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强烈推荐了一款针对COVID-19危重症患者、高风险患者的“特效药”,值得大家了解和关注。该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经过3078例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得出的,符合药物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绝不是某某大师们的空盆来蛇床上开光胸口碎大石作品。如此好东西,特地与大家分享!
体重超标是目前大多数人面对的健康问题,体重指数(BMI,= 体重(千克)除以身高(平方米))18.5~23.9属于正常,24.0~28.0属于超重,28以上属于肥胖。成年人如何通过管住嘴来纠正超标的体重呢?第一步,明确自己体重到底超重多少?最简单的粗略计算方法就是:男性标准体重范围(千克)=身高厘米数-100~-105女性标准体重范围(千克)=身高厘米数-110~-115第二步,确定每月减低体重的目标是多少?较为科学的目标是每月减低体重2~3千克。第三步,如何控制进食量、控制膳食结构?简单说来,“三高两低”,即是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维生素,低脂低糖。还有“七分饱三分冻”,意思是别吃太多,促进热卡消耗。一日三餐到底怎样吃呢???早餐:牛奶加鸡蛋。牛奶250毫升左右,鸡蛋1~2个如果吃不了牛奶者,也可以吃五谷杂粮粥,但不能加糖!(高尿酸血症患者注意避免高嘌呤豆类)午餐和晚餐:7~8分饱!拿一个大碗或者盘子,上桌子就将各种美食分门别类取进碗/盘中,比例是如何的呢?如果是肥胖者,盘中餐应该是:二分之一的高纤维(低糖的蔬菜),四分之一的高蛋白(鱼,精瘦肉,禽蛋白等),四分之一的米饭。如果是超重者,盘中餐应该是:三分之一的高纤维,三分之一的高蛋白,三分之一的米饭。记住了:一日三餐都要吃哦!午餐晚餐7~8分饱哦!每天还得多喝水(白开水、茶水均可,3~4千克每天)哦!当然,万事都有例外:例外之一就是特别追求饱腹感的朋友,咋办呢?别急,也有好办法!那就是一上桌子,就先喝一大碗“素菜汤”(记住啦,只能是“素”的蔬菜汤啊!),漱漱口,开开胃,果果腹,哈哈哈。例外之二就是三餐之间如果发生了低血糖反应,请适当进食一些牛奶或者水果等等东东,达到缓解低血糖反应即可。例外之三就是加班加点工作者或者是中、重度体力劳动者,建议根据自己每日的劳动强度适当调整饮食量和膳食结构,千万别生搬硬套我的粗略建议啊。总而言之,希望朋友们,也相信朋友们:吃得科学,吃出健康,吃出幸福,吃出长寿!
曾几何时,某个电视台健康栏目的特邀嘉宾信口开河地告诉地球人:肝硬化,就是肝癌、就是绝症……当时,作为电视观众的我恨不得大嘴巴子扇他丫的!作为肝病专家的我,可以无视他的愚昧无知,但是不能容忍他忽悠、欺骗无辜的患者和百姓!那之后,我更加要求自己利用各种机会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关于肝硬化的科普知识,放下他们的思想包袱,鼓励他们积极配合科学治疗。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的肝硬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甚至是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效果。为了更多的肝硬化患者能够分享科学诊疗的成果,今天我先科普大家一些关于肝硬化的基础知识。首先,肝硬化不是绝症!它只是各种因素导致肝细胞坏死、再生,肝星状细胞活化、增生后“缠绕”再生肝细胞或残存肝细胞形成再生结节,逐步引起肝内血管(尤其是门静脉)、胆管等受压狭窄,形成门静脉系统的梗阻、高压扩张、改道等病变。它是一个较为缓慢的、持续的、进行性加重的过程,通俗讲是一个“良性的过程”,而绝不是肝癌样的“恶性病变”!虽然肝硬化基础上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等发生癌变的几率较高,但肝硬化绝不等同于肝癌。其次,肝硬化是逐步形成的!肝硬化,根据肝脏的病理学改变和临床表现,可以被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根据肝脏内的炎症反应程度,可以被分为静止期和活动期肝硬化;根据肝脏再生结节、假小叶、门静脉高压、肝功能、并发症等多项指标,肝硬化也可以被分为早、中、晚三期。不管是什么病因,肝硬化都不是一步到位、一举成名的,而是一步一步像万里长征“走”出来的。当然,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病情,不同的病人,肝硬化发展的快慢、早晚、轻重都是不同的,是有“个体差异性的”,就像五个手指都不一样是相同的道理。再次,肝硬化是可以控制的!及早的发现、正确的诊断、科学的治疗,大多数肝硬化是可以控制的。尤其是早期、中期肝硬化,病变主要集中在肝脏,并发症少或者几乎没有,病情不仅是可以控制的,而且是可逆的!国际国内越来越多的临床肝病专家发现,经过数年甚至是十数年以上的科学治疗,早期、中期肝硬化患者大多是有希望获得临床治愈的疗效的。例如我最近随访的好几位肝硬化患者(慢性乙肝或者肝衰竭、酒精肝、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导致的),经过五至十五年左右的持续性、综合性、科学性治疗,不仅肝硬化的症状、体征基本上消失了,而且肝功能、肝纤谱、肝脏弹力、脾亢等指标恢复正常,更加可喜的是肝脏CT、MRI、彩超均显示“未再发现肝脏结节、门静脉脉高压征”等结果。
关于抗乙肝病毒治疗这一已经被临床验证多年的科学手段,很多患者及其家属还存在疑虑和犹豫,就像哈姆雷特面对“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一样,但后果却是,宝贵的治疗机会和良好的预期疗效在迷茫的彷徨和白白的等待中丧失了,让医者和患者一样感觉痛哉!痛哉!痛哉!大多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疑虑之一是“我现在肝功能好的,还有抗乙肝病毒治疗的必要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困难,我们打一个通俗的比喻大家就会明白了:我们可以把乙肝病毒比喻成抢匪,肝功能比喻成你们家的财物。某一天,你发现住家附近多个抢匪游弋(就相当于检查发现你血清中乙肝病毒载量增高、复制活跃),你立即去报警,警察问:“你家被抢了吗”(就相当于查查肝功能有无损伤),你回答说“没有”(就相当于肝功能正常的或者是轻度异常),于是警察就告诉你:“既然你家没有被抢,那我们不管!等你家被抢了,我们再说吧!”请你想想,你愿意等到被抢了那一天吗?抢匪可能不止是抢劫财物呢!而乙肝病毒,也绝对不止是引起肝炎,随着病程的延长还会引起肝硬化、肝细胞癌等等损害呢,呵呵。疑虑之二是“听说抗乙肝病毒药物需要终身应用,我接受不了!”这就是严重的科盲了,呵呵。请君抬眼望望身边众多的、且越来越多的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根据保守估计,我国这两类患者至少两个亿以上,准患者还难以计数),去问问他们是如何治疗的,谁不是一旦确诊之后就开始正规治疗直到见马克思那一天的?为何其他疾病患者都能够接受终身治疗而慢性乙肝患者就不能接受呢?归根结底还是缺乏科学的认知惹的祸。科学的看,抗乙肝病毒治疗不仅可以减少肝硬化、肝细胞癌等恶性事件的发生率,而且只要持之以恒地正规治疗在有生之年是可能清除乙肝病毒的(大家已经知晓近年发明的抗丙肝病毒治疗新药把80%左右患者的疗程缩短到3个月了!),一旦乙肝病毒清除了就可以考虑停止抗病毒药物了。综上所述,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肝炎大国(目前除了一个亿左右的慢性乙肝患者,还有超过这个数量级且越来越多的脂肪肝和酒精肝患者呢,要摘掉这顶不雅的帽子应该是任重道远啊!亟待大家共同努力啊!)的聪明人,必须要充满科学,必须要充满希望,必须要充满信心!只有这样,“是否抗乙肝病毒治疗”和“如何抗乙肝病毒治疗”才不会成为我们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拦路虎,您说是吗?
“脂肪肝,到底是个啥病?到底有没有危险?有多危险……”越来越多的患者朋友及其家属给我提出这一系列的问题,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认识这个病,并且尽快对该病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预防和治疗,减少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今天,我把近年来国际国内临床专家关于脂肪肝主要的研究成果报告给大家,首先帮助大家科学地全面地认识该疾病。脂肪肝,有一个学名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有些拗口,所以简称其为脂肪肝。目前,在我国的肝病病因构成中,脂肪肝已经跃升为第一位了,所占比例达到了49.3%。已经超过了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目前发现其临床特点如下:一、脂肪肝绝不是中老年油腻男的专利。脂肪肝的患病率逐年增长的同时,患者已经出现年轻化、低龄化的发展趋势。除了肥胖、年龄大于50岁这些高危因素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也已经成为脂肪肝的常见危险因素了。二、脂肪肝绝不只是引起肝炎。脂肪肝除了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凋亡、肝功能异常等损害外,还可以导致肝脏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以及肝细胞癌等病变。尤其是合并有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或者肥胖、糖尿病等,更是会显著增加肝细胞癌的发生率。三、脂肪肝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脂肪肝是“一种多系统疾病”,支持这一科学判断的国际国内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众多,例如:脂肪肝与2型糖尿病(T2DM)成了“闺蜜”。它们有“共同的土壤”——胰岛素抵抗,二者的感情好得来几乎“同生共死”——相互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脂肪肝与心血管系统疾病(CVD)成了“难兄难弟”。脂肪肝显著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率,而心血管疾病已经是脂肪肝患者最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了!脂肪肝与高尿酸血症成了“哼哈二将”。两者互为因果并互相促进对方的发生发展。高尿酸可以通过导致线粒体损伤、内质网应激、胰岛素抵抗等多个途径引发脂肪肝。脂肪肝可以引起慢性肾脏疾病(CKD)。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都是脂肪肝和CKD发生发展的共同危险因素。更有研究发现“脂肪肝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越重,肾功能损害的风险越高”。四、脂肪肝还增高肝外恶性肿瘤的风险。目前已经发现,脂肪肝男性患者的结直肠腺癌风险增高;女性患者发生乳腺癌风险增高。脂肪肝还被发现是原发性支气管肺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意思就是脂肪肝可以引起肺腺癌。由此可见,脂肪肝绝不是一只温顺的绵羊,而是具有多种危害且变化多端的妖魔鬼怪。我们一定要先用孙大圣的火眼金睛看清它的真实面目,才有可能再用孙大圣的金箍棒去消灭它。
长期以来,很多慢性乙肝父亲或者准父亲满怀焦虑地反复咨询我:“姚教授,我这个乙肝会不会遗传给孩子啊?我该咋办啊?”为了帮助这些特殊的父亲或者准父亲争取解除这一烦恼,根据目前国际国内相关科学研究的结果,让我们先来学习了解乙肝病毒在父-婴传播方面的特点有哪些。一、垂直传播:早在40年前,国外学者Blumberg通过家系研究就推测乙肝病毒DNA(HBV DNA)可能整合入宿主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子)基因而传递个子代。近30年来国际国内学者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包括患者和携带者)精液和精子中均检测到HBV DNA,并分析发现父子的HBV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3%~100%。按照我们通俗的理解,乙肝病毒是可以通过父亲的精子遗传给孩子的。二、水平传播:慢性乙型肝炎(包括患者和携带者)父亲可以通过血液、唾液(被血液污染的)等传染给家庭成员,尤其是年幼体弱的孩子。主要是共用生活用品(例如剃须刀、指甲刀等锐器、牙刷以及口杯的共用,等等)、食物、饮水等受到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污染,孩子等家庭成员再经过消化道粘膜、破损皮肤等途径被传染。如果孩子体内没有足够高的乙肝表面抗体,那么侵入体内的乙肝病毒就有可能造成慢性感染,导致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胞癌等不良结局。三、传播率:根据国际国内专家们的研究发现,在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乙肝病毒感染家系中,母-婴传播率高达77%左右,而父-婴传播率约为30%左右;有意思的是,父-婴传播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儿子被乙肝病毒传染者显著多于女儿,大约为3:1,即是3倍。这种父子间传播显著高于父女间传播的可能原因:第一是乙肝病毒整合入父亲的性染色体中,再遗传给子女。第二是水平传播,日常生活中父子接触多于父女接触,尤其是父亲与儿子共用剃须刀、毛巾等生活用品,从而导致儿子受到乙肝病毒感染的几率显著高于女儿。从上述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慢性乙肝父亲的担心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客观现实,因此我们通过这些科学认识就可以努力去控制或者说阻断乙肝病毒的父-婴传播,大家都可以生育和培养一个个健康快乐的小宝贝。
今天,得知一项临床研究大发现:夜班导致受损DNA修复大幅降低,或增加癌症风险。该消息来源于英国医学期刊(BMJ)子刊《职业与环境医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Fred Hutch癌症研究中心的Parveen Bhatti教授团队研究发现,相比于晚上睡觉的人,晚上工作的人DNA损伤的修复程度非常低,仅是晚上睡觉的人的20%左右。这意味着,长此以往,晚上工作的人体内的DNA损伤会越积越多,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大大提升。看到这条消息后,作为“5+2,白+黑”的 “开创者和捍卫者”的白衣天使,我不仅为同事们的悲剧(近两年我院职工癌症发生率显著增高;近期国内医院年轻医生猝死频发)感到难过,而且为其他广大的“夜猫子”感到心痛,尤其是慢性肝病患者中的“夜猫子”。常常有患者及其家属问我:“姚教授,为啥我的病情反复了?加重了?我还在吃药治疗啊……”望着他们或焦急或疑惑的面容,我总是一番安慰的同时,仔仔细细地询问他们的工作状态、生活规律、服药情况等等基本信息。这类患者本人“坦白交代”或者家属“检举揭发”的共通内容之一都有“熬夜”,包括玩手机、打游戏、泡夜店、失眠多梦或者上夜班等等状况,只是“夜猫子”的大小程度不同而已。“单纯性熬夜”的危害,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的首先就是颠倒生物钟,其次就是削弱免疫力,再次就是破坏机体的内分泌功能……“非单纯性熬夜”的危害,那就更多了,不仅更多摄入各种各样有毒物质(例如酒精、亚硝酸盐、黄曲霉素、高嘌呤等等),而且还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内生性有毒物质……不管是单纯性或者非单纯性熬夜,对于慢性肝病患者的“小心肝”来说,都无异于是爬雪山过草地般的长征考验。尤其是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那就更是将自己置身于冒纳罗亚火山,如果没有被焚毁(相当于肝衰竭、肝细胞癌等的发生),而只是被灼伤(相当于肝功能损害加重、病毒复制增加等状况),那就应该感谢天老爷保佑你了,对不对?不懂科学的古人早就说过:晚上不睡,白天作废。算是简明扼要地总结了适当睡眠的重要性。实际上,不仅Parveen Bhatti教授团队发现“熬夜提高癌症发生率”,而且其他学者还发现“睡眠不仅影响人的智力,而且影响人的衰老”。因此,你说睡眠重不重要?你看熬夜厉不厉害?你还敢说“三个月不睡觉照样可以闹革命”吗?
营养过剩导致的脂肪肝患者,常常十分苦恼地问我:“姚教授,我该吃什么?怎么吃呢?”看着这些超胖或者微胖界的帅哥美女,我总是先反问他们/她们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身高、体重、饮食结构、饮食规律、其他疾病、工作情况与业余生活状态、家族史,等等基本信息。然后,我笑一笑:“韩红认识吗?章子怡认识吗?”见大家点点头,我继续道:“想从韩红变成章子怡吗?”见大家再次点点头,我才正色道:“好!问题就简单了!只需要管住嘴、迈开腿就行了!”“如何管住嘴呢?如何迈开腿呢?”大家迫不及待了。好!大家有兴趣就好办了!今天,我就告诉大家“如何管住嘴”:第一步,称称体重、量量身高,明确自己体重到底超重多少?最简单的粗略计算方法就是:中老年男性标准体重范围(千克)=身高厘米数-100~105中老年女性标准体重范围(千克)=身高厘米数-110~115当然,青年人的标准体重范围再下降5千克就行了。第二步,确定每月减低体重的目标是多少?较为科学的目标是每月减低体重2~3千克。第三步,如何控制进食量、控制膳食结构?简单说来,“三高两低”,即是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维生素,低脂低糖。还有“七分饱三分冻”,意思是别吃太多,促进热卡消耗。对于我所见到的长期忙于工作几乎没有时间没有心情锻炼的胖子来说,这无异于躺在席梦思上听着音乐就把肥给减了。本文系姚云清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日三餐到底怎样吃呢???”性急的胖子发飙了,哈哈哈。笔者的建议如下:早餐:牛奶鸡蛋。牛奶250毫升左右,鸡蛋2个(蛋黄只吃1个,尤其是高脂血症患者!)如果吃不了牛奶者,也可以吃五谷杂粮粥,但不能加糖!(高尿酸血症患者注意避免高嘌呤豆类)午餐和晚餐:7~8分饱!拿一个大碗或者盘子,上桌子就将各种美食分门别类取进碗/盘中,比例是如何的呢?如果是大胖子(中、重度超重者),盘中餐应该是:二分之一的高纤维(低糖的蔬菜),四分之一的高蛋白(鱼,精瘦肉,禽蛋白等),四分之一的米饭。如果是小胖子(轻度超重者),盘中餐应该是:三分之一的高纤维,三分之一的高蛋白,三分之一的米饭。记住了:一定是7分饱或者是8分饱啊!别贪心吃胡汉三啊!当然,万事都有例外:例外之一就是特别追求饱腹感的朋友,咋办呢?别急,也有好办法!那就是一上桌子,就先喝一大碗“素菜汤”(记住啦,只能是“素”的蔬菜汤啊!),漱漱口,开开胃,果果腹,哈哈哈。例外之二就是三餐之间如果发生了低血糖反应,请适当进食一些牛奶或者水果等等东东,达到缓解低血糖反应即可,不能借此暴饮暴食哈。例外之三就是加班加点工作者或者是中、重度体力劳动者,建议根据自己每日的工作劳动强度适当调整饮食量和膳食结构,千万别生搬硬套我的粗略建议啊。总而言之,希望朋友们,也相信朋友们:吃得科学,吃出健康,吃出幸福,吃出长寿!本文系姚云清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