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出现过头晕,然而引起头晕的疾病多达七十多种,怎样判断头晕的真正原因?请您观看神经内科主任王佳伟做客BTV科教《健康北京》录制的节目,带您认识哪种头晕可能危险。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DE1ODAxMA==&mid=201741880&idx=3&sn=9980c0e9c8b013b970df681d7962caa5&key=0dd6657c2b60679e3d316d75b3c06f9c4c31bb6a399d5b4fa6d4f1b2336ee2a8b1497a29bb962a7f26a07a20e62625a7&ascene=7&uin=MzIzMjQ0MzE1&devicetype=android-17&version=26000036&pass_ticket=3pf3War50a3PLvRxvyo2JS1IGmdrVhQPyzQelIZbCp9nT0vFpL8NFhbfs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概念,系由机体针对NMDAR 产生特异性IgG 抗体导致的一种边缘性脑炎(LE)。此后,对该类型脑炎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成为临床最常见、最受重视的自身免疫性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早期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进展时可出现精神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或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随着实验室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越来越成为可能,其中影像学显示颞叶异常信号具有提示作用,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脑脊液中单纯疱疹病毒DNA则是目前诊断的“金标准”.应尽早予以阿昔洛韦治疗,延迟治疗可导致不良预后.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8期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发展简史
1878年,法国学者Broca[1]首先在哺乳类动物大脑半球边缘观察到一完整的环形皮质,包括环绕胼胝体的隔区、扣带回、海马旁回、齿状回和海马,遂将其统一命名为边缘叶.后来此概念进一步扩充,将与上述解剖部位皮质结构相似的区域如额叶眶回后部、岛叶前部和颞极,以及在功能和联系上较为密切的皮质下结构如隔核、杏仁复合体、下丘脑、上丘脑等,统称为边缘系统.这些部位具有调节内脏功能,并参与学习记忆、情绪动机和睡眠-觉醒等活动的作用。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10期http://c.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xdsjjbzz.aspx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1月第13卷第1期Chin J Contemp Neurol Neurosurg, January 2013, Vol. 13, No. 1宋兆慧 刘磊 王佳伟【摘要】新型边缘性脑炎近年来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相关抗体主要作用于细胞表面抗原,包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受体、γ氨基丁酸B型受体、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及接触蛋白相关样蛋白2等。该病主要累及儿童和青年,临床表现多样,病情严重,可合并或不合并肿瘤,常规血清学、脑脊液和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若血清和(或)脑脊液检测到相关抗体可明确诊断。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血浆置换和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疗法,以及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灶反应良好,但存在复发的可能。本文对新型边缘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和改善患者预后。 边缘性脑炎(LE)系指可累及海马、杏仁核、岛叶及扣带回皮质等边缘结构,以急性或亚急性发病,临床表现以近记忆缺失、精神行为异常和癫发作为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1968 年,Corsellis 等首次提出“边缘性脑炎”这一概念,认为它是肿瘤相关性疾病,故又称为副肿瘤边缘性脑炎(PLE)[1]。20世纪90年代,随着抗神经元抗体,包括抗神经元细胞核(Hu)、抗副肿瘤蛋白PNMA2(Ma2/Ta)和抗塌陷反应调节蛋白5(CV2/CRMP5)抗体的被发现,副肿瘤边缘性脑炎开始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且此类患者多预后不良。直到2001年,发现边缘性脑炎患者体内存在抗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VGKC)抗体,大多不伴有肿瘤并且临床过程呈可逆性,方才打破了传统的“边缘性脑炎”的概念[2]。自2007年Dalmau等[3]提出自身免疫性“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概念以来,陆续有学者发现其他细胞膜抗原抗体,例如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受(AMPAR)、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R)及其他自身抗原,如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LGI1)和接触蛋白相关样蛋白.2(Caspr2)等。传统的细胞内抗原(如Hu、Ma2/Ta及CV2/CRMP5)抗体相关性边缘性脑炎通常与肺癌、睾丸癌或其他系统性肿瘤相关,由于脑组织T细胞浸润明显,故免疫治疗效果较差。最近被逐渐认识的抗神经元表面抗原(NMDAR、AMPAR、GABABR、LGI1 和Caspr2 等)抗体相关性边缘性脑炎亦称为“新型边缘性脑炎”,少数患者与畸胎瘤和霍奇金淋巴瘤(HL)相关,对免疫治疗反应良好。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率先报告国内首例抗NMDAR脑炎病例后[4],新型边缘性脑炎逐渐被国内神经科医师关注,其他医疗单位也陆续报道了边缘性脑炎病例。在国内同行的支持下,我院对百余例临床拟诊为边缘性脑炎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标本进行抗神经元表面抗原抗体检测,共发现30例抗NMDAR抗体阳性和3例抗GABABR抗体阳性脑炎患者,可见国人相关病例不在少数,这对其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抗NMDAR脑炎 自2007年明确抗NMDAR脑炎的诊断以来,它已成为临床最为常见的新型边缘性脑炎之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脑炎研究机构近来发现,抗NMDAR脑炎的发病率已超过所有已知类型的病毒性脑炎[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年轻女性多见,但45 岁以上的患者则以男性好发。患者病情进展相似,需经历疾病的多个阶段,预后较好,约有70%的患者病程中可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或上呼吸道感染等类似病毒性感染的前驱症状;通常2周内可伴发出现精神症状,表现为焦虑、失眠、易激惹、行为异常、幻觉或错觉、偏执等;有时还可出现社交退缩和刻板行为,也可有明显的言语障碍,从自主语言至模仿语言,再到完全缄默,在此阶段大多数患者可有近记忆缺失,但常因精神症状和语言问题而干扰对病程和病情的评价[6]。之后即进入反应迟钝期,呈现类似紧张型精神分裂的症状,易激惹和紧张无动交替出现,此期可见口.面.肢体运动障碍、手足徐动症、动眼神经危象、肌张力障碍、紧张性肌强直和角弓反张、昏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中枢性肺通气不足等。癫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但大多出现于疾病的早期。当癫和异常运动同时出现时,需注意鉴别,临床上容易出现癫控制不足或过度用药的情况[7]。不同年龄的患者首发症状有所不同,儿童首发症状以非精神症状为主,包括癫、癫持续状态、肌张力障碍、语言减少或缄默[7]。大多数抗NMDAR脑炎患者临床症状比较严重,部分患者可迅速出现意识障碍、癫发作,以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常见,需入住重症监护室。实验室检查血清和(或)脑脊液抗NMDAR抗体可呈阳性反应(图1)。约80%的患者在疾病初期脑脊液检查异常,甚至多数患者后期仍未恢复正常,包括轻度淋巴细胞比例增加、蛋白定量正常或轻度升高,有60%的患者脑脊液寡克隆区带(OCB)阳性。约50%的抗NMDAR脑炎患者头部MRI无明显异常,其余50%患者T2WI或FLAIR序列显示海马、小脑或大脑皮质、前额叶或岛叶区域、基底节、脑干,甚至脊髓(但较少见)异常高信号[8](图2,3)。大多数患者脑电图检查表现为非特异性慢波,亦可见杂乱的癫痫[9]。抗NMDAR抗体作用靶点为NMDAR NR1亚单位氨基末端(N末端)细胞外抗原决定簇[6]。目前研究认为,抗NMDAR脑炎患者血液和脑脊液中的抗NMDAR抗体在某种程度上通过结合、交联、帽化和内化NMDAR使其可逆性减少缺失,这一作用与抗体滴度成正比,从而导致NMDAR介导突触功能降低,从而干扰兴奋性谷氨酸信号转导,导致谷氨酸水平升高,谷氨酸蓄积后可反馈性引起NMDAR过度激活,致使细胞内钙离子超载产生毒性,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引起学习、记忆和行为障碍[9]。NMDAR进行性缺失和抗体滴度降低后其功能逐渐恢复,可能是患者病情渐进性加重和康复的重要原因[9]。对抗NMDAR脑炎患者进行尸检发现,脑组织B细胞、浆细胞和一定量T细胞浸润,IgG沉积,NMDAR水平下降,但是未获得补体沉积的证据,故支持临床症状是由于突触功能改变所致[10]。二、抗AMPAR和GABABR脑炎 抗AMPAR脑炎好发于女性,可有典型的边缘性脑炎表现,包括亚急性意识障碍、抑郁、易激惹、近记忆缺失和颞叶内侧功能障碍性癫发作等,一般不出现进行性运动障碍、中枢性通气不足和自主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2月第13卷第2期Chin J Contemp Neurol Neurosurg, February 2013, Vol. 13, No.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脊液检查的临床应用王佳伟 宋兆慧doi:10.3969/j.issn.16726731.2013.02.001作者单位: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通讯作者:王佳伟(Email:wangjw2000@yahoo.com.cn)【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髓液; 微生物学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 综述 目前,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仍需依赖脑脊液检查结果,尤其是病原微生物的检查结果。不同炎症反应(包括细菌性、病毒性、肉芽肿性)脑脊液成分特点不同。一般病原微生物培养最具特异性但敏感性较低,实际上,大多数病毒、寄生虫、真菌和慢性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脑脊液培养常为阴性。血清病原抗体阳性仅能证明体内存在病原微生物感染,唯有脑脊液检出病原抗体才表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免疫反应。脑脊液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病原微生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优于病原微生物培养和血清学检测,但是受到专业技术要求高和检测费用昂贵的限制而不能在临床推广应用。而且PCR检测敏感性极高,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总之,这些脑脊液检查方法有时具有误导性,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亦取决于不同病种和病原微生物。因此,详细了解这些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临床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检测结果,临床医师需结合临床症状与体征,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为了规范临床诊断程序,笔者扼要总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思路如下。一、病毒性感染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1)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感染:PCR检出HSV.1对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有帮助,并可鉴别轻症或不典型病例。美国国家过敏性疾病与感染病研究所联合抗病毒研究组(NIAID.CASG)对54例经病理证实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显示,53例(98.15%)患者PCR检测HSV.1阳性[1];其他多项研究也表明,PCR检测灵敏度高达90% ~ 100%,较少出现假阳性结果[2.5]。PCR检测的高阳性率可能提示脑脊液病毒表达量高。Mitchell等[6]对经分子微生物学实验室检测的2106例脑脊液PCR结果进行分析,HSV.1阳性检出率达100%,无一例出现假阳性结果;而且出报告平均时间也由以往的3天缩短至数小时[7]。由此可见,在保证实验室严格预防假阳性结果和避免发生样品遗留污染的前提下,PCR用于检测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目前通过PCR检测HSV.1仍存在一些困难。这是因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经治疗后其脑脊液中仍能检测到HSV.1 DNA,且持续时间不明。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19例HSV.1感染患者经抗病毒治疗2周后,仍有4例脑脊液PCR检测呈阳性[1]。PCR检测持续阳性是否提示仍存在病毒复制或仅代表在活跃期病毒感染终止后仍有病毒DNA残留,尚不十分清楚。有研究者应用PCR技术成功地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尸脑中检出单纯疱疹病毒,支持后者的结论。因此,脑脊液检出HSV.1 DNA可能并不提示存在持续感染。也有个案报道,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同样存在脑脊液、MRI和脑电图异常改变的病例,经阿昔洛韦治疗后其脑脊液PCR检测结果呈阴性[8]。但是对于可疑病例,即使已经开始应用阿昔洛韦治疗,仍然建议复查脑脊液PCR。然而抗病毒药物治疗多久方可对PCR检测敏感性产生影响,尚不清楚。对于病因不明的脑炎恢复期患者,PCR检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血清和脑脊液病原抗体分析可能有一定帮助。对PCR检测结果阴性、临床疑似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而病毒学检测无法明确病原体的患者,脑脊液抗体水平升高比血清学检测更有诊断意义[9]。综上所述,对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在脑炎急性期,脑脊液HSV.1 PCR检测结果具有特异性且灵敏度高达95%,发病2 周~3 个月时,脑脊液/血清抗病毒抗体滴度比值更具诊断价值。(2)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感染:HSV.2导致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主要好发于新生儿,而且HSV.2也是引起复发性脑膜炎的常见原因。采用特殊PCR引物序列可区分HSV.1和HSV.2,此法目前已常规应用于临床检测。对于PCR检测结果呈阴性的病例,尚不清楚是由于HSV.2发生逃逸还是存在其他引起复发性脑膜炎的因素。对于复发性脑膜炎患者,目前尚无关于PCR检测的大样本临床试验证据;亦无文献报道关于脑脊液样本采集时间对检测敏感性影响的相关数据。目前临床一般采用发病4天内的脑脊液样本,也缺乏关于HSV.2复发性脑膜炎首次发病或复发后,脑脊液中是否存在或持续存在HSV.2特异性抗体的研究数据。脑脊液/血清抗病毒抗体滴度比值>1∶20则可证实病毒鞘内合成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重点提示:对于HSV.2感染导致的新生儿脑炎,经脑脊液PCR检出HSV.2具有明确诊断价值;对于复发性脑膜炎,脑脊液PCR检测HSV.2以发病前3天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2. EB 病毒感染(1)实验室检查: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衣壳抗原(VCA)IgM通常产生于发病10天内,感染6周后消失;IgG大多出现于发病2周内,可终身呈持续性低滴度阳性。抗EB病毒核抗原(EBNA)抗体,一般在发病6周内出现,终身持续阳性。因此,若脑脊液中VCA IgG与抗EBNA抗体同时阳性,提示患者曾经感染并长期潜伏感染EB病毒;当脑脊液VCA IgM或IgG阳性而抗EBNA抗体阴性时,则表明存在近期感染。一般情况下,免疫系统正常的患者较少出现EB病毒性脑炎或脑脊髓炎。EB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后,脑脊液细胞总数升高,若同时有血清学证据,则表明近期感染通过PCR检测脑脊液EB病毒DNA更具特异性,但是由于EB病毒性脑炎临床少见,故对于PCR检测的敏感性目前尚无法提供确切的临床证据。由于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可检出EB病毒DNA,因此也可因脑脊液被血液污染而导致其PCR检测结果呈假阳性。EB病毒的PCR检测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或器官移植者至关重要。存在局灶性脑损害或罕见脑膜淋巴瘤的患者,脑脊液EB病毒PCR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HIV相关性淋巴瘤患者PCR检测灵敏度可高达89%,但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即使HIV血清学检测阳性的淋巴瘤患者也有8% ~ 10%的假阳性率[10]。同样,EB病毒PCR检测阴性亦不能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可能。(2)重点提示:对于EB病毒感染综合征[如吉兰巴雷综合征(GBS)、脊髓病、小脑炎、脑脊髓炎]患者,若脑脊液检测VCA IgM或VCA IgG阳性而抗EBNA抗体阴性,则提示存在近期感染;EB病毒性脑炎或脊髓炎患者,脑脊液EB病毒PCR分析可检测其中枢神经系统有无病毒入侵;器官移植或HIV相关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脑脊液EB病毒PCR检测可协助诊断,但可出现假阳性。3. 肠道病毒感染肠道病毒(enterovirus)是微小RNA(miRNA)病毒科的正链RNA病毒。对于肠道病毒的检测,传统细胞培养方法平均需要6天。相比之下,实时PCR(RTPCR)分析可于检测当日即获得实验室检查结果,且肠道病毒RNA PCR检测是诊断该类疾病最为敏感的方法。4.西尼罗河病毒感染(1)实验室检查:感染西尼罗河病毒(WNV)后患者脑脊液成分一般无特殊改变,蛋白定量可有异常,平均(1040±1170)mg/L,葡萄糖水平正常,平均(4.44±1.11)mmol/L[11]。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细胞总数平均为226 × 106/L、脑炎患者平均为227 × 106/L,均以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占优势[12]。明确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指标是脑脊液检出IgM,约80%患者可于发病7 天内检出IgM,若检测结果呈阴性,亦不能排除诊断;几乎全部患者可于发病14天时呈阳性反应。脑脊液西尼罗河病毒IgG出现较晚,且可与其他黄病毒属抗原(如圣路易斯脑炎病毒)发生交叉反应,因此脑脊液检出IgM更具特异性。西尼罗河病毒RNA PCR检测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一般在发病5天内灵敏度约55%,血清学检测阳性率约10%,但特异度可近100%;当体内尚未产生特异性抗体时,PCR技以帮助检测脑脊液西尼罗河病毒RNA。(2)重点提示:检测西尼罗河病毒感染性脑炎或脑膜炎患者,脑脊液IgM表达水平更具特异性。5.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1)实验室检查:单纯带状疱疹感染患者,即使免疫系统正常也会出现轻度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定量升高。脑脊液中存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复制活跃。免疫功能减弱或正常的患者,其皮肤表现不典型,此时脑脊液检出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有助于诊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可表现为节段性运动麻痹、脊髓病变、脑神经病变或脑膜脑炎,脑脊液PCR检测能够明确病因。脑脊液存在IgG,表明存在鞘内病毒合成,并处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活动期[13]。存在免疫抑制的宿主可在无症状性感染或非临床显性感染过程中合成抗体而进入脑脊液,虽然PCR检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脑脊液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检测,但抗病毒抗体检测对明确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仍有一定作用。(2)重点提示:对于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脑膜脑炎,PCR检测具有明确诊断价值,脑脊液/血清抗病毒抗体滴度比值也有辅助诊断意义;对于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的脊髓病变、血管炎、偏瘫、白质脑炎以及无疹性带状疱疹,脑脊液PCR或抗体检测可能有诊断价值,但是特异性和敏感性尚未获得确切的临床证据。6. JC病毒感染(1)实验室检查:JC病毒主要侵袭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引起罕见的亚急性脱髓鞘疾病,即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14]。脑脊液检查一般于正常水平,蛋白定量可轻度升高(<1000 mg/L),细胞总数较少升高(<20×103/L);JC病毒培养多呈阴性。脑脊液PCR检出JC病毒DNA具有特异性,灵敏度约为76%,假阴性率为2%,可能与脑脊液病毒DNA低拷贝有关。(2)重点提示:脑脊液PCR检测呈阳性反应可支持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诊断,但阴性结果亦不能排除诊断。唯有脑脊液检出JC病毒和脑组织活检才能明确诊断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二、细菌和寄生虫感染1.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测具有重要临床评价意义,蛋白定量、葡萄糖水平、细胞总数、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为基本检测项目。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蛋白定量>1000 mg/L,葡萄糖水平约低于血清的40%,白细胞计数> 500 × 106/L并以多核例占优势。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及疫苗相关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改变均可能影响脑脊液细菌抗原试验(BAT)的阳性预测值,因此对其临床实用性存有疑虑[15]。大样本回顾性临床研究发现,细菌抗原试验筛选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并不优于革兰染色[15],因此,许多实验室已经停用该试验。不过,由于该试验所需时间比细菌培养更少,且对细菌培养阴性的细菌性脑膜炎尚有诊断价值,目前仍有实验室在继续应用。2.结核性脑膜炎(1)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出结核分枝杆菌是目前唯一能够明确诊断和协助治疗的方法。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等单位采用改良方法检测脑脊液分枝杆菌,明显提高了阳性检出率[16]。发病后患者脑脊液蛋白定量可升高至1000~2000 mg/L;葡萄糖水平降低或于正常值范围,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但仍有32%患者以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反应占优势。其他脑脊液指标异常还包括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升高、氯化物水平降低,但均无特异性。脑脊液抗酸染色灵敏度较低,仅为4% ~ 2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出结核分枝杆菌IgG亦可协助诊断,但敏感性较差。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仍是诊断金标准,但敏感性较差、培养时间较长,故临床应用滞后。脑脊液PCR检测不适用于结核性脑膜炎,故不推荐作为常规检测项目。目前,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PCR检测仅用于疑似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但不同实验室应注明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7]。其他结核分枝杆菌RNA扩增技术,如结核分枝杆菌直接试验(MTD)敏感性与细菌培养阳性率相似[18]。2004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推荐采用干扰素.γ释放试验(IGRA)检测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和培养分泌蛋白.10(CFP.10)刺激后,通过T细胞免疫反应可使外周血干扰素.γ水平升高,由此间接检测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含量。据文献报道,该项检测方法对抗结核药物治疗前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的结核病患者的灵敏度约达89%[19]。(2)重点提示:对于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PCR检测速度快,但诊断价值较低,不推荐作为常规实验室检测项目;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敏感性低,但具有明确诊断价值。通过改良方法检测脑脊液分枝杆菌,可以提高阳性率。3. Whipple 病(1)实验室检查:Whipple(WD)的致病菌,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1例Whipple病患者十二指肠组织中扩增出RNA序列信息,通过对其进行分析进而分类,发现该菌为革兰阳性放线菌,与已知的任何菌属均不十分相似,基于此而被命名为Tropheryma whipplei(T. whipplei)菌[20]。发病后患者脑脊液蛋白定量、葡萄糖水平和细胞总数可于正常值范围,约46%患者也可有蛋白定量升高,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率无明显变化;淋巴细胞比例可增多,约47%患者白细胞计数≥ 5 ×103/L。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通过脑脊液PCR检测证实,即通过扩增T. whipplei菌DNA寻找16SrRNA基因。目前该项技术已经规范为一项敏感性较高并且能够明确中枢神经系统Whipple病患者脑脊液是否存在T. whipplei菌的实验室检测指标[2122]。脑脊液PCR检测呈阴性反应,非T. whipplei菌对结果的影响仍未可知;也有明确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Whipple病的患者脑脊液PCR检测结果呈阴性,但抗菌治疗有效[2325]。(2)重点提示:脑脊液PCR检测是目前获得临床诊断证据的最佳实验室检测方法,但敏感性尚未确定。4. 弓形虫病脑脊液PCR检测有助于明确脑组织内是否存在弓形虫活动性感染,疑似中枢神经系统弓形虫感染的患者脑脊液PCR检测灵敏度为60% ~ 80%。PCR检测呈阳性可以明确诊断,但阴性结果亦不能排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