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的病因复杂,分为合并鼻息肉和没有合并鼻息肉两大种类型。由于临床上很多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往往合并鼻息肉,因此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治疗是很多慢性鼻窦炎患者关心的问题。一、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药物治疗效果如何?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鼻息肉会缩小。特别是皮质类固醇药物如强的松等,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会看到息肉明显缩小。二、慢性鼻窦炎患者只要出现了鼻息肉,是不是就要尽快做鼻内镜手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可有鼻塞、流涕、头面痛、嗅觉减退、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出现鼻息肉如果没有明显的阻塞可以择期手术,对病程时间长、鼻塞症状明显,或有头痛、脓鼻涕多的患者要尽快鼻内镜手术。三、不手术的话会有哪些危害?会不会有癌变风险?鼻息肉不手术可能逐渐增大,可引发鼻窦炎、嗅觉障碍、头痛、记忆力下降等。鼻息肉通过肉眼或内镜检查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病理切片诊断。鼻息肉一般不会癌变,但是有时候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容易误诊为鼻息肉,不注意容易延误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有约10%的恶变概率。特别是单侧的鼻息肉、同侧鼻出血的病人最后病理可能诊断为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四、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手术效果如何?治愈率大概是多少?术后怎么评估效果?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效果还是不错的。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总体治愈的概率在80%以上。手术前手术后根据不同的临床表型、病理学特征需要不同疗程的药物治疗,对于合并鼻息肉、骨炎等病例需要长期治疗,手术只是治疗的开始。手术后换药是必须的,换药次数因人而异。手术后评估病人症状改善是最主要的指标,鼻腔检查是否有水肿、鼻息肉复发、疤痕狭窄、粘连等。五、手术可能会发生哪些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有多大?并发症和哪些因素有关?医生是如何避免这些并发症的?1.由于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操作空间狭小,鼻窦比邻颅底和眼眶,手术时可能导致颅内并发症和眶眼并发症。比如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眶周淤血、眼球活动障碍、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手术后出现鼻出血、鼻腔粘连、鼻腔干燥等不适。2.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并发症的概率总体比较低,经过正规训练、有较多临床经验的医生发生手术并发症的概率比较低,级别较高的医院设备优良、医生训练有素,很少发生严重的并发症。3.并发症的发生①从病人方面:病人病史长、病变严重增加并发症概率。如果有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血压高、血管变脆、手术前没有规范药物治疗、术中容易出血等会增加手术并发症的概率。②从医方来:医院的影像设备特别是CT拍出来的图片是否清晰,手术设备是否优良完备、医生是否经过正规培训并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等等,都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关系。4.训练有素的医生手术前会详细了解病人的病情,用药情况,仔细分析病人的影像学资料,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根据术中情况最大程度规避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鼻内镜外科手术技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至今,技术已经日渐成熟。鼻内镜高清视频下能做到精准操作,而不是原来额镜下凭感觉做手术,从手术的精确程度和治疗效果而言,可以用颠覆性的变化来形容。国内大医院经过严格培训的鼻内镜外科医生,鼻窦炎治愈率非常高,而且手术并发症极少,绝大部分病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理想的疗效需要先进的手术设备,当然最重要的是医生娴熟的手术技术、先进的诊疗理念。良好的医患沟通、患者的积极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希望广大鼻窦炎患者能仔细阅读“十点注意事项”,顺利康复。1 术前准备:一般慢性鼻窦炎术前经过系统的内科药物保守治疗不能缓解,可以选择手术,对于少数重度鼻窦炎可以直接选择手术。术前医师会给予抗炎药物、鼻喷剂治疗1到2周以上,合并鼻息肉的患者可口服激素类药物。手术前至少一周内不要服用银杏叶片、丹参、人参及西洋参等扩张血管药物,这些药物可以使术中及术后容易出血。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把血压和血糖控制在适当范围。2 CT检查:入院后常规的术前各项检查必不可少,需要排除手术禁忌症。鼻窦CT必须完备,复杂病历最好有三个维度的CT片(水平位、轴位、冠状位),相对简单病例最少要有冠状位CT影像,医生手术时需要脑子里面重构三维图像,这些对于关键部位的操作至关重要。3 手术风险:鼻内镜手术区域由于比邻眼眶和颅底,有一定风险,术前患者应该对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所了解,但不必过于紧张,一位经验丰富的鼻内镜外科医生这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非常低,即使不慎出现问题也能在术中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而不至于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比如失明、脑脊液鼻漏、颈内动脉出血等。4 鼻腔填塞:由于诊疗技术的进步,鼻内镜手术止血彻底后可以微填塞或不填塞,即使填塞通常也是使用高分子膨胀海绵或者可降解的纳吸棉等,而不是传统的填塞油纱条,因此患者的痛苦比之前传统手术会小很多。不填塞或使用具有通气功能的填塞物,术后即刻可以经鼻呼吸,不影响鼻腔通气。大部分患者术后还是会出现头部胀痛,流眼泪、眼眶不适感,鼻腔有少量渗血,这都属于正常的术后反应而不必紧张。患者可以要求医师给予镇痛减轻术后疼痛,止痛药不会影响治疗效果。填塞材料一般在手术后1-3天左右去除,但少数出血多的患者可能会延长。5 麻醉选择:可以选择局麻或者全麻。全身麻醉手术的优点是没有术中的痛苦,还可以让术者从容操作。个别患者病变不重,估计手术时间短,可以选择局麻手术。局麻的优点是比全麻出血少,而且患者术中的反应有时可以避免并发症出现,而且费用少。具体麻醉方式应该术前与主刀医生进行沟通交流,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6 术后处理:鼻内镜手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手术只是完成了一半,术后随访换药同样非常重要,没有随访就是半途而废。术后会出现鼻腔粘连,囊泡形成甚至已经开放的窦口再次闭锁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7 换药时机:术后换药一般根据病情不同,医生会交代复诊的时间。通常第一次在术后1周左右,之后2-4周复诊一次,通常3个月后可1-3个月复查一次。8 鼻腔冲洗:术后应该常规进行鼻腔冲洗,现在使用生理性海水冲洗较为普遍也易于掌握,自术后3天到7天开始进行鼻腔冲洗,应连续坚持数月,霉菌性鼻窦炎需要冲洗更长时间。有出血倾向的可以适当推迟冲洗,冲洗时不可太用力。9术后用药:应该常规使用鼻喷激素减少复发、促进黏膜恢复。抗过敏药物、促进粘液排出的药物常规使用一段时间。部分患者需要服用大环内酯类药物防止复发,一般推荐小剂量使用至少2个月。鼻息肉通常需要口服激素一段时间。10饮食问题:手术前后宜清淡饮食,可以多吃容易消化和水果、蜂蜜等可以保持大便通畅,这可以减少因排便困难导致血管内压力增高引起出血。如果手术中出血较多可以吃猪血、猪肝等,补充铁元素。希望广大患者理解与配合,医患共同努力,祝愿所有患者远离鼻窦炎的困扰,恢复畅快呼吸。
尘螨简介:尘螨分布于世界各地,肉眼不易分辨。理想的温度是22-35℃,湿度80%左右。尘螨又以屋尘螨和粉尘螨最为常见。屋尘螨存在于沙发、厚重地毯、床尘和衣尘中。粉尘螨常见于房屋灰尘、仓库尘屑、储存的粮食等地方。尘螨是常见的过敏原。高浓度的螨虫可诱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如果能减少接触尘螨、尸体及其排泄物等,就可以减轻甚至消除过敏症状。那么平常居家应该怎么做才能远离尘螨困扰?一、通风、除湿:房间注意通风并保持干燥,减少灰尘沾染。保持室内湿度在百分之五十以下,是降低尘螨及其致敏物最重要的方法,阴雨潮湿时期可使用空调除湿功能降低室内湿度。二、少用滋生尘螨家具:少用地毯,减少家里的针织沙发、厚窗帘布。家具使用不易滋生尘螨的材质。扫地不用扫把防止扬尘,清洁擦拭家具地、板使用湿抹布及拖把等。三、宠物不入卧室:卧室不放毛绒玩具、宠物禁止进入卧室。四、阳光暴晒:屋尘螨是透明的,在太阳光暴晒可抑制其生长。所以被子、床单、衣物、垫子等日光下暴晒3小时以上可以清除部分尘螨。还可以将衣物用黑袋子包装后阳光下暴晒。五、高温烫洗床品、寝具:尘螨及尸体和排泄物等是水溶性,55-60℃温水可以清除螨。也可以先冷冻后再清洗。前提是使用的寝具材质必须可耐热水清洗的。六、冷冻除螨:毛绒玩具、体积较小的物品放到冰箱冷冻室内24小时以上,可以杀灭尘螨。七、强力吸尘:床垫和沙发可以使用强力真空吸尘器清洁,吸尘器后部应装有微粒过滤器。吸尘器只能移除表面的尘螨及其他致敏物,较深层的则没有办法。八、防螨床品:床品寝具,使用高密度织法达到足够小孔径才可以到达防螨功效。枕头、床褥尘螨含量最多,起床时不要立即整理床品、叠被子等。九、慎用化学防螨剂(杀螨剂):因为杀螨剂可能会残留、杀螨剂本身也可能引发其他过敏现象。十、清理空调系统及滤网:因尘螨可以聚积在空调系统中,步骤还可去除灰尘、碎屑及霉菌过敏原。如何知道床铺、沙发、窗帘上是否有尘螨、尘螨的浓度高低?市面上有售可以快速检测尘螨的试纸。
根据最新调查,在我国大陆地区人口中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为4%~38%,不同地区间差异较大。很多人问过敏性鼻炎有“根治”的方法吗?手术有用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回答两个概念,一、什么是“过敏性鼻炎”?二、什么叫“根治”?一、什么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的定义,根据最新的“过敏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的描述是: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主要症状有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过敏性鼻炎首先要有“变应原”,或者称为“过敏原”,然后这是一种慢性病,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正常的东西,你对这种物质产生强烈反应和不适。过敏反应就比如看门狗对环境的反馈,有些是只要有可疑情况就乱吠一通,有些狗就是有威胁的坏人来了也没有反应,你说哪一个更好?二、什么叫“根治”?何谓“根治”,从字面上理解,大致是经过几次治疗,用了几次药物或者手术治疗后,永不再犯的意思,即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根治”这个说法其实只适用于少数外科处理的疾病,比如像阑尾炎,手术切除阑尾,器官都没有了,以后自然也不会再犯病了,也就根治了。举个例子:以前有个手术叫“上颌窦根治术”,也叫柯-陆手术,最早于1893年由WeorgeGalterCaldwell和HenryPaulLuc所完成,故名Caldwell-Luc手术。近年由于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上颌窦根治术的适应范围已经较以前大大缩小,经鼻内窥镜手术已经部分取代该手术。最重要的是这个手术存在很多问题,手术切除了上颌窦黏膜,但是上颌窦骨壁还在,术后还存在上颌骨纤维化、囊肿形成及复发等问题。这个手术现在还有些医院在做,依然不能称为“根治”手术。理论上没有做到器官切除,很难称为根治。对于很多内科疾病来讲,根本没有“根治”这个说法。何况鼻子24小时不停在使用,有“过滤器”、“加湿器”、还有保护下呼吸道的功能,所以不可能把鼻子整个切除吧!既然不能“根治”,那么是不是没得治?其实不然:过敏性的治疗原则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概括地形容为"防治结合,四位一体"。环境控制主要是指避免接触变应原和各种刺激物,此乃本病防治策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通常很难达到这一目标。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和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三、手术能治疗过敏性鼻炎?手术可以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回答是yes,特别是对鼻塞效果好。手术治疗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经规范化药物治疗和/或免疫治疗,鼻塞和流涕等症状无改善,有明显体征,影响生活质量;2.鼻腔有明显的解剖学变异,如鼻中隔偏曲及伴有功能障碍者。目前对过敏性疾病本质的认识,这类疾病如果不治疗会不断恶化。但是只要不太影响我们的生活,规范治疗即可,不必过于恐慌。过敏反应是人体对可能有害物质的一种过度反应,不要认为是什么“体虚”、“抵抗力低下”等。而过度的反应对肿瘤细胞却有着密切的监视和攻击作用,所以有报道称过敏体质的人,患肿瘤的概率更低。总结对于“过敏性鼻炎”,就目前医学水平来说苛求所谓“根治”,是违反疾病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的。医生和患者的共同目标:了解患者的过敏原,适度的环境控制;用最小的代价,达到“临床治愈”,和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和生活。特别提醒:过敏性鼻炎不是感染性炎症。中文的“炎症”概念容易引起混淆,一说炎症就要用“消炎药”。其实“炎症”是外文翻译过来的名称,跟中文的“发炎”概念并不完全等同。很多病人自行用药,特别提醒过敏性鼻炎通常不用抗生素,以免滥用而出现不良后果。参考文献: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6, 51(1).Palm N W, Rosenstein R K, Medzhitov R. Allergic host defences.[J]. Nature, 2012, 484(7395):465-72.Strid J, Sobolev O, Zafirova B, et al. The intraepithelial T cell response to NKG2D-ligands links lymphoid stress surveillance to atopy.[J]. Science, 2011, 334(6060):1293-7.
☆1、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慢性鼻窦炎是诱发鼻息肉的主要因素吗,还是二者相互影响?慢性鼻窦炎的病因复杂,分为合并鼻息肉和没有合并鼻息肉两大种类型。鼻息肉发生后往往会阻塞鼻窦的引流通道引起鼻窦炎,所以通常鼻息肉会合并鼻窦炎。单纯的慢性鼻窦炎可以没有鼻息肉,但是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容易发展成为鼻息肉。☆2、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药物治疗效果如何?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鼻息肉会缩小。特别是皮质类固醇药物如强的松等,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会看到息肉明显缩小。☆3、慢性鼻窦炎患者只要出现了鼻息肉,是不是就要尽快做鼻内镜手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可有鼻塞、流涕、头面痛、嗅觉减退、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出现鼻息肉如果没有明显的阻塞可以择期手术,对病程时间长、鼻塞症状明显,或有头痛、脓鼻涕多的患者要尽快鼻内镜手术。☆4、不手术的话会有哪些危害?会不会有癌变风险?鼻息肉不手术可能逐渐增大,可引发鼻窦炎、嗅觉障碍、头痛、记忆力下降等。鼻息肉通过肉眼或内镜检查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病理切片诊断。鼻息肉一般不会癌变,但是有时候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容易误诊为鼻息肉,不注意容易延误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有约10%的恶变概率。特别是单侧的鼻息肉、同侧鼻出血的病人最后病理可能诊断为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5、手术可能会发生哪些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有多大?并发症和哪些因素有关?医生是如何避免这些并发症的?(1)由于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操作空间狭小,鼻窦比邻颅底和眼眶,手术时可能导致颅内并发症和眶眼并发症。比如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眶周淤血、眼球活动障碍、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手术后出现鼻出血、鼻腔粘连、鼻腔干燥等不适。(2)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并发症的概率总体比较低,经过正规训练、有较多临床经验的医生发生手术并发症的概率比较低,级别较高的医院设备优良、医生训练有素,很少发生严重的并发症。(3)并发症的发生,从病人方面,病人病史长、病变严重增加并发症概率。如果有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血压高、血管变脆、手术前没有规范药物治疗、术中容易出血等会增加手术并发症的概率。从医方来说,医院的影像设备特别是CT拍出来的图片是否清晰,手术设备是否优良完备、医生是否经过正规培训并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等等都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关系。(4)训练有素的医生手术前会详细了解病人的病情,用药情况,仔细分析病人的影像学资料,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根据术中情况最大程度规避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效果如何?治愈率大概是多少?术后怎么评估效果?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效果还是不错的。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总体治愈的概率在80%以上。手术前手术后根据不同的临床表型、病理学特征需要不同疗程的药物治疗,对于合并鼻息肉、骨炎等病例需要长期治疗,手术只是治疗的开始。手术后换药是必须的,换药次数因人而异。手术后评估病人症状改善是最主要的指标,鼻腔检查是否有水肿、鼻息肉复发、疤痕狭窄、粘连等。本文系许元腾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人人都希望有个良好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是工作、学习、生活的必要条件,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电子设备的普及,人类运动和活动减少,饮食结构越来越不健康,肥胖患者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遭受鼾症的困扰,鼾症不仅影响同一屋檐下的对方,对打鼾者本人会造成更严重的影响。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指每晚7小时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小时并伴有嗜睡等临床症状。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呼吸气流完全停止10秒以上;低通气是指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幅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有血氧饱和度较基础水平下降≥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是指每小时睡眠时间内呼吸暂停加低通气的次数。通俗的讲,正常情况畅通的呼吸道可以让空气自由进出人的肺部。呼吸道被阻塞,暂时性的停止呼吸,时间达到10几秒甚至数分钟,情况严重时一个晚上这种暂停可以发生多达几百次,患者体内缺氧,经常觉醒甚至难以进入深睡眠,这样的暂停、缺氧使不断觉醒,睡眠片段化,得不到充足的睡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1、 肥胖2、饮酒3、吸烟4、鼻咽部解剖结构异常5、镇静药物的使用6、神经肌肉功能减退7、遗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自觉症状1、打鼾2、白天嗜睡3、晨起头痛、头晕、口干4、不明原因的高血压5、夜尿增加6、男性性功能减退7、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潜在危险1、 高血压2、心脏病3、心律失常4、中风5、其他缺氧的相关疾病6、驾车时疲倦引发交通事故如何诊断?怀疑患有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应向专科医生咨询或就诊,行睡眠监测,根据结果可以诊断或排除。分类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erpnoea syndrome简称OSAHS),即在睡眠中因上气道阻塞引起呼吸暂停,表现为口鼻腔气流停止而胸腹呼吸动作尚存在。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并造成多器官损害的睡眠呼吸疾病,是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entral sleep apnea syndrome简称CSAS),即口鼻腔气流和胸腹呼吸动作同时停止。主要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功能障碍或支配呼吸肌的神经或呼吸肌病变,虽然气道可能无堵塞,但呼吸机 不能正常工作导致呼吸停止。 3、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mixed sleep apnea syndrome简称MSAS),即上述两者并存,以中枢性呼吸暂停开始,继之表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睡眠中潮气量减小,即呼吸气流降低超过正常气流强度的50%以上,伴血氧饱和度下降3%以上称为呼吸不全或低通气)。分度病情严重程度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轻度5-15次/小时85%-90%中度15-30次/小时80%-85%重度≥30次/小时≤80%如何治疗?首先建议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采取侧卧位睡眠;戒烟、戒酒、停止服用镇静药物;保持鼻腔通畅。治疗可以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 1.经鼻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此法是目前治疗OSAHS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CPAP犹如一个上气道的空气扩张器,可以防止吸气时软组织的被动塌陷,并刺激颏舌肌的机械感受器,使气道张力增加。可单独作为一种疗法,也可和外科手术配合使用,但一般患者难以长期坚持。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大部分患者通过CPAP治疗,都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而在国内,绝大部分医院,由于认知问题,绝大部分病人的治疗方法还是手术。 2.各种矫治器。睡眠时戴用专用矫治器可以抬高软腭,牵引舌主动或被动向前,以及下颌前移,达到扩大口咽及下咽部,改善呼吸的目的,是重要辅助手段之一,但对重症患者无效。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OSAHS的基本方法,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和消除气道阻塞,防止气道软组织塌陷。选择何种手术方法要根据气道阻塞部位、严重程度、是否有病态肥胖及全身情况来决定。常用的手术方法有以下几种。 1、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这类手术仅用于儿童OSAHS患者。 2、鼻腔手术:由于鼻中隔弯曲、鼻息肉或鼻甲肥大引起鼻气道阻塞者,可行鼻中隔成形术,鼻息肉或鼻甲切除,以减轻症状。 3、扁桃体切除+悬腭垂腭咽成形术(UPPP):切除肥大的扁桃体后切除腭垂过长的软腭后缘和松弛的咽侧壁黏膜,将咽侧壁黏膜向前拉紧缝合,以达到缓解软腭和口咽水平气道阻塞的目的,但不能解除下咽部的气道阻塞,因此一定要选好适应证。4、舌成形术或舌体组织消融术:由舌体肥大、巨舌症、舌根后移、舌根扁桃体增大者,可行舌成形或舌体部分消融术。鼾症业已成为困扰现代社会人群的一大类疾病,包括儿童患者、成年患者就老年患者,健康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是拥有良好睡眠的前提,让我们关注健康、关注睡眠! 2015.2.23
经使用助听器听力语言康复效果不好的双耳重度或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包括各种先天性耳聋、药物性中毒性耳聋、病毒性感染所致的耳聋、突发性耳聋、噪声性聋以及老年性聋等均适合接受人工耳蜗治疗。目前国内对于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症的共识如下:语前聋患者的选择标准:植入年龄通常为12个月~6岁。植入年龄越小效果越佳,但要特别预防麻醉意外、失血过多、颞骨内外面神经损失等并发症。目前暂不建议为6个月以下的患儿植入人工耳蜗,但脑膜炎导致的耳聋因面临耳蜗骨化的风险,建议在手术条件完备的情况下尽早手术。6岁以上的儿童或青少年需要有一定的听力言语基础,自幼有助听器佩戴史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史。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经综合听力学评估,重度聋患儿佩戴助听器3~6个月无效或效果不理想,应行人工耳蜗植入;极重度聋患儿可考虑直接行人工耳蜗植入。无手术禁忌症。监护人和/或植入者本人对人工耳蜗植入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具备听觉言语康复教育的条件。语后聋患者的选择标准:各年龄段的语后聋患者。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依靠助听器不能进行正常听觉言语交流。无手术禁忌症。监护人和/或植入者本人对人工耳蜗植入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摘录自《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13)》
突发性耳聋(以下简称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暴聋。De Klevn(1944年)首先描述此病,发病率逐年有所增加,1万人中约有10.7人发病,占耳鼻喉科初诊病例的2%。两耳发病占4%,其中一半两耳同时发病,也有报告高达17%者。性别、左右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亦增加,患病时年龄在40或40岁以上者占3/4。其发病急,进展快,治疗效果直接与就诊时间有关,应视为耳科急诊,就诊时间以一周内为宜,十日后就诊效果不佳。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常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不当的捏鼻鼓气或擤鼻或因外伤性鼓膜穿孔导致的感染等引起。临床表现表现为耳痛、发热、耳内流脓量多,听力下降或耳鸣、眩晕等。通过耳镜检查可见鼓膜显著充血,若鼓膜已穿孔则有脓液流出,听力检查多为传导性聋,少数患者可因耳蜗受累而出现混合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少数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或婴幼儿因不能陈述病情,常表现为发热、哭闹不安、抓耳摇头,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是造成治疗不及时的一个重要因素。治疗指南1、全身治疗 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一般可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如早期治疗及时得当,可防止鼓膜穿孔。鼓膜穿孔后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参照其结果改用敏感的抗生素。有部分患者因观念上存在使用抗生素对身体不好,而排斥或拒绝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或者有些患者因持续使用抗生素几天后效果不明显而频繁改用其他抗生素,这些都对疾病的治疗有害无益。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一般用10天左右,或用至鼓膜充血消失。2、局部治疗㈠鼓膜穿孔前:①1%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 ②1%麻黄碱液和含有激素的抗生素滴鼻液,可改善咽鼓管通畅度,减轻局部炎症。③若经局部治疗无效且症状较重,或穿孔太小,引流不畅,应行鼓膜切开术以利通畅引流。怀疑有急性乳突炎应行X线片或CT扫描证实后立即行乳突切开引流术。㈡鼓膜穿孔后:①先以3%过氧化氢溶液尽量彻底清洗并拭净外耳道脓液或用吸引器将脓液吸净。(注意吸引器负压不可过大)②局部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如0.3%氧氟沙星(泰利必妥)滴耳液,复方利福平液等,禁止使用粉剂,以免与脓液结块,影响引流。③脓液减少、炎症逐渐消退时,可用甘油或乙醇制剂滴耳;如3%硼酸乙醇甘油,3%硼酸乙醇,5%氯霉素甘油等。④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完全消退后,部分患者的鼓膜穿孔可自行愈合。注意事项1、儿童在吮奶时乳汁可经咽鼓管流入中耳,易引发此病,因此要掌握好喂奶技巧。2、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控制感染,直至症状消退后5~7日停药,务求彻底治愈。不可症状消退后即停药,以免变成慢性中耳炎。3、理疗,如红外线、超短波等,有助于消炎止痛。4.全身支持疗法,注意休息,调节饮食。5.局部用药时要遵守医生医嘱,不乱用药。6、要积极治疗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7、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广泛开展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陈旧性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者禁止游泳
听力健康是保障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的重要基础。维护老年听力健康,能预防和减缓老年听力损失的发生,降低老年痴呆、焦虑抑郁和跌倒等风险,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1.远离噪声环境。避免近距离或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在噪声环境下应佩戴防护耳罩、耳塞或用手紧捂双耳尽快离开。2.科学使用耳机。选择佩戴舒适、音量可调的耳机。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每隔1小时休息一次。耳机音量以“能听到”为合适音量。3.注意耳部卫生。尽可能保持耳道干燥。尽量少掏耳朵,出现耳道堵塞等问题,应及时到医院处理。4.合理使用药物。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并定期评估药物使用对听力的影响,必要时请医师或药师调整用药种类和数量。5.定期检测听力。每年尽可能做一次听力检查。6.及时看病就医。突然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痛、耳闷等症状应立即就诊。经常出现说话打岔、需要别人重复所说的话、调高电视或手机音量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7.尽早助听干预。对于存在听力损失并影响日常交流的老年人,应尽早进行规范的助听器验配或人工耳蜗植入等干预,辅以听力康复训练并定期跟踪复查。8.改善交流方式。尽量在安静明亮的环境中与听力损失的老年人交流,注意放慢语速、简化语言,不遮挡面部,可辅助使用手势等肢体语言。9.营造适听环境。创造听力损失老年人无障碍家庭环境,如安装可视门铃、震动报警器等,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感。10.关爱听障老人。家人和照护者要帮助老年人丰富日常生活,增加对话交流,鼓励社交参与,缓解老年人孤独感,延缓认知功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