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环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操作,说简单很简单,但也经常会碰到一些取出困难的节育环。我院宫腔镜科接受基层医院转诊的困难型取环。 曾经有一例多次盲取未成功患者,经宫腔镜检查后发现是金属圆环部分嵌顿于子宫肌壁,位置在右宫角,超声监护下看到强回声达浆膜层,两种选择1.经阴道试取,2.腹腔镜监护下取出。我们知道宫角部肌壁厚度仅5mm左右,且血管丰富,一旦肌壁破损极有可能引起持续内出血,经验告诉我有风险但也有取出的可能,但目前医疗不良环境又让我很担心,一旦经阴道取环出现破损处出血,需要再经腹止血就被动了,也许又是一起医疗纠纷。检查完一直犹豫中到底取不取,如果经阴道成功取出则给患者最小的损伤。在与患者及家属反复沟通,并详细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 患者是一对年轻的农民,有点木讷,没有太多的话,只说我们想试试。在B超监护下,取环钩勾住宫腔内暴露部分,试着牵拉,阻力较大,反复缓慢牵拉,B超显示宫角肌壁随着牵拉向宫腔内陷,弹簧丝拉直剪断后试图抽出,却牵拉不动,肌壁随着内陷,因担心肌壁损伤出血,便终止了手术,告知小夫妻,取环失败,只能再想办法了。患者没有说什么,只问那该怎么办,看着那对老实的小夫妻,犹豫着告诉他们,可以等几天再试着取一取,小夫妻很配合,一周后又来到医院,同样B超监视下牵拉预留的金属丝,又松动了些,但是肌壁还是内陷的厉害,在反复牵拉几次后阻力仍大,金属丝已经拉直,不敢太过暴力,再次终止,告诉患者还是不行,但自己感觉可以再等几天,肌壁由于拉力造成肌纤维坏死也许还有机会,患者在一周后如约而至,这次很顺利。牵拉过程中稍有阻力,稍加用力即取出,X线透视盆腔未见残留,观察患者无异常表现,留了医院电话给他们,告知回家后如有不适及时返院,小夫妻只说了一句谢谢,后来未再联系,我想他们应该是回到了正常生活状态。 回顾这个过程,其实是患者的信任使我们成功,也使他们获益,以最小的创伤完成了治疗。医患之间的信任真的是医学发展的助力。
依然记得那个小姑娘坐在我对面,低头羞涩的一笑,妈妈代诉病史,“孩子16岁了,同学都来月经了,她还没有。”小姑娘外观发育很好,也很漂亮。体检盆腔未触到子宫,也未见到正常阴道,建议再超声检查,不一会妈妈满脸忧伤的回到诊室,报告提示:盆腔未探及子宫回声,双侧卵巢未见异常。 这是一年来诊断的第二例先天性无阴道无子宫了。该病最早由Mayer于1829年报到,后来Rokitansky等对本病进行了深入研究,故该征被称为Mayer-Rokitansky-Kuster-Hauser综合征,发生率约1/5000,按这个比例我国大约有13万患者存在。该病系胚胎期苗勒氏管早期发育正常,进入中期后停止发育或发育不同步所致,因此输卵管卵巢正常,而子宫和阴道缺如。因生殖、泌尿、骨骼、心血管、消化系统均来源于中胚层,故常合并这些系统的异常。 一旦确诊,患者最常问到的问题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虽然MRKH综合征是一种先天疾病,但主要原因却与外界一些不良因素有关,如环境因素、病毒感染、致畸药物、有害物质以及营养失衡等影响了胚胎发育有关,但具体到每一位患者,又有很多找不到明确的原因。该病多发生在胚胎6-9周(月经规律的话即停经8-11周),因来源于生殖嵴的性腺发生较早,所以患者均有正常的卵巢,染色体核型也为46,XX,故患者一般均外观发育较好,都表现为正常女性体态。 患者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即如何治疗,摆在面前的两个诉求,性生活和生育问题。阴道成形解决了婚后的性生活问题,这已不是什么难题,把握好手术时机,因人而异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即可,而生育却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目前医学界能想到的解决方法包括代孕和子宫移植。代孕的方法理论上可行,实践中也有为数不少的成功案例,患者由此得到生物学上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但这种方式牵涉到伦理、政策、管理、法律等诸多问题,使的其在很多国家都是被禁止的,在我国也是不合法的。另一种方式即子宫移植,这种方式感觉离我们很远,国内的学者也认为代价太大不太可行,但患者咨询的也不少,在这里也做一些简单的介绍。进行这项研究比较早的是土耳其,成功移植后经过2年的观察,医生为这位患者进行了体外受精胚胎种植,但终未获成功生育。近日瑞典的医生报道了9例移植的病例,目前尚在观察中。而这种治疗方式所涉及的技术难题、供体的来源及高昂的费用,也使其很难在临床推广,且最终能否成功生育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带着无奈回答了患者母亲的咨询,并和她沟通了孩子成长中的身心问题,现在这种病例多在青春期即能诊断,这个时期正是孩子精神心里最敏感的阶段,隐瞒病情不可取,因为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逐渐引导孩子接受现实,面对身体的疾患,培养孩子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可能意义更大吧。 伤心的母亲走出诊室时没有忘记道一声谢谢,真的不愿面对这样孩子,内心感叹着疾病面前医学的局限,带着歉疚祝愿小姑娘能健康成长,5年10年,但愿医学的发展能圆了这个群体做母亲的梦。
宫腔镜诊断技术因其直观而近无创在妇产科领域应用越来越广,但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却还很陌生,因为不知所以恐惧,经常看到患者高度紧张战战兢兢的接受检查,我们要花大量的精力来安慰,那一刻我们似乎变成了儿科医生。今天来科普一下,愿您轻轻松松的走进我们的诊室。 首先了解一下我们的子宫,当人站立时子宫就像一个倒着放的被扎了口的袋子,藏在我们的小腹深处,别小看这个扎着的口,他可是上帝的杰作,正是这个口,在您孕育的过程中让宝宝安全的呆在里面,如果没有这个扎紧的口,定会生出很多事端。我曾经历过一个患者,在孕4-6个月流产4次后,豁然明白这不对了,经过咨询检查,她被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在又一次怀孕后我们的老主任为她做了宫颈环扎,即便如此,那个宝宝还是亟不可待的在35周时来报到了,连产房都没走到,就哗啦一下来到这个世界,后来还见过这个小朋友,长的小人精似的。也正是这个口在宫腔镜检查时会带来一些痛苦,但都在可承受范围。检查时把一个没有铅笔粗的光学试管通过阴道宫颈放入宫腔,再由与之相连的摄像机将宫腔的图像还原在监视器上,供医生观察记录,同时您自己也可以看到。在检查中我会告诉您,“来看一下您的宫腔,这个机会可不多哦。”当然也有些患者因宫颈管狭窄、坚硬、子宫过度屈曲,会产生一些痛苦,但大都可以承受,而且大多检查时间很短,所以大可不必过于紧张。当然如果您对疼痛高度敏感,心理素质无比脆弱,我们可以提供无痛技术,即短效静脉麻醉,睡一觉一切都OK了。 下面谈一下各类检查需要注意的问题。 宫腔镜在妇科最常见的适应症是异常出血,大多患者来了就是要找“哪里出血了”,宫腔镜检查需要一个清晰地视野,而出血会影响镜下观察效果,故大多医生不愿在您大量出血期间镜检,而您又长期流血不止,所以建议您在出血减少的情况下检查,有时您来了会给您另安排时间,还请谅解。宫腔镜检查另一个常见适应症是超声提示的宫腔异常回声,这类患者我们会要求您保持膀胱有一定的充盈,术中联合超声检查以提高准确率。如子宫肌瘤、子宫发育异常、子宫内膜息肉等,宫腔被膨宫液充盈后形成的影像在超声下更显清晰,另外适度充盈的膀胱可以纠正过度前屈的子宫,检查时减轻痛苦,故请您配合。还有在不孕症中的应用,其中用的比较多的是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的疏通,对于一些输卵管粘膜未遭破坏的近端阻塞有一定的作用,但也不是所向披靡,有时也会让您很失望,但作为一个既经济而且创伤很小的治疗手段不妨尝试一下。好了,您的疑虑解除了吗?其实宫腔镜检查远没有那么可怕,轻轻松松过来解密自己的宫腔小世界,愿意尽我所能给您帮助,因为你健康,我快乐。
转载北京协和医院龚晓明大夫文章,来自好大夫在线。【专业名词】 曾经有人把这个翻译为“cervical erosion”,但是很遗憾,你翻遍国外权威的妇产科教材,你居然是找不到“cervical erosion”的诊断。然后找wikipedia,自动地转到了“cervical ectropion”这个词上面去了,看来维基百科还挺智能,知道这个chinenglish的翻译想要说明什么问题。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妇科龚晓明 【什么是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曾经是一个困扰了很多女性的一个疾病,去做体检,几乎是十有八九会被诊断为宫颈糜烂。 要谈宫颈糜烂,可能还是需要从医生的教育开始谈起。中国医学生的统编教材,在2008年之前的《妇产科学》上,宫颈糜烂一直是作为一个标准的疾病存在的,甚至有谈到它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但是实际上,那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中国的妇产科学,和国际脱轨了多年。在之前妇产科大夫,把宫颈生理期出现的宫颈的柱状上皮外翻当做是一种病理现象了,所以加以诊断。在2008年,本科生的第7版《妇产科学》教材,在其前言中明确表示:要和国际接轨,重视知识更新……不断更新临床诊断治疗标准。 例如取消“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国内是应该要取消“宫颈糜烂”这一诊断的,但是由于不少医师知识更新缓慢,哪怕是在本科生教材修订这个诊断以后5年,仍然有很多医师在诊断“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说到底,实际上是过去对宫颈的一种正常表现的错误认识。 【病生理机制】 那好,说一下,宫颈糜烂为什么过去被错误地认为是一种异常的疾病了。 看下下面的示意图,图1. 宫颈示意图 正常的图1是人体子宫和阴道连接部位的冠状切面图,如果做妇科检查,医生能从阴道内看到的部分是那个黄色的部分,即是宫颈的外观(图3)。在宫颈的部位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如图2所示,靠近阴道内的是鳞状上皮细胞(Squamous cell),而靠近子宫那个方向的是柱状上皮细胞(columnar cell)。两种上皮在外观上表现是不同的,来看下图3,那个在妇科检查下所见到的宫颈外观。在中央的部分,有点看起来象是“糜烂”的宫颈的部分,就是柱状上皮覆盖了以后的外观,而外侧相对比较光滑的宫颈,则是鳞状上皮细胞覆盖的宫颈的部位。柱状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有点类似打仗起来的僵持区,这个区域在医学上被命名为“鳞柱交界区”,这个区域也是宫颈癌的好发区域(宫颈癌和宫颈糜烂没有必然的相关性,下文分解)。鳞柱交界区容易受雌激素的影响。女性在青春期之前,卵巢功能没有完善,雌激素低下,柱状上皮就靠内侧些,到了来月经以后,柱状上皮就受雌激素的影响下,更多地朝外侧发展,因此就有更多的类似“糜烂”一样的柱状上皮在宫颈口在检查的时候发现,在绝经了以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又开始退回内方,因此到时候检查“糜烂”也就看不见了。所以,本质上上来说,所谓的宫颈糜烂,实际上是柱状上皮外翻(cervical ectropion)。 图2 宫颈组织学的结构 图3. 正常宫颈的外观 在过去的医学教科书上,还有宫颈糜烂的所谓分度诊断,称之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见图4,认为范围的大小是炎症程度的轻重,面积小于1/3是轻度,1/3-2/3是中度,超过2/3是重度,如果理解我前面所提到的所谓的“宫颈糜烂”的真正机制,就很好理解了,这个其实就是受雌激素影响后柱状上皮外翻的程度不同,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图4 宫颈非糜烂,是柱状上皮外翻的程度不同而已 【临床表现】 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什么特殊的临床表现。 有些人可能会有接触性出血的表现,但是只是宫颈的个体差异,就象有些人嚼点硬东西,牙齿或者嘴巴出点血,是可以理解的。 这里需要提一下宫颈炎,如果有白带增多、发黄,有异味的情况,这些是宫颈炎症的表现,是在宫颈上出现感染了以后出现的症状。宫颈那囊和肥大,也是宫颈慢性炎症的结果。 【需要治疗吗】 如果理解了前面提出的内容,就不难理解所谓的“宫颈糜烂”,其实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治疗,现在如果一上网查询到诸多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都是错误的。 同时顺便提一下,对于有症状的宫颈炎,需要进行治疗的。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医院来定,但是通常情况下,急性的炎症用栓剂药物治疗就可以了,慢性的炎症可以采用激光或者冷冻等物理治疗的方法。 【需要定期检查吗】 宫颈的定期检查是必要的,这个不是为了预防宫颈糜烂,是为了预防宫颈癌。 【不治疗会发展为癌症吗】 宫颈癌的发生是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有关,有些HPV的所谓的高危型HPV,在宫颈鳞柱交界区持续感染的时候,容易发生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宫颈癌自从有了宫颈刮片以后,死亡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关键就是提前预防和治疗。目前推荐21岁以后的女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宫颈刮片的检查,在30岁以后,可以联合HPV进行检查,如果连续3次HPV和宫颈刮片检查都阴性,可以间隔时间延长到3年一次检查,到65岁以后可以停止筛查。 【对生育有影响吗】 理解宫颈糜烂是生理现象的话,也就意味着这不会对生育造成影响的。 【为什么那么多的医院还在治疗宫颈糜烂】 如前所说,国内对于宫颈糜烂的观念的改变是08年以后正式写入教材的,但是还有很多医生没有了解和学习这个新概念,还在诊断和治疗宫颈糜烂。 现在社会上令人气愤的是,不少不良医院,用宫颈糜烂这个来作为吸引病人来妇科门诊的招牌,让健康人去一查一个宫颈糜烂,紧接着就是上药、输液,甚至LEEP、激光都上,动不动治疗费上千上万,成为典型的过度治疗的手段。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公众意识到这个问题,避免被过度治疗。
科技的进步让世界没有了秘密,包括这片最隐秘的花园宫腔粘连是主人留给子宫的痛 子宫肌瘤是这个小世界的不速之客(上面贯穿的是节育环)杂乱而异形的内膜血管是子宫的厄运宫腔内的纵膈,就像为一间房子打了隔断宫腔内残留的胎骨碎片是最残忍的记忆铺满宫腔的鹅卵石其实是多发的子宫内膜息肉 最美丽的宫腔,虽不是五彩斑斓的世界,却宛如纱幔笼罩的小床,那是生命开始的地方(本文图片均来源于我院资料)
患者:因胎停育人工流产后闭经就诊。检查及化验:做彩超报告如下;子宫位置;前位,长径51mm,前后径35mm,横径47mm,子宫轮廓清晰,形态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宫腔内见液性反射,厚约6mm.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肿块回声。超声提示;宫腔少量积液。治疗情况:胎停育后,11月27日清宫后自今未来月经,1月1日到2日腹胀,下坠,隐痛。后未治疗好转,1月5日做彩超后,医生做扩宫术。做后少量出血。医生诊断为宫颈管粘连。 因为我急切想再怀孕,清宫手术做了还没有两个月,想做宫腔镜检查,宫腔粘连的可能大吗?患者:还有,清宫我是在你们院住院做的,当时是怀孕86天查出胎停的,我如果去看您的门诊按个人网站的出诊时间就可以了吗?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王艳辉:可以到门诊来看,你目前的情况不急于再做检查了,宫颈粘连扩宫就可以了,月经恢复后看情况再定。患者:谢谢您了王大夫,下星期我就去看您的门诊。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王艳辉:好的,祝你早日康复。患者:亲爱的王大夫,由于1月28日,月经正常来了,量和手术前差不多,我就没去看您的门诊,可我还是想做个宫腔镜检查再备孕,因为上次的胎停育。您看有必要吗?如果做宫腔镜,用预约吗?检查不用住院吧。给您添麻烦了。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王艳辉:没有必要常规宫腔镜检查,可以到生殖不孕科咨询、做一些无创检查。患者:亲爱的王大夫,由于我已经37岁了还是决定做宫腔镜检查再备孕,3月7日是由您给我的检查,您娴熟的技术没有让我感觉一点不舒服,手术中您说宫腔没有问题,宫颈有一点膜样粘连,已经给我分开了。但报告上写着内膜薄,这对我怀孕有影响吗?宫颈膜样粘连分开后还用采取什么措施吗?我还想看看输卵管呢!那我什么时候能再做输卵管造影?患者:忘了告诉您了,我月经每次都来的少,但已经很多年了,是不是和内膜薄,有关系呢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王艳辉:1.月经量的多少与内膜的厚薄没有必然的联系,内膜的厚度在月经周期中是有变化的,这个可以用B超动态监测,孕卵着床的适宜厚度是8-14mm,可以到我们的生殖科监测。2.宫颈的轻微粘连不是问题,只要经血能排出就不会影响怀孕。3.不必过虑输卵管的问题,近期怀过孕,又没有明显的感染迹象,不必做过多的侵入性检查。4.你目前的问题是避免再次怀孕时胎停,已经37岁了,还是到我们的生殖科做一些必要的咨询和相关检查,为再次怀孕做准备。希望上述解释能帮到你。(随着人工流产率的增加,宫腔粘连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这个咨询很有代表性,故转为经典问答,供广大患者参考,谢谢您的理解,祝您健康)
一进诊室,就接待了一位怒气冲冲的小伙子,问明情况原来是因为没有如期取到母亲的病理结果,电话联系了病理科大夫,因为怀疑恶性需要进一步确定,向小伙子解释了原因,并委婉地告诉他母亲的情况,看得出小伙子很难过,但已经没有了怒气,平静的接受了下一步检查。得知这位母亲有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她独自一人生活,上周看病时是一个人来的,因为需要做诊断性刮宫,给在北京的儿子打了电话,儿子火速从北京赶回,陪母亲做了手术,今天是来取病理结果的。小伙子还很年轻,为母亲着急难过,甚至向医生发飙,都可以原谅,因为他是孝顺的孩子。 在我的从医经历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年迈的患者独自或由同样年迈的丈夫陪伴来就诊,面对反应迟缓,听力减退的他们,总是要放慢语速反复讲解病情,看着他们相互搀扶着走出诊室的背影,总是很心酸,此时总想问一句他们的儿女在哪儿。 另一位母亲因为严重的子宫脱垂、张力性尿失禁就诊,检查后告诉她这种情况需要手术治疗,她详细的询问了手术情况、费用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她似乎更关心术后的情况,当得知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息时,她选择了放弃手术,宁愿继续忍受只有自己知道的痛苦,原来家里有一个刚会走路的孙子需要她来照顾,看着她的背影,心里黯然,不知她是否会把这次就诊经历向儿女提起。 也许我们有无数个理由不来陪伴双亲,他们可能也从无怨言,为儿女操劳一生的父母,在他们最无助的时候都不肯向儿女提要求,看到风烛残年的父母渐渐离我能们远去,你是不是心存愧疚。 工作之余常回家看看,父母有恙陪伴在他们身边,因为父母给了我们人间最无私的爱,因为有一种遗憾叫“子欲孝而亲不在”。
子宫是女性最重要的特征性器官,伴随两性生活,在她小小的空间里也留下各种印记,宫腔异物便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异物有节育器、缝线、胚物等。 节育器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避孕方式,在我国被广泛使用,在避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困扰,如嵌顿、异位、取出困难,宫腔镜直视下了解节育器在宫内的情况,评价操作难度,并取出宫腔内的节育器,发挥了极大的优势。在这里需要提醒我们患者朋友注意的是,在绝经后一年内一定要取出节育器,以免生殖器萎缩造成取出困难,而我们的医生操作时遇到牵拉困难也不要盲目操作,造成断裂残留,给下一步的取出造成更大的困难,可以在宫腔镜明确诊断后再取。另外节育器的放置也应该引起医生的足够重视,不要轻视每一个简单的操作,经常见到节育器直接放入腹腔或肌壁间,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 缝线是另一种宫腔异物,在异常出血的患者中,经常可见到残留多年的缝线,犹如一个吸附物,引起粘液和经血的聚集,以及缝线周围组织的炎性渗出,这种不可吸收的缝线在宫腔镜下去除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们的手术医生要尽可能的选择可吸收线来做穿透宫腔的缝合,以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其实很简单,就是手术中不要忽略每一个小小的细节。 胚物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异物,人工流产最常见的并发症即吸宫不全,可由多种原因导致,比较常见的有胚胎的异常种植,如宫角种植、粘连,发育异常的子宫,如纵膈子宫,大月份的人工流产,医生技术的不成熟等,宫腔镜直视下机械性或电切除残留胚物,避免了盲视遍刮导致的内膜损伤。但是宫腔镜下取胚不作为人工流产的常规手段,因为手术时出血导致的视野混浊更易造成不全流产,负压吸引术仍然是最简单便捷的终止早期妊娠方式,而在陈旧性残留胚物的清除中,宫腔镜可以发挥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科技是为人服务的,愿每一项新技术都能给我们的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
今年豫北大地的春天回暖的特别晚,已过了清明,早出晚归的人们还没有脱下厚厚的棉衣,可路边的迎春花却不顾春寒料峭开出了满枝金黄。今天上班路过市内的一家三甲医院,门前又挂起了白幅,想起前几天刚刚撤掉的花圈,只能无奈的叹息。从医20余载,面对这种场景已经能够保持淡定,“庸医”、“凶手”、“草菅人命”,但是每每看到这些字眼,还是会扪心自问,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吗?我想绝大部分医生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医生这个职业,无论在哪个时代那个民族都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可是在今日的中国医生却成了千夫所指的杀人恶魔,医患纠纷成为近年各种不和谐因素的最强音,剑拔弩张的医患关系使医生疲于防备患者,患者不信任医生,本该在同一个战壕并肩作战抵御病魔的医患双方成为敌人。频繁凶残的伤医事件是2012年留给医学界难以抹去的记忆,为我们无辜的同道伤感落泪,听到那些近乎变态的冷漠声音,总是在心里呐喊,这种的现状都是医生造成的吗?看病贵看病难是医生能左右的吗?他们只是在医疗的第一线提供自己廉价的劳动力。无暇去泄愤,无暇去理论,一场新的流感开始蔓延,看着日报的数字慢慢上升,高死亡率带来的恐惧,来自四面八方对政府及医学界不满的声音,似乎又感受到10年前的非典肆虐。那一年,医生成为英雄的代名词,但是随着小汤山医院化为废墟,这个职业再次纠结着人们的情怀。正如我们的前辈吴孟超所评:“他们支撑着我们的社会,修复者我们的病体,他们忽而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为世人眼中的美丽天使,忽而为千夫所指,异化成猛虎恶狼。他们牺牲了健康、爱好和家庭,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却不得不保持超人的友善与平和。”老人家用他一生的经历道出医者的辉煌与辛酸。中国的医生是最隐忍而无奈的群体,面对暴力和辱骂无力还击,面对无良媒体无力辩解,面对医学的局限,只能期待科学快速发展。死亡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医生都是不愿面对的,但又是不得不面对的,谁都知道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但死神突然降临又有谁能够理智的接受呢?中华民族主流的儒家思想从来都是回避死亡这个话题的,人们在面对死亡时表现的是愤怒,需要的是宣泄。不否认医疗过程中存在不足,但相信大部分是按诊疗规范进行的。医学是个充满了挑战与期待的学科,人们期待它无所不能,期待它超越时空,但现实是那么残酷,科学的讲,很多疾病就目前的医学水平是无法治愈的,否则就不会有乔布斯的英年早逝。当生命无可挽回的即将逝去,医生同样感到无助与恐惧。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在我们这个国度也许永远是期许。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ten,tocomfortalways.(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长眠在纽约东部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用他的墓志铭诠释了医学的无奈与医者的仁心。医改年年改却总是不能让民众满意,作为一名医生,我们无力去改变,只能尽职尽责,只能每日三省吾身,“今天的诊疗有什么过失吗?每一位患者的处理方法是不是最合适的?”春暖花开,一个如此明媚与温暖的画面,可是每每这个字眼跳入脑海总会有一丝寒意,女儿说那是你总会联想到海子。是啊,那个永远未从生存思考的困扰中走出的诗人,最终走上了通往天堂的阶梯,只能期待面朝大海,去看春暖花开。行医路上,伴随的是压力与艰辛,还好有那么多同道的坚持与陪伴,不为什么崇高的信念,只因曾经选择,只因还想背负这份责任,在坚持中期待医患和谐那一天,在坚持中期待医学真正的春天。
今天又诊断一例宫腔粘连患者,因月经量减少闭经近3年就诊,之前已经辗转数家医院,经历了多种治疗,第一次有人建议她来做宫腔镜检查,明确了诊断。记得上学时曾学到过一个诊断名词Asherman综合症,当时并没有重视它,认为成年女性只要有正常的器官来月经是天经地义的事。真正认识到这个疾病是在自己从事宫腔镜诊疗工作之后。该病首次由Fritsch报导于1894年,1948年由Asherman系统描述,他对宫腔粘连的定义:创伤所致的宫内粘连或宫颈内口上方的狭窄。宫腔镜问世之前该病主要依据病史和通过碘油造影术来确诊。宫腔粘连90%由妊娠子宫内膜损伤所致,子宫内膜结核是另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另外任何宫腔操作都有引起宫腔粘连的可能,因此爱护子宫,远离人工流产,规范宫腔操作,是每一位医生和患者应尽的责任。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女孩,因闭经半年来就诊,经检查诊断为中度宫腔粘连,她很不以为然,委婉的告诉她这个疾病的危害,并为她做了手术,出院时叮嘱她,经历过粘连的子宫,就如同经历了一次重创,要尽早结婚生育。可是半年后又一次在我们的手术室看到她,她是因药流不全来做清宫手术的,那一刻很无语,也许将来她会为自己年轻时的行为而后悔,但现在我们能为她们做点什么呢?在与负责PAC工作的孟老师聊天时,问到我院流产后关爱工作开展的情况时,她略显沉重的谈到自己工作的艰难,许多年轻的女孩并不情愿接受帮助和指导,甚至表现出不耐烦和反感。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只有1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非常了解避孕知识,88%的年轻人对避孕问题不了解或者表示困惑,而全球受访者不了解避孕知识的比例为28.1%. 我们互相安慰鼓励着,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坚持做下去总会好的。避孕知识的缺乏,生殖环境的恶化,导致重复流产率增加,宫腔粘连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据2011年WCD的统计数据显示人工流产后有18.92%患者出现月经异常、附件炎、宫腔粘连等远期并发症。当宫腔操作不可避免时,尽量减少对子宫内膜的伤害,术后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并尽早识别宫腔粘连,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是每一位妇产科医生的职责所在。子宫——生命的摇篮,在她温暖的庇护中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又在生命的轮回中繁衍着下一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