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曹跃进、副秘书长侯平参加会议。杨华清教授在本次会议中当选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六届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是2004年7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是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的分支机构,在康复协会的领导下,广泛团结与肢体残疾康复有关的矫形外科专家和专业人员,坚持全面康复的观点,推动康复医学研究,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康复医学,促进肢体残疾康复事业的发展,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 第六届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华清教授表态发言,他提出了专业委员会下一步发展构想,表达了做好工作的愿望与决心。专业委员会将坚持肢体残疾康复临床并重,团结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人才,普及肢残康复及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促进相关人才培养,充分发掘矫形医学特色与优势,促进康复医学与在肢体残疾领域的协同合作、优势互补,推动肢体残疾康复体系的形成。重点加大对脑卒中偏瘫与偏瘫后遗症的肢体残疾的矫治与康复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在新阶段,肢体残疾康复专委会将致力于全面提升肢体残疾康复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推动相关事业的蓬勃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事业服务。
平时膝关节炎的康复锻炼,患者可以进行正确、适当的锻炼,如散步、游泳、骑脚踏车,但要避免长时间做同一动作或使关节固定于同一姿势。 膝关节炎的康复锻炼可选择以下方法: 1.股四头肌力量训练:仰卧位,将膝关节伸直,绷紧大腿前面的肌肉做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这种膝关节炎的康复锻炼方法,每次收缩尽量用力并坚持长时间,重复数次以大腿肌肉感觉有酸胀为宜。 2.靠墙半蹲练习:膝关节炎的康复锻炼可靠墙站立,膝、髋关节弯曲不小于90度,作半蹲状,坚持10秒钟后站起,休息片刻再下蹲,每10-20次为1组。 3.不负重下肢关节主动屈伸:仰卧,一侧下肢伸直,另一侧下肢屈膝屈髋,使大腿尽量靠近胸部,然后交替练习另一侧下肢,这也是膝关节炎的康复锻炼方法。 4.直抬腿练习:仰卧位,伸直下肢并抬离床约30度,坚持10秒钟后缓慢放下,休息片刻再重复训练,每10-20次为1组,训练至肌肉有酸胀感为止。另外,膝关节炎的康复锻炼可在踝部绑缚适量的沙袋进行练习,并随力量增 强逐渐增加沙袋的重量。
身高取决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中,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后天环境因素,特别是幼儿期和青春期的两个关键阶段,保证充足而又平衡的营养和经常性的体育运动等多方面因素有机结合的积极作用也不可低估。儿童通过运动能不能长高?这个问题国内外各种研究结论不一样,一直存在争议。但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通过合理的运动可以促进身高增长。他们认为骨骼的生长有赖于骨端骺软骨的增生,合理的运动能够对骺软骨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同时运动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可以促进长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中心李强什么运动可以促进长高呢?首先,要选择儿童愿意参加的运动,如果强迫儿童运动,会使孩子的心情低落,这些负面情绪反而不利于长高。其次,选择有氧运动,就是在运动之后的到分钟,短期之内达到脸红出汗、心跳加快。推荐的运动有弹跳运动,包括跳绳、跳高、跳远、篮球,也推荐伸展运动,包括体操、单杠、引体向上等,这些都是比较好的长高的运动。不建议的运动是过度的负重运动如摔跤、举重、消耗过大的负重、收缩或压缩性运动。不要长期过量超负荷运动,建议运动时最好保证孩子的心率达到120~140次/分钟,运动到孩子出汗、发热、面色红润动作不失常态为宜。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的理解和信任,希望能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祝愿大家新年快乐,远离病毒,阖家幸福,鼠年大吉大利!
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hSHBysrhmaRcOua7Xn2aw
2016年4月23日,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2016中国Ilizarov技术论坛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成功举办,大会主席杨华清教授当选为Ilizarov技术组委会主任委员。该组委会将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为技术基地向全国推广Ilizarov技术,更好地救治肢体残疾患者。
运动后觉得肌肉酸痛,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是乳酸堆积造成的。但一直是错误的观念。乳酸堆积说法在欧美70年代就提出了质疑,因为研究者发现,就算人体乳酸盐含量不高,人也会感觉肌肉酸痛;人体只需要大约40分钟就可以完全分解运动后产生的乳酸盐,而肌肉酸痛一般在运动后的一两天才会出现。运动后酸痛,学术上叫做延迟性肌肉酸痛(delayed-onset muscle soreness DOMS),是指机体从事大运动量,特别是开始一项新运动、运动项目改变或运动强度突然增加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的肌肉酸痛现象。延迟性肌肉酸痛一般出现在运动后12~24h,24~48h达高峰,3-7天可自行缓解并消失。发生的机制有很多假说如机械损伤、肌肉痉挛、炎症反应和代谢失衡等等。对于延迟性肌肉酸痛,预防为主,运动前注意充分热身,注意运动的强度。缓解肌肉酸痛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1、热疗:建议在运动后24小时之后,热敷的方式有很多,热水浴(38.1°-41°最好)、温泉、热水袋等均可。每次热敷时间以30分钟为宜,但需注意避免烫伤。2、牵伸:每次牵伸的时间在20秒到30秒为宜,牵伸完后休息时间也是20-30秒。每次牵伸的时间在10分钟为宜,具体时间为运动后0、1、2、24、48、72小时各接受一次静态牵伸处理。牵伸以自主牵伸为宜,不是越痛越好,他人的牵拉对于筋膜再次损伤的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