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0日,航天中心医院心脏医学部丁春华主任带领起搏器团队成功为1名85岁高龄窦性停搏患者植入了Micra无导线起搏器。这是我院完成的首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标志着我院正式开展此项新技术,同时也是北京西部地区首批开展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医院之一。 (丁春华主任团队在手术中) 无导线起搏器,顾名思义就是没有起搏电极植入,俗称“胶囊起搏器”,从外观看仅仅只有胶囊大小,其长25.9毫米,体积1.0 立方厘米,重量仅2克,体积和重量仅为传统起搏器的十分之一大小。是世界上体重最轻,体积最小的起搏器。虽然体积小,却整合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起搏技术元件,此外还能兼容1.5 T和3.0 T核磁共振扫描。 (未植入前的无导线起搏器) 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植入是一项全新的微创植入手术,与传统的心脏起搏器相比,无导线起搏器不用胸前“开口子”在皮下放起搏器,不用电极导线连接皮下的起搏器和心脏,而是通过穿刺大腿根的股静脉血管,把小小的Micra起搏器送到心腔内部并固定,其表面的电极接触心肌后直接起搏心脏,具有无切口、无伤疤、恢复快的优势,减少了创伤与感染风险,在植入后几乎没有异物感。术后1至2小时就可以下床活动,两天后即可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电池续航能力更强,寿命超过12年,可以为心脏提供持续的稳定性,减少了患者的 “皮肉之苦”。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及真实世界的数据已经证明了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传统的起搏器相比,Micra能降低48%的并发症发生率。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
急性腹痛是急诊就诊患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文献报道急诊患者中约30%是以腹痛为主诉的。急性腹痛的特点是起病急骤、病因复杂、病情严重程度不一。有些腹痛如果诊断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将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急性腹痛需要考虑可能与心脏疾病有关,特别是少部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以腹痛就诊。 先来看最近收治的一例病例。患者男性,50岁,入院1周前游泳时出现上腹痛,位于脐上,为隐痛,休息后数分钟缓解,未予重视,此后游泳后多次出现腹痛,先后就诊于社区医院、某医院急诊科,做腹部超声未见明显异常,误诊为“胃病”,应用胃药效果不佳,后反复发作,每次持续时间较前延长,再次就诊于我院消化科,经心电图检查发现心肌缺血表现,遂就诊于心内科,查心肌酶异常升高,才考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重度狭窄,给予介入及冠心病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回想这一患者发现心肌梗死前1周辗转于多个科室的就诊经历,这种心脏情况随时会发生猝死,不禁为患者捏一把汗。那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腹痛呢?今天就来聊聊这一话题。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的心肌坏死,最常见的表现是持续性胸痛,然而,有少部分患者表现不典型,疼痛发生在上腹部或剑突下,这种情况以下壁心肌梗死最常见。心脏神经的疼痛属于内脏神经痛,由于痛觉感受器在内脏的分布要比在躯体稀疏得多,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定位不准确,部分患者常不能说出所发生疼痛的明确位置。 当然急性腹痛最常需要考虑消化道疾病,当腹痛位于上腹部,而无法确诊为某种消化道疾病时,这时不要简单用“胃肠炎”来解释,需考虑首先除外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以腹痛为首发表现,可伴或不伴有恶心、呕吐等情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心电图来鉴别,如果心电图表现不典型,对于胸痛时间大于30分钟的患者,可以进一步查心肌酶肌钙蛋白来明确诊断。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上腹疼痛病人,甚至包括牙痛、嗓子痛的病人,无论是否有冠心病史,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长期吸烟等一项或几项危险因素的患者,更要引起重视,建议及时到急诊或门诊就诊,这些患者应常规检查心电图,以排除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的可能。
耳垂皱褶(earlobe crease,ELC),是耳垂上出现的耳屏到耳垂后外侧缘约45°延伸的褶皱,至少占总耳垂长度的1/3。ELC作为一种常见体征,在临床检查中很容易注意到,研究发现,耳垂皱褶征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标志。因此,ELC可作为早期临床前物理诊断体征,用于筛查心脑血管疾病,并及时干预、预防恶化。 Figure 1 耳垂褶皱(Frank征) 1.ELC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1973 年,Sanders T. Frank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首次报道ELC,Frank 观察到有耳垂皱褶的受试者20 人中, 19 人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因此ELC 也被称为Frank征。此外,在不同种族间经大规模流行病调查证实ELC能够预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的存在,并认为其与高胆固醇、高血糖、高血压、吸烟以及心血管病家族史等CAD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2.ELC 与心血管疾病 耳垂皱褶征与冠心病相关,关于ELC 研究的荟萃分析和大规模流行病学证据均提示,ELC 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4 年发表的哥本哈根心脏研究公布了在普通人群中最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该研究共纳入了10885 名无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随访35 年,发现ELC 和缺血性心脏病[ 相对风险(RR)值分别为1.09,95% 可信区间(CI)为1.01~1.18] 以及心肌梗死 [RR 为1.09,95%CI 为0.98~1.22]相关。在对年龄和已知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调整后,也证实了耳垂褶的出现与CAD或MI的风险增加有关。 在中国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人群中,双侧的ELC 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比值比(OR)为3.408,95% CI 为2.235~5.196)]。部分研究者认为ELC 与心血管事件不独立相关而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如一项对3155 名中国人ELC 和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ELC 并不能预测心血管事件,而和年龄相关。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ELC与CAD的患病率,程度和严重程度显着相关(使用冠状动脉CTA评估),具有高敏感性(78%)和阳性预测值(77%),但特异性低(43%)。 总体而言,大量研究证实了ELC的存在与CAD风险增加相关,ELC因此可以认为CAD的可靠的临床标记物。 3.ELC与脑血管疾病 关于ELC与脑血管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但也有一定量的研究提示ELC与脑血管疾病显著相关。其中,一项针对1000名受试者的单盲横断面研究表明,双侧ELC与多种心血管事件,包括CAD、脑血管事件(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周围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独立相关。多元分析显示, ELC与脑血管事件之间存在关联(比率1.45;95%置信区间1.08至1.9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3%和70%。双边ELC也与单独缺血性卒中的风险较高相关(比率比1.67,95%置信区间1.1至2.51)。 4.ELC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待明确 尽管诸多流行病学证据证明了ELC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但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ELC是一种获得性体征,婴儿和儿童中罕见,随年龄增加,该体征愈加常见。但何种因素导致了耳垂皱褶形成,何种机制将其与心血管疾病关联,目前虽然有一些可能解释的说法,但仍待进一步研究明确具体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5.小 结 耳垂褶皱较易识别,虽然不能替代客观的检测方法,但可为临床诊断心脑血管疾病提供重要参考,不失为普遍筛查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体征。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给全球患者及医生、医疗体系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未来房颤患者将大幅增长,因此大家应当对房颤有更全面的认识,与临床医生携手提升房颤管理的质量。 2020年8月29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表了最新版《2020 ESC 心房颤动诊断和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相较《2016 ESC 心房颤动管理指南》,新指南的亮点之一就是提出了更简洁的房颤整体管理理念,即ABC途径。其中“A”指抗凝和/避免预防卒中,“B”指更好的症状管理控制,“C”指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共病并存疾病的优化管理。利用对应英文首字母缩写来方便记忆,增强了指南的接受度与普及潜力。本文将对新指南中的ABC途径进行梳理,帮助大家更有效的建立房颤管理的体系。 1.AF抗凝治疗及血栓栓塞事件的预防 我国过去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率较低低下,尽管近几年房颤抗凝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及患者接受,但总体抗凝治疗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抗凝治疗前的风险评估方面,新指南特别强调需定期动态评估患者卒中及出血风险。对初始处于低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需在指标评估后4-6个月应重新评估卒中的风险,对不再处于卒中低风险的患者需积极进行起始口服抗凝剂药物,并定位评估潜在可干预的增加出血风险的因素子,并通过积极干预减少出血风险。此外,仍需强调不应以AF房颤的临床分型(如持续或阵发性房颤)作为制定抗凝决策的依据不应限制血栓预防的适应证(这句话的意思?说明白)。 药物选择上,今年的新指南更加强调优先推荐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s(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目前临床上包括常见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有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对于服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若INR达标在治疗范围(INR目标范围2-3)内时间短与总服药时间之比占的患者(TTR<70%)(这句话的意思?),推荐改用NOAC,但要确保良好的依从性和治疗的持久性,也可选择尽力提高TTR(解释TTR的名词?)。另外新指南强调房颤患者如果行导管消融,围术期不建议要停用抗凝药物,以减少围术期栓塞并发症。对房颤合并冠心病,包括PCI介入治疗和ACS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新指南更清楚地界定了双联抗栓和三联抗栓的时间抗栓时限为?,对于支架内血栓风险较低或出血风险高的患者三联抗栓1周,对于支架内血栓高危患者三联抗栓不超过1个月,总体上缩短了抗凝和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合联合应用时间。 2 .AF房颤的症状控制 在症状控制方面,新指南对导管消融的推荐级别有所提升,强调导管消融前需要系统评估患者是否有主要的复发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房颤负荷、左房大小等。消融策略上PVI被视为首要方法。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面,新指南强调鉴于胺碘酮对心脏及全身体的副作用,推荐在考虑胺碘酮之前首先考虑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索他洛尔、决奈达隆)。同时指南建议对于左室功能正常或患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在密切监测心电图的QT间期、血钾水平、肌酐清除率和其他它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可考虑长期使用索他洛尔进行长期控制节律。 3.房颤患者生活方式干预 危险因素和伴发病的管理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并存疾病的管理对房颤患者的多种危险因素及进行临床干预会影响房颤患者的其远期预后,对于可逆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与积极干预可以降低节律控制后房颤的复发率及卒中风险,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新指南强调要综合管理合并存在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肥胖以及吸烟、饮酒和运动等各个方面,以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未来事件,。建议在高血压、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群中进行有无AF心房颤动机会性的筛查。同时推荐通过进行体育锻炼、戒酒等生活方式的改善以降低AF房颤的发生、发进展及、复发。
85岁的刘奶奶因血压波动入院,她因为近期失眠、头晕,测量血压多次高达180/90mmHg,休息半小时后测量血压逐渐下降至130/70mmHg,她为此十分苦恼。 临床上经常可见某些患者血压不断波动,其特征为反复、突然或短暂的血压显著升高。这些发作性血压升高使医生和患者难以判断有无高血压、高血压的严重程度、血压急性升高原因、是否需要治疗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让人心烦的“不稳定性高血压”。 01 发病机制是什么? 大多数针对血压变化的研究聚焦于与血压不稳定性有关的现象,包括血压变异性和血压反应性,这些研究表明交感神经系统起到一定作用(1)。交感神经激活的血流动力学反应程度、应激大小、对应激的情绪反应及其他许多因素参与其中。压力感受器功能通常随年龄增长而减弱,这也是相关因素。 02 临床表现有什么? 不稳定性高血压患者会反复出现短暂性血压升高,有时血压升高很明显。血压升高通常没有症状,但一些患者伴有头痛、心悸或潮红等症状。血压升高往往见于应激时,患者和医生都易将其归咎于应激,但其也见于没有明显应激的情况下。许多患者常在焦虑或应激时测量血压,记录这些正常的生理性血压升高。另一些患者对自测血压感到焦虑而导致读数升高。 03 如何诊断: 不稳定性高血压泛指一种临床诊断,我们一般认为不稳定性高血压是反复且显著的血压短暂升高(收缩压往往超过160mmHg)。患者常将血压升高与应激及情绪联系起来,但也可出现血压无故升高。血压升高通常没有症状,但也可引起心悸、潮红或头痛等症状。 04 鉴别诊断: 患者出现明显的发作性血压升高时,除不稳定性高血压外还应考虑以下诊断。 1、嗜铬细胞瘤:发作性血压升高患者都应行筛查试验来排除嗜铬细胞瘤,尤其是无诱因的血压升高者。95%的有症状患者可通过检测血浆或尿液儿茶酚胺或其代谢物做出诊断。 2、惊恐障碍:惊恐障碍的特征为恐惧或惊恐发作,通常伴有一定程度血压升高和躯体症状,例如胸痛、头痛、心悸、潮红和头晕(2)。与不稳定性高血压不同,惊恐障碍的情绪困扰更严重且躯体症状明显。血压升高往往较轻。患者主诉焦虑或惊恐,而不是更偶然发生的血压升高。治疗应主要针对惊恐障碍。 3、其他原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丛集性头痛或偏头痛等等。 05 不稳定性高血压的治疗 关于治疗不稳定性高血压的研究相当缺乏,尚无随机试验来指导治疗决策。治疗需要考虑两个方面: 1、长期治疗:对于不稳定性高血压患者,医生必须决定是否需要长期降压治疗。如果需要,再决定是使用ACEI、ARB、利尿剂和钙通道阻滞剂还是针对交感神经介导机制的药物,如β和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3)。 2、发作性血压升高的急性期治疗:不稳定性高血压患者的发作性血压升高一般不是“高血压亚急症”。但若血压显著升高,例如收缩压≥180mmHg或20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或120mmHg,我们通常建议治疗。我们一般给予少量药物,让患者按需使用。然后根据多种因素个体化决定发作的治疗,例如血压水平、年龄、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合并症引起并发症的风险,这些合并症包括已知动脉瘤、既往主动脉夹层、症状性冠状动脉疾病等。相反,非重度、无症状且未造成严重心理困扰的发作性血压升高无需治疗。 06 对患者进行哪些宣教知识? 虽然不稳定性高血压有时需要药物治疗,但应告知所有患者以下几点: 1、无高危合并症的情况下,短暂的非极端血压升高几乎不可能引起脑卒中或其他心血管突发事件。 2、在焦虑时血压升高是正常现象。 3、不鼓励在焦虑时反复检测血压。 07 总结 不稳定性高血压泛指一种临床诊断,一般认为不稳定性高血压是反复且显著的血压短暂升高(收缩压往往超过160mmHg)。临床不稳定性高血压与交感神经系统密切相关。不稳定性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但一些患者伴有头痛、心悸或潮红等症状。患者出现明显的发作性血压升高时,除不稳定性高血压外,还应考虑嗜铬细胞瘤和惊恐障碍等。不稳定性高血压的治疗应考虑两个方面,即基础慢性高血压的治疗选择和血压升高急性发作的治疗。临床医生需要安慰患者,无高危合并症的情况下,短暂的非极端血压升高几乎不可能引起脑卒中或其他心血管突发事件;在焦虑时血压升高是正常现象;不鼓励在焦虑时反复检测血压。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血供氧减少,导致心肌代谢异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正常情况下,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当某种原因导致心肌血液供需失衡,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而冠心病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肌缺血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可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很多,比如血压下降、主动脉供血减少、冠状动脉阻塞,可直接导致心脏供血减少;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变也会使心脏供血减少。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次还有炎症(风湿性、梅毒性、川崎病和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痉挛、栓塞、结缔组织疾病、创伤和先天性畸形等多种。 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脉造影)及冠状动脉CTA检查可直接观察到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阻塞情况,是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最有价值的检测手段。但由于该检查需注射对比剂,有潜在的过敏等风险,给许多想明确冠心病诊断的患者带来困扰。本文将介绍一种心电图负荷试验检查。这种通过运动增加心脏负荷而诱发心肌缺血,从而出现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的试验方法,叫心电图运动试验,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平板运动试验。其优点是运动中便可观察心电图的变化,运动量可按预计运动目标逐步增加,可评价是否出现心肌缺血。 哪些人适合做平板运动试验? 怀疑心肌缺血或者需评估心脏病预后情况者,可行平板运动试验。 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胸痛,但排除了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肌梗死 既往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轻中度瓣膜性心脏病 代偿期心力衰竭 非心脏手术术前心脏评估 哪些人不适合做平板运动试验? 虽然运动试验对于大多数患者通常很安全,但也会给患者带来潜在风险或不适,严重并发症(即,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较低。因此,所有患者在试验之前,都必须行利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3月内) 不稳定型心绞痛 未控制的心律失常伴血流动力学异常 有症状的重度瓣膜狭窄 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活动性心内膜炎 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 急性主动脉夹层 急性肺栓塞、肺梗死或深静脉血栓形成 严重肺部疾病及肺功能异常 身体残疾、跛行、关节炎 静息时有明显心电图改变 希望通过本文,让更多人了解平板运动试验,该检查可较准确地检测到心肌缺血,是辅助冠心病诊断及评价药物、手术疗效,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目前属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做该检查前需要检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及抗体,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行此检查。
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生活方式或遗传因素导致的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疾病,约占糖尿病患病人群90%以上。它也是诱发心力衰竭的关键因素。心力衰竭是众多心脏疾病的终末状态。这两种情况日益加重的负担及其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的影响应引起医疗专业人员和患者的强烈关注。 01 2型糖尿病和心力衰竭同时存在竟然1+1>2? 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HF) 发生率比非 2型糖尿病(DM)男性高4倍,女性高8倍。另有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中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比心肌梗死还要高(14.9% VS 10%),甚至是脑卒中(脑梗死)发病率(7.6%)的2倍左右。糖尿病可进一步恶化心衰的预后,显著增加心衰患者的住院率及死亡率。二者并存,预后极差,也就是说发生因心脑血管病住院或死亡的风险极高。 02 2型糖尿病患者为什么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糖尿病不仅与高血压有相同的致病因素——肥胖以及胰岛血糖素、胰岛素生长因子分泌异常等,而且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独立的危险因素。所以,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 冠心病),因此有学者称其为冠心病的“等危症”,即同等危险的疾病。而高血压、冠心病是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另外除上述原因外,糖尿病还可能通过以下因素增加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 血糖代谢异常导致心肌细胞自身能量利用障碍,发生糖尿病性心肌病; 糖尿病更易出现微血管病变,导致心脏及发生微循环障碍; 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出现心脏神经原性调节障碍; 出现心肌生物电活动障碍,发生心律失常或猝死。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力衰竭时应该怎么办? 一、积极控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严格血糖控制可抑制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生成,对防治糖尿病性心肌损害和微血管病变极为重要。但许多大型临床研究显示,即使经过强化的血糖治疗,心力衰竭也没有显示出改善,而最佳的血糖控制或许对患者是有益的。什么样的血糖水平是最佳呢?先行治疗原则强调个体化的血糖治疗方案和血糖目标。一些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值超过8%、9%和10%可能会潜在增加心力衰竭恶化的风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成为有效的监测目标。一般说来,所有糖尿病管理指南都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严格控制在接近正常的血糖水平。然而,实际工作中,还要考虑患者自身特点,如年龄、糖尿病病程和并发症(包括低血糖和合并症)的风险,便于在选择治疗药物时避免不良反应。 二、药物治疗方面优先选择对心血管保护有充分证据的药物。 二甲双胍作为经典的降糖药物,在心血管保护方面也证据充分,且安全性及一般耐受性良好。因此血糖治疗一般应从二甲双胍开始,除非有肾损害或其他禁忌症的证据。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
随着通讯的繁荣,越来越多的生活现象在网上反映出来。比如你可能在刷手机时经常看到过这样的新闻:“女子地铁内突发晕厥 警民合力救助,一系列遭遇暖心了”、“男孩晕厥 交警紧急护送就医”、“妇女因悲伤过度晕厥在车厢过道 列车上医护紧急施救”。你可能看到过有人在你面前突然摔倒,甚至可能自己还亲身经历过那种“晕乎乎”的感觉。那么这种晕的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晕倒在医学专业称呼上其实叫“晕厥”它有着明确的定义,根据我国最新《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晕厥是指一过性全脑血液低灌注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特点为发生迅速、一过性、自限性并能够完全恢复。解释一下就是晕厥是短时间内快速出现的意识丧失,并且这种意识丧失能自行好转,而引起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因为给脑供给的血液少了。 那么有哪些原因可能出现给脑供血减少的情况呢?或者说引起晕厥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常见的有三大类 一、神经的事儿。官称“血管迷走性晕厥”是最常见的晕厥原因,你能听说过XX人献血的时候晕倒了,指的就是这种晕厥。 二、直立位低血压晕厥。这种晕厥呢在生活中也比较常见,由于人是直立行走的生物,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有个压差,当人体由平躺着、或蹲坐或半卧转变体位为直立的时候,血液由于重力的原因大量分布在下半身导致脑部供血减少而发生晕厥。 三、心源性晕厥。心脏是支持全身血液流动的泵,大家都知道当小区的水泵不工作的时候,家里的自来水管往往就断流了,一样的道理,当心脏不能有效足量地给泵血时给脑部的血液供应也就少了,大河没水小河干啊。 晕厥有哪些危害呢?面对晕厥我们该怎么做呢?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晕厥是一过性的意识丧失,身体能很快恢复过来。有些人认为既然自己能好那是不是就不用担心了?当然不是了。你都没意识了吓不吓人啊?晕厥患者当没意识的那短暂的一下可能是最危险的,因为没意识以后人会摔倒,可能会骨折,可能会摔伤,可能会磕在墙角,可能会晕倒在茅坑。轻点的挂蹭点儿皮,严重的是可以影响生命危险的。尤其是遇到心源性晕厥的时候,那可能不仅仅是晕厥,可能还会是恶性心律失常的。 那该怎么办呢?上文说道晕厥的原因是因为脑血液灌注不足,对应的呢有三种办法来预防晕厥。1是当你感到晕的时候不妨蹲下来或躺下来,让血液重新分布流向大脑,2是让胳膊和大腿用力做肢体加压动作(如图),促使肌肉挤压血管让血管里的血液更多地流向心、脑等重要器官3是多饮水保持足够的血容量。 最后请谨记:如果没有摔倒只是偶尔晕一下可能无妨大碍,但是如果晕厥经常发生还是建议去医院请专业医师评估一下,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721医院)是中国晕厥中心建设单位,在这里晕厥患者可以找到专业的医疗队伍,接受一流的诊治服务。我们服务永恒追求卓越。
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很多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等患者均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严重的心衰患者需要住院治疗,而出院前的患者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心衰表现。在临床上,经常有些住院的心衰患者问到“医生,我的病没有完全康复,那我出院后该注意些啥呢?”首先要认识到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部分患者需要住院治疗,但又不能完全治好,所以一般来说只有患者生命体征已经相对比较平稳,达到稳定心衰的时候,医生才会给出出院的建议。其次,稳定性心衰是一种慢性疾病,这种慢病需要出院后的长期管理,管理的不好可能会导致心衰控制不佳,病情进展后需要反复住院治疗。 那么心衰患者出院后该注意些啥?怎么才能管理好自己呢? 1、按时服药,定期随诊。心衰的结局大家都比较害怕,出院后一定要坚持按时服药。但有些患者过于害怕吃药,药物处方是心脏病五大处方之一,是改进预防心血管疾病、改善生存质量的基石。但患者们的担心又不无道理,是药三分毒,药物的副作用也令患者感到焦虑不安,那该怎么办呢?其实药物都有一个安全剂量使用范围,医生处方的大部分常用药都在安全范围内,只有极少数特殊病情才会超说明书用药,这种时候一般医生都会对您有特殊监测和叮嘱。另外出院后定期随诊,根据病情适当调整药物及治疗方案,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等指标,长期坚持有效药物治疗将降低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2、低盐饮食。有些患者以为有病吃药就好了,人生得意须尽欢,大口吃肉打完饮酒快意恩仇才是人生。其实不然,古人说病从口入,吾日三省吾身,德国诗人海涅也说过反思是一面镜子它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得以有改正的机会。心衰的病人一般都患有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等,这些疾病大多与肥胖相关,也就是吃的不对,曾有人把他们列为“富贵病”,低盐低脂饮食是控制他们最有效的办法。约束自己吧,低盐低脂饮食,不管怎么样,少吃盐少吃油,总比多吃药要好一些,让饮食帮你治疗心衰。(心衰患者低盐饮食,不需要低脂饮食,建议根据指南修改) 3、适当运动。有研究显示合理的运动可以:提高运动耐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提高骨骼肌肌力和耐力,以及具有改善骨骼肌氧化酶活性等化学方面的效能。提高心排出量,改善左心室重构,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容量,降低血浆神经激素水平,改变骨骼肌组织学特点和抗炎作用。总之就是运动能改善心肺功能,最重要的是,运动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和住院率。但运动前一定要量力而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具有一定危险性,只有合理的运动强度才是有益的。 4、保证良好睡眠。心脏病与失眠关系密切,良好的睡眠有助于你对疾病的控制。有研究发现,入睡困难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1.47-3.90。失眠是无心脏病史老年人发生首次心 肌梗死的独立预测因素,也是心肌梗死后抑郁的标志之一。所以改善睡眠状况也是避免心脏病的重要一环,尝试着写睡眠日记,在复诊的时候给医生看,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睡眠行为, 帮助患者纠正不正确的失眠认知和改善不正确的睡眠习惯。如果实在还是睡不好,遵医嘱服用一些镇静催眠药物可能效果会很好。 最后,祝愿所有的心衰患者,安康快乐。
目前心脏外科开展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数量日渐增多,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家庭护理及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保证手术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饮食干预 术后3个月内是创伤复原、体力恢复的重要阶段,因此患者出院后充足、适宜的营养支持对维持和改善机体重要脏器功能有重要意义。 可以给予患者高热能、高蛋白、高维生素和含钾丰富的饮食,限制富含维生素K食物摄入,如绿茶、菠菜、白菜、豌豆、胡萝卜、猪肝和奶酪等,维生素K高会影响抗凝效果;低盐饮食,应限制在6g/d以下;减少脂肪多的肉类、黄油等食物的摄入;每天的食量要保持相对稳定。 二、生活干预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在18-20℃、湿度在50-60%比较适宜。陪护人员不能过多,要经常通风换气,预防呼吸道疾病;勤更衣,预防皮肤伤口感染。 日常活动以不引起心慌、气短为宜。患者回家初期应继续保持住院后的每日活动量,回到家中可以自行料理生活起居和一般家务劳动,但应避免过度劳累。术后6-8周内不要推拉或拎提超过4kg的物品,减少胸骨的牵拉,促进胸骨的愈合。 三、用药干预 1.抗凝药 了解进行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危险因素和预防知识,常用药物及原理,服用药物的名称、剂量和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理想值及检测意义 出院后需要定期复查凝血功能,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患者INR值控制在2.0-3.0之间;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患者INR值控制在1.8-2.5之间;生物瓣置换患者INR控制目标值与机械瓣相同,但抗凝药只需要服用6个月。出院后第1个月每2周化验1次凝血功能;2-6个月每月化验1次凝血功能;6个月后可以2-3个月化验1次凝血功能。若INR值低于1.5或者高于3.5,应增减华法林1/4片(3mg/片),并于3-5日后复查凝血功能,直至INR值符合要求;如果INR值高于4.0,则需要咨询医生。 抗凝治疗期间应避免外伤,防止出血;若出现牙龈出血、皮肤淤青、黑便、血尿、咯血、头昏、晕厥、突发性胸闷、偏瘫、失语等症状,应携带保健手册立即到医院就诊,以便及时诊断、及时处理。 掌握干扰抗凝治疗的药物因素,如广谱抗生素、氯霉素等药物能够增强抗凝作用;苯妥英钠、巴比妥类等则削弱抗凝作用。上述药物必须使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多次化验凝血功能以调整抗凝药的剂量。 已婚育龄妇女应避孕,妊娠和分娩对抗凝病人都是不利的。如果有生育需求,应向医生咨询,以取得保健指导。抗凝治疗期间病人如果月经量异常增多,可于月经前3天减少抗凝药的剂量,改为平时服用药量1/2-3/4,月经结束前3天即恢复原剂量服用,如仍不改善,则咨询医生处理。 如果病人需要做其他手术,应咨询心血管外科医生如何调整抗凝药的使用。 2.强心药 瓣膜手术后大多数患者要用洋地黄制剂,如地高辛,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服用强心药的剂量和时间,一般为1-3个月,服用时患者要自己学会观察其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或者心率减慢低于正常的情况,如有出现,及时医院就诊。 四、心理干预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愉快,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总结 多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因为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往往会出现心理压力较大、不知所措的情况,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长期抗凝治疗的安全有效性,因此居家护理干预和自我健康管理至关重要。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如果一次性向患者进行出院后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和健康教育,患者常常不能完全掌握其内容,而通过使用保健手册的形式,心脏瓣膜术后患者及其陪护人员能够随时阅读,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和目标,最大程度的从手术中获益,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