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患者朋友:手术很成功,但是出院后由于疾病相关知识了解不够、术后护理不当或未能坚持复查而引起疾病复发或者恢复不够理想的情况。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术后家庭护理,以中耳炎为例,简单总结了以下一些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到更多的患者。注意事项1.在医生表示你的耳朵已经痊愈之前,不要擤鼻。必要时,任何在鼻内积聚的分泌物都可吸到咽喉内咳出。患感冒时,这一点尤其重要。2.要捏鼻通过咽鼓管向耳内鼓气。要张口打喷嚏。3.在医生告知你耳朵痊愈之前,不要让耳朵进水。在淋浴或洗头时,可以将棉花塞入外耳道口。如果耳后皮肤有切口,在一周内不要让此区域沾水。4.尽量避免感冒。避免受凉和疲劳。感冒时,按常规治疗,如果有耳部症状应告知医生。5.你可能感觉到耳内有搏动感、气泡音、咔哒声和其他声音,以及耳内的胀满感。有时可能感觉耳内好像有液体。这些均属于术后正常现象。6.最好耳朵痊愈后才坐飞机,当高度变化时,需保持清醒并嚼口香糖来刺激吞咽。眩晕头部活动时会有轻微的眩晕,如果不再加重就无关紧要。听力术后立即有听力提高的情况很少见。由于组织肿胀和外耳道填塞,甚至可能有暂时的加重。耳漏在康复期间可能会有血性或水性的耳漏。必要时可以更换耳道口听棉球,但一般情况下,越少动术耳越好。无论何时,如果有黄色脓性(感染)的耳漏,都要返院复诊。出现有臭味的耳漏时也应告知医生。疼痛在最初的2周内,轻微的、间断的耳痛并不少见。咀嚼时常有耳上或耳前的疼痛。如果有持续的耳痛,请复诊。滴耳药如果医生开了滴耳药,滴耳时将头向对侧倾斜,滴2滴滴耳药于耳内,保持5min。然后将头向患侧倾斜使药液流出。术后换药一般于术后7天伤口拆线,有时根据伤口情况需分次拆线。术耳内填塞物于术后2-3周内拔除。伤口拆线后可出院,按医生嘱咐返院拔除填塞物。复查术耳内填塞物拔除后,医生会根据病情安排你返院复查耳内镜检查,复查能使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请按时返院检查。术后听力情况需要定期观察,首次电测听复查安排在术后3个月,之后是术后6个月、术后1年。
耳聋的原因:耳聋的原因很多,遗传性耳聋占所有耳聋病人的50%,其中大部分为难以治疗的感音神经性聋,如不能早期发现,往往会严重影响聋儿康复训练的效果。 药物 庆大霉素是造成中毒性耳聋的主要药品,对耳前庭和耳蜗有损害,儿童使用庆大霉素会造成不可逆的听力下降。另外链霉素、卡那霉素、利尿剂、奎宁、氯喹、避孕药、重金属制剂等都是耳毒性药物,应当慎用。噪声 持久、过强的噪声对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对听觉器官产生损害,导致神经性耳聋。感染与疾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感冒等疾病可使神经节细胞变性萎缩或发炎溶解,也可能侵犯听神经干,使其发炎或被周围炎症遗留的瘢痕牵拉压迫,有时可使听神经核的细胞水肿,甚至溶解而导致耳聋。 外伤 外伤使鼓膜穿孔可造成传导性耳聋;颅脑外伤、内耳受损、突然爆震或气压突然变化可引起神经性耳聋。 精神及情绪 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及情绪激动可使听力短期内下降造成突发性聋。耳聋的预防: 预防耳聋要从自身做起,科学护耳,保护听力。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乐观向上、不急不躁的情绪; 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切忌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类食品,忌暴饮暴食,并要戒除烟酒; ③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症。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为并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药物,避免滥用此类抗生素将是降低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 ④远离噪声。避免与噪声的接触,平时应注意听收音机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 ⑤经常按摩耳部。如按摩耳廓、捏耳,也可以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起到醒脑聪耳的作用; ⑥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及糖尿病,对防止微循环障碍、延缓老年人听力减退的速度非常重要。耳聋的治疗: 助听器:大部分中度聋都能借助助听器补偿听力; 振动声桥:对于中重度传导性、混合型及感音神经性聋振动声桥能够帮助重建听觉; 人工耳蜗:对于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人工耳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重建听觉的办法。
新生儿为什么会有听力损伤造成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因素很多,例如:宫内感染病史: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梅毒;弓形虫病等 孕期接触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致畸药物,如反应停,或射线 早产儿,孕期<32周 出生体重< 1500g 新生儿期病史:核黄核(高胆红素血症),缺血缺氧脑病,脑瘫 有包括感音神经性和/或传导性聋的综合征表现者,如颅颌面畸形 出生时头部外伤 史,包括产钳伤 出生后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的感染病变如细菌性脑膜炎 家族中有永久性耳聋患者以上都是造成新生儿听力损伤的高危因素,如新生儿存在有以上情况,应引起家属的重视。为什么要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 婴幼儿期特别是3周岁以前阶段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耳聋即使是轻度听力损失,也能够导致小儿语言障碍,甚至智力发育迟缓,造成其心理和行为交往的缺陷。对听力损害的婴幼儿,在出生6个月内进行干预,可以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所以,只有早期确定小儿有无听力损伤,才能给予相应的早期处理,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听力损伤所导致的不良后果,改变聋儿的一生。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包括主观听力测试和客观听力测试。 主观听力测试:小儿行为测听技术 客观听力测试:耳声发射(OAE)、听性脑干反应(ABR)、40Hz相关电位、声阻抗检测、多频稳态(ASSR)如何进行听力筛查第一阶段:听力筛查阶段 初筛:新生儿出生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测试技术:OAE 复筛:住院期间初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在出生后42天进行第二次筛查,测试技术:OAE第二阶段:听损伤诊断阶段 未通过初筛、复筛的新生儿,在出生后3~6个月内需接受全面的听力学诊断性检查,包括:声导抗、OAE、ABR、40Hz听觉相关电位、行为测听及其它相关检查。第三阶段:随访与干预 对诊断出存在有听力损失的患儿,要根据进一步的检查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处理。对存在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通过听力筛查仍应当在3年内每半年至少随访1次。 总而言之,如果新生儿未能通过检测时在其出生后42天前后进行复查,如仍未通过,则需要进行听损伤诊断检查及医学评估,如怀疑存在听力损失,一般应尽量在小儿出生3个月内确诊,以便早期接受医学干预。 注意:初筛不通过就说明一定存在听力损伤吗 虽然目前的听力检测手段都较为先进,但仍会由于某些影响因素的存在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一般有:小儿外中耳分泌物的影响、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小儿哭闹、仪器的故障或使用不当等因素。 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1、清理外耳道分泌物 筛查前用棉签清理干净外耳道的分泌物2、尽量使小儿保持睡眠或安静状态3、筛查前检测仪器的使用状态是否正常,选择大小合适的耳塞初筛通过就说明听力完好吗 由于OAE筛查主要检测内耳外毛细胞功能,不能完全反映耳蜗及蜗后听神经通路的功能,因此,存在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OAE筛查通过也需要警惕蜗后聋疾病。像这种情况家属要注意加强对小儿日常言语功能发育的观察,如发现或怀疑有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一、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分级 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据WHO预防聋和听力损失项目报告(1991年,日内瓦)以及项目进展第1次会议报告(1997年,日内瓦),对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听力损失的分级如下:①成人: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41dBHL;②儿童(15岁以下):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31dBHL。此定义同时也明确表达一种理念,应优先考虑儿童听力损失的诊断、治疗和干预,其次才是成人。听力损失程度分级以较好耳05、1、2、4kHz四个频率的平均听阈计算,轻度26~40dBHL,可听到和重复1米处的正常语声,有的人可能需用助听器,但多数人不需要;中度41~60dBHL,可听到和重复1米处提高了的语声,通常推荐用助听器;重度61~80dBHL,当叫喊时可听到某些词,使用助听器对听力有较大帮助;极重度≥81dBHL,包括聋81dBHL以上,不能听到或听懂言语声,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对于听懂话语十分有帮助。 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规定的听力残疾分级标准与1997-WHO推荐的听力障碍标准相接轨。依据听力损失程度不同,从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和支持四个方面,将听力残疾划分为四级: 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90dBHL以上,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dB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只能听到鞭炮声,敲鼓声或雷声,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dB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只能听到部分词语或简单句子,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社会活动参与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能听到言语声,但辨音不清,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二、常见致聋原因及分类 耳聋的分类方法很多,依据病变的性质,可分为器质性耳聋和功能性耳聋,前者有听觉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后者没有。依据病变损害部位可分为传导性聋、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依据发病的时间又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依据致病原因又可分为遗传性耳聋和获得性耳聋。 1.遗传性耳聋 据有关资料统计,遗传性聋患者占所有的耳聋病人的50%。但由于遗传方式比较复杂,有的表现为垂直传递,有的表现为水平传递;有的是连续发病,有的是隔代遗传;有的父母听力正常,但子女听力障碍,也有的父母耳聋,子女听力正常,因此遗传性聋的准确判断往往比较困难,有时会被其他症状所掩盖。此时家族史的追踪就显得十分重要。遗传因素所致的耳聋可以是听觉器官的结构异常如耳廓畸形、外耳道闭锁等,也可以是功能异常,既有传导性聋,也有感觉神经性聋。有一些耳聋的孩子还存在身体其他系统异常,形成了有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白额发综合征,基本特点为白额发,双眼或一眼呈半透明的蓝色即虹膜异染,皮肤可见缺少色素的区域。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表现有特殊面容和智力发育障碍,眼距宽,眼裂小,两眼外侧上斜鼻梁低外耳小,头围较正常小等。 遗传性聋并不一定都表现为先天性聋,有一部分遗传性聋出生后听力是正常的,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表现出耳聋的特征。例如,家族性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儿出生后听力并无障碍,到了10岁左右,才开始出现症状,且逐年加重。目前耳聋基因检测技术有助于这类耳聋的诊断。 2.获得性耳聋 获得性耳聋主要由于疾病,药毒等环境因素导致的耳聋。病毒感染性疾病:母亲怀孕期间,感染了某些病源微生物,如风疹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杆菌、梅毒螺旋体等均可导致胎儿听觉器官的发育异常。其中侵袭力最强的是风疹病毒,有人统计,在妊娠的前三个月内,母体感染了风疹,新生儿出现耳聋的概率可达60%。 虽然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感染性聋的发病率已有大幅度下降。但是这种耳聋的程度一般都比较重,且难以治疗,仍应引起高度重视。常见的对听觉损害严重的传染病有:流脑、伤寒、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脊髓灰质炎等。 在妊娠期间,如果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严重的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以及有重大精神创伤、严重营养不良等也可能造成胎儿听力障碍。新生儿严重窒息供氧不足时,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听觉器官,所以产程长短、催产药物的使用、羊水中有无胎粪、生后有无脐带绕颈、皮肤有无青紫、多长时间会哭叫等出生时的细节应被充分注意到。胎儿出生时不顺利,被迫使用了引产器械,头颅外伤如胎头吸引器、产钳等,或手法引产过于粗暴,也可损伤听觉器官或听觉中枢,导致耳聋。 妊娠不足37周产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g,则称为低体重儿,大量的临床资料所证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更容易出现听力障碍,应引起充分注意。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10~14天后消退,称为生理性黄疸。如果黄疸出现过早或消退过晚成为病理性黄疸,是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过高造成的。这种病理状态如不及时纠正,会出现神经系统的损伤,如累及听觉神经,则可导致感觉神经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是由于听觉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为著。老年性耳聋早期与自己熟悉的人交谈还可以,与不熟悉的人交谈有困难。后期与所有人交谈均有困难,主要表现能听到声音,但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尤其在嘈杂环境中更为突出,接电话、看电视有明显困难。老年聋实际上是听觉系统的一种退行性变化,合理的助听器验配对老年性聋十分有帮助。 近年来,一些新的耳毒性药物相继问世,人们对它们的耳毒危害性估计不足,使得药物中毒性聋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临床上仍在使用的耳毒性药物有以下种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拖布霉素、洁霉素等。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等。水杨酸盐如阿司匹林、非那西汀、保泰松等。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贡撒利等。抗肿瘤药及中药如乌头碱、重金属盐(贡、铅、砷等)。上述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必须使用时,一定要在用前仔细询问家族史,以排除家族特异性;使用时要严格掌握剂量和方法,使用中要严密注意不良反应并定期测查听力,一旦出现耳鸣、耳聋、面部蚁行感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由于噪声和暴震引起的耳聋为噪音性耳聋。突然出现的高强度爆炸声以及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均可造成内耳毛细胞的伤害,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所以治理工业噪声污染,随身听,MP3声音过大也可损伤听力应予以关注。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0~6岁听力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除不明原因外依次为、遗传、母孕期病毒感染、新生儿窒息、药物性耳聋、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60岁及以上组主要致残原因依次为老年性耳聋、中耳炎、全身性疾病、噪声和爆震及药物性耳聋等;农村与城市致残原因构成比较,农村高于城市的有原因不明性耳聋、中耳炎、遗传性耳聋、传染性疾病、母孕期病毒感染及新生儿窒息;而噪声和暴震、药物中毒及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听力残疾城市均高于农村。笔者认为,针对遗传、母孕感染等导致新生儿出生听力缺陷的因素,及中耳炎,噪声污染,耳毒药物,老年等听力致残等主要因素制定预防策略非常重要。
人工耳蜗是一种替代人耳功能的电子装置,它可以帮助重度、极重度聋的成人和儿童恢复或提供听的感觉,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人工耳蜗是由植入体内的电极和接受器,以及体外的言语处理器、麦克风及传送器等组成。声音由麦克风接收转换成电信号后传送至言语处理器将信号放大、过滤,并由传送器传送到接收器,再产生电脉冲传送到相应电极,从而引起听神经纤维兴奋并将声音信息传人大脑,产生听觉。由于一些重度或极重度感的患者听力损失比较严重,言语频率平均听阈往往超过90分贝,即使经过放大的声音也难以听到,配戴助听器效果较差。这是因为内耳疾病、药物中毒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内耳感觉细胞受损,严重妨碍了听觉信息的传递,外界放大的声音尽管自然、清晰,患者的中枢听觉系统也不能接受到足够的信息。人工耳蜗植入可绕过内耳的受损结构,直接刺激听觉神经,使病人重获听力。 人工耳蜗的植入,可以帮助重度或极重度耳聋者更好的与人交流,借此他们可获得更多的受教育及就业机会,使他们重新回归主流社会。 欧美已经将人工耳蜗适应症放宽到75分贝以上,随着人工耳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单侧耳聋植入人工耳蜗已经证实可以获得和正常耳一样的听觉效果,欧美也将单侧耳聋列入人工耳蜗的适应症范围,人工耳蜗的适应症在不断拓宽,如植入年龄全世界最小的4个月,部分内耳发育畸形如MONDINI畸形等也同样能通过人工耳蜗获得听力。人工耳蜗的发展趋势是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完善,体外机越来越小型化和美观化,双侧人工耳蜗植入也成为了未来发展趋势。
诞生于1996 年的 Vibrant Soundbridge 是一种可替代助听器的植入设备。与只能放大声音音的助听器不同,Vibrant Soundbridge 是將周围环境中的声音转化为机械振动,刺激中耳结构或直接传递到内耳以以实现优秀的声音感知。 Vibrant Soundbridge 是无法使用传统助听器或因助听器成效不佳而不满意的患者之首选。Vibrant Soundbridge 的特殊设计令其成为迄今最可靠的设备,其非常灵活的使用方式可最有效地补偿不同类型及程度的失听。 Vibrant Soundbridge 正步入成功的新纪元,它的 Amadé 音讯处理器采用增强型技术,可以带来更好的听觉体验。 发明者Geoffrey Ball 是一位双侧双侧VSB植入者,之后欧美批准振动声桥用于治疗传导性和混合型聋,2009FDA批准用于儿童植入,2010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自1996年以来,已有数万患者植入了振动声桥,全球已超过360个植入中心。
突发性耳聋(以下简称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暴聋。De Klevn(1944年)首先描述此病,发病率逐年有所增加,1万人中约有10.7人发病,占耳鼻喉科初诊病例的2%。两耳发病占4%,其中一半两耳同时发病,也有报告高达17%者。性别、左右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亦增加,患病时年龄在40或40岁以上者占3/4。其发病急,进展快,治疗效果直接与就诊时间有关,应视为耳科急诊,就诊时间以一周内为宜,十日后就诊效果不佳。
振动声桥是一种新型的中耳植入装置,适用于中度到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聋、传导性聋和混合性聋的成人和儿童。振动声桥不仅能把外界声音转化为人耳内的机械振动,传送至中内耳,同时还能放大增益声音,符合人体的听觉生理。振动声桥包括植入体和听觉处理器两部分,听觉处理器不足一枚一元硬币大小,通过磁性吸附在隐蔽的头发里,接收并编码声音发送到植入体;体内植入体接收信号并驱动传感器产生振动,带动听骨链振动或直接把振动传到内耳,振动被内耳接收后,最终感知为正常听觉的声音,该过程与正常的传声过程一样,听到的声音更加真实自然。对于不同的听力损失情况来调整增益强度,非常适合各类传统中耳手术效果欠佳或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使用。 振动声桥是目前改善听觉最成功的中耳植入设备,已在欧美国家成功应用超过13年,相对于其他助听设备,振动声桥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为聆听要求较高或因无法佩戴助听器的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适用于先天小耳畸形;传统鼓室-听骨链重建无法改善听力的传导性聋(如粘连性中耳炎、次颅底术后的传音障碍、特殊的耳硬化、鼻咽癌放疗后听力障碍);混合性耳聋;中到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等。 从听力感知的角度看,振动声桥可以避免噪音环境下助听器即放大声音又放大噪音的局限,其声音更加真实自然,无外耳道封闭带来的阻塞和不适感。从美容的角度看,振动声桥小巧的听觉处理器借磁性吸附在耳后的头发下,佩戴时隐蔽舒适美观。从使用者的反馈看,听到的声音更加清晰自然。如您有中度到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聋,佩戴助听器效果欠佳或因外耳道炎症不适合配戴助听器、有慢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听力重建手术失败、鼻咽癌放疗后聋及小耳畸形外耳道闭锁等疾患,请及时来我科检查治疗,及时改善听力回归精彩“有声”世界。
早报讯(记者赖小玲)3月3日是第十三个全国爱耳日,本次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主题为“减少噪声,保护听力”。今日,泉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将举办一场以人工耳蜗为主题的健康公益讲座,告诉人们怎么保护听力以及听力受损后应该怎么做。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福建全省残疾人总数为221万,其中听力语言残疾人有68.8万,占总残疾人数的31.1%,居六类残疾人之首。每年新生的聋儿近千名,除此以外,每年还新增很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耳聋患者,如外伤、鼻咽癌化疗后遗症、药物性耳聋、突发性耳聋和老年性耳聋,以及因暴露在环境噪声中而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导致的耳聋等,这些耳聋患者称为成人语后聋患者。 不管是先天性耳聋或语后聋患者,他们都丧失了生活和工作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负担,因此,教育人们如何保护听力、预防耳聋显得很有必要。 泉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为加强大家对人工耳蜗知识的了解,加深患者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认识,举办了2012年爱耳日“人工耳蜗知识讲座”。今日,将会有多位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人工耳蜗基础知识,以及如何手术,人工耳蜗产品知识,人工耳蜗术后康复知识。 出席专家有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叶胜难,首都医科大学听力学硕士路绩云,墨尔本大学听障教育硕士李心怡。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常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不当的捏鼻鼓气或擤鼻或因外伤性鼓膜穿孔导致的感染等引起。临床表现表现为耳痛、发热、耳内流脓量多,听力下降或耳鸣、眩晕等。通过耳镜检查可见鼓膜显著充血,若鼓膜已穿孔则有脓液流出,听力检查多为传导性聋,少数患者可因耳蜗受累而出现混合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少数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或婴幼儿因不能陈述病情,常表现为发热、哭闹不安、抓耳摇头,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是造成治疗不及时的一个重要因素。治疗指南1、全身治疗 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一般可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如早期治疗及时得当,可防止鼓膜穿孔。鼓膜穿孔后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参照其结果改用敏感的抗生素。有部分患者因观念上存在使用抗生素对身体不好,而排斥或拒绝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或者有些患者因持续使用抗生素几天后效果不明显而频繁改用其他抗生素,这些都对疾病的治疗有害无益。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一般用10天左右,或用至鼓膜充血消失。2、局部治疗㈠鼓膜穿孔前:①1%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 ②1%麻黄碱液和含有激素的抗生素滴鼻液,可改善咽鼓管通畅度,减轻局部炎症。③若经局部治疗无效且症状较重,或穿孔太小,引流不畅,应行鼓膜切开术以利通畅引流。怀疑有急性乳突炎应行X线片或CT扫描证实后立即行乳突切开引流术。㈡鼓膜穿孔后:①先以3%过氧化氢溶液尽量彻底清洗并拭净外耳道脓液或用吸引器将脓液吸净。(注意吸引器负压不可过大)②局部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如0.3%氧氟沙星(泰利必妥)滴耳液,复方利福平液等,禁止使用粉剂,以免与脓液结块,影响引流。③脓液减少、炎症逐渐消退时,可用甘油或乙醇制剂滴耳;如3%硼酸乙醇甘油,3%硼酸乙醇,5%氯霉素甘油等。④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完全消退后,部分患者的鼓膜穿孔可自行愈合。注意事项1、儿童在吮奶时乳汁可经咽鼓管流入中耳,易引发此病,因此要掌握好喂奶技巧。2、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控制感染,直至症状消退后5~7日停药,务求彻底治愈。不可症状消退后即停药,以免变成慢性中耳炎。3、理疗,如红外线、超短波等,有助于消炎止痛。4.全身支持疗法,注意休息,调节饮食。5.局部用药时要遵守医生医嘱,不乱用药。6、要积极治疗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7、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广泛开展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陈旧性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者禁止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