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网民数量激增,微信也随之成为我们手机里的必备App,微信的实时交互性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为什么医生不喜欢把微信给您呢? 首先,医患关系比较特殊,并不是朋友关系,而是一种因为疾病的诊疗而建立的临时性关系,当然,也会随着随访、复诊而延续,甚至发展成为朋友关系。 其次,医生的工作比较繁忙,他工作时没时间看手机,休息时也不想再被工作的事情而占用。 第三,微信没有保存病历资料的功能,不方便医生把您的病历管理起来,现在很多医生都在使用好大夫在线和患者沟通,医生会利用碎片时间尽可能的帮助患者,还能保存病历资料、随访、科普宣教, 总之,所有的医生都希望把自己的病人管理起来,但是,我们也应该享有休息的权利,抱歉我们不能跟您实时联系,我们会利用碎片时间回复您在好大夫在线的问题,期待你们的理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一般表现为腰痛伴有下肢放射性麻木疼痛,多见于腰部外伤或有久坐久站、腰部劳损者。部分病情严重者,会有疼痛剧烈不能忍受,还会伴有足下垂、会阴区麻木、大小便失禁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大部分患者通过保守治疗都能治愈或者逐渐好转,保守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卧床休息、手法、牵引、理疗,药物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宜保守治疗,如果出现足下垂、大小便失禁等需要尽快手术治疗,还有疼痛剧烈不能忍受并强烈要求手术者,还有经过系统保守治疗三个月没有缓解或逐渐加重者,建议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中都需要注意什么呢?关键是让腰部得到休息,避免弯腰搬重物、久坐久站,避免腰部受凉。急性期,建议积极治疗,疼痛缓解后加强腰背部肌肉锻炼,如燕飞式功能锻炼。 本文系李宏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以颈肩部疼痛伴随头晕、肢体麻木疼痛、心悸、步态不稳等表现的综合征,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又有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等分型。 门诊经常遇到患者询问功能锻炼的问题,他们通常从电视或者网络上看一些锻炼的方法,如下巴画“米”字,其实,这个锻炼对于没有颈椎病的人来说是没问题的,但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用这个方法锻炼后病情是会加重的,反复的颈部扭转刺激只会使病情加重。 一般情况下,颈椎病患者经过系统保守治疗都能缓解或治愈,但是,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慎用手法按摩治疗,必要时可以理疗、康复锻炼等缓解症状,症状渐进性加重,出现步态不稳时需要尽早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也不是万能的,需要客观看待问题。 颈椎病患者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长时间低头,如看书、玩手机、平板电脑等,2.避免高枕睡眠,平卧睡眠习惯者自己的拳头高度即可,侧卧睡眠习惯者可以稍高些跟自己的肩膀同高,保持脊柱不发生扭曲或侧弯为宜,3.日常生活中适量功能锻炼,如扩胸仰头等,也可以进行羽毛球、太极拳、八段锦等锻炼。 本文系李宏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就诊准备:1、梳理自己的主要病情,如腰痛、右下肢麻木、疼痛、颈肩痛、头晕等,不要说,“我腰椎间盘突出”、“我坐骨神经痛”等应该医生告诉您的专业术语,最好能准确说出发病经过、使病情加重及缓解的因素等。2、既往的就诊经过、用药及治疗情况。3、既往有本次发病的病史,应该准备原来的影像资料,如X线片、CT、MRI(核磁共振)等。4、准备接受手法正骨、牵引等治疗时不宜空腹或过饱。
八段锦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养生功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流派。国家体育总局推荐的是站式八段锦,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习练。八段锦简介起源: 形成于12世纪,通过历代流传,形成了多种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动作特点: 动作简单易行,包括八个动作,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功效。整套动作柔和连绵,动静相兼,适合不同年龄段和体质的人群。功效: 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健康状况,特别适合亚健康人群、体质虚弱者以及中老年人。推荐版本站式八段锦: 国家体育总局改编版,动作到位,节奏舒缓,配乐祥和。示范者: 北京体育大学刘晓蕾教授,动作标准,形神兼备,是值得推荐的版本。练习要点姿势: 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站桩姿势,保持松静自然,调整机体平衡。呼吸与意念: 动作中需注意呼吸的调整,与意念相结合,以增强效果。适用人群: 不受时间、场地和天气的影响,适合各类人群习练。
行走训练(1)行走数分钟即可诱发症状,亦可练习行走,但症状诱发后立刻休息,每日3-5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同时记录症状诱发的时间;休息后10分钟内诱发的症状必须消失。否则不可或减量训练。(2)虽有症状或走一段时间后才出现症状,但不影响行走,可坚持行走,直到症状加重再停止,但最多不过30分钟,若30分钟后仍未出现症状或症状加重亦不应继续行走,一般每日2-3次。可逐渐增加行走速度。(3)刚行走时有症状,走一段时间(20分钟以内)后症状反而减轻,可坚持做行走训练,但症状减轻后再行走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若期间再次出现症状或加重则需停止行走。每日3-4次。可视情增加行走速度,但训练后不应出现症状加重。(4)如果行走没有太多症状,可以练习前后走:先向前8-9分钟,再原路直接后退1-2分钟,反复三组,共计30分钟。每日可以1~2次。注意:一定要在平坦宽阔人少的道路上实施,向前行走时速度尽量要快,后退时速度一定要慢。
不知道您有没有过“闪腰”的经历,当遭遇“闪腰”时,腰部疼痛剧烈,无法弯腰、翻身等活动,严重的连呼吸都得小心翼翼,痛苦不堪,当我们遇到“闪腰”时该怎么办呢?我们需要怎样预防呢?接下来,咱们一起聊一聊“闪腰”。“闪腰”一般又称为“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关节错缝”、“腰骶关节扭伤”、“急性腰扭伤”等等,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常因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引起,多发生于老年人、劳动强度大的人群、久坐人群等。在注意力不集中、肌肉力量不够时,因为本身稳定结构不好,腰部肌肉和筋膜受力过大或不均匀而出现拉伤、撕裂、出血等损伤,以腰大肌、髂腰肌、腰方肌、竖脊肌、棘上韧带、棘间韧带、胸腰筋膜、腰骶关节、关节突关节等部位受损为主。“闪腰”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腰部活动准备不足,日常生活中,如泼水、弯腰、起立,甚至咳嗽、喷嚏、打哈欠、伸懒腰等动作,在思想无准备的情况下,会使腰部肌肉骤然收缩而造成腰部肌肉和筋膜的损伤;还有搬重物时动作不协调,或者姿势不正确,重心失衡等原因,腰部肌肉突然收缩、负荷过大,或腰肌收缩不协调,也可以使腰部肌肉、筋膜、小关节受到过度牵拉而损伤。我们遭遇“闪腰”后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应该先放下重物,尽量避免腰部负重,可以卧床休息,如果休息几小时后疼痛缓解,一般问题不大,如果休息几小时后仍然没有减轻,可以佩戴腰围下地适量走动,让腰部肌肉在骨盆带肌协调下重新激活,若疼痛持续不减轻,建议医院就诊,需要排除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或脱出,有没有腰椎横突骨折、棘突骨折、腰椎不稳或滑脱等情况,需要接受骨伤科专科医生的评估、必要的辅助检查和专业的治疗,才能更快的恢复健康。我们怎样预防“闪腰”呢?刚才了解了发生的原因,准备不足、姿势不良、重心不对都可能会伤到我们的腰,我们就应该在搬重物时要有充足的准备,注意正确的姿势,可以先蹲下身体,保持脊柱伸直,让重物不要远离身体中轴线,这样搬东西就不会伤到我们的腰了。要避免闪到腰,除了姿势很重要外,还有“核心肌群”需要训练,利用自已的肌肉来稳定腰椎是最好的防护方法,而通过训练可以使我们的核心肌群变得更强大,当搬重物时就可以发挥类似人体马甲的效果,所以有强大的肌肉,才是支撑身体的根本。推荐一个在家里或者办公室就可以完成的锻炼,即腰椎关节开合运动(“慢骑马”运动):先向上方挺胸挺腹到极限位(左图),腰部会出现紧张感(不能出现疼痛感),停顿3-5秒钟后,放松下沉腰椎到极限或者有牵拉感觉出现(右图),再停顿3-5秒钟后,完成一次运动。重复5~10次为1组。每天不同时段做3~5组。
2019年7月门诊安排 注:门诊班在214诊室,治疗班在216诊室,需要诊断建议门诊班就诊,需要手法治疗建议治疗班就诊。
八段锦,其动作名称为: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臂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颈肩腰腿痛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跟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有很大关系。现在,重体力劳动少了,可是,更多的时间大家都会用在了玩手机、开车、玩电脑、打牌等方面。 玩手机、电脑时,专注于工作或游戏,往往不经意间就是一两个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长时间低头造成颈椎的曲度改变,颈部肌肉疲劳,僵硬、疼痛、头晕、手臂麻木、疼痛等,进一步就发展成颈椎病。近年,青少年颈椎病患者明显增多,应该跟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有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无形中我们骑自行车少了、跑步、步行少了。工作的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选择打牌、喝酒聚餐来排解压力,这些活动有个共同点:久坐,久坐对腰椎的影响是很大的,轻则造成肌肉疲劳、劳损,重则出现腰痛伴下肢麻木疼痛等腰椎间盘突出的表现。 我们应该摒弃不良的生活方式,少开车、多坐公交、地铁,积极参加跑步、健身运动等活动,祝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本文系李宏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