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本文详细介绍了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以及毛细支气管炎怎么用药。绝大多数毛细支气管炎(有些医生把它简称为“毛支”)是一次病毒感染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和发热,部分小朋友会合并有肺炎。这个病毒叫呼吸道合胞病毒,还是比较凶险的,有个别的小朋友会逐渐加重甚至呼吸衰竭,好在大多数孩子还是会自然慢慢好转。整个病程会在1到4周,比较漫长。疾病高峰期也有7到10天。按照规范,请每2到3天联系我一次,我会协助您判断病情,评估孩子情况,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有效的特效药物可以治疗这种病毒。除了退热药物之外,请暂停所有其他药物(包括抗生素、激素、抗病毒药利巴韦林、丙种球蛋白和中成药)和其他所有治疗方法(包括雾化治疗),观察病情,每2到3天联系我(可以当面就诊,病情总体稳定或因交通不便也可以通过好大夫在线电话或文字咨询)。如前所述,毛细支气管炎是个凶险的疾病,虽然大多数孩子顺利地慢慢好转,可还是会有个别毛细支气管炎孩子逐渐加重甚至呼吸衰竭。除了急诊科,我同时还是儿童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里也会有合并呼吸衰竭需要气管插管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孩子。不是我们不想给孩子用药,而是目前没有特效好药,没有好办法阻断可能会加重的这个过程。这是家长和医生的无奈,也是我们整个人类的无能。并不能因为我们现在没有特效好办法,就为了安慰自己,而把一些“所谓的办法”(比如抗生素输液、利巴韦林抗病毒、雾化、止咳药、使用激素)施加给我们的宝贝们,以追求大人的“心理平衡”。值得关注的是,要鉴别有没有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包括气道的异物吸入,包括其他的严重感染。家长可以配合医生做这些鉴别(比如仔细回想一下有没有气道异物呛入的情况,有没有其他的临床情况)。值得让医生和家长都有所安慰的事实是:大多数毛细支气管炎的孩子,在7到10天的高峰期过去后,会顺利好转(完整的周期会在1-4周)。万幸!请家长们也大致了解一下医生在哪些时候能够出手帮助您和您的宝宝,以及能用什么手段帮助。确切地说,治疗手段能帮助您的,非常之少。只有在呼吸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氧疗(从简单的鼻导管吸氧,到最严重的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才对宝宝有益。没有缺氧表现的孩子,吸氧是不推荐的。有些孩子因为气喘或咳嗽等多种原因,吃得实在太少,有脱水的表现,则适当输一点葡萄糖盐水(注意:不是输抗生素、抗病毒药和激素)补充一点水分和能量是合理的。如果进食量虽然较正常少一点,但还过得去,则输液对孩子并没有任何好处。按美国儿科学会(APP)和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的建议,轻症的毛细支气管炎不推荐常规做雾化、使用激素、服用孟鲁司特和使用抗生素。对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孩子,医生也会做一些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的少见病原的筛查,比如支原体和细菌。只有找到这些少见的病原证据,才建议使用相应抗生素,其他不推荐使用抗生素。对在急诊观察室和住院部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孩子,医生会给孩子做一次支气管舒张剂的抗喘雾化试验。如果这次雾化试验没有任何效果,则后继也不推荐继续做雾化。对家长来说,简化的评估是这样的。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近找医生就诊,交由医生进一步评估:第一,平静状态下,呼吸也非常急促(任何年龄段每分钟呼吸超过60次以上,6到12个月的小朋友每分钟呼吸超过55次,大于1岁小朋友每分钟超过45次);第二,吃奶特别少,少到有明显脱水表现;第三,脸色很差,发青发紫;第四精神特别差。小结一下:一,毛细支气管炎大多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二,病程很长,但大多数会慢慢好起来,个别会变重症。三,对有缺氧和脱水小朋友可以给予吸氧和输液(不含抗生素)。没有缺氧和脱水的孩子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治疗方法。四,不推荐常规做雾化、使用激素、服用孟鲁司特和使用抗生素。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远离误区,接受更科学的医学理念!联系方式: 叶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副主任 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半天和每周五全天,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滨江新院区,发热呼吸道专家门诊。 (可以通过浙大儿院APP、拨打电话114或12580或96365、登录浙江在线网、浙江生活365网可以免费预 约7天内的号子。在出诊日前夜、出诊日当天早上07:30都还会有少量号源。) 网上在线咨询方法: 1.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和我保持联系,以减少跑医院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2.“电话问诊”,由我本人接听电话,直接而高效。 3.“视频问诊”也很方便,能更直观地互动,提供更完整孩子信息。 4.“私人医生”:我还提供私人医生服务项目,提供无限次图文咨询和电话咨询服务。 以上内容如有不清楚的细节,可点击“我”~“联系医助”给网站留言咨询个人简介: 叶盛,浙江大学医学博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PICU)副主任,急诊科副主任。加拿大BC儿童医院访问学者—知名儿科全科医生。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分会急诊/重症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灾害儿科学组委员,急救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分会呼吸重症及机械通气专委会委员。2003年浙江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9年参加“中国-加拿大儿科急诊高级医生培训合作项目”,其中2008年至2009年出国在加拿大温哥华BC儿童医院高级临床培训。参与《中国0-5岁儿童不明原因发热指南》外审修订。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省厅局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篇。从事本科教学、留学生教学及临床教学多年。
儿科门诊,湿疹是常见病。湿疹的核心治疗是合理的激素软膏外用,但配合皮肤护理也很重要。 湿疹这个名字,有时会让人误解,觉得是因为“湿”带来的疾患。有趣的是,恰恰相反,干燥才是湿疹的加重因素。 充分保湿是湿疹皮肤护理的核心。每天至少涂两次以上。其实更强调“见干就涂”,不用太强调次数,多涂几次会更好。 选保湿产品的时候,“霜剂(cream )”比“乳剂(lotion )”要好,锁水性保湿性会更好。 保湿霜需要厚厚的涂。“厚厚涂”的定义是涂好之后依然看上去白乎乎的。 护理上的另一个细节是保持充分的凉爽。这一点在我们和老人一起生活的中国家庭里面实施有一定难度。因为传统上都认为要保暖,凉了会生病。其实并不正确:着凉是不会让人生病的,而热是对皮肤的重要损害因素。没有做到保持充分凉爽的话,湿疹的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多次反复。
来儿内科门诊的小朋友,有些是因为鼻塞来看病的。有些妈妈说我们家孩子的鼻塞时间特别长,也没有流鼻涕打喷嚏这些别的表现,和感冒好像不一样。再仔细追问一下,这些小朋友往往晚上还会打呼噜,或者张着嘴呼吸。这些小朋友里经常筛查出鼻塞的另一个常见原因:腺样体肥大。 鼻子有前后两个门,前面的鼻孔是我们大家看得见的脸上的鼻孔。鼻子还有个后门:后面深部的,我们叫后鼻孔。腺样体的位置正好在后鼻孔附近。一旦腺样体肥大了,把后门堵住了一部分,临床上也会表现为鼻塞。 对这些小朋友,合理的应对了腺样体肥大之后,鼻塞症状就会得到缓解。 腺样体肥大最常见的原因是多次呼吸道感染引起腺样体的反应性增生变大。新冠疫情期间全国人民都很好的做了隔离防护,那段时间呼吸道感染少了,同时因为腺样体肥大来就诊的小朋友也明显减少了。这个历史性现象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不是一发现腺样体肥大就需要开刀摘除腺样体。大多数没有严重呼吸道梗阻的孩子在医生评估之后,可以先尝试保守治疗。鼻喷激素的合理使用可以很好地缓解腺样体肥大带来的梗阻表现。 常用的鼻喷激素是糠酸莫米松喷鼻剂。喷的时候和过敏性鼻炎喷鼻动作有点不一样的是可以让孩子躺着喷。喷好之后也略微再躺一会儿再起来。这样药物可以更多作用到鼻腔深部后部的腺样体上。 喷雾一两周后效果仍然不明显的,医生会再次评估孩子的情况来决定是否要做睡眠呼吸监测来帮助我们评价孩子的呼吸道通畅情况与脑缺氧有无。达到手术标准的,果断手术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额外讲一句:腺样体摘除手术是很安全的,麻醉也是很安全的。我们慎重地讨论要不要做这个摘除术,并不是因为这个手术很危险,而是想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行为罢了。手术本身很安全。经过我们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我们可以再讨论是否需要做摘除术,真的要做的话果断去做就行。
1.腺病毒感染是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大多数会表现为发热和咳嗽。有些时候临床上还看得见孩子眼睛红、扁桃体大、咽部充血,甚至咽峡部位也有几个疱疹或溃疡(有时候会被误诊为疱疹性咽峡炎),少数还会看到尿常规里白细胞增加(会误诊为细菌性尿路感染)。 2.腺病毒感染还是个比较凶险的疾病,高热持续时间长,部分孩子会逐渐加重并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肺炎、心肌炎等等),病程长的孩子可能合并其他感染,包括其他病毒(如流感病毒)、细菌(如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好消息是对免疫功能正常的孩子腺病毒感染大多呈自限性。 3.治疗上仅采用支持治疗,不推荐抗病毒治疗。迄今国内并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可以杀灭这个病毒,国外的一个药物西多福韦(Cidofovir)有部分证据认为有益,也只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并不推荐常规用于每个腺病毒感染的孩子。其他抗病毒药比如奥司他韦、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利巴韦林和阿糖腺苷或者对腺病毒感染无效,或者并没有可靠的治疗效果,不推荐使用。其他包括抗生素(阿奇霉素、头孢类、青霉素类等)、激素、中药中成药在内的药物都对腺病毒无效,不推荐使用。丙种球蛋白也仅有很少的证据认为对免疫低下的患者可能有益,临床上有时候会在重症感染病例使用。 4.腺病毒还有个特点,有些可以表现为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类似细菌感染的表现。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合并细菌感染”而是腺病毒感染的特殊表现,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建议使用抗生素的。这也是经常看到的诊治中的误区。 但这些指标升高自有它的意义:腺病毒感染带来的炎症反应很严重,疾病还在高峰期,还需要我们密切观察临床情况。 5.建议观察病情,每两天联系医生复诊,请医生整体把握孩子情况是否稳定、有无并发症(肺炎、脑炎等)出现,并配合必要的检查(比如流感病毒测定等)看有没有合并其他有治疗手段的病原体感染。 6.在家观察病情的重点是:有无频繁超过40度的高热、热退时整体精神状态是否依旧萎靡、热退时呼吸是否急促、有没有出现其他生活常识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意识丧失、抽搐发作、脸色特别发青发紫或特别苍白。出现这些异常,则中断在家观察,尽快找就近医生面诊寻求医生帮助。关于这里提到的呼吸急促,家长朋友们可以直观地看胸腹起伏、一起一伏算一次,数一下每分钟呼吸次数。到底每分钟呼吸几次算是呼吸急促呢?不同的年龄段,答案是不一样的。出生两个月之内的宝宝每分钟超过60次;两个月到12个月之间的宝宝每分钟超过50次;1岁到4岁之间的孩子超过40次;5岁以上的孩子超过20~30次算急促。当然,数呼吸次数的时候,前提是体温下降到基本正常时,而且孩子处于平静状态下。 7.好消息是除了少数腺病毒感染会愈演愈烈发展成重症(我们对此充分保留警惕性如上述),但大多数还是慢慢自己好起来的。大多数孩子的发热在一周内自然缓解。所以对腺病毒感染既重视,也不用过于恐慌。 欢迎转发,让更多的朋友看到。
【编辑推荐】小孩儿腹泻拉肚子、呕吐,家长该注意哪些问题,该如何做呢?本文详细介绍了小儿腹泻(拉肚子)呕吐的原因、怎么判断腹泻孩子脱水?小儿腹泻(拉肚子)呕吐怎么补充水和电解质?小儿腹泻(拉肚子)呕吐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需不需要忌口?可以吃些什么药物来缓解小儿腹泻(拉肚子)呕吐?如何预防小儿腹泻(拉肚子)呕吐?原因:1.大多数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毒有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等。2.小部分是细菌感染3.也有一些是使用抗生素的副作用。腹泻呕吐啥时候值得找医生看(出现下列症状的患儿,应及时就医):1.食欲不振、无精打采;2.出现带血的粪便;3.伴有明显且难缓解的腹痛;4.持续呕吐;5.出现脱水;6.腹泻时间超过一周如何初步识别腹泻孩子脱水?1.哭泣时泪少或无泪2.口渴3.嘴唇干4.小便减少(婴儿和年幼儿童持续4-6小时无尿或尿布不湿,年长儿童持续6-8小时无尿)5.精神变差腹泻时怎么补充水和电解质?1.确保孩子饮用了足够的水和其他液体2.对6个月以下婴儿,优先鼓励通过增加母乳或配方奶的摄入来补充水份3.如有脱水表现,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口服补液盐”先口服补液4.大多数腹泻孩子能够通过口服完成补液治疗,而不需要静脉输液。5.冰棍补液:冰棍补液耐受远远优于口服补液。腹泻时可以吃些什么药物?1.除了前面提到的口服补液盐外,几乎可以不用其他药物,下面分别简要说明一下。2.益生菌对腹泻治疗作用的医学证据级别不高,不吃也可以。真的要吃的话,首先推荐布拉氏酵母菌或鼠李糖乳杆菌。3.蒙脱石散和乳糖酶的治疗价值也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实,不推荐吃。4.抗病毒药和包括中草药中成药在内的其他止泻药都不需要吃。5.抗生素在医生指导下对很小一部分细菌性肠炎小朋友需要使用,事实上大部分细菌性胃肠炎只要整体状态好也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6.锌剂也不需要常规给腹泻孩子吃。在经济条件不差、儿童营养状况良好的地区(我国的大多数地区是),并不需要给腹泻孩子常规补锌。呕吐的护理:“5分钟喂养法”1.对呕吐明显的孩子,强调少量频喂。2.对1岁以下婴儿,可以每次喂5-10毫升(大约1-2汤匙)饮食(如奶、水、口服补液盐和食物等)。大一些的幼儿每次可以喂15-20毫升。过5分钟再喂1次。这其实是“少量多餐、少量频喂”原则的具体落实。3.按这个频率喂养1小时,如果发现孩子能够接受这样的喂养而不呕吐,此时才考虑缓慢增加每次喂的量(先加到之前的2倍量试试看),逐渐加到正常量。4.一半以上的孩子可以通过上述“5分钟喂养法”成功实现口服补液而避免静脉输液。5.刚刚呕吐完的孩子,有时会因为很渴而想大量喝水,而大量喝水又会造成孩子再次立即呕吐。这时就需要我们家长和医生一起控制孩子的喝水节奏,按照上文讲的5分钟喂养法科学而有步骤地增加摄入量。6.经过上述护理仍然无法缓解频繁呕吐,值得寻求医生的帮助。一则对疾病诊断再次评估,不要漏诊其他疾病(其他部位感染比如脑炎脑膜炎心肌炎,外科疾病比如肠套叠阑尾炎等等)。二来可能可以尝试使用昂丹司琼这个止吐药。遗憾的是很多医生不熟悉这个药物。因为这个药物常常应用在化疗患者的呕吐,甚至不少医生会把这个药物当做“与肿瘤化疗有关的药物”。口服补液盐不愿意喝,怎么办?1.用冰棍补液。优点:对孩子来说冰棍更有吸引力,并且能以更缓慢的速度摄入液体。2.可以将口服补液盐直接冻成冰棍给孩子吃。国外补液盐有直接以冰棍的形式售卖,用于补液。3.补液盐的成分:水、糖、钠、钾(120ml约4g糖)。如果没有办法买到补液盐,那么尽量选择糖分低一些的冰棍。但是当你没有很多选择的时候,对于脱水的孩子重中之重是能补进去液,形式是次要的。需要换成腹泻奶粉吗?水果能不能吃?1.正确答案是:不需要立即换成腹泻奶粉;水果能吃的。2.事实上除了高脂或高糖饮食需要暂时回避外,您孩子可以继续正常饮食,也不需要立即切换为无乳糖奶粉(俗称“腹泻奶粉”)。例如6个月前的婴儿可以继续之前的母乳或配方奶喂养,已经添加辅食的孩子可以同前正常吃包括肉类、水果、酸奶、米和粥等多样化的饮食。3.有些家长(甚至不少医生,包括很早以前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本人)会错误地只让孩子喝粥别的什么也不给吃,这样并不利于腹泻孩子从饮食中获取更多的养份和电解质。只有均衡而丰富的饮食才更有利于孩子水电解质平衡、更顺利地战胜腹泻。怎么预防腹泻?1.养成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2.奶瓶食具洗净煮沸后再使用;3.处理呕吐物后家长要勤洗手,避免新的传染源;4.建议按时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每年给孩子接种流感病毒疫苗。总结一下1.急性胃肠炎是儿科常见疾病,大多数是自愈性的;2.对于大多数腹泻孩子,口服补液即可,无需输液;3.除口服补液盐,其他大多数药物均非必需;不愿意口服补液盐可以用冰棍补液;4.除高脂高糖含量的饮食外,无需特别忌口,均衡而丰富的食物更有助于水电解质平衡;5.科学护理呕吐孩子,可增加口服补液成功率,减少输液机会;必要时可以使用昂丹司琼止吐;6.孩子精神状态不好、明显脱水,持续呕吐或腹痛、有血便,建议及时就医;7.除少数没有及时发现重症表现而延误病情的病例,临床上更多的是不恰当的过度医疗;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远离误区,接受更科学的医学理念!联系方式: 叶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副主任 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半天和每周五全天,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滨江新院区,门诊4楼,名医门诊2号诊室(可以通过浙大儿院APP、拨打电话114或12580或96365、登录浙江在线网、浙江生活365网可以免费预约7天内的号子。在出诊日前夜、出诊日当天早上07:30有时会有少量号源)。我们医院还有“国际医学部”门诊,工作日14:00-16:00打电话057186670317可以灵活预约我门诊,不限于周三周五固定门诊日。门诊价格600元一次,有需要也可以选择。不过目前也很紧俏了。发热孩子目前国际医学部门诊不接诊。 网上在线咨询方法: 1.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和我保持联系,以减少跑医院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2.“电话问诊”,由我本人接听电话,直接而高效。 3.“视频问诊”也很方便,能更直观地互动,提供更完整孩子信息。 4.“私人医生”:我还提供私人医生服务项目,提供无限次图文咨询和电话咨询服务。 以上内容如有不清楚的细节,可点击“我”~“联系医助”给网站留言咨询个人简介: 叶盛,浙江大学医学博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PICU)副主任,急诊科副主任。加拿大BC儿童医院访问学者—知名儿科全科医生。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分会急诊/重症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灾害儿科学组委员,急救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分会呼吸重症及机械通气专委会委员。2003年浙江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9年参加“中国-加拿大儿科急诊高级医生培训合作项目”,其中2008年至2009年出国在加拿大温哥华BC儿童医院高级临床培训。参与《中国0-5岁儿童不明原因发热指南》外审修订。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省厅局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篇。从事本科教学、留学生教学及临床教学多年。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因为有传染性且有发展成重症的可能性,有时会引起家长朋友们特殊的焦虑。那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到底可不可怕呢?且听我慢慢道来。我经常和家长朋友们说:手足口病,既是个真老虎,又是一个纸老虎。说它是真老虎,因为:1.有个别孩子会发展成重症手足口,甚至威胁到生命2.传染性强3.没有特效药物说它是纸老虎,因为:1.大多数还是自己慢慢好起来的,变成重症的几率远远小于自然好转的几率2.大多数还是比较轻的病例3.有相关的疫苗:有EV71病毒疫苗,强烈建议给自己家孩子接种这个疫苗,减少得手足口病特别是重症手足口病机会。什么情况我们就要怀疑有手足口病?手上、脚上、嘴巴里(有时还可以在臀部、肘部)出现红点点或小疱什么情况要警惕“重症”手足口病?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频繁呕吐、易惊吓、手脚抖动、无力、呼吸心跳明显增快、明显出冷汗有专门的有效杀引起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病毒的药物吗?很遗憾,迄今并没有特效杀病毒药。因此,不推荐使用任何抗生素(头孢类、青霉素娄、阿奇霉素等等)。不推荐使用利巴韦林,又叫病毒唑(没有很好的证据证实其有用,而副作用强烈)。不推荐使用干扰素。不推荐使用任何中成药和中草药(没有靠谱的证据证实有用,而副作用客观存在)。各种喷喉药物也没有证据证实有效。那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该如何治疗呢?“等待疗法” 手足口病主要是“等待疗法”,也就是大多数自己慢慢会好。“观察疗法” 要关注有没有变成“重症”的手足口的可能,比如精神很差,手发抖,抽搐,呼吸急促,脸色发青发紫。“支持疗法” 我们还能做的事情就是让孩子的主观感受好一点。比如如果发热了就合理使用退热药进行降温。发热处理已经有很多新进展,比如物理降温已经彻底退出治疗舞台,比如再也不是按体温度数高低来决定是否使用退热药,具体护理知识可以参考我写的另一篇科普文章《小儿发热(发烧)怎么办》。因为咽峡部的疱疹或者溃疡,儿童进食会比较疼痛和困难。我们大人都有口腔溃疡的体验:一两个口腔溃疡都会让我们大人痛得不得了,而这一次孩子的咽峡部位往往有七八个甚至更多的溃疡!建议进食比较软的食物或者流质,同时食物要凉一点或者冷一些,而不要温热的(比如家长经常会给孩子吃的热粥事实上会让孩子觉得咽喉很痛)。比如冷饮、冷牛奶、略凉的粥可能更加适合。其他没有太多的饮食禁忌。我建议不要给孩子太多预设的忌口,只要孩子愿意吃,各种食物都要提供给孩子吃,平衡的饮食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如果孩子进食进液量太少了,就可能需要就诊请专业的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输液治疗。请注意,不是输抗生素,而是补充液体和能量。血常规白细胞高或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是混合细菌感染吗?需要使用抗生素吗?大多数不代表细菌感染,无需使用抗生素。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明确的病毒感染。这个病毒感染的血常规表现非常像细菌,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会很高,C反应蛋白(CRP)也会很高。这些数据只说明病毒感染还很严重,疾病高峰炎症高峰还没有过去,请密切观察有没有抽搐、手抖、精神差、频繁呕吐、头痛、呼吸急促等重症的表现。这些数据不说明有细菌感染,无需使用任何抗生素。疱疹性咽峡炎是怎么回事?仅仅有咽峡部位(也就是咽喉深部)的疱疹或溃疡,而没有手、足、肛周的皮疹,我们给孩子的诊断就不叫手足口病,而叫“疱疹性咽峡炎”。事实上,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同一大类病毒引起的疾病:肠道病毒,常见的有EV71病毒和柯萨奇A16病毒。这两个疾病的治疗原则一模一样(其实压根儿可以算同一个疾病,因为害我们孩子的凶手是同一类病毒)。总结一下:一,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都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处理原则一模一样二,大多数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会顺利好转,除退热药处,不推荐使用任何药物(包括抗毒素、各科抗病毒药、各种喷喉剂和各位中成药中草药)三,饮食护理上注意给凉一点、冰一点的饮食以减轻孩子的咽喉部的疼痛。不要预设饮食忌口,尽量保持饮食平衡。实在吃喝太少请医生当面评估一下是否需要静脉补液。四,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升高不代表混合细菌感染,是这个病毒的特殊表现,无需使用抗生素。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远离误区,接受更科学的医学理念! 联系方式: 叶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副主任 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半天和每周五全天,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滨江新院区,发热呼吸道专家门诊。 (可以通过浙大儿院APP、拨打电话114或12580或96365、登录浙江在线网、浙江生活365网可以免费预 约7天内的号子。在出诊日前夜、出诊日当天早上07:30都还会有少量号源。) 网上在线咨询方法: 1.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和我保持联系,以减少跑医院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2.“电话问诊”,由我本人接听电话,直接而高效。 3.“视频问诊”也很方便,能更直观地互动,提供更完整孩子信息。 4.“私人医生”:我还提供私人医生服务项目,提供无限次图文咨询和电话咨询服务。 以上内容如有不清楚的细节,可点击“我”~“联系医助”给网站留言咨询 个人简介: 叶盛,浙江大学医学博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PICU)副主任,急诊科副主任。加拿大BC儿童医院访问学者—知名儿科全科医生。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分会急诊/重症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灾害儿科学组委员,急救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分会呼吸重症及机械通气专委会委员。2003年浙江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9年参加“中国-加拿大儿科急诊高级医生培训合作项目”,其中2008年至2009年出国在加拿大温哥华BC儿童医院高级临床培训。 参与《中国0-5岁儿童不明原因发热指南》外审修订。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省厅局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篇。从事本科教学、留学生教学及临床教学多年。
叶盛医生说科普系列之一孩子突然发热了,家长能做些什么呢?小儿发热该怎么处理?小儿发烧要不要用退烧药?宝宝发热能否物理降温?部分家长甚至部分医生对孩子发热的处理有很多误区。本文介绍了小儿发热处理的新进展,以及国内外指南对小儿发热的处理原则。孩子发热往往持续3到5天,除了在专业儿科医生指导下,按需要选择是否用其他药物外(大多数情况无需其他用药),很重要的一点是合理地使用退热药物。大多数发达国家对儿童推荐的退热药只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原则上首选口服而不是塞肛,只有不耐受口服比如呕吐明显才考虑使用塞肛。如不得已选用了肛门栓剂,也请只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需间隔4小时、布洛芬需间隔6小时及以上可以重复使用。和之前不同,目前的新理念是不常规推荐两种退热药交错使用,尽量单药使用。有些家长担心发热会烧坏脑子引起脑炎;担心发热会烧坏肺引起肺炎。其实这样的理解是不确切的。一般情况下体温本身对人体是无害的(除外体温超过41℃等极端情况),真正造成肺炎、脑炎的凶手是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而非发热本身。发热的处理还有两个重大的新进展:第一,不再是看体温数据来决定是否使用退热药,而是根据小朋友的舒适度。退热药物不会缩短原发疾病时间,但会增加生病期间孩子的舒适度。如果孩子没有觉得特别不适,即使体温超过了38.5,甚至超过了39度也可以不使用退热药。如果孩子因为发热觉得很不舒服,即便体温没到38.5,也可以使用退热药。生活中的一个特例,就是在孩子熟睡时家长发现孩子体温窜高超过39度:这时只要孩子安稳睡觉,是不值得把孩子叫醒强行给药的。连续的睡眠可能对孩子利益更大。第二个进展是否定了物理降温的作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洗温水澡和额头用降温贴之类冷敷产品)在大多数时间只会增加孩子怕冷等不适感,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休息。所以再也不要刻意去给孩子物理降温了。特别提示:特别严重的疾病,比如:重症脑炎、休克、严重头部创伤、心搏骤停后等,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是否退热治疗。此外,各种国内国际指南都明确不推荐使用安乃近(俗称“退烧针”)、阿司匹林和尼美舒利等其他退热药,更不主张用激素(地塞米松、甲泼松龙等)退热。一些中药制剂,虽然在药名上有时会有“退热”字样(如小儿某某退热颗粒等等),但不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退热药,更不是“低温时用的药”,都不推荐使用。如果因为细菌感染在医生指导下输液了,挂的盐水大多是抗生素,在细菌感染情况下起“杀菌”作用,没有直接退热效果,所以即使因为临床需要正在输液,也请视体温情况以及孩子的舒适情况正确使用退热药。现有的多个证据认为,对热性惊厥小朋友是否积极地使用退热药,没有预防再次抽搐的作用。这就是说,非常积极地使用退热药(比如有些热性惊厥小朋友的家长一到38℃给孩子用退热药),照样会有再次抽搐的可能性;按正常原则使用退热药也未必会有更多的抽搐发作。因此,对热性惊厥小朋友使用退热药的时机也请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就行,不用刻意过于积极,以免过度用药。对于穿衣多少、是否使用空调:请结合孩子自己的舒适度,酌情调节。如果孩子出现怕冷、寒颤等,需酌情增加衣物;如果孩子出现热、出汗等,需酌情减少衣物。均可使用空调来调节到孩子舒适的温度。饮食方面,无任何忌口可言,不需回避任何食物如鸡蛋、海鲜等(部分孩子家长认为需要禁食该类食物,其实并无科学依据);鼓励适当多喝水(果汁也可以)。避免发热引起孩子脱水现象。不推荐使用没有科学依据的治疗方法,比如:小儿推拿、捏脊、拔罐、针灸、中药灌肠等。小结一、只推荐两种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二、不推荐使用“退烧针”、不常规使用激素退热,不使用中成药来退热三、首选口服而不是塞肛四、首选单药使用,而再也不是首选交替用药五、根据孩子舒适度而不是根据孩子体温数据来决定是否使用退热药物;安睡时不值得打断睡眠给药六、物理降温方法已经不再推荐使用七、对热性惊厥孩子过度使用退热药并没有预防抽搐的作用,正常使用就可以。八、发热治疗护理:合理调节衣物,调节室温保持凉爽,鼓励适当饮水,无忌口食物。九、反对以下方法来退热包括:小儿推拿、捏脊、拔罐、针灸、中药灌肠等。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转发,让更多的朋友远离误区,接受更科学的退热理念!联系方式:叶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副主任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半天和每周五全天,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滨江新院区,发热呼吸道专家门诊。(可以通过浙大儿院APP、拨打电话114或12580或96365、登录浙江在线网、浙江生活365网可以免费预约7天内的号子。在出诊日前夜、出诊日当天早上07:30都还会有少量号源。)网上在线咨询方法:1.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和我保持联系,以减少跑医院减少交叉感染机会。2.“电话问诊”,由我本人接听电话,直接而高效。3.“视频问诊”也很方便,能更直观地互动,提供更完整孩子信息。4.“私人医生”:我还提供私人医生服务项目,提供无限次图文咨询和电话咨询服务。以上内容如有不清楚的细节,可点击“我”~“联系医助”给网站留言咨询个人简介:叶盛,浙江大学医学博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PICU)副主任,急诊科副主任。加拿大BC儿童医院访问学者—知名儿科全科医生。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分会急诊/重症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灾害儿科学组委员,急救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分会呼吸重症及机械通气专委会委员。2003年浙江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9年参加“中国-加拿大儿科急诊高级医生培训合作项目”,其中2008年至2009年出国在加拿大温哥华BC儿童医院高级临床培训。参与《中国0-5岁儿童不明原因发热指南》外审修订。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省厅局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篇。从事本科教学、留学生教学及临床教学多年。
1.对儿童来讲撇开相对少见的疾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囊性纤维化、先天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卡氏肺囊虫肺炎、肺部真菌感染等等、过敏或气管插管操作引起的上呼吸道水肿梗阻),就常见病而言,只有两种情况是值得做雾化的:哮喘、引起上呼吸道气道梗阻的喉炎。下面分别说一下。 2.哮喘:特别是哮喘急性发作,雾化治疗是首先推荐的。平时的日常治疗也不推荐长年累月做雾化,更推荐储雾罐吸入治疗。 3.喉炎:喉炎只有引起上呼吸道梗阻的才推荐做雾化。仅仅声音嘶哑,没有气道梗阻,人的反应都很好的喉炎小朋友不推荐做雾化。值得指出的是有梗阻表现的喉炎小朋友真的要做雾化时使用的药物首选肾上腺素。国内用的都是左旋肾上腺素,正确剂量是0.5毫升每公斤每次,最大量5毫升。换句话说,10公斤体重以上的小朋友就要用5毫克肾上腺素。 4.毛细支气管炎:轻症的毛细支气管炎不推荐做雾化。重症的毛细支气管炎小朋友可以做一次诊断性雾化:使用万托林或特布他林雾化;雾化前后半小时,仔细比较症状有无明显好转。如果前后对比有明显好转,后面几天也可以接着做雾化。前后对比没有明显改变的,即使是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也不推荐一定要做雾化。 5.其他常见疾病都不推荐做雾化: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并不因为这些疾病有痰或者有咳嗽症状就做雾化。 6.常见的三个误区:首先,如上一条所说,对普通感冒、支气管炎或肺炎不恰当使用雾化。第二,对真正需要做雾化的有呼吸道梗阻表现的喉炎小朋友,错误地不选择肾上腺素,或者肾上腺素只用0.5毫克到1毫克的不恰当剂量。第三,没有呼吸道梗阻表现,仅仅有声音嘶哑的小朋友就不恰当选择了雾化治疗。
今天来说说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的几个知识点1.支原体抗体检测实际意义很小。现实中容易看到很多医生以支原体抗体IgM阳性就确诊支原体感染,这是不恰当的。人体感染支原体之后,在7到9天之后才慢慢产生支原体抗体IgM,一旦产生,会在身体里面存在好几个月,甚至半年。所以感染7天之内抗体测出来如果是阴性,是不能排除支原体感染的。所以抗体检测出来如果是阳性,也不一定是这一次的感染,很可能是几个月前的感染留下的免疫痕迹。我个人认为,抗体有一点意义的是:起病初做过一次检测是阴性,过了几天之后检测变成阳性了。这个倒是有一定的价值推论是这一次刚刚感染了支原体。2.咽拭子标本做支原体的核酸检测更靠谱。退一步,咽拭子标本做支原体的抗原检测也可以。我们只要想想新冠的检测就知道了。新冠病毒感染,我们后面再也不以它的抗体作为诊断最常见的依据了,而是靠核酸或者抗原。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也一样,这样就会想通了。但一定要结合临床表现来作出结论。比如不发烧不咳嗽的人莫名其妙去做这个检测,就根本不需要。这样的情况下检测出来阳性也不能说明问题。只有发热咳嗽气促、大家很怀疑是一次急性的下呼吸道感染,这样的情况下做了支原体的核酸或者抗原阳性,我们才认为有一定的临床意义。3.考虑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选择阿奇霉素的话,5日疗程更为优推:第1日10mg/kg,口服或静脉单次给药(最大剂量500mg);之后4日每日5mg/kg,单次给药(最大剂量250mg)。4.阿奇霉素效果不好,应果断切换为多西环素,而不是延长阿奇霉素的治疗日期或者反复多次地运用阿奇霉素(我看到有些案例,在当地医院甚至用了三个疗程阿奇霉素)。5.多西环素,国内说明书8岁以下不推荐使用。但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安全地在给儿童使用多西环素。与其他四环素类抗生素相比,多西环素不太可能引起幼儿牙齿永久性变色。多西环素剂量:2-4mg/(kg·d),单次或分2次口服(最大日剂量200mg),疗程7日。所有的处方药抗生素都还是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6.“肺炎支原体”是支原体的名称。这里面的“肺炎”字样,只是它名称中的一部分。很多家长,甚至医生看到“肺炎支原体”,就联想到肺炎,并不恰当。杭州的断桥并不断,孤山也不孤。“肺炎支原体”很多时候引起的仅仅是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支气管炎。是否引起了肺炎,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排查的。7.肺炎支原体如果侵犯了人体,但仅仅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是感冒)或者支气管炎,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去杀灭这个病原体的,因为大多数自然慢慢好转。看到了太多的不恰当的案例,对普通的支气管炎,就在想尽办法使用阿奇霉素抗感染,甚至2~3个疗程。肺炎支原体侵犯了人体,如果引起了肺炎,我们还是会选择抗生素治疗的。8.头孢类药物和阿莫西林类青霉素药物对支原体没有任何杀伤力。9.虽然有重症,值得我们警惕,但是大多数是轻症,并不是每个肺炎支原体感染都是变成大白肺,都是病危抢救的。监测血氧饱和度(希望在94%以上)、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以及呼吸是否急促,并及时联系医生就变得很重要。.
1.痱子的应对方法很简单,就是“把空调下降两度”,也就是保持充分的凉爽。我们说的凉爽标准可以简单定为“前胸后背温,手脚可以凉”。而不刻意的追求衣服穿了几件、不追求空调到底开了几度。前胸后背如果潮湿有微汗,说明还是太热。一定要问空调开几度好的话,我推荐23~24度。门诊来看病的痱子小朋友家里空调往往开成27度,我说那都是假空调。 2.“电风扇比空调对孩子好”是不成立的。我更喜欢空调,舒舒服服的。 3.讲到这里还想再重申一个观念:着凉是不会让人生病的。而热会让皮肤有损害,就像阳光对我们皮肤有损害一样。完全可以不穿袜子在地板上(哪怕是石材地板)走路的。 4.保湿霜不需要涂得很厚。 5.激素软膏可以不用。 6.任何植物洗剂,比如金银花水或桃子水之类都不需要。 7.反对使用痱子粉、爽身粉,也不需要使用各种花露水。 8.痱子又叫热疹。可是最好忘了“热疹”这个词语,因为感觉听起来有点玄妙。“痱子”就通俗易懂了,一听到这个大家都知道应该用“保持凉爽”来克制痱子。我真想穿越到大学一年级暑假,告诉那时的我不需要用痱子粉和片仔癀花露水,躲到地下室就可以。那时候浙江医科大学的寝室和教室没有空调。那一年特别特别热,学校破天荒开放教学大楼地下室给学生纳凉。当年的教学大楼,现在已经炸平变成了我们杭州摩登的嘉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