,有囊性感,边界清无压痛,直径多在2~5cm。停止哺乳后自行缩小,或因按摩后缩小。大的肿块触之有囊性感,似有弹性。小于2cm的肿块囊性感不明显。当囊内容物变浓稠时,弹性感消失,硬度增加而变得较坚实,易误诊为乳癌。相关检查可做穿刺液检查,发现囊内液体为可抽出乳汁或乳酪样物。X线表现为轮廓清晰的囊肿阴影。诊断可根据病史及体征,结合相关检查结果,诊断本病症并不困难。检查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一、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1)具体操作:早期可抽出大量奶样液体。穿刺吸出乳汁后肿块常可缩小,但不能完全消失。若不易吸出囊中内容物,则有可能是因为囊内容物水分被吸收而浓稠,此时可变换粗针头抽吸,常可获得奶酪样物,即可确定诊断。(2)检查结果:左乳X线检查下的积乳囊肿抽出物涂片检查,可见大小不等的脂肪滴,大量肿胀变性的泡沫细胞、导管上皮细胞,少数分散的腺上皮细胞。若见退变的中性白细胞,常提示可能继发感染。二、钼靶X线摄片:囊肿大多呈圆形、椭圆形透亮区,多位于乳晕区以外,靠近乳腺的边缘部位。三、B型超声检查:在乳腺的反射波内,相当于囊肿的部位,出现典型的、边界清楚的液性平段或液性暗区,液平前后有明显的进出囊壁反射。通过囊肿中心的纵切和横切声像图,可测定囊肿的3个径线,了解囊肿的大小和范围。两囊壁反射间的距离,即代表囊肿的前后径。四、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白细胞浸润。鉴别应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乳腺纤维腺瘤1、临床表现:乳腺纤维腺瘤发病年龄较积乳囊肿为轻,常在青春期或婚前期发病。2、相关检查:乳腺纤维腺瘤瘤体较积乳囊肿的硬度、活动度大,触诊时常易滑脱。3、鉴别要点:积乳囊肿常在哺乳后发病。肿块常有囊性、弹性感。诊断穿刺时,如抽出乳样液体,则可排除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病1、临床表现:乳腺囊性增生病也常形成囊肿,但其囊肿常为多发性,除一个较大的囊肿外,乳内常有许多细小的如绿豆大小的囊肿,且病变常不限于一侧乳房。2、相关检查:可通过触诊发现囊肿。3、鉴别要点:尽管其囊肿与积乳囊肿在形态大小、活动度及囊性感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其囊内容物常为浆液性,很少为乳汁性。乳腺囊性增生病常随月经周期变化有较明显的乳房胀痛或刺痛,积乳囊肿却无此症状。乳腺癌1、临床表现:乳腺癌的早期仅表现为乳腺内肿块,而无周围软组织浸润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时,有时与积乳囊肿不易区别。2、相关检查:乳腺癌肿块触诊时形态不规则,表面高低不平,边界不清,质地坚硬。乳腺X线导管造影,在乳腺癌时见导管有增生及破坏,管壁有中断,失去连续性。行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常可找到癌细胞。3、鉴别要点:乳腺X线导管造影可见积乳囊肿肿块影则周边较整齐,钙斑密度则周边较中心为高。针吸细胞学检查时,乳腺癌常可找到癌细胞,而积乳囊肿则常抽出乳样液体,一针即能定性。乳腺结核性脓肿1、临床表现:乳腺结核的寒性脓肿有胸壁或乳腺结核病史,其脓肿周围可有浸润及粘连。2、相关检查:可行穿刺检查,检查脓肿内容物性质。3、鉴别要点:穿刺检查抽出物是脓液而不是乳汁。脓液涂片作抗酸染色可查到抗酸杆菌是区别的佐证。治疗积乳囊肿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药内服外敷,配合针灸治疗对积乳囊肿有一定的作用。一、肝郁气结型:1、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散结为主。2、药方:胡、白芍、白术(各)15g,当归、天葵子(各)12g,茯苓、冰球子(各)15g,生山楂、石见穿(各)30g。二、气滞血瘀型:1、治疗原则:理气活血化瘀为主。2、药方:柴胡、赤芍、川芎、泽兰(各)9g,当归、桃仁(各)12g,茯苓、莪术(各)15g,红花6g。积乳囊肿西医治疗方法常用的乳腺囊肿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西药治疗、手术治疗等。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积乳囊肿治疗以手术为主。对不再生育的妇女可行穿刺抽液,免除手术切除。一、非手术治疗:1、穿刺抽液:行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时,若吸出乳样液体,应将囊内乳汁一次性吸尽。当乳汁吸出后,囊肿即见缩小,残留囊腔再加压包扎,少数情况下,一次吸尽即能治愈。如囊肿反复发作,多次穿刺无效可考虑手术。多数情况不用手术。二、手术治疗:囊肿单纯摘除术 若囊肿反复炎症感染或不断增大者,可在局麻下行囊肿单纯摘除术。本病为良性病变,仅行单纯囊肿摘出即可,不必将乳腺切除。如伴有急性炎症时,先行抗炎治疗后再行手术。若为哺乳期待回乳后再手术。并发症可并发乳房疼痛。1、临床表现:整个乳房胀满、发硬、压痛,乳房内可摸到边界不清、大小不等、质地硬韧、活动度好的肿块,有的肿块表面呈颗粒状。2、治疗:乳房疼痛严重时,应请医生体检,排除癌肿,定期随访。对轻度疼痛不用处理,疼痛剧烈者可根据医嘱用药。预防1、养成规律性哺乳习惯,避免因乳汁未排空而使乳汁滞留在乳腺内。2、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注意哺乳期卫生与姿势,避免因乳管排乳不畅而导致乳汁滞留,合并感染。3、定期体检,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做好随访:防止病情恶化。4、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合,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本资料来源于海南省人民医院乳腺科董华英大夫文章)
1、饮食习惯: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脂肪,如肉类、牛奶及奶酪等。食入过多脂肪可刺激胆汁生成过多,在体内利用后可产生一些废物,这些废物可致癌;烧烤后的食物中含有致癌物。2、肠道内有息肉而发生癌变:直肠癌绝大多数是在息肉基础上出现癌变所致。息肉体积增大癌变率达60%,无蒂息肉癌变率达20%。因此,患有息肉的人要及早就诊和治疗,以防癌变。3、长期结肠直肠炎症:炎症长期存在或反复发生的结肠直肠炎患者,癌变率高。如患出血性溃疡性结肠直肠炎10年以上者癌变率比正常人高出9倍。4、其它因素:如血吸虫病高发区直肠癌的发生率高。
受访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乳腺科主任 廖宁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发病人数高峰期出现在40-50岁。癌症专家称,虽然癌症的诱因十分复杂,但是只要改变生活方式,比如饮食和营养结构,这比控制其他引发乳腺癌的因素更为简单。然而,在民间有很多饮食和生活方式依旧存在模糊不清的认识,在此专家将一一解答。喝酒 哪怕是少量饮酒都会有风险很多人以为女人喝点红酒对身体有好处,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2012年意大利米兰大学最新发表的研究显示,无论红酒还是烈酒,哪怕是啤酒,只要每天喝到3杯(1杯约等于250毫升)以上,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都会增加30%!可以说,爱喝酒的女人更容易患乳腺癌。研究还显示,与不饮酒的女性相比,饮酒者哪怕只少量饮酒,其乳腺癌风险也显著增加。廖宁说,如果大量喝酒,即便是红酒,也会增加雌激素的水平。雌激素可降低肝脏对酒精的代谢,同时增加对酒精代谢物的敏感性,影响全身免疫力。乳腺是雌激素存在的旺盛部位,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乳腺格外敏感,有可能使乳腺增生或突变。因此,廖宁建议女性不可任意饮酒,在交际场所,即使不能完全拒绝,也只能点到为止。喝咖啡 每天超过4杯的女性要小心很多女性喜欢喝咖啡,然而哈佛大学22年随访发现,绝经后的女性喝咖啡(主要是咖啡因)将会面临乳腺癌的风险。哈佛大学22年的随访发现,绝经后的女性,每天喝咖啡超过4杯以上,会增加罹患乳腺癌6%的风险。这是因为大量饮用咖啡会增加了CYP1A2基因表达,而它的基因突变正是乳腺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还有一项研究发现,在良性乳腺疾病的妇女中,服用咖啡因的量与激素受体阴性(ER-/PR-)的疾病以及直径大于2厘米乳腺肿瘤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言下之意是,纤维囊性乳腺病的妇女应避免喝咖啡。有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妇女,过量饮用咖啡(超过6杯),患乳癌风险将达到69%,此时应该限制饮用咖啡。廖宁表示,绝经后的女性更是要减少摄入咖啡,每天一小杯也许可以满足口腹之欲又不带来患癌风险。吃海带 每天2克干品可预防乳腺癌《英国营养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显示,362名30-65岁的乳腺癌病人,每天吃海带(鲜品36克或干品2克),可以降低其52%再复发的风险。女性的乳房是碘存储的主要地点。保持足够的碘水平是必要的,以确保充分发挥职能甲状腺和正常乳腺结构。此外,海藻类食物还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作用,这与中医理论中防治乳腺癌的观点相一致。研究还发现,海带还具有缓解乳腺增生的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碘,可以促使卵巢滤泡黄体化,从而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使内分泌失调得到调整,最终消除乳腺增生的隐患。喝豆浆 抗肿瘤的好饮料曾有观点说“女性长期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因为豆制品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而雌激素偏高是乳腺癌的高风险因素之一”。这让很多女性心生疑惑:“这豆浆是喝还是不喝?”其实,多个研究显示,喝豆浆不仅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还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豆浆实实在在是一种抗肿瘤的好饮料。在2008年6月发表于国际著名医学期刊《营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亚洲妇女通过喝豆浆可以降低乳腺癌1/3的发病率。2012年,美国和中国的专家联合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称,他们调查了9154例乳腺癌病人,平均随访时间为7.4年,得出的结论是每天喝豆浆大于10毫克的这一组与不喝豆浆的那一组在乳腺癌的死亡率上没有区别,但每天喝豆浆大于10毫克的那一组乳腺癌的复发率明显降低。可见,喝豆浆不但不会导致乳腺癌,反而可以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是乳腺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维生素A 每天服用有助于减少风险维生素A与乳腺癌有关系吗?这是肯定有关系的。如果女性能每天坚持摄入适量的维生素A,则其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会降低40%。这是因为维生素A可以保护眼睛和全身上皮组织间接抵抗各种疾病的感染。当我们缺乏维生素A时会造成夜盲、干眼症、角膜软化甚至穿孔、失明以及免疫力低下。一般来说,女性可以每天摄入3000-10000万单位的维生素A,在平时我们吃的食物中,如西红柿、胡萝卜、菠菜、芹菜、南瓜、土豆等,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多吃这些食物都可以帮助女性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很多患者因为乳腺不适、疼痛就诊,经治疗后仍然不见好转或者时好时坏,在乳腺癌高发的今天,越来越多女性担心自己不幸“中枪”,乳房的任何不适也都让她人心惶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因为对疾病未知或一知半解,潜意识上会扩大自己的恐惧,了解它后就算的确比较可怕,恐惧心确降低了。消除或减轻乳腺增生患者的恐惧,树立正确的医治观念,正是治疗此疾病过程中重要的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些有关乳腺增生诊疗方面的知识吧!一、疾病介绍 在青春期或青年女性中,经前有乳房胀痛、有时疼痛会波及肩背部,经后乳房疼痛逐渐自行缓解,仅能触到乳腺有些增厚,无明显结节,这些是生理性改变,不是病,也不需要治疗,属于生理性的增生。乳腺增生症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属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多发于30-50岁女性,发病高峰为35-40岁。二、发病原因 真正的发病原因还不明确,目前,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环境因素等有关。 1、内分泌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乳腺增生发病的重要原因。如卵巢发育不健全、月经不调、甲状腺疾病及肝功能障碍等。 2、情绪等精神因素的影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不良精神因素容易形成乳腺增生,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等也会造成乳腺增生,而且这些不良因素还会加重已有的乳腺增生症状。 3、人为因素或不良生活习惯:女性高龄不育、性生活失调、人工流产、夫妻不和、不哺乳等原因,造成乳腺不能有正常的、周期性的生理活动。佩戴过紧的胸罩或穿过紧的内衣等等。 4、饮食结构不合理,如高脂、高能量饮食导致脂肪摄入过多,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诱发乳腺病。此外,现在人们的饮食好了,有高血压、高血糖病的人也很多,这些也容易使女性出现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增生。 5、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药。人体长期过量摄入雌激素,将导致内分泌平衡失调,现在一些速生食品、人工饲养的水产及家禽使用的饲料中也多含有激素成分,长期食用也会导致乳腺疾病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 疾病症状 1、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可向同侧腋窝或肩背部放射;部分可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行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劳累、天气变化而波动。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2、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一般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表现为大小不一的片状、结节状、条索状等,其中以片状为多见。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大部分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 3、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多为淡黄色或淡乳白色,也有少者经挤压乳头可见溢液。如果出现血性或咖啡色溢液需要谨慎。 疾病体征 1、自我检查: 通过自我检查对乳腺疾病的发现起着决定作用,女性朋友了解一些乳房自我检查的知识尤为重要。自我检查时间应在月经之后的一周~两周进行。乳腺增生自我检查方法如下:看看 摸摸 看一看:站在镜子前双手上举看、双手叉腰看、双手下垂看,看什么?一看乳房外形、轮廓、对称性;二看乳房皮肤、血管;三看乳头外观、溢液。仔细观察双侧乳腺是否大小对称,皮肤及乳头是否有凹陷或湿疹,有无红肿,有无不正常突起等。摸一摸怎么摸:站着摸、躺着摸、双手交替对侧摸、三指指腹并拢摸、环绕乳头在腋窝。摸什么:注意有无肿块、触痛、溢液和淋巴结肿大。 摸一摸:左手上举或叉腰,用右手检查左乳,以指腹轻压乳房,触摸是否有硬块,由乳头开始做环状顺时针方向检查,触摸时手掌要平伸,四指并拢,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末端指腹按顺序轻扪乳房的外上、外下、内下、内上区域,最后是乳房中间的乳头及乳晕区。检查时不可用手指抓捏乳腺组织,否则会把抓捏到的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如发现乳腺内肿物或出现乳头溢液等情况及时就医,避免耽误病情。2、专业乳腺检查:应每年定期做检查。请乳腺专科医生进行检查。检查时间也尽可能避开月经前期和月经期。 辅助检查 1、B超检查:因其便捷、经济、无创、无痛等优点成为临床上较常用的检查手段,能够发现乳腺内的微小病灶,尤其对囊性和实性肿瘤的鉴别,是其他影像学难以取代的。 2、乳腺X线检查:乳腺X线检查是发现早期癌和微小癌的重要手段,但不必要在短时间内反复检查,尤其是青春期、妊娠哺乳期的乳腺对X线敏感,过度暴露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一般在30岁之前至少应该行一次钼靶检查,30-40岁每2-3年检查一次,40岁以后1-2年检查一次。对于微钙化的检查是别的影像检查不能比拟的。 3、乳腺核磁检查:其对于乳腺X线加超声检查阴性的微小乳腺癌、术后的复查、假体植入或注射丰胸乳腺的检查、乳头溢液、高危人群的筛查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疾病治疗海南省人民医院乳腺科董华英博士:由于对乳腺增生的机理和原因尚无确切了解,目前治疗上基本为对症治疗。部分病人发病后数月至1-2年常可自行缓解,多不需治疗。乳腺增生有很多类型。生理性的乳腺增生如单纯性乳腺增生症,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因为精神、情绪及人为因素引起的乳腺增生,通过自身的调整(如及时诊治与乳腺疾病发生相关的其它器官疾病,调节情绪、缓解精神压力,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等)也会消退或缓解;病理性的乳腺增生,需积极治疗,尤其是囊性增生类型,由于存在癌变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多数是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软坚散结、调补气血等作用。此外,尚有激素疗法,有人采用雄激素治疗本病,但这种治疗有可能加剧人体激素间失衡,不宜常规应用。仅在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才考虑采用。天津市肿瘤医院乳腺科尹健博士:增生一般不需要手术。只有在无法明确是增生还是肿瘤时才需要手术。如果通过药物治疗,乳腺上的增生团块仍较硬,可以考虑手术局部切除。但手术只是切除怀疑的地方,不可能将整个乳房都切除,乳腺的其他部位以后可能还会出现增生。而且手术也不能完全解决疼痛的问题,只能是有所好转。 疾病预防1、保持舒畅的心情、乐观的情绪。 2、改变饮食结构,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及过多进补食品,要多吃蔬菜和水果类,多吃粗粮。黑黄豆最好,多吃核桃,黑芝麻、黑木耳、蘑菇。3、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和谐的性生活。调节内分泌可以对乳腺增生的预防起到一定作用。 4、多运动,防止肥胖、提高免疫力。 5、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或食品。 6、避免人流,坚持哺乳,能防患于未然。 7、自我检查和定期复查。 8、明确诊断,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9、心理上的治疗非常重要,乳腺增生对人的危害莫过于心理的损害,因缺乏对此病的正确认识,终日如惊弓之鸟,精神过度紧绷,会加重内分泌失调,促使增生症的加重。应保持情绪稳定、心情开朗,促进乳腺增生缓解或消退。(本资料来源于网络)
子宫内膜增生主要发生在育龄妇女中,月经异常是本病的突出症状,常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稀少或闭经一段时间后大量阴道出血;年轻妇女可出现婚后不育。子宫内膜增生是指发生在子宫内膜的一组增生性病变,仅少数可以缓慢发展为癌。子宫内膜增生的发病原因主要与长期的雌激素刺激有关,例如:由于不排卵,使子宫内膜长期处于增生状态而缺乏周期性分泌期转化;机体受内源性(如卵巢或垂体等部位内分泌功能性肿瘤)或外源性(如雌激素补充疗法等)高水平雌激素刺激等。对临床可疑的病例应进行子宫内膜的刮宫作组织学诊断。组织学上将子宫内膜增生分类为单纯增生、复合增生和不典型增生。细胞在形态学上具有异型性变化特征的增生病变即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按其病变程度又分为轻、中、重三度。单纯增生和复合增生则均无细胞异型性,但腺体结构上的改变程度有所不同。单纯增生被认为是子宫内膜对机体高雌激素状态的一种生理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无排卵月经,常发生在月经初潮或绝经期前的妇女中。如发生排卵或用孕激素治疗,病变可以退缩而恢复正常,一般不发展为癌。复合增生中少数可以发展为不典型增生从而影响预后。不典型增生的癌变率为23%,其中的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癌变率可达30%~50%,故而被列为癌前病变。北京协和医院治疗观察的17例40岁以下的不典型增生病例中,3例为重度,其中有两例诊断后多次中断治疗,于第6年和第8年切除子宫时证实已发展为子宫内膜癌;而在轻或中度不典型增生的病例中,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好而快,坚持治疗后,部分病例仍可受孕并完成生育,没有一例发展为癌。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内膜病变转轻或恢复正常,甚至可以妊娠,但停药后或产后仍有复发的可能。北京协和医院治疗后妊娠的80例中6例分别在产后两年之后复发,切除子宫证实仍为子宫内膜增生。这种复发倾向可能与引起人体内高雌激素水平的因素未能根本纠正有关。总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经积极药物治疗后,大多数预后好。对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应在治疗中密切随诊,如发现少数疗效不好者,可及时进行子宫切除,以避免发展为癌
一、乳腺癌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1、据卫生部调查数据表示,我国乳腺病发病年龄比欧美平均年轻10~15岁,西方妇女乳腺癌的发病高峰期为60至70岁,中国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高峰则在40至50岁,且有更趋年轻化之势。2、据美国癌症协会、国际癌症学会、国际乳腺癌联合体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女性人口中,每8位中就有1位遭受乳腺癌的威胁,平均每2分半钟即有1位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患者。3、我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率以每年3%-4%的速度递增,其死亡率排在女性癌症死亡率之首。专家指出,各年龄阶段妇女不应只具备防范乳腺癌的意识,更应提防日益高发的普通乳腺疾病,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防止乳腺疾病发展为乳腺癌。二、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3版)关于乳腺癌筛查指南1、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一般建议40周岁开始,但对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20周岁。(高危人群定义:1.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2.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患者;3.既往行胸部放疗。)2、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2.1 乳腺X线检查⑴乳腺X线检查对降低40岁以上妇女乳腺癌死亡率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外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它的特点是可以检测出医生触摸不到的乳腺肿块,特别是对于大乳房和脂肪型乳房,其诊断性可高达95%,对于以少许微小钙化为唯一表现的T0期乳腺癌(临床扪诊阴性),也只有凭借软X线检查才能被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为82-89%,特异性为87%-94%。 ⑵但乳腺X线对年轻致密乳腺组织穿透力差,故一般不建议对40岁以下、无明确乳腺癌高危因素或临床体检未发现异常的妇女进行乳腺X线检查。钼靶容易看到钙化点,但年轻、未婚、未育的女孩要注意,因年轻女孩乳腺致密度高,钼靶片看到的均是高密度的腺体组织,即使有小的病灶也不易区分开来,容易掩盖病情,且钼靶检查时容易吸收更多射线,所以要慎重选择,核磁设备对年轻乳房比较适用。⑶常规乳腺X线检查的射线剂量低,不会危害妇女健康,但正常女性无需短期内反复进行乳腺X线检查。2.2 乳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乳腺X线筛查的联合检查措施。鉴于中国人乳腺癌发病高峰较靠前,绝经前患者比例高,乳腺相对致密,超声可作为乳腺筛查的辅助手段。2.3 乳腺核磁共振(MRI)检查⑴可作为乳腺X线检查、乳腺临床体检或乳腺超声检查发现的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查措施。磁共振检查可发现0.3cm左右的病变,能检查出手摸不出来的细小肿瘤萌芽,同时能进行功能诊断(判断良恶性),使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⑵可与乳腺X线联合用于某些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乳腺癌筛查。精确检测筛查十分重要!与乳腺疾病高发相反的是,定期检查乳腺疾病的人却不多。专家建议,为了远离乳腺疾病,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每年进行乳房专科检查,而各年龄女性的检查重点不同。 三、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疾病有区别 女人20:警惕乳腺纤维腺瘤 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的女性身上,尤其是妊娠后的女性。 乳腺纤维腺瘤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乳房肿块,常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一,质地坚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大,不与周围组织粘连,无疼痛和触痛。其大小性状一般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肿块通常生长缓慢。 乳腺纤维腺瘤恶变的概率很低,恶变常易于妊娠哺乳期发生,或于年龄较大、病史较长的病例发生,恶变以发生肉瘤变者为多,而发生癌变者较少见。 女人30:警惕乳腺增生 内分泌失调、雌激素相对增多等会导致女性乳腺增生。此外,情绪不稳定、心情压抑、过度劳累、性生活不和谐、生活环境变迁,或者过食含有激素的滋补品和长期使用含有激素成分的化妆品等等,也可引起乳腺增生。 女人40:警惕乳腺癌 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晚婚、晚育、未生育、未哺乳、家族性遗传因素、良性肿瘤是女性患乳腺癌的重要因素,有些因素是可以避免的,如母乳喂养、少食高脂肪食物等,从这个意义上说,乳腺癌是可以预防的。 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乳房检查。乳房检查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乳腺癌,要知道,乳腺癌早发现的意义,不仅仅是100%的生存率,还意味着可以保有乳房,将身体的伤害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