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科有多项关于胃癌的临床试验正在入组中(详见下表),想尝试胃癌最新治疗方案的患友可以直接和我联系。联系方式:1.线上联系方式:好大夫上给我留言;2.线下就诊:蒲汪旸医生胃癌专病门诊: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每周三下午(三香院区)3.添加微信:
什么是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通过在人体(患者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在人体的作用、不良反应及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临床试验的最终目的是确定药物本身的疗效与安全性。临床试验是要把我当小白鼠吗?许多病人听说临床试验,可能会想“这是要拿我当试验品?”。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临床试验并不是在对新药物毫无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开展的。通常在进行临床试验之前,对于新药的疗效、安全性等问题,已经有大量的前期研究,获得充足的信息。药物临床试验通常分为1-3期。1期是给志愿者少量试验药物,仔细监测药物的血液浓度、排泄情况、有益反应和不良作用。随着对试验药物安全性了解的增加,逐渐提高给药剂量,以便确定将来在病人身上使用的合适剂量。2期是初步了解试验药物对疾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3期是在对新药治疗效果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扩大研究规模,同目前的标准治疗进行对比,进一步确定新药的治疗效果。通常一个药物按次序完成了1、2、3期临床试验,确定疗效和安全性后,才能被批准上市。每个临床试验是保证参加者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有独立的伦理委员会对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案进行把关,只有在最大限度保障人体试验参加者利益的前提下,伦理委员会才会批准人体临床试验的实施。在参加试验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意料之外的事件,患者可随时退出和终止研究。临床试验参加者可以从多方面获益。1)正式进入试验后,患者将接受比其他传统治疗更为细致的观察和随访,有权与试验实施医生保持随时沟通。2)多数临床试验都有免费赠药政策,能够提前使用到新药,从中获益。3)有些临床试验有经济补贴。因此,对于现行疗法效果不佳或者经济条件不好,无法承担治疗费用,参加临床试验免费尝试新的治疗方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什么情况下可以参加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方案中会明确指出“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来确定适合参加这个临床试验的人。“入选标准”规定哪些人适合参加这个临床试验;“排除标准”确定什么样的人不适合这个参加临床试验。符合标准的人都可以参加临床试验。如何获得临床试验的信息?在国内,获取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一、医院网站或肿瘤科门诊查询;二、登录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查询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试验信息。网站地址:http://www.chictr.org.cn/index.aspx
生了肿瘤,常常需要面对化疗和脱发。不要因为担心脱发,而放弃化疗,把精力放在如何保持健康上。即使脱发,还有很多办法让你保持健康形象。 1. 为什么化疗会导致脱发? 化疗药物杀伤快速生长的肿瘤细胞,同时,也会杀伤体内迅速生长的正常细胞,包括毛囊细胞。 脱发一般从第一次化疗后两周开始。不仅头发会脱落,眉毛、睫毛、阴毛都会不同程度的脱落。可能是大把大把地很快掉光也可能是慢慢脱发。你会发现枕头上、梳子上、衣服上、下水道口有很多毛发。头发是变得稀疏还是全部掉光,取决于化疗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幸运的是,化疗引起的脱发多数都是暂时的。化疗结束后3~6个月毛发开始再生。新长出来的毛发可能跟你以前的毛发不太一样。比以前卷曲,也不像以前那么黑,不过别着急,当控制毛发颜色的色素细胞功能完全恢复后,你的头发会恢复以前的颜色。 2. 化疗脱发能预防吗? 没有办法能保证化疗不脱发。戴冰帽可以一定程度减少脱发。 冰帽:冰帽或类似的东西能降低头皮温度,减少头皮血流,从而减少头皮部位化疗药物的剂量,减少化疗药物对毛发的影响。化疗过程中使用冰帽,对减少脱发有一定效果。有的患者戴冰帽,会有头痛不适。但头皮肿瘤的患者不适合戴冰帽,因为头皮化疗药物剂量减少,会影响化疗效果。 3. 如何养护头发,应对脱发? 脱发通常是无法预防和控制的。在你治疗过程中采取以下方法,尽可能减轻脱发所致的挫折感和焦虑。 治疗前: 温柔护发:养成爱护毛发的习惯。不要拉直、染色、烫卷发。尽可能让头发自然干,避免用电吹风。现在强健毛发,可能会延迟脱发开始的时间。 考虑剪短发:这会让你感到自己在控制着头发的去留,同时也把处理脱发变得更简单。 准备假发、围巾或帽子等。 治疗过程中: 细心呵护你的头发:治疗期间继续温柔护发,用软齿数字,减少洗头次数,用温和的洗发水。 考虑剃掉剩余的毛发:有些人在掉头发期间会觉得头皮发痒,敏感。剃掉头发,可以减少不适感,减少头发到处掉落的尴尬。 保护头皮:外出时戴帽或围上头巾,保护头皮,防止阳光的曝晒或吹冷空气。 化疗后: 继续温柔护发:新长出来的头发脆弱,容易受到伤害。毛发没有完全恢复健康前不要染发、烫发。染发烫发会损伤新长出来的毛发,刺激敏感的头皮。 耐心:治疗结束后,新的头发会慢慢长出来,新长出来的头发看上去可能没有那么好,但是不要着急,待毛发的损伤完全恢复后,头发就会靓丽如初了。
2025年1月23日-25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肿瘤研讨会(ASCOGI)在旧金山举行。本文梳理了胃癌领域关注的几项研究。新辅助治疗LBA331口头报告EORTC-1203GITC“INNOVATION”研究:将曲妥珠单抗联合或不联合帕妥珠单抗整合到HER2阳性胃癌的围手术期化疗中的总生存结果方法:INNOVATION研究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围手术期化疗(CT)联合曲妥珠单抗(T)或帕托珠单抗(P)治疗HER2阳性胃癌或食管胃结合部癌的疗效。研究共纳入172例HER2阳性、可切除的胃或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UICCTNM分期Ib-III期)。患者按1:2:2的比例随机分配至A组:单独化疗(CT)(35例)、B组: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CT+T)(67例)、C组: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帕托珠单抗(CT+T+P)(70例)。化疗方案最初为顺铂+卡培他滨,术前和术后各3个周期。在FLOT-4研究发布后,化疗方案修订为4个周期的FLOT方案;对于不适合FLOT方案的患者,则采用FOLFOX或CAPOX方案替代。主要研究终点为主要病理反应率(mpRR)。结果:在2023年ASCO会议上,研究者报告了mpRR的结果。在161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化疗方案更改后,A、B、C三组的mpRR分别为33.3%、53.3%和37.9%;而化疗方案更改前,mpRR分别为8.3%、16.7%和12.5%。此次会议上,研究者报告了中位随访4.3年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数据。A、B、C三组的3年和5年PFS率分别为63.6%、64.7%、50.4%和51.9%、61.0%、47.9%。与单独化疗相比,CT+T和CT+T+P的PFS风险比分别为0.88(90%CI:0.51-1.53)和1.40(90%CI:0.82-2.37)。A、B、C三组的3年和5年OS率分别为75.6%、76.9%、65.2%和60.5%、67.5%、62.6%。与单独化疗相比,CT+T和CT+T+P的OS风险比(HR)分别为0.89(95%CI:0.42-1.88)和1.29(95%CI:0.62-2.66)。化疗方案修改前后的详细结果见附表。从研究结果看围手术期化疗中加入曲妥珠单抗可提高MPR,但联合帕妥珠单抗并未带来额外获益,且增加了不良反应。对于HER2阳性转移性胃癌,曲妥珠单抗+化疗与单纯化疗相比,能够延长生存,提高客观有效率(47%VS35%)。有II期临床研究,评估曲妥珠单抗联合FLOT(HER-FLOT研究)或联合XELOX(NEOHX研究)或联合SP(Trigger研究)新辅助治疗可切除胃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疗效,显示联合治疗可以提高客观有效率/病理缓解率。虽然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帕妥珠单抗的加入可改善生存。但在HER2阳性晚期胃癌加入帕妥珠单抗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JACOB研究)。从EORTC1203INNOVATION研究结果看到,CT+T+P联合治疗与单纯化疗相比没有明显提高主要病理缓解率也没有延长生存。然而,化疗+曲妥珠单抗与单纯化疗相比,有比较高的主要病理缓解率,尤其是以FLOT作为化疗方案。Poster393JCOG1301C(Trigger研究)的3年随访数据:伴有广泛淋巴结转移的HER2阳性晚期胃癌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围术期化疗中联合或不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的疗效方法:研究纳入伴有广泛淋巴结转移的HER2阳性胃癌患者,术前接受3-4周期的S-1联合顺铂(A组)或S-1联合顺铂+曲妥珠单抗(B组)治疗。术后均接受1年的S-1辅助化疗。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S)。研究计划招募130名患者,预计3年OS率从70%提高至80%。结果:由于患者入组缓慢,该研究于2021年3月提前终止。最终共有46名患者被随机分配至A组(22名)和B组(24名),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均衡可比。A组20例患者(90.9%)和B组23例患者(95.8%)完成了计划的术前化疗。B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66.7%,高于A组的36.4%(p=0.08)。A组和B组分别有20例(90.9%)和22例(91.7%)患者实现了R0切除。A组辅助化疗完成率为54.6%(12/22),B组为54.2%(13/24)。中位随访时间为4.1年。A组的3年OS率为68.2%,B组为78.9%,风险比(HR)为0.698(95%CI:0.221-2.209)。A组和B组的3年PFS分别为39.3%和62.3%,风险比为0.562(95%CI:0.229-1.377)快速口头摘要334FDZL-001试验:卡瑞利珠单抗(Cam)联合Nab-POF方案对初始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局限性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转化效果方法:初始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局限性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接受Cam、nab-PTX125mg/m2、奥沙利铂85mg/m2、氟尿嘧啶2400mg/m248小时连续静脉注射,每2周一次,Her2阳性患者加受曲妥珠单抗治疗,每3个周期评估疗效和手术可行性,如果在6个周期后外科和医学专家确认可行,他们将在3-6周内接受手术。主要终点是R0切除率。结果:截至2024年1月,总共招募了53名参与者。可评估52例。转移部位包括肝脏46.2%(24例)、腹膜后淋巴结40.4%(21例)、卵巢5.8%(3例)和局部晚期不可切除肿瘤21.2%(11例)。4例(7.7%)为dMMR/MSI-H,10例(19.2%)为Her2阳性。ORR为88.5%(46/52)和DCR为98.1%(51/52)。45例(86.5%)患者被评估为可切除。3例(6.8%)拒绝手术,3例(6.8%)为观察中的cCR。mPFS未达到(95%CI=17.0-NE),mOS也未达到(95%CI=25.4-NE)。3年PFS和OS率分别为56.9%(95%CI=45.7%-86.3%)和62.8%(95%CI=41.6%-78.0%)。亚组分析显示,PFS和OS在HER2阳性和HER2阴性、局部晚期和局限转移性肿瘤患者中均无差异;HER2阴性患者和局限转移性患者的3年OS率均超过50%。3名cCR患者在2025年7月的最后一次随访已无瘤存活了17个月、29个月和34个月。所有患者都经历了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AE)。3/4级AE为42.3%(22/52),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为36.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Nab-POF方案安全,诱导转化率高,3年PFS和OS率高,初步显示出有希望的疗效,为最初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局限性转移性晚期胃癌患者提供了新的转化药物治疗选择。Poster346局部晚期胃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预后分析:一项全国性、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中国14个医疗中心接受新辅助治疗后pCR的351例局部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发现与非pCR患者相比,达到pCR的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更有可能达到ypN0状态。生存分析显示,与匹配的非pCR患者相比,pCR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显著更高。此外,与非pCR患者相比,pC组内ypN0患者的OS和DFS显著升高。然而,pCR组和非pCR组ypN+患者之间的OS和DFS无显著差异。此外,术后辅助化疗对pCR组的OS和DFS没有显著影响。一线治疗OralAbstract327腹腔内和静脉注射紫杉醇加S-1与静脉注射紫杉醇加S-1治疗腹膜转移胃癌患者:多中心、随机、3期DRAGON-01试验结果研究设计结果:从2017年5月至2022年3月,筛选了246例患者,其中222例纳入意向治疗人群,其中148例患者被分配到NIPS组,74例被分配到PS组。NIPS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9.4个月(95%CI,17.1~22.9),PS组为13.9个月(95%CI,10.3~16.1)(HR=0.66;P=0.005)。NIPS组和PS组的手术转化率分别为50.7%和35.1%(P=0.028)。在NIPS组中,转化成功患者的中位OS显著高于转化失败的患者(33.1个月vs11.1个月;HR=0.24,P<0.0001)。在PS组中,转化成功患者的中位OS也显著高于转化失败的患者(18.8个月vs10.0个月;HR=0.31,P<0.0001)。NIPS组的R0切除率、R2切除率和未切除率分别为35.5%、15.5%和11.1%;PS组分别为20.9%、10.1%和10.0%。结论:与静脉注射紫杉醇加S-1相比,腹膜内和静脉注射紫杉醇加S-1显著提高了腹膜转移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毒性可控。RapidOralAbstract332CD47髓系检查点抑制剂evorpacept(ALX148)在HER2过表达胃癌/胃食管癌患者中疗效的2/3期研究(ASPEN-06)中2期部分的最终结果方法:ASPEN-06随机2期试验评估了Evo联合标准曲妥珠单抗、雷莫芦单抗和紫杉醇(TRP)治疗HER2+胃癌患者的疗效。既往抗HER2治疗进展的二线或三线HER2+晚期或转移性GC患者被随机分配到Evo联合TRP组或单纯TRP治疗组。利用近期胃癌组织样本中确定HER2状态。主要研究目标是将Evo-TRP的确认ORR与假设的RPORR(=30%)进行比较,单侧alpha误差为0.025,并确定Evo对ORR中TRP的临床意义贡献(delta>10%)。结果:共入组127名患者,Evo联合治疗组的ORR为40.3%,TRP组为26.6%。Evo-TRP与历史RP的ORR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95),但Evo-TRP的ORR比TRP的ORR提高13.7%(在探索性分析中p=0.028)。Evo-TRP和TRP的中位DOR分别为15.7个月和7.6个月。在既往抗HER2治疗后新鲜肿瘤组织确认HER2+的48名患者中,Evo-TRP的ORR(54.8%)优于历史RP的ORR(p=0.030),delta为31.7%,TRP的ORR为23.1%(探索性分析中的p=0.004)。Evo-TRP耐受性良好,安全性与既往经验一致。结论:向TRP中添加Evo在HER2+GC中显示出有希望的活性。使用新鲜活检确定为HER2+的肿瘤的反应幅度最大,这强调了抗HER2治疗后活检的重要性。Poster454ASKB589联合CAPOX和PD-1抑制剂作治疗转移性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一线治疗的Ib/II期研究结果更新方法:本研究为1b/2期研究,包括剂量递增部分和剂量扩展部分。扩展部分旨在评估ASKB589联合CAPOX加PD-1抑制剂作为CLDN18.2阳性晚期G/GEJ癌症(无论PD-L1表达如何)的初始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有患者均以6mg/kg的剂量静脉内给予ASKB589。结果:截至2024年7月29日,49例可评价患者具有CLDN18.2M/H表达(40%肿瘤细胞的膜染色强度为2+)。40例患者(81.6%)达到部分或完全缓解,确认的ORR73.5%。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1.14个月。3例受试者因治疗后肿瘤缩小而接受手术治疗。所有49例患者均达到SD或更好,疾病控制率为100%。结论:ASKB589与CAPOX和PD-1抑制剂的组合作为G/GEJ癌症患者的初始治疗耐受性良好,没有意外的安全性信号。无论PD-L1表达水平如何,它都显示出较高的确认ORR、疾病控制、深度和持久的抗肿瘤活性。后线治疗RapidOralAbstract333白蛋白结合多西他赛与多西他赛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多中心、随机、II期研究方法:一线铂类和氟尿嘧啶化疗治疗进展的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接受HB1801(100mg/m2)或多西他赛(Taxotere,75mg/m2)每3周静脉输注一次。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128例患者被随机分配到HB1801组(n=65)或多西他赛组(n=63)。HB1801组的中位PFS为4.0个月,多西他赛组为2.7个月,HR=0.81(95%CI0.53-1.21)。HB1801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1.5%(1CR和13例PR)和56.9%,而多西他赛组为14.3%(1个CR和8个PR)和42.9%。HB1801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1.3个月,多西他赛组为7.8个月(HR=0.59,p=0.025)。HB1801组20例患者(30.8%)和多西他赛组19例患者(30.2%)经历了3级TRAEs,最常见的是贫血和疲劳。在HB1801组中未观察到新的安全信号。结论:与多西他赛相比,HB1801使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G/GEJ癌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41%,安全性可控。Poster442口服紫杉醇溶液二线治疗晚期胃癌中的疗效的非劣效性III期临床试验方法:纳入氟嘧啶或氟嘧啶加铂类一线治疗后进展的不可切除或复发性或转移性胃癌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紫杉醇口服溶液(200mg/m2,每天两次,在28天周期的第1、8、15天)或紫杉醇静脉注射(175mg/m2,21天周期的第1天)。共同主要终点是盲法独立审查委员会(BIRC)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PFS的非劣效性风险比(HR)为1.18,OS为1.16。结果:536例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紫杉醇口服溶液(n=268)或静脉紫(n=268),BIRC评估的中位PFS口服组和静脉组分别为3.02和2.89个月(HR=0.894,p=0.311)。OS初步分析显示紫杉醇口服溶液具有优势,中位OS为9.13个月与6.54个月,改善2.59个月(p=0.006)。口服组神经病变、脱发、疲劳、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的发生率较低(22.3%vs.38.7%)。结论:与静脉紫杉醇相比,紫杉醇口服溶液在PFS和OS方面表现出非劣效性,具有临床可控且良好的安全性。其他Poster478在胃癌和胃食管交界处癌患者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和下一代测序检测组织及血浆样本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的一致性在Tempus数据库中回顾性识别胃癌和胃食管交界处癌患者,初步分析评估的1578例有HER2IHC评估的胃及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中分别有1507例和305例接受了组织和血浆NGS检测。在组织和血浆NGS检测的患者中,分别有229例(15%)和40例(13%)患者为HER2+。在组织和血浆NGS扩增的HER2患者中,IHC/ISH分别为95%和92%的HER2+。组织和血浆NGS扩增的HER2与IHC/ISHHER2+状态的阳性百分比一致性(PPA)分别为70%和58%。数据详见表格。Poster479PD-L1检测试剂28-8和SP263及其相应的评分算法在胃食管腺癌样本中的一致性。研究分析了286份患者样本(GEJ,n=106;GC,n=88;EAC,n=92)SP263TAP≥5%和28-8CPS≥5流行率之间的一致性。28-8CPS与SP263TAP之间的总体相关系数较高(R=0.95)。此外,当对两种分析应用相同的评分算法时(SP263TAPvs28-8TAP或SP263CPSvs28-8CPS),相关系数仍然很高(R=0.97)。当两种算法应用于相同的IHC测定(SP263TAP与SP263CPS或28-8TAP与28-8CPS)时,相关系数也很高(R=0.98)。
围术期围术期化疗VS术前放化疗治疗可切除胃癌的随机III期研究(AGITG-TOPGEAR)在西方国家,目前可切除胃癌的标准治疗是围手术期化疗+手术。术前放化疗与单独的围手术期化疗相比是否更好的疗效数据有限。AGITG-TOPGEAR是一项国际3期试验,评估术前放化疗的疗效。研究设计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共纳入574例初治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围手术化疗组288例,术前放化疗组286例。每组2/3的患者接受ECF或ECX化疗,1/3接受FLOT。与围术期化疗相比,接受术前放化疗患者有更高的pCR率(16.7%vs.8.0%)、更高的主要病理反应率(<10%残留肿瘤:49.5%vs.29.3%),切除后肿瘤降期更大。中位随访66.7个月后,OS或PFS无显著差异:围术期化疗组中位OS49.4个月,术前放化疗组为46.4个月;围手术期化疗组中位PFS为31.8个月,术前放化疗组为31.4个月。术前放化疗与围手术期治疗毒性增加或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无关。研究结果显示进展期胃癌术前化疗的基础上增加化疗,提高病理缓解率和术前降期的效果,但未提高总生存期。对于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放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占比分别胃34%和35%,与单独化疗相比,术前放化疗没有提供额外的益处。KEYNOTE-585研究中FLOT队列第三次中期分析的结果KEYNOTE-585研究评估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辅助治疗局部晚期可切除的胃或胃食管交界处(G/GEJ)腺癌的疗效。研究分为两个队列,主队列评估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顺铂+卡陪他滨/顺铂+5-Fu,FLOT队列评估帕博利珠单抗+FLOT的疗效。主要终点:BICR评估的pCR、研究者评估的无事件生存期(EFS)、OS(主队列)、安全性(FLOT队列)。2023年ESMO大会上报道了主队列的结果。帕博利珠单抗组pCR率(12.9%vs2%,P<0.00001)明显提高;EFS有延长趋势(44.4vs25.3m;P=0.0198),但统计学差异不显着。今年报道了FLOT队列结果。FLOT队列共有203名患者,帕博利珠单抗组100名,安慰剂组103名。140人(69%)为淋巴结阳性(N+),79人(39%)基线时患有胃食管腺癌。帕博利珠单抗组和安慰剂组的R0切除率分别为79%和80%。CR率分别为17.0%(95%CI,10.2-25.8)和6.8%(95%CI,2.8~13.5)。帕博利珠单抗组中位EFS未达到,安慰剂组为30.9个月。两组患者中位OS均未达到,两组患者24个月的OS率分别为72%和73%。HER2阴性晚期胃癌免疫治疗COMPASSION-15研究:卡度尼利抗体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晚或转移性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疗效和安全性的III期临床研究COMPASSION-15是评估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联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用于一线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Ⅲ期临床研究。610例患者,随机分配至卡度尼利单抗+CAPOX化疗组(305例)或安慰剂+CAPOX化疗组(305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8.69个月(范围0.0-22.7个月)。卡度尼利单抗组和安慰剂组的中位OS分别为15.0vs10.8个月(HR0.62,P<0.001)。亚组分析显示,CPS≥5和CPS<5患者均能从卡度尼利单抗治疗中获益。卡度尼利单抗组和安慰剂组的PFS分别为7.0个月vs.5.3个月(HR0.53,P<0.001)。两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65.2%和48.9%,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8.8个月和4.4个月。卡度尼利单抗组中71.8%的患者发生了≥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安慰剂组中为60.5%;未观察到新的安全信号。SHR-1701联合化疗一线治疗HER2阴性胃或胃食管交界腺癌疗效的III期临床研究SHR-1701是一种抗PD-L1/TGF-βRII(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I)双功能融合蛋白。研究纳入的是未接受过系统治疗、HER2表达阴性、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交界腺癌。受试者随机分配到SHR-1701或安慰剂联合CAPOX组。主要终点为PD-L1CPS≥5和意向治疗人群(ITT)的总生存期(OS)。SHR-1701组和安慰剂组分别入组365例和366例受试者。PD-L1CPS≥5人群中,SHR-1701组和安慰剂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8个月和10.4个月,HR=0.53(95%Cl:0.40-0.68),p<0.0001。mPFS分别为7.6个月和5.5个月,HR=0.52(95%Cl:0.42-0.66)。两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56.5%和32.7%。ITT人群中,SHR-1701组和安慰剂组mOS分别为15.8个月(95%Cl:14.0-16.9)和11.2个月(95%Cl:9.4-12.1),HR=0.66(95%Cl:0.53-0.81),p<0.0001。mPFS分别为7.0个月和5.5个月,HR=0.57(95%Cl:0.48-0.69)。两组的ORR分别为53.4%和32.8%。截止目前免疫联合化疗一线治疗HER2阴性晚期胃癌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汇总HER2阳性晚期胃癌KEYNOTE-811研究最终OS结果:帕博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化疗治疗HER2+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Keynote811研究是评估帕博利珠单抗(pembro)联合曲妥珠单抗、氟尿嘧啶类和铂类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初治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疗效的III期临床研究。研究主要终点是OS和PFS,分层因素包括了PD-L1CPS<1和PD-L1CPS>1。今年ESMO公布了终期分析数据。中位随访时间为50.2个月。在所有患者中,pembro和安慰剂组的ORR为72.6%和60.1%。pembro组与安慰剂组的PFS分别为10.0和8.1m,HR0.73。研究中85%的患者PD-L1CPS≥1,在这部分患者中,两组的mPFS为10.9vs7.3m,HR0.72。所有患者中,pembro和安慰剂组的mOS分别为20.0vs16.8m,HR0.80。在PD-L1CPS≥1患者中,两组的mOS分别为20.1vs15.7m,HR0.79。在CPS<1人群中,两组的mOS分别为18.2个月对比20.4个月。3级及以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和51%。DESTINY-Gastric03(DG-03)研究:德曲妥珠单抗(T-DXd)单药及联合治疗晚期HER2阳性胃食管腺癌的疗效DG-03第2部分入组的是初治的HER2+食管/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无论PD-L1状态如何。将患者随机分配分为6组。229例患者接受治疗。T-DXd联合FP/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在HER2+、PD-L1CPS≥1食管胃腺癌患者中显示出持久的临床获益。11%的患者(21例)发生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肺病/肺炎发生(B组,N=4;C组,N=4;D组,N=8;E组,N=5),3例死亡(D组,N=2;E组,N=1)。疗效和安全性总结见下表。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和S-1一线治疗HER2过表达晚期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一项多中心、单臂II期研究55例、初治、HER2阳性、晚期胃/胃食管结合部的腺癌患者,接受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和S-1治疗。其中,HER2IHC3+患者为37例(69.8%),IHC2+/FISH+患者为10例(18.9%),IHC2+/FISH-患者为6例(11.3%),PD-L1CPS≥1患者为21例(39.6%),CPS<1患者为31例(58.5%),CPS≥5患者为9例(17.0%),1例患者PD-L1表达状态未明确。53例患者由研究者评估的ORR为94.3%,DCR为98.1%,44例患者确认的ORR为90.9%,确认的DCR为97.7%。1年PFS率为71.8%,1年OS率为97.6%。亚组分析显示,HER2IHC2+/FISH-的患者,以及PD-L1低表达的患者,同样可以从联合方案中获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疲劳和白细胞减少。没有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KN026联合化疗二线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II期研究KN026是一种新型HER2靶向双特异性抗体,可结合HER2的两个不同结构域。研究评估了KN026联合紫杉醇或伊立替康治疗一线接受含曲妥珠单抗方案治疗后的HER2+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和客观缓解率。35例患者可评估疗效。独立审查委员会确认的ORR和DCR为40.0%和80.0%。中位响应时间和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1.38m和11.7m。mPFS和mOS分别为8.6m和13.2m。常见的3级TRAEs(5%)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3.3%)、白细胞减少症(28.2%)、贫血(17.9%)、疲劳(10.3%)。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未观察到新的安全信号。晚期胃癌的手术治疗IKF-575研究:比较化疗/靶向治疗与化疗/靶向治疗后根治性手术切除对胃或食道胃交界处腺癌伴有限转移患者疗效的III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结果:139例患者接受了治疗,其中A组67例,B组72例。139例患者中,20%仅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58%仅有器官转移,22%同时有腹膜后淋巴结和器官转移。A组有91%的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R0切除率为82%。手术组30d和90d死亡率分别为3%和8%。术后接受至少4周期化疗患者比例:A组42%,B组71%。A组和B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5和23.6m,HR1.037(95%CI0.691-1.556),p=0.86。亚组分析显示,仅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化疗+手术组和单纯化疗组的mOS分别为30和17个月;5年OS率38%和19%。腹膜有转移的患者中,两组的mOS分别为11.9和18.6个月。化疗后肿瘤没有缩小的患者中,A组和B组的mOS分别为13和22个月。安全性方面,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A组和B组分别为59和40%。胃癌伴局限转移手术治疗获益不明确。从研究结果看,只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能从根治治疗中获益,这也与既往一些临床研究结果类似。JCOG0001、JCOG0405和JCOG1002均是针对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术前化疗然后行D2+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可以改善患者生存。靶向治疗抗TROP2(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的ADC药物SKB264(MK-2870)治疗经治的晚期胃或胃食道交界部癌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II期临床研究KL264-01(MK2870-001)研究是SKB264在经治晚期实体瘤患者中开展的多中心、剂量递增/扩展、I/II期临床试验。在KL264-01研究的II期扩展队列中,既往经治的晚期GC/GEJC患者接受SKB264单药治疗,剂量为5mg/kg每两周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截止至2023年11月22日,共计48例患者入组。24例(50.0%)患者既往接受过一线治疗(2L),24例(50.0%)患者既往接受过≥二线治疗(3L+)。40例患者(83.3%)先前接受过抗PD-1/L1抑制剂。41例可评估的患者中,客观缓解率为22.0%,疾病控制率为80.5%。2线和≥3线治疗患者的ORR分别为27.3%(2例待确认)和15.8%。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7.5个月。在≥3线治疗患者亚组,mPFS为3.7个月(95%Cl:2.6个月~5.4个月);mOS为7.6个月(95%Cl:5.3个月~15.5个月),12个月OS率为32.6%。安全性方面,≥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的发生率为52.1%。最常见的≥3级TRAEs主要是骨髓抑制。未发生导致治疗中断或死亡的TRAEs,也没有发现神经病变或药物相关性ILD/肺炎案例。TROP2(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在晚期胃癌中过表达被认为是一种预后不良因素。SKB264(MK-2870)是一种TROP2ADC,其采用新型连接子与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偶联而成。该连接子可同时由肿瘤细胞外PH敏感裂解和细胞内酶切裂解,从而在肿瘤细胞内和肿瘤微环境释放药物,发挥抑瘤作用。SKB264在胃癌后线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上午门诊,来了一位48岁女性。2周前超声胃镜检查:胃底后壁见粘膜下降起灶。病灶起源于胃璧固有肌层,内部呈均匀低回声改变,大小约6mm4mm,其余各层结构清晰完整。来门诊咨询胃上的病灶要不要紧?起源于胃壁固有肌层的肿瘤性病变常见的有平滑肌瘤、胃肠道间质瘤。平滑肌瘤多为良性,胃间质瘤具有一定的恶性潜能。<2cm的胃间质瘤,转移风险较低。这位女性患者没有临床表现(如肿瘤出血及溃疡形成等),超声胃镜没有不良征象(如边界不规整、溃疡、强回声及异质性等),可定期复查超声胃镜。
下午上班,收到一位胃癌复发患者送来的锦旗。患者胃癌术后5年,吻合口复发狭窄,只能进食半流质。经过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和胃肠外科主任的精心手术,肿瘤完全消失。患者又能正常进食了。看着患者和家属开心的笑容,感受到患者沉甸甸的信任,和对我们工作的认可。
患者男性,76岁,2023年8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胀痛。胃镜:1.胃癌并狭窄;2.胃潴留;3.食管炎(霉菌?)。胃镜病理示:(食管下段,活检)鳞状上皮增生伴急慢性炎细胞浸润及坏死,见真菌菌丝。(胃体,活检)腺癌。免疫组化结果:MLH1(+),MSH2(+),MSH6(+),PMS2(+),HER-2(2+),Claudin18.2(+,2%),EBER-ISH(-),PD-L1(+,CPS约5)。HER-2FISH:阳性腹部增强CT:胃窦占位,考虑为胃Ca累及浆膜合并周围癌结节、大网膜转移,伴肝脏多发转移、腹腔及腹膜后腔、心膈角多发淋巴结转移,门静脉主干及右支癌栓形成合并侧枝开放;左侧髂骨密度不均,考虑为骨转移可能。骨扫描:左侧髂骨局部成骨代谢增高,结合本院CT对应部位骨质密度不均,不除外转移性可能。治疗患者高龄,HER-2阳性晚期胃癌(PD-L1CPS5),胃潴留,营养摄入不足,消瘦,难以耐受高强度的治疗方案。因此采用替吉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信迪利单抗+曲妥珠单抗治疗,其中白蛋白结合紫杉醇采用第1天和第8天分开给药方式,减轻不良反应,提高耐受性。疗效治疗后患者腹部胀痛消失,进食量增加,体重增加。复查CT同治疗前相比两肺多发实性结节影缩小;肝内不规则低密度灶缩小,强化程度减低;胃窦增厚程度减轻;胃周斑片影较前吸收;腹腔内及肝门多发增粗、迂曲血管影较前改善;门静脉主干及右支腔内癌栓较前减小;腹腔、腹膜后淋巴结缩小。患者一线治疗疾病已经控制了16个月。安全性因口腔炎,第5周期起停用了白蛋白结合紫杉醇。14周期后患者自觉良好,自行停服了替吉奥,曲妥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维持治疗至今。2024-08-07因复查心超示EF值较前下降,停用曲妥珠单抗1周期,EF值恢复。一点体会:晚期胃癌一定要做免疫组化检测HER-2表达,如果HER-22+要做FISH确认HER-2状态。对于HER-2阳性胃癌靶向治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蒲汪旸医生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癌专病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2024年9月13日,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幕。下面对本次会议关注的胃癌治疗研究进展做一梳理。围术期摘要号LBA58 围术期化疗VS术前放化疗治疗可切除胃癌的随机III期研究(AGITG-TOPGEAR) 来自AGITG、TROG、EORTC和CCTG组间试验的最终结果研究设计2009年9月至2021年5月期间,招募了574例初治胃腺癌患者:围手术化疗组288例,术前放化疗组286例。每组2/3的患者接受ECF或ECX化疗,1/3接受FLOT。与围术期化疗相比,接受术前放化疗患者有更高的pCR率(16.7%vs.8.0%)、更高的主要病理反应率(<10%残留肿瘤:49.5%vs.29.3%),切除后肿瘤降期更大。中位随访66.7个月后,OS或PFS无显著差异:围术期化疗组中位OS49.4个月,术前放化疗组为46.4个月;围手术期化疗组中位PFS为31.8个月,术前放化疗组为31.4个月。术前放化疗与围手术期治疗毒性增加或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无关。TOPGEAR研究结果也同期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进展期胃癌术前化疗的基础上增加化疗,提高病理缓解率和术前降期的效果,但未提高总生存期。对进展期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CSCO指南推荐新辅助放化疗或新辅助化疗。TOPGEAR研究中,放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对于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的占比分别胃34%和35%,与单独化疗相比,术前放化疗没有提供额外的益处。这一结果也印证了今年ASCO会议上报道的ESOPEC研究结果。ESOPEC研究比较了FLOT4-AIO和CROSS方案治疗食管和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疗效,显示FLOT4-AIO方案的总生存期优于CROSS方案。摘要号1402MOFLOT新辅助治疗胃食管癌的病理反应预测FLOT辅助化疗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至2022年间,接受FLOT新辅助治疗后进行根治性手术的非转移性食管胃腺癌患者。病理反应使用肿瘤退缩分级(TRG)进行评估。基于TRG分级,将患者分为无明显缓解、完全缓解者部分缓解者。比较接受和未接受FLOT辅助化疗患者的生存差异。结果:纳入1887名胃食管癌患者(无明显缓解n=459,完全缓解n=221,部分缓解n=1207),分别有82.9%和75.8%的患者完成了新辅助和辅助FLOT化疗。接受和未接受辅助FLOT化疗患者的预后病理特征相似。在无明显缓解组中,接受(n=272)和未接受(n=187)FLOT辅助化疗的患者之间DFS 没有差异(HR1.03,95%CI0.78-1.36)。虽然未经调整的OS(HR0.73,95%CI0.55-0.97)之间存在差异,但在调整了基线特征后,这一差异变得不显著(HR0.96,95%CI0.70-1.30)。在完全缓解组中,接受(n=136)和未接受(n=85)辅助FLOT化疗的患者之间DFS(HR0.88,95%CI0.41-1.85)或OS(HR0.69,95%CI0.31-1.54)没有差异。在部分缓解组(辅助FLOTn=847,无辅助FLOTn=360)中,FLOT辅助化疗提供了显著的DFS(HR0.68,95%CI0.55-0.86)和OS(HR0.55,95%CI0.44-0.69)获益。结论:新辅助FLOT的病理反应预测辅助FLOT的治疗效果。仅部分缓解者从辅助治疗中获益。摘要号1454P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和FLOT围术期治疗胃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 II期研究(EPOC2001)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共入组先前未经治疗的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32例。临床分期范围为II/III/IVa:10/20/2例。6例患有dMMR肿瘤。在安全导入期未观察到DLT。在该队列中,31例完成了计划的新辅助治疗,1例因胃穿孔而停止。所有32例均实现R0切除,47%的患者(15/32)观察到MPR,达到主要终点。pCR率为22% (95%CI9-40)。最常见的3级或更严重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AST/ALT增加(28%)和血小板计数减少(19%),没有意外的安全信号。一线治疗摘要号LBA59 IKF-AIO-Moonlight试验最终结果:改良FOLFOX±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vsFLOT+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交界腺癌患者Moonlight研究是一项多组II期试验。A组分为A1和A2亚组。A1组(FOLFOX+nivo+ipi)或序贯治疗的A2组(mFOLFOX三周期后nivo+ipi治疗)、B组(单独mFOLFOX)和C组(FLOT+nivo)。主要终点为ITT人群中A组与B组的PFS差异,以及A2组和C组的6个月PFS率。4组患者的PFS和OS见下图。ORR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A/A1组49%和78%,A2组32%和75%,B组47%和70%和C组56%和87%。所有治疗组的毒性均可管理,但双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方案毒性增加。摘要号LBA60 SHR-1701联合化疗一线治疗HER2阴性胃或胃食管交界腺癌疗效的III期临床研究SHR-1701是一种抗PD-L1/TGF-βRII(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I)双功能融合蛋白。本研究是一项全国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纳入的是未接受过系统治疗、HER2表达阴性、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交界腺癌。受试者随机分配到SHR-1701或安慰剂联合CAPOX组。主要终点为PD-L1CPS≥5和意向治疗人群(ITT)的总生存期(OS)。结果 SHR-1701组和安慰剂组分别入组365例和366例受试者。PD-L1CPS≥5人群中,SHR-1701组和安慰剂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8个月(95%Cl:14.7-NR)和10.4个月(95%Cl:9.0-12.1),HR=0.53(95%Cl:0.40-0.68),p<0.0001。mPFS分别为7.6个月(95%Cl:6.5-9.3)和5.5个月(95%Cl:4.4-5.6),HR=0.52(95%Cl:0.42-0.66)。ITT人群中,SHR-1701组和安慰剂组mOS分别为15.8个月(95%Cl:14.0-16.9)和11.2个月(95%Cl:9.4-12.1),HR=0.66(95%Cl:0.53-0.81),p<0.0001。mPFS分别为7.0个月(95%Cl:6.6-8.3)和5.5个月(95%Cl:5.1-5.6),HR=0.57(95%Cl:0.48-0.69)。两组的ORR及疾病缓解时间见下表。摘要号1400O KEYNOTE-811研究的最终OS数据:帕博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化疗治疗HER2+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G/GEJ腺癌Keynote811研究是评估帕博利珠单抗(pembro)联合曲妥珠单抗、氟尿嘧啶类和铂类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初治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疗效的III期临床研究。2021年ASCO会议上公布了研究初步结果。pembro组ORR为74.4%,对照组为51.9%,两组CR率分别为11.3%与3.1%,DCR为96.2%与89.3%,今年ESMO公布了终期分析数据。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50.2个月。在所有患者中,pembro组与安慰剂组的PFS分别为10.0和8.1m,HR0.73。研究中85%的患者PD-L1CPS≥1,在这部分患者中,两组的mPFS为10.9vs7.3m,HR0.72。所有人群中,pembro和安慰剂组的mOS分别为20.0vs16.8m,HR0.80。在PD-L1CPS≥1患者中,两组的mOS分别为20.1vs15.7m,HR0.79。两组ORR为72.6%和60.1%。3级及以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和51%。摘要号1401O DESTINY-Gastric03(DG-03)研究:德曲妥珠单抗(T-DXd)单药及联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HER2阳性胃食管腺癌的疗效 DG-03第2部分入组一线治疗进展的HER2+食管/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无论PD-L1状态如何。将患者随机分配分为6组,具体见下图。共纳入307例患者,其中229例患者接受治疗。T-DXd联合FP/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在HER2+、PD-L1CPS≥1食管胃腺癌患者中显示出持久的临床获益。11%的患者(21例)发生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肺病/肺炎发生(B组,N=4;C组,N=4;D组,N=8;E组,N=5),3例死亡(D组,N=2;E组,N=1)。疗效和安全性总结见下表。摘要号1423PZanidatamab+化疗用于HER2+晚期或转移性胃食管腺癌的一线治疗:来自II期试验的新数据和更新数据方法:在这项开放标签2期试验(NCT03929666)中,符合条件的pts(18岁,表达HER2的mGEA)接受zani+医生选择的化疗(mFOLFOX6、CAPOX或FP)治疗。在入组前25个点后,第1周期增加了预防性腹泻的预处理。终点包括确认的客观缓解率(cORR)、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OS和不良事件(AE)的发生率/严重程度。46名HER2+晚期或转移性胃食管腺癌(mGEA)患者接受Zani+化疗。中位随访时间为41.5m,在37例中心实验室确认HER2+mGEA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ORR为84%;其中4人获得完全缓解。中位DoR为18.7m。在所有中心实验室确认HER2+mGEA患者中,mPFS为15.2m。虽然中位OS尚不成熟,但Kaplan-Meiere估计的 24个月OS率为65% ,30个月OS率为59%。本研究纳入的所有46例患者中,有5%发生3级治疗相关AE是腹泻(35%)、低钾血症(22%)、恶心(7%)和呕吐(7%)。结论:中位随访>3.4年,zani+化疗继续显示出有希望的抗肿瘤活性,OS令人鼓舞,并且在HER2+mGEA患者中1L治疗的安全性可控。Zani+化疗+替雷利珠单抗一线治疗HER2+晚期或转移性胃食管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二线治疗摘要号1425PKN026联合化疗二线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II期研究KN026是一种新型HER2靶向双特异性抗体,可结合HER2的两个不同结构域。39例一线接受含曲妥珠单抗方案治疗后的HER2+ 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接受KN026(30mg/kg,D1,Q3W)+紫杉醇或伊立替康治疗。主要终点是独立审查委员会的安全性和客观缓解率。87.2%的患者为HER3+。35例患者可评估疗效。独立审查委员会确认的 ORR和DCR为40.0%和80.0% 。中位响应时间和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1.38m和11.7m。mPFS和mOS分别为8.6m和13.2m。常见的3级TRAEs(5%)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3.3%)、白细胞减少症(28.2%)、贫血(17.9%)、疲劳(10.3%)。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未观察到新的安全信号。其他摘要号1411PAI驱动的免疫表型预测nivolumab(niv)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收集585名患者(310Niv+化疗vs275化疗)的H&E图像。炎症型IP(IIP)或非IIP按LunitSCOPEIO(Lunit,Seoul,Korea)分类。分析PFS与IP状态以及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联。中位随访15.3m,Niv+化疗组的mPFS显著长于化疗组(8.2vs.5.9m,HR0.69)。38.9%(228/585)的患者为IIP型。Niv+化疗优于化疗的PFS获益在IIP中更为明显:IIP中的mPFS为11.0vs5.8m(HR0.58,P<0.001),而非IIP中的mPFS为7.3vs5.9m,HR0.75。与印戒细胞癌(IIPvs.非IIP中Niv+化疗的HR分别为0.71vs.1.25)相比,非印戒细胞癌(SRC)患者中显著观察到这一点(IIPvs.非IIP中Niv+化疗的HR分别为0.47vs.0.66)。对Niv+化疗治疗的患者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IIP(HR0.64)、ECOG2(HR4.19)和微卫星高状态(HR0.39)是PFS的独立预测因素。摘要号1420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亚型IIIb(FGFR2b)蛋白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一线治疗之前收集的130例肿瘤组织石蜡样品的FGFR2b[克隆FPR2-D]和PD-L1[克隆28-8]表达。FGFR2b过表达定义为肿瘤细胞染色强度中度(2+)至强(3+)。还评估了≥10%肿瘤细胞表现出2+至3+膜染色(FGFR2b10%2+/3+)的FGFR2b过表达。FGFR2b2+/3+的比率为29% ,FGFR2b≥10%2+/3+的比率为11%。下表总结了HER2、Claudin18和MMR的表达情况。摘要号1458P68Ga-FAPI-04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胃癌患者分期和治疗的影响方法:68Ga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FAP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已被证明在检测多种类型肿瘤(尤其是胃癌)的原发性和转移性病变方面具有优势。研究纳入114例在1个月内行增强CT和68Ga-FAPI-04PET/CT检查的胃癌患者,比较增强CT和68Ga-FAPI-04PET/CT之间的TNM分期和后续治疗决策。结果:84例患者接受了68Ga-FAPI-04PET/CT扫描进行初始分期,其中12例为II期,44例为III期,28例为IV期。此外,30例术后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异常实验室检查和CT结果模糊的情况下接受了PET-CT扫描。PET-CT检测出29个新转移病灶,其中远处淋巴结和腹膜病灶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22/114(19.3%)例患者68Ga-FAPI-04PET/CT检测后修订了分期,其中,4/22例(18.2%)患者分期降低,其余18/22例(81.8%)分期升高。总体而言,68Ga-FAPI-04PET/CT的结果导致15/114患者(13.1%)的临床管理发生变化,包括12例主要治疗改变和3例轻微治疗改变。在30例术后患者中,8例(26.3%)出现复发性转移,导致13.3%的管理改变。在84例初始分期患者中,14例(16.7%)出现分期改变,导致13.1%的管理改变。结论:68Ga-FAPI-04PET/CT被证明是胃癌患者精确分期的宝贵工具。68Ga-FAPI-04PET/CT有望改进用于胃癌分期的传统放射成像方法。
2024年5月31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今年会议主题是癌症治疗的艺术与科学:从关怀到治愈。本文梳理了胃癌领域关注的几项研究,尤其关注的是IKF-575研究,评估有限转移胃癌患者全身治疗有效基础上联合根治性手术治疗疗效的III期研究。研究是个阴性结果,对于整体人群,化疗/靶向治疗基础上联合手术没有改善患者生存,亚组分析显示仅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能从手术治疗中获益。新辅助治疗 Poster4039微卫星不稳定或错配修复缺陷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化疗: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目前,对错配修复蛋白缺陷或微卫星不稳定性高(dMMR/MSI-H)的胃癌患者围术期化疗的疗效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共纳入19项比较围手术期化疗与单纯手术治疗可切除的dMMR/MSI-H胃癌的临床研究,涵盖1500多名dMMR/MSI-H胃癌患者。在合并分析中,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围手术期化疗(包括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对dMMR/MSI-H胃癌的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无明显改善。此外,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化疗对dMMR/MSI-H胃癌患者的OS和DFS没有显著的生存优势。辅助化疗对II期(OS,HR0.77,95%CI为0.31~1.90)或III期(OS,HR为0.72,95%CI为0.36~1.46)的MMR/MSI-H胃癌没有显著的生存益处。晚期一线治疗 1.口头报告4001IKF-575研究:比较化疗/靶向治疗与化疗/靶向治疗后根治性手术切除对胃或食道胃交界处腺癌伴有限转移患者疗效的III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结果:139例患者接受了治疗,其中A组67例,B组72例。139例患者中,20%仅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58%仅有器官转移,22%同时有腹膜后淋巴结和器官转移。A组有91%的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R0切除率为82%。手术组30d和90d死亡率分别为3%和8%。术后接受至少4周期化疗患者比例:A组42%,B组71%。A组和B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5VS23.6m,HR1.037(95%CI0.691-1.556),p=0.86。亚组分析显示,仅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化疗+手术组和单纯化疗组的mOS分别为30和17个月;5年OS率38%和19%。腹膜有转移的患者中,两组的mOS分别为11.9和18.6个月。化疗后肿瘤没有缩小的患者中,A组和B组的mOS分别为13和22个月。安全性方面,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A组和B组分别为59和40%。结论:IKF-575研究没有达到预设的研究终点。亚组分析提示仅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能能够从手术治疗中获益。胃癌伴局限转移手术治疗获益不明确。从研究结果看,只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能从根治治疗中获益,这也与既往一些临床研究结果类似。JCOG0001、JCOG0405和JCOG1002均是针对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术前化疗然后行D2+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胃癌异质性强,不同亚组患者预后差异很大。PD-L1高表达和Her-2阳性患者药物治疗能更有效的控制病情,对于这部分患者在全身治疗有效控制肿瘤的基础上加上手术或其他局部治疗手段,达到无瘤状态,能否给患者带来生存上的获益,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2.口头报告4002Armani研究:在晚期HER2阴性胃或胃食道交界处癌症一线治疗患者中,比较雷莫昔尤单抗加紫杉醇换药与继续基于奥沙利铂化疗疗效的III期试验研究设计主要终点是PFS,OS是关键的次要终点结果:从2017年1月至2023年10月,280例患者被随机分配(A组144例,B组136例)。两组既往胃切除比例分别为28%和23%,腹膜转移率分别为53%和42%。A组mPFS为6.6m,B组为3.5m(HR=0.63,95%CI0.49~0.81;P<0.001)。A组与B组的mOS分别为12.6m和10.4m(HR=0.75,95%CI0.58~0.97;P=0.030)。结论:对于HER2阴性的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初始不适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在奥沙利铂方案治疗3个月后,紫杉醇加雷莫西尤单抗治疗可能是一种新的策略。3.摘要号4009 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和S-1一线治疗HER2过表达晚期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一项多中心、单臂II期研究55例、初治、HER2阳性、晚期胃/胃食管结合部的腺癌患者,接受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和S-1治疗。其中,HER2IHC3+患者为37例(69.8%),IHC2+/FISH+患者为10例(18.9%),IHC2+/FISH-患者为6例(11.3%),PD-L1CPS≥1患者为21例(39.6%),CPS<1患者为31例(58.5%),CPS≥5患者为9例(17.0%),1例患者PD-L1表达状态未明确。53例患者由研究者评估的ORR为94.3%,DCR为98.1%,44例患者确认的ORR为90.9%,确认的DCR为97.7%。1年PFS率为71.8%,1年OS率为97.6%。亚组分析显示,HER2IHC2+/FISH-的患者,以及PD-L1低表达的患者,同样可以从联合方案中获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疲劳和白细胞减少。没有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晚期二线摘要号4012 卡度尼单抗联合Pulocimab和紫杉醇二线治疗免疫化疗失败的晚期胃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的是既往一线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失败的晚期胃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癌患者。研究由两部分组成:安全导入阶段(A、B、C组,n=6)和扩展期(随机双盲II期研究)。扩展期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卡度尼单抗10mg/kg +Pulocimab10mg/kg+紫杉醇150mg/㎡,q3w,对照组给予安慰剂+Pulocimab+紫杉醇。主要终点是安全性和客观缓解率(ORR).结果:截至2023年10月30日,共纳入77例患者,其中安全导入阶段18例,随机对照阶段59例(试验组n=29,对照组n=30),试验组的ORR达48.0%,疾病控制率为96.0%,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5.5个月,对照组则分别为39.3%、92.9%和4.2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FS分别为6.8个月和5.5个月,6个月PFS率分别为51.4%和37.7%;中位OS分别为12.9个月和8.9个月。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分别为中性粒细胞减少(27.6%vs33.3%)、白细胞减少(10.3%比26.7%)和血压升高(13.8%vs10.0%)。没有发现新的安全信号。结论:卡度尼利单抗联合Pulocimab和紫杉醇作为免疫化疗后进展的G/GEJ癌患者的二线治疗显示出可控的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疗效。在VEGFR-2靶向治疗中加入双重免疫治疗可能是克服免疫治疗耐药性的一种潜在策略。其他1.快速口头摘要4013 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病理学预测晚期胃食道癌免疫检查点抑制物治疗的效果背景:准确预测抗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ICI)对胃食道癌的疗效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这项研究中,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H&E图像的单细胞分析来预测ICI在两个独立的胃食管癌患者队列中的客观反应和生存益处。方法:收集斯坦福大学82例接受ICI治疗的进展期胃、食道、胃-食管交界部腺癌或鳞癌患者(训练队列)和南方医科大学189例接受ICI治疗的进展期胃腺癌患者(验证队列)的数字化H&E图像。开发了一种利用多重免疫荧光的全自动细胞注释方法,并训练了一个深度学习模型来将H&E的细胞核分类为四种细胞类型(肿瘤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总共计算了66个特征来量化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组成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在训练队列中,以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为特征的空间特征与PFS的相关性最强(风险比=0.44,95%CI0.24~0.79,P=0.0046)。在验证队列中,与空间生物标记物阴性人群相比,空间生物标记物阳性人群PFS改善显著(危险比=0.41,95%CI0.27-0.61,P<0.0001;中位PFS:19VS9m)。在验证队列,空间特征的多变量模型预测ICI治疗客观翻译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为0.81,而PD-L1CPS的AUROC为0.65(P=0.0014),而结合多变量模型和PD-L1CPS获得的AUROC=0.84。为了预测验证队列中的客观反应,结合空间特征的多变量模型获得的AUROC=0.81,而PD-L1CPS的AUROC=0.65(P=0.0014),而结合多变量模型和PD-L1CPS获得的AUROC=0.84。2. 摘要号4081 68Ga-FAPI-04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检测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膜隐匿性转移: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背景:隐匿性腹膜转移是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常见表现。隐匿性腹膜转移的术前诊断对于制定治疗策略和评估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评估68Ga-FAPI-04PET/CT诊断局部进展期胃癌隐匿性腹膜转移的准确性。方法:这是一项前瞻性、观察性、单中心、单盲、队列研究。纳入组织学、增强CT诊断为局部进展期胃或胃食道交界部腺癌的患者。以腹腔镜手术分期和腹膜冲洗液细胞学分析作为最终诊断的参考标准。结果:从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共纳入49例初始增强CT评估为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其中9例经68Ga-FAPI-04PET/CT检查确诊为隐匿性腹膜转移。68Ga-FAPI-04PET/CT检测隐匿性腹膜转移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92.3%。68Ga-FAPI-04PET/CT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1.8%。经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893(95%CI:0.7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