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转化治疗,为晚期肠癌患者雪中送碳 什么是转化治疗?有一个比喻可以帮助大家理解: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有一个人孤苦伶仃的走在漫无边际的野外,等待他可能是很快被冻死,但这时有人为他送来了温暖的炭火,使他熬过了漫长的夜晚。转化治疗就好比这盆寒冬里的炭,让已经出现肿瘤转移的患者通过治疗,肿瘤缩小,进而获得肿瘤切除甚至是痊愈的机会。 正如曾经有一位男性乙状结肠癌患者,侵犯膀胱同时合并肝转移,在外院做了探查手术后发现,乙状结肠原发癌无法手术切除,于是做了造瘘手术。 转到我这里经过CapeOx联合贝伐单抗方案的转化化疗以后,先进行了乙结肠癌联合膀胱壁部分切除术及造瘘回纳手术,接着二期进行肝转移癌的手术切除,患者获得了长期生存,手术至今存活已经超过5年,非常令人欣喜! 因此,转化治疗对于提高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今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发表了BECOME研究,针对初始不可切除的RAS突变型肠癌肝转移患者开展一线转化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 通过单纯的两药mFOLFOX6(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等药物组合)方案,可以使6%左右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获得R0切除的机会。 而通过两药mFOLFOX6联合贝伐单抗可以把转化机会提高到22.3%,这部分患者从初始不可切除到获得肝转移R0切除的机会,就意味着他可能获得了治愈的机会。 小贴士:R0指切缘无癌细胞,完整切除;R1切除指镜下见切缘有癌细胞;R2指肉眼可见切缘癌细胞。 Part2:转化治疗还是新辅助治疗?关键看能不能直接切! 上文谈到转化治疗,有的患友会说为什么听起来像新辅助治疗呢?两者又有什么区别? 对比转化治疗的雪中送炭,新辅助治疗就好比锦上添花,适用于原本就可以直接手术切除达到治愈,但术后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初始可切除的肿瘤患者都需要做新辅助治疗,那些术后容易复发并且对化疗比较敏感的患者,才更有可能从新辅助治疗中获益。 所以这两种治疗针对的人群和治疗目标是不一样的,转化治疗适用于初始不可切除,但肿瘤相对比较局限的患者。 比如寡转移癌(转移肿瘤数目等于或少于5个,等于或少于2个脏器),肿瘤虽然比较大,但局限在一个脏器上,数量也不多,或是原发癌侵犯周围的脏器组织,这类情况手术切除有困难的患者,就可以通过转化治疗让肿瘤缩小,获得手术机会,如果已经全身或者多个器官的广泛转移,那么可能也就失去了转化治疗的机会。 Part3:全军出击,三药+靶向炮轰肿瘤! 患者预备进行转化治疗时往往需要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要能耐受高强度的化疗。如果患者高龄,体力虚弱,有很多严重的合并症,只能耐受低强度单药化疗,想要达到转化的目标可能性就很小,不建议进行转化治疗。 在转化治疗方案方面有研究表明: 三药FOLFOXIRI(氟尿嘧啶+亚叶酸+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联合贝伐单抗比两药FOLFOX(氟尿嘧啶+亚叶酸+伊立替康)联合贝伐单抗,有效率可以提高20%,肝转移癌R0切除率提高25%! 转化治疗可以使用三药化疗也可以使用两药化疗。方案选择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倾向和基因特征,是否存在短期内快速进展的可能,比如BRAF突变型肿瘤。 其次是患者的身体情况和耐受能力,能否耐受高强度的,毒副反应较大的3药治疗。如果患者身体条件较好,能够耐受更高强度的药物治疗,考虑到肿瘤短期内快速进展的可能,在转化治疗初始阶段就可以考虑使用三药化疗联合靶向,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和缩小肿瘤,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 对于一开始使用两药,后续无效或者耐药,再在无效的基础上改为三药,可能总体的效果会降低。 对于在治疗过程中,三药联合化疗出现严重副作用,无法耐受的患者,我们也可以减少药物的剂量,或者适当的延长化疗的间歇期,并且加强支持治疗。假如三药确实无法耐受的情况下,可以改为两药治疗。 Part4:打败你的不是肿瘤,而是信念! 我们收治过很多其他医院治疗失败、复发或转移的患者,有些是在当地医院手术探查后认为不可切除的,在我们重新评估后,发现其实通过做转化治疗仍有手术切除的机会。 不论是肿瘤治疗失败还是复发,都不要轻言放弃,优先考虑是否还有其他方案,例如通过完善多基因检测明确对应靶点精准治疗,或者进行免疫治疗、参加新药的临床试验等方法,都可能获得转化成功的机会! 抗肿瘤的治疗是非常辛苦的一个过程,也许有部分晚期肿瘤患者要接受比较大型的手术,创伤较大,并发症也比较多,甚至可能一次还不够,但经过治疗后依然有相当可观的一部分患者能够获得临床治愈的机会,只要有治愈的机会,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3%~4%的速度上升,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恶性肿瘤患者最害怕从医生口中听到“转移”二字。遗憾的是,肠癌很容易发生肝脏、肺及腹膜转移的现象。 由于腹膜转移病灶数量多、分布广泛,往往手术难以彻底清除。一旦发生转移,那么,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有16个月左右。因此,肠癌腹膜转移常常被患者比喻为“世界末日的到来”! 过去,发生肠癌腹膜转移的患者大多只能接受姑息治疗,多数患者将在疾病进展的终末期出现腹水、顽固性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癌性肠梗阻症状,最终具有消瘦和恶液质等痛苦的表现特征 ,走向生命的终点。 如今,腹膜肿瘤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可显著提高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预后,为患者带来希望。 双管齐下,生存时间更持久!所谓腹膜肿瘤减灭术,就是通过手术将患者腹腔内播散的肿瘤尽可能地切除,达到肿瘤的完全消失或少量残留,随后配合腹腔热灌注化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因此治愈。 加热药物,预后疗效更显著!腹腔热灌注治疗,更像是传统化疗的“升级版本”,将化疗药与大容量的灌注液混合,加热至42~43℃后,通过机器循环注入患者腹腔,使药物在短期内停留于腹腔内。 热灌注能增加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更有效地杀伤恶性肿瘤细胞。除高温这一特点外,腹腔热灌注化疗也增加了局部化疗药物浓度,弥补了传统腹腔化疗因患者体位等原因所不能达到腹腔各处的缺点,不留“死角”地全面杀伤残留在腹腔内的恶性肿瘤细胞。 综合以上的特点,腹腔热灌注化疗在腹膜肿瘤减灭术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杀灭和清除腹腔内残留的癌细胞和微小转移灶,预防腹膜转移的情况发生,以及更有效的治疗此类癌症。 一般而言,腹腔热灌注化疗可在肠癌根治术关腹之前或术后1~7天内施行,以免术后腹腔粘连,使化疗药物到达腹腔各处,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今,腹膜肿瘤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极大地提高了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预后,局限性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30%以上,极大突破了曾对腹膜转移肠癌患者束手无策的悲观治疗局面。 2014年以来,我院大肠外科已累计开展了300多例高质量的腹膜肿瘤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 从现有的随访数据来看,一些原已失去治愈希望的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经过这一综合治疗重新获得了治愈的机会,拥有了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