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因患者腰椎间盘髓核部分突出对椎管内神经形成压迫,进而导致其腰腿部剧烈疼痛。运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可能会对脊椎稳定性构成影响,且创伤大、恢复慢。而骨1科目前采用目前最先进的德国joimax椎间盘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它具有开放手术无法比拟的优势:1、创伤微小:局部麻醉,皮肤切口0.5-20px,不插气管插管、尿管。2、安全性高:患者局部麻醉,可配合医生手术操作,极大地避免医源性损伤,配合内窥镜微型摄像系统的全程跟踪,手术视野清晰,降低了意外损伤。3、快捷有效:术后即刻缓解腰腿痛症状,当日下床行走,平均3-6周恢复正常工作和体育锻炼。4、复发率低:目标直接,镜下准确摘除突出髓核,独特的套管和手术器械设计利于发现和保护神经根、硬膜外及神经周围静脉系统,减少术后瘢痕粘连的发生。5、适应证广:结合经皮固定技术,可微创方式完成脊柱滑脱与不稳的融合及固定。
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卧床时间:手术伤口只有8mm,因此,卧床只是为了止血,术后两小时后可以自由活动。2.反复期(康复期或水肿期):l 手术后第三天将开始出现所谓的:“术后反应”,表现为术前症状重现,甚至加重,也可以出现新的症状,如麻木、疼痛、酸胀无力等。持续时间可以很短也可以很长,从几天到3个月甚至更长不等,术后大约有30%患者会发生“反复期”的各种症状,严格遵医嘱可以减少或避免发生。l 反复期症状多种多样,但一般表现为,患侧腰痛、臀部疼痛、麻木、胀感,或切口部位的酸痛等,也有少数为对侧出现症状,多数为站立和坐位时出现或明显,多数可以自行缓解。如果卧床无法缓解或症状持续进行性加重就应该复查核磁,看是否出现终板炎,此时治疗方案要有所更改,治疗周期也会延长。l 特别告知:“反复期”不是复发或疗效不好,是可以自行恢复的。l 术后3个月内用药和康复,目的就是减少或缩短反复期,但是,目前还没有办法使得所有患者都免于“反复期”,请一定要遵医嘱。3.影像学变化滞后:手术后症状首先改善,然后才能见到核磁、CT等影像变化,即所谓的“影像学变化滞后现象”。影像变化一般在半年后,影响因素主要是年龄,病史长短,是否接受过其他过度治疗,突出程度,疾病的严重程度等。4.禁忌:l 手术后3个月内不得喝酒、不得过劳、最好不要吃“发物”,如羊肉、海鲜等。l 半年内不得从事长期弯腰或长时间蹲着的工作或活动,如开长会,拔草等。l 术后不得长时间卧床,卧床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0小时。否则症状缓解缓慢。l 半年内不得长时间玩电脑游戏,上网或长时间打牌等5.建议:l 手术后3个月内应与管床医生保持联系以便指导用药和康复锻炼。l 药物治疗:术后建议使用神经营养药、活血化淤药、消炎镇痛药等3个月,以利于顺利渡过“反复期”。l 随访:手术后应该在第三个月,半年和一年的时候回来复查,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简单的询问、查体、影像学检查等,每次内容不一,根据每个患者情况具体制定。l 每位患者应该在手术后一年后携带术前的影像学资料回来复查核磁、CT等。l 手术后一年应该再填写复查随访表格,进行疗效评估。l 手术后绝对不得绝对卧床而没有任何锻炼,否则会有不良后果l 术后康复训练应该循序渐进,遵医嘱进行,如果条件许可应该转入康复科进行。l 康复锻炼也可以自己进行,例如太极拳、八段锦以及各种体操等都可以作为锻炼项目。l 如果因为康复不佳,用力不当等多种因素引起复发,可以再次接受微创手术,因为微创手术不像开放手术会遗留很多瘢痕,阻碍第二次手术或增加第二次手术的难度。二次微创手术会同第一次微创手术一样顺利。
1. 腰椎内固定术后当天应严格卧床,在护理人员辅助下每隔2小时翻身一次以防褥疮,翻身前应将引流管、尿袋等松绑以防变换体位时拉出。全麻术后6小时可以遵医嘱进食易消化的粥、面条等食物。可主动活动上肢关节,下肢主动活动踝关节,陪人可按摩下肢肌肉,被动运动髋膝关节。2. 一般术后第2天拔除引进流管。24小时引出物少于50ml也可拔除引流。如果引流出血过多或引出大量清亮的脑脊液应报告医生,有可能提前拔管。3. 术后的3天内可加多床上自我运动,积极进行踝泵运动和支腿抬高,可有效预防下肢血栓形成及术后硬膜粘连。4.术后第1次排便应该在下地后,可能因为卧床胃肠蠕动缓慢等原因致使大便干燥,切记不可强行排便,以免增加腹腔压力导致术后切口内出血。4. 术后第3-10天可以带腰围支具下床活动。下床时应先带腰围,俯卧位靠近床边,先下腿,后双手撑起上身。刚下地时可能会头昏,双腿无力。有时需躺回休息一会在下床。5. 出院后可进行散步等轻体力活动。尽量少弯腰,捡起地上物体时应弯腿直腰蹲下捡起。尽量减少坐姿,尽量坐高凳不坐矮凳。腰围支具一般带两个月或遵医嘱。6. 饮食应清淡,不要太辛辣刺激,适当进食鸡蛋牛奶鱼肉、瘦肉等高蛋白食物,贫血者应经常吃些动物血。应戒烟酒。7.术后一个月可练习四点支撑(以双手及双足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一拱桥状);一个半月可练习飞燕功(患者俯卧,抬头胸部离开床面,两上肢向背后伸,两膝伸直,从床上抬起两腿)。8.术后出院后二周进行第一次门诊复查(每周一下午 骨科2诊室)。9. 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痛风、骨质疏松等疾病。必要时进行规律抗凝。本文系李晋玉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对于腰椎病患者来说,术后能否恢复完全,术后功能恢复锻炼尤为重要!正确的锻炼方法可有效防止神经根粘连,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锻炼目的:术后腰背肌功能锻炼,能加强腰椎的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疗效。锻炼方法:1.“五点支撑”法:患者采用仰卧体位,利用五点(头、双肘、双足跟)为支点,尽量将臀部抬起离开床面,腰背部尽量悬空,以达到锻炼腰背肌的目的(见图一),该方法简单易学,可用于术后早期,通常术后3-5天可开始锻炼。2.“三点支撑”法:仰卧位,上肢放于胸前,采用三点(头、双足跟)为支点,腰背部尽量后伸,使背悬空。(见图二)该方法是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腰背部肌肉。3.“小燕飞”:俯卧位,腹部支撑,双上肢,双下肢及头部尽量后伸。(见图三),该方法对腰背肌肉力量要求较高,可在上述锻炼的基础上进行的强化锻炼,通常在术后5-7天可开始用该方法。(3)下肢及腰部后伸锻炼原则:1.腰椎术后的功能训练计划,要因人而宜,根据年龄,病情,手术方式及病人的身体状况及耐受性决定康复训练的强度。切不可盲目追求锻炼强度。手术方式对锻炼内容的影响较大:如采用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由于该方法对脊柱结构稳定性破坏小,术后三天即可下地活动,而腰椎融合手术,通常需要5-7天,才能下地活动。2.任何功能训练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数量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至强,次数逐渐增加。锻炼应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而不同,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训练数量和次数,以腰部肌肉无酸痛为适度每日2—3次,每次持续5—10秒钟,然后放下休息5—10秒钟,再重复上述动作,如此反复5—10个为一次。3.功能训练完成后,应以双下肢及腰部肌肉无明显酸痛感为适度。术后佩带腰围,支具的目的:1.保持腰椎正常的生理前凸,增加脊柱的稳定性。2.减轻脊柱的负荷。3.防止腰部过度的扭屈,旋转,加快植骨融合。
现在的很多的上班族都是整天的坐在电脑面前办公,长期以往下去就很容易患上颈椎病。那您知道颈椎病的最好锻炼方法有哪些吗?您知道颈椎病的症状有哪些吗?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颈椎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您赶快来看看哦。 颈椎病的最好锻炼方法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电脑族都是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这样就会很容易伤及到颈椎。所以说上班电脑族是颈椎病的高发人群,建议每天对着电脑的朋友们从现在开始就要保护自己的颈椎。 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的电脑族,由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位,不仅使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也使颈部肌肉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肌肉和韧带易受牵拉劳损。 再加上扭转、侧屈过度,更进一步导致损伤,再加上长期缺乏运动,所以极易发生颈椎病。 那您知道电脑族该怎样保护自己的颈椎吗?因为颈椎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不得不从现在开始保护我们的颈椎。 1、改坐姿 每天用电脑的时间很长,下班还要坐车或是开车,一天“坐”的时间就会特别长,颈椎病就这样“坐”出来了。 树立正确的坐姿,能减少至少40%的颈椎病发病几率。定制一与桌面呈10~30度的斜面工作板,更有利于坐姿的调整。一般电脑的键 2、每天按摩耳朵 每天按摩耳朵可保护颈椎腰椎。耳朵上的那道最硬的脊,就是耳轮。顺着耳轮找,上端协处,对应的就是管腰椎的穴位。 在我们耳朵的下端协处,对应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管颈椎的穴位。并且在上端2/5的地方,对应的就是管我们胸椎的穴位。所以说我们的耳朵是神经末梢的集聚地,然而我们的脊椎就是人体神经的最集中的地方。 当用大拇指和食指,顺着捏这三处穴位时,就可以刺激耳部神经末梢的反射,并将反射传达到脊椎中,不断刺激,就能起到刺激脊椎血液循环、保健防病的作用。 3、早晨主动调温 无论冬夏,都要给自己的颈椎以舒适的温度。即使是为了美丽,也要在办公室准备一件披肩,以保护好颈背部。 偶然有受寒的现象出现,就给自己煎一碗驱寒汤。做法如下:取红糖2汤匙、生姜7片,将红糖、生姜与适量的清水一同放入锅中,煎煮10分钟即成。可每日饮1剂,分2次饮完。 4、运动头部 对于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在1~2小时左右,有目的地让头颈部向左右转动数次,转动时应轻柔、缓慢,以达到该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准。 也可以进行夹肩运动,两肩慢慢紧缩3~5秒钟,尔后双肩向上坚持3~5秒钟,重复6~8次;也可利用两张办公桌,两手撑于桌面,两足腾空,头往后仰,坚持5秒钟,重复3~5次。 5、午休之后活动一下 很多白领都有吃完饭午休一下的习惯,如果休息之后能够起来做做扩胸运动或者其它的动作的话,对缓解颈椎酸痛感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6、选择健康的枕头 枕头和床也是养护颈椎的重要因素。枕头过高或者过低、床垫过于柔软都会连累颈椎受损。 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保健枕头可以对颈椎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让颈椎得到较好的休息。同时,枕头的宽度应达到肩部。对于颈椎不好的人来说,木板床、棕绷床是首选,而那种过分柔软的床则不利于颈椎的健康。 7、简单地按摩颈部 经过一个上午的工作,到了下午两点钟,你可能已经感到脖子酸痛. 8、享受中药热敷 将小茴香些许、盐半斤一起炒热,装入布袋,放在颈背部热敷30分钟。每日1次,可改善颈背部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注意,别让温度太高或时间过久。 9、睡觉姿势很重要 温度高,人体由于局部温度过高,翻身次数增多,频繁的翻身过程中,很容易导致落枕,带来颈椎疼痛,所以应尽量保持室内不能太热,给枕头增加一个草席套也是非常有用的。另外,天热人非常容易疲倦,中午都想小憩一会儿,但趴在座位上耷拉着脑袋就睡对颈椎带来的伤害非常大。专家提醒大家,午间或在车上可采取向后仰躺的姿势稍事休息,一定要为颈椎找到扶托点,比如在颈部后面垫一件卷裹的衣服或U形颈舒枕等。 10、少用电脑多运动 在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中,医生往往强调“物理治疗”,何为“物理治疗”,通俗点说就是运动。 颈椎的局部功能锻炼也属于物理治疗法的范畴,但人体每个部位本来就息息相关,没有脱离整体的局部健康,因此,全身运动,对于康复与治疗颈椎病将会更有效。 对于颈椎病患者而言,打羽毛球、游泳等,不仅运动了全身,还非常具有针对性。 11、做5分钟颈椎操 白领女性在上班时,几乎都保持着不变的坐姿,这样会使颈部负担过重。 12、遵守卧躺不看书 日常不宜半躺半坐位看书或看电视。卧姿以仰位最佳,侧卧次之,伏卧位不可取。 侧卧时提倡经常改变方向。有习惯性落枕者在制作枕头时还可加入当归、黄芪、甘草等,能促进颈部的血液循环。睡觉时盖被不仅要盖在身上,而且要盖好颈部; 夏天不要贪一时凉快而将颈背正对着风扇或空调直吹,不要在有“穿堂风”的地方睡觉,以免颈部着凉引起颈肌痉挛。
颈性眩晕是椎动脉或颈交感神经受颈部病变的压迫和刺激,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小脑及前庭系统缺血缺氧而致的以眩晕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理为颈椎间盘的变性突出释放诸多的炎性因子和化学介质,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椎动脉等邻近组织中的交感神经,可引发颈交感神经节的兴奋;同时,颈椎间盘的退变突出,导致椎间隙变窄,稚节松动、不稳,当颈椎伸屈、旋转等大范围活动时,松动椎节的活动大于稳定椎节,其结果是松动椎节的横突孔在伸屈、旋转活动中对椎动脉发生摩擦、扭动,从而刺激、激惹椎动脉上丰富分布的交感神经,引起其所支配的供脑血管痉挛性收缩,使脑部、内耳前庭供血骤减,若此时其他供脑血管或侧支循环因某病理因素不能形成即时代偿,则可产生即刻的缺血性眩晕症状。 采用微创穿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显著,它有效降低了椎间盘内压力,减轻退变椎间盘内的炎性反应,增加颈椎稳定性,即去除了这些刺激颈交感神经的病理因素有关。本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具有手术微创安全、疗效显著、花费低等优点,手术当天即可佩戴颈托下地活动,三天即可出院。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其病因可为骨赘挤压、急性外伤、慢性劳损、关节囊松弛后小关节错位及椎体异位等。骨性和软组织因素造成椎间孔缩小,神经根受压水肿、炎症、粘连等。对于经正规非手术疗法3个月以上无效的患者,或虽非手术疗法有效,但由于症状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ACDF)是目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术式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Smith和Robinson首次报道以来,ACDF经过半世纪的发展已被视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金标准”。然而这一“金标准”却仍缺乏有力的直接证据支持,因为以往的研究要么缺乏非手术对照组,要么是非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而证据等级低。为此,瑞典学者Markus Engquist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行ACDF加物理疗法与单独行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在该研究中,研究者将6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接受ACDF手术后再行物理治疗,称为手术组,另一组患者不采用手术治疗而只采用物理治疗,称为非手术组。共有31例患者被随机分配至手术组,而非手术组患者为32例。物理疗法内容包括一般的与特殊的功能锻炼,以及缓解疼痛的相关处理。患者均随访24个月以上,主要评价指标包括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颈部与手臂疼痛强度的VAS评分,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评价。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DI评分,颈部与手臂疼痛的VAS评分较基线时均显著降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之间的NDI评分、手臂疼痛的VAS评分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手术组患者的颈部疼痛VAS评分明显小于非手术组患者。在术后随访的第12个月时,手术组中有87%的患者评价自我的症状要好于/明显好于术前,而非手术组该类患者的比例只有62%,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至术后随访第24个月时,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这一比例分别达到81%与69%,两组患者之间已无显著性差异。图1 研究设计流程图图2.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随访时的NDI评分(A)、颈部疼痛强度的VAS评分(B)、手臂疼痛强度的VAS评分(C)表1.患者随机分组前的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表2.参加研究的患者以及37例完成了基线调查问卷但拒绝参与研究的患者其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表3.不同随访时间点NDI与疼痛强度VAS评分相对于基线的降低程度表4.患者的整体状况评价该研究结果表明,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而言,手术干预结合物理治疗可以在术后第一年的时间里迅速缓解症状,其中颈部疼痛与整体健康状况改善程度要优于非手术组。然而至术后第二年时,两组患者之间的疗效差异减小并消失。因此,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考虑手术治疗之前应首先尝试较系统的物理治疗方法。
许多患者在做完颈椎前路手术后很关心康复方面该如何注意。下面我就颈椎病前路手术后注意事项做一下阐述。1、Cage椎间隙植骨融合手术后均需要佩戴颈托3个月。这是因为颈部植骨初步愈合需在术后3个月。2、采用人工间盘置换术的患者术后须佩戴颈托1月,1月后不要再佩戴颈托。长时间的固定可使人工椎间盘前方骨痂生长,影响人工颈椎间盘的活动程度。3、手术后24小时即需要进行四肢功能锻炼,包括关节活动锻炼、精细活动锻炼、四肢肌肉锻炼和手的抓持锻炼。4、颈椎术后患者需多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避免大便干结。同时需多饮水,保证排尿通畅,避免尿路感染。5、术后避免颈部推拿、按摩,避免颈部剧烈活动、频繁晃动颈部。6、颈椎前路手术多采用钛材料作为内固定,这种内固定属于较坚强的内固定,故而术后48小时,只要患者病情许可,均可在颈托保护下下地活动。7、颈椎患者术后需定期复查。建议术后2周、1个月、3个月、术后半年、术后1年、术后2年各复查一次。8、颈椎前路手术中需要将气管向一侧牵开一段时间,术后患者有上呼吸道不适感。如果术后感觉到呼吸不畅、憋气等感觉,及时通知医生,以便能早期处理,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出现。
股四头肌是我们人类大腿最重要的肌肉群。首先,它不但负责我们走路、上下楼、蹲起等动作时的主要力量,还负责我们膝关节的稳定性,尤其是髌骨和膝关节前后向的稳定性。其次,如果股四头肌出现明显萎缩,最常见最重要的是内侧头(股四头肌分为四个头:内侧头、外侧头、中间肌和股直肌),就很可能导致膝关节平衡、力量、髌骨稳定性等多方面的功能失衡,进一步可以导致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就像提前变老了一样)以及其它诸多相关疾病。所以,维持股四头肌的正常肌肉状态和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普通人就应该经常练习,以维持我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如上下楼、蹲起等正常功能;患膝关节疾病的人就更应该多加练习,增强膝关节的保护能力和运动功能,也可以促进膝关节损伤的恢复。那么,到底该如何练习呢?下面给大家做个概括:首先,最常用而且可操作性强的就是静蹲练习。静蹲,是我们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及其适合普通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的锻炼方法,主要是锻炼股四头肌肌肉力量。它因为采用了静止不动的锻炼方式,所以不增加关节损伤,一般不引起疼痛,所以既合理又容易坚持。另外,这种方式在哪里都可以锻炼,也不需要辅助器材,所以可行性非常高。不但可以治病,也是平时运动不多的朋友提高肌肉力量和能力的非常好的锻炼方法。适用病症:髌骨软化,髌股关节软骨损伤,膝关节骨关节炎(尤其是下蹲能力差的患者),髌骨上下两极的疼痛性病变,下蹲力量弱或者容易疼痛的患者,平时锻炼很少的想加强大腿肌肉力量的人,关节损伤后处于早中期恢复期的患者等等。具体练习方法:1、 动作要领:背靠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逐渐向前伸,和身体重心之间形成一定距离,大概40-50公分。此时身体就同时已经呈现出下蹲的姿势,使小腿长轴与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不要小于90度。因为蹲得太深,会明显增加髌股关节的压力,也不对大腿肌肉力量产生强烈的锻炼效果。2、 次数和时间要求:一般每次蹲到无法坚持为一次结束,休息1-2分钟,然后重复进行。每天重复3-6次为最好。3、 特殊注意:蹲的角度非常有讲究,因为维持姿势的肌肉有“溢出效应”,简单的说就是每部分肌肉只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起维持姿势的作用。所以,静蹲最好分不同的角度来做。例如30,60,90度3个角度,效果则会更好。蹲的时候最好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角度进行。否则练习不当会加重损伤。图1:股四头肌图:箭头所指分别为股四头肌的外侧头和内侧头图2:静蹲正面观图3:静蹲侧面观其次,也是非常实用而且容易操作的绷腿练习。也就是在膝关节伸直的时候(坐、立、躺时都可以做)主动收缩股四头肌,使其绷紧,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2秒钟,如此反复。每天最好做够2000次。并不要求一次做完,可以分多次完成,效果相同。见图1:左侧箭头此图中不需要,右侧箭头所指部位即为股四头肌(从大腿外侧看),大家请注意此肌肉群收缩时的表现是股四头肌肌力抗阻练习。主要是以下几个动作:1、直抬腿:躺在床上(一定要躺着,如果坐着练习,要不容易受伤),在踝部绑个沙袋,重量可以根据自己的力量和感觉来定,没有固定要求。一般1-3公斤即可。伸直位将整条腿抬起,让腿与床之间的夹角在30度左右为最佳。保持5秒钟,然后放下2-3秒钟,如此反复。每天做3-4组,每组练习有效的指标就是肌肉感觉足够疲劳了。就可以休息1-2分钟,然后重复。见图2:2、伸膝抗阻:坐在床边或者椅子上,踝部绑沙袋。从放松的屈膝位一直用力直到伸直膝关节为止。当然,最重要的练习内侧头的有效活动范围是在接近伸直的30度范围之内,所以如果重点在练习内侧头,则主要练习最后30度即可。练习要求同直抬腿。见图3:
前言:今天有网友提问:其父亲腰椎压缩性骨折,医院给了一个护腰的小夹板,贴了个膏药,同时要求打消炎针,然后拿了汉森四磨汤,回家一直躺着,请教治疗方案与注意事项。我作了比较详尽的回答,但仍觉得不够,于是告诉他,今晚写一篇老年人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保守治疗与护理的博文,希望对他父亲的伤病康复有所帮助,以尽我为医之天职也。老年人骨质疏松,跌倒臀部着地受力容易造成腰椎压缩性骨折,一般情况因外来暴力不大,骨折仅仅是椎体前缘的压缩,大多属于稳定型椎体骨折。稳定型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脊柱骨折的常见类型,对于无神经症状者非手术疗法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主要治疗方法是垫枕复位仰卧硬板床,有的单纯只是仰卧硬板床而不考虑垫枕复位。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目的是复位骨折和恢复功能,而骨折的复位主要是要使压缩的骨折恢复其高度,保守治疗很难达到,大部分是在椎体压缩的情况下愈合,但其功能一般影响不大。如果要考虑恢复椎体的高度,手术复位内固定是较好的选择。脊柱三柱理论认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由于纵向的超负荷引起前柱的压缩和后柱的牵张而造成脊柱损伤,而稳定性是脊柱损伤治疗方法选择的首要因素。非手术治疗腰椎骨折的选择标准:(1)符合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的诊断;(2)X线片显示椎体前缘压缩距离小于过1/2椎体高度的稳定型骨折;(3)脊柱后突的角度小于30度;(4)椎体中后柱无不稳表现;(5)无神经系统损伤症状。非手术治疗腰椎骨折的排除标准:(1)伴有中后柱损伤或伴有脱位的不稳定骨折;(2)有神经系统症状者;(3)病理性骨折;(4)要求手术100%恢复椎体高度。在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处理中,要根据体格检查、X线、CT及MRI等对稳定性评估,严格掌握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在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中进行恰当的选择丧失治疗信心。要及时与其家属取得联系,做好家属工作,与家属共同安慰病人,解除其顾虑,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疾病的机制,介绍治疗方法、时间、效果、治疗费用等,使其正确认识疾病,树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正确指导采用垫枕与功能锻炼结合的方法,目的是促进骨折膨胀复位,加强腰背肌力量,避免进一步骨压缩及骨质疏松的发生。垫枕与功能锻炼要分步进行。(1)病人平卧硬板床以骨折处为中心,腰背部垫一5cm高软枕,在家属协助下进行挺胸功能锻炼,臀部、肩部不离开床面,使脊柱、胸腰段离床面约3~4cm,受伤当天就可开始,3~4次/天,每次20遍左右,垫枕与锻炼初期,可能会出现腰背疼痛轻度加重和不适感,可根据其承受度不断调整运动量,随症状缓解可逐渐加大锻炼量,垫枕高度逐渐增高可达10~15cm。(2)伤后1周可采用5点支撑法练习。方法:病人仰卧,用头部双肘及双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腾空后伸。(3)伤后2~3周可采用3点支撑法练习。方法:病人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及双足撑在床上,而全身腾空后伸。(4)伤后3~4周可采用4点支撑法练习。方法:用双手及双足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一拱桥状。(5)伤后5~6周可采用飞燕式练习。方法:俯卧位,上肢后伸,小腿与踝部垫一软枕,头部与肩部尽量后伸,在上肢、头与背部尽量后伸的同时,下肢伸值后伸全身反弓,仅腹部着床,呈一弧形。锻炼时间一般需5—12周,根据患者的年龄与身体素质考虑是否要有家人帮助或保护。药物治疗与饮食调节:常规给予降钙素、钙剂、维生素D,伤后初期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加用止血消肿镇痛剂,饮食上要注意进食牛奶、豆类、鱼、海带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及粗纤维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促进钙质吸收。老年人腰椎压缩性骨折可能会一些并发症,要做到认真预防和及时处理。(1)腹胀、便秘:腰椎骨折后,由于腹膜后血肿,压力增高,刺激肠系膜交感神经,使胃肠功能减弱。一般伤后3—5天无大便,如果不进行预防性治疗,有的患者会出现腹胀难担。中医旨在润肠通便,成年人处以大成汤或大(小)承气汤加减,其中大黄要后下才有泻下的作用;老年人用药不宜过猛,可考虑用适量潘泻叶泡服或中成药麻仁丸等,大便通后要立即停止通便药,可食用白米粥调理肠胃。老年人本身消化功能较差,加之卧床而出现中后期不同程度的腹胀,易再次发生便秘。预防方法有:a、指导病人饮食上多食植物油可起到润肠作用,多食含纤维的蔬菜、香蕉、蜂蜜等具有通便作用的水果和饮品,多饮水可防止大便干燥;b、指导病人每天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避免腹胀加重。方法:用掌根部按顺结肠方向由右下腹向上、向左、再向下按推,反复多次;c、腹胀严重可行腹部热敷,持续肛管肛门排气,必要时灌肠;d、必要时给服清宁丸、通便口服液、番泻叶代茶饮等,用药后注意观察排便情况。(2)压疮:胸腰椎骨折后由于疼痛,病人不敢也不愿翻身,加之需要绝对卧床,腰骶部及双侧肩胛部因长期受压,极易因局部缺血而产生压疮。预防方法有:a、常规协助轴线翻身1次/2h(肩髋部同时翻身);b、用红花酒精2次/d,按摩骨突和受压部。(3)尿潴留: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要求严格卧床,病人因不习惯卧床小便,加上因腰骶部疼痛不敢用力排尿可造成小便困难,甚至尿潴留。预防方法有:a、做好病人思想工作、两病床间用屏风或床帘隔开,解除患者紧张情绪;b、诱导排尿;c、必要时行导尿术,留置导尿时间<3d,导尿期间做好会阴护理、嘱多饮开水,以免泌尿系感染。(4)老年病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支肺心病等合并症,同时要监测病人血糖、血压等,指导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预防呼吸道感染。根据患者骨折的不同程度,绝对卧床时间一般为4—8周,因卧床时间长,患者偶然坐起或下床会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所以在下床锻炼要分几步进行:a、半坐卧位,一般3—5天;b、床上坐位、床旁坐位、橙椅坐位7—10天;c、扶双拐站立、陪护搀扶保护下扶双拐室内行走、单独扶双拐行走;d、扶单拐或弃拐行走(根据骨折的愈合程度和自我感觉腰部的承力程度确定)。中后期功能锻炼注意事项:(1)开始坐立或下床锻炼一般要使用腰围固定带长期支持上身;(2)3个月内禁止一切弯腰动作,更不能负重行走,不要骤然前屈脊柱,不要作跳跃动作;(3)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继续调节饮食,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药物治疗:老年人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主张以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除早期对症治疗用药外,不主张过多的药物治疗。有的医生在骨折病人早期习惯性的用止血药,可止血药有促使患者血液凝固,并发深静脉栓塞的风险;没有炎症则无使用抗菌素的指针;老年人肠胃功能差,活血祛瘀的伤药有恐伤及肠胃;有人认为不用药就没有治病,但骨折不同于其它疾病,其自身愈合能力强,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往往是治疗骨折的关健所在。总之,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骨伤科常见病,通过心理护理消除病人顾虑,增加信心,主动配合治疗。腰背肌功能锻炼,简单易学,患者易接受,锻炼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药物治疗与饮食调节也是促进钙质吸收,控制骨质进一步疏松的有效手段。制订科学合理的治疗计划、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正确的指导,能使患者完成常规治疗,巩固疗效,是病人康复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