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招募如果您患有晚期尿路上皮癌,您可能符合条件参加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开展的“一项ZKAB001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用于晚期尿路上皮癌治疗的Ib期临床试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迟志宏ZKAB001是兆科(广州)肿瘤药物有限公司的重组全人抗体PD-L1单克隆抗体,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由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本研究预计至少20例受试者参加,旨在观察和评价ZKAB001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用于晚期尿路上皮癌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及初步有效性。如果您满足以下主要入选标准,您有可能符合条件参加这项研究:1年龄18岁且80岁;2病理学证实的尿路上皮癌。3、晚期初治或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结束超过6个月首次复发的患者。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研究信息:1.您可以从好大夫上咨询迟志宏主任,2.就诊北京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科迟志宏门诊或唐碧霞门诊。门诊时间:迟志宏:周一下午、周二上午、周四上午、周五上午(南郊肿瘤医院) 唐碧霞:周一上午。
临床试验招募如果您患有晚期黑色素瘤、肾癌、尿路上皮癌,您可能符合条件参加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开展的“一项评价KD6001注射液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的I期临床研究”。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迟志宏KD6001注射液是上海康岱生物医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一类CTLA-4免疫药物。CTLA-4抗体类药物如伊匹木单抗,已经美国FDA批准,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用于黑色素瘤、肾癌等肿瘤的治疗。本研究预计约10~20例受试者参加,旨在评价KD6001注射液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及初步有效性。如果您满足以下主要入选标准,您有可能符合条件参加这项研究:1.年龄18岁且70岁,男女均可;2.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经标准治疗失败、不能耐受标准治疗、拒绝/或没有标准治疗的黑色素瘤、肾癌、尿路上皮癌;3.同意提供肿瘤组织标本;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研究信息:1.您可以从好大夫上咨询迟志宏主任,2.就诊北京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科迟志宏门诊或唐碧霞门诊。门诊时间:迟志宏:周一下午、周二上午、周四上午、周五上午(南郊肿瘤医院) 唐碧霞:周一上午。
随着国产PD-1单抗的陆续上市,近期不断有患者和家属问我这个问题。到底选择用进口的还是国产的PD-1单抗?它们的疗效和副反应有差别吗?回答这个问题,只能从临床试验中寻找答案。大家都知道,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比较差,以往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PD-1单抗的上市为这类患者开启了希望之门。目前国内以“二线治疗晚期黑色素瘤”为适应症,批准上市的PD-1单抗有进口的帕博利珠单抗(可瑞达)和国产的特瑞普利单抗(拓益)。这二个药物都在黑色素瘤患者中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研究。首先,先看看帕博利珠单抗的临床试验KEYNOTE-151研究。入组的是既往晚期一线化疗或靶向治疗进展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中国黑色素瘤患者。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经确认的有效率(ORR)为16.7%,疾病控制率(DCR)为38.2%,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1个月。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因不良反应停药的发生率为1.9%。我们再来看看特瑞普利单抗在国内的临床试验结果。入组的是标准治疗失败后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特瑞普利单抗治疗经确认的有效率为17.3%,疾病控制率为57.5%,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为3.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在16个月时尚未达到。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因不良反应停药的发生率为15.6%。表1特瑞普利单抗与帕博利珠单抗临床试验数据再具体看一下,帕博利珠单抗入组的都是二线治疗的患者,特瑞普利单抗入组的二线治疗患者占31.5%,其余都是三、四线患者。大家都知道,晚期肿瘤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及治疗方案更换的增多,体力状况会逐渐下降,再次治疗的有效率也会逐渐减低。从特瑞普利单抗的亚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一规律。表2既往全身治疗线数及各黑色素瘤亚型的特瑞普利单抗疗效那么,下一个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国外临床试验PD-1单抗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有效率能达30-40%(Keynote-006,CheckMate-037,CheckMate-066,CheckMate-067临床试验),要比国内的高很多?因为黑色素瘤亚型在不同人种中所占比例不同。在白种人中,非肢端皮肤型黑色素瘤亚型占95%,肢端及粘膜亚型仅占5%左右。而在中国人中,肢端亚型占50%,粘膜亚型占20%。研究表明,肢端及粘膜亚型黑色素瘤的PD-L1表达及肿瘤突变负荷明显低于非肢端皮肤型黑色素瘤亚型,所以造成中国人群中PD-1单抗的有效率不高。特瑞普利单抗在非肢端皮肤亚型黑色素瘤中的有效率为31%,和国外数据相类似。所以,PD-1单抗不是神药,有一定的有效率,某些人群用药后可能会受益。另外,国产的PD-1单抗在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都不次于进口药物。
黑色素瘤是目前临床上恶性程度最高、发病率增长最迅速的肿瘤之一,它发病隐匿且恶性程度非常高,进展尤其迅速,如不及时治疗,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到10%,危害丝毫不亚于人们熟知的结直肠癌、肺癌。因此身上长痣的人要格外注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对抗黑色素瘤的重要方式。国人“恶痣”发病特点黑色素瘤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肢端型、黏膜型、慢性日光损伤型、非慢性日光损伤型和原发灶不明型。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均以前两型为主。黑色素瘤的发病率随人种、地域、种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白种人的发病率远较黄种人高,居住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白种人的发病率高达44/10万,黄种人约为1/10万。尽管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黑色素瘤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增长率更快。此外,欧美国家高发人群主要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我国高发人群为40~50岁的中年人。尽管目前黑色素瘤没有明确病因,但其发病也并非无迹可寻。迟志宏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黑色素瘤可能与日照、受伤摩擦等因素有关。过度日照可能会诱发黑色素瘤。这是因为日照中的紫外线,可能会诱导皮肤黑素细胞损伤,在反复损失、修复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DNA突变,白种人常见的黑色素瘤与此有关。而黄种人一方面色素细胞相对白种人较多,可以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原发灶常位于紫外线接触较少的部位,因此对于黄种人来说,受日照影响小。除日照外,黑色素瘤还有可能和外伤或反复物理刺激有关。迟志宏介绍说,临床上相当一部分患者原发灶有过外伤史,如扎伤、砸伤、挤压伤,受伤部位色素可能一直不消失,在修复过程中出现细胞恶变。此外反复多次的磨擦等物理刺激也可能会使部分正常的色素痣转变成恶性黑色素瘤。我国人对黑色素瘤认识不足,早期确诊较少,一经发现很可能就到了中晚期。曾经有患者发现指甲底下皮肤出现“黑线”迅速增宽,出血并不断蔓延,当做灰指甲治疗不见好,进一步检查才发现是黑色素瘤,不得不截指(趾)保命。像这样发现晚延误病情,导致手术范围及难度增大、复发转移率增高、生存期缩短的例子不在少数。我国黑色素瘤多发于肢端和黏膜,具有一定隐蔽性。迟志宏介绍说,肢端型黑色素瘤分布于四肢末端的皮肤,如足、手等位置。黏膜型黑色素瘤更加隐蔽,分布在直肠、肛门、外阴、眼、口和鼻咽等处,难以用肉眼发现,有的患者大便出血或阴道出血后,体检才发现患病。迟志宏建议,肢端、黏膜等高危部位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痣或色素斑,一定要引起重视。早期发现并治疗,黑色素瘤患者生存率可达95%以上。人各有“痣”警惕识别身上各处的痣好多颗,到底哪个会恶变成黑色素瘤?迟志宏表示,大部分痣恶变概率不高,因此不必总是为了几颗痣忧心忡忡,而且部分黑色素瘤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早期发现,她给大家介绍了以下识别可疑痣的方法。看痣的对称性。大多数普通痣两半是对称的,如果对称的痣短期内变成两半不对称的,就要警惕恶性黑色素瘤了。看痣的边缘。普通痣的边缘光滑,与周围皮肤分界清楚,如果痣的边缘短期内变得边缘不整齐,成锯齿状改变,也要警惕。看痣的大小。普通痣一般比较小,如果短期内增长迅速,需要来医院除外恶性黑色素瘤。有人出生自带大片先天黑痣,或是多毛痣,短期内痣突然增大,内部出现结节,毛发脱落,都需注意是否会发生恶变。看痣的颜色。普通痣通常是棕黄色、棕色或黑色,而恶性黑色素瘤发病时颜色变深、变浅或者变色,如从黑色变成黑色与肤色相间,在棕黄色或棕褐色基础上掺杂粉红色、白色、蓝黑色,颜色不均匀。其中,大片的蓝痣更容易癌变,一旦癌变,恶性程度极高,要密切关注。看痣的部位。手、足是中国人黑色素瘤的高危部位,目前我国手、足部位的肢端黑色素瘤发病率约占总发病率的一半。其他摩擦部位如肘部、头皮、外阴的痣也易恶变。此外,如果指甲下的皮肤出现“黑线”,并且色素范围迅速扩大,或者颜色侵及甲外皮肤,也有可能是黑色素瘤。以上特征也不是一概而论,迟志宏表示,识别黑色素瘤最重要的办法就是观察痣的动态变化。短期生长速度突然加快,形态有以上变化,怀疑是黑色素瘤,应立即咨询专业医师,以获得早期诊断。有“痣”之士不要乱点很多人有这种想法:“黑色素瘤的风险这么高,不如不把身上的痣全部点掉,既美观又安全。”迟志宏认为,这种“宁可错杀三千,也不可放过一个”的做法有很大的隐患。她表示,目前点痣主要是激光、冷冻两种治疗方法,擅自使用这两种方式刺激色素痣,不但不会预防黑色素瘤,还会导致色素痣恶变。因为激光、冷冻难以确定色素细胞是否全部消灭,一旦色素细胞只有部分消灭,点痣产生的物理创伤刺激,更可能损伤残余色素细胞,使其在修复自身时出现恶变。所以如果病人觉得痣有碍观瞻,建议去整形外科去做完整的手术切除,如果痣有病变,医生还可以通过病理检查,及早发现。而对于已经确诊为黑色素瘤的患者,要去专科医院就诊,得到规范的治疗。黑色素瘤大略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主要表现为病灶处色泽、大小等刚刚开始出现变化,中期肿瘤可能继续增大,甚至病灶处出现破溃、糜烂、渗液、出血等情况,晚期肿瘤已经远处转移。在治疗上,医生会根据病理检查、全身分期检查的结果,来判断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例如,手术的范围和方式、手术后是否需进行辅助治疗等,目前术后常用的辅助治疗是大剂量干扰素治疗。此外还会根据基因突变情况,对晚期患者利用一些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某些特定部位转移的患者还需进行放疗等措施治疗。尽管不同患者的黑色素瘤发展情况和速度不同,治疗方法也有区别,但可以明确的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死亡风险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