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胆囊结石的检出率不断升高。只有真正了解胆囊结石的症状,我们才能在发生临床症状时及时就诊治,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下面就谈一下胆囊结石的常见临床症状。 一临床症状1.无症状胆囊结石也可以称之为静止性胆囊结石,一般是在体检、手术等情况下才会发现,在全部胆囊结石患者中占有较大比例,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不适感。2.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患者在吃一些油腻食物、过饱、工作紧张或休息不好后会出现不适症状,表现出上腹隐痛、闷胀、嗳气、呃逆等情况,很容易被当成心脏病或胃病,部分患者会出现厌食油腻、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症状反复出现,程度或轻或重,在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时,会出现上腹轻压疼痛的情况。3.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1)胆绞痛:这是胆囊结石最为典型的临床症状,典型发作是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由于胆囊收缩或胆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经兴奋,结石嵌顿在胆囊壶腹部或颈部,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强力收缩而发生绞痛。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部分病人因剧痛而不能准确说出疼痛部位。首次胆绞痛出现后,约70%的病人一年内会再发作,随后发作频率会增加。(2)黄疸:一般出现在结石落入胆总管或嵌顿于胆囊颈部等情况下,结石会压迫胆总管从而造成梗阻性黄疸,一般在剧烈腹痛之后,患者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尿黄。(3)寒战发热: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发热、怕冷等情况,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系。(4)消化道症状,患者往往出现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不适。(5)其它,进入胆总管的结石可诱发胆源性胰腺炎,进而导致胰腺炎相关的休克、神志淡漠等症状。4.胆囊癌结石及炎症的长期刺激可诱发胆囊癌,患者往往会出现隐痛、消瘦、乏力、纳差等全身症状。 一胆囊结石治疗1.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推荐实施胆囊切除术。2.对于无症状胆囊结石,是否应行手术治疗目前尚存争议。由于胆囊结石是胆囊癌的危险因素,无论其有无症状,均有手术指征。对于暂不接受手术的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应密切随访,如出现临床症状、胆囊结石相关并发症(急性胰腺炎、胆总管结石或胆管炎等)及有胆囊癌的危险因素时,应及时实施胆囊切除术。3.保胆术后结石复发率高,且保胆术后的胆囊是发生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因此,坚决反对实施“保胆取石”“保胆取息肉”、胆囊部分切除术等治疗。4.药物溶石、排石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经皮胆囊碎石溶石等,因危险性大,已被临床证明基本无效,不作推荐。5.胆囊穿刺引流术:胆囊引流术是无法耐受胆囊切除手术的高危人群或因局部炎症严重不适宜急诊手术患者的临时替代治疗手段。手术方式可以采用传统开腹手术、3/4孔法腹腔镜手术或单孔腹腔镜手术,对于胆囊切除困难患者,可以采用荧光胆道成像(下图),最大程度的减少手术并发症,对于实在难以完全切除胆囊患者,可以考虑行胆囊大部分切除+结石取出+胆囊造瘘术。 “划重点” 1.胆囊结石临床症状个体化差异明显,一定要听取专业医生的评估建议。2.所有无症状的患者或是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都要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建议间隔6个月定期随访。胆囊癌高危人群需要间隔3个月定期随访。3.外科手术切除胆囊是目前唯一能够明确治愈胆囊结石的方式。
1809年,EphraimMc-Dowell成功地切除了一例重达22磅的卵巢肿瘤,拉开了肿瘤外科治疗的序幕,建立了第一座里程碑。但肿瘤治疗存在较多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误区一:单纯解剖学观点,忽视了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持有这种观点的外科医生认为:恶性肿瘤仅是局部病变,其侵犯生长主要是由瘤体中心逐步向外扩展,因此对局部病灶做整块切除即可根治肿瘤,外科治疗效果的优劣,取决于是否切净了患者体内的全部肿瘤细胞。这种观点使得单纯追求手术切除的范围一度成为时髦,以致达到“扩大切除术”、“超根治术”、“半体切除术”的程度。临床实践证明,单纯追求扩大切除范围并未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而手术的风险却增大了,手术造成的病残也加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很差。误区二:单纯外科治疗观点,忽视了肿瘤的个体化诊治原则。持有这种观点的外科医生对于不同患者的个体情况、肿瘤的国际TNM分期及生物学特点较少考虑,忽视综合治疗的作用,过于着重外科治疗,实行单兵种作战,强调外科一把刀可以解决肿瘤的全部问题,从而放宽了外科手术的指征,使一些本可以通过其他治疗延长生命的晚期肿瘤患者,进入手术组来,受到了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加快了肿瘤的发展和死亡。误区三:以外科基本方法来对待肿瘤,忽视了肿瘤外科的特殊要求,以及与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异同。肿瘤外科虽然是在外科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而来,但在许多方面又有自己独自的特点和要求。肿瘤外科的主要特点如下:1.无瘤原则与无瘤观念:传统外科强调无菌观念,但肿瘤外科手术更加强调无瘤观念,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医源性播散,防止发生不必要的种植和转移。这一观念应体现在外科治疗的始终,如手术中应减少不必要的与瘤体的接触,避免不正确手法的探查与无谓的挤压肿瘤等,手术中在肿瘤切除前后,应及时更换无瘤手术器械、洗手及更换铺巾等。2.少输血制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恶性肿瘤术后的复发和转移和围术期输用异体血制品有极显著的关系。围手术期应尽量减少输注血制品,必要时可以采用自体输血技术,即术前采血为手术回输备用。3.“第一次打击”:肿瘤治疗强调第一次打击,即首次手术治疗要尽可能干净、彻底。4.切除的范围距离肿瘤边缘在横向与纵向上要尽可能足够宽大,相应的区域淋巴结要按照组、站彻底清扫,达到真正的根治性手术。5.肿瘤外科重视术后随访和心理调整:强调患者手术后要定期来医院复查,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密切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肿瘤的复发转移情况。6.其他方面:癌肿患者多需要限期手术、木前宜做好诊断和分期,尽量避免单纯手术探查,合理应用微创外科技术等。结论:肿瘤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相对彻底地清除全部未发生扩散和远处转移的局部癌组织;对于已经侵犯转移到重要脏器的肿瘤组织无法彻底切除,手术目的仅仅只是是减轻“癌负荷”,为后续的放疗、化疗、免疫疗法、中医中药等术后综合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医生只有在肿瘤诊治中灵活运用肿瘤外科知识,结合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才能不断提高肿瘤诊治水平,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伤口分类方法多样,常见的伤口有手术切口、烧伤、日常损伤、褥疮以及感染性伤口等。很多外伤患者为了伤口早日长好,天天换药。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换药的医学名称是“更换敷料”,目的是查看伤口的生长情况,有无化脓迹象,若无感染,则只需清洁伤口及周边做消毒,然后再更换敷料,保持伤口的清洁。但过于频繁换药不仅不能促进伤口愈合,反而极易因揭开纱布时的撕拉、牵扯而刺激伤口。据损伤时间及被细菌污染程度,伤口分为清洁、污染、感染和溃疡伤口4类:1、清洁伤口,指未受细菌感染,可达I期愈合;2、污染伤口,指沾染了异物或细菌而未发生感染的伤口,早期处理得当,可达I期愈合;3、感染伤口,包括继发性感染的手术切口,损伤后时间较长已发生感染化脓的伤口,须外科手术,如充分引流伤口分泌物,去除坏死组织,加强换药处理,减轻感染,促进伤口肉芽生长后愈合,属于II期愈合;4、慢性溃疡,创面无明显感染,但经久不愈,积极换药或经手术处理后愈合。对普通感染的伤口,分泌物不多,肉芽上皮生长较好者,以间隔1-2日换药一次为宜;分泌物多的创面,应每日或隔日换药;脓液或渗液较多的创面,应每天换药1-2次;较大较深的伤口,填塞的湿纱布条必须每天换1-2次,必要时更换湿透的外层敷料,不必每次做创口内换药;对外科手术切口,即一期缝合的无菌伤口,若病人无反应,可以拆线时再换药。但是,在出现不明的发热、疼痛、出血、有厌氧菌感染可疑,或敷料脱出、敷料脏了,以及脓液增多、有异味等,应及时换药。无论新鲜伤口还是感染伤口,换药时都不要在伤口内涂撒消炎粉以及一些带有颜色的药物,以免影响对伤口的观察。
生活方式的进步,让“吃”成了一把双刃剑。癌症就是吃出来的疾病之一。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说到:“凡欲治疗,先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癌症病因研究中,有人估计饮食约占35%,吸烟占30%。如果饮食安排合理,癌症危险可减少55%。50年前,美国胃癌死亡率很高,日本是世界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现在都明显下降,饮食控制是其中重要因素。上海近30年肉蛋摄入明显上升,脂肪占总热量比例由20.1%上升至28%,肿瘤死因由第7位上升至第1位。因此,预防癌症,在饮食上要遵循3个原则。第一,不要过咸。如果减少食盐、盐腌制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那么胃癌发病率就会下降。亚硝酸盐是导致肿瘤的第一杀手。不新鲜的蔬菜、腌制的火腿、泡菜都含有这种致癌物。通常条件下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只有过量摄入亚硝酸盐,体内又缺乏维生素C的情况下,才会对人体引起危害。如果吃的过咸,会破坏胃黏膜,促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第二,不要过细。现代人吃的粮食过于精细,使得纤维素的摄入量大大降低。纤维素能吸附大量水分,促进肠蠕动,加快粪便的排泄,使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缩短,对肠道的不良刺激减少,从而可以预防肠癌发生。粗粮、麦片、芹菜、木耳等都是富含纤维素食品。但过量摄入纤维素会影响诸多营养素的吸收,使体力下降,故每天10—30克为宜。第三,不要过油。调查显示,如果油、动物蛋白的摄入量增加,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的发病率就会上升。高温煎炸食物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类化合物和丙烯酰胺,与妇女肺腺癌可能相关,而水煮及微波炉蒸则不发生。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提出通过合理的生活饮食习惯预防癌症的五条建议:1.限制动物脂肪;2.增加粗纤维;3.减少肉食;4.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5.避免肥胖。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还承担着抵御疾病的重任,一旦出现问题,不但没了口福,消化不良、便秘、免疫力降低等各种健康问题会接踵而至。在这些扼杀“肠道活力”的因素中,便秘不可小觑。调查显示,我国便秘发病率约9%~13%,慢性便秘3%~17.6%,其中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两倍。造成便秘的原因很多,有器质型的,也有功能型的,而吃得过细过油、运动少等是导致功能型便秘的主要原因。预防便秘,多喝水、多吃粗纤维、喝点酸奶是关键。充足的水分对保证肠道通畅十分重要,肠道内水多了,就不容易大便干结,因此多喝水是解决便秘问题的第一要务;保证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如玉米、紫米、高粱、香蕉、梨、魔芋等,粗纤维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提高益生菌摄入量,也是预防便秘的好方法,可以每天喝一点酸奶。此外,肠道黏膜的神经活性与体内钾元素的多少也有关系,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土豆、地瓜、南瓜、山药等,也有预防便秘的效果。
影视剧中有一些常见的医学常识错误。其实,鱼刺卡喉不应该吃东西试图把它顶下去,最好到医院去除;被毒蛇咬伤也不应该用嘴吸毒液,应迅速绑扎伤口近心端,并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伤口。很多时候,影视剧在知识传播方面有着比书籍更广泛的影响力。然而,如今的影视剧中却总充斥着种种常识性错误,特别是医学急救方面。在专家看来,这有可能误导观众在遇到类似情况时,采取错误的做法,并因此导致不可预知的后果。下面,请随我们来一一纠正吧。喉咙卡鱼刺吞食物不管用 喉咙里卡了东西,不管吃什么往下顶都是错误的。因为如果卡住的东西比较大或是横着卡住,再吃东西硬顶,很容易伤害食管,而且很多时候吞东西也不一定能起效。 正确的方法是:卡住鱼刺最好去医院。若发现有人用手抓住自己的喉咙,却不能说话时,说明可能是有异物堵住了呼吸道,应立即采取哈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者站在被救人身后,以拳头的大拇指和食指侧对准被救者的上腹部,另一手握紧该拳头,使劲快速向上方挤压。急救时要控制力度,对较小的孩子要用力稍减。野外被咬别用嘴吸毒 野外被咬时,并不提倡用这种民间方法。因为如果口中有溃疡或存在嘴唇皮肤破损等情况时,毒液可能通过溃破处威胁到施救者。有龋齿、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的人也不能使用这种施救方法,有时候,即使有龋齿也未必能感觉到,所以还是尽量少用。 正确的方法是:被咬后,立刻原地坐下或躺下,迅速用鞋带、裤带等绑扎伤口近心端,并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伤口,还可用冰块、冰水等冷敷伤口周围,以减缓毒素的扩散和吸收。呼救,由急救人员尽快将人用担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溺水先判断再处理影视剧中对于游泳溺水者的施救镜头,很多都会忽视重要的第一项,即立刻检查溺水者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如果是在野外池塘等地溺水,还应该立刻清除口腔、鼻腔内的泥沙或水草等杂物。 正确的方法是:在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后,还要看是否有心跳。如果没有,应在保持呼吸道畅通的情况下,立即让其仰卧,头部后仰使下巴抬高,进行胸部按压,并人工呼吸来进行现场施救,然后迅速将溺水者送到附近医院继续抢救。另外,也不是所有溺水者都需要控水,如果溺水者还有呼吸和心跳,就用不着控水。
人老了,各方面的功能都在逐渐退化,可是专家提醒:别把有些疾病的征兆也当成老化的现象。老人走路没劲或腿痛的时候,应该考虑看普通外科或专门的血管外科。 有的老年人走路没劲了或腿痛了,就休息一会儿,感觉好点了就继续走路;一会儿又没劲儿了就再休息会儿。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正常的现象,毕竟人老了,腿脚不方便。还有人会选择去看骨科或神经科,可是怎么也看不好。当老人出现间歇性跛行和走路没劲儿时,可能是血管堵塞了,应该考虑检查外周血管。 供应四肢血液的血管称为外周血管。在老年人中,由外周血管堵塞引起的四肢不适很常见,据统计患病率约15%。不仅是患者,甚至有些医生对这种疾病的认识都很不够,常常误认为“老年关节病,体力不好,或坐骨神经有问题等。”很多患者把外周血管病引起的腿部症状当成是老年慢性病,不着急慢慢地治疗,结果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延误诊治良机。间歇性跛行轻微时不会致残,但如果血流严重受阻导致氧和营养供应不足,严重时会发生坏疽、趾端发黑。在临床上,有的患者发现趾端发黑或者腿部发紫才来就诊,但此时缺血严重处已经发生了细胞损伤和死亡,有些甚至到了截肢的地步。 除了腿部症状,患外周血管病的老人的上肢也会发生动脉阻塞,出现患肢无力、发凉、无脉或脉弱。如果上肢的上游供血动脉严重狭窄,还会通过一定的机制,发生“窃血现象”,就是说患肢活动时,本来供给大脑的部分血液被缺血的动脉“偷走”,以供给缺血的患肢,结果导致头晕,甚至脑卒中。因此,老年人出现以上情况时,一定要尽快到普通外科或专门的血管外科检查诊断。
腹茧症(abdominal cocoon)又名先天性小肠禁锢症、小肠茧状包裹症、包膜内粘连性肠梗阻和小肠节段性纤维包裹症群、腹腔茧状包裹症等,以小肠被茧状包裹在一层异常的纤维膜内为其特征。为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特殊类型的肠梗阻。1978年由Foo 首先报道并命名,临床上缺乏对其认识,诊断时常较困难。一 病因1.继发于某种腹腔内炎症 临床发现腹腔内肠间粘连也有别于一般感染所致的粘连,女性多发,有人推测生殖系统逆行感染所致。Francis 推测该病可能是某种地方性经生殖道侵入的病原体引起的亚临床性腹膜炎的后遗症。 2.先天性发育异常 可能系大网膜发育异常或小肠系膜呈双套筒发育所致,造成包膜内粘连的原因可能与后天因素有关。还有学者认为腹茧症是一种先天性十二指肠旁疝或结肠系膜疝。 3.药物影响 Seng报道病例中有服用心得安的病史(80mg/d),认为心得安类β-受体阻滞剂减少了控制细胞正常增生的环磷酸腺苷酸(cAMP)及环磷酸鸟苷酸(cGMP)的比例,导致胶原过渡增生和腹腔纤维化。 4.原发性腹膜炎 Francis注意到腹茧症在肝硬变、肾炎、恶性肿瘤及心力衰竭伴腹水病人中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肝硬变病人行LeVeen分流术后多见。王荣华则报道结核性腹膜炎病人发病率高。二 病理解剖小肠被异常纤维膜呈蚕茧状包裹,程度不一,小肠全部或部分被茧状包裹成团块,马蹄形或U形,包膜与相邻壁腹膜无粘连,少数与盆壁或侧腹膜融合,部分可累及结肠、胃、胆囊和子宫及附件。包膜厚薄不均,增厚处呈乳白色,包膜内小肠间或包膜间可有疏松粘连、胃分离,包膜可局部增厚,形成缩窄环或束带压迫肠管形成梗阻,肠梗阻发生率约57%,腹茧症伴腹腔内畸形率较高,约54.3%,常见的是大网膜缺如或发育不全,游离盲肠等,腹茧症包膜病理检查结果可有两种情况:①纤维式胶原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②腹膜组织综合资料分析病理改变不一,包膜可能来源于腹膜组织。三 临床表现腹茧症好发于青少年女性,多数在月经初潮两年内发病,男性少见。平常病人并无症状,92%的病人以肠梗阻就医,其中亚急性和慢性肠梗阻占71.4%,一些病人是在腹部手术时偶尔发现本病。部分病人伴有腹部包块,发生率69%。Francis总结为:①青年女性,不明原因的肠梗阻;②既往有类似发作史,可自行缓解;③常表现为腹痛及呕吐,但缺乏肠梗阻的四大典型症状;④触诊腹部有无压痛的包块,质地软。四 诊断 腹茧症术前很难确诊,几乎均为术中诊断,对于青少年女性,既往无腹部手术史及腹膜炎或长期服药者,出现肠梗阻和腹部包块时应疑本病。 1.B超 提示肿物为粘连的肠管,外被有弱回声组织,不可观察到有无腹水及包裹肠管有无蠕动。 2.CT 可了解腹块内为折叠之小肠,肠管狭窄为增厚的腹膜所包裹。 3.胃肠钡餐X线检查 可见小肠受压、紧缩、小肠整块移动或回肠末段狭窄等征象,钡剂通过小肠的时间明显延长,短缩的肠系膜及纤维内壁的粘连可使小肠出现类似结肠袋样的征象。 4.手术探查 术中腹膜的典型表现是:全部或部分小肠为一层灰白色、质地韧的纤维包膜包裹,形似蚕茧,该膜可覆盖邻近脏器,肠系膜缩短或增厚,大网膜缺如,伴或不伴腹水。五 治疗 腹茧症治疗以手术为主,距包膜基底处切除包膜或切开包膜固定于侧腹壁,有粘连、缩窄环充分松解,彻底解除梗阻使小肠解剖复位或附加肠排列等。绝大多数病人术后症状可以消失,少数病人遗留症状,可继服强的松、维生素B1治疗可缓解症状。术中应仔细观察肠管与肿块的关系,切忌包膜内小肠整块切除或误当肿瘤切除,致短肠综合征发生。
乳房胀痛是困扰很多女性的一个常见问题,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青春期乳房胀痛 女孩最早的乳房疼痛,一般在9~13岁发生,这时女孩乳房开始发育,有轻微的胀痛感。初潮后,随着青春期乳房的发育成熟会自行消失。 二、经前期乳房胀痛 有许多女性在月经来潮前有乳房胀满、发硬、压痛的现象;重者乳房受轻微震动或碰撞即可胀痛难受,原有的颗粒状或结节感更加明显。这是由于经前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乳腺间组织水肿引起的。月经来潮后,上述变化可消失。 三、孕期乳房胀痛 一些妇女在怀孕40天左右时,由于胎盘、绒毛大量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致使乳腺增大,而产生乳房胀痛,重者可持续整个孕期,不需治疗。 四、产后乳房胀痛 产后3~7天常出现双乳胀满、硬结、疼痛。这主要是由于乳腺淋巴潴留,静脉充盈和间质水肿及乳腺导管不畅所致。 五、人工流产后乳房胀痛 人工流产后,由于妊娠突然中断,体内激素水平急骤下降,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造成乳腺块及乳房疼痛。 六、性生活后乳房胀痛 性欲淡漠或者性生活不和谐者,因达不到性满足,乳房的充血、胀大就不容易消退,或消退不完全,持续性充血会使乳房胀痛。以上现象中,最多见的是经前期的乳房胀痛,这多半与乳腺囊性增生有关。女性朋友平常需多放松心情,释放压力,避免大量脂肪的摄入,避免熬夜,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当然,最好还必须做到每3到6个月前往正规医院找乳腺专科医师或普通外科医师进行个体化咨询和必要的检查,排除恶性疾病的可能。
手机通过电磁波进行信息传递,这些电波就被称为手机辐射。关于手机辐射人体有没有害的马拉松式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手机辐射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天线、外观设计等因素,在实际使用中,手机辐射的大小还和手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使用者周围的地理环境、基站的设置情况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讲,手机离基站越近,辐射就会越小,反之就越大。手机使用的频率属于微波,在不同状态其发射信号的强度是有变化的。如手机开机入网时需要和基站建立联系,发射信号功率较大;在地铁、电梯等场所,由于手机和基站之间的无线传输信号衰减很大,信号变弱,这时为保障通话质量,功率控制技术会使手机的发射功率增大,辐射影响也就相对变大。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杜绝以下情况:1.私密电话"躲到墙角悄悄说"一般情况下,建筑物角落的信号覆盖比较差,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手机的辐射功率增大。基于同样的道理,身处电梯等小而封闭的环境时,也应慎打手机。2.把手机挂在脖子上或腰间据专家介绍,手机的辐射范围是一个以手机为中心的环状带,手机与人体之间的距离决定了辐射被人体吸收的程度。因此,人与手机需要保持"距离之美"。较为健康安全的方法,是把手机放在随身携带的包中,并尽量放在包的外层,以确保良好的信号覆盖。3.电话未接通时把手机紧贴耳朵手机拨出电话而未接通时,辐射会明显增强,此时应该让手机远离头部,间隔约五秒钟后再通话。4.手机信号越弱,耳朵贴得越近当手机信号变弱时,许多人会本能地将手机尽量贴近耳朵。但根据手机的工作原理,在信号较弱的情况下,手机会自动提高电磁波的发射功率,使得辐射强度明显增大。此时把耳朵贴近,头部受到的辐射就会成倍增加。5.东晃西走,频繁移动一些人喜欢在打手机时不自觉地踱方步、频繁走动,却不知频繁移动位置会造成接收信号的强弱起伏,从而引发不必要的短时间高功率发射。此外,在行驶的车上打手机,手机有可能会为了避免过于频繁的区域切换,而指定覆盖范围更广的大功率基站提供服务,其发射功率则会因传输距离的增加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