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恩哥聊健康(ID:Obgyn-ZOU)HPV 我们都清楚,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致病元凶,还会引起阴道癌、外阴癌、肛周癌和男性的阴茎癌等。 如果备孕阶段检查出来HPV感染,该怎么办?先治疗还是先怀孕?不少妇产科医生也有点懵圈。 一起来看这11个知识点: 1、HPV感染很常见,大概80%以上的女性一生中曾经感染过高危型HPV。不过90%以上的感染者可以在1年左右自己转阴性。 2、低危型HPV会引起生殖道的疣,不致癌;只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才会致癌。但即使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也只有很小的比例可能会变成宫颈癌或者癌前病变,绝大多数相安无事。 3、清除HPV没有特效药,所以指望干扰素之类可以治疗转阴,不如自己好好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 4、HPV感染后不会进入血液系统(所以,自然感染HPV不会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不会影响胎儿发育。不过HPV可能会直接感染到宫腔,目前有少量的人群研究显示,自然流产或者早产者宫颈和胎盘中HPV感染率比正常孕妇高一点,但是不能直接认定HPV会增加自然流产或者早产的风险。 5、简单地说,检查HPV阳性,只要确定没有宫颈癌前病变和癌,备孕可以正常进行。 6、如何确定宫颈有无癌变或癌前病变?需要HPV检测联合TCT来综合判断,必要时做阴道镜活检和宫颈锥切术。 7、怀孕之前,查到癌前病变,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2-3级(CIN 2-3级)/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或是癌,都建议积极治疗。因为谁也不知道,你需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成功怀孕。 8、如果孕期检查才发现HPV阳性,只要明确不是宫颈癌,都不需要处理,等到产后再治疗。因为就算有癌前病变,它也不是癌,产后治疗完全来得及。Ps:孕期禁宫颈锥切和宫颈管搔刮。 9、HPV阳性,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宝宝出生时都可能因接触到污染的产道和羊水而感染HPV。顺产的风险更大一些。 10、如果低危型HPV引起产道有尖锐湿疣,顺产导致宝宝感染的风险太大,建议剖宫产。 11、不过,因为总体来说顺产优于剖宫产,所以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建议没有必要因为HPV感染而选择剖宫产。因为剖宫产也不能完全避免宝宝感染,况且即使宝宝感染HPV,2年之内绝大多数都会清除掉。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包括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产生的病变,它属于妇科中的疑难杂症。得了腺肌症,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有痛经、经量大、贫血、牵扯痛以及不孕等等。它给女性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甚至部分来院治疗腺肌症的患者反映,每个月都要去医院住几天,经期痛经,真是钻心的疼,受不了。但即使是疼的受不了,广大的腺肌症患者还是依然选择,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手术,能微创不开腹。那腺肌症,必须要手术治疗吗?子宫腺肌症,考虑哪种治疗方式,要根据情况而定。第一、不痛经、经量也不大,症状不明显部分腺肌症患者,是体检的时候偶尔发现自己有腺肌症的,平时来月经,也没什么症状,不痛经,也不贫血,没有什么异常情况,这种情况的腺肌症患者就不需要手术,以观察为主,定期复查。如果有生育要求,就积极备孕,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第二、腺肌症,有痛经,但疼痛可以忍受,或者止疼药可以缓解,子宫不大对于这类腺肌症患者,经期可以服用一些止疼药来缓解,但是,止疼药也不建议吃的多,因为它们会造成肝肾的损伤。也可以先考虑上个曼月乐环。部分腺肌症患者,上了曼月乐之后,痛经的症状会得到缓解,经量也会较少。曼月乐,主要就是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但是,曼月乐的使用具有局限性,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子宫太大、经量太大,上曼月乐后,环容易下移或者是脱落。即使是子宫不大的患者,上环后也会表现出来一系列的副作用,所以,到底适不适应,需要试过了才知道。如果适应,就可以继续戴,如果适应不了,就要考虑采取手术治疗第三、痛经严重、贫血、子宫大对于症状明显的腺肌症患者,痛经严重、贫血严重、子宫太大,这几种症状,只要有其中的一个症状,就要考虑手术治疗。当然,子宫腺肌症的手术,分为根治性手术和保守性手术。根治性手术就是直接切除子宫,“永绝后患”。直接切除子宫,很多女性是接受不了的。还有的腺肌症患者,还有生育要求,让她们直接把子宫切除,她们也是不愿意,不考虑的。剩下的保守性手术,只能选择微创手术(腹腔镜,海扶,介入…)和腺肌症保宫手术。但是由于微创的局限性,一般微创只能靠器械操作,再加上腺肌症的弥散性,所以靠微创是无法全部解决腺肌症病灶的,如果做一次不能解决,就要考虑二次手术,所以创伤更大。一般不推荐腺肌症的患者选择微创手术。还比较年轻的,有生育需求,不想切子宫的腺肌症患者可以考虑腺肌症保宫手术,只剔除病灶,保留子宫的。术后经量明显减少,痛经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贫血症状也会慢慢改善,肛门坠胀感会消失,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那么对于有生育要求的腺肌症患者,我一般都建议她们尽早备孕,看看能不能怀上,因为腺肌症是一种渐进性加重的疾病,拖的时间越长,症状越来越明显,宫内环境变差了,怀孕就更不容易,所以,有生育要求的就先积极备孕。如果备孕一直不成功,也可以先过来进行保宫手术,等术后再根据个人的情况,1-2年后进行评估,备孕。
一般来说,正常协调的性生活是不会引起女方阴道出血的。性交后阴道出血往往预示存在某种病理情况。那么性交发现阴道出血时应想到哪些问题呢? 性交后出血时,首先要想到的是受到损伤。出血的多少与受伤的部位及程度有关。其中常见的是首次性交时处女膜破裂。这种出血一般发生在性交时。当时可有疼痛,同时有出血,出血量不多。如果损伤不严重,1-2小时出血自止,不治而愈。值得注意的是,处女膜破裂后,需要3-5天才能愈合破裂处的伤口,要待愈合后才能再次性交。性交时或性交完后就发现出血而且出血量多,长时间渗血,这时应该想到是否有阴道裂伤了。阴道裂伤多发生在非自愿的性交或十分粗暴的性交方式时。阴道裂伤也见于阴道畸形,如阴道纵隔、双阴道、阴道发育不良所致阴道狭窄。曾经做过阴道整形、处女膜修复、阴道内肿物切除手术及子宫切除手术之后,阴道伤口愈合不良时,性交也容易造成损伤。性交姿势、位置不当也可导致阴道损伤出血。更不可忽视的是在产褥期或哺乳期性交,容易发生阴道损伤出血,因为这个时期阴道粘膜脆弱,在性交中受到冲击易受伤。 其次,生殖道的炎症,例如子宫颈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也是引起性交后阴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常见的阴道炎有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一般情况下,阴道炎有外阴瘙痒及白带增多的症状,严重时有阴道粘膜水肿、充血或破溃。这时性交,阴道受到刺激会有血性分泌物流出,同时阴道有灼热感。在患有阴道炎期间不应性交,以防炎症加重。宫颈糜烂和宫颈息肉都属于慢性宫颈炎。生育年龄妇女患有宫颈糜烂或宫颈息肉较多,轻微的宫颈糜烂不致发生性交后出血。如果屡次发生性交后出血,血量较少,特别是在性交好随同分泌物流出,则应想到是否有严重的宫颈糜烂或较大较多的宫颈息肉。应尽快就诊检查。 还有一种引起性交后出血的原因就是子宫颈癌。如果是绝经期的妇女,性交后反复有少量出血,或者出现血性白带时,应该及时去做检查,看看是否有早期的宫颈癌。因为80%的宫颈癌病人早期并无任何不适症状,而性交后出血可能是早期宫颈癌的唯一症状。从目前国内外许多资料表明:宫颈癌的发生已“年轻化”,20年前,宫颈癌多见于四十至五十岁的妇女,与早婚、多孕多产或卫生条件不良有关,主要原因是与分娩时宫颈裂伤而外翻后受长期刺激而引起。近20年,尤其最近十多年来,许多30岁左右,甚至20来岁的女性发生宫颈癌的例数不断增多。发生的的因素除了与过早发生性交,多次人工流产(中期引产)导致宫颈损伤有关外,还与多个性伴、多种性传播疾病交叉感染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年轻女性如果发现自己频频发生性交后阴道出血或排出血性分泌物,应警惕,尽快就诊找医生进行有关的检查,以确定是否宫颈癌。 此外,子宫颈的粘膜下肌瘤,子宫内放置节育环后节育环下移脱位,月经来潮时、人工流产后及产褥期过早开始性生活,容易造成感染,也是发生性交后出血的原因。 一旦性交后发现阴道出血,不要惊慌,但是要立即停止性交。然后尽快到医院找有经验的医生给您查明原因,及时治疗。
术前须知:1. 手术一般安排在月经干净后的7天内,日期由手术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安排,并提前给予患者术日的预约号。2. 如出现特殊情况:月经提前、月经未净或因个人因素无法如约手术,需与医师说明,另行预约安排。3. 患者如因阴道炎等疾病影响手术,需要进行术前临床干预,请严格遵医嘱用药。4. 术前24小时内,请禁止性生活、阴道上药、阴道冲洗等。5. 手术前后无需空腹,请患者正常进食。患者手术需家属陪同。6. 术前请患者排空膀胱。7. 手术过程约5-10分钟,无明显痛苦。8. 术中如出现特殊情况,患者需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和观察,医护人员会及时向家属交待病情。9. 术后在诊室外休息30分钟,无不适可与家属自行离去。术后须知:1. 术后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盆浴及阴道冲洗等。2. 术后一个月内避免运动、健身、提重物、骑自行车,避免过重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长途旅行等。3. 术后严格按医嘱用药。妊娠期患者一般不用药,特殊情况遵医嘱。4. 术后饮食无特殊,无忌口。可适当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5. 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有:腰腹酸胀、下坠感、乏力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6. 术后第一周会出现阴道排液,第二周因宫颈创面脱痂开始出现阴道出血,少于月经量,持续7-10天。如出血超过月经量需返院就诊,上午到妇科门诊找手术医师,其余时间看妇科急诊。7.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体温≤37.5℃),无需特殊处理。如体温>37.5℃,需及时返院就诊。8. 术后一周,可挂预约号复诊:告知病理结果,评估疗效及下一步诊疗计划。9. 术后一个月,可挂预约号再次复诊:检查手术创面情况,告知未来随访计划。本文系陈飞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九价宫颈癌疫苗在海南省中标并进入价格公示阶段。相关人员表示,九价宫颈癌疫苗最快或将于2018年年底在北京上市。打之前赶紧看看这8个问题,了解一下宫颈癌疫苗吧....... 1.宫颈癌疫苗是啥?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99.7%都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型持续感染宫颈引起的。 HPV是一个有着200多位成员的大家族。 其中能跟宫颈癌的发生有关系的HPV病毒类型被称为高危型,包括16、18、31、33、45、52、58等,其中16、18型与肛门癌、阴道癌、头颈癌也密切相关。 还有6、11等型属于低危型,虽然可能会引起生殖器疣,但跟癌症没啥关系。 宫颈癌疫苗就是“HPV疫苗”,接种后身体会产生能够消灭高危型HPV的抗体,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2 .HPV疫苗有哪几种?目前全球有三种人类乳头瘤状病毒(HPV)疫苗,分别是: 二价疫苗:可预防HPV16和 HPV18两种病毒,超过70%的宫颈癌都是由这两种病毒引起的。 四价疫苗:可预防HPV6、11、16、18四种病毒,与二价相比,还能预防6、11型HPV引起的尖锐湿疣。 九价疫苗:可以预防HPV6、11、16、18、31、33、45、52、58,九种基因型的病毒,研究显示,九价疫苗能预防90%的宫颈癌。 3.打疫苗就能预防所有宫颈癌?很遗憾,不能! HPV引起的宫颈癌中,由16、18型引起的占70~80%左右,但还有20%~30%是由其他类型的HPV引起(比如52型)。目前我们使用的疫苗还不能覆盖所有高危型HPV病毒。 另外,还有极少部分宫颈癌并没有HPV感染。 同时请注意,疫苗HPV疫苗是预防性疫苗,不能治愈和消除已有的感染,而且对于已经发生的宫颈癌或者癌前病变,疫苗有也没有任何治疗作用。 但接种HPV疫苗可以预防其他相关HPV型别的感染,或者相同HPV型别的再次感染。 4.多大就能注射宫颈癌疫苗了?HPV疫苗最理想的接种时期,其实是在初次性生活以前。因为有了性生活后,80~90%的女性可能已经感染了HPV。 但疫苗对已经有过性生活的女性也起到保护作用,越早注射保护效果越好。 每种疫苗的接种年龄有所区别: 二价疫苗:9~25周岁 四价疫苗:20~45周岁 九价疫苗:16~26周岁 年龄限制并不绝对,超龄的女性也可以接种疫苗,但年龄越大,接种疫苗后的预防效果越差。 5.经期、孕期和哺乳期能打吗?经期:月经期可以接种HPV疫苗,没有任何影响。 孕期和哺乳期:目前没有发现疫苗对胎儿有不利影响,但鉴于没有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所以不建议孕期和哺乳期接种。 如果在接种期间发现意外怀孕,也不需要因此而流产,停止接下来的注射就行了,等到胎儿出生和断奶再接种。 6.宫颈癌疫苗要打几针?国内已经上市的二价和四价HPV 疫苗通常分3次注射,共需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 二价疫苗的接种程序为0,1,6月三剂程序,也就是打完第一针后隔1个月打第二针,打了第二针后隔5个月再打第三针。 四价和九价疫苗的接种程序为0,2,6月三剂程序。 HPV疫苗和乙肝疫苗非常类似,只有接种完三针才能获得最满意的抗体效价。当然,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打满三针,也能产生一定的保护效果,只不过不能达到最佳效果而已。 7.打过二价或四价,还能打九价吗?当然可以,已经接种完的二价、四价疫苗不会干扰接种九价疫苗的效果,最好等12个月后再接种九价疫苗。 但如果仍在二价或四价疫苗的接种程序中,建议先不要更换疫苗,把原来的接种完。 8.打了疫苗还要做宫颈癌筛查吗?是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刚才提到过,接种HPV疫苗也不能预防所有HPV感染,常规该做的宫颈癌筛查绝对不能少。 21~30岁:建议从21岁开始做宫颈涂片检查,阴性的可以每3年筛查一次,直到30岁; 30~65岁:每5年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HPV病毒筛查; 65岁以上:如果有连续3次查宫颈涂片都是阴性,或者连续两次查HPV阴性,这辈子就不用再复查了。
“医生医生不得来啦,刚体检医生说我子宫内膜很厚,我是不是得了什么不好的毛病啊?会不会是子宫内膜癌啊???”别急别急,谁说子宫内膜增厚就一定有问题?听我慢慢道来。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厚度不能说明多少问题。育龄妇女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周期性的调控下,会出现周期性地生长-增厚-脱落-变薄。一般来说月经来潮后刚干净的时候超声检查双层子宫内膜厚度在5mm以下。然后随着卵巢雌激素的刺激,内膜逐渐增厚,在排卵前达到8mm左右。排卵以后卵巢分泌的孕激素使内膜进一步增厚,在月经来潮之前可以达到14-16mm。但是以上仅仅是大部分妇女的情况,事实上很多妇女内膜有自己的生长特点,可能会比一般妇女稍微厚一些。只要月经规则,没有异常子宫出血(就是月经失调啦),没有异常阴道排液,同时排除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没有服用他莫昔芬等可能导致内膜恶变的药物的话,子宫内膜增厚本身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但是,注意咱们这里定义的人群是绝经前的妇女。如果绝经以后有内膜增厚超过4-5mm,不管有没有症状都要进一步检查哦。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增厚了怎么办?医生会在详细询问病史,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处理。通常如果除了子宫内膜增厚以外其他一切正常的话,我们建议下次月经刚干净时再复查一次B超。可以是服用安宫黄体酮让内膜规则剥脱出血或者不用任何药物等待下一次月经来潮后复查B超。注意一定要在月经刚干净的时候,不然内膜会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逐步长厚,所以,要是时间没把握好就只能等下次重来了。什么情况下子宫内膜增厚需要进一步检查?如果除了子宫内膜增厚以外,还有异常子宫出血,排液,或者有内膜癌的高危因素,或者下次月经刚干净复查B超仍提示内膜增厚不均的,我们就需要做进一步的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检查了。我的宫腔镜检查看到子宫内膜呈息肉状增生,病理报告提示增生期子宫内膜,这是子宫内膜增生还是子宫内膜息肉?什么都不是!是正常的子宫内膜!正常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会出现周期性的改变,首先,月经来潮以后,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修复生长,这时候的内膜在病理学上叫增生期子宫内膜;然后排卵以后在孕激素影响下,子宫内膜变得松松软软等受精卵宝宝着床,这时候的内膜叫做分泌期内膜。所以啊,如果看到增生期或分泌期几个字,就说明你的子宫内膜是正常的,没有出现任何不好的病理性改变。这个增生期子宫内膜跟在雌激素持续刺激下出现的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是完完全全的两码事,此增生非彼增生,千万别自作多情把自己愣往坏人圈子里放哦。至于宫腔镜下面看到的子宫内膜呈息肉样改变,而病理检查没发现息肉,是因为你的子宫内膜长得有点儿多,就想宝宝身上肉肉长多了,所以变成米其林轮胎一样一褶一褶的。宝宝就是胖,宝宝没有病,大可不必担心。如果我几次检查都是子宫内膜增厚,但是病理检查啥都是正常的,那我该怎么办?啥也不用办。如果只是单纯内膜有些厚,但是没有其他任何症状、高危因素,病理检查也正常的话,随访即可,不需特殊处理。当然,也可以在排除应用禁忌的情况下,服用口服避孕药或者曼月乐环,保护子宫内膜,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本文系陈晓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B超检查的广泛使用,尤其是使用经阴道B超检查,很多妇女在体检时拿到的B超报告中可以看到报告上写着“子宫直肠(陷)窝积液”和“盆腔积液”的字样。这时候给您看病或体检医生会给您解释说:子宫直肠窝积液就是盆腔有积液,盆腔积液就是盆腔炎。如果您接受了医生的解释,那么接连下来就是一系列的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过程。治疗“一个疗程”后再去复查B超,B超检测报告发现“积液”没有了,给您治疗的医生就说“盆腔炎”治愈了。其实,就算您没有接受“治疗”,“积液”在过1-2周就会因为腹膜的吸收功能而自行把“积液”吸收而没有了。可是,过不了多长时间,您在一个偶尔的机会(例如因为月经失调而就诊时)再做B超检查,又会发现“盆腔积液”。您自然会想:以前不是治愈了盆腔炎了吗?为什么又有盆腔积液呢?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啊! 子宫直肠窝有积液就是盆腔炎吗?到底为何盆腔会有积液呢?这就先让我们从解剖学讲起。所谓“子宫直肠窝”是由腹膜围绕着直肠前壁向下移行于阴道后穹,再向前向上移行覆盖子宫颈和子宫后壁,形成了直肠和子宫之间的腹膜凹陷就被称为直肠子宫(陷)窝,在B超检查报告上往往写作“子宫直肠窝”或“子宫直肠陷窝”。因此子宫直肠窝是由腹膜围绕而形成的一个“窝”。这个子宫直肠窝在平卧时是处于腹膜腔的最低点,所以才成为”窝“。平卧时腹腔内的液体就会流入这个最低处,而且这个“窝”的容量非常小,只要有2-3毫升的液体,通过B超检查,就可以在子宫直肠窝检测到有“积液”。 腹膜具有吸收和分泌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腹膜腔内有少许浆液,以减少腹腔脏器间的摩擦。如在病态时分泌大量的液体,则可以出现腹水。腹膜还有防御功能,在腹腔液中含有白细胞和一些抗体。因为女性的腹腔是通过输卵管伞端与腹外相通,外界的病原体,甚至外界的微小颗粒都可能通过阴道-子宫颈-子宫腔-输卵管这一条途径进入腹腔内,为了防御外界物体的侵入,女性的腹腔内就需要分泌一定量的腹腔液来对抗外界入侵的异物。另外一方面,因为卵巢的表面是没有腹膜覆盖的,每一个月卵巢会排卵,卵泡破裂时就会把卵泡液排进腹腔,集聚在子宫直肠窝里,少形成几毫升,多则10多毫升。同样,每一个月月经来潮时,月经血也可以从子宫腔里进入输卵管,从而“倒流”入腹腔内。所以,一般来说,B超检测到子宫直肠窝有20-30mm的“积液”是正常的现象。这些“积液”可能是正常的腹腔(用作防御)的分泌液,也可能是排卵后的卵泡液,还有可能是倒流的少量的月经血。 如果是首次检测到子宫直肠窝有(20-30毫升)少量“积液”,不用过分紧张,更不需要马上进行“治疗”。先动动自己的脑子:考虑一下是否是(1)刚刚过了排卵的日子,“积液”就是卵泡液;(2)月经来潮刚刚干净,“积液”是经血少量倒流引起的;(3)经常发生便秘,下腹部不定时的反复出现隐胀痛,想排大便,排清大便后就不会腹痛。这是因为肠子的蠕动不正常而引起肠子渗出少量肠液导致腹腔液增多。如果有上述的情况,就不必急于用药,可以过1-2个月后,特别是尽快排清宿便后1-2个月再复查B超,加以对照。一般来说,盆腔有少量积液不是病,少量的盆腔积液是可以自行吸收的。如果盆腔炎的积液,积液量都会在100毫升以上,以结核性腹膜炎引起的盆腔积液最明显,可以在B超检查中检测到大量腹水。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正在接受促排卵治疗的不孕症妇女在用药期间会有较多的盆腔积液,甚至形成腹水,但是给您治疗不孕症的医生会根据您的积液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治疗和如何治疗。您必须按照医生的安排进行B超复查。
宫颈锥切是临床诊断宫颈病变常用手段,很多人认为做过宫颈锥切后就完全康复了,这种认知;有些偏激。有些病人宫颈锥切术后再次感染复发,出现“白切”我们要积极预防这种情况,减少发生几率。 我们知道子宫及宫颈是一个完整的器官,宫颈锥切后宫颈就会不完整,对于有生育要求女性,生育风险加大,流产几率升高。锥切术后复发,病人将面临再次锥切术风险,导致宫薄弱,更易导致流产。 那么怎么样减少术后复发及再手术的风险呢? 1.禁止性生活4个月以上,性生活是引起hpv感染,宫颈病变主要因素。手术后宫颈创面,性生活更易导病毒经创面侵入,导致复发。 2、注意休息,适当的应用药物治疗,hpv是导致宫颈病变的主要原凶,很多复发原因为锥切不完整,有边缘hpv阳性情况。术后不建议锻炼身体,这样会导致宫颈新的创口,适当的情况下可放抗hpv药物治疗。 3.忌口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阴道灌洗,少吃海辛品,不饮酒。
先兆流产顾名思义就是怀孕后有流产的先兆如阴道流血、腹痛、腹胀不适,出现这些症状孕妈妈必须到医院看医生,因为先兆流产经过治疗可能继续妊娠至足月分娩,也有可能发展为不可避免的流产即难免流产。依据怀孕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先兆流产和晚期先兆流产。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孕14周之前的先兆流产,晚期先兆流产是指孕14周至28周之间的先兆流产。导致早期先兆流产的原因有哪些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胚胎染色体的异常,即种子有问题,这种情况类似于自然界的优胜劣汰,种子异常了,肯定会淘汰,所以这种原因的先兆流产没有办法保胎,肯定保不了,即使用了保胎药,也会流产掉,极少数情况下保住了对家庭和社会都是一种负担。所以保胎要有理性,如果没有保住,孕妈妈也不要伤心。其他的原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异常、高泌乳素血症、子宫畸形、子宫粘膜下肌瘤、宫腔粘连、全身性疾病如高热、心脏疾病等。晚期先兆流产的病因主要包括宫颈机能不全、子宫畸形、全身感染、宫内感染、胎膜早破、脐带异常、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妊娠期高血压、内外科合并症如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阑尾炎、外伤等等。出现先兆流产了可能会有什么后果呢?出血增多会导致流产,如果流产不全可能会导致阴道大出血,严重时休克。腹痛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时也会流产。有些孕妈妈对疼痛不敏感,仅表现为腰部或者下腹部坠胀,如果持续地坠胀1-2天或者时间更长,可能就会导致不可避免的流产了。针对早期先兆流产和晚期先兆流产治疗各有不同,总的来说,找得到病因的,针对病因治疗,无法找到病因,针对症状治疗,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因各种原因而烦躁不安的子宫安静下来,不再流血、收缩导致胎儿流产。所使用的保胎药物医学上称为抑制子宫收缩的药。保胎药也不是神药,如果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先兆流产最终会流产;正常情况下宫颈管在临产前后缩短和扩张,如果在孕中期出现宫颈缩短或扩张而无腹痛,医学上称为宫颈机能不全,就像装满水的气球,如果气球口松了,水就会倾泻而出,医生需要用一根线将气球口扎紧即宫颈环扎术,宫颈口扎紧了,让宝宝在妈妈的房子里呆的时间越长越好,直至足月;如果因为子宫畸形如子宫纵膈或者单角子宫因为宫腔太小,就像房子太小住不了人,先兆流产也会发展为难免流产;如果因为胎膜早破导致的先兆流产,医生通常称这种流产为难免流产?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人的胎膜都是在临产前才会破,孕28周之前的胎膜破裂,羊水就会流出,羊水会越来越少,就像金鱼缸破了,里面的水会流干了,鱼儿就会死一样,胎膜早破的胎儿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随时死在宫内。所以胎膜早破的孕妈妈,如果孕周太小,胎儿出生后存活机率低,大多数都会建议放弃保胎,以保障孕妈妈的安全;羊水过少保胎的预后怎么样?中期妊娠的羊水过少大多数胎儿畸形有关,故预后不良,可能随时胎死宫内,如果因为胎盘微循环障碍导致的羊水过少,用药后羊水正常,后期B超检查胎儿无明显畸形,可能预后相对好一些。如果因为感染导致的先兆流产,孕妈妈体内的免疫机制首选保护母体不受伤害,当感染严重时,如果用了抗生素,感染依旧控制不了,体内的免疫细胞会发出一致的声音:“消灭这个坏宝宝,他让我们的女主人受伤了!”,宝宝当然抵挡不住孕妈妈体内免疫细胞千军万马地攻击他,也只能流产了。在保胎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哪些意外?孕妇可能大出血、胎盘早剥、子宫破裂等,如果胎儿不能短时间内分娩,只能通过剖宫取胎结束分娩,抢救孕妇。另外千分之六的胎儿会胎死宫内,虽然孕妇保胎住在医院里,但是胎儿在子宫里随时可能因为缺氧、脐带打结、扭转等随时会死亡。先兆流产保胎不仅仅是为了保住宝宝而保胎,一定是在保证孕妈妈安全的情况下保胎,如果孕妈妈生命安全遭到威胁,已经无法耐受胎儿继续存在,母体可能会选择排出胎儿保护自己,或者孕妈妈不要盲目保胎,听从医生的建议,选择终止妊娠,保护自己,任何时候母亲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不少妇女总是觉得自己有白带流出来,就认为是有炎症,喜欢使用“护垫”,,也喜欢购买一些“护理液”、“清洁液”来洗外阴,冲洗阴道,个别妇女还用手指裹着毛巾伸到阴道内擦洗,以求彻底将白带清除,美其名为:“健康护理”,可白带不仅没有洗干净,反而越洗就越多。如此洗法不仅白带越洗越多,而且还将外面的细菌“洗”进阴道里面,越洗越不洁,越不洁越洗,形成了一个女性“洁阴”的怪圈。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喜欢清洁的女性陷入这个怪圈中,最终因为严重的阴道炎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要到医院找妇科医生求治。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会问:我反复发生阴道炎,也换过多所医院多位医生给我治疗,不但没有治好阴道炎,却反而老是觉得越“治”越不舒服,白带越洗越多!这是为什么?面对着满面狐疑的患者,笔者的回答是:原因是您得不到适当的治疗,过度使用或者说是滥用药物造成阴道内的局部抵抗力下降,所以就容易发生阴道炎了。经过笔者细心的检查,选用必要的药物,嘱咐患者停用一切外洗药,阴道炎很快就治愈了,白带也就正常了。 为什么白带越洗越多?这得从白带说起:白带是女性阴道分泌的少量粘液状物质,呈白色半透明,如鸡蛋清状,是一种无味或(在月经前后几天)带有轻度铁腥味的分泌液。白带不引起外阴刺激症状。白带分泌的量的多少与年龄、月经周期及性活动等有关。育龄妇女在两次月经中间的日子,白带显著增多,甚至自动流出来,像鸡蛋清一样可以“拉丝”。妊娠期妇女月经“停闭”,但白带反而明显增多。热恋中的姑娘,白带分泌量也增多。在激情的性活动中,白带的分泌量更多。这一切都是女性体内雌激素作用的结果。 白带就是阴道的分泌物。女性阴道分泌物的多少,受体内卵巢所分泌的雌激素的影响。雌激素有使子宫颈管分泌粘液和增加阴道粘膜渗出液的作用。一般在月经来潮刚干净的日子,体内雌激素处在较低水平,子宫颈管分泌的粘液较少,形成阴道分泌液就少,并显得稠浊;在月经周期中期,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增多,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子宫颈管所分泌的粘液也最多。这时候阴道流出来的白带(分泌物)量多,有些像清水鼻涕一样,清澈透明,粘性很强,可以“拉丝”。常使阴部感到湿润,青中年妇女尤甚明显。由于雌激素水平增高,加上受到性兴奋的刺激的时候,子宫颈和阴道壁组织充血、渗液增多,白带就多。同样地,怀孕时,因为胎盘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孕激素进入孕妇体内,子宫颈管和阴道壁充血,渗液明显增多,也是正常的生理反应。而绝经期的老年妇女,因为卵巢功能低下,雌激素水平很低,生殖器组织萎缩,白带的分泌就稀少。可见,正常的白带是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信息之一,是正常健康的生理表现,决非不洁之物。一个健康的人体是因为身体内有一个健全的防御系统每时每刻地抵抗外界的各种各样的致病因素的侵入,而身体内还存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环境,来保持身体内部在相对恒定的条件下进行一切生理和心理活动。这两者的结合就是身体的免疫力。阴道开口是与外界相通,进入阴道的外界物质可以通过子宫、输卵管进入盆腔和腹腔,所以,阴道是直接与腹腔内相通的。阴道就像国家的海关一样,过了海关,就进入这个国家,可以四通八达随意到达这个国家的任何地方,真是防不胜防了。非常幸运的是,阴道有一道防御的屏障,这道屏障就是阴道内的生态环境。必须维持阴道内的生态环境的平衡,阴道才有屏障的作用。阴道内的生态环境由阴道内的寄居菌群和免疫系统(免疫抗体、白细胞等)构成,并且两者达到平衡。健康人的阴道内的生态环境的平衡就像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其中一个环节受到破坏,平衡就失调,阴道的屏障就被破坏掉。 那么,阴道是怎样保持生态平衡的呢?正常人的阴道里面并非无菌,而是恰恰相反,阴道内有多种寄生菌群在生长,这是一群各式各样正常共生的细菌,如乳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非溶血性链球菌、棒状杆菌、加德纳菌、大肠埃希菌、消化球菌、粪链球菌、动弯杆菌等,还有支原体及假丝酵母菌(念珠菌)。虽然,正常阴道内有多种细菌微生物存在,但由于这些微生物菌群之间形成互相制约的生态平衡,因此并不致病。在维持阴道生态平衡中,雌激素、乳杆菌及阴道pH值起重要的作用。在生理情况下,雌激素使阴道上皮增生变厚并富含糖原,增加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糖原在阴道乳杆菌作用下分解为乳酸,使阴道内维持在酸性环境(pH3.8—4.4之间),抑制其他病原体生长,这就是“阴道自净作用”。所以,正常阴道菌群中,以能够产生过氧化氢(H2O2)的乳杆菌为优势菌,乳杆菌除了维持阴道的酸性环境外,其产生的过氧化氢与阴道壁和宫颈管分泌的抗微生物因子协调作用可抑制或杀灭过分繁殖的其他细菌或微生物。正常女性的白带在阴道内起着保持阴道内的pH值在3.8—4.4之间的作用,正常女性的白带含有一定量的各种抗体和含有一定量的白细胞(白细胞有吞噬和消灭病菌的自卫作用),正常女性的白带使阴道内的乳杆菌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菌。若体内雌激素下降或阴道pH值长期发生超出正常范围的改变,例如阴道灌洗使阴道pH值升高,又例如频繁性交(性交后阴道pH值可上升至7.2并维持6—8小时),这些都不利于乳杆菌生长。此外,长期应用抗生素的话,会抑制乳杆菌的生长,或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均可使阴道内其他细菌微生物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菌,这就是条件致病菌导致阴道炎。阴道炎的产生,从致病途径来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外界侵入力强的致病微生物的侵害,例如滴虫、念珠菌、淋球菌等;一种是阴道内条件致病菌的大量繁殖,这时候阴道内的优势菌—乳杆菌被抑制、甚至消失。从选择药物治疗的效果来说,阴道炎分为:特异性阴道炎和非特异性阴道炎。特异性阴道炎是指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也称阴道念珠菌病或霉菌性阴道炎),淋病等,这一类阴道炎可以选择特效药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指的是没有某一种特定的药物可以治愈的阴道炎症,这一类阴道炎多数是由于阴道内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导致某一种或某几种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造成的阴道炎症,例如细菌性阴道病、衣原体支原体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等。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阴道内的生态环境得不到保护,正常菌群失调,阴道内极少量寄居的假丝酵母菌(念珠菌)大肆繁殖往往是假丝酵母菌阴道病(念珠菌阴道炎)久治不愈和反复发作的原因。 由此可见,维持阴道内的生态平衡本身就是避免感染的一道天然防线。盲目地使用药物洗外阴或冲洗阴道,甚至用手指裹着毛巾擦洗阴道,不但容易将致病菌带进阴道内,而且,由于外洗液会改变正常的阴道内的pH值,正常阴道内菌群分布相互制约关系遭到破坏,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造成阴道炎症,同时也会给外面的有强烈侵入性的淋球菌、酵母菌、滴虫等乘隙而入,发生本不该发生的严重的阴道炎、宫颈炎。如果因为洗外阴和冲洗阴道发生阴道炎、甚至宫颈管炎后,子宫颈管和阴道壁受到致病微生物的侵害而发生组织充血,大量渗液,阴道内的分泌液(白带)当然就会增多。外洗药物不但不能治疗阴道炎,却反而越洗越加重阴道内的菌群失调,所以就会出现白带越洗越多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