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又称大脑性瘫痪、脑瘫。脑瘫是指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的一个月内,由于大脑尚未发育成熟,而受到损害或损伤所引起的以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还常常并发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等表现。病变常损伤锥体束和锥体外系。该病与脑缺氧、感染、外伤和出血有直接关系,如妊娠早期患风疹、带状疱疹或弓形虫病,妊娠中、晚期的严重感染、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理性难产等可致新生儿脑性瘫痪。致病的原因:1. 缺氧窒息:包括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缺氧窒息、分娩时新生儿缺氧窒息、呼吸窘迫综合症、周身循环衰竭、红细胞增多症。2. 脑部受伤: 如分娩过程中婴儿脑部受伤, 新生儿颅脑受伤或脑部感染、脑血管意外。3. 早产和胎儿发育不良:胎儿宫内感染,宫内生长缓慢 ,先天畸形。新生儿体重少于2500克,脑瘫可能性大大增加(脑瘫儿童中约有40%的体重低于2500克)4. 某些遗传病和新生儿核黄疸。5. 孕妇的原因:包括孕妇腹部外伤, 孕妇先兆流产、产前出血,妊娠毒血症以及胎盘原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坏死或胎盘功能不良),还有孕妇的某些慢性疾病(高血压、肝炎、糖尿病、吸毒、药物过量等)。临床分型:1) 痉挛型脑性瘫痪 是最典型和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以双下肢为主的痉挛性截瘫获四肢瘫痪。患儿行走、站立困难,走路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肌张力明显增高,腱反射亢进,可有病理反射。常伴有语言及智能障碍。2) 肌张力不全型脑性瘫痪 多见于幼儿,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明显降低。不能站立行走,头颈不能抬起,运动障碍明显,关节活动幅度过大,但腱反射活跃,可出现病理反射。常伴有失语及智能低下。3) 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 多由核黄疸、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基底核损害而发病。患儿表现为面、舌、唇及躯干肢体的舞蹈样或徐动样动作。伴有运动障碍和肌张力增高。4) 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 较为少见,是由于小脑发育不良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共济运动障碍、意向性震颤、构音障碍及运动发育迟缓。5) 混合型兼具上述各型某些特点。脑瘫的表现可以分为多个类型。1) 痉挛型:小孩以四肢僵硬为主要表现。2) 手足徐动型:四肢和头部出现不自主的无意识动作,做有目的的动作时,全身不自主动作增多,如面部出现"挤眉弄眼",说话及吞咽困难,常伴有流口水等。 3) 共济失调型:以四肢肌肉无力、不能保持身体平衡、步态不稳、不能完成用手指指鼻等精细动作为特征。单纯性共济失调较少见。共济失调也可与手足徐动联系在一起。患儿常常无法保持一个固定姿势,当站立时,为了维持站立姿势不得不进行频繁调整。学走路时间晚于正常儿童。当行走时为了获得较稳定的平衡,双脚左右距离较宽,步态蹒跚,方向性差。下列症状有助于脑瘫的早期诊断:1) 小儿出生不久常少哭、少动、哭声低弱,过分安静。或多哭、易激惹、易惊吓或反复出现肉跳。2) 生后喂哺困难,如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口腔闭合不佳。3) 动作不协调、不对称、随意运动很少。4) 经常出现肌张力异常、姿势和动作模式异常。5) 运动发育迟滞。例如,3~4个月小儿俯卧位不能竖头;4个月后仍不能用前臂支撑负重;双手常握拳,不能将手伸入口中吸吮;6~7个月仍不能翻身和独坐片刻;扶站时以足尖着地或双腿屈曲不能负重,或两下肢过于挺直、交叉等。脑瘫诊断:1) 询问有无上运动神经元发育不良或受损病史,如早产、难产、高热、脑缺血、脑缺氧、颅脑损伤、脑感染等。2) 检查有无痉挛性瘫痪、肌肉运动失调、肌张力增强、反射亢进、肌肉萎缩、关节畸形、共济失调及智力障碍。脑瘫辅助检查: 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脑瘫的患儿,还须经以下辅助检查:①智力测试;②脑电图检查;③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④影像学等检查确诊。脑瘫治疗: 无特殊治疗方法,除癫痫发作时用药物控制以外,其余症状多为对症处理。应早期实行智力、心理的教育和训练。1) 宜采用综合性治疗,包括智力和语言训练,理疗、体疗、针灸、按摩、支架及石膏矫形。 2) 矫形手术仅适用于痉挛型、智力尚可、年龄在5岁以上、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手术目的是减少痉挛、改善肌力平衡、矫正畸形、稳定关节。手术方法可分4类:①后根神经切断术;②神经切断术:支配痉挛肌肉的神经分支切断术;③肌腱手术;④骨关节手术。脑瘫预防:1、首先是孩子出生前:1) 孕妇要积极进行早期产前检查,做好围产期保健,防止胎儿发生先天性疾病;2) 应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不能滥用麻醉剂、镇静剂等药物;3) 预防流感、风疹等病毒感染,不接触猫、狗等;4) 避免与放射线等有害、有毒物质接触及频繁的B超检查。2、胎儿出生时,即分娩过程中。因分娩引起的胎儿窒息和颅内出血是造成小儿脑瘫的一个重要原因。应预防早产、难产。医护人员应认真细致地处理好分娩的各个环节,做好难产胎儿的各项处理。3、胎儿出生后一个月内要加强护理、合理喂养,预防颅内感染、脑外伤等。4、有下列情况的孕妇应尽早做产前检查:1) 大龄孕妇(35岁以上)或男方50岁以上;2) 近亲结婚;3) 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死胎及新生儿死亡史;4) 孕妇智力低下或双方近亲有癫痫、脑瘫及其它遗传病史。如果怀孕早期发现胎儿异常,应尽早终止妊娠。5) 脑瘫儿童语言障碍 约70~80%的脑瘫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他们在呼吸、共鸣、言语和大脑综合等方面都受大脑损伤的影响,不能正确控制言语所需要的运动,致使说话的速度过快、过慢,或者不准确、不流畅,甚至失语。脑瘫儿童的语言障碍多属于构音异常,表现因肌控制失调,造成构音器官衰弱、迟钝、不协调。这种情况被称作为呐吃(dysphasia)。 痉挛型儿童的典型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抵抗肌不能互相协调收缩。当患儿说话时,面部、口腔部及舌部肌肉的痉挛往往导致构音异常。 徐动型儿童的构音动作有时缓慢并且费力,而有时则快而无规则,不自主的头部和发音器官的运动与发音所需要的运动矛盾,发音器官在发声时相互碰撞部位不完全、不准确,舌尖上提困难。共济失调型儿童,则由于肌肉收缩力量不够,造成言语不清。小儿患脑瘫有先兆: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智力、视听觉、进食、吞咽、言语、行为等多种障碍,会严重影响儿童的一生。 脑瘫患儿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如果超过五岁,治疗效果就不太好了。有几种通俗易学且又有可靠效果的方法可以用来观察并判断孩子有无小儿脑瘫的征兆: 1.睡眠时间过长或不睡觉。 2.哭时没有声音或哭声低沉、发直。 3.吞咽不好。 4.运动时手脚不协调,偏侧运动较多。 5.撒尿时把不开双腿。 6.三个月还不能抬头,六个月还不能翻身,八个月还不会坐。 7.眼神与父母没有交流,并且经常惊厥。 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上现象一定要注意了,尽快到正规医院或专科去检查,确诊后就要及时治疗。脑瘫姿势异常表现: 有的患儿静卧时即表现明显的异常姿势,有的患儿则在运动时表现出明显的姿势异常。静止时姿势异常包括紧张性颈反射姿势、角弓反张姿势、偏瘫姿势等;运动时姿势异常包括舞蹈样手足徐动及扭转痉挛、痉挛性截瘫步态、小脑共济失调步态等。 1.紧张性颈反射姿势 是头部位置变动时,影响四肢肌张力、眼位的变化。分为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与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在新生儿出生后1周左右出现,2~3个月呈优势,以后受上位中枢的控制而逐渐消失,若生后3个月仍然持续存在则为异常;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出生后6个月仍存在则为异常。 2.偏瘫姿势 患儿常表现为一侧肢体运动,而另一侧肢体的废用,左右肢体有明显的不对称。 3.角弓反张姿势 患儿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增高,头背屈。 4.舞蹈样手足徐动姿势 患儿表现为不自主的动作,其运动常以舞蹈的形式或扭动的形式,不间断地出现。运动外观显的持续而松散,幅度大而无法控制。5.共济失调步态患儿呈醉汉步态,他们常不能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当站立时为维持站立姿势,必须不停地进行调节。 6.其他 脑瘫康复与教育的建议: 对一般孩子而言,教育无非是多加一点知识或少加一点知识,可是对残疾的孩子来说,教育成了他们适应生活,从不能生活到能自理生活,从不能活到能活的条件。——邓朴方。这对于脑瘫孩子来说更加现实,但大部分的脑瘫孩子只能呆在家里,无法与同龄的孩子一样上学,有些重度脑瘫孩子甚至只能在床上度过,这是很残酷的事实,这事实并非不能改变的,因为大部分的脑瘫孩子还是可以接近正常人的水平或降低到中度的,可惜的是许多脑瘫孩子未能得到比较好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与教育对脑瘫孩子来说是从不能活到能活的条件,有些家长重康复治疗,轻教育,笔者认为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在21世纪信息化社会,竞争非常强烈的社会,如果一个正常的孩子,不接受任何的教育,将来他必然成为社会的废人,更何况情况很特殊的脑瘫孩子?,可想而知,当教育与康复的地位同等的时候,笔者相信大部分的中度脑瘫孩子至少不会在家中度过,有些脑瘫孩子由于小时候失学,当他们长大懂事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很无奈,他们上不了学,也就不了业,他们只能在无聊中度过。笔者认为专门为脑瘫孩子办一所家长都能接受的义务教育学校比较好,因为大部分的家长都不想让孩子去普通学校就读,原因很复杂的,所以笔者认为不如建专门的脑瘫学校。康复治疗与教育结合的脑瘫学校;由于脑瘫孩子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但也不能因为康复治疗而放弃教育,所以康复治疗与教育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让每个脑瘫孩子的康复价值放大到最大化,同时也不影响他们学习和接受教育。幼儿园主要以康复治疗为主,小学采用康复治疗与教育结合,初中普通班以应付中考和适应社会与适应普通学校生活为主,这种学校并不全是特殊教育学校,设有普通班,也设有特殊班,普通班是招收能接受普通教育的脑瘫孩子,特殊班是招收无法接受普通教育的脑瘫孩子,普通班和特殊班的区别就是,教材不同,质量指标不同,升学不同,普通班使用普通学校的教材,注重升学率,普通班必须配合现行的普通教育制度和升学制度,普通班的初中毕业生可以参加普通中考,普通班除了康复治疗,生活能力训练等特殊课程以外,与普通学校没有什么区别。特殊班使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材,注重生活自理能力和就业率等,特殊班的初中毕业生继续接受职业教育或到特殊教育学校上学。笔者虽然不赞成专门的脑瘫学校,这种隔离式教育对脑瘫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但由于考虑到脑瘫的特殊性,因为脑瘫需要长期的治疗,从最大的限度降低脑瘫对孩子的伤害。初中毕业的孩子,由于年龄比较大,没有多少康复价值了,他们也将要走向社会和面对大学生活,因此笔者认为没必要办专门的普通高中部,就让他们在普通学校继续完成他们的学业吧,为将来读大学和工作做好准备。但由于考虑到无法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笔者认为最好办特殊教育职业高中,仅招收特殊班的学生。由于考虑到学习应试课程的时间比较短,笔者认为应该办个中考复习班,为了防止普通班的初中毕业生,因为未能通过中考而无学可上,在家无事可做。这种学校存在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帮助脑瘫孩子回归普通学校和拥有正常人的生活,而不是鼓励他们正常的学生和社会隔离开,如:当一个脑瘫孩子无法写字,无法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生活等,经过脑瘫学校康复和培养后,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生活后,可以选择留下继续完成义务教育或转学到普通学校就读。发现脑瘫关健是在零岁: 脑瘫是孩子出生前、或出生时、出生后因感染发生的一种非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重者伴有智力低下、惊厥、听觉与视觉障碍,行为异常。早发现、早治疗对脑瘫患者今后的生活自理有极大帮助。 如何早期发现? 出生后第一个月:若婴儿仰卧时双下肢僵直,被动屈曲和外展困难,头颈伸直,肩臂回缩,双臂外展……这些都提示家长注意脑瘫。大多数脑瘫婴儿在新生儿期并不出现痉挛的体征,而以不同程度的肌张力低下为多。 3个月以后:如果小孩两手握拳,拇指紧握在手掌中时,一只手能张开而另一只手则紧握,同时俯卧位时表现为抬头困难,这些都能提示注意脑性瘫痪存在。6个月以内是认识脑性瘫痪最困难的时期,若有迹象,应速找专科医生检查。 7、8个月以后:不会爬,不会坐,这是脑性瘫患儿最常见的症状。 1岁时:小儿如果常用一只手去拿东西,而且表现不对称自主运动,这提示有脑瘫表现。小儿脑瘫肌张力测定方法: 脑瘫患儿的运动障碍是由于大脑损伤后肌肉不协调收缩所引起,因此,一般不宜作肌力测定。而采用肌张力的测定。通过肌张力测定可以了解肌肉不协调收缩的失控程度。 测定方法如下: (1) 抱 通过抱起婴儿的手感,可以初步了解患儿肌张力的情况。肌张力低下的患儿,抱起时会感到困难,有下沉的感觉,患儿易从测试者手中滑下。而痉挛的婴儿,抱起时会有强直感和抵抗感。 (2)姿势观察 超过3个月的正常婴儿,如把他放置于仰卧位,他会自然躺着,并不断地对抗重力进行运动,自如地保持一定体位和姿势。而肌张力低下的软瘫患儿,如被放置于仰卧位,上下肢常屈曲、外展,缺乏主动运动。肌张力亢进的痉挛患儿,若被放置于仰卧位,往往出现不对称的异常姿势,主动运动少,动作显得刻板。肌张力越高,主动运动就越少。原始反射就越强烈,姿势异常越严重。 (3) 触摸 测试者可以通过用手触摸患儿上肢及下肢的肌肉(上肢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下肢的腓肠肌、股四头肌),来感受肌肉组织的紧张度。若患儿肌张力低下,那么手感柔软、松弛,对手指的按压较少有抵抗。若肌张力正常,触摸时手感柔软适中,结实而富有弹性。若肌张力高,则手感紧张,对手指的按压有比较强的抵抗。 (4)被动运动 测试者对肢体作被动屈伸运动,若肌张力低下,则会感到沉重,无抵抗力,肢体无自我控制能力。若肌张力高,测试者则会感到明显的抵抗,而且这种抵抗力往往在运动开始时大于运动结束时。肌张力正常的肢体在作被动运动时,既可作出抵抗,又可作出协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测试者手感既不像低肌张力的肢体那样沉重,也不像高肌胀力肢体那样有很大的抵抗力。脑瘫儿口运动训练的方法 口腔感觉刺激:用硅胶指套、牙刷对口周、双唇、面颊、舌、牙龈、颊粘膜及咽岬部,每日2次,每次10min。目的是减轻口腔高敏状态,增加口腔感觉。 口面肌群运动:用冰块刺激或指尖反复叩打唇周、面颊肌等,每日2次,每次5min;如果患儿能够配合,可嘱其尽力咬合切牙;尽可能大的张嘴,然后闭嘴,重复10次;双唇闭紧后,突然张开,每日重复30次。将患儿手指洗干净,嘱其用力吮指,每日重复30次;目的是增强口轮匝肌、颊肌和咬肌等的功能及运动协调性,减少流涎,增强口腔对食团的控制能力。 舌肌运动训练:用纱布缠绕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患儿的舌体,进行左右、上下运动,然后松开舌体,使其恢复原位,反复进行,每次5min,每日2次;用压舌板对舌中央部位施行反复按压,每日20次;如果患儿能够配合训练,应诱导其舌外伸、左右侧摆、上抬及弹响。目的是增加舌对食团的控制能力,防止食团过早通过口腔,导致吞咽前误吸。 吞咽能力训练:使用硅胶牙刷蘸少许冰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用拇指指腹对舌骨施行触压,诱发吞咽动作,提高吞咽力度,每次5min,每日2次。目的是增强吞咽反射,避免因吞咽反射减弱或延迟所造成的吞咽前吸入。
一、什么是脑瘫?脑瘫是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的简称,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临床表现多种多
小孩在头部受伤后做不做头颅CT,往往是父母非常纠结的事情,虽然说做一次CT检查对小孩的伤害几乎忽略不计,但其辐射量还是比普通照片要大得多;另外一方面,害怕未及时检查耽误病情。下面本人以个人经验对该问题
神经外科的临床实践中,听神经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因为其位置较深,在桥脑小脑角夹角处,周围有脑干(桥脑)、小脑、三叉神经、面听神经、后组颅神经(第5-12颅神经)和椎动脉、基底动脉、岩静脉等重要结构
癫痫病人不能喝的饮料、不能吃的药物 注意下面的内容对癫痫患者非常重要: 癫痫虽然是一种难治性疾病,但是只要病人、家属与医生之间做好配合与沟通,经过正规、规律的治疗,绝大多数的癫痫发作是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或根治的,多数患者愈后良好。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内容:用药需知: 1、 在服药期间,您的病情有可能出现反复,请不要为单次的发作而终止治疗,你应该及时与医师联系,及时把病人的情况告知他们,以便给病人建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千万不要随便减或停服每一次药物; 3、 加减药物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 切忌漏服药物; 5、 正规抗痫药物(无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是比较安全的,但是所有药物都可能有副作用,在用药前请您仔细阅读药物的说明书;确认说明书中的内容您或您的家属完全理解后开始服药; 6、 服药后如果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诊或告知医师;(比如:皮疹、皮肤发痒、不明原因的发烧、食欲明显减退等等) 7、 药物服用第一个月后,需根据情况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千万不要随意服用所谓纯中药:片剂、胶囊、丸剂、粉剂。这些所谓的纯中药,多数加有价格便宜的西药,有些所谓无副作用的纯中药中甚至加有4~5种廉价西药(多数为安定、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等),服用后其毒副作用极大,而且极易导致形成难治性癫痫,使正规治疗无效。请看看你吃的所谓中药有无国药准字号,没有则坚决不能吃,有则看看有无添加西药,是什么成分的西药。 不能吃的东西有: 1、各种类型的酒和含酒饮料、醪糟; 2、浓茶和含咖啡因和兴奋性成份的饮料,如:咖啡、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非常可乐、红 牛饮料、三勒浆、生命一号、昂立一号等; 3、感冒时不要服用以下药物: 1)含有扑尔敏的抗感冒药,如:克感敏、感冒清、感冒通、感冒灵、速效感冒胶囊、银翘维C、力克舒、泰诺、(新)康泰克等。 2) 含阿片、可待因或扑尔敏的止咳药,如:复方甘草片、强力止咳糖浆、联邦止咳露、奇力止咳糖浆、岩白菜等。 3)含咖啡因的退热止痛药,如:APC(复方阿斯匹林)、去痛片等。 4)不要静脉滴注青霉素(可以口服及肌肉注射)。 4、各种减肥药; 5、中药的麻黄、罂粟壳、附片等; 6、不宜长时间地看电视和注视计算机、游戏机的荧光屏。看电视时应尽量远离电视机,用遥控器调换频道。最好佩一副滤光镜(特别是枕叶癫痫); 7、注意避免熬夜和过于疲劳(特别是原发性癫痫的患者)。 特别请癫痫患者注意:鸡鸭鱼肉、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生活中的日常食物都是可以吃的!无论公鸡母鸡、羊子、母猪肉、鲤鱼,还有所谓的发物等都与癫痫没有关系!!都可以吃的!!!如果吃一些正规辅助治疗癫痫的中药,需要注意有一些配伍禁忌.有一些跟遗传有关代谢性疾病,癫痫只是其中一个症状,需要禁忌一些食物.
癫痫是一种对孩子智力发育有很大影响的疾病。很多家长因为不了解小儿癫痫的症状,导致没能及早发现病情,最终治疗难度增加甚至受累一生。因此,了解小儿癫痫的早期症状很有必要。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田宏博士今天为大家
随着CT和磁共振检查等先进检查手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经过检查后诊断为“颅内蛛网膜囊肿”,我们在工作中,遇到过无数蛛网膜囊肿的患者,十几岁以内的少年居多,而且男孩子多于女孩。蛛网膜囊肿是否一经发现就应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也是一种致残率、致死率极高的疾病,其常见的后遗症主要有:一)脑出血最常见的后遗症是偏瘫,具体表现为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常伴感觉障碍如冷热、疼痛等感觉减退或完全不知。有时还可伴有同侧的面瘫和视野缺损。二)精神和智力障碍:较大范围或多次复发的脑出血意外,可留有精神和智力障碍。如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精神萎靡、易激动等。三)失语:脑出血后遗症型失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运动性失语表现为病人能听懂别人的话语,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2、感觉性失语则无语言表达障碍,但听不懂别人的话,也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话,表现为答非所问,自说自话;3、命名性失语则表现为看到一件物品,能说出它的用途,但却叫不出名称。四)其它症状:脑出血后遗症的其它症状还有: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痴呆、抑郁等。脑出血后遗症的康复锻炼方法主要有:一)面瘫的功能锻炼:用拇指自两眉之间经眉弓,经太阳穴到目内眦,再下经鼻翼旁、鼻唇沟、嘴角至下颌角,缓缓按揉,直到发热发酸为止。 二)语言功能训练:要耐心细致地一字一句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力要集中,情绪要稳定,说话节奏宜慢,先从简单的单字、单词练习。鼓励病人大胆与人交谈,也是一种语言锻炼的方法。三)偏瘫的功能锻炼:1、按摩与被动运动: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2、力量锻炼:病人在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3、灵活性和协调性: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下肢锻炼可以可让病人坐在凳子上,肢踩竹筒来回滚动。4、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如自主饮食能力,自己如何穿脱衣物,如何进行个人卫生清洁,排泄大、小便动作的自立,洗澡、做家务等。除运动康复外,尚应注意计算、综合、推理、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康复治疗等。进行功能性康复训练的同时应坚持可靠的药物预防治疗,特别是控制血压,有条件的还可配合高压氧、针灸、推拿等。注意除应树立患者康复信心外,陪护家属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厌烦恢心,半途而废。只要坚持康复训练,大多数中风后瘫痪病人是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的。
癫痫(epilepsy)俗称“羊癫疯、羊角风、抽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癫痫如果不能获得有效治疗,癫痫长期反复发作将会对神经系统发育、智力、精神和心理造成明显损害,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
门诊经常有病友咨询泌乳素腺瘤/高泌乳素血症服药问题,由于门诊时间有限,不可能全面详细解答,特将常见问题归纳如下。(如有未说明的问题,请在文章下面的评论中提出,我将不断完善这个文章,如有具体问题不要在评论里提出,因不能及时看到,请直接在网站咨询)1.适应对象:所有经神经外科医师诊断为泌乳素腺瘤/高泌乳素血症的认为可以服药治疗的患者(有急性视力下降或意识障碍的患者首选手术,不适合药物治疗)。a.一般泌乳素大于100ng/ml,b.鞍区磁共振证实为垂体瘤(一定要经神经外科医师看过片子,不能仅根据磁共振报告),有的肿瘤很小,片子报高正常,则为高泌乳素血症c.有临床症状: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停经泌乳。必须注意:抽血化验T3,T4,TSH如果T3,T4都低于正常值,TSH异常增高,诊断为垂体增生,不能按垂体瘤治疗!垂体增生极易被误诊为垂体瘤,可以表现为停经溢乳,泌乳素高,磁共振报告为“垂体瘤”,但是T3,T4都低,TSH异常增高。病人可有阴毛、腋毛等体毛减少,乏力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但早期症状不一定明显,尤其警惕!2。泌乳素化验值的单位问题:不同实验室化验的单位不同。最常见四种单位ng/ml=μg/L,μIU/ml=mIU/L。化验换算问题:1ng/ml=21.2mIU/L。比如一位患者化验结果为212mIU/L,换算就是10ng/ml泌乳素英文PRL(Prolactin的缩写)。有时化验报告为PRL.有的患者化验值超过实验室测量上限,化验报告为大于200ng/ml,应该重新抽血化验,请试验室稀释10倍或者更高倍数后化验,得出具体数值,以便于服药后随访对比化验结果,了解疗效。打个比方,现在有个体重秤,最大测量范围是200kg,那么所有的大于200kg体重的人使用此体重秤测量体重,得出的结果都是大于200kg,没有具体体重数。3.关于泌乳素化验值具体数值问题,化验值多少与病情轻重无直接关系,但与肿瘤大小有关系。不必过于担心。直径大于1cm的垂体泌乳素腺瘤,一般都大于200ng/ml。重要的是肿瘤对药物是否敏感,肿瘤对药物越敏感,口服药物的量就越少,数值下降的也越快。有的患者服用药物后,数值降得很低,那是好事,根本不必担心。说明肿瘤对药物敏感,减少药量后就可正常。4.泌乳素抽血化验时间问题:一天中可以随时抽血化验,可以进食饮水,相差不大。文献推荐上午10点抽血。5.服药总原则:为避免或降低药物副作用,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到泌乳素化验正常后,待肿瘤体积缩小后再逐渐减量,以最小有效量维持2-5年,根据泌乳素及磁共振复查结果决定能否试停药。6.服药方法:首选溴隐亭(每片2.5mg)(以下服用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根据医师意见调整)1次1.25或2.5mg,每天1次;每周增加一片,增加到每天3片服用一周后复查泌乳素;如果不正常,继续增加,一般增加到每天6片可控制后维持,服用每天6片维持一周后复查泌乳素,如果正常,继续维持,服药3个月后复查磁共振及泌乳素,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服药。有些患者服用每天6片仍然不能控制,可以继续每周1片加量,可加到每天15片。如仍然不能控制,考虑换药,改用卡麦角林(药物现在可以从网上买到),或者考虑手术治疗。卡麦角林起始剂量,可每周2次,每次0.5mg。服用后每月复查泌乳素,不达标,逐渐加量,最大一般可达每周7mg。如仍然无效,考虑手术及放疗治疗。刚开始服药有些病人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反应,可从每天1/4片开始,一般几天后这些反应会消失。为减少副总用,需每天1片以上的剂量时,每天总剂量应该分次服用。比如需每天2片的患者,分2次服用,每次1片。7.怀孕有关问题希望怀孕的泌乳素控制在5-15ng/ml为宜,过低或过高均不易怀孕。垂体微腺瘤患者在证实怀孕后可直接停药。垂体大腺瘤患者也可继续原剂量服用,但需注意停药后垂体瘤有增大可能,因此需密切注意有无视力视野变化,如果有,应及时重新服药治疗。垂体微腺瘤患者,如果以前有流产病史,或者高龄怀孕,或者非常在意此次怀孕,在证实怀孕后,溴隐亭继续服药到怀孕12周再停药。怀孕期间不能根据泌乳素水平调整药物,因为怀孕本身会出现生理性的泌乳素增高,因此怀孕后没有必要复查泌乳素,检查出来的泌乳素增高没有意义。产后哺乳问题:正常生产后可以继续哺乳,不服溴隐亭。停止哺乳后1月重新检查泌乳素,垂体磁共振,评估后决定是否重新服药治疗。药物对胎儿影响:目前经过国内外大量临床经验证实未发现有不良影响。8.哪些患者可以考虑停药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可以考虑试停药:a.泌乳素在正常范围;b鞍区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显示肿瘤消失;上述a,b情况控制至少达2年.停药后仍然需要定期复查泌乳素和鞍区增强磁共振,因停药后肿瘤复发比例较高。9.手术和服药相比,服药控制泌乳素之后的怀孕成功率更高,因此首选药物治疗。10.侵犯包绕周围结构的垂体泌乳素腺瘤首选药物治疗,因为手术无法做到全切,术后还需服药治疗。而单独药物治疗可使不少泌乳素腺瘤完全消失。下图为一侵袭性泌乳素腺瘤的病人,服溴隐亭药物1月后肿瘤完全消失,泌乳素正常,目前仅需每天半片药物维持,随访已经超过10年,如正常人一样生活。11。关于磁共振复查问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一般生长非常缓慢,甚至10多年无明显变化。因此如果泌乳素服药后正常,无视力下降头痛等明显不适,不需要频繁检查磁共振。12.垂体大腺瘤患者,泌乳素高,泌乳素正常后继续服药后3月,复查肿瘤无明显缩小者,需要考虑手术,估计肿瘤不止一种成分,泌乳素型的细胞已经萎缩,非泌乳素型的肿瘤成分无变化。另一例侵袭性垂体瘤,包绕颈内动脉,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服药11月基本消失。本文系夏成雨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