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指起源于各类脑胶质细胞的肿瘤,占所有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80%左右,目前大多数胶质瘤还没有临床治愈的可能。而胶质母细胞瘤(GBM,胶母),作为胶质瘤中最恶的类型,占了所有胶质瘤的一半左右,其预后(预期的治疗效果和结局)极差,经过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期仅14个月左右,有很多名人包括拜登的长子等都死于此恶性疾病。胶质瘤的基本治疗原则是以手术,放疗、化疗、靶向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首先能够手术切除的胶质瘤由外科医生在不出现功能残疾的前提下尽量切除肿瘤,或者在无法手术的部位比如(脑干、丘脑)仅行活检术,然后根据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同步的标准放疗和化疗。2006年公布的替莫唑胺化疗同步放疗stupp方案是目前疗效最好的放化疗方案,也被公认为标准治疗。同步放化疗之后,可以根据肿瘤标本基因检测结果,给与替莫唑胺5/28方案,或者剂量密度增强方案。2016年WHO正式将基因检测结果整合到胶质瘤病理诊断之中,开创了胶质瘤病理学的新纪元,从此以后胶质瘤的病理报告经常会有结合了肿瘤标本分子检测结果的整合诊断,极大提高了病理报告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通过胶质瘤基因分子检测的结果,不仅能够判断胶质瘤病人的预期生存情况,还能知道该基因型病人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程度如何,也能帮助筛选潜在的敏感靶向药物。目前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贝伐单抗,尽管临床研究中贝伐单抗没能有效延长胶质母细胞瘤病人的总体生存情况,但是明显提高了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提高了病人存活的生存质量。美国FDA也于2009年批准贝伐单抗用于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病人的治疗。2009年之后的十余年中在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中,尽管进行了很多临床实验,却几乎没有任何新的进展,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对胶质母细胞瘤可以说束手无策。除了一项新的物理治疗方法,那就是电场治疗(TTF)的出现。国外2011年和2014年进行的两项临床实验均证实TTF在复发和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中的明显效果,得到了大家的公认。我国也于2020年将TTF正式引入我国。美国NCCN于2019年将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加TTF电场治疗,作为一类证据推荐用于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对于复发胶母,也推荐(2B)可以单独应用TTF电场治疗。TTF电场治疗是怎么工作的那?TTF是通过一定频率的交流电产生电场,来干扰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患者通过头部佩戴专用的穿戴设备从而在局部形成能够杀伤肿瘤细胞的电场。据研究每天佩戴时间越长,患者依从性越好的情况下,病人能够获益最大,可以将胶母五年生存率从4.5%提高到29.3%。TTF电场治疗最大的问题是费用昂贵,除了要购买经常需要更换的贴于头部的电极贴片,还要租赁电场发生设备,普通医保无法覆盖。一般条件的病人很难承受,但是幸运的是杭州地区病人可以通过购买西湖益联保达到60%的报销额度,其他另外一些地方也有当地类似的商业保险项目能够覆盖,极大的缓解了胶质瘤病人的经济压力。
什么是脑积水?确切的来说,脑积水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指的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室系统的扩张,而脑室系统就是脑内脑脊液所在的主要场所,所以脑室系统扩大了,就意味着脑内的脑脊液多了并且积聚在脑室系统,也就是出现了脑积水。正常人颅内的脑脊液处于不断地产生、循环和吸收的平衡状态。这个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都会导致脑室系统的扩大就是脑积水的发生。比较常见的脑积水原因是各种病理情况导致的脑积水循环通路的梗阻或者脑脊液吸收障碍,比如颅脑损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者先天性导水管狭窄,各种肿瘤导致脑脊液流出通路受压或者梗阻。此外,还有多发生于老年人的不明原因的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脑脊液产生过多同样可以导致脑积水,不过相对罕见,一般见于一种特殊的肿瘤脉络丛乳头状瘤。重度脑外伤病人多数最终会发展为脑积水(具体机制不明,可能和外伤后出血有关);脑出血后的慢性脑积水多和脑脊液吸收通路被红细胞阻塞有关,这些都是脑积水最常见的原因。先天性导水管狭窄病人可发现于各个年龄段,既可见于儿童病人,也可见于成年人甚至老年病人,这类病人虽然导水管狭窄系出生时就有的先天畸形,但是可以很多年后才发病。有一种特发于老年人的正常压力脑积水近年来研究很多,但具体机制仍不明,这类病人很多人有记忆力下降等痴呆表现,并经常合并走路不稳,小便失禁,经常被诊断为“痴呆”而在神经内科接受治疗。脑积水一定要手术治疗吗?其实脑积水或者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室扩大的病人是很多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手术。不是CT或者MRI检查发现了脑室扩大诊断为了脑积水就一定需要治疗。无论是外伤还是脑出血或者先天性导水管狭窄导致病人出现脑室扩大都非常常见,真正需要手术的病人是有脑积水相关症状的病人,很多病人外伤以后或者脑出血后发生了脑室扩大,但是病人没有相关的症状,同样是不需要任何特殊治疗包括手术的。那么脑积水相关的症状常见的有哪些?脑积水常表现为间断性头痛、头胀、头沉、头晕、耳鸣耳堵、视力下降等症状,但脑积水更典型的表现则是所谓“三联征”。脑积水“三联征”指走路步态不稳,特别转弯变慢,坐下起立困难;大小便失禁,尤其小便失禁;智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力,定向力,理解力等常被认为是痴呆的表现。这三个症状可以全部出现,也可以出现一个或者两个症状。脑外伤病人脑积水一般缓慢进展,典型表现为病人康复好转过程中好转进程中断,或者出现倒退情况,这时候如果CT提示脑室明显扩大,则患者症状变差很可能是脑积水引起的症状。很多病人发现“脑积水”后经常纠结的一件事就是究竟要不要承担手术风险和花费做手术治疗。假如一个病人仅仅是检查头颅CT或者MRI发现脑室扩大,诊断为脑积水,而没有脑积水的相关症状,我们是不建议病人做手术治疗或者预防性治疗的。这时候这个病人要做的事情就是随访观察,有的病人虽然脑室扩大,但可能终生都不出现症状,那么就终生不需要手术。假如在多年的随访过程中出现了典型的三联征症状,则很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发生于老年人的所谓的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近年来研究很多,这类病人在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也越来越多,但其具体发病机制仍然不明。这类病人临床表现往往为记忆力下降、走路不稳、小便失禁,即脑积水症状“三联征”。这种所谓的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很多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前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评估,来预估手术疗效。只有估计可能有手术效果的病人,我们一般才会建议病人手术治疗。我们最近给一个88岁高龄的老太太行手术治疗,术前她严重走路不稳,需要保姆搀扶行走,术后症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能够独立行走,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脑积水一定要放分流管吗?对于一个有相关症状的脑积水病人来说,手术治疗可以说是唯一选择。脑室腹腔分流术就是通过分流管把脑脊液从脑室系统引流到腹腔,是目前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的技术,该技术成熟,风险可以接受,缺点就是需要永久性放置管子在体内。一根永久性的分流管从脑室穿刺点进入脑室,然后通过皮下隧道再置入腹腔,中间安装有可调节压力阀门,是目前脑脊液分流手术的常规做法。分流管作为一种异物,需要终生置入,没有特殊情况不能取出分流管,是这类手术的最大弊端。而且一旦分流手术发生感染,则必须再次手术取出分流管,否则有分流管这个异物存在的情况下,感染是几乎无法完全控制好的,必须等感染控制理想后再次手术置入新的分流管。但是,是不是所有的脑积水手术都需要放置永久性分流管那?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三脑室底造瘘术(ETV)就是一种不需要放置永久性分流管的脑脊液改道手术。这种手术是通过(神经)内镜技术将三脑室底部(正常情况下很薄的一层薄膜)打穿,从而脑室中过多的脑脊液可以通过第三脑室底部流到蛛网膜下腔,进入脑脊液循环通路中,从而改善脑积水的手术方式。这种手术方式简便,有效,并发症少,又不需要永久放置分流管。三脑室底造瘘术(ETV)尤其适合于原发或者继发性导水管狭窄导致的梗阻性脑积水以及一部分正常压力脑积水或者交通性脑积水。ETV具有微创性,而且相对于脑室腹腔分离术更接近正常脑脊液生理循环特点,无永久性异物置入等特点成为脑积水手术的重要手段。下图是一个15岁中学生因头疼发现脑积水,在我院行三脑室底造瘘术(ETV)的术前、术后比较:可以看到ETV术后脑室明显缩小,而且脑室周围间质性水肿消失,提示脑积水明显好转。该患者系体育生,术后一个月就投入到足球运动中。
当你的眼皮跳动时,你是否会想起老百姓口中的那句俗语——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当然这并没有科学依据,真正的眼跳多是由眼睑痉挛所造成的。而当你经常发生眼跳且仅局限在一侧的面部时,那你就要当心是否患上了面肌痉挛。什么是面肌痉挛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颅神经疾病,是以第七对颅神经(面神经)所支配一侧或双侧肌肉的间歇性不自主痉挛和紧张性收缩为特点的运动障碍。典型的面肌痉挛通常累及单侧,往往自眼轮匝肌始发,逐渐累及同侧口周、颈阔肌和其它面部表情肌。一般认为面肌痉挛为良性疾病。但因其可导致社交障碍,甚至由于眼睛不自主闭合,严重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正常睁眼,因此对患者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面肌痉挛的病因HFS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特发性HFS是由于面神经在后颅窝根出口处被畸形或扩张的血管压迫所致,常见的血管有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和椎动脉等。继发性HFS的原因有很多:1桥小脑角肿瘤,如听神经瘤,脑膜瘤;2表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脂肪瘤;3动静脉畸形,如瘘,静脉血管瘤和动脉瘤;4脑干病变,如中风,外伤,脱髓鞘疾病;5感染,如中耳炎,结核性脑膜炎;6后颅窝的结构异常,如Paget’s病,Chiari畸形。如何诊断面肌痉挛确诊面肌痉挛主要是依据患者的特征性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如CT 和 MRI(磁共振)多数没有阳性表现,主要用以排除颅内的继发性病变。你可根据以下特征自行判断是否有患上面肌痉挛的可能:l多数以一侧眼睑起始,也可从下部面肌开始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可扩展至同侧面部的其他面肌。l抽搐反复发作,自己不能控制,多在精神紧张、疲劳或与人交谈时加重。l严重时可致使睁眼困难、口角歪斜,无法正常地工作、学习和生活。l发病间歇期如正常人,且除神经系统外没有其他的不适症状和体征。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采用的治疗手段有单纯药物治疗、注射肉毒素、微血管减压等。药物治疗不能治愈疾病,但可不同程度地缓解抽搐症状。现常用的药物有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地西泮(安定)等,总体药物治疗的效果很差,而且药物治疗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注射肉毒素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注射肉毒素的治疗机制是运用肉毒素阻断神经肌肉的传递,降低面肌痉挛的程度,不影响正常的神经传导。适用于无法手术、药物治疗无效或药物过敏的患者。其优点是操作简单,但缺点是需要反复注射。据报道,约九成的病人对初次注射肉毒素治疗有效,早期完全缓解率可达80%-100%,往往病人第一次注射效果良好,但仅能维持数月,随着肉毒素代谢,面肌抽搐症状可复发,故通常3-6个月后需重复注射。而长期注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60%-75%。常见的并发症有:眼球干涩、复视、流泪、吞咽困难等。而反复注射肉毒素将可能导致永久性面瘫。微血管减压术为公认最佳选择相较于药物和肉毒素只能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暂时缓解,手术是目前唯一一种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唯一一种有望彻底治愈面肌痉挛的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式是面神经的微血管减压术,目的是去除在根出口处异常/膨胀血管对面神经的压迫。谈到手术,多数患者都具有恐惧心理,许多病人到了病情十分严重时才来咨询能否手术。这既增加了自身的痛苦,也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但事实上,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和电生理监测技术的应用,有绝大多数患者,术后面肌痉挛症状可以完全消失;还有部分患者的症状会在3-6个月之内逐步缓解,直至消失。因此,对于应用药物或肉毒毒素治疗出现疗效差、无效的患者,或手术意愿强烈,希望永久性治愈的患者,均可以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颅内动脉瘤作为颅内的定时炸弹,一旦破裂,会导致一种特殊类型的严重的脑出血,那就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因为颅内动脉的走形是在颅内的蛛网膜下腔内,所以动脉瘤的破裂出血一般是在蛛网膜下腔。(所谓的蛛网膜是介于硬脑膜和软脑膜之间的一层膜性结构,因为很像蜘蛛网的样子所以命名为蛛网膜。蛛网膜下软脑膜外的空间被命名为蛛网膜下腔。)很多情况下,我们能够根据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大致来判断出血的所在动脉区域,但疾病总是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总有一些疾病特征不是按照教科书来表现,这就要求临床医师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当患者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入院,有时会碰到一种情况,那就是脑血管造影检查后发现颅内有多发动脉瘤。这个时候临床医师一般会根据蛛网膜下腔出血最明显和最多的部位来定位最可能破裂的所谓责任动脉瘤。这个很好理解,出血最多的地方往往就是出血点的位置。众所周知,大脑中动脉瘤由于是偏在一侧大脑的外侧裂区域,完全可以根据哪一侧的外侧裂中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更多来判断是哪一侧的大脑中动脉瘤破裂。我们曾经碰到过很多次一侧的大脑中动脉瘤破裂,但是脑血管造影检查却发现双侧都有对称的大脑中动脉瘤,这时候我们很容易根据哪一侧的出血更多来判断真正的责任动脉瘤。但最近我们就碰到一例很特殊的情况。一个65岁男性因突发意识不清入当地地市级医院,头颅CT提示广泛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当地医院做了急诊脑血管造影发现了双侧大脑中动脉都有狭窄,而且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有一个小动脉瘤约2.5mm。病人紧急由外地转入我院急诊,我们阅片讨论后发现该病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几乎完全对称,而且鞍上池及侧裂池均有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这种出血形态通过位于一侧的一个小的大脑中动脉瘤破裂有点难于解释。于是跟家属交代病情后,决定再次行全脑血管造影。结果第二次造影和第一次当地造影结果一致,还是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叉部的右侧小动脉瘤,及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于是急诊行开颅右侧大脑中动脉瘤夹闭术,术中发现动脉瘤形态及表面应该是出血后的动脉瘤形态表现。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并于术后3周后再次行脑血管造影复查,发现动脉瘤夹闭完好,未发现其他部位有动脉瘤。这个病例再次提醒我们疾病临床表现的复杂性,有时候和直觉并不一样,而需要更多的临床经验和积累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治疗前 患者为50岁男性,因右侧面部眼睑及下颌区域疼痛2年,曾诊断为牙痛,当地口腔科拔除两颗牙齿未能止痛,而想到三叉神经痛的可能。给予卡马西平口服,开始时效果良好,一天两片就不痛了。随着时间推移,药物效果越来越差,不得不加大服用卡马西平来止痛,最后要一天6片才能缓解疼痛。但随着药物的加量,药物的副作用明显显现,患者头晕,浑身无力。最终家属来我门诊检查,头颅磁共振明确右侧三叉神经被血管压迫,给病人解释病情后,病人及家属解除手术顾虑,决定接受手术治疗 治疗后 治疗后即刻 术中明确看到小脑上动脉压迫三叉神经根部,充分游离血管后,用垫片将血管和神经隔离。术后患者下手术台即感觉右侧面部和眼睑的疼痛消失,手术效果非常明显。
治疗前 患者因头晕不适,做头颅磁共振发现右脑海绵状血管瘤可能,而来我院就医。我院头颅ct及磁共振显示右额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出血。建议病人行手术治疗,患者担心手术创伤及风险。因血管瘤较小,我们根据血管瘤具体位置,术中神经导航辅助定位,然后采用微创小直切口,精准找到病变并切除。 治疗中 术中神经导航引导精准定位病变 治疗后 治疗后7天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术后复查CT提示病变完全切除。
老年人当中,有一种常见的颅内慢性出血,需要大众提高警惕。因其发生率高,症状表现不典型,家属往往到了很晚才发现老人神经系统的异常,这就是我们专业上所说的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多见于老年人,往往由于轻微的外力或者外伤导致,比如头不小心撞在了门框上,或者轻微的跌倒,头轻轻的碰了一下,而一般不发生于严重的脑外伤(重度脑外伤发生的是急性硬膜下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经常发生于病人受到外伤之后的一段时间,甚至几个月,而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所受的外力又都较轻,以至于很多病人根本回忆不起曾经受过外伤。病人的典型表现是头部受伤当时无什么特殊表现,这时候即使带病人去医院检查,头颅CT也往往提示正常,或者偶有少量硬膜下积液,这时候医生都会告诉病人没事,可以回去了。但过了几周甚至几个月时间后,患者会出现神经功能受影响的表现,比如头晕,头疼,一侧或者双侧肢体无力,再严重会出现小便失禁,意识不清等情况,这时候如果还不能及时送到医院,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做手术治疗的话,结局就会非常严重。 慢性硬膜下血肿其实即使目前其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也没有完全搞清楚,一般认为由于老年人脑子萎缩明显,导致颅内硬膜下有一定的间隙,外伤后少量的血液慢慢积聚在硬膜下腔,导致慢性血肿的发生。其治疗较为简单,一般单纯的钻孔引流手术,大多数病人就可以获得治愈。最近几年针对复发的慢性血肿,介入栓塞脑膜血管的方式也可以称为新的治疗选择。
按照大家常识的理解,头部做手术一定要剃光头发,就是所谓的“备皮”,其实当你走进了神经外科也就是脑外科的病房,看到的也确实就是很多剃头之后光光的脑袋。但脑外科手术之前剃头是不是必须的那?其实在外科学领域,无菌术的发展很早就完善了术前备皮制度,就是在手术前去除手术区域附近的毛发,从而更易于术中手术区域的清洁和消毒,达到降低手术感染率的目的。头部剃除了头发,更容易达成手术切口及附近的消毒,但是剃除头发之后对一些病人的心理还是有影响的,尤其是年轻的女性患者。很多年轻女性患者有很强烈的外貌焦虑,尤其当头发是留了好多年才攒起来的头发,一旦剃掉,这些年轻女性患者无法接受,甚至因此抗拒手术。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国外很多年前就已经解决了。国外的神经外科中心基本神经外科开颅手术都不理发,只是在手术切口位置稍微剃除少部分头发,不影响术后病人的外貌美观,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样做并没有增加术后病人颅内感染的发生率。而国内的神经外科因为种种顾虑,还是一直都延续了传统的“剃头”的习惯,多数病人也能够接受或者不得不接受。我们上周有一个24岁的花季女孩,因为突然晕倒发现颅内有一个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出血。很小的偶然发现的颅内的海绵状血管瘤如果没有症状,很多也可以暂时采取观察的措施就是定期复查头颅磁共振或者CT,不一定要马上手术治疗。但这个女孩发生了晕倒的症状,而且磁共振提示海绵状血管瘤有出血,所以还是强烈建议患者手术治疗。但这个女孩心理上无法接受理发,因为她的头发已经留了很多年,达到了“长发及腰”的水平,而且这个女孩从事舞蹈专业,对外貌要求非常高。所以我们跟女孩仔细沟通过后,没有理发,而是在手术切口上稍微剪掉了一点点头发,切口也是非常的微创,术后女孩恢复的也很快,没有发生感染的情况,术后4天非常满意的出院了。
颅内动脉瘤就像脑中的“定时炸弹”,随时可以破裂出血。一旦破裂会导致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式一般有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术。介入栓塞因为创伤很小,很多人称之为“微创”手术,但并不是没有风险,而是创伤相对开颅夹闭较小。和传统的开颅夹闭动脉瘤手术相比,介入栓塞具有创伤小的优点,但是一般术后复发率也较开颅夹闭高而且费用一般较昂贵。介入栓塞特别适合后循环动脉瘤,因为像基底动脉瘤,椎动脉瘤,大脑后动脉瘤等后循环动脉瘤开颅手术夹闭难度大风险高,所以一般选择介入栓塞较合适。而颅内常见的前循环动脉瘤中的大脑中动脉瘤因为其位置和形状的特点,介入栓塞一般难度较大,很难做到完美恰当的栓塞,所以大脑中动脉瘤优选开颅夹闭术。颅内动脉瘤中发病率最高的是前循环中的后交通和前交通动脉瘤,这两种动脉瘤临床上极为常见,往往既能适合开颅夹闭术,也可以适用介入栓塞术。但具体应该怎么选择,要结合病人和动脉瘤的具体情况以及病人家属的意愿来综合考虑定夺。如介入手术需不需要放置支架来辅助弹簧圈栓塞?如果动脉瘤是宽颈,往往需要放置支架辅助,如果这样的话介入手术的风险和费用就大大增加,而且术后还需要长期吃抗血小板药物预防支架部位血栓形成。颅内前循环动脉瘤中还有一种较少见的起源于眼动脉附近的眼动脉瘤,因为其位置特殊,动脉瘤颈部被部分骨质(前床突)遮挡,开颅夹闭术中需要磨出这部分骨质才能暴露出来动脉瘤颈部,才能够顺利夹闭。这就导致了开颅术的创伤和风险较大,但眼动脉瘤介入栓塞也经常需要放置支架,同样介入风险也增大,此时就会造成难以选择的情形。我们前一阵碰到一例巨大眼动脉瘤(1.7cm)的病例,因为动脉瘤瘤体很大,介入栓塞需要巨额费用,最后家属选择开颅夹闭术,我们在复合手术室下,首先通过介入置入微导管临时阻断近段颈内动脉,然后顺利磨除前床突骨质,用一枚价格2000元的大的动脉瘤夹顺利夹闭巨大瘤颈。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既治愈了病人,又替病人节约了巨额手术费用。
有一种毛病被称为脑中的“定时炸弹”,那就是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是主要发生在脑内主干动脉上的血管瘤,表现为血管壁的异常瘤样凸起。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如血管壁中层弹力膜缺失)或者后天因素导致的局部血管壁损害变薄弱,在血流冲击等因素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发病率大概在3%左右。颅内动脉瘤最大的危害就是破裂导致的脑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非常凶险,大约40%的人最终会死亡(包括即刻死亡或者在急诊室或者在治疗过程中)。颅内动脉瘤未破裂时一般没有症状,除非一些特殊的巨大动脉瘤会压迫相临近的神经出现压迫症状,常见的是压迫视神经或者动眼神经导致视力下降或者眼睑下垂/复视。后天因素中对动脉瘤形成最危险的因素仍然毫无意外的是高血压,其他因素包括吸烟,血脂代谢等等因素都可能对动脉瘤形成有作用,也就是可以导致血管硬化的因素都有可能帮助动脉瘤的形成。对于未破裂动脉瘤来说,普通的颅脑CT或者磁共振MR检查均无法发现动脉瘤,除非罕见的巨大动脉瘤。磁共振的血管造影检查(MRA)或者CT的血管造影检查(CTA)可以大致明确颅内动脉瘤的存在。但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还是真正的脑血管造影(DSA)检查,通过DSA可以清楚的看到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并可能预估动脉瘤破裂的风险,缺点就是DSA有创伤和一定的风险,必须住院检查,不像CTA和MRA这样方便,尤其MRA经常作为颅内动脉瘤的门诊筛查手段。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手段目前有两种,一种是血管内治疗或者叫介入治疗,一种就是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这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总体来说介入治疗创伤较小,费用较开颅夹闭更高,远期复发率相对较高,尤其有些宽颈动脉瘤必须采用植入支架辅助栓塞,大大增加了手术风险和花费,而且术后要长期吃药以防支架血栓形成。随着显微外科手术的进步,开颅夹闭动脉瘤的风险和创伤也越来越小,病人的花费也一般比介入栓塞动脉瘤便宜很多,尤其是较大的动脉瘤(动脉瘤越大,介入栓塞需要的费用肯定就越高)。下面这个病例是一个1.2cm的大动脉瘤(普通动脉瘤7、8mm以下很常见),而且是宽颈动脉瘤,介入栓塞需要通过支架辅助,费用不菲(材料费就要10万以上),病人最终选择开颅手术。手术仅用一枚动脉瘤夹(2000元左右)就顺利夹闭了大动脉瘤,并保留了重要的脉络膜前动脉,获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