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目前市场上的祛皱新宠,当首推胶原蛋白。生产商和经销商都铆足了劲,大肆宣传:“胶原蛋白能够激活皮肤细胞,让你年轻10岁,锁住青春....”然而,胶原蛋白到底是什么东西?胶原蛋白能够通过口服或者涂抹补充人体内缺失的胶原蛋白吗? 胶原蛋白是人体内重要的蛋白质,占所有蛋白含量的30%。广泛存在于皮肤、骨骼、肌肉、牙齿、内脏和眼睛等部位,起着支撑器官、保护机体的功能,与机体的生长、衰老和疾病有密切的关系。胶原蛋白是真皮中主要的支撑结构,年轻人的皮肤光滑、饱满有弹性,主要原因就在于真皮层里胶原蛋白比较充足,排列很有规律。20岁以后,每年递减1%,到了70岁,就只剩下年轻时的一半了。胶原蛋白还具有保湿功能,防治水分从皮表丢失。 青春是所有人的梦想,人们想尽办法延缓衰老。精明的商家正是看准了这里的商机,开发出各种各样的胶原蛋白产品,包括食品、饮料、保健品、化妆品。 那么,口服的胶原蛋白能顺利的补充到皮肤中吗?胶原蛋白经过胃肠道进入消化系统,有一部分会被吸收。这些被吸收的胶原蛋白首先供给骨骼、牙齿、血液、肌肉,最后才是皮肤。所以,能够真正被皮肤利用的其实很少。胶原蛋白经过胃肠道吸收后,会不会发生改变?改变以后还具有原来的功能吗?目前还不清楚答案。热点问答1.市场上的胶原蛋白有几种?共有三种:第一种是来源于动物的组织提取物。虽然来源方便,但是动物胶原在提取过程中无法消除像疯牛病、猪瘟疫、禽流感等病毒隐患,而且动物胶原在提取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变形,丧失原有的功能;第二种是人胶原(来自人胎盘、骨等),在提取过程中也无法消除肝炎、艾滋病等传染危险,因此,动物源型或人源型胶原蛋白在应用中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限制;第三种是基因工程来源的类人胶原蛋白。2.何谓类人胶原蛋白?类人胶原蛋白(发明专利授权号ZL 01106757.8)是将人体胶原蛋白的基因经过修饰后(切除容易引起过敏的片段)重组于大肠杆菌内,经过发酵、纯化等工艺生产的一种水溶性高分子生物蛋白。3.类人胶原蛋白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吗?类人胶原蛋白与人的胶原蛋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能顺利地通过毛孔被皮肤吸收。4.类人胶原蛋白的保湿效果如果?同高档化妆品中常用的高效保湿剂相比,类人胶原蛋白的保湿效果好于1%天然保湿因子(NMF-50)、透明质酸(HA)和吡咯烷酮羧酸钠(PCA-钠)5.类人胶原蛋白的祛皱效果如何?类人胶原蛋白具有很强的保湿性,外用后迅速被皮肤吸收,填充到真皮中,刺激真皮合成新生胶原蛋白,因此外用后具有非常明显的祛皱效果。6.类人胶原蛋白可以用于激光/强光/其他美容治疗的术后护理吗?在激光/强光/其他美容治疗术后,皮肤会出现微小的损伤,容易导致色沉及皮肤敏感。如果使用类人胶原蛋白面膜,可以迅速让皮肤补充水分,加速表皮的修复,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恢复皮肤屏障功能。经临床对比试验,激光治疗后用类人胶原蛋白进行护理,红斑消退时间缩短,色素消退时间加快,且有止痛作用。因此,术后外用胶原蛋白面膜是激光/强光/其他美容治疗术后的最佳护理办法。7.同口服的胶原蛋白相比,外用的类人胶原蛋白具有哪些优势?口服胶原蛋白或者多肽被胃肠道消化吸收后,会失去胶原蛋白的结构,变成更小的肽链或者氨基酸,主要作为能量被人体所利用,不会直接补充到皮肤的真皮层。而外用的类人胶原蛋白可以直接被皮肤吸收,因此效果更确切。分享到发表于:2009-11-24 00:00我
很多人想做隆鼻,但又担心手术的风险,效果或者是因为手术需要有个恢复期,没有时间。如今注射隆鼻技术的诞生,为爱美人士带来了曙光!玻尿酸隆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注射隆鼻方式,副作用极小。 玻尿酸隆鼻根据顾客鼻部皮肤的张力、软骨形态、鼻原生形态基础,隆鼻医生先设计出既符合外科要求,又符合时尚审美的钻石线条的靓丽鼻型。然后在预先设计好的注射点上进行注射,一般注射在真皮深层或皮下。玻尿酸隆鼻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一种隆鼻方式,它安全有效,并具有可逆性。 玻尿酸隆鼻引起过敏的几率很小,副作用也会在几天之内消失,唯一不足之处是玻尿酸隆鼻只能维持6个月到1年左右的时间。 玻尿酸隆鼻与其他隆鼻方法相比有哪些优势呢? 玻尿酸是人体真皮组织之一,在人体内停留时间短,会在8个月左右被人体分解掉,不会有长期副作用。玻尿酸隆鼻填充均匀,不会有棱或颗粒状物质残留;具有可逆性,如果不满意,几个月后就会还原。 玻尿酸隆鼻的注意事项 尿酸隆鼻后24小时内,为了让形状固定,要避免接触注射区域;不要在注射部位冰敷或热敷;术后短时间内要避免做剧烈运动。玻尿酸隆鼻后维持一般基础保养程序,不要特别在治疗部位按摩,并且术后一周要避免做桑拿。 玻尿酸隆鼻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1、可能会产生暂时性的轻微发红、肿胀、瘙痒现象,通常在几天后消失。 2、有时刚打完,皮肤摸起来会有像颗粒般的东西,大概2-3天后会消失。 玻尿酸隆鼻维持时间 玻尿酸隆鼻不是永久性的,隆鼻效果的维持时间视个人情况而定,一般可以维持6个月到1年左右。
所谓光敏性物质,就是指善于吸收日光中的长波紫外线的物质。 光外源性敏物质:如沥青、焦油、化妆品、清洁剂、染料、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蒽林、啶、卤代水酰苯胺、漂白剂、葵子麝香和甲基香豆素等; 食物也会产生这种光过敏反应,如香椿、香菜、芹菜、油菜、芥菜、菠菜、雪菜、马齿苋、马兰头、胡萝卜、茴香、荞麦、莴苣、槐花、龙芽草、无花果、柠檬、灰菜、紫云菜、干木耳、黄泥螺、皮皮虾、螃蟹等。如大量进食,又晒太阳,就会发生蔬菜日光性皮疹、水果日光性皮疹、黄泥螺日光性皮疹等。 光敏性药物:氯丙嗪、异丙嗪、氯噻嗪、氢氯噻嗪、萘啶酸、灰黄霉素、磺胺药、四环素类药物、口服降糖药、复方降压片;含光敏物质的中药有荆芥、防风、独活、白芷、补骨脂和芸香等。
黑眼圈(Dark circles under the eyes,DCLE)被定义为位于双侧眶下区的,环形的,色素均匀沉着的区域。其可能由多种病因因素引起的,包括真皮黑色素沉积,过敏继发的炎症后高色素沉着或接触性过敏性皮炎,眼周浮肿,浅表毛细血管和松弛皮肤的阴影等,关于其发病机理的相关论著却很少。 尽管黑眼圈不会引起任何病理性改变,不会威胁健康,也不会造成疾病,但是它会严重影响个人的情绪,及自我感受,会使人看起来疲倦、悲伤、无精打采,也就使很多人在工作和社交时要对黑眼圈进行掩饰,使很多女性被其困扰,甚至影响到她们的生活质量。一、流行病学研究Gupta等对32名饮食不规律并存在皮肤问题的女性及34名健康女性进行对照研究。他们发现,健康女性组30岁以下的9%有黑眼圈,而饮食不规律的女性组38%有黑眼圈。二、病因黑眼圈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睡眠不足,疲劳过度,使眼睑得不到休息,处于紧张收缩状态,使该部位的血流量长时间增加,引起眼圈皮下组织血管充盈,从而导致眼圈淤血,滞留下黯黑的阴影,因此眼圈发黑;久病体弱或大病初愈的人,由于眼周围皮下组织薄弱,皮肤易发生色素沉着,并极易显露在上、下眼睑上,出现一层黑圈;月经不调的女性,如功能性子宫出血、原发性痛经、月经提前、错后、经期过长、经量过大等,均会出现黑眼圈。三、发病机制黑眼圈分有两种颜色,一种是青色黑眼圈,这是因为微血管的静脉血液滞留;另一种是茶色黑眼圈,因黑色素生成与代谢不全而产生,两种黑眼圈产生的原因完全不同。青黑色眼圈通常发生在20岁左右,生活作息不正常的人尤难避免,因其微血管内血液流速缓慢,血液量增多而氧气消耗量提高,缺氧血红素大增的结果,从外表看来,皮肤就出现暗蓝色调。由于眼睛周围较多微血管,因此睡眠不足、眼睛疲劳、压力、贫血等因素,都会造成眼周肌肤淤血及浮肿现象。茶黑色眼圈的成因则和年龄增长息息相关,长期日晒造成色素沉淀在眼周,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挥之不去的黑眼圈;另外,血液滞留造成的黑色素代谢迟缓,还有肌肤过度干燥,也都会导致茶色黑眼圈的形成。总之,黑眼圈是由多重病源因素构成,包括真皮黑色素的沉积,炎症后色素沉着过度,主要是遗传性过敏症或过敏性接触皮炎,眼眶周的水肿,脉管系统的表面位置,以及皮肤松弛导致的阴影等。(一)皮肤黑色素沉积Watanabe等对12位日本患者进行了眶周活体检查,结果显示这些人都有组织学上的黑色素沉着。我们曾经在法国弗朗士孔泰大学和沈阳中国医科大学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黑眼圈皮肤处黑素指数较正常皮肤显著增高。这一结果被皮肤CT(活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证实。(二)炎症后色素沉着黑眼圈在过敏患者、异位性皮炎患者中普遍存在。在这些病例中黑眼圈是由于面部过敏引起眶周体液积聚及频繁揉搓眶周皮肤所致。(三)眶周水肿眼睑区域似乎具有“海绵”的特点。在早上或饮食过咸后水肿加重、出现紫色的黑眼圈。水肿可导致其下形成阴影,加剧黑眼圈的外观。(四)脉管系统的位置下眼睑的皮肤厚度大约0.4–0.5 mm, 明显比其他部位的皮肤薄。Ohshima采用B超测量下眼睑的厚度。结果表明,黑眼圈皮肤明显较薄。当下眼睑出现血流停滞或者充血时,黑眼圈在较薄的皮肤上更为明显。随着病人年纪的增大,皮下眶周脂肪和皮肤的萎缩可能导致眼窝血管的暴露。暴露的毛细血管网导致眶周出现蓝灰色。(五)眼袋的影响眼睑的真皮含有的胶原、弹力蛋白和葡萄糖胺聚糖比其他的地方少,随着病人年纪的增大易出现眼袋造成阴影。(六)泪槽低压泪槽低压是一种集中在眼眶下缘中点的低压。它随着病人的年龄增长而加深,使眶下脂肪流失,皮下脂肪的流失、超过眶缘韧带上的皮肤变薄和脸颊下垂,造成眼窝周边外观部分留下凹形,在光亮条件下形成阴影,从而导致眼睑和脸部老化。(七)眼周血液循环Masuda 等应用分光光度仪测量表明,有黑眼圈的人下眼睑皮肤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无黑眼圈的。当皮肤温度下降时,皮肤血管收缩使皮肤血流减少,下眼睑皮肤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从而使黑眼圈出现。另一方面, Matsumoto 等 报告下眼睑的皮肤微血管数量比面颊部多,血流速度比面颊部快,所以血流停滞和血液淤积可以造成黑眼圈的出现。另外,不溶解的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含铁血黄素的蓄积也被考虑为影响黑眼圈因素之一 。四、黑眼圈的防治(一) 饮食和休息要保持精神愉快,减少精神负担保障充足的睡眠,促使气血旺盛,容颜焕发。入睡过晚的人即使总体的睡眠时间够长其黑眼圈的发病率也显著增高。注意从饮食中吸取营养,多吃瘦肉、蛋类、豆制品、花生、黄豆、芝麻、新鲜蔬菜及水果等,富含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及矿物质的食品。生活有规律,节制烟酒。因为吸烟会使皮肤细胞处于缺氧状态,从而使眼圈变黑;喝酒会使血管一时护张,脸色红晕,但很快便会使血管收缩,尤其是眼圈附近更为明显,从而造成眼圈周围暂时性缺血缺氧。如果长期饮酒,便会形成明显的黑眼圈。(二)眼部的按摩加强眼部的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状态,减少淤血滞留;保持眼部皮肤的营养供应,涂含油分、水分充足的眼霜,使眼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充满活力。(三)黑眼圈的治疗一、对于先天性眼皮色素沉着所导致的黑眼圈(如地中海人群),可以考虑果酸换肤,漂白霜(千白霜),局部维甲酸,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二、激光、强脉冲光和手术的治疗。Q开关Nd-YAG激光可以祛除真皮内的黑素沉积。治疗为完全无创,每次3-5分钟,一周两次,一般需要8次治疗。强脉冲光不仅可以祛除黑素,而且可以消除增生的毛细血管网、收紧眼睑下皮肤,所以对黑眼圈的改善作用也非常明显。一般可以在进行面部治疗时予以兼顾。强脉冲光也是无创性美容手段,不会造成皮肤损伤。3周到4周一次,一般需要4-6次集中治疗,以后每3个月左右予以保养性护理。点阵激光和像束激光可以直接对老化的皮肤进行微剥脱,不仅能够祛除真皮深层的色素沉积,而且能够迅速收紧皮肤、并且刺激胶原蛋白的新生,祛除下眼袋和眼睑的水肿。特别是对于老化造成眼袋凸出,皮肤松弛的黑眼圈,效果相当明显。一般需要1-2次,每次治疗5分钟左右,术后需要休息3-7天。治疗间隔为1个月。收紧眼睑下的皮肤,黑眼圈能够明显改善。如果是脂肪膨出造成的眼袋,因为眼袋下的阴影而形成的黑眼圈,需要考虑经由结膜切开术将下眼皮内过多的脂肪去除,使眼袋消失于无形,黑眼圈自然就不见了维生素K精华素外用可促进血液循环,使淤滞的血流恢复正常。左旋维生素C精华素可缓解色素沉着,对褐色或咖啡色的黑眼圈效果明显。分享到
毛发过多主要有4种类型:1) 多毛指不依赖雄激素的毛发增多,可由某些药物(苯妥因钠、环孢霉素、可的松、青霉胺)摄入过多引起,亦可见于其他疾病(迟发性皮肤卟啉病、甲状腺疾病、转移性肿瘤、营养不良/神经性厌食)。2) 多毛症的特点是女性雄激素依赖部位(如上唇、下巴、胸部)终毛过多。多毛症常因雄激素过多所致,可伴发痤疮、雄激素性脱发和黑棘皮病。最常见的内分泌方面的病因是多囊卵巢综合征,育龄女性中发病率约1%-4%。迅速起病的多毛症或其他雄激素过多的体征均提示需作激素水平测定,包括游离睾酮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以排除雄激素分泌性肿瘤。3) 用于重建术的皮瓣可带有过多毛发,干扰正常功能。因而术前须对皮瓣脱毛。例如尿道重建术所用的带肌肉皮瓣可引起尿道阻塞、钙化或感染。4) 多数人主要出于美容目的接受脱毛治疗。对某些患者而言,面部或体部过多的毛发令人沮丧。最常见的女性治疗部位包括腋、比基尼线、小腿、面部,男性治疗部位则包括胸、背、肩、颈和耳。
永久性脱毛需破坏外毛根鞘隆起部的毛囊干细胞和/或毛囊基底部的真皮乳头。这些非色素性靶目标远离有色毛干的黑色素基团。为了损伤非色素性靶目标,热量需由含色素部位向周围弥散。要达到这一效果,需使用光谱中红至红外波长的高能量、毫秒级脉冲穿透至真皮层深部,并被黑色素选择性吸收。红宝石、紫翠绿宝石、半导体和Nd:YAG激光都可用于脱毛。但由于缺乏黑色素色素基团,这些激光对金色和白色的毛发效果欠佳。 由于表皮与毛囊中的黑色素有着相似的吸收光谱,激光脱毛存在表皮损伤的风险。光需首先穿过含色素的表皮才能到达毛囊。皮肤冷却是安全脱毛治疗所必须的,这对深色皮肤的患者尤为重要。暂时性毛发脱失的机制是诱导毛发进入退行期。永久性毛发脱失的机制,相对而言,却是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实现的:(1)尽可能减少可生成毫毛的终毛;(2)使用20ns或更长的脉宽,是毛发因为纤维化而完全退化。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永久性毛发脱失,暂时性的毛发脱失可通过使用较低能量和较长脉宽的激光来实现。例如,最近有报道称家用的810nm半导体激光或强脉冲光源能暂时性减少有色的终毛,疗效可靠。 近两年在中国比较流行的冰点脱毛半导体激光比较好地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性,效果尚可,但反复率较高,医生和患者对长期效果满意度较低,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暂时性毛发脱失效果。最新出来的Duet半导体脱毛系统非常有特点,通过负压吸引使皮肤拉伸变薄及毛囊接近皮肤表面,有利于能量透射从而降低发射能量密度而减轻患者疼痛不适,大光斑治疗手柄设计可以提高治疗速度。有作者使用该系统治疗5个男性患者,并与传统接触式冷却小光斑半导体激光对照观察,结果新型的Duet系统治疗时间更快,舒适度高,效果更佳。但其长期疗效还需要更多临床观察。
对于痣的治疗,目前常用的有手术切除和激光“点”痣。治疗方法的选择一般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大小:一般直径<5mm的痣可以通过激光治疗,疤痕并不明显,否则用手术切除;(2)深度:一些不突起的痣位置往往较深,如果采用激光治疗容易留下一个较深的坑,可以考虑手术切除。相反一些突出于皮肤表面的痣就可以用激光治疗;(3)部位:手掌、足底、指(趾)甲下、口唇及外生殖器等部位的痣存在恶变的可能,故可以作预防性切除;(4)性质:只有在明确是良性的情况下才能用激光“点”痣,因为已经“点”掉的痣就不能用来做病理检查了。如果痣的良、恶性尚不明确,也建议采取手术并在术后把切下来的痣送去做病理检查。
痣的学名叫色素痣,是由痣细胞组成的良性新生物,几乎每个人都有,可以发生在身体各处。色素痣可以是先天性的,在出生时就有,一般比较大,上面还会长毛,有些先天性色素痣非常巨大,可以覆盖半个身体。当然大多数色素痣都是后天发生的,常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往往在发育期明显增多,其数量与身体健康无直接联系,一般都比较小。 很多朋友看过电影《非诚勿扰2》后,非常担心身上的痣会恶变。事实上,对此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对黄种人而言,绝大多数的痣都是良性的,只有极少数的痣会恶变成黑色素瘤,据一项统计,发生概率约为十万分之一。相比之下,痣恶变的概率在白种人身上要高多了。色素痣长期反复接受慢性刺激或不当处理(如用手指抠、抓,针挑或化学腐蚀剂等),有可能会促使其产生恶变。此外,位于易摩擦部位的色素痣,如脚底、手掌、外阴等,其恶变概率可能也比其他部位大。 色素痣出现以下信号,就要警惕恶变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专科就诊。1. 原有的痣在一年中明显增大,颜色明显加深、发亮。2. 原有痣的色素深浅发生变化或变得不均匀,由棕色变成黑色,或由棕色变成黑、棕色相间的斑。3. 痣的边缘变得不规则或出现卫星状小黑痣,或数个痣融合,表面凹凸不平。4. 局部出现针刺样疼痛、发痒及灼热感。5. 痣经常发炎、溃烂、流水、出血或结痂。 通过手术或激光都可以去除痣色素。手术切除一般是相当彻底的,复发率非常低,当然可能会有一些瘢痕。相比之下,激光治疗简便易行,瘢痕要小一些,美容效果好,但复发率比手术高。激光和手术去除色素痣,可谓各有所长。要根据痣的部位、痣的情况作具体处理。对长期受摩擦刺激或有上述危险信号的痣,首选手术切除,同时结合组织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