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截肢率高从中国空军总医院进修回来后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大部分的糖尿病足是可以治好的,是不需要截肢的。作为一个内分泌医生我们过去为什么总是积极建议患者去截肢哪?说起来也就这些原因:(1)不得不承认糖尿病足部并发症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在临床上的确难治,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总是很高的。(2)在治疗糖尿病足的问题上我们仍然延续过去的传统观念,认为糖尿病足是不容易治愈的,与其越治越烂还不如快刀斩乱麻,截肢反而可以节约时间及资金。我刚去学习时也有这样的想法,看到那么多的患者住院治疗好几个月,花费那么多的钱,值得吗?不就是一个足吗?后来慢慢的我明白了,从我们健康人的方面来说,我们永远也不会体会到失去足对我们的意义,就像空气与水一样,我们平时根本感觉不到它们的重要性,但是没有空气与水我们还能干吗?只要从患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立刻就会明白足对他们的重要性,迄今为止糖尿病是不可以治愈的,而且随着病期的延长,并发症的增多,他们的花费在不断的增加,负担越来越重,这对个人乃至家庭绝对是一种压力,尤其对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医疗保障又不健全,如果在年老的时候他们又失去了足,不能自由行走,可以想见他们的痛苦,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3)只要发现患有糖尿病足,不管是患者还是周围的人们想到的就是截肢,患者只要想到进了医院就相当于选择了截肢,他们中的大部分首先就是逃避,拒绝进医院,直到糖尿病足发展到一定时候时,也许是求生的愿望,或者他们被迫送进了医院,因为最好的时机已经失去,他们中的大部分就这样截肢了。有些甚至就此失去了生命。(4)最关键的问题是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还远没有普及,我也就是到空军总医院进修后才知道有那么多的患者是可以治好的,哪怕患者的足治疗了非常长的时间,最后看起来非常难看,但只要能走路就是一种成功。
.糖尿病足是怎么样形成的?为什么那么多的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或脑梗塞,唯独把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损伤叫做糖尿病足?而没有叫高血压足、冠心病足或脑梗塞足?糖尿病足有它与众不同的地方。糖尿病患者一般最先出现的并发症就是周围神经病变,比如患者感觉下肢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那提示已经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及自主神经损伤,足部一旦失去神经的保护作用就容易受到伤害,或者损伤已经有了,患者却感觉不到,直到非常严重。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容易发生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和微循环障碍,导致血管腔狭窄,甚至堵塞,使足部血液供应阻断,机体需要的氧及营养物质不容易到达足部,结果足部微小的损伤也不容易愈合,反而向足深部溃烂。感染使足部的损伤雪上加霜,因此严重的糖尿病足都是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和感染互相作用的结果。可以这样说,几乎每一位糖尿病足患者都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包括运动神经病变、感觉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由于糖尿病患者运动神经损伤,足部的伸肌和屈肌之间不平衡,常造成足底跖部脂肪垫及跖骨头下陷,甚至形成“弓形足”或“鸡爪趾”畸形。由于足部肌肉萎缩,足的正常姿势和弹性丧失,行走时跖部忍受较重的压力,正常保护跖骨头的脂肪垫被足趾的半脱位拉向前方,在跖趾关节处足趾的背屈和趾间关节的弯曲,形成典型的爪形趾,行走时负重在较小的面积上,该处软垫保护较差,因此很容易受到损伤,导致坏疽。下肢自主神经受损伤后,肢端皮肤少汗或无汗,患者足部皮肤干裂,很容易受细菌感染引起溃疡,蜂窝织炎,深部脓肿。另外自主神经可控制皮肤微血流,对周围温度改变的自主神经介导的生理效应是通过保温或散热来调节,当自主神经受损伤,导致皮肤血流增加尤其是下垂部的皮肤血流灌注量增加,可导致下肢皮肤水肿或萎缩,而发生坏疽。感觉异常主要包括麻木、疼痛、灼热或组织放射性疼痛,足部感觉障碍或消失,常导致穿通性神经性溃疡。足部感觉迟钝,外伤后常无痛觉,病人不知道受伤,或已知道受伤但无疼痛之苦而疏忽大意,被细菌感染发展为严重肢端坏疽。糖尿病患者局部感染多为继发性。局部感染的原因很多,既有局部原因,也有全身因素。如皮肤损伤,高危足,伤口内异物存留,死腔,引流不畅等。全身因素,常与代谢紊乱,血管、神经病变,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等有关。全身或局部有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细菌才能生存。由于细菌毒素或其破坏的坏死组织所产生的毒性产物,可引起局部或全身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一、由于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早期常伴有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继而出现发热、颈前疼痛、咽痛、吞咽加重等,因此易被误诊为上感或咽炎,进而给予抗菌素治疗导致延误病情。因此对发热有颈咽部疼痛患者要考虑亚甲炎的可能性,进行甲状腺相关检查。 二、由于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过程中因甲状腺组织被破坏,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入血致T3、T4升高,从而出现心慌、怕热等甲亢症状,因此容易被误诊为甲亢而予大量抗甲状腺药物、甚至手术造成误治。 三、亚急性甲状腺炎发作时T3、T4会有升高的现象,而甲状腺吸碘率反而降低出现二者分离现象,可与甲亢相鉴别。另外从起病急缓、病程长短、有无伴发突眼等也可做出鉴别。 四、一般亚急性甲状腺炎起病较急,且伴有发热的现象。初期还会伴有心慌、怕热、多汗等甲亢的表现,若病情严重的话,少数病人后期会出现甲减的症状,因此易被误诊。
这次小孩是以剧烈腹痛来住院的,以前有糖尿病8年了,现在都14岁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总算抢救过来了。感觉无论是小孩还是他的父母都很无知,将来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虽然这次出院了,将来不好好控制,还会出问题的。
高泌乳素血症,系指由内外环境因素引起的,以PRL升高、闭经、溢乳、无排卵和不孕为特征的综合征。对于高泌乳素血导致排卵异常不能怀孕者。目前治疗应该在明确诊断后应用溴隐停治疗,若泌乳素水平下降,而且恢复月经,且保持三个月排卵正常的话,可以进行受孕,若受孕成功,应在三个月内停用溴隐停,并且观测泌乳素水平和视野,必要时行垂体扫描。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学家对胰岛素结构和成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发现可以通过对肽链的修饰改变胰岛素的生物学和理化特征,进而研发出较传统人胰岛素更能贴合人体需要的胰岛素类似物,因能直接紧临餐前使用,也称为餐时胰岛素。2005年4月,首个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制剂诺和锐30(含30%可溶性门冬胰岛素,7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在中国上市。
今天一位老病友唐大爷找我看病,说是最近三天来浑身没有劲,再就是胸骨后不适感,并非疼痛,难以用语言具体描述,活动后加重,喘憋感,查心电图提示心肌梗塞,肌钙蛋白也符合。病人不解,向其解释,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存在神经病变,所以出现非常严重的心肌梗塞时身体发出的信号也不典型,但是可能延误治疗,所以给广大糖尿病友提醒,定期复查心电图是非常必要的,千万不能大意。
现在不少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时,都是自费购买的胰岛素笔,殊不知,现在很多胰岛素生产厂家都是免费提供胰岛素笔的啊,给各位糖尿病友提个醒,不用自费购买了,若需要可与我联系
止渴养阴胶囊,是北京同仁堂治疗糖尿病的准字号纯中药(国药准字B20020661),因四期临床调研,本人处有10例病人可以免费试用,要求最好是潍坊地区的,平时服用二甲双胍或者单纯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肝功、肾功正常的患者,目前还剩7例了。可以与本人联系
目前我院内分泌科配有胰岛素泵六台,在糖尿病血糖控制应用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总结了丰富的经验。胰岛素泵是一个形状、大小如同BP机,通过一条与人体相连的软管向体内持续输注胰岛素的装置。它模拟人体健康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生理模式。俗称"人工胰腺”。内装有一个放短效胰岛素的储药器,外有一个显示屏及一些按钮,用于设置泵的程序,灵敏的驱动马达缓慢地推动胰岛素从储药器经输注导管进入皮下。输注导管长度不一,牢固地将泵与身体连接起来。(1)模拟胰腺分泌功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HbA1c水平(2)使用短效胰岛素,同一部位小剂量持续输注,克服了常规注射方法。许多人选择腹部作为胰岛素给药部位,这个部位操作简便,且胰岛素吸收稳定,也可选择臀部、大腿外侧以及手臂三角肌等部位。一个胰岛素泵由充满胰岛素的储液器(类似一个常规的注射器)、驱动泵运转的一小节电池以及允许使用者准确调节胰岛素输注量的电脑芯片构成,并全部包含在一个寻呼机大小的塑料盒子里。储液器通过一个叫做“输注管路”的细塑料管输注胰岛素到身体内。输注管路长61cm或107cm,末端有一个钢针针或软针,胰岛素就是从这里注入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