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便是“辨证论治”,注重整体观念。不同的疾病可能在中医表现为同一证型,而且同一疾病可能表现为不同的证型,中医是根据不同的证型来对疾病进行诊治。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扶正和祛邪两方面。扶正以祛邪,祛邪以安正,扶正治法包括健脾益气、补肾益精、滋阴补血、养阴生津等;祛邪治法包括理气行滞、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以毒攻毒等。扶正方能达到祛邪的目的,祛邪也是为了正气恢复,故祛邪务必时时顾护正气,从而邪去安正,病情好转。现代研究认为肿瘤表现为增殖和分化的失调,这也是扶正和祛邪失衡的一种表现。肠道肿瘤化疗中及化疗后的证候特点多为气血亏虚、肾阳亏虚、脾失运化、胃气上逆。中药治疗可改善症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放疗、化疗的副作用,有的中药有直接的抗癌作用。用药时可辨证、辨病兼顾,并加入清热解毒、活血攻坚、滋阴养血、调补脾胃等方面的药物。根据化疗过程中患者的症状表现可将每周期的化疗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宜补益气血、健脾温肾,以扶助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后期宜健脾益气、温肾助阳、降逆止呕,以扶正固本,减轻消化道反应。
术后随访计划是指医疗单位对曾在其医院进行过手术的病人以电话或其他的方式进行联系,定期了解病人病情变化并指导患者康复的一种方法,是医疗单位根据医疗、科研、教学的需要,与手术后的病人保持联系或要求病人定期来医院复查,从而对病人的疾病疗效、发展状况继续进行追踪观察所做的工作,简单地说,就是在手术后,对病人继续进行追踪、查访。术后随访有多种形式,包括相关医护人员进行电话调查,患者上门诊进行复查,或者通过微信、QQ等进行线上调查。通过术后随访,医护人员主要想了解病人身体状况,治疗情况及复查检查结果共。而这些资料有助于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手术后疾病是否复发转移,以及有无并发症,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及出现复发转移的早期指导及治疗。术后随访计划是医疗单位和病人两方同达成双赢的利器,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医疗单位对病人认真负责,积极对术后病人随访、追踪,并记录好病人的原始病案资料和随访复查资料,二是病人能够依照医嘱及时复查,身体有所不适应及时就诊或咨询医生,并能够与随访的医护人员沟通交流。通过术后随访一方面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并对患者的定期复查及自身健康监控起到指导作用,并且预防可能出现的风险如并发症及肿瘤复发等,而这也是医疗单位对患者人文关怀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通过对患者进行随访,可以评估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进而可以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医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以及促进人类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肿瘤复发早期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出现下列症状:(1)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2)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3)腹痛或腹部不适。(4)腹部肿块。(5)肠梗阻。(6)贫血及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低热等。癌肿发展到晚期可侵犯不同部位并有不同症状,如侵犯骶前神经可出现骶尾部剧烈持续性疼痛。侵犯前列腺、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血尿。晚期出现肝转移时可有腹水、肝大、黄疸、贫血、消瘦、水肿等。术后若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应警惕复发风险,及时复查。如果发现术后出现复发,应积极配合医生,根据病人和病变的具体情况评估,可切除或潜在可切除病人争取手术治疗,并与术前放化疗、术中放疗、辅助放化疗等结合使用,不可切除的病人建议行放、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
结直肠癌术后肠镜检查可用于检查吻合口情况及进行术后随访,无结肠镜禁忌症便可进行肠镜,通常术后1年内行肠镜检查,如有异常,1年内复查;如未见息肉,3年内复查;然后5年1次,随诊检查出现的结直肠腺瘤均推荐切除。如果术前肠镜未完成全结肠检查,建议术后3~6个月行肠镜检查。附结肠镜检查禁忌症如下表:
大肠癌手术治疗可以消灭掉肉眼可见的肿瘤,但仍然可能有少数漏网的肿瘤细胞存在于患者体内,或者某些部位甚至可能已经潜藏着未被发现的微小转移灶,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大肠癌患者术后2年内容易复发、转移的重要原因。因此,术后必要的定期随访复查可以尽早地发现这些复发病灶和转移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也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疾病缓解情况和身体恢复情况。术后复查的时间,一般手术出院后前三年每三个月复查一次,三到五年每半年复查一次,五年后可以每年复查一次。术后复查内容主要包括体格检查,肛门指诊;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肠镜;肝脏彩超;肺部CT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检查项目。总之,大肠癌患者与肿瘤的抗争是终生的,术后复查也应伴随终生,需要高度重视术后复查工作,每次复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检查的项目,以尽可能早发现异常,早诊断、早治疗,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生命。
众所周知,放化疗在肿瘤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同时也是一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尤其对身体消化功能有很多副作用的方法,因此放化疗期间的饮食调理不可小觑。结肠癌患者在放化疗期间总的饮食原则是要做到清洁、清淡、不油腻,食谱要丰富多样,富含高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达到营养全面的标准。在放化疗不同阶段的饮食搭配有着不同的要求。化疗前:第一要做到均衡饮食,每日饮食包含鱼禽畜肉蛋类、奶及豆制品、米饭面食类、蔬菜水果、油脂等五大类,可少食多餐;第二应选择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等食物,如鱼肉、豆腐、新鲜蔬菜。化疗过程中,第一,食物应选择清淡细软较易消化的种类;第二,如果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较为明显,饮食应该以半流质为主,如菜粥、鸡蛋羹等,特殊情况下可通过口服补充特殊医用配方食品从而达到补充营养的目的。化疗结束后,第一是要养成健康饮食的方式,可食用大量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的补充,少食油脂及含糖食物;第二是要定期监测体重,进行营养评估。此外,可根据患者化疗后的反应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如果有恶心呕吐的,建议其少量多餐,不给胃肠道增加负担,同时少食辛辣刺激、肥腻厚重的食物;有便秘的患者,建议其多食用润肠通便类食物;有腹泻的患者应避免食用促进肠蠕动的食物,如香蕉,果汁。总之,放化疗期间对患者进行良好的营养干预支持治疗,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好处。
放化疗药物强力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有可能伤及无辜,造成一系列的副作用。(1)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2)骨髓抑制可致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3)神经毒性,表现为感觉异常,末梢和外周感觉迟钝、麻木甚至疼痛,寒冷可诱发加重;(4)肝毒性:转氨酶,胆红素升高,肝窦损伤,脂肪性肝炎等(5)其他;肾毒性,心肌毒性,脱发,皮肤色素沉着,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乙酰胆碱综合征,局部静脉炎等等。当机体出现以上副作用时,如果症状没有缓解并加重,应积极到医院求助医生进行进一步对症处理。
肿瘤的放疗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者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和质子束等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之一。放疗主要用于直肠癌的患者治疗中,直肠癌行根治性切除术后,仍有27%~50%的患者会出现术后局部复发,因此,需要辅助放疗和化疗来降低术后复发率。直肠癌术后放疗仅适用于距肛缘12cm以下的肿瘤,对于是否需要追加化疗,跟患者术后的病理报告密切相关。对于未能达到根治的直肠癌或怀疑有肿瘤残留患者,需要进行术后放疗。
靶向治疗,顾名思义,就是将肿瘤细胞当作靶心,将靶向药物当作飞镖,“直中靶心”,这就是靶向治疗的原理,也是为什么靶向治疗副作用相比放化疗小的原因。通过靶向治疗,可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如果把治疗癌症看作一场战争,那么传统的放疗、化疗就是狂轰滥炸,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部分正常的细胞,而靶向治疗是一种比较精准的方法,先要给肿瘤进行定位,给癌细胞做好标记,然后对这些靶点狠狠投掷手榴弹,使得“无辜”的细胞的幸免。迄今为止,很多靶向药物凭借其在临床上优异的疗效进入了医学界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和规范,如伊马替尼,将慢性髓系白血病5年生存率由30%提高到了89%;应用于结直肠癌治疗的西妥昔单抗和贝伐单抗,也在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中被证实能提高患者缓解率,减轻肿瘤耐药;PD-1抗体尼伏单抗,也在黑色素瘤中起到显著疗效。现在,还有更多更先进的靶向药物正在研发和试验之中,相信不久之后,靶向药物会使肿瘤无处遁形。虽然靶向治疗精准有效,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个治疗。其一是价格昂贵,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其二是长期使用会出现耐药性,一旦出现耐药性对于病情的控制就会大打折扣,严重情况还会导致病情加重;其三是靶向治疗不是每个癌症患者都适合,目前它只适用于有相关基因突变的人群,建议在做靶向治疗之前,应该进行基因检测。那么,哪些病人适合靶向治疗呢?KRAS基因是参与形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重要基因,西妥昔单抗是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抗体,因此西妥昔单抗的治疗效果取决于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在治疗前必须要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如果发生KRAS突变,这部分患者对于西妥昔单抗的治疗可能无效,而对于未发生KRAS基因突变的野生型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可能有效。同时,应用西妥昔单抗也必须联合常规全身化疗来进一步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