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健康网05月27日讯 有些孩子父母个子都蛮高的,平时生长也明显快于同龄人,但骨龄一测,成年后身高将远远达不到遗传标准。这样的事情,让不少家长着急万分。专家提醒,或是性早熟惹得祸。 据浙江省中医院“儿科生长发育专科”近年来的门诊统计资料,许多地方的儿童体格生长及青春发育年龄都逐步提前。性早熟、个子矮等已成为孩子爸妈们关注的焦点。 知名儿童发育专家、专科门诊董勤主任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时介绍,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如生长激素缺乏、家族性矮小、营养不良等,但性早熟一样可以让孩子个子偏矮,平时要控制过多外源性激素和热量的摄入。 孩子个子比同龄人高很多?小心:性早熟的孩子成年后个子矮 董勤主任医师说,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发现无论是非专科医师还是家长,在孩子性发育问题上还有不少认识偏差。等到孩子出现了第二性征时才发现问题,很多家长后悔不已。 8岁的女孩娜娜,身高1.30米,一年前发现乳房硬结,半年内乳房明显增大,身高增长明显加速,父母一直认为女儿遗传基因好、营养充足,如此生长发育是正常的,没有引起重视。 “可是最近在帮女儿洗澡时才发现,女儿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担心快来月经了赶来医院就诊。”娜娜的妈妈杜女士说。 最终,娜娜被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董勤主任说:“虽然现在身高高于正常同龄人,但经骨龄测评和身高预测,发现骨龄提前了两年,成年身高大约只能达到1.55米,远达不到遗传身高。” “她爸爸身高1.75米,我身高也有1.65米,不应该啊!”杜女士不解地说。 无独有偶,就在昨天,董勤主任同样接诊了一位来复诊的7岁半女孩,她身高1.27米体重40公斤,据说平时特别爱吃大排、牛排、红烧肉等荤菜。这次是因为乳房明显隆起,妈妈担心带她来看看。 经检查,女孩双侧乳房已经有乳腺发育,骨龄也已经达到9岁,如果其他相关检查指标也有异常的话,将被确诊为性早熟。 相较于前两位女孩,来自台州的15岁的男孩小莫更是让父母后悔不已。 小莫身高1.50米,据爸爸讲,从13岁起一直停留在目前的高度,两年来没有再长个儿。 两年前曾在当地某医院就诊,那时被告知“发育正常,没问题!”,此后也一直未去监测和随访。 “我们夫妻两人都有1.75到1.60米的个子,孩子总不会停留在这个高度吧?我们还想着孩子后期还会长高呢!”小莫的爸爸说。可经骨龄检测后,发现骨骺完全闭合,已无长高空间。 董勤主任解释,小莫是因为性早熟导致骨龄生长提前,这个年龄段骨骺已经闭合,错失了治疗时机。 家长后悔之余不禁纳闷,为什么长得早的孩子最后反而长不高? 董主任说,这大多是因为孩子得了性早熟。性早熟是指女孩8周岁以前乳房开始发育,男孩9周岁以前出现阴茎、睾丸增大。有中枢性和外周性两种,也称真性和假性,大部分女孩是属真性性早熟中的“特发性性早熟”。 婴幼儿期每年生长小于7厘米,青春期小于5.5厘米 就要查查是否性早熟 性早熟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身高和将来的心理发育,由于身高太矮而影响孩子的升学、就业、婚姻等。而且由于性发育过早,智力发育不能同步,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危害较大。 但可惜的是,不少家长偏听旁信,认为自已孩子矮小,就是营养不足导致的,给孩子补充过多的保健品或滥用各种“增高”药物。 还有些家长期待孩子可能“晚长”,而一直等待,一拖再拖,等到孩子求学、就业需要,发现身高不足时才来就诊,这时孩子的骨骺接近或已经闭合,生长潜力已非常有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那么,孩子怎样才算身材矮小? “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孩子在班级排队时是否老是固定在前几位。”董勤主任说,一般来说,前几位的孩子与最后的孩子身高要相距“两个标准差”。所谓“两个标准差”是医学上认定矮个子的初步诊断。 另外,还要注意孩子身高增长速度:婴幼儿期(3岁以下)生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儿童期(3岁至青春期)生长速度小于4-5厘米/年,青春期生长速度小于5.5—6.5厘米/年,可明确为孩子生长发育迟缓。 如果孩子有上述这种迹象,通过测身高、拍骨龄片、测生长因子等,基本可判断孩子生长发育情况。 2岁起就要监测孩子生长发育 把握时机不要拒绝生长激素 董勤主任强调,性早熟重在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定期随访,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中医、西医或中西结合治疗。 由于生长发育从胎儿至青春期,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因此,家长在孩子2岁时,就应该关注其性发育是否提前,可以到儿科生长发育专科进行判断和评估。 如果发现,患儿骨龄和身高同步提前,成年身高预测仍理想,可以暂时不用药物治疗,定期(一般半年)到医院复查一次为主。 如果是外周性性早熟或中枢性早期,病程较短者可单纯采用中药治疗。 如果已处在中枢性性早熟的中后期,骨龄提前2年或成年身高预测女孩低于150cm、男孩低于160cm,而且骨龄女孩仍小于11.5岁、男孩小于12.0岁,则需加用西药针剂治疗。目前以生长激素治疗为主,社会上有些所谓的“增高口服液和器材”无效。 有些家长对已明确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孩子拒用生长激素,要求服中药或等待孩子自己长高,从而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如果有些孩子年龄已13~14岁,但身高相当于8~9岁的儿童,这时即使应用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另外,在进行药物等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有效的身体纵向锻炼,保证睡眠,合理饮食。 当然,最好是能够让孩子避免发生性早熟。董勤主任认为,预防在于平时的生活细节,要控制外源性激素的摄入,控制过多热量摄入,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生活方面的观察,尤其注意女孩的乳房发育和男孩的睾丸发育情况,出现过早发育的情况,要及早带孩子到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就诊。
今年各路“长腿欧巴”来势汹汹,众粉丝羡慕的不止是长腿,更是1米8以上的模特身高。个别小粉丝甚至因为自己霍比特人般的迷你身材捶胸顿足,抱怨爹妈。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家长们对于孩子的身高的关注绝不亚于对智力的关注,这不,暑假开始没两天,就有很多父母带孩子来浙江省中医院生长发育专科董勤主任这里就诊。记者在旁观察发现,矮小、瘦小、性早熟、肥胖占了大多数,并就此进行了采访,董勤主任说:一个人个子能长多高,遗传是主要因素之一,大约占了60-70%,另外的30-40%还要靠后天的努力,这也可以解释如下一些现象,有些父母遗传身高很好,但子女长得矮,有些父母遗传身高不好,但子女长得很高,有些双胞胎或兄弟姐妹身高相差甚多。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相比,矮了2个标准差,约8-300px,或者女孩在8岁前出现乳房增大,男孩在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就需要找原因,应该及时到生长发育专科就诊,由专科医生来判断你的孩子是否正常,需不需要进行治疗。这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骨龄测定是必须的。骨龄,即骨骼发育的年龄,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一个小朋友所处生长发育到了哪个阶段。结合年龄、骨龄以及同时测定的身高数,可以对小朋友的最终身高进行预测。所谓的“性早熟”,即青春期提前到来,骨龄也明显提前,骨骺提前闭合,最终身高可能会导致女孩不到1米50,男孩不到1米60,这种情况就需要进行治疗。生长发育是贯穿在整个儿童时期,有两个生长高峰,从出生到2周岁,为第一个高峰,这两年能长高30多厘米,故这时期的喂养及营养状况是决定生长的关键。在这之后到青春期之前,我们长高的速度会保持在每年5、6厘米左右。青春期是我们一生当中窜个子的第二个关键期,青春期发育男孩一般在12-14岁,女孩大约在10-12岁,这时候身高一飚起来,是一年长10厘米的速度,如果青春期明显提前,生长的空间就明显缩小了。故家长对于儿童生长发育的关注是贯穿整个时期,尤其要关注青春期是否提前,从小关注,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就诊,早期干预可以达到较理想的身高。在后天因素里,生长激素、运动和营养是影响身高的主要因素。生长激素的分泌对身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必然导致身材矮小,如果不能及时就诊及治疗,将导致成年身材显著矮小,将不足140厘米,即所谓的“侏儒症”,同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增高,还会导致性发育障碍。生长激素的分泌特点昼夜波动较大,夜间分泌次数和幅度更大,故对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提倡在10点前入睡,充足的睡眠时间8-10小时。通常来讲,生活环境完全相同的姐妹,爱运动的那个个子会高一点。董医生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爱运动的她就比姐妹要高5厘米。不过这里所说的有助于长高的运动,特指纵向运动。比如跳绳、篮球、排球、羽毛球、游泳等等。“对小学生来说,打篮球之类的技巧性运动不太适合,最方便的是室内跳绳。”董医生推荐说,“现在很多孩子跳绳为了跳的快,每次起跳幅度很小——脚尖离地面不会超过2厘米,这样跳没效果。建议小朋友不拿绳子,空手跳,脚离地面10厘米左右,而且每次要跳足30到40分钟,才会对长骨的生长板起到刺激作用,长高的效果才会较理想。”多运动、早睡觉,看着挺容易,但据董医生报料,很多来就诊的小学生曾可怜巴巴地说,做不到啊,作业太多了,要做到十点十一点,没时间运动,没机会早睡。所以学校和家长要减少作业量,要提高学习效率及速度,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孩子运动,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有助于长高。至于营养状况,董医生这样的儿科专家认为,现在孩子的喂养存在一定误区,挑食、偏食、太精细、营养不均衡或过多的补品,导致孩子矮小、瘦小、性早熟或肥胖,要纠正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强调荤素搭配,合理的营养。 八一八那些长高的传说1、书包太重会影响孩子的身高。求真相:如果是单肩包,由于身体受力不均匀,容易对脊柱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长高。但换作普通的双肩包,只要不是过早过量负重,一般不会影响到脊柱。这个过量,是指有些农村孩子七八岁就要挑几十斤的担子。书包5到10斤,不会对身高造成明显影响。2、多吃营养品能增高。求真相:营养充足的确能促进长高,尤其是含蛋白质多的食物,但凡事不可过量。现在的爸妈不差钱,发现自家孩子个头小,就成天预备海参、甲鱼之类的食物,结果适得其反,如果孩子脾胃功能虚弱,食欲差,过高的蛋白质反而不利于吸收,会造成胃肠功能负担过重,引起呕吐、腹泻等。对于肥胖的孩子,食欲过大、营养过剩,导致肥胖。而像蜂蜜、人参、胎盘、燕窝之类的营养品,因为本身含有激素,会引发性早熟,也会导致孩子的骨龄过早闭合,以后就长不高了。不是吃得越高档越营养,孩子就长得好,膳食合理搭配才算营养。3、骨骺闭合后,还有长高的可能。求真相:有些孩子骨骺闭合了还在吃一些商家推荐的能促进长高的所谓营养品,这完全是商家的胡说八道。骨骺闭合后,就不可能再长高了。所以很多爸妈等发现孩子不长个子了,才来看医生,或者曾经做过一次检查,当时正常就不再复诊,一检查就发现骨骺接近闭合,就诊太晚了。骨龄太大,生长空间很小,治疗效果很差,家长后悔莫及。总的来说,孩子的身高及性发育问题应从6岁起密切关注,每半年定期检查,专科医生评估,及早进行指导。 (已发表于“钱江晚报(2014.7.11 B0012版)”
专家:父母应尽早为儿童做身高管理上个礼拜的周五下午三点半,在浙江省中医院儿科“生长发育”门诊,严女士(化名)带着儿子的手骨龄片匆匆从永康赶过来找儿科专家董勤主任。严女士的儿子晓军(化名)今年17岁,可身高只有161cm,“我们一直对孩子的身高就很重视,因为我只有158cm,爸爸身高才164cm。”晓军12岁8个月的时候父母就曾带他去进行过骨龄检测,当时身高有148cm,这个身高相当于11岁半孩子的身高,可父母误以为孩子的骨龄也还偏小,就没有进一步检查。之后晓军长得越来越慢,每年只能长4、5厘米,去年开始,几乎没有长高,严女士这才赶紧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可惜为时已晚。“(骨骺)已经闭合了, 1cm都很难长上去,爸爸的身高也达不到了。”董主任看着晓军的手骨龄片说到,“而且晓军12周岁检查的结果家长也理解错了。现在再来看当时拍的手骨龄片,孩子当时的骨龄有13岁,与实际年龄差不多,根本不存在骨龄偏小的说法。” 董主任计算出晓军的遗传身高,“孩子的遗传身高是167.5cm加减5,也就是如果长得好,身高是能到170cm以上的。”“像这样的孩子,我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来得太晚了。”董主任说,孩子4周岁以后就应到儿科请专科医生评估生长发育,记录身高、测量骨龄等,如果有明显的矮小或早熟,还需要行相关检查以找出矮小、早熟的原因。越早建立小孩的生长发育档案就越能及早发现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饮食、睡眠、药物等干预,以改变生长迟缓或性早熟倾向。家族中有矮身材的,更应尽早建立孩子的身高档案,通过后天的弥补,也有可能突破遗传,帮助孩子长得更高更健康。一次骨龄检测并不是一劳永逸董主任说,如果晓军的父母在后面一两年能再带孩子去生长发育门诊检查,定期行骨龄检测,那时通过干预也还能长得更高点,等到个子已经不长了再来检查,往往骨骺已经闭合了。所以这也是很多父母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认为带孩子去看一次医生,做一次检查正常的话,就认一劳永逸,孩子以后的身高也不会出现问题。董主任介绍,身高是衡量儿童体质健康的重要指标,一旦过了长高的关键期,身高增长就比较缓慢了,因此父母要尽早关注儿童身高,为孩子的健康建立管理档案,其中身高是重要内容。身高管理首先需要家长定期(每2个月)给孩子测量身高,如果2岁以下儿童生长速度小于7cm/年,4、5岁至青春期儿童生长速度小于5cm/年,青春期生长速度小于6cm/年,可认为孩子生长迟缓;父母也可以从网上下载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生长标准,以此为依据进行判断。如果孩子身高增长缓慢,就必须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行相关检查,找出原因并进行干预。通过骨龄判断孩子的生长潜力骨龄,通俗的说,就是骨的年龄,未完成发育的骨的末端称之为骨骺。骨龄的判断一般是摄左手腕骨以上的X线片。骨骺没有闭合的话,在关节和关节之间可以清晰地看到软骨层,也可以看到很清楚的缝隙,在手掌下端小骨头之间的缝隙并没有完全融合,这说明骨骺还没有完全融合,还具有生长潜力。骨骺一旦闭合,关节和关节之间的软骨层没有了,缝隙变得很紧密,手掌下方小骨头之间的缝隙完全融合,骨骺已经完全融合,就说明已经没有任何生长潜力了。董主任建议,4、5岁至青春期儿童每隔 6个月测量一次骨龄,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儿童每隔3个月测量一次骨龄,以及时了解孩子骨骼生长的状况和预测身高。每个孩子长高确实有早长和晚长之分,通过骨龄可以真实地反映儿童增高的实际空间。成年最终身高的预测主要根据骨龄,但必须综合遗传、后天疾病、性发育程度、营养等因素。如一位身高130cm的10岁男生,骨龄9岁,父母也身材中等,预测身高在正常范围,成年时身高可能为172cm;1年后身高为136cm ,开始发育,骨龄增长快于年龄也有11岁,就应该用11岁儿童的标准衡量,身高属于中度矮小,成年身高可能只有165cm。如果他又被发现生长激素分泌缺乏或患了其他一些慢性疾病,则预测身高可能<160cm。所以每次预测都是根据当前的情况,随着孩子年龄和骨龄的增长,性发育的启动,特别是一些疾病的影响,需要重新进行预测,同时还需要结合孩子的其他各项指征检查,有专门的诊疗指南。如果仅仅是矮小的孩子,会先测一下他们的骨龄,看看其骨骺是否与他的生理年龄相符; 如果已经骨骺闭合了,那就没有长高的空间了; 如果还没有骨骺闭合,则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的检查,包括排除孩子是否存在器质性的问题,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看看他们的生化、肝肾功能情况,有没有营养不良等; 找到原因后再对症治疗,可能是打生长激素针,可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 如果是性早熟引起的矮小,还要复杂一些,一方面要抑制性早熟,推迟骨骺的闭合时间,另一方面还要用生长激素,促进孩子长高。性早熟是长高的“拦路虎”董主任介绍,性早熟可使骨骼过快增长,使骨骺融合较早,孩子的生长周期会明显缩短,不少孩子早期的身高可高于同龄儿童,但成年后身高反而矮小。儿童性早熟是有明确指征的,一般人判断的话,女孩8周岁以前乳房开始发育,男孩9周岁以前出现阴茎、睾丸增大,就是性早熟的现象。儿童性早熟可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以前也称真性和假性早熟。有很多疾病如颅内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卵巢肿瘤等均可引起性早熟,所以发现孩子性征提前,首先需正规就诊,由医生区分类型,确定病因。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的中枢性性早熟称为特发性,以女孩多见。如果是特发性真性性早熟,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发育,推迟初潮时间;减慢骨龄增长速度,改善成人期最终身高。病程长、病情较重的患儿可采用GnRH agonist注射治疗;病程较短、病情较轻的采用中药治疗也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性早熟发现得早,是完全有可能控制的,但如果时间拖得太长了,或孩子年龄偏大,或性发育近于成熟,就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效果就很差了。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性早熟,以治疗原发病为主;特别是男孩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患儿由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可能性更大,必须由专科医生及早诊断和治疗。早熟、矮小,越早治疗越好瑶瑶(化名)是个乖巧的女孩,今年11周岁,身高149.6cm。上个礼拜五下午放学后,她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省中生长发育科。瑶瑶7岁多点就乳房发育了,那时吃了一点中成药,乳房消退了一点,而且身高看起来比班上同年龄小朋友还高,就没再去医院看。现在来月经已经一年半了,身高很久没长,家长才着急来看。董勤主任看着前两天瑶瑶拍出来的手骨龄片,认真看了很久,说道:“孩子的骨龄已经有15周岁了,骨骺基本都闭合了,身高基本定格在150cm左右了。”董主任进一步跟家长解释道:“瑶瑶8岁前乳房发育,9岁半就来月经了,属于性早熟。早熟导致骨龄提前,提前利用了后面的长高空间,所以身高暂时比同龄儿高,到后面长高“黄金期”反而由于骨骺闭合而不长了。现在瑶瑶实际年龄11岁,目前身高149.6cm,相当于11.5岁的身高,单看年龄和身高龄,很容易被迷糊,认为长得还不错;但身高应该与骨龄相对应,正常14岁的骨龄对应的身高应该是158.6cm,这样一算,瑶瑶的身高就被早熟耽误了10cm。而一般女孩骨龄到了14周岁,生长空间就很小了。所以早熟的孩子,骨龄提前1岁以上,不管身高如何,都要来及时就诊,定期监测骨龄,以免骨骺骼闭合而失去治疗机会。瑶瑶来得太晚,在平时门诊中,经常会遇到瑶瑶这样情况的孩子,家长都是在孩子过早地来月经,或是遗精才把孩子带过来看。“作为专业医生,我们建议治疗性早熟、矮小症,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费用也最省。”孩子怎样才算身材矮小?董主任介绍,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孩子在班级排队时是否总处于前几位。一般来说,前几位的孩子与最后的孩子身高要相距两个标准差。两个标准差是医学上认定矮个的初步诊断。生长激素是目前治疗矮小症最有效的方法。不少家长一听到激素就觉得非常不安全,宁可盲目相信一些广告宣传,服用一些保健品,根本无法达到增高的作用,尤其是有些保健品里添加了性激素,短时间内可能增高很明显,其实却是加快了孩子骨龄生长,弊大于利。不加选择地去给孩子增高,往往延误了孩子长高的最佳时机。董主任介绍,生长激素是人体自身就分泌产生的一种激素;是身高增长的动力。不少家长听到“激素”就担心,其实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还是安全的。不要盲目进补来增高董主任介绍,如果孩子被诊断为矮小,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一味进补,这可能适得其反,有些甚至会造成儿童早熟。家长应及时反思孩子的饮食、睡眠、运动和情绪,甚至是生活环境,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整。饮食要均衡,才能保证营养全面,有利于长高的食品包括奶制品,每天要喝1瓶牛奶,注意不要用含乳饮料代替牛奶,因为含乳饮料主要成分是水及香精等添加剂;豆制品;蛋、肉、鱼等动物性食品;各种粗粮,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促进长高。不少食品营养少,但却能增加孩子的饱腹感,影响对其他食品的摄入,有些还消耗体内钙质,最终导致营养不良。碳酸饮料 有资料表明,偏爱饮用碳酸饮料的儿童有60%因缺钙影响正常发育,特别是可乐型饮料中磷含量过高,过量饮用导致体内钙、磷比例失调,造成发育迟缓。甜食 吃糖量如果达到总食量的16%至18%,就可使体内钙质代谢紊乱,妨碍体内的钙化作用,影响长高;过量饮用含糖分多的饮料,使血糖很快生高,而没有饥饿感,以致影响正常进食,从而会扰乱消化系统,造成营养不良。另外,油炸食品、膨化食品、腌制食品、罐头类制品由于在制作过程中营养损失大,又使用了各种添加剂,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却很少,不利于儿童营养吸收。快速长成的鸡肉、河鱼会造成骨龄发育提前,导致性早熟,最终骨骺提前闭合,使身高发育受到抑制。要长高多运动学龄前儿童——练蛙跳。学龄前的儿童关节韧带还比较脆弱,不建议做跳绳、打球等高难度的剧烈运动,否则,会因过多的体力消耗而影响骨骼和肌肉的营养供给,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蛙跳是锻炼提升体能的一种好方法,简单易学。运动时间不用刻意定量,只要动起来就可以了。 小学生——可以选择跳绳、摸高、单杠悬挂。具体的运动方法是:一分钟内跳110-150下绳,休息2分钟,反复跳5组;摸高20次,休息一分钟,反复摸5组;单杠上悬挂15-20秒,再下来活动一下,反复做10组。运动时间:建议每天早晚各半小时。 初高中生(13-18岁孩子)——可以选择打羽毛球、打篮球、游泳、跑步等运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论是耐力、爆发力都已经很好,所以比较适合这类运动。运动时间:每天1个小时。
周日上午,林爸爸和林妈妈带着女儿来到了浙江省中医院儿童生长发育专科门诊。女儿林燕今年才9周岁,140CM,1年半前开始乳房发育,近半年来乳房明显增大,身高增长也快于同龄儿,家长认为爸爸175CM,妈妈165CM,女儿遗传好又营养足如此生长发育是正常的,故未重视。但近几月林燕阴道分泌物增多,又听说有许多女孩不到10岁月经就来了,全家这才慌了,赶紧来医院,把疑惑一一抛向生长发育专科医生:一.“孩子早发育该怎么办,是不是得了什么病?”首先需要正规就诊,明确诊断。专科检查后,发现林燕骨龄提前两年半,性激素水平升高,性腺增大,属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性早熟是指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 ,也称真性和假性。有很多疾病如颅内肿瘤、甲减、卵巢肿瘤等均可引起性早熟,所以发现孩子性征提前,首先需正规就诊。医生综合病史、专科体检、骨龄发育指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指标等资料才能区分类型,确定病因。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的中枢性性早熟称为特发性,林燕即属于这种情况。二.“原来女儿是性早熟,对她有什么危害?” 最大的危害在于影响成年身高,导致身材矮小。第二性征的出现,意味着性发育已经开始,而性发育与骨发育有连带性,所以性发育一开始,骨骼生长就开始加速,骨龄越大,则生长空间越小,患儿虽暂时较同龄儿高,但一旦骨骼提前融合,就再也长不高了,所以最终身高往往达不到遗传身高,而遗传不高的孩子成年身高更加不理想。性早熟导致的身材矮小,女性可低于150cm,男性可低于160cm。此外,过早的乳房发育甚至月经来潮,对患儿是一种心理冲击,带来社会问题。医生给林燕做了骨龄测评报告,预测其成年身高低于遗传身高7-10cm,而这正是性早熟骨龄提前带来的影响。三.“原来性早熟了,个子反而会矮,那有什么办法能挽救吗?性早熟一定需要治疗吗?可不可以应用中药?”因人因病而异,以改善成年身高为核心。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性早熟,以治疗原发病为主;无原发病的患儿,如果病程长、病情较重可采用GnRH agonist注射治疗;如果病程较短、病情较轻,单纯采用中药治疗即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如果性早熟患儿骨龄和身高同步提前,成年身高预测仍理想,可以不用药物治疗,定期监测为主。性早熟发现得早,是完全有可能控制的,但如果时间拖得太长了,或孩子年龄偏大,或性发育近于成熟,就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效果就很差了。在性早熟的早期,不管是中枢性还是外周性,都可以采用中药,作用有多种,第一可有效控制发育,使乳房硬结减少或消失,外阴分泌物减少或消失,骨骼生长速度减慢,为长高赢取时间;第二可改善食欲,为长高赢取物质基础;第三可改善睡眠,利于生长激素分泌,为长高赢取动力。当患儿达到正常发育年龄时,则改用促进发育的中药,抓住最后机会长高。医生分析后,认为林燕已属于中后期,最佳方案是中西结合治疗。四.“性早熟的治疗中需要注意什么,性征发育控制了就可以停药吗?”按时复诊,遵守疗程,防止反复。治疗过程中应按时复诊,一般每个月复诊一次,测量身高和性征大小,对患儿也有督促作用;三到六个月需重新全面评估病情变化,以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中西治疗均有疗程,过早停药或漏服、少服是导致患儿病情加剧的常见原因。因为性征发育虽然控制了,但疗程不足,骨骼生长加速尚未得到控制,更加丧失了长高的机会。外周性性早熟和单纯乳房早发育者,一般在中药治疗病情缓解后,巩固半年左右,可酌情停药;中枢性性早熟早期一般维持到10周岁左右,中后期患儿则需维持治疗到12周岁左右。男性患儿一般需治疗到12周岁停药。治疗中或停药后,家长均应定期检查患儿的第二性征大小,督促患儿进行有效的纵向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加强合理的膳食营养,杜绝垃圾食品,注重心理教育。五.“男孩也会性早熟吗,性早熟能够预防吗?”男女均有,女孩常见,预防在于细节女孩的发生率虽远高于男孩。但因乳房发育能及时被家长发现而来诊治;男孩起病相对隐匿,并且属于器质性疾病者更多见,故更需重视。性早熟如何加以防范呢?一要控制外源性激素的摄入;二要控制过多热量摄入;三要控制不良的精神刺激;四要加强对孩子生活方面的观察,尤其注意小女孩的乳房发育时间。性早熟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缺乏相关常识,错失了治疗良机,浙江省中医院儿科多年来一直开展性早熟研究,每天设有性早熟专科门诊,目前已形成中医规范化诊疗方案,在有效地抑制发育、助长身高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