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了,各个中医院的三伏贴门诊门庭若市。天气的炎热和患者的热情交汇在一起,形成了小暑时节的热点。三伏贴起源于清代,发展于最近几年,是中医“治未病”的特色疗法。中医的特点是辨证论治,治疗方法是个性化的,私人订制。当大家一窝蜂地做一件事儿的时候,多是出现了认知上的偏差。很多宣传材料上笼统地讲:三伏贴能预防和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哮喘、慢性咳嗽、反复感冒……大量有这类疾病的朋友纷纷成为三伏贴的拥泵。且慢,贴敷之前,先要辨别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三伏贴。三伏贴的理论依据是《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属于冬病夏治。冬病就是秋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这类疾病多是身体阳气不足,或者体内有寒邪导致的。三伏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日子,毛孔腠理开放,这时候使用三伏贴,药物吸收好,且能借助自然界的阳气,温补身体阳气,驱散寒邪,预防秋冬季发病。可见,三伏贴是针对阳气不足,体质虚寒的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哮喘的朋友。如果你是怕热、口干口渴、喜欢喝凉水、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呼气灼热、黄鼻涕黄痰、大便干、小便黄,属于热性体质,使用三伏贴是火上浇油。幼童更应该谨慎选择三伏贴疗法。古人认为孩子生理病理特点是“小儿纯阳之体,最宜清凉”,是说幼童阳气旺盛,易生热病,阴津易伤,治疗多用清凉药物。多数呼吸道疾病的孩子都是肺胃热盛的,后背热,手脚心热,出汗,急躁,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厚腻……而且孩子皮肤娇嫩,容易过敏,起泡。幼童一定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治疗方案。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可见咽喉干燥、痒痛不适、异物梗阻感或干咳少痰、喜清嗓等症状。由于现代社会明显加剧的空气污染、精神压力、熬夜及饮食不节的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发病率逐年上升,属多发病和难治病。但是,难治不等于没治。中医耳鼻喉科创始人、第二届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治疗慢性咽炎的痊愈率达到88%,说明只要治疗正确,就可以取得满意疗效。慢性咽炎常见以下几种病因:1.急性咽炎反复发作;2.鼻炎、鼻窦炎的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黏膜、或张口呼吸,引起咽部黏膜干燥;3.烟酒过度、粉尘及有害气体或辛辣食物的刺激;4.职业因素(教师等);5.全身因素:贫血,消化不良,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肝肾疾病,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紊乱等。6.过敏因素:吸入性过敏原,食物过敏原,可引起过敏性咽炎。慢性咽炎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黏液腺肥大,分泌功能亢进,粘液分泌增多,黏液腺周围的淋巴组织增生。虽然是“炎”,但并不是细菌、病毒感染,所以无需服用抗菌素和抗病毒药。西医的“炎”,虽然是由两个“火”组成,却不等同于中医的“热”,不一定需要清热解毒。那么应该怎么治疗呢?首先,要去除病因:戒除烟酒;积极治疗急性咽炎和鼻、鼻窦炎症;避免吸入粉尘及有害气体;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治疗全身性疾病,增强免疫力。其次,服用中药治疗。有的患者几乎服用过医院或者药房能够买到的所有治疗慢性咽炎的中成药,症状却不减轻,甚至还增加了胃疼、腹泻、畏寒、倦怠乏力等新毛病。明明说明书上写明治疗咽炎,为什么不见效呢?于是有人得出结论:慢性咽炎不可治。其实,这是不了解中医的治病特点: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中医开药,不是同一种病都开同一种药,而是辨别患者的寒热虚实,再审因求治。同一种疾病,有的需要补气,有的需要养阴,有的需要活血,有的需要化痰……如果没有请专业的中医大夫辨别病因病机,盲目服药,很有可能南辕北辙,不仅治不好病,还给身体带来更大伤害。现在治疗慢性咽炎的中成药,多为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类药物。如果你表现为咽干,喜欢喝水,甚至喜欢喝凉水,咽部异物感,清嗓,痰粘难咳,大便干燥,小便黄,舌瘦红,少苔,那你可以选择这类中成药。但是,慢性咽炎的病机远非这么简单,它是脏腑功能失调在咽部的表现,跟五脏六腑都有关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脾胃虚弱:咽部不适,清嗓,有白痰,虽然咽干,却不喜欢喝水,只是润润嗓子,饮水稍多就感觉胃部不适,胃胀,反酸嗳气,大便不成形,倦怠乏力,四肢沉重,舌胖淡有齿痕。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认为,慢性咽炎“脾土衰弱者十居八九”,“脾一虚,则精微难化,精微难化,则津液无处而来,……无津液以濡养,咽喉哪得不干。自古以来比较少有人来注意,可是笔者体会很深”。这类患者应该治以健脾益气,升清利咽。如果误服了清热解毒,养阴利咽之品,则寒凉伤胃,雪上加霜。瘀血阻络:咽部异物感,刺痛,清嗓。这类患者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咽部粘膜暗红,肥厚,淋巴滤泡增生,还可见舌下脉络粗紫。血液运行周身,给身体提供养分,若气虚或气滞、寒凝,则血液运行不畅,出现瘀血阻络,瘀阻的部位就会出现各种症状。而瘀血阻络的部位,则与患者本身的身体状态有关,如老年患者,心气不足,容易瘀阻在心脏,出现胸闷心痛;长期站立者,容易引起下肢血脉瘀阻,出现静脉曲张……经常讲话、吸烟或反复感冒的患者,咽部比较薄弱,则易引起咽部黏膜血脉瘀阻,发为慢性咽炎。瘀血阻络者,治疗应该活血通络,消肿利咽。血液得温则行,得寒则凝,误用清热解毒药,不利于瘀血消散,反而加重病情。肾阳不足:咽痛,咽部异物感,遇冷或进食冷饮凉食加重,白痰清稀。平时畏寒,手脚冰凉,不喜饮,饮水喜温,饮后即尿,夜尿频,腰酸,困倦乏力,嗜睡,月经量少,阳痿早泄。中医认为,寒主痛,阳虚患者的咽痛病机为寒邪凝滞咽部黏膜,治疗当温补肾阳,利咽止痛。使用清热解毒药,无疑会进一步损伤肾阳。临床中还可见到肝气郁结、气滞痰凝等等很多证候,情况比较复杂,需要正规的中医大夫才能准确判断。这类患者,临床中没有合适的中成药可供选择。只能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辨证论治,服用汤药。慢性咽炎需要治疗多久呢?无论身体哪个部位的慢性炎症,基本病机都是正气不足,治疗以提高机体正气来达到消除局部慢性炎症的目的。那么这类疾病的治疗需要多久呢?中医大家蒲辅周对此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治外感方如大将,消灭入侵之敌,治内伤方如丞相,治理国家,这是人们对方药性能的比喻之谈。外感多为六淫犯人,其来急,其变速,其证险,尤其是温病。这就要求在短时间内克敌制胜,故用方多猛,犹如行军打仗一般,争分夺秒。内伤多为七情所伤,饥饱劳役,日积月累,正气日渐削夺,人多不觉,或虽有感觉,但因影响不大而忽略。这样由功能及脏器,病已形成才引起注意,由于其来渐,其势缓,其伤深,在治疗时要想急切见功,如奔跑太快,必致颠仆,且骤病易起,渐衰难复。因此,这类方药疗效相对显得缓慢,人们鉴于两类方药的性能不同,常称前者为“霸道”之方,后者为“王道”之方。长于治外感病者,崇“霸道”方而贬“王道”方,认为“王道”方如隔靴搔痒,不能治病,可有可无;长于治内伤者认为“霸道”方最伤正气,稍有过用,往往使病者越治越坏,甚至成为坏病。“霸道”方长于攻逐,其力猛,往往一看到某个症状明显消失,就易被认为有效。“王道”方多用于扶正,其效缓,因气血之生长本身就缓慢,易被误认为“无效”。其实两者各有千秋,要点在于用方之准确灵活。非“霸道”方不足以祛邪,非“王道”方难以扶正,两者不可偏废。古人比喻王道方为君子,所谓不求功而有功,不言德而有德,犹如无名英雄,其功妙在潜移默化之中。叶天士治疗虚损之疾,强调“王道无近功,多服自有益”。我早年读此体会不深,中年对此略有体会,晚年始领会深切。久病正衰,当以“王道”方为主,多服自有益,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惜乎有的病家,只图一时之快,有的医家着眼于急功近利,对于慢性虚损之疾而行“霸道”方极为有害。临床上因“霸道”方攻伐太过,加重病情者并非罕见。上工治病,不仅要治病,更要治心,千方百计嘱患者耐心治疗,才是好的医生。此点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言之颇祥,是医之道德也。蒲辅周的论述告诉我们:扶助机体正气无近功,需要耐心调理。那么慢性咽炎是否能根治呢?如果你能去除病因,积极治疗鼻部和全身疾病,提高免疫力,注意饮食起居,不熬夜,保持情绪稳定,加上3~5个月的持续的、正确的治疗,慢性咽炎是可以痊愈的。由于中医强调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在消除咽部症状的同时,全身其他症状也会减轻或消失,身体状态会好转。是否复发,就取决于你的自我保养了。
临床中,每天都会遇到咽喉异物感的患者,因咽喉堵闷不适而频繁清嗓,想把梗阻于咽喉部的异物或者痰浊清理出去。但无论多用力,都无济于事。每天吭咯清嗓,同事反感,家人烦恼,自己痛苦。这类患者,对待自己的症状,往往出现2个极端:1.怀疑自己得了肿瘤,不停地到处做各种检查:纤维喉镜,咽喉部核磁,颈椎CT,颈部B超,胸片,胃镜……虽然各项检查结果都没有发现异常,仍然不放心,甚至引起焦虑,吃不下睡不香。2.认为自己是梅核气,不予重视,不去就诊,自行购买逍遥丸、舒肝丸等药物服用。这两种做法哪个对呢?答案是,都不可取。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咽喉异物感不是一个疾病,只是一个症状,很多疾病都能出现这个症状。当你出现咽喉异物感时,应该明确诊断,以免贻误病情。正确的做法是,感觉咽喉不适时,尽快到耳鼻喉科就诊,在医生的帮助下,有针对性的选择必要的检查方法,明确病因病位病性,再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什么疾病能引起咽喉异物感呢?常见的有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咽喉良性或恶性肿瘤,食道或胃部疾病,甲状腺结节,颈椎病 梅核气等。咽喉不适,异物感,清嗓……医生首先会常规检查咽部。如果咽部黏膜充血、肥厚、淋巴滤泡增生,则可以诊断为慢性咽炎。如果扁桃体充血、有瘢痕、或隐窝口有脓栓,则为慢性扁桃体炎。之后,医生还会做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能全方位、清楚地看到咽喉部的情况,可以除外咽喉部的肿瘤或者囊肿。如果伴有进食时吞咽困难、反酸、嗳气等症状,则需考虑做胃镜,除外食道憩室、食道炎、肌肉痉挛、反流性食道炎等疾病。消化道疾病引起咽喉异物感或慢性咽炎,通过健脾升清、和降胃气后咽部症状多可明显减轻或消失。当然,机体很复杂,甲状腺结节、茎突综合征、颈椎病等多种疾病都可能引起咽喉异物感,应该遵医嘱,听从医生意见进行各项检查,如甲状腺B超、颈部正侧位片、颈椎核磁等,寻找病因,明确诊断。咽喉异物感的患者,做上述检查是十分必要的。我曾接诊过一喉癌术后患者,4个月前因咽喉部异物感,就诊内科,未做任何检查,按慢性咽炎和梅核气治疗3个月无效,转而求治耳鼻喉科,经纤维喉镜和病理检查才确诊为喉癌。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和检查,明确诊断后才能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者,服用汤药疗效较好。需要注意的是,慢性咽炎和慢性扁桃体炎并不一定是“上火”或者阴虚,还可能是脾胃虚弱、肝郁气滞、瘀血阻络、阳虚寒凝……,所以不能简单地清热解毒。治疗不当,雪上加霜。建议到医院请医生根据症状、舌脉辨证论治。咽喉部发现肿瘤者,则需考虑手术或者放化疗。茎突综合征比较严重者也可以考虑手术。如果是消化道疾病、甲状腺结节、颈椎病引起的咽喉异物感,建议分别就诊消化科、内分泌科或外科、骨科或针灸科、推拿科。经过各种检查,排除了以上疾病,才可以诊断为梅核气。梅核气属于神经官能症,多与情志不遂,气机紊乱有关。我曾诊治一女性患者,48岁,因咽喉异物感2个月,由邻居陪同前来就诊。纤维喉镜检查过程中,患者泪流满面诉说其家中所遭变故,明确告知症状与情志刺激有关。喉镜检查未见异常,中药治以疏肝解郁,化痰利咽,辅以疏导情绪得以痊愈。梅核气患者,在自我调节情志的基础上,服用汤药,或者用中药代茶饮,多可较快痊愈。代茶饮常选用口感较好、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花叶类药物。绿萼梅花3g,青皮6g。疏肝理气利咽,用于咽喉异物感,两胁胀痛。薄荷3g,玫瑰花3g。玫瑰花具有理气活血作用,故适用于咽部黏膜暗红肥厚者。绿萼梅花3g,陈皮6g。陈皮具有健脾理气化痰作用,用于肝郁气滞、腹胀纳呆、咳吐白痰者。因为理气药的药性偏燥,口干者可以加石斛10g,或者玉竹10g,防止耗伤津液。代茶饮力量较弱,若饮用2~4周后症状无缓解,建议服用汤药。总之,当你出现咽喉异物感时,既不要过度紧张,恐癌恐瘤,也不能置之不理,贻误病情。应尽快检查,明确诊断,正确治疗。本文系李洵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问:小女儿老是咳嗽流鼻涕,呼吸也不顺畅,一开始以为是感冒了,就去诊所看了,结果诊所医生说是腺样体肥大,建议去医院检查一次。我也不太懂,希望医生告诉我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怎么治疗?答: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部,属于淋巴组织,形状像半个剥皮的橘子。腺样体6~7岁时最大,一般10岁以后逐渐萎缩。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具有免疫功能。小儿腺样体肥大多发于2~6岁的孩子,主要症状为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还可伴有流涕、讲话含糊不清、头昏等症状,继发分泌性中耳炎,消化不良等疾病,甚至影响面部和身体发育。单纯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多继发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鼻部炎症,鼻分泌物倒流,刺激腺样体,导致腺样体肿胀、增生。腺样体肥大伴有扁桃体肥大,无鼻部症状的患儿,多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球蛋白等活性物质不足,作为代偿,机体自动启动了腺样体和扁桃体的免疫功能,产生免疫球蛋白。扁桃体和腺样体内的淋巴组织必须自我发育旺盛,才能适应身体的需要。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肥大。无论哪种情况,患儿都有免疫力低下,中医认为是脾胃虚弱。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凝聚于鼻咽和口咽部,形成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中医所说的痰浊,不单指呼吸道分泌物,中医认为:“凡人身上下有块者,多是痰”,所以肥大的腺样体和扁桃体,都可以作为痰浊治疗。不伴有鼻部炎症和部分伴有鼻部炎症,有白色分泌物的患儿,为本虚标实,脾胃虚弱,痰浊凝聚。脾虚土不生金,导致肺气不足,所以往往同时有肺气虚弱。患儿食欲差,腹胀,便秘或便溏,自汗,不耐风寒,遇风冷鼻塞流涕加重,易感冒,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伴有鼻部炎症,分泌物黄浊的患儿,则为本虚标热,脾胃虚弱,湿热上扰。鼻塞,流黄涕,进食过多时加重,呼气灼热,饮水喜凉,睡眠不踏实,磨牙,急躁,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腻。脾胃虚弱,痰浊凝聚,没有热像的患儿,饮食宜补气健脾,化痰散结为主。忌食生冷。脾胃虚弱,湿热上扰,鼻涕黄浊的患儿,饮食宜先清后补,但是清热不能过于苦寒,以免再伤脾胃。饮食不可一次进食过多,以免食积化热,病情加重。多数孩子服用中药可改善症状,避免手术。部分孩子对药物不敏感,服药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考虑手术治疗。
慢性咽炎不一定咽痛,其症状比较多,咽痛,咽干,异物感,咽痒,咽部烧灼感,清嗓,咳嗽,咳痰……每个人的表现不一样,但可能同时有几个症状。有的养生节目告诉大家,每人每天需要喝8杯水。很多慢性咽炎患者,尤其是以咽干为主要症状的慢性咽炎患者,也有这样一个理念:慢性咽炎需要多喝水,所以每天不停地喝水,甚至超过8杯。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临床中,常见到这样几种情况:1.感觉明显咽干,口干,但是饮不解干,饮后仍干。2.咽干,饮水后胃部不适,感觉水在胃中不下,恶心,却仍然咽干。3.饮后即尿,饮水后10几分钟就去小便,甚至感觉小便量比饮水量还多。4.饮水稍多就会出现眼睑或脚踝水肿。如果你有这几种情况,那么,你的咽干不是缺水造成的,你也属于不需要8杯水的人。咽干都是阴虚造成的吗?部分是,部分不是。打个比方:干冷的房间中,放一盆凉水,房间的湿度会很快增加吗?无疑,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把水放在火上烧开,水蒸气立刻弥漫房间,是不是湿度很快就会增加?所以,出现咽干,往往不是缺水,而是缺一把火,有火才能把水变成水蒸汽,润泽空气。濡润咽喉黏膜的,不是我们喝进去的水,而是黏膜分泌的粘液。从中医理论讲,《内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入道 ,下输膀胱。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 ,合于四时五脏阴阳 ,揆度以为常也。”喝进去的水,必须经过脾胃的吸收运化,才能生成津液,再经过肺脏的输布,布散于咽喉肌膜,起到濡润作用。显而易见,在这个过程中,脾胃的吸收运化功能起主要作用。如果脾胃虚弱,气虚或者阳虚,身体缺一把火,不能把水蒸腾为水蒸汽(即人体津液),那么喝多少水都不能缓解咽干。如果肾阳不足,会造成脾阳虚弱,也会出现上述现象。所以,慢性咽炎患者,最重要的不是喝水,而是调整肺脾肾的功能,肺脾肾的功能正常,机体就能生成津液,濡养咽喉。那么,慢性咽炎患者,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健康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中医跟西医的理念不同:中医是私人订制!中医承认个体差异,重视个体差异!不同体质的人,每天对水的需求量是不同的。阴虚体质,热性体质的个体,对水的需求量较大;气虚体质,阳虚体质的个体,对水的需求量较小。那么,没有统一标准,怎样知道自己的饮水量是否合适呢?根据小便判断,一是小便颜色,二是小便量。小便淡黄色,24小时5~6次就可以了。如果小便很黄,说明饮水不足,体内有垃圾没有排出去,需要饮水。如果小便清长,白色,次数很多,说明饮水超过需求量,应当适当减少饮水。饮水过多,增加肾的负担。尿量过多,会损伤机体阳气,造成阳虚更重。西医理论就是,排出了一些营养物质,如水溶性维生素,从而影响身体的生理功能。如果您是气虚或者阳虚体质,可能一日三餐进食汤类或者粥类就足够了,那就不必勉强自己喝水。如果您是阴虚或者热性体质,喝水少就会小便黄或有其他“上火”症状,可以适当多喝水。正确的饮水方法:喝温水,少量多次。这样水的利用率比较高。本文系李洵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腺样体和扁桃体都属于人体免疫器官,对维持呼吸道的免疫功能有重要意义。但当各种原因引起两者肥大,则会阻塞上呼吸道,成为病理状态。服用中药配合食疗对大多数患儿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小儿腺样体肥大多发于2~6岁的孩子,主要症状为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还可伴有流涕、讲话含糊不清、头昏等症状,继发分泌性中耳炎,消化不良等疾病,甚至影响面部和身体发育。单纯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多继发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鼻部炎症,鼻分泌物倒流,刺激腺样体,导致腺样体肿胀、增生。腺样体肥大伴有扁桃体肥大,无鼻部症状的患儿,多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球蛋白等活性物质不足,作为代偿,机体自动启动了腺样体和扁桃体的免疫功能,产生免疫球蛋白。扁桃体和腺样体内的淋巴组织必须自我发育旺盛,才能适应身体的需要。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肥大。无论哪种情况,患儿都有免疫力低下,中医认为是脾胃虚弱。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凝聚于鼻咽和口咽部,形成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中医所说的痰浊,不单指呼吸道分泌物,中医认为:“凡人身上下有块者,多是痰”,所以肥大的腺样体和扁桃体,都可以作为痰浊治疗。不伴有鼻部炎症和部分伴有鼻部炎症,有白色分泌物的患儿,为本虚标实,脾胃虚弱,痰浊凝聚。脾虚土不生金,导致肺气不足,所以往往同时有肺气虚弱。患儿食欲差,腹胀,便秘或便溏,自汗,不耐风寒,遇风冷鼻塞流涕加重,易感冒,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伴有鼻部炎症,分泌物黄浊的患儿,则为本虚标热,脾胃虚弱,湿热上扰。鼻塞,流黄涕,进食过多时加重,呼气灼热,饮水喜凉,睡眠不踏实,磨牙,急躁,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腻。脾胃虚弱,痰浊凝聚,没有热象的患儿,饮食宜补气健脾,化痰散结为主。忌食生冷。健脾益气的食物:①粮食类:籼米,粳米,糯米,小麦,甘薯,山药,茯苓,芡实(鸡头米),菱实,莲子肉。②蔬菜、肉蛋鱼类:大白菜,圆白菜,南瓜,扁豆,莲藕(熟食),芥菜,牛肉,鸡肉,羊乳,鹅蛋,鸽子蛋,鹌鹑蛋,带鱼,鲫鱼,鲢鱼,鳝鱼,鲈鱼。③坚果类:核桃,胡桃,榛子,栗子。④水果类:杏,李子,大枣,荔枝,苹果,樱桃,桂圆,桃,芒果,葡萄,木瓜。⑤其他:蜂蜜,红茶,黄芪。化痰散结的食物:①粮食类:芋头,薏米,赤豆。②蔬菜、肉蛋鱼类:海带,扁豆,萝卜,蘑菇,冬瓜,丝瓜,竹笋,银杏(白果),芹菜,茭白,荸荠,竹笋。③水果类:橘,金橘,杨梅,山楂,槟榔。④其他:普洱,桂花,陈皮。如果腺样体和扁桃体颜色暗红,可以食用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活血化瘀的食物:①蔬菜类:薤,油菜,菠菜,茄子,木耳。②水果类:桃,生山楂,杨梅。③其他:玫瑰花。脾胃虚弱,湿热上扰,鼻涕黄浊的患儿,饮食宜先清后补,但是清热不能过于苦寒,以免再伤脾胃。饮食不可一次进食过多,以免食积化热,病情加重。清热祛湿的食物:①粮食类:绿豆,薏米,赤豆,茯苓。②蔬菜、肉蛋鱼类:扁豆,萝卜,海带,蘑菇,黄瓜,苦瓜,冬瓜,丝瓜,竹笋,芹菜,茭白,荸荠,豆豉,鱼腥草。③水果类:橘,金橘,杨梅,山楂,槟榔。④其他:普洱,桂花,陈皮,菊花。属性寒凉的食物,不宜久食,鼻涕变白,或舌质变淡红,舌苔变白变薄,就停食。热象减轻后,改为健脾益气为主,可以食用上述健脾益气的食物。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临床可见咽喉干燥、痒痛不适、异物梗阻感或干咳少痰、喜清嗓等症状。由于现代社会明显加剧的空气污染、精神压力、熬夜及饮食不节的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属多发病和难治病。部分患者坚持服药数月,但慢性咽炎的症状却没有减轻,于是得出结论:慢性咽炎不可治。其实,慢性咽炎的治疗不仅仅依靠服药,其他因素,如生活起居、饮食、情绪等等都会影响疗效。首先,要请专业的中医师根据患者症状、舌脉辨证论治,有针对性的开药。其次,需要患者自己认真配合,主动调整生活起居、饮食和情绪。这样结合起来,慢性咽炎是可以治愈的。下面我们主要谈谈慢性咽炎的饮食调理。慢性咽炎患者,需要多吃什么食物?慢性咽炎的食疗与药物治疗一样,也需要辨证。临床中常见下面几类患者。1.脾气虚弱:咽部不适,异物感,咽干不喜饮,饮水喜温,清嗓,有白痰,倦怠乏力,四肢沉重,腹胀,便溏,面色萎黄。咽部黏膜色淡,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肿胀、融合,舌胖淡,苔薄白。健脾益气的食物:①粮食类:籼米,粳米,糯米,小麦,甘薯,山药,茯苓,芡实(鸡头米),菱实,莲子肉。②蔬菜、肉蛋鱼类:大白菜,圆白菜,南瓜,扁豆,莲藕(熟食),芥菜,牛肉,鸡肉,羊乳,鹅蛋,鸽子蛋,鹌鹑蛋,带鱼,鲫鱼,鲢鱼,鳝鱼,鲈鱼。③坚果类:核桃,胡桃,榛子,栗子。④水果类:杏,李子,大枣,荔枝,苹果,樱桃,桂圆,桃,芒果,葡萄,木瓜。⑤其他:蜂蜜,红茶,黄芪。2.肺肾阴虚:咽干喜饮,清嗓,痰粘难咯,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咽黏膜鲜红或暗红,干燥,舌瘦,红,少苔。补益肺肾的食物:①粮食类:山药,甘薯,芝麻。②蔬菜、肉蛋鱼类:大白菜,圆白菜,紫菜,菠菜,莲藕(生食),百合,银耳,豆腐,鸡蛋,鸭蛋,猪肉,鸭肉,墨鱼,甲鱼。③水果类:杏,李子,大枣,香蕉,柿子,梨,枇杷,梅,桑葚,无花果。④其他:蜂蜜,牛乳,豆浆,麦冬,西洋参,枸杞子,核桃,杏仁。3.痰凝血瘀:咽喉异物感,堵闷,时有刺痛,清嗓,睡眠打鼾,痰多,胸闷,腹胀,大便粘。咽黏膜暗红肥厚,淋巴滤泡增生融合,悬雍垂粗大,舌体胖,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苔厚腻。化痰的食物:①粮食类:薏米,赤豆。②蔬菜、肉蛋鱼类:扁豆,萝卜,海带,蘑菇,冬瓜,丝瓜,竹笋,银杏(白果),芹菜,茭白,苦瓜,黄瓜,荸荠,笋。③水果类:橘,金橘,杨梅,槟榔。④其他:绿茶,普洱,桂花,薄荷,陈皮。活血化瘀的食物:①蔬菜类:薤,油菜,菠菜,茄子。②水果类:桃,生山楂,杨梅。③其他:玫瑰花。三、慢性咽炎的饮食禁忌所有慢性咽炎患者,都忌食直接刺激咽部黏膜的食物:辛辣,冰激凌、冷饮等冰镇食物,巧克力、糖等过甜的食物。(一)脾气虚弱:忌食寒性食物。饮料:1.冰镇类饮料及水。2.有清热解毒药物成份的凉茶、绿茶、菊花茶、薄荷茶。食物:1.直接食用的冰镇食物,雪糕。2.属性寒凉的食物:①粮食类:绿豆、薏米、荞麦。三伏天内,可以饮用少量不冰镇的绿豆汤,解暑。体内湿邪较重,舌苔厚腻的时候,可以短期食用薏米粥。因其属性寒凉伤脾,不宜长期食用。孕妇慎食。②海鲜类:田螺(大寒)、螺蛳、贝壳类海鲜(如蛤蜊、生蚝、鲍鱼)和螃蟹。如果特别想吃,建议同时服食姜、芥末、黄酒等温性食物,以驱散其寒性。(注:鱼和虾可以吃。)③肉蛋类:猪肠、猪肾、马肉、鸭肉、鸭血、鸭蛋、青蛙。④水果类:西瓜、甜瓜、哈密瓜、香瓜、梨、橙子、火龙果、猕猴桃、枇杷、罗汉果、香蕉、柿子、柚子、杨桃、椰汁。(注:平性和温性水果有:荔枝、樱桃、苹果、大枣、桂圆、桃、葡萄等。)三伏天内,可以食用少量不冰镇的西瓜,解暑。⑤蔬菜类:黄瓜、苦瓜、冬瓜、荸荠、竹笋、西红柿、冬瓜、空心菜、茭白、海带、紫菜、芹菜、萝卜(生)、蘑菇、金针菇、芦蒿、豆腐、各种凉拌菜。(二)肺肾阴虚:忌食辛辣煎炸食物。(三)痰凝血瘀:忌食肥甘厚味。总之,慢性咽炎是多发病,难治病,但只要正确用药,保持情绪稳定,作息规律,加上饮食调理,是可以治愈的。
很多鼻炎患者,被鼻塞、流涕、头痛困扰,久治不愈,严重影响生活工作,于是不计代价地欲寻求所谓的“秘方”,期盼一剂药物就能带来鼻腔清爽,或者一针就能令鼻腔通畅,一劳永逸地永久脱离鼻炎的困扰。但是,真存在这样的秘方吗?有的患者,用所谓“祖传秘方”滴鼻后,出现鼻腔干燥、出血、疼痛;有的患者,服药后不仅鼻部症状未减轻,还出现腹泻、畏寒等不适。于是感觉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有人用药有效,为什么自己使用无效还有副作用呢?这是由于不了解中医基础知识和治病特点。中医治病用药,不是针对西医诊断的“病”,而是辨别寒热虚实,辨证论治。这个“证”,不是症状,而是病机,是证候,就是患者的病变部位和寒热虚实。治疗的时候,不是针对鼻塞、流涕这个症状,而是对病变脏腑的寒热虚实进行调理,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鼻部症状自然缓解。这也是治病求本,是全身调理。接受正确的治疗后,患者会欣喜地发现,鼻塞、流涕消失的同时,全身其他症状,如胃胀胃疼,易感冒,自汗,倦怠乏力,腰疼……等等也都得到缓解,而且疗效持久,不易复发。相反,只使用苍耳子、辛夷等药物治疗鼻炎,是西医的治“病”的思维,可能当时有点效果,但是停药立刻复发,而且会引起其他症状。单纯注重通窍排涕,是治疗了病变的末端,不调理脏腑的寒热虚实,是不能治愈的。更重要的是,机体很复杂,每个人的病机都不同,也可能不是单纯的寒、热、虚、实,会有寒热错杂、真假寒热、上实下虚等等多种情况,中医很注重个体差异,治疗方案都是“私人订制”,治法或清或补,或寒温并用,或补消共方……这些需要中医大夫根据患者的鼻部及全身症状,鼻腔黏膜颜色及形态,舌脉来综合分析、判断,给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知,同样是鼻炎,鼻塞流涕,但患者体质不同,病机不同,使用的药物可能完全不同。所以,从来不会有治疗鼻炎的秘方。任何一个方子,只能适合一小部分人。如果选择不当,不仅是无效,还会有副作用,加重病情。例如:患者鼻塞,流黄涕,呼气灼热,咳嗽,口干喜冷饮,大便干,小便黄,那我们判断患者病变部位在肺,病性属热,为肺经蕴热。治疗应该清肺通窍,使用药性寒凉、入肺经的药物治疗。如果患者鼻塞,流清水涕,遇冷发作,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倦怠嗜睡,情绪低落,月经后延量少,饮水不多,喜饮温水,眼睑或脚踝浮肿……患者的病变部位在肾,病性属寒,为肾阳不足,阳虚生内寒。治疗需要使用温补的药物,如果用药不当,选药寒凉,则会更伤肾阳,无异于雪上加霜,加重病情。得了鼻炎,要到正规中医院就诊,辨证论治,才能痊愈或好转,而不能寄希望于秘方。
临床中,常对鼻炎患者叮嘱,忌食寒性食物,夏季远离空调,这是为什么呢?又有哪些食物是寒性的呢?《内经》记载:“形寒寒饮则伤肺”。形寒,指身体受寒。古代物质匮乏,衣不蔽体,受寒多发生在寒冷的冬季。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生活环境、习惯都与古代有很大差别。现在的受寒,往往是不是发生在冬天,而是炎热的夏季,过度追求舒适,喜欢空调环境,温度调到20度甚至更低,或者满身大汗,直奔空调直吹……当时是痛快了,舒服了,却埋下了病根。中医认为,天人相应,夏季大自然阳气升发,人体的肌肤腠理开泄,毛孔开放,利于机体排泄体内垃圾,有助于秋季的进补和冬季的藏精,是身体新陈代谢的正常状态。但如果此时受寒,寒邪更易从开放的毛孔直入机体。肺合皮毛,寒邪从皮毛侵入,易引起肺系病变,也就是鼻、咽喉、气管、肺的病变,如鼻炎、咽喉炎、气管炎、哮喘等等。受寒后,发病时间是不一定的,可能立即发病,也可能寒邪潜伏于体内,当劳累、情绪波动等诱因造成身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形寒寒饮则伤肺”,寒饮,指吃寒性食物或喝冰水冷饮。肺经的循行是“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当我们食寒饮冷时,寒邪沿着经络传到肺经,引起鼻、咽喉、气管、肺脏发病。寒性食物包括冰镇和食物属性为寒性的(延伸一下,还有寒性药物):一、饮料:1.冰镇类饮料及水。2.有清热解毒药物成份的凉茶、绿茶、菊花茶、薄荷茶。二、食物:1.直接食用的冰镇食物,雪糕。2.属性寒凉的食物:①粮食类:绿豆、薏米、荞麦。三伏天内,可以饮用少量不冰镇的绿豆汤,解暑。体内湿邪较重,舌苔厚腻的时候,可以短期食用薏米粥。因其属性寒凉伤脾,不宜长期食用。孕妇慎食。②海鲜类:田螺(大寒)、螺蛳、贝壳类海鲜(如蛤蜊、生蚝、鲍鱼)和螃蟹。如果特别想吃,建议同时服食姜、芥末、黄酒等温性食物,以驱散其寒性。(注:鱼和虾可以吃。)③肉蛋类:猪肠、猪肾、马肉、鸭肉、鸭血、鸭蛋、青蛙。④水果类:西瓜、甜瓜、哈密瓜、香瓜、梨、橙子、火龙果、猕猴桃、枇杷、罗汉果、香蕉、柿子、柚子、杨桃、椰汁。(注:平性和温性水果有:荔枝、樱桃、苹果、大枣、桂圆、桃、葡萄等。)三伏天内,可以食用少量不冰镇的西瓜,解暑。⑤蔬菜类:黄瓜、苦瓜、冬瓜、荸荠、竹笋、西红柿、冬瓜、空心菜、茭白、海带、紫菜、芹菜、萝卜(生)、蘑菇、金针菇、芦蒿、豆腐、各种凉拌菜。三、抗菌素及清热解毒类中药:应该规范使用上述药物,有必要用的时候才用。目前的状况是:多数人过度使用抗菌素和清热解毒类中药。建议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使用抗菌素。至于清热解毒类中药的使用,应该由正规的中医大夫判断是否真的“上火”,是否需要服用这类中药。如果身体内有热毒,清热解毒药清除的是体内的热毒;如果身体内没有热毒,服用寒性药物,损伤的是机体的阳气。阳气受伤,身体的免疫力下降,百病丛生。不能说中药没有副作用。中药的副作用,一种是药物毒性直接造成肝肾功能的损伤;一种是虽然没有引起化验指标的异常,但是造成身体阴阳失衡,免疫力下降,出现各种不适。如何避免中药的副作用?就是在正规中医大夫指导下,正确使用中药。生命很复杂,疾病很复杂,表现形式五花八门,真热假寒,真寒假热,寒热错杂……患者永远不会按照教科书上描写的典型症状生病,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也要在详细采集病史的前提下,根据舌脉辨证,认真思考,才能判断寒热虚实。患者自己是很难准确判断自己的病情的。自己随意服用中药,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临床中,常有患者询问:“过敏性鼻炎是否能根治?”过敏性鼻炎是世界性难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降低,但是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反而逐年升高。尤其是很重视环境治理的欧美等发达国家,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高于发展中国家。有些难以理解是吗?其实,从中医角度,很好解释。过敏性鼻炎属于先天疾病,发生于具有过敏体质的个体。虽然是先天体质,但是否发病以及发病年龄却不确定。发病有两个条件:一是患者的体质及身体状态,二是与过敏原接触。西医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所以西医治疗变应性鼻炎,关注外在的引起过敏的物质,即过敏原。确定过敏原后,采取避免接触及针对性的脱敏疗法。中医是古代文明的产物,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治疗时更注重机体自身的正气,认为如果机体正气充足,外在的风邪异气就不能侵入机体。所以,西医治疗过敏性鼻炎,首先需要确定引起过敏的物质。但问题是,有时候引起过敏的物质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医院不能检测出来,常常患者自己也很难寻找出来。而且过敏原在人一生中不是一成不变的,临床中常见患者每次检测结果都不相同。这样就使得脱敏治疗的疗效不确定。中医更关注患者的自身体质,认为如果正气充足,即使与过敏原相遇,也不会引起过敏性鼻炎。中医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越是注重环境治理的发达国家,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越高。虽然空气中过敏原减少了,但是引起过敏的另一个条件——患者的过敏体质却加重了。外因(过敏原)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在发病过程中,内因(体质)起决定作用。生活的现代化程度越高,患者的过敏体质会越明显。所谓过敏体质,中医理论认为,多属于肾阳不足或肺脾气虚,寒饮上泛于鼻窍。空调的使用、过食海鲜、冷饮等寒性食物或抗菌素、清热解毒类药物、精神压力大、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都会耗伤人体阳气,从而引发过敏性鼻炎。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属于先天疾病,发病年龄却不一定。如果注意生活起居饮食,保护好自身的阳气,可能终身不发病。如果在上述因素作用下,引起阳气损伤,则可能在任何年龄发病。那么过敏性鼻炎能根治吗?如果你想简单地靠一种药物就能一劳永逸的根治过敏性鼻炎,那就太乐观了。西医治疗,脱敏疗法会由于过敏原的变化,达不到预期的疗效。鼻喷激素和抗组胺药、抗白三烯药,只能控制症状,停药后复发。中医治疗,服用中药或针灸可以提高机体正气,改善患者过敏体质,应该说是真正的治本之法。部分患者的症状能完全消失,部分患者的症状能明显减轻。持续时间几个月到几年,也有能保持几十年不发病的。疗效取决于以下因素:1.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和服药的依从性。一般来说,需要连续服药3~6个月。对药物的敏感性是机体的个体差异。2.配合生活饮食习惯的调整:不熬夜(最有利于健康的睡眠时间段是21点—3点,建议最迟不晚于23点入睡);慎用抗菌素和清热解毒药;忌食寒性食物;夏季少用空调,尤其避免直吹。3.保持心态平和。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如果您认真治疗,努力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会欣喜地发现,不仅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消失了,精力充沛了,全身其他不适也会得到改善,生活质量会有很大提高。让我们一起努力。