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力学检查的必要性凡是因耳闷耳鸣耳聋眩晕就诊的患者,都需要听力学检查。检查目的:判断病变部位在外耳、中耳、耳蜗,还是蜗后;判断听觉灵敏度及听力损失的程度;判断中耳有没有负压或者积液,咽鼓管是否通畅;判断头晕疾病是否与听觉相关。2.首诊,需要做相关的听力学检查;复诊,看情况决定,是否复查听力和压力。3.首诊,需要本院当天的测试报告,他院的报告仅作参考。因为时间变了,病情也会变化,而且不同医院的设备和不同的技术员操作,会存在误差。(请注意:如果预约的号子靠后,为避免当天做不上检查,可以先进入诊室开单子,检查后,按号子顺序候诊)4.医疗机构的专家挂号费分为30、60、100、150、200、300元不等,通常节假日的挂号费会高一些。请根据自己的空闲时间和病情缓急,预约就诊。根据号源到诊情况,酌情加号。加号者,需要耐心等待就诊。5.就诊前,请整理好,并带上以往的相关病历资料和检查报告(能不做的检查,医生都不会给你做)。想提的问题,可以写在纸条上,就诊时,医生会逐一给予解答。
看到年轻家长满含泪水、悲伤痛苦绝望的眼神时,心头不免为之一振, 除了潸然泪下,就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力帮助他们,至少在心灵上给予慰藉,在前行的道路上给予指点。于是,便有了这篇文章。从发现孩子弱听开始,家长承受的心理压力巨大。家长的压力,来自于对疾病的恐惧和听力语言康复领域知识的缺乏。当家长发现孩子听力筛查没通过时,应该及时向正规医院的专家寻求指导和帮助。随着孩子听力诊断的明确、康复措施的实施、康复效果的呈现,家长的焦虑心态会逐渐缓解。以下解答几个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问题:1、父母听力正常,为什么孩子会耳聋?而且可能是遗传性聋?这种情况常见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父母双方分别携带同一基因的致聋突变。隐性遗传的特点是个体携带双等位基因突变(纯合突变或复合杂合突变)才能表现耳聋,而单等位基因突变(单杂合突变)携带者不会表现耳聋。当父母双方分别携带同一基因的致聋突变时,会有25%的几率将两个突变的等位基因同时传递给后代,此时后代将出现耳聋;还有50%的机率将一个突变的等位基因传递给后代,这种情况下,孩子和父母一样,属于听力正常的耳聋基因突变携带者;另外25%的几率父母同时将正常的等位基因传递给后代,这种情况下孩子基因型完全正常。2、孩子的听力障碍有补救措施吗?中重度耳聋患者,可以通过配戴助听器补偿听力损失;双耳重度和极重度耳聋患者,可以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还有一些传导性耳聋患者,可以通过听骨链重建手术提高听力。3、家长如何面对弱听孩子?首先,正视现实,勇于接纳弱听孩子,改变焦虑和悲观的的情绪,冷静地思考问题。其实,每个人在遭遇挫折和不幸时,都有一个心理调适的过程,只是发生在不同人身上,调试的时间不同罢了。有些家长不愿意接受现实,不相信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了,或者期待孩子大点儿会好的。但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会延误孩子的治疗和康复时间。其次,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听力语言康复,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在康复过程中,有些家长离家舍业,全身心放在孩子身上,而封闭了自己,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娱乐和工作。可是,失去了自我的生活,心理上会产生更大的压力。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孩子。塑造一个和谐、团结、快乐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康复成长的有力保证。再次,抛弃自卑心理,鼓励孩子敢于表达,善于表现。让孩子自信地展现在他人面前,让周围的人知道,我们的孩子同所有戴眼镜的小朋友一样,只是他们视力不好需要戴眼镜,我们听力不好需要带助听设备而已。不管在康复中心,还是在普通社会群体,让别人看到我们的坚强,坚持和努力。不要太强调“弱听”两个字,对待孩子就像普通孩子一样。本文系贾月芝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耳聋的原因很多。据统计,大约60%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且在正常人群中也存在较高的基因突变致聋的现象。聋病的基因检测是目前最有效的病因学分析方法之一,并能为耳聋的治疗、预防和预后作出指导。耳聋基因检测的意义:1.预防遗传性聋的发生,避免聋儿出生,提高人口素质。2.指导患者及其亲属用药和生活注意事项,避免迟发性耳聋发生。3.明确病因,及早进行助听器或电子耳蜗植入的康复治疗。4.预测电子耳蜗的疗效。基因突变导致的耳聋,电子耳蜗移植效果好。5.对已生育聋儿的家庭,进行再次生育的指导。以下人员应当进行耳聋的基因检测:1. 耳聋患者或家长,想了解致聋病因。2.已经生育一个聋儿,计划再次生育的夫妇。3.耳聋青年婚恋时,预估生育聋儿的风险。4. 夫妻一方为耳聋患者,或家族中有先天性耳聋患者。5.正常夫妇希望对新生儿进行耳聋风险评估。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简称BPPV,它是内耳前庭中的耳石脱落移位到半规管后出现的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眩晕疾病。主要表现为:在头部位置改变时出现短暂的眩晕发作。常见的位置改变为:躺下、爬起、平躺时翻身、抬头、低头、弯腰等动作;眩晕发作常常只持续几秒~几十秒钟,很少超过1分钟。所以,如果头不动就出现的,或者持续时间较长的眩晕,应该不是耳石症。治疗时,用手法将这些脱落的耳石复位至椭圆囊,眩晕即可马上消失。虽然从青少年到老年都可以患耳石症,但50岁左右是本病的高发年龄,尤其是女性,在绝经期前后最易发病,主要与此时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其他相关因素有:头部外伤、感染、长期卧床、习惯一个方向侧睡、偏头痛、糖尿病以及共患其他耳部疾病。复位治疗后,为何有头晕乎乎、头重脚轻的感觉呢?因为耳石症的复位治疗,只是使脱落的耳石返回椭圆囊,在机体将这些耳石完全吸收前,75%的患者会出现头晕乎乎、头重脚轻的感觉,临床称之为“残留症状”,这些残留症状可能持续数小时~数十天。适当服用药物可加快恢复。
在等候的时间里,肯定是难熬的。先讲述一下上周六的到诊情况(预约号全满)上周六下午1:30开诊时,20号之前只到了一个病人,而27,28,36号都已经显示在电脑上挂号完毕。助手在门口喊号子,到2点钟,还没有人过来。2:30后,预约挂号的病人陆续到了,排队候诊的人越来越多。迟到的号子很多,各有理由。有的周末堵车了,预料不到;有的家里有事,出门迟了;有的反正已经预约到号子了,慢慢来。。。为了减少大家的候诊时间,避免拥挤,建议到医院后,不管号子多么靠后,先到诊间报到一下,医生会做出合理的安排。另外,由于周六下午患者多,为了避免后面轮到的部分患者,不能当天完成辅助检查(如听力测试、CT、MRI等)和取药,本人决定增加周六上午的一些看诊时间,即上午9:30-11:00,有需要的患者,可以到原来的诊室找我。
一谈到腺样体肥大,宝爸宝妈们特别焦虑,往往会联想到其危害——面部的发育变形,上唇短厚翘起、上牙前突等),影响外貌和心理状态;张口呼吸引发咽喉气管炎;打鼾引起睡眠时脑部缺氧,从而影响孩子注意力和生长发育等等。家长既想做腺样体切除手术,又怕手术出血疼痛、全身麻醉影响、术后恢复。。。在这里,我要科普一下,腺样体面容,由于长期张口呼吸引起,确切地说,应该是口呼吸面容,既可以腺样体肥大导致,又可以鼻炎鼻窦炎的鼻塞导致。所以,在临床中,经常会碰到有些小朋友,在腺样体手术后,还是鼻塞流涕、张口呼吸、黑眼圈、注意力不集中、瘦弱等等。在评估是否需要腺样体切除术时,必须客观公正,综合考虑鼻腔、鼻窦、鼻咽部和口咽部的阻塞情况,来决定是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腺样体本身还有一个萎缩的趋势。慎重考虑才是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建议到正规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客观的评判和精准的治疗,使孩子终身受益。
在单侧耳鸣患者中,时常会发现听神经瘤的病变。近期,整理了本院6年内140例听神经瘤患者的病史和磁共振影像资料,发现以耳鸣和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占多数,部分患者有头晕、头痛、面瘫、行走不稳等症状。部分图片见下所以,单侧耳鸣患者需要排除听神经瘤的可能。
前几天,接诊了一位35岁的男性患者,左侧耳鸣耳闷1周,检查后,诊断为左侧分泌性中耳炎。进一步检查病因,确诊为鼻咽癌伴局部淋巴结转移。病理切片:左侧鼻咽部浸润性癌,低分化鳞癌首先考虑。petCT和MRI见下图所以,发生单侧耳鸣时,应该及时就诊。恶性肿瘤,为耳鸣的病因之一,早期治疗,治愈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