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提升共奋进倾情救助脑瘫儿浙江省人民医院定海分院半年救治11名残疾儿童(人民日报)
在骨科门诊会接诊到关节疼痛患者,其中尤以膝关节痛为多,特别在下蹲或屈膝时疼痛明显,活动膝关节时还会有咔嗒咔嗒声响,常初步判断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磁共振检查后进一步证实是半月板撕裂伴膝关节积液、膝关节退行性变,患者常常疑惑道:膝关节没有受过伤,我怎么就会有半月板损伤呢?膝关节里怎么会有咔嗒咔嗒响?其实由于关节退变,没有明显外伤也有可能出现半月板损伤的,还会有关节积液,咔嗒响声是因为活动时破裂半月板在关节内摩擦和弹动而产生的。 那么半月板到底是什么结构?半月板其实是膝关节里面股骨和胫骨之间的形似半月形的纤维软骨,通俗来说就是膝盖里面的两个衬垫(内外侧各一个)。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呈C型,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呈O型。半月板是怎么会损伤到的?半月板损伤常见于运动损伤和慢性劳损,对于年轻人来说,半月板损伤多为运动损伤,比如在较为激烈的体育运动时如发生膝关节屈曲位的扭转,比如打球时变向或转身,或者急剧的伸膝,如小腿前方突然冲撞受力时,均可能发生半月板损伤;而像中老年人患者多数是慢性劳损导致半月板损伤,往往没有明显的受伤病史,很多时候患者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好端端的发生半月板损伤,对自己病情很是困惑,半月板的主要成分是胶原,就像随着年龄增长皮肤胶原流失,而老化一样,半月板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失去弹性,如同汽车的轮胎,车开得久,轮胎橡胶老化了,从而损坏的几率大大增加,此外,长时间屈膝在半月板受压的姿势下工作也会导致半月板的损伤,因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即使没有明显外伤也可能发生半月板的损伤,比如长期蹲着劳动和从事家务、上下楼、爬山等日常动作均会慢慢引起半月板损伤,同时老年人常伴有膝关节的骨关节炎,软骨退化,关节间摩擦力增大,也会加大半月板损伤的风险。半月板有哪些功能?半月板作为膝关节的“垫片”,就像缓冲器一样保护我们的膝关节,运动时缓冲来自关节面之间的大部分压力,它可以减少关节面间的摩擦,保护关节软骨。同时半月板特定的形状可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匹配性,协调膝关节运动,半月板还有助于分布关节滑液,润滑营养关节。如果半月板发生损伤或撕裂,这些功能就会减弱,不仅会疼痛,还将引起膝关节正常力学环境的变化,导致骨性关节炎发生。如果有以下表现,要小心半月板损伤!1.疼痛半月板损伤所致膝关节疼痛程度不一,轻度半月板损伤后仍能日常活动,但在膝关节旋转时疼痛加剧,严重的半月板撕裂将产生剧烈的疼痛,随着时间推移,疼痛可能有所减轻,日常活动因疼痛而明显受限。2.肿胀膝关节肿胀是由于损伤刺激滑液分泌增加、渗出增多,从而发生关节内的积液。3.弹响也就是膝关节在活动时的咔嗒响,多因破裂的半月板在膝关节活动时与胫骨、股骨发生异常的摩擦和弹动而产生。4.交锁现象在膝关节的伸屈活动时,常有突然“卡住”致使膝关节不能伸屈的现象,称为交锁现象。当主动或被动地活动膝关节以后,这种现象可以自行缓解,活动又恢复相对正常。怀疑半月板损伤需要做什么检查?核磁共振是诊断半月板损伤、韧带撕裂准确率最高的影像学检查,根据核磁共振成像表现可将半月板损伤分为5级,0级:正常半月板,呈“黑三角形”,边缘锐利;I级:半月板内可见不规则信号,没有波及半月板关节面;II级:半月板内线状信号,没有波及半月板关节面,但可延伸到半月板关节囊结合部;III级:半月板内信号波及半月板表面,提示半月板撕裂;VI级:半月板呈多块状,半月板毁损。半月板损伤后能自行恢复吗?是否一定需要手术?半月板本身无血液供应,其营养主要来自关节滑液,只有与关节囊相连的边缘部分能够到一些血液供应。因此,只有有血供的边缘部分损伤可能自行修复,无血液供应的半月板损伤不能自行修复。半月板损伤最大的危害在于当行走和运动时会导致膝关节的软骨磨损及破坏,产生永久性不可逆膝关节软骨损伤,当软骨损伤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使通过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通常也难达到满意疗效。因此半月板损伤后一定需要及时、专业的治疗。当然半月板损伤的具体治疗方案不是绝对和单一的,需要结合患者年龄、活动要求、损伤类型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制定。保守治疗:对于I级、II级半月板损伤可选择保守治疗,急性损伤早期可采用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的方法,同时可口服非甾体类药物或膝关节腔注射来治疗。如果疼痛缓解,膝关节稳定且无交锁症状,那么保守治疗就可以了。手术治疗:经过保守治疗后,膝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无缓解,出现僵硬或交锁时,则需要手术治疗,III级VI级半月板损伤多需要手术治疗。由于半月板在膝关节内非常重要,手术应尽可能保留半月板,应用膝关节镜微创技术大大减少手术创伤、增加手术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目前根据半月板损伤的类型、年龄和其他因素,医生将根据情况有选择地做半月板修补、部分切除和大部分切除。术后经功能锻炼后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目前我的半月板手术均采取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上打两个筷子一样细的小孔就能完成手术操作,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怎样尽量避免半月板损伤?要尽量避免半月板损伤,我们需注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力量训练,尤其是股四头肌训练、关节的稳定性训练,需要接受科学的运动指导以优化运动方式。运动前进行良好的热身、运动中注意应用膝关节护具保护、运动后进行拉伸恢复。适当运动不但能够增加肌肉力量、稳定性,还能刺激关节软骨的营养与代谢,而缺乏运动,反而会加速关节退变与损伤,运动需要适当!在日常工作生活及体育锻炼中,大家要珍“膝”关节,避免半月板损伤!
曲腿数十载,矫形获新生(有困扰的患者看文内福利)原创足踝矫形 浙江省人民医院 2022-05-2713:51发表于浙江全球爱足日在5月29日“全球爱足日”到来之际,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足踝亚专业将在5月29日(星期天)上午举办“5.29,关爱足踝健康”义诊,免费送出义诊专家号30个,免费为患者进行足印系列检查分析,给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参与方式详见文末)“几十年来,脚第一次能放平了,脚脖子也正,走路不痛了!”67岁的赵阿姨(化名)高兴地说道,前不久她来到骨科主任医师、足踝专家顾晓晖主任门诊复查。此时,距离她的手术已经6月余。曲腿数十载,几近弃治疗赵阿姨8、9岁上山挖竹笋时,不慎滑倒摔伤左脚踝,当时没有重视,便留下了隐患。随着年龄增长,家人发现她的左脚踝不断向内拐。工作后,赵阿姨的脚踝疼痛畸形不断加重,逐渐变成了“曲腿”。由于医治条件有限,而且日常生活尚能勉强应付,治疗一次次被耽搁。不幸的是50岁时脚踝再次意外受伤,疼痛和活动受限陡然加重,并出现踝关节肿胀,以至于无法踩地,从床边走到卫生间的几步路都疼痛难耐,更不用说出门了。同时左脚踝愈发向内拐畸形,需要在鞋里塞满纸巾才能穿上鞋子不脱落,令她苦恼不已。赵阿姨辗转各个医院就医,被告知无法治疗或治疗效果不好,使她几乎产生了放弃治疗的念头。1正2稳3平衡两次足踝矫形化曲为直去年,赵阿姨找到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顾晓晖主任。顾医生告诉她,她的左脚踝有希望治疗,但要通过复杂的手术和艰难的康复,令赵阿姨看到了曙光,只要有希望,相信医生,再难也配合治疗!经过综合病情评估,精细测量左下肢各条畸形力线,分析足部每一块肌肉的力量,为赵阿姨制定了周密的分步手术计划。顾医生说,赵阿姨的疾病称为“内翻型踝关节骨关节炎伴高弓内翻足”,她的踝关节和中后足均已经重度畸形,这类足踝疾病可由既往创伤、神经肌肉疾病、遗传病等引起。表现为:踝关节和足部向内翻、内旋、高足弓畸形,患者只能以足的外侧缘着地行走,由于足踝关节负重力线异常与软组织的失平衡,将产生明显疼痛和活动障碍,导致足踝的严重病废。就像一棵“歪脖子树”,“树干”还被无数神经和血管缠绕,使手术的难度大大增加。针对病因,治疗主要包括两次手术。首先“放正”,对畸形的足踝骨骼进行多处截骨和矫形手术,使畸形脚踝回归到正常负重力线;然后“稳定”和“平衡”,通过肌腱的延长和转位手术,使患肢两侧及前后的肌肉力量不平衡重新调整到平衡状态,并稳定关节骨性结构。只有把“曲腿”做正做直和恢复肌力平衡,赵阿姨才能缓解疼痛,逐步实现正常行走。由于患肢存在多处畸形需要矫正,并且不能短缩肢体。因此存在畸形矫正后,足踝内侧血管神经出现高张力危象,发生肢体坏死和瘫痪风险,手术相对复杂危险。在顾晓晖主刀下,手术进展顺利。赵阿姨还记得术后换药打开纱布的那个上午,脚踝畸形已经明显矫正,几十年来的曲腿变直了,她和家人无不欢欣鼓舞,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转眼半年过去,经过认真的康复,赵阿姨的步伐看起来几乎与常人无异。这个夏天,她已再不为畸形脚踝的疼痛而辗转反侧,享受着幸福快乐的退休生活!“5.29,关爱足踝健康”义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拥有健康足踝,才能走得顺、跑得快。现今无论是少年儿童还是成年人,足踝疼痛畸形的患者逐年增加,因此了解足踝知识、关注足踝健康,已经迫在眉睫。每年的5月29日,被定为“全球爱足日”。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足踝亚专业将举办“5.29,关爱足踝健康”义诊活动。时间:2022年5月29日(星期天)上午地点:浙江省人民医院朝晖院区门诊四楼骨科诊室专家:顾晓晖主任医师、洪剑飞副主任医师、厉嫄主治医师取号:请于5月28日至5月29日上午到门诊4楼B1区预检台领取就诊号,免费义诊专家号30个,送完即止。义诊时将免费为患者进行足印系列检查分析,给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主要面向“足踝部疾患”人群,诊治包括:踝关节畸形、拇外翻、扁平足、高弓足、马蹄内翻足的矫正;脑性瘫痪、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矫形与重建;踝关节韧带损伤、距骨软骨损伤的微创治疗等等。我们将以专业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帮助少年儿童诊治足踝疾病,解除成人足病痛苦。关爱足脚,您是主角!治疗足踝疾病,让我们来帮助您!
有这样一群特别的小朋友,他们天真无邪、热爱生活,他们心存梦想,也渴望奔跑,可他们是一群“折翼的天使”,他们是脑瘫儿童,很多脑瘫患者和家长认为患者一辈子就这样了,其实患者可以提高治疗,得到明显改善! 什么是脑瘫 脑瘫是一组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非进行性损伤所引起的持续存在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导致活动受限,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沟通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 根据神经病理学特点将脑瘫分为以下类型: (1)痉挛型,占脑瘫人群的70%~80%,以速度依赖性肌张力增高、痉挛姿势、选择性运动受限和病理性反射为特点,病变位于锥体系通路,根据受累肢体情况可进一步分为单侧性瘫(包括单肢瘫和偏瘫)和双侧性瘫(包括双瘫、三肢瘫、四肢瘫); (2)不随意运动型,占10%~20%,以肌张力不稳定、非对称姿势和不随意运动为特点,可以表现为肌张力障碍、舞蹈-手足徐动,病变位于锥体外系的基底节区;(3)共济失调型,占5%左右,以肌张力低下、平衡和共济障碍、运动启动缓慢和协调不良为特点,病变位于小脑及其联络通路; (4)混合型脑瘫,可以是上述两种类型的混合出现。 其中痉挛性脑性瘫痪发展至青少年阶段常伴有明显四肢畸形,其中以下肢畸形常见,如髋内收畸形、膝关节屈曲、足下垂内翻等。在婴幼儿期,这些畸形多为动力性,肌肉挛缩少见。自然病程至青少年阶段,则可发生固定性肌肉挛缩,导致屈膝、足下垂内翻等相应畸形发生。我国大多数脑性瘫痪患儿未能早期进行科学、系统的干预,致使很多患者肢体畸形和残障发展到严重的程度,故目前我国存在着需要治疗的大量青少年和成年脑瘫痪者。 他们多数不能正常行走,没有自理能力,很多“小天使”常常一个人在家,他们失去了七彩的童年,他们同样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同样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憧憬,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关爱。 请不要放弃我们,这是他们内心的呼喊,当然,不放弃每一个人正是我们党的基本方针。 随着医学的进步,通过系统、科学的治疗,多数患者可以很大程度改善肢体功能,甚至回归社会。 一般来讲,3岁以前的畸形不建议手术,以免矫枉过正。软组织手术的最佳时机需待患儿发育到步态稳定,一般需达5岁,且随着发育状况的不同手术方式亦有改变。 矫形外科治疗的最终目标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主要包括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预防继发病损,纠正患者病态体态从而提升接受健康护理容易度。 手术适应证包括: (1)肢体痉挛,肌张力明显增加,反射亢进、运动障碍,姿势异常。 (2)存在动力性、进展性或固定性关节畸形,矫形手术后为装配支具创造条件。(3)严重痉挛性肢体畸形,手术后运动功能可能不会改善,但能为生活护理提供方便。 山海相助, 造福于民,今年4月21日,浙江省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浙江省人民医院定海分院隆重揭牌,定海区人民政府与浙江省人民医院签订“山海”提升工程合作协议,为深入践行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宗旨,浙江省人民医院定海分院专家赴定海区残疾人联合会,协商为定海区残障人群服务活动,本次浙江省人民医院定海分院和定海区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开展——“照亮七彩童年,共圆前行之梦”助残公益行动,助力实现“七彩梦”,共筑“中国梦”,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造福于民的根本宗旨充分体现。 自“山海”提升工程进驻舟山后,浙江省人民医院定海分院已为10多位脑瘫进行了系统治疗。此次活动中有一名脑瘫患儿,四肢畸形,10多年从未下地行走,此次来我院行矫形手术。入院后癫痫发作,追问病史患儿近五年时有癫痫发作,今年共发作三次,但从未接受正规治疗。顾晓晖主任联合麻醉科、神经内科专家会诊,为患儿量身定制一套抗癫痫方案,控制癫痫,顾晓晖主任及骨科团队成功为患儿自行了个性化的下肢畸形矫形治疗,经过一系列治疗后,患者由一个从未下地的孩子,到可以在妈妈的搀扶下慢慢行走,目前已可以自行下地活动。 对于脑瘫儿童,部分残障患者的病情并不是终身不可改善的,患者家属不应放弃治疗,病情可以通过专业的系统治疗得到好转,这对于患者、他们的家庭、社会都有极大的好处。经过正规的手术及康复治疗,1/3的患者能够生活完全自理,并且能够工作,自食其力,为社会创造财富;1/3的患者治疗后,虽仍不能工作,但能够实现生活自理,不需要家人照顾;1/3的患者治疗后,虽然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但能够大大减少家人的护理工作量,对患者家人实现最大程度的解放。 浙江省人民医院及定海分院对脑瘫儿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们对脑瘫患儿采取个性化方案治疗,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采取手术、微创注射等,同时配合康复治疗。如有需要请联系我们。
扁平足术前足弓塌陷 扁平足术前足弓恢复
治疗前患者术前:足弓完全塌陷,跟骨外翻,前足外展畸形,呈外八字步态治疗后治疗后60天术后平足畸形完全纠正,行走无受限
4月21日,定海区人民政府与浙江省人民医院签订“山海”提升工程合作协议成立浙江省人民医院定海分院,践行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宗旨,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省人民医院派驻专家骨科顾晓晖博士带领骨科团队在定海分院顺利开展儿童平足症的微创矫正术。手术微创、手术切口只有1cm,可以早期活动、促进足弓发育等优势,患者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顾主任术前检查患儿平足症微创手术团队术前左足外观图片,足弓塌陷明显手术切口1cm术后左足外观图片,足弓完全恢复儿童扁平足平足症是儿童最为常见的足踝疾病。平足症患者站立负重时足内侧弓出现塌陷,足部扁平,跟骨外翻,同时伴有行走足踝部疼痛,易疲劳等等症状,长时间行走后足踝部还会肿胀。很多家长发现小朋友走路时脚呈“外八字”。是什么导致平足症的呢?1、先天性因素。2、功能性平足:多发于发育尚未发育完善或者过于肥胖的儿童及青少年。3.外伤:外伤破坏足部正常结构。4.慢性劳损:足部长期负荷过重导致足部软组织及关节慢性劳损,引起平足。足弓是人类足的重要结构。足弓使足富有弹性,运动时可吸收地面对脚的冲击,又能一定时候锁定中足关节,使足变得坚硬,利于推进人体活动。平足症患者由于没有正常足弓,行走时足部易疲劳、无力、感到疼痛,特别是足踝内侧疼痛,影响体育运动,甚至行走。站立位正常足的内侧面,足弓正常,足内侧面离开地面一定距离,足跟和大脚趾与地面贴合站立位平足症内侧面,足弓塌陷,足内侧面与地面贴合对于年龄小于7岁的儿童,如果家长发现小孩的足弓低平、塌陷、跟骨外翻,呈扁平足的样子,请不必担心!因为这是该年龄段小孩正常的生理现象,此时小孩的足弓尚未完全发育,随着小孩的生长,足弓会发育出来,不需要做任何处理!要鼓励小孩光脚在地板上多跑动,多做足尖着地踮脚行走动作,这样有利于足弓发育和足部肌肉强壮。足弓鞋垫只用于缓解有症状的扁平足的症状,足弓垫不会矫正畸形。对于大于7岁,并且有症状的扁平足患者,请及时寻求骨科专科医生的帮助!对于症状明显、畸形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平足症需要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式主要有软组织手术或者联合骨性手术,包括肌腱的转位,切除副舟骨及跗骨联合,跟骨截骨内移,外侧柱延长术等。随着现代医学技术进步,目前儿童平足症可以采用先进的微创手术进行矫正,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明显。顾主任介绍,儿童平足症多为先天性因素引起,主要与遗传、跗骨联合、副舟骨有关,部分患儿随着年龄增长,由于后足力线发生改变,从而继发整个下肢力线改变,导致足踝部、膝关节、髋关节、甚至脊柱畸形,出现相应症状,影响生活、学习及工作,平足症患者参军都有影响。平足症患儿需早期就诊,及时矫正,科学施治,要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年龄,防止发展为僵硬性平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医疗“山海”提升工程将全面推进,不断提升定海分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高质量地服务舟山百姓。顾晓晖主任医师现已经回到杭州的浙江省人民医院总院(杭州朝晖院区),患者可去他门诊就诊(每周四上午和每周五上午专家门诊,每周四下午名医馆精英门诊),定海患者可去浙江省人民医院定海分院门诊110诊室咨询。
今年4月,浙江开始具体实施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即浙江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将向山区与海岛不断延伸,服务当地。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充分体现了“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原则。进一步推动浙江城市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均衡布局,补齐山区海岛县的医疗服务短板,进而推动浙江省山区海岛卫生健康事业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顾晓晖 4月22日下午,浙江省人民医院专家顾晓晖主任在省人民医院定海分院开展“山海”提升工程的第一例骨科手术,成功为一名修船时高处跌落船员,完成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目前术后情况良好。 近日,我院九病区收治了一位右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是香港某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的船员,在修船时不慎从2米多高处跌落。疫情原因,我院开设了海员特殊收治通道,第一时间送院救治。面对严重的伤情,年仅35岁的患者很是焦虑,担心自己会因此残疾。但是一听说,有省里来的专家亲自动手术,压在心里的石头就放下了。 4月22日下午,由省人民医院专家何莹实施腰麻后,顾晓晖主任有条不紊地开展切开、剥离、复位、固定等一系列步骤,确定骨折复位固定满意后,再次透视确认钢板、螺钉长度适中,顾主任凭借娴熟的操作技术,追求完美的手术细节,顺利完成手术。 23日一早,顾晓晖主任就带领九病区医护团队查房,仔细询问患者术后有无不适,耐心检查患肢情况,并指导下一步的治疗护理注意事项。患者之前的阴霾情绪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意”和“感谢”!
Albert是一艘15万吨级国际油轮上的大副,乌克兰人。5月31日,他在进行机械修理时,被脱落的金属构件砸到左小腿,小腿当即严重变形、出血不止、动弹不得,船停在舟山定海长宏国际船厂后,Albert立刻被送至我院急诊科。经过检查,发现Albert左侧胫骨发生了严重的粉碎性骨折,且为开放性。由于油轮运输期限要求,近期必须离港,而且大副在航行、货物装卸和机械维护等方面责任重大,患方提出能否在保障患者安全的情况下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损失。恰逢浙江省医疗“山海”提升工程,浙江省人民医院在定海建立定海分院,进行全面医疗帮扶,为当地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定海分院吕振晔院长和费敏副院长对该患者的治疗进行直接指导,陈斌副院长立即组织科室进行病例讨论分析,考虑患者为开放性骨折,但又需尽快离院出海,而船上只能进行简单换药处理,约在十天后到达锚地,讨论决定进行外固定治疗。在九病区主任顾晓晖指导下,方圆主任给患者进行了清创胫骨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术后患者症状很快缓解。看着心急焦躁的“国际友人”,徐林玉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给予了更多的耐心和照顾,在精心术后护理下,患者恢复良好。Albert对我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竖起了大拇指,并已顺利出院回船。下图为:顾晓晖主任带领方圆主任、徐林玉护士长对Albert进行术后查房
拇外翻是前足常见疾病,俗称“大脚骨”,其导致足部疼痛、畸形,行走受限,甚至不能穿正常的鞋。拇外翻发病率约15%,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一半以上患者有家族遗传史,拇外翻手术方法达到200 多种。 目前拇外翻多数手术切口大,治疗周期长,恢复慢,痛苦明显。 希望手术创伤小,瘢痕小,外形美观、能够早期下地活动,早日恢复日常工作,是患者朋友的一致要求,只有微创手术和术后稳定的矫形才能够实现早期负重的愿望。 我们现在采用专门手术技术和进口手术工具进行微创治疗拇外翻,手术创伤轻,切口小、美观且隐蔽,由于矫形稳定,术后第3天患者穿特殊的术后鞋就能够下地行走,可以早期恢复日常生活。 欢迎拇外翻患者朋友来我门诊具体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