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主任专家团队在潜心研究2年后,终于于今年8月,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该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关于骨髓炎的第二个项目。为该团队在骨髓炎诊断治疗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从而进一步深入研究骨髓炎的发病机制,为骨髓炎的治疗提供帮助!
该患者是1名1型糖尿病患者,患病20余年,因糖尿病肾病导致肾脏衰竭,每周行3次血透治疗。近两年来,右足出现破溃、流脓,行走受限等症状。检查发现结核杆菌感染,肺部有陈旧性结核病灶。进行抗结核治疗时出现对药物的副反应,导致肾病急性发作,后更换药物治疗。考虑患者年级较轻,我们选择了保肢手术。图1 术前照片,可见右足畸形,足背长期破溃流脓形成窦道图2 x片可见右足趾骨、楔骨多处坏死骨形成,关节间隙消失,骨质疏松。组图3 上述4幅图为CT片上右足骨质的破坏组图3 上述2图 磁共振上可见足舟骨的坏死,局部软组织的肿胀、坏死。图5 术中将坏死骨去除,用克氏针固定,放置引流管。图6 术后X片
肱骨骨髓炎在我们的病例统计中发病率很低,远远少于下肢骨髓炎。与受伤机制以及解剖位置有关。下面报道1例慢性肱骨骨髓炎病例,该患者于15年前受外伤致左肱骨近端开放性骨折后诊断为“肱骨骨髓炎”,当时给予手术治疗后创面始终未愈合,自行在家换药。近年来左上臂疼痛难忍伴功能明显受限,患者自服激素止痛,后渗出明显增多。以下为图例图1 左上臂可见窦道渗出脓性渗出,伴恶臭。上臂皮肤大量疤痕愈合。图2 X片可见左肱骨近端骨皮质不连续,大量坏死骨与新生骨,髓腔闭锁。 骨质疏松严重。图3 CT可见横截面上坏死骨与新生骨,髓腔闭锁。图4 MRI上可见左上臂前侧皮下软组织基本缺失,局部高信号为坏死组织,骨组织水肿。图5 MRI可见横截面髓腔内大量坏死组织。图6 术中清除的大量坏死骨,伴恶臭。图7 术后复查的X片。大量坏死组织被清除。
该名患者为老年男性,1年前曾患右侧髂总动脉瘤行髂总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右下肢肌力感觉丧失,术后不慎摔伤右侧髋部导致右侧股骨颈骨折,后右侧髋部出现窦道,长期流脓。近期复查磁共振,髂总动脉瘤复发。入我院针对右侧髋周感染行手术治疗。 术前资料 术后
髋关节感染是关节感染中较多发的一种类型,好发于髋关节手术后。原发性髋关节感染较为少见,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例脑瘫患者长期卧床,因褥疮导致的髋关节感染。 病史:患者于2015年11月因褥疮致左髋部皮肤破溃,约3×3cm大小,创面较浅,余无明显不适,遂至当地医院予以清洁换药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症状稍好转。后患者出现高热,最高至40℃,无寒战,无大汗淋漓,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在当地医院予以抗感染等治疗无明显改善后,行左髋部感染扩创+VSD负压吸引术,患者术后持续高热,予以抗感染、输血、补充白蛋白等对症治疗,无明显缓解。一周后予以拆除VSD负压吸引,见伤口破溃,大量黄脓色液体流出,伴臭味,予以清洁换药,继续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症状稍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 体格检查:脊柱侧弯畸形,棘突无叩击痛,活动受限明显,平卧不能。双下肢屈曲畸形,肌肉明显萎缩,臀部及髋部可见多处褥疮,左髋部敷料包扎,有大量黄脓色渗出,无明显臭味,破溃口约5×5cm,内部可见一巨大空腔,可触及股骨头,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轻度压痛及反射痛,质地软,皮温稍高,周围感觉减退。四肢畸形,关节活动障碍,无下肢静脉曲张,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正常。浅感觉减退,深感觉减退,四肢肌力3级,肌张力减弱。 实验室检查:血液常规分析:C反应蛋白46.5mg/L↑、红细胞比容0.309L/L↓、血红蛋白96g/L↓、血小板计数460×10^9/L↑、红细胞计数3.76x10^12/L↓ 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白蛋白26.8g/L↓、胆碱脂酶2.2KU/L↓、氯94mmol/L↓、肌酐19μmol/L↓、球蛋白46.3g/L 细菌培养阴性。 影像学检查:
胫骨骨髓炎是所有骨髓炎中发病率最高的类型。因为其解剖结构特点,软组织覆盖少,血液供应单一,成为骨髓炎好发部位之一。下面我们就展示一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发展成骨髓炎后,通过两次手术最终愈合(第一次手术 胫骨内固定取出+感染病灶清除+外固定架固定术;第二次手术,取髂骨植骨+外固定调整术)。图1 患者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6个月感染,骨折端未见愈合,小腿皮肤破溃流脓。图2 入院后行“右胫骨骨髓炎病灶清除+取内固定+外固定架固定术”,给予取出内固定,清除感染灶,外固定架固定,皮肤无张力缝合。图3 清创术后6个月,感染控制良好,入院行“右胫骨骨不连取髂骨植骨术”,取髂前上棘的松质骨植于骨缺损处,协助骨折端的愈合。图4 植骨术后6周,可见骨折端明显骨痂生长,骨折线模糊。图5 植骨术后3个月,可见骨折端基本骨性愈合。图6 植骨术后2个月,可见外固定架在位,皮肤愈合良好。图7 植骨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外固定架取出,皮肤愈合良好。 胫骨骨髓炎治愈的难点在于骨折端血液供应差,皮肤覆盖条件有限。病灶清除后遗留的骨不连问题也需要慎重对待。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手术次数来达到完整治愈,是骨髓炎治疗的课题。我科已成功治疗胫骨骨髓炎600余例。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患者面对骨髓炎问题,请尽早联系我们,治疗的时间节点非常重要。
慢性骨髓炎病程很长,国外有文献报道,一例患者在小时候确诊为急性骨髓炎的80年之后又再次复发了。我们接诊的病人中也有很多病程是长达四五十年的。在这漫长的病程期间偶尔会有患肢的肿胀、疼痛,发热,甚至有局部的破溃发生。大部分病人在当地的医院或诊所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之后,都会有好转,而且并不影响肢体活动,行动走路都正常。所以很多患者并没有重视这种情况,即使在一段时间内频繁的发作,只要用药可以缓解,就没有进一步治疗的想法。那么,这种想法是否正确,我们先看一组图。这是一位胫骨骨髓炎患病45年的患者,近44年都只是局部小的破溃,未予重视,近3个月突然变大,病理活检的结果是鳞状细胞癌。最后截肢。2.这是一位胫骨骨髓炎患病30余年的患者,起初 只是小范围局部的破溃,随后逐渐增大,最后 导致大范围的皮肤缺损破溃。3.这是一位胫骨骨髓炎患病40余年的患者,局部的 皮肤反复破溃,一直未予重视,骨质破坏导致小 腿向前畸形。4.这是一位肱骨骨髓炎青少年患者,10余年前做 过手术治疗。 10年内几乎无明显症状。但是从 X片上看骨质破坏非常严重,已明显影响肘关节 功能,且该位置非常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5. 这是一位全身多发骨髓炎患者,病程达40余年, 从X片上看,骨质破坏非常严重,已失去骨组织 的正常形态,骨髓炎闭塞,极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上述图片也许大家觉得触目惊心,但是在发病的初期,也都只是局部的一些微小的症状。这每一例的患者的共同特点就是没有及时治疗。骨髓炎是一种较为少见但异常顽固的疾病,病程很长,过程很复杂。很多情况下复发的症状可能只是局部的肿胀,甚至都没有疼痛,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视,甚至在一些基层医院,也无法做到及时的处理。那么有些患者就会疑问,到底什么时候应该到医院诊治,什么时候做手术? 南京军区总院骨科感染组作为从事治疗骨感染的专业组,我们总结了四代医生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在确诊骨髓炎后的每半年建议至医院复诊,观察骨髓炎的进展情况。如果有反复的肿胀、疼痛、破溃发生,建议立即至专业的医院就诊,及时手术对疾病的预后有极大的帮助。也许有些患者应用抗生素可以暂时的控制,但是对于疾病的发展并没有做出根本性的改变。许多患者起初只是小的破溃、窦道,不及时处理,就会发展成上述图片的情况。为手术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对患者而言,起初也许只需要一个较小的手术就可以控制,但到了后期,不仅骨髓炎需要治疗,更大的问题在于软组织的重建。那对患者,对整个家庭的压力都是非常大的压力和负担,治疗需要多次手术,费用也是成倍的增加。许多患者因为无法承受,最后选择截肢。 所以,我们在此呼吁各位患者,要重视骨髓炎的发病情况,做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不要为了一时的方便,为后期带来无尽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